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心理学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老房子
是亦因彼
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同学需要准备哪些考试科目?考研初试复试都考什么?

心理学考研复试需克服四个不良表现

高巍
公心
 心理学考研考生复试时需要克服四大不良表现,否则在面试临考前以及面试考场上会出现许多的问题。  考生不良表现一:缺乏自信,底气不足  心理问题是广大考生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许多考生在考场上紧张或失控。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考生的心理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一是不够自信,二是因无法把握自我而失控(本来想好好表现自我,结果常因失控而让考官觉得自傲、自负)。面试前在心理上对各种因素过分夸大,会让他们无法自如地展现自己。一旦在心理上接受某个假设,他将一步一步地踏入自我设定的陷阱中,从而严重地影响到他的理性判断力,而这正是面试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心理学考研复试需克服四个不良表现  首先要学会自我调节,努力克服自己的焦虑、紧张情绪。其次,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并对不足加以改进。再次,训练自己静心凝神的能力,保持谨慎而乐观的态度,重要的是做好当下。最后,对考官既要尊重又要平视,尊重是基本的礼仪要求,平视则可以减少考官对你的心理压力。建议广大考生务必要随时注意自己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尤其是在临考前我们更要做好这项工作。  考生不良表现二:气势文弱,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在面试考场中,许多考生畏惧考官,在气势上显得怯生生、拘谨,非常不自然。同时,文弱的气势也在答题过程中暴露出来,小动作多而频繁,语言表达上没有底气,口头语较多而且不流畅,感情很平淡。千篇一律是指,考生在答题中前后的语言风格、答题思路,给人的感觉是“活脱脱流水线产品”。 千篇一律令考官生厌,自然考生的面试成绩也很难得到高分。  考生务必高度重视面试中的气势,首先在气势上先声夺人,考生可以通过大声朗读富有激情的文章来培养自己的气势。其次,考生在面试答题时,应该在基本知识要点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个性、脱颖而出。个性的展现可以通过对题目的想法,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等多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我们每位考生都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打造自己的个性。  考生不良表现三:储备不足,缺乏内涵  知识储备反映的是一个人基本的知识水平和素养,可以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来体现。考生在这方面暴露的问题是最突出的,也是比较致命的。  现在的面试题目很灵活,考生平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基本思维方法掌握不够,或者虽然略知一二,但理解不深、不会运用。  知识储备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平时要注意积累。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改善:一是平时注意留心生活、留心本省区和本地新闻、留心和所报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可以采取上网阅读、收看新闻报道、实习体验等多种形式来积淀知识和经验;二是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提高思维能力。  考生不良表现四:过分夸大自身实力  “根据以往经验,考生在复试时一定要实话实说,展现自己的实际能力。”某高校复试老师张勇表示,很多考生在本科阶段会参加一些课题研究、报告、实验等,一般是考生跟着自己的师兄、师姐做的,因此对整体情况了解并不多。但总有考生会在复试过程中,过分夸大自身实力,将这些课题、报告都“大包大揽”到自己身上。  考生应该根据自己报考的不同的研究生类型做好准备。如文科研究生面试、理科研究生面试、学术型硕士面试和专业硕士面试各有不同。理科生的面试很强调考生的动手能力,如上海大学理学院的专业知识考查就已由书面考试改为专业实验,让考生直接操作仪器、观察现象、分析实验得到的数据,最后提交一份实验报告。在一些文科类的复试中,则常会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复试,即将几个考生分为一组讨论一个问题,从讨论过程中考查考生认识问题的能力。一些院所还会考查考生的文献综述能力,一般是让考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查阅外文资料,就问题写出中文综述,借以考查搜集、查阅文献的能力。  心理学考研考生应该克服以上的四个不良表现,这样在面试考试时就不会有退缩、不自信等问题出现,使自己能够理性判断。

