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该二战考研,还是工作。??

恐惧岛
浪荡子
你好!很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往往我们变得很是迷茫,看专不见前路,看不清方向,这属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己的初心又是什么?按照内心的艺苑,它会指引你走出迷雾的森林,从你说的可以感受到你还是不甘落后,你希望去证明自己,但是考试结果却让你开始质疑自己,一次没有成功千万不要气馁,静下心找原因,要冷静分析,前路再坎坷,不是还拥有两条腿吗?要相信自己,这个时候自信心往往是落到谷底的,而你不能让这种状态持续太久,要调整心态很重要,前路未知,努力交给自己,结果就交给时间吧!至于是再战还是工作,其实都没那么重要了,最重要的是不要丢失了自己,丢掉可本心。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说了什么,但是希望你能从现在的状态走出来,积极面对,在十字路口,选左或选右,关键是你信步向前还是怯步向前?

考研进行二战值得吗?

无辩
夫天地者
  首先得搞明白为什么想要二战,这是准备二战时最重要的问题,你是想拿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1303663个文凭呢?是真的热心学术,想要继续深造,还是厌恶社会,不想工作,如果仅仅是不想工作想再混三年,还是不要读了,因为研究生的日子很容易荒废,比本科时容易荒废的多,并且,研究生出来还是要面临找工作的问题,读研不是逃避的方式。  是决定坚持梦想,还是决定退而求其次,第二次考是坚持考原来的那个学校,还是换一个好考一些的学校,曾经看到一个研友坚持五年考北师大的研究生,始终没有录取,有几次都进了复试,但老师始终没有录取他,人生中有多少个这样好的五年能够被浪费。  父母支持吗,考研的人大多20多岁,别人家的孩子都已经开始工作,赚钱,依然在考试,守着一个未知的结果,需要同父母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考虑一下现实情况。有了父母的支持,这就保证了资金来源,不用有任何后顾之忧。  是在家里复习还是在学校附近复习,或者跑到要报考的学校边上复习,各有利弊,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  把握有多大,第二次考研基本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要么考上,要么去工作,不要给自己留后路,想着还有第三次考研,人生真心不能这么浪费,除了读研,除了读书,还有很多事情值得去做。  怎么准备:  1、大家基本上都是6月份毕业,这说明差不多还有半年的时间准备,这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七八月份的时候,可以每天做些英语阅读理解的练习,看看相关的专业书,压力真心不用太大,放轻松,要想,玩的时候就要好好玩,学习的时候就好好拼。前提是报考的还是之前那个学校。  2、9月份开始复习,意味着还有四个月时间准备,7,8月份开始准备,人很容易疲倦,再者,已经复习过一年了,基础肯定比别人好,这个时候所要做的就是巩固再巩固专业课和英语,英语的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这四个月就是真的要拼命了。  3、在考研中,最容易拿分的是政治,好好复习一下政治拿到80分都是可能的,对总分的贡献很大,多做做选择题,看看红宝书,一天看一些,这些是记忆的东西,最后两个月记就好了。  4、个人建议在家里准备复习考研。省去了很多麻烦,比如说做饭的麻烦,洗衣服的麻烦。自己一个人在外面住的话,房租问题,吃饭问题,各种问题。但是在家里复习有一个不好的,就是会被父母唠叨,所以复习之前,事先就跟爸妈说好了,有什么事情考完研之后再说,这半年,好好学习。  多和别人交流:  1、可以加一个二战交流群,里面都是二战的,大家能够互相鼓励,而且能够交流学习经验。二战时,总有种畏畏缩缩,抬不起头的感觉,因为打击挺大的,但是在二战群里,大家都是过来人,能够感同身受。千万不要沉迷聊天,忘了学习,适当看一看。  2、压力大时,找朋友吐吐槽。说出来会心里好受一些,千万不要一个人闷着,非常容易陷入一个自我否定的怪圈,丧失学习的热情。  3、找已经考上那个学校的同一专业的同学,向他们学习经验。他们的经验是最直接的,而且最容易帮助,如果已经进入复试,复试被刷的话,可以要一下那些同学的QQ,等自己有疑问的时候可以找他们,考上的同学一般都是挺闲的。一般复试学校会针对被刷的学生做一个心理辅导,就是安慰之类的,到时候,可以直接问问老师为什么不要,该怎么努力之类,老师人还是挺好的。  4、上考研论坛。二战期间,没事去考研论坛看看,能发现一些好的考研资料,以及别人的复习心得,成功经验,对二战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但是也不要盲目迷信别人的经验,要有自己的方法,在复习过程中适当调整。值得吖,不给自己做一次机会,怎么知道可不可能

现在每年参加考研二战的人多吗??

