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二战注意事项

大病人
嵇康
一定要注意心态。其实考研很大程度上心态有关,放开了答题,总会有好的结果了,我知道考北京一所名校的一个同学,人家六级都没过,但英语达到了免修的资格(大于70分)。所以心态比水平有时候还要重要。而二战最大的压力是来自自己的压力,如考不好怎么办,别人会不会笑话,等等。我还知道有个人是考了五年,最后终于考上了名校,走自己的路,不要受别人的影响,自己勇敢地走下去。加油!

考研二战

泣涕沾襟
汪中
对于今年考研,已经考上人还心有余悸,没考上的人纠结于调剂和二战之中,准备下水的新选手内心充满好奇,正准备辞职的同学正在徘徊不定。作为一个辞职考研并且经历二战的人,上面的四种情况我都经历过,经验不敢提但是教训还是有一些的。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共鸣,对后面的同学有所帮助。先说一说我的基本情况吧。本校毕业,毕业后直接去一个钢厂工作,后辞职考研,总分过分数线11分,但是数学只有可怜的48分,很无奈地选择了调剂,从沈阳赶往昆明理工去复试,回家后发现学校说要录取我,让我确认。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决定放弃去昆明选择二战。今年卷土重来,分数依然不是很高但是总算是够用了,算是勉勉强强地考上了(其实只是待录取,但是听说待录取就差不多了,先这么说吧,呵呵)。初试没过线的感觉我是知道的,撕心裂肺,彻夜不眠,不想还好一想就胸闷,很迷茫而且一天什么也不想干。对于调剂这么繁琐的事情更是懒得去想,心情稍有好转在周围人的劝说下还是搜集调剂学校,但是面对可能调剂的学校的自己第一志愿所报学校的差距,心情又掉到谷底,当初我的想法是学校远还不是重点,就业也不知道怎么样,干脆糊弄一下得了,爱录不录,不录就算了。然后开始找工作,每次招聘会都是满怀希望的去垂头丧气地出来,如此几次之后我发现了一个我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除了调剂之外我现在真的是没有其他选择了,不去也得去了要不就流落街头了。对于正在经历这个过程的童鞋,我感觉不管你现在多失望,但是除了认真准备复试好像也没有其他的正经事可做。认真准备了没考上最起码不留遗憾,但如果你现在消极对待,万一以后混得不好回想起来你会后悔很多年。对于应不应该二战,这个要看具体情况了。第二年考研,并不是简单地重复第一年,在第一年的基础上还会有很多其他的困难。一、自己对自己的怀疑,总是在想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而且越是到复习后期和复习不顺利的时候越明显;二、长期的游离于社会编制之外的折磨,总是摆脱不了校漂和无业游民的影子;三、孤独感,漫长复习时间往往好几天都不张嘴说话,学习学累了就站在走廊的窗户旁向外看,看够了就回屋学习,看着其他教师下课的同学三三俩俩地说笑回寝室,自己只有羡慕的份,而且就算是有研友也不会有什么改善,只不过是另外一个人把他的孤独感传染给你罢了,再说两个人天天学习也没什么可唠的;四、枯燥,这个好理解,而而且这个是考研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五、漫长,二战的人普遍复习比较早,一般在四五月份就开始了,去年从九月开始复习到一月时折腾的受不了了,今年时间延长一倍那将是什么感受自己体会吧;六、同期毕业的同学们要么每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领着要么过着稳稳当当的研究生生活,对他么你羡慕不已,发自内心地羡慕,而且这种羡慕会让你觉得慢来就很枯燥的复习生活变得更加漫长;七、周围人的不理解尤其是家人的不理解,有相似经历的同学应该能体会到-----那就是怕过节,因为没到过节就会见到很多亲戚,大家把你围成一圈一遍一遍地问你能考上么?那要是考不上怎么办?为什么不考公务员?为啥好好地工作不干了非要考研......询问的言语中充满了关心、质疑和不理解,这些关心会让你本来就很沉重的心理负担更加沉重,并且很可能成为压垮你脊梁骨的最后一棵稻草;八、生活的拮据,没有收入只能靠家里要,但毕竟老大不小了,也不好意思要,每次张嘴之前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九、对未来的担忧,毕竟考研时有风险的,有的时候即便是付出了也未必有回报,自己会不自觉地去想如果万一考不上该如何面对。