心理学考研分数线

一模一样
大制作
考研分数线分为专业学位类和学术学位类,专业学位又称职业学位或职业性学位,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学术学位,又称普通学位,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等级。考研国家线划分为A和B两类,A类分数线最高,其次是B类地区。这两类地区的分数线通常会相差2到10分。A、B类考生是不同地区分数不同,A区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B区有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A类考生和B类考生的评定标准不是在在哪个学校或者户口是哪个省份,而是根据所报考的院校所在地。2019年专业学位类心理学考研分数线,A类考生的考研分数线是325分,B类考生的考研分数线是315分。2019年学术学位类心理学考研分数线,A类考生的考研分数线是325分,B类考生的考研分数线是315分。2018年专业学位类心理学考研分数线,A类考生的考研分数线是320分,B类考生的考研分数线是310分。2018年学术学位类心理学考研分数线,A类考生的考研分数线是320分,B类考生的考研分数线是310分。2017年专业学位类心理学考研分数线,A类考生的考研分数线是310分,B类考生的考研分数线是300分。2017年学术学位类心理学考研分数线,A类考生的考研分数线是310分,B类考生的考研分数线是300分。

云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考研 复试

风起北方
良知
笔试 早上心理综合考试(100分卷) 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午跨专业的考试(100分卷) 包括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面试 1先自我介绍 2抽签抽取两张写有专业课问题的纸条 3用英语口语解答只有一个问题的纸条 4用普通话尽量详细回答另一张纸条上的三个问题 5回答完毕复试成绩=笔试60%+复试40%具体的学科间的戏份不是很清楚,不过考卷去年出题比较偏,还是认真准备好,祝您取得理想的成绩!

心理学考研的复试内容是什么?难吗?为什么!

班车末
神思
心理学考研复试的课程根据院校不同,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有: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英语口语面试,具体的要结合院校,可以到学校研究生院的网校查看往年的复试内容和安排,复试的话,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建议初试完成之后,就尽快准备好复试。另外,复试也是可以通过课程提高的。

北师大心理学考研复试很难吗?

其来无迹
哈珮
北师大的复试录取人数:进入复试人数比例平均是1:1.5,作为985重点院校,而且是我国心理学专业实力最强的高校,复试录取的难度还是挺高的。不过每年这一比例都不固定,仅供参考。如果已经通过了初试,对复试不是很清楚,建议你报一个正规的心理学考研复试辅导班,这样更有针对性,也增加了复试通过的比例。据我所知,勤思考研的心理学复试辅导班比较好。同学是打算考北师大学硕还是专硕?北师学硕之前是12本英文书765,20年考研变为中文724,报考人数上升,题的难度要比765简单,复试刷人比例第一年不是很高,之后就不好说了北师大专硕今年B线分数线非常高,能进复试的话刷人比例要比学硕低一些,不过20年考研已经取消了提前面,还是要先初试考高分能进到复试才行哦~!

心理学学硕考研,初试和复试都考些什么?谢谢了?

年饥
流浪歌
心理学学硕考研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专业课。心理学学硕有统考和自主命题院校。专业课考试内容不相同。同学可以加一下我。可以详细给同学说一下。1、(1)普通心理学 100 分(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70 分(3)实验心理学 60 分(4)心理统计与测量70 分2、区别在于复试。根据你自己报考时的不同方向,老师在复试时考察的侧重点会稍有不同。 补充: 另外,我建议你可以经常上一下考研方面的论坛,给你推荐一个心理学联盟网,就在百度上搜PSYBOOK就可以搜到的!确实很不错,推荐给你,当时考研时我就经常上,结识了很多心理学考研的学友,上面有很多心理学专业课、政治英语的新鲜资讯,这个论坛更新很快的!还有很多免费的心理学考研资料下载,像心理学名师的课件、资料、培训班的视频。不懂的习题也可以拿出来讨论,上面的斑竹门都很热情!有很多名校的心理学研究生在上面兼职管理员的!望采纳 谢谢

浙江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心理学怎么样啊?

北山
生俄而死
13年初试最低分335,早些年是比国家线高十多分左右.。我觉得浙师大的心理学研究生应该算国内心理学研究生院校中的中等吧(应该还划不到中上)。北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陕师大这些老牌的师范院校应该算是心理学中的强者,此外西南大学由原先的西南师范和西南农大合并,其心理学也是超强的,此外浙大的工业心理学国内第一。接下来就是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这些学校实力强,专业上属于后起之秀也是挺强的。再接下来就是南京师大,苏州大学之类心理学也很强而且还是211。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师范大学,虽连211都不是,但是其心理学是超强的,特别是行为那一块,好像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再其次福建师范、上海师范、辽宁师范之类非211不过有心理学方向的博士点。再接下来差不多就是山东师范、浙师大、杭州师范之类多为伯仲之间。浙师大同杭师大相比,杭师大成为省属之后,加之地缘优势,势头很足。浙江省的认知障碍评估重点实验室设在了杭师大,所以杭师大的认知方向那一块潜力巨大。此外浙江的话还要宁波大学、浙江理工等总体实力上和浙师大相比也差不多了,但分会相对低一些。

