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关于考研,经济类联考综合科目考哪些内容,分值情况怎样?

坏老板
灵公说之
经济类联考综合科目内容,分值英语二(满分100分)、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包含数学、逻辑、写作,满分150分)、政治(满分100分),专业课综合(满分150分)。

经济学(学硕)考研科目有哪些?

长城长
猎仇者
经济学学术硕士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考公共课和专业课,满分500分。初试考四门课程,分别为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详细情况如下:经济学学术硕士: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考公共课和专业课,满分500分。政治满分100分英语满分100分(英语一)数学满分150分(数学三)专业课满分150分(学校自主命题)专业课考试科目分为三类:1.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这类考查范围是所有的学校当中考查最多的,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801经济学、暨南大学803经济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等。不过考试内容也有难易之分,有的学校只考初级宏、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有的学校会涉及的中级宏、微观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例如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03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专业的856经济学综合基础等,擅长政治经济学的考生可以考虑这些学校。3.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专业课知识,个别院校或个别专业在初试中开始考察一部分专业课知识方面的内容。例如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的每一个专业都会在考察微观与宏观的基础上再考本专业的一部分专业知识。

经济类考研专业课考什么?

万物群生
其理不竭
一般都是考察西方经济学,至于考试重点,一般都是学科的基础内容和重点内容了,这个最好是参考历年真题,会发现出题规律和命题侧重。同时建议你多去考研论坛中的院校板块或是经济学专业版块,会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甚至是碰到热心的过来人。只能建议楼主查看自己所报考院校的硕士招生目录了!招生目录会详细地告诉考生各个专业的初试科目的!请楼主参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经济类考研统考科目有哪些??

及时雨
敖德萨
  经济类考研统考科目与报考单位有关,具体要求以招生单位的专业目录为准。  例如,清华大学020100 理论经济学01 政治经济学 初试科目为: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3 数学三④851 西方经济学。其中政治、英语一、数学三都属于统考科目。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西医综合、中医综合。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其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由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

经济学研究生都考什么课程啊?详细点

敦也
鸿
经济类考研和考博的关键课都是有两门,一个经济学综合,一个是管理学综合。经济学综合考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难一些,国内的教材梁小民编的用的最多,高鸿业那本不适合自己,难度有些高,政治经济学有两部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其中资本主义部是是重点,社会主义部分主要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政治经济学北方十四高校合编的那本较好,分上下册。业务课拉不开分,关键是英语。虽然我的经济学自考还没有结束,但是我也有你一样的打算,我也想考研究生啊,加油哈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初试经济学专业课都考什么

魂魄
始卒若环
2009年以前人大经济学考研初试指定的参考书目分别是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以及逄锦聚的政治经济学。2009年开始不指定参考书目,但是实际上仍然是以这几本书为主。人大的经济类考生专业课统一考802经济学综合,范围涉及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具体难度微观计算题涉及到了中微,其它基本是初级水平。人大的考题侧重对专业课基本概念的理解,要形成一个体系。推荐复习书目: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逄锦聚 政治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宋涛 政治经济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方福前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平狄克 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曼昆 宏观经济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大考研 金融学综合和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都包括哪些科目?

是谓至贵
黑木
431金融学 包括货币银行学和公司理财。建议参考书: 罗斯 《公司理财》 黄达《金融学》经济类综合能力包括一部分数学,逻辑,等等。————《秉···道···财·····经··考···研》经济学综合是考黄达的金融学和罗斯的公司理财,396是考写作,逻辑,数学,396比较容易的,人大专硕一般要考到340分以上,我认识很多人大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如果你考人大,可以email我

考研国际经济学综合包括什么科目,具体书目是什么

非不我告
一鳞一爪
这要看具体学校,各个学校都不太一样

想要考研,想换个专业,但是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专业,经济学这个专业怎么样?就业怎么样?

