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为什么有的人感觉考研很难,有的人却感觉很容易?

包剪碴
待之成体
我是社团学长,专注于学习知识内容分享,欢迎关注!考研到底难在哪里,为什么身边的同学有不同的意见。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考研大军中,不管是真心想通过考研来提高个人能力,还是被动地为了增加就业的砝码,又或者是看到身边的人都开始考研,从而具有从众心理选择考研的人。总之,考研的人数呈现为逐年递增的趋势。此外,有些考研首次失利,二战甚至三战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人觉得:为什么有些人感觉考研很难,而有些人却感觉很容易?   其中原因有很多,最主要还是以下几点:A:考研难度确实较大:考研本身而言,其目的在于选拔一批具有一定学习基础,同时具有钻研能力、热爱学术的人。以2008年为例,2008年的考研全国平均录取率只有大约25%,在这样的一个考研录取率之下,大部分人都只会名落孙山。作为全国统一考试的最高级别的选拔性考试,考研确实是有较大竞争的,这个选拔性就注定了考研不可能人人都上,只会少部分最适合的人考研成功,并接受研究生教育。B、个人目标选择的问题:相当一部分人,在选择考研开始的时候,对于自身综合情况的考虑过高或者过低,合理的目标选择是考研容易成功的关键之一。如果目标情况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差太大,则应适当调整。例如:有一个考研学子,大学是专科毕业,后面自己自考升本,拿到了本科学历后考研,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也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问题是,这位学子非要跨专业考top5的大学,而且跨的专业是该校非常强势也非常热门的金融专业。身边有人劝他合理选择目标,但被他屏蔽,最终考了三四次也没有成功,而且因为金融专业特别热门,好一点的学校都没有调剂名额,调剂都调剂不到好的学校,何况,他这种自考学历在调剂中也受到某种歧视,最终调剂都没有成功。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合理选择目标,过于执着于过高目标,而很难成功的例子。那些考研容易成功的,一次就考上的学子,通常都是合理选择目标的结果。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是很有道理的。C、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问题。对于考研而言,个人起着关键性作用。这是考研能够考上的关键之一,根本上说,便是个人学习能力的问题。前几年,小社考研的时候,有个同学,他每天很努力的学习,但是题还不会做,周围朋友都劝他改变一下方式方法,他一直没有听……最后他考得不怎么理想,毕业的时候就去找工作了。他并不是不努力。结语:在考研这个阶段,每个人都已经求学十几年了,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基本已经定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真正好的方法,即便是不同的人,往往还是大同小异的。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往往事半功倍。当然,这些也是可以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考研能成功,且容易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很重要。而那些看起来考研很容易成功的人,往往也是习惯好、方法好,效率高。

明年考研会更难,为什么这么说?

纷乎宛乎
果恶乎在
1、人数增大,竞争激烈2017年考研首次把非全日制纳入考试,导致考研大军报名人数突破了200万。2018年考研人数飙升到了235万人,而录取了差不多60万人。2019年考研人数更是高达290万,已经逼近300万,但是按照录取预估差不多也就70万人。这意味着有70%以上的人会考研失败,失败后有近三成的人会继续考研,这样一来,导致往届生人数增加,考研的竞争更加激烈。但从人数方面来看,由于“僧多肉少”考研难度也会增加。2、备战完全靠自己之所以说考研能考上非常不容易,很多一个原因就是考研完全是靠自己一个人在努力。你可以随时退出,但是想要自己一个人坐下来学习,去承受那份煎熬和痛苦,还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由于是一个人在战斗,孤军奋战,更增大了考研是难度。没有人做指导,单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能考上研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3、初试复试挫折多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而这个过程中包括:前期准备、考研大纲公布、招生简章发布、初试复习、网上报名、现场确认、考研初试、考研复习等,这所有的事情,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复试其实也是竞争更为激烈的环节,因为初试只是拿到了准入资格,复试才是最后的决战。考研复试有一条很残酷的规定,那就是复试不及格者不予录取,直接淘汰。从初试到复试,一路走来,有的人放弃了,有的人初试没过线,有的人复试被淘汰,考研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4、坚持下来真的不易考研的整个周期大概要持续半年到一年,有的人甚至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准备,在漫长的备考过程里,每天都要坐在自习室复习。从最开始的只能学1个小时,到后期的能学10个小时,这中间有多少人中途退出,有多少人能坚持到最后。坚持对很多人来说,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去做,还是很难的。

考研专业课会不会很难

斗牛犬
群下荒怠
也不会很难,如果你是本专业的话,你有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起来也是比较容易的,如果是跨专业,那就不一样了,可能专业知识差,很多知识不了解,会导致在学习时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也不会有效果。跨专业报考,慎重。