写这些不是为了吓唬大家,而是为了让与这方面打算的同学多一份参考信息。如果我上面所说的你都能承受,那你就大胆地去在复习一年,我支持你并愿意提供可能的帮助。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还是不要再趟考研的浑水了。对于各科的复习。还是那句话,我的分不高所以没有成功经验,只说一下教训。数学,数学是我的伤心地,葬送我第一年考研的坟墓。第一年复习的时候犯了典型的错误光看不练,反反复复看的倒是很明白,实际上落到笔上都不会,一较真儿就傻眼,正负号、开闭区间、公式成立的条件和定义域这样的小问题平时不注意,但是却很关键,更悲剧的事这个问题直到我上考场了才发现。作为反面教材我很成功,希望大家不要学我。数学的真题很重要,一定要反复做,不要急功近利追求复习的进度,脚踏实地的把每一道题在纸上做一遍,不轻易看答案。这么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坚持下来却很难。个人感觉李永乐编的那本真题比较好,是按章节排的,更有利于复习用,模拟题也做了一些,主要是400题,这个只推荐时间比较充裕的同学做,毕竟真题才是王道,而且400题上面的题还是很难的,基础薄弱的同学就是做了一遍也不会有太大收获。政治,我高考的时是十大综合,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全都考,所以考研政治有一定基础,所以没怎么看,简单地把任汝芬的书翻一翻就直接上考场了,一次考70另外一次考64,分不高但是过线了 。时事政治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就是上厕所的时候看一看就得了,看个几页够擦屁股就行了,原因在于看了也白看,不看还不放心,看两眼有个心理安慰意思意思就行了。英语,我四级刚过线,六级三百多,就是这水平。复习资料只有张剑的那本真题,来来回回做了3、4遍,把每一个不会的或者不熟悉的单词意思写在行间,忘了再查,几遍下来单词量大了不少。我不喜欢拿单词书背单词,一天能背下来100个单词睡一觉起来能忘101个,接受不了。考研词汇90%会在十年真题中出现至少一次,所以真题吃透了,但是也就不是问题了。我第一次48第二次60,对于我这种货色有这分我已经很满足了 。专业课,我帮不上忙。 关于补课班,反正我是没上过,也不知道怎么样。我大四的时候看很多同学在网上下载的视频教程看,他们说效果不错。想想也是,就是去现场老师也不会单独指导,也就是远远低看一个人影在那讲而已。 对于已经辞职的同学会涉及到档案,户口,保险等等一大堆额外的麻烦事,说说我的经验。把单位的集体户口想迁回自己家,需要到集体户口所在地的区民政局办一个单身证明,再拿着这个证明和集体户口的户口本、你自己的身份证、你自己家的户口本和你父母的身份证到你家所在的派出所去开一个准迁证明,你再拿这些东西去集体户口所属派出所把户口迁出来,会回到自己家落户 ,很麻烦但是没办法。医保一般都是市属的,所以你换城市了就要重新投保,只是要把之前的账户里的钱弄出来。住房公积金和医保一样,想着把钱提出来,以后有新单位了重新交。社保,到你要转的单位开接收证明,再到单位把关系转过来,过程类似转户口。档案,到时候拿着学校的提档函直接到档案所在地(一般是单位、人才市场或当地人事局)把档案带到学校就行了。 一年多的考研,磨平了我很多性格上的棱角。很多以前不甘心的事情现在也甘心了,做事的时候也不再那么情绪化多了一份谨慎,比之前更能耐得住寂寞了,更能听进去别人的劝告了,也能坦然接受以前不愿承认的事实了,更加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了。吃了很多亏,也该长点记性了。 人的学习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通过沉思,这是最高贵的;第二种是通过模仿,这是最容易的;第三种则是通过经历,这是最痛苦的,也是最宝贵的。我没有二战过,但是我有些同学二战了,我们学校的宿舍允许外人住有一栋楼里都是已经毕业的要么是找工作的或者在本市工作的,要么就是“二战”的所以很多二战的都继续在学校住,每天图书馆不建议留在家里,那样的话很多都不方便。追逐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梦想的人呢也不多见了,加油!

考研二战值吗?

