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学考研大纲解析

丧女
1.大纲一般比较好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当当网上已经有网购了,20多元,条理很清晰,不过有点太精炼了,内容不是很具体。厦门大学出版社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内容都较具体,条理没有高教的清楚。建议买一本高教,再买挑一本其他的,两个配合着看比较好。2.辅导用书一般都是做肖川的2000题其他的模拟卷到书店看着买着做就行了http://xinxinxiangrong521.blog.163.com/ 这里面有2010年教育学大纲。陕西师范大学欣欣向荣521团队的博客。还有一些其它的东西。教育学考研大纲解析,如果有基础,是本专业的,就选高教的。如果今年陕师大的能出来的话,我建议你看一下陕师的,他们的预印本我已经审过了。比较详细。具体可以联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练习看肖川的吧,好像别的没有好的。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发邮件给我gaojie25828@163.com。

教育学考研大纲和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大纲是不是一样的

大酒楼
不与物交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大纲就是统考教育学专业大纲

333教育硕士考研大纲

祖己
花街泪
333教育综合参考书目: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33教育综合通关宝典》习题集,北师大勤思考研333教育综合考试科目:一、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60分 中国教育史 约30分 外国教育史 约30分 教育心理学 约30分 二、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333教育综合试题都是主观题,教育综合考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由于各招生院校是自主命题,历年的考试试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考研教育学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包括哪些教材啊?

好儿女
荆棘花
教育学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包括以下教材:教育学原理,教育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以下是常用的推荐书目:  1、教育学原理   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黄济、王策三著:《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1996年重印   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十二院校版,《教育学原理》   2、教育史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裴娣娜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袁振国著:《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考研333教育综合大纲什么时候出来?

王弼
哥布林
已经在教育部官网发布,333教育综合大纲是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333教育综合大纲每年都一样么?考试内容每个学校都一样么?

无染
秘密人
1、333教育综合大纲基本上每年都一样,但内容每个学校都不一样,甚至初试的范围和大纲都不一致。所以务必查看报考学校官网公布的要求。2、专硕初试科目的333教育综合是全国统一大纲,由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150分)。3、【注意】部分学校的指定书目和大纲规定的范围不一致,复习应以学校提供的参考书为准,因为是学校命题,如河南大学的333教育综合只考教育学、心理学(查看该校硕士专业目录的参考书目)。

考研只背311教育学综合基础就看大纲够吗

暗之中
慧思
教育学考研只看大纲是不够的,要结合大纲、大纲解析、专业课的参考书、真题,这些都是必须要看的,虽然9月份才开始准备,但是该看的一定得看,给你推荐个复习方法:四遍看书法: 第一遍:快速阅读。像看小说、看报纸一样。 目的:有二,一是培养兴趣。二是建立结构,即明白这本书在说什么就可以了 扩展:什么时候该完第一遍?最多五天一本书,看过小说吧,三天一本一点问题没有 开始你都可以 感觉哪儿好看看哪儿。 第二遍:精读,逐一认真阅读,力求理解,不要考虑重点非重点问题。要点:如遇不理解的不要死扣,把不理解的做记录就可以了,一是可能看完后边,前面就理解,二是上博仁辅导班的时候问老师和同学,比较省时间。三是有利于保持好心情。也不要试图背任何的内容,即不要以背诵为目的。新知识不容背,没有理解的情况下,背的意义不大,不利于保持好的心情。 第三遍是找重点加做章节练习。 把练习中不会的、出错的,做点标记,认为是重点的做标记。 第三遍有些需要背的,才开始背,背也以理解为主,用背关键词的方式背,不要求刻意要求背过。 第四遍以做综合题的方式+认为是重点记住的,即不会的和重点的是你的复习重点 从这之后,每一周把所有科目看一遍,主要看重点和你做题发现有问题的部分+已理解后被忘记的。 看的方式是:你标记的重点,你不会做的,和你需要背的。背不过没关系,多看几次就好了。详情登陆博仁教育学考研网浏览、下载教育学考研相关知识。