22考研会很难吗

春之祭
回答我
考研永远是今年最难,因为每年的人数都是增加的,人数多了那肯定竞争激烈,那么相对难度也会增加。那么具体难在哪,今天文都考研小编就为大家具体分析下:第一、报名人数上涨已无悬念19考研报名人数是290万,20年已升至341万,考虑到疫情对于不少行业的冲击、二战考研人(一般占每年报名人数接近三成)等因素,21考研很有可能突破400万,加上近五年的考研报名人数都是逐年增长,所以22考研人的担忧也很有道理,就是报名人数应该会比400万还多,所以这么多人去竞争有限的录取人数,确实挺难的。第二、录取名额有限20考研因为疫情的原因,扩招了约19万人,那么最后录取了多少人,只有100万多一点,也就是说大概每10个报名人中,只有3个人能最后考研成功,这已比19考研要很多了,要知道19考研的报录比,大概是每4个报名的人中,只有一个能考研成功。所以考虑到疫情防控效果等因素,22考研即使录取名额会增加,但是增加幅度应该不会很大,大概会维持在3.5:1到4:1区间内,所以考研压力还是很大。第三、考试难度加大最近我们在了解初试成绩时,发现虽然年年都有没过线的,但是总分400+的人却是越来越多,想想满分500的考试,这个分数还是挺吓人的!因此,在硕士研究生录取中,如何避免应试型选手,这也让复试,难度会变得更大。比如,20考研复试,很多院校专业就让考生自述个人学习经历,更不要说某些大学已要求21考研人在进入复试前,需提交评议材料通过后,才能参加复试。可见,22考研人觉得自己压力太大,也并非是杞人忧天。第四、扎堆报考所谓“扎堆报考”,就是因为经济等原因,考生在选择院校专业时,会更倾向于考就业好、薪资高的专业,比如计算机相关专业、会计专业、法学专业等,去经济发达所在地的院校,因为这些地域的院校,也往往是985、211。这也就让本就不那么好考的考研,变得更加难了,也让报考相关专业、地区的考生,感受到更大的压力。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失败几率很大,或是可能会调剂到不那么热门的专业,所以22考研确实不容易啊。第五、考生身份元化随着职场压力越来越大,学历在薪资上的加成,不仅应届生、刚毕业的人想考研,很多原来专科生、刚刚专升本、已经工作多年的人,都来参与到考研之中。有的人虽然在复习上,没有应届生或是刚毕业的人,那么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和更集中的精力,但不少人从事着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对于专业的理解更透彻,他们在学习知识点时,反而更有效率。对于只有理论、经验相对少的在校生考研人来说,考生身份元化,也让竞争压力更大了。不过在此,还是要对22考研的人说一句,既然决定考研,就要不怕困难,风雨兼程!因为经历过风雨之后,我们才能见识到彩虹!

请问大家 考研会不会出现一年简单 一年难的现象?

何晏
大傻瓜
你是说哪一门课程呢,教育学的专业课我不懂。至于数学,这几年的考题基本都是在一个难度相对较低的水平线上,而且比较人性化,难度非常适合学习努力而基础不好的学生。英语的难度比较BT,10年达到顶峰,11年稍有下调,难度也还是同样偏难,估计大趋势是这样,这几年应该还是会处于比较难的状态。政治每年都不温不火,不会很难,也不会容易,不容易高分,但也不会有大的失误一般规律是这样~

考研好难啊,坚持不下去了。

载见
非常秀
刚开始复习的时候都会出现这种情况,都属于正常的。主要是因为大学几年我们整体的学习氛围和自我的努力程度都会比高中的时候要差很多,更有很多同学都是浑浑噩噩过了几年大学的生活。 天道考研盼盼老师建议各位准备考研的同学,最好是能拿出高考时的复习状态再好不过了。如果真的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自己给自己放松半天,但是不要时间太久,因为放松太久很难把心收回来。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一般都能克服坚持不下去这种情况。 第一就是确定考研的目标和专业,知道自己以后想要过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 第二制定每个阶段复习任务,这样学习起来就会有动力,想着自己必须要完成任务,以及完成任务之后的成就感。 第三,刚开始复试的时候不要把自己逼迫的过于紧张,学习任务不要太重,不然可能会打击你的学习积极性。

自考学历考研是不是很难?还要加考一些科目?

豆花女
小宛
是很难,常受歧视。加不加考科目不看是不是自考,而看是本科还是专科的学历考研难度肯定是有的具体加考什么科目考研网查询希望回答能够帮助你你也可以

考研真的很难吗?

考槃
孰为文采
个人认为考试不难,难的是心。定心:你真的想长为一名研究生吗?还是随大流?恒心:至少政治很枯燥,要备好几遍。过程中会不断有人放弃,你确定能坚持下来吗?自信心:时间有限,要准备的东西无限,考场之上,复试面试时你能足够相信自己吗?平常心:考不上又如何?如果靠名校的话,很多人多考了两次,但很少人两次还考不上。我考上了清华,跨校跨专业,一次成功,成绩在前五十名,靠的就是以上几点。想清楚就努力吧。good luck!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认为难,是因为不会,当你会了就不认为难了。只要好好学,没什么难的。

考研是不是真的很难?

理势
本原
对于不同的人难度肯定不一样只要你努力了,没有困难可以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