周颂
善夫
  想要考研报考经济类的考生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  有必要澄清对经济学考研的三个误解: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经济类研究生;并不是所有的经济类专业前景都一样;并不是所有经济类毕业生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一)更适合读经济类专业的条件  一些具有学术基础和理想的同学,希望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或者经济教育领域有所作为,可以从事理论经济学或者经济学理论的研究。金融危机只会使经济学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很多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现在已摆在人们的面前。  从调查得知,有学术研究兴趣的人不多,因为从事科学研究的路是坎坷和孤独的,需要有一定的决心和能力。同学优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生存以及就业问题,希望通过经济学加强自身竞争力。报考经济类学生大致可分为:  1、本科阶段就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一般基础较好,这些同学大可不必放弃所学的经济学专业,要坚持发展提高,因为中国的未来需要经济人才。  2、本科阶段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学习成绩一般但综合能力突出,如果确实跨专业更能发挥自己的潜力,也不必留恋。  3、希望跨专业考经济学研究生的同学,跨专业中不少是逐热而来,看中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的美好“钱”景。可能今天的热门也许到毕业时已经不是热门专业,竞争激烈程度不会因为金融危机为下降。因为在金融危机动荡的环境中往往中小企业和基础竞争力较低的个人首先受到冲击,一定要慎重。  经济学包罗万象,具备了广泛的经济学常识之后还要有一个自己专攻的领域。如:擅长英语和交流的考生,可选择国际贸易方面;数学专业基础好的考生,可从数量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工程这些点进入经济学;了解西部的考生,可以报考区域经济学、赶超经济学(辽宁大学)。  虽然对经济学的整体轮廓的把握是必须的综合素质要求,但是我们必须给自己找个立足点,从本科经济学相关专业,找到了自己的点,结合自己的点打破经济学专业范围,扩大知识面,甚至可以选修相关课程或者修读双学位,比如应用心理学、贸易英语等等。  总之,不要让学科限制自己,而是掌握与某个部门相关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在市场中往往很多时候都是不分学科的。如果通过不同的途径,形成自己的专长,在茫茫求职大军中会显得相对突出。  (二)经济学类不同专业之间差别极大  经济学,一个学科内就设置包含了将近20个具体专业。不同的专业,在报考难易、学习过程、就业前景、发展道路也是大不相同。总体而言,经济类专业分成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二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下设二级学科为: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  在当今讲求实用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多倾向选择应用经济学,成就了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这样的超级热门专业。这些专业相比其他专业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选择这些专业的人数太多,如果学艺不精可能会消减掉这些专业优势。  统计学和数量经济学紧随其后,这两个专业的特点是能够学到一门纯熟的统计工具,能够对经济问题进行专业的数量分析。精确的量化分析恰好是现代经济的特征和发展方向,因此这两个专业对擅长数理的人是性价比很高的专业。  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产业经济学、国防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虽然属于应用经济学之列,但是在学习中理论性也较浓。  理论经济学中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最基本理论的学科,适合造就经济方面的通才,就业面宽阔,但是针对性不强,可能什么都可以做,但是又属于什么都不是特别对口的情况。这两个专业是理论经济学的热门专业,能够帮助学习者建立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如果有自己的其他特长,将会成为特别受市场欢迎的“综合能力强+特长鲜明”的高级人才。  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世界经济以及人口研究性特别比较浓厚,容易考取,但是很多为了读研而读研的考生选择了这个专业后,因为缺乏兴趣而倍受煎熬。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一专业属于新兴的专业,如果能把握时机,学有所成,值得看好。  (三)热门专业选择更需关注院校、方向选择  人们通常对“名校情节”有相反意见,事实也确实如此,不管什么样的学校都能出人才。但是对这种热门专业,名校的意义往往更突出。从事经济研究的人,在名校能获得更好的平台和的资源。那些真正想投身经济领域的人,名校毕业无异于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商标,一个复旦的金融学硕士生,若能被录用到外资的金融机构,年收入就可能达到数十万元,而外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遍地开花,必然需要大量的中层金融白领来承担。  现在研究生招生人数增加,很多二本院校也有了研究生硕士点,特别是热门专业硕士点的数量。如果为了报考热门专业而去实力一般的学校,就会导致毕业之后,在人山人海的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的毕业生就业群中毫无过人之处。  此外,经济学作为一门实用学科,紧跟社会的发展,一些学校纷纷开设特色专业和新兴学科。理论经济学上有:中国人民大学的网络经济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发展经济学,辽宁大学的转轨经济学、比较经济体制学等,上海财经大学的经济哲学。应用经济学上有:西南财经大学的税收学,南开大学的物流学,厦门大学的资产评估等等。  这些专业表面上对口的就业领域很窄,但是尽快就读这些专业正是有的放矢,一个萝卜一个坑,把握住专业的就业机会。当然,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有相当风险一样,新兴专业可能会冒一定的风险,但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学有所长是能规避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