教育学硕士现在是全国统考了么,都考什么呢,专业课好考么

爱在路
航海家
2006年7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了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大纲,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三个学科的初试,将首次实行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这对于相关专业的考研族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变化。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改革,从长远来讲对考生是有利的,但是对参加2007年的考生来说,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势必会对复习考试产生负面影响。反之,如果我们认真分析考试的变化,把握住复习的方向,找到答题的对策,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就教育学考研来说,在命题思路和考试内容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最根本的变化就是,2007年的将初试由以往的各研招单位自主命题、自主阅卷变为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考能以一个比较客观的标准来选拔人才,减少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对大家来说相对公平。以前跨校考研跟本校学生考研相比,劣势是很明显的,如果现在来考的话,这种差距将会大大缩小。但另一方面,跨专业和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要想通过考试则要付出努力。 从考试内容看,2007年的考研教育学试卷,分值是300分,时间是180分钟,考试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考试内容涵盖了教育学学科下所有专业方向,着重考察学生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学科素养,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广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考察内容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教育学原理,第二个是中外教育史,第三个是教育心理学,第四个是教育学研究方法。其中教育学100分,中外教育史100分,而教育心理学40分,教育研究方法30分。这是第一部分,总共是270分。第二部分是选做题,也就是两道试题选做其中之一,占30分。这次考试范围更加广泛,以往考研中一般要考两门专业基础课,而像现在教育学,中外教育史都成了必考的科目,而且连教育方法也被作为一个科目突显出来。在各门专业课具体考察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考研大纲所划定的考试的范围突破了以往的限定,比如删除了有关的体育、美育课外活动等知识内容,增加了我国教育新一轮的科技改革和教师专业化等新知识点,意在引导考生关注我国当前教育的新热点。从考试大纲来看,这次考试所考察的知识结构和几所部属师范院校的教学体系比较接近,其中与北师大最为接近,这应该引起考生高度重视。 与以往各院校单独命题的教育学初试相比,这次统考最突出的变化在题型结构上。考试题型分成四大类,单选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简答题6小题 ,每小题15分,共90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特别值得考生们注意的是,这次考试中单选题数量很多,所占分值很重,这体现了侧重考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命题意图。因此在复习中不能抱押题的侥幸心理,应该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特别是非应届考生和跨专业考生,最好在考前参加北师大等师范类名校教师主讲的辅导班。 此外,这一次考试没有指定参考书,这让很多学生无所是从。其实,大家可以参照北师大等学校往年开列的参考书目,最好能向这些学校的教师直接咨询,或参考他们的讲义。 通过上文对教育学统考带来的几大变化的分析,相信广大考生会从突如其来的迷茫中尽快摆脱出来,把这次考研改革带来的挑战变成一次新的机遇。07教育学统考参考书目hao78951 BY - 2006-8-15 13:21:00 以下是我为准备07年教育学统考的一些参考教材。是我自己根据新浪考研的采访和大纲选取出来的。不是指定教材哦,供大家参考! 07年统考一共考查4科: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我前3科都选取了2本教育界公认比较权威的教材,最后一科只选取了1本。教育学:教育原理(修订版) 作者:孙喜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价格25元根据同等学历教育学大纲选出来的,里面教育学方面的参考书目多是选取的这本书的内容。与新大纲我想应该差不多吧。 推荐50%现代教育论 作者:黄济 王策三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价格 27.4 元 根据同等学历教育学大纲选出来的。 推荐50% 另外说一下新浪考研推荐的教育学书目:《教育学原理》当中,景点的参考书,《当代教育学》、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基础》、由王道俊、王汉南编写的《现代教育论》、由郑经州编写的《教育通论》,当然还有一本最经典的鲁杰老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原理当中最经典的书目。这些书如果是教育专业的战友们应该都有吧。我还有一本教育学方面的书是没有统考之前为了考厦门大学准备的袁正国编著的 〈当代教育学〉此书观点相当新,是本好书,但对于基础的知识提及的比较少。教育史:中国教育史(修订版) 作者:孙培青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价格44元 (这本书大家应该不陌生吧!) 与大纲吻合度 80%外国教育史教程 作者:吴式颖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与大纲吻合度 80%这两本都是教育史中相当经典的教材了,推荐!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 作者:陈琦 刘儒德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本:1997.4.1 价格:34元 (这本教材是我根据同等学历教育学大纲选取出来的,同时新浪考研推荐的书 ) 吻合度:80%教育心理学(修订本) 作者:邵瑞珍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版本:1997 价格62元 吻合度 60% (这本同等学历提到,新浪网没有推荐。选取它是因为厦门大学的指定教材,听说北师大也是这本。)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它还推荐了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心理学》,由吴庆林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冯中良、武新春等编著的《教育心理学》。供大家参考。教育研究方法 :(只推荐一本,一本足矣!)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作者:裴娣娜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价格:15元这些书籍是根据以往相关内容,考研所开列出的参考书中比较权威的。《教育学原理》当中,景点的参考书,《当代教育学》、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基础》、由王道俊、王汉南编写的《现代教育论》、由郑经州编写的《教育通论》,当然还有一本最经典的鲁杰老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原理当中最经典的书目。、 《教育心理学》部分,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心理学》,由吴庆林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陈奇、刘汝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冯中良、武新春等编著的《教育心理学》。 《中外教育史》部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王宾兆等编写的《简明中国教育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孙培青编著的《中国教育史》,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天一等编著的《外国教育史》上下册,以及北师大的吴世隐编写的《外国教育史教程》。 最后一部分内容是教育研究方法,这部分比较经典的一些书目有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袁正国编著的《教育研究方法》,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李丙德编著的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以及上海教育出版社叶兰出版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

考研问题!333教育综合

归则下之
十字架
  考研333教育综合是全国统一大纲, 但并不是考研具体教材;因为是学校命题,所以复习应以学校提供的参考书为准。  一、考试内容【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  1、考研教育类333综合是全国统一大纲,由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150分)。  2、333教育综合的具体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和教育心理学(约30分)。333教育综合试题都是主观题,题型结构包括名词解释题(6小题共30分)、简答题(4小题共4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共80分)。  3、部分学校的指定书目和大纲规定的范围不一致,复习应以学校提供的参考书为准,因为是学校命题,如河南大学的333教育综合只考教育学、心理学(查看该校硕士专业目录的参考书目)。  二、举例说明【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参考书目】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  参考书目  333-教育综合(满分150分)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三、专业介绍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