而犹浸灌
麻冕
没有值与不值一说,只要自己内心真的想去考且已经准备好有了自己的目标学校就放手二战,但是如果自己啥也没准备就二战那还不如趁早放弃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考研二战考试报考点不再户口所在地考试可以嘛?需要出什么证明?

漫画王
龟至
按照最新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规定,应届毕业生报考和户口没有关系。按照规定: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单考及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的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考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对于非应届考生,只能在户口所在地或者工作所在地报名并参加考试啊……而且如果是在工作所在地报考的情况,必须要在现场确认时按要求提供工作证明,具体要求要查看当地招生办特别是报考点(就是你报名和参加初试考试的学校)的通告(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报公告”里就能查到了)。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指教育主管部门或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外语、思想政治理论、高等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且考试合格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国家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学习形式存在全脱产、半脱产、在职学习三种形式。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3月17日至4月30日开通。2017年3月21日,2016年研究生考试泄题案的部分涉案人员在湖北公安县人民法院受审,考研是否属法定国考引激辩。[1]  2017年8月25日,教育部发布《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二战异地考研报名条件

名闻不争
妖魔
二战就是往届生,教育部规定:往届生考研在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地就近报名。可以选户籍所在地,也可选工作地报考点。如果没工作,选家乡报考点没错。二战如果不属本省户籍在山西、陕西、河北、山东、黑龙江报名,要工作证明或缴纳养老金发票。别的省不管这些小事,可以随便报名。为了保险起见,不妨申请两个报名号,一个选就近报考点,另一个选家乡报考点,现场确认时先去就近的报考点确认,万一不给确认赶快回家乡确认。

考研二战必须回户籍所在地报考吗?

说知
湛露
考研二战可以在任何地方复习但是信息确认和考试一般都在你家那边,有的会安排在大学,有的会安排在别的地方,看当地的教育局怎么安排。没有当地的社保应该不能在当地考试可以到当地的教育考试院查看报名条件是报考学校的教育考试院吗?追答不是,你选择报考点只能选择市考点。你想在哪个市,例如想在长沙市,就去长沙教育考试院官网,看报考条件。一般非户籍地都是要求三个月以上社保。不知道今年会不会改

二战考研,对档案有要求吗

光气
祸及止虫
学校强迫签三方协议是为了提高就业率,提高学校名誉。档案放在三方协议单位也行,放回家乡人才市场也行,咋办都行,考研与档案放在哪没一点关系,不影响考研。考研报名时档案存放地这项可以随便填写,考上研后明年6月,读研大学让你重新填表,到时如实填写就行。读研大学根据你写的信息给档案存放地和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开调档函、准迁证寄给你,自己拿上去办理。教育部规定:往届生考研在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地就近报名,考研与户籍有关,选吃住方便的报考点。在哪考卷子都相同,分数线也相同。看你是想选那的报考点?为了选在三方协议的报考点,户籍就得落在三方协议处,如果想选家乡的报考点,户籍就开回家。往届生非本省户籍,在山西、陕西、河北、山东、黑龙江报名要工作证明或缴纳养老金发票,别的省不管这些小事,可以随便报名。

考研二战,想请教您几个问题~

第二号
非大惑也
首先,如果准备考研,就不建议再找工作,那样你无法全身心投入。虽然,还得啃老,但你读研还不是要啃老。其次,想办法和学那个专业的人联系,一定要找可靠的人,然后在复习阶段多掌握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信息。再次,再啰嗦一句,如果信息不足,只知道埋头学,再用工,有事也是事倍功半~首先,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华科对外校生有歧视(985等牛逼大学除外),所以你考电气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如果你已经决定要二战的话,就暂时不要找工作了,一般工作7月份就要去报到了,复习时间都错过了,不如在考完研之后找个实习更实际;关于啃老的话,个人觉得既然父母都理解你,就不要给自己太大包袱,况且真考上了那以后的发展不是这一年的花费可以比的

考研二战报名的问题

善哉汝问
大人之诚
报名的时候在哪里报都可以,但是假如在郑州工作或是复习,就可以在郑州报名,无所谓户口在哪里,考试的时候也一般都是在郑州,但是,假如13年郑州的考生比较多,你可能就需要回老家漯河参加考试。我是问往届的学长的,他就是这种情况我个人的经验是,哪里报名都没关系,都可以参加考试,和户口、毕业学校,报考学校都无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