考心理学研究生

硕鼠
其德不离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的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学统考的设定是由2007年开始的,经过这两年的实施,大家对心理学考察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当然面对这么多知识点难免会有一头雾水的感觉,特别是对于跨专业考心理学的考生来说。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了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众多学科基础课程。从08年的考试大纲我们可以看到,普通心理学占总分300分中占三分之一,是重头;发展教育学占到了70分,实验心理学占60分,占总分的1/5;心理统计与测量占了70分。对于如此繁杂的学科专业应该如何来进行有效的复习呢? 重大纲 从2008年的大纲中我们可以判断出,心理学史的考察已经被淡化。这一科主要是要关注几个重要的心理学上的流派即可;而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则不需掌握。但是作为要报考心理学系的考生来说,即使不需要把这部分背得烂熟于心,但作为了解仍是必要的。知识面广对于解答综合题时是一个极大的优势。比较07年和08年的大纲大家可以很容易就发现两年大纲的差别,基本上重点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大纲中都已经包含,并且大纲中没有提到的知识点并没有对其考查。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对照大纲来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复习,这样才能为打好扎实的基础做准备。 重基础 心理学统考中选择题占的比重一直较大。其用意就是要考察大家的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所以,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注重基础进行扎实的复习是关键中的关键。如何保证复习到每一个细节?需要在复习中仔细、细心、耐心,不能漏掉一些重要的、基础的问题,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都要掌握,但是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肯定是需要有所侧重,关于各门课的分析在专业辅导班上由专业的辅导专家为大家做深度的剖析将会更利于考生迎考复习,比如大师教育。 对跨专业考生的一些建议: 1.对非专业的学生,需要加大力度,笨鸟先飞。距离09年的考研虽然说还有足够长的一段时间来准备。所以,基础较差的跨专业考生要比一半考生提前迈一大步,慢慢拉大与别人的竞争距离,使自己的劣势梦娜满转化为优势。 2.跨专业考生不要有过重的思想包袱,实行统考后,对非专业学生,应该说是利大于弊。首先它控制了暗箱炒作漏题等对专业学生甚至本校学生有利的非专业学生觉得不公的事件。我们广大考生在初试之前所要做到的事情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按照教育部给出的心理学基础考试大纲,做好基础复习,跟原来各院校、各研究生招生单位自主命专业课试题的情况相比,考生应该压缩目标院校、目标专业收集相关个性化信息的时间用来做统考分析。而我们对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个性化的了解,也不能放松,这集中体现为初试之后,我们在复试之前这段时间拿出来集中了解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个性化学术信息,做是要做,只是时间安排不一样,所以说大家在专业课复习方面,战略规划做出适当的调整。 3.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只是自己看书可能会有一些困难,确实需要报辅导班的同学可以选择一些专业课辅导班。这样专门老师的指导不仅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指点作用,同时由于付费心理,也可以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地用功。 推荐参考书: 普通心理学主要是要参考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叶弈乾《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发展心理学大家主要参考两本书,一本是人教版出版的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和人教出版的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主要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冯忠良先生的《教育心理学》,还有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陈琦和刘儒德的《当代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主要参考书目如下: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朱滢《实验心理学》北大出版社。 张厚璨《现代心理与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孝玲 《教育统计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戴海琦 《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郑日昌的《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 最后,祝愿所有09年统考专业的考生一路走好! 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发展心理学 人教版出版的朱志贤的《儿童心理学》和人教出版的林承德的《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陈奇和刘永德的《当代教育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书华、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纲要》,北师大出版社,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北师大出版社,朱赢《实验心理学》北大出版社。 心理统计 《现代心理与统计学》张厚璨、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心理统计学》张敏强,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本是《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张铁文、北京大学,《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暨南大学出版社。郑曰昌的《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 北师大版,《普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