动员令
雷锋车
是的,2018年参加即将到来的12月份的笔试人数将达238万人,而且准确数据将只会比这个数据多而回不会少,年增幅高达答19%,2019年考试人数叨叨290万,增加了50多万。据2019考研调查数据,超过70%的考生是第一次考研,第二次考研占比约20%,三次及以上占比各约3%左右。考研二战或以上的考生占了30%左右。二战考研的成功率大大增加,这部分考生将是大家的劲敌。随着推免比例的增加,考研难度更大了。希望2020考研学子能够认识到当前严峻的形式,认真备考哦。考研资讯,欢迎继续关注。

有没有跟我一样的二战考研的

活三更
闻所未闻
有,而且人数不少

考研二战

而无见得
季真
对于今年考研,已经考上人还心有余悸,没考上的人纠结于调剂和二战之中,准备下水的新选手内心充满好奇,正准备辞职的同学正在徘徊不定。作为一个辞职考研并且经历二战的人,上面的四种情况我都经历过,经验不敢提但是教训还是有一些的。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共鸣,对后面的同学有所帮助。先说一说我的基本情况吧。本校毕业,毕业后直接去一个钢厂工作,后辞职考研,总分过分数线11分,但是数学只有可怜的48分,很无奈地选择了调剂,从沈阳赶往昆明理工去复试,回家后发现学校说要录取我,让我确认。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决定放弃去昆明选择二战。今年卷土重来,分数依然不是很高但是总算是够用了,算是勉勉强强地考上了(其实只是待录取,但是听说待录取就差不多了,先这么说吧,呵呵)。初试没过线的感觉我是知道的,撕心裂肺,彻夜不眠,不想还好一想就胸闷,很迷茫而且一天什么也不想干。对于调剂这么繁琐的事情更是懒得去想,心情稍有好转在周围人的劝说下还是搜集调剂学校,但是面对可能调剂的学校的自己第一志愿所报学校的差距,心情又掉到谷底,当初我的想法是学校远还不是重点,就业也不知道怎么样,干脆糊弄一下得了,爱录不录,不录就算了。然后开始找工作,每次招聘会都是满怀希望的去垂头丧气地出来,如此几次之后我发现了一个我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除了调剂之外我现在真的是没有其他选择了,不去也得去了要不就流落街头了。对于正在经历这个过程的童鞋,我感觉不管你现在多失望,但是除了认真准备复试好像也没有其他的正经事可做。认真准备了没考上最起码不留遗憾,但如果你现在消极对待,万一以后混得不好回想起来你会后悔很多年。对于应不应该二战,这个要看具体情况了。第二年考研,并不是简单地重复第一年,在第一年的基础上还会有很多其他的困难。一、自己对自己的怀疑,总是在想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而且越是到复习后期和复习不顺利的时候越明显;二、长期的游离于社会编制之外的折磨,总是摆脱不了校漂和无业游民的影子;三、孤独感,漫长复习时间往往好几天都不张嘴说话,学习学累了就站在走廊的窗户旁向外看,看够了就回屋学习,看着其他教师下课的同学三三俩俩地说笑回寝室,自己只有羡慕的份,而且就算是有研友也不会有什么改善,只不过是另外一个人把他的孤独感传染给你罢了,再说两个人天天学习也没什么可唠的;四、枯燥,这个好理解,而而且这个是考研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五、漫长,二战的人普遍复习比较早,一般在四五月份就开始了,去年从九月开始复习到一月时折腾的受不了了,今年时间延长一倍那将是什么感受自己体会吧;六、同期毕业的同学们要么每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领着要么过着稳稳当当的研究生生活,对他么你羡慕不已,发自内心地羡慕,而且这种羡慕会让你觉得慢来就很枯燥的复习生活变得更加漫长;七、周围人的不理解尤其是家人的不理解,有相似经历的同学应该能体会到-----那就是怕过节,因为没到过节就会见到很多亲戚,大家把你围成一圈一遍一遍地问你能考上么?那要是考不上怎么办?为什么不考公务员?为啥好好地工作不干了非要考研......询问的言语中充满了关心、质疑和不理解,这些关心会让你本来就很沉重的心理负担更加沉重,并且很可能成为压垮你脊梁骨的最后一棵稻草;八、生活的拮据,没有收入只能靠家里要,但毕竟老大不小了,也不好意思要,每次张嘴之前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九、对未来的担忧,毕竟考研时有风险的,有的时候即便是付出了也未必有回报,自己会不自觉地去想如果万一考不上该如何面对。写这些不是为了吓唬大家,而是为了让与这方面打算的同学多一份参考信息。如果我上面所说的你都能承受,那你就大胆地去在复习一年,我支持你并愿意提供可能的帮助。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还是不要再趟考研的浑水了。对于各科的复习。还是那句话,我的分不高所以没有成功经验,只说一下教训。数学,数学是我的伤心地,葬送我第一年考研的坟墓。第一年复习的时候犯了典型的错误光看不练,反反复复看的倒是很明白,实际上落到笔上都不会,一较真儿就傻眼,正负号、开闭区间、公式成立的条件和定义域这样的小问题平时不注意,但是却很关键,更悲剧的事这个问题直到我上考场了才发现。作为反面教材我很成功,希望大家不要学我。数学的真题很重要,一定要反复做,不要急功近利追求复习的进度,脚踏实地的把每一道题在纸上做一遍,不轻易看答案。这么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坚持下来却很难。个人感觉李永乐编的那本真题比较好,是按章节排的,更有利于复习用,模拟题也做了一些,主要是400题,这个只推荐时间比较充裕的同学做,毕竟真题才是王道,而且400题上面的题还是很难的,基础薄弱的同学就是做了一遍也不会有太大收获。政治,我高考的时是十大综合,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全都考,所以考研政治有一定基础,所以没怎么看,简单地把任汝芬的书翻一翻就直接上考场了,一次考70另外一次考64,分不高但是过线了 。时事政治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就是上厕所的时候看一看就得了,看个几页够擦屁股就行了,原因在于看了也白看,不看还不放心,看两眼有个心理安慰意思意思就行了。英语,我四级刚过线,六级三百多,就是这水平。复习资料只有张剑的那本真题,来来回回做了3、4遍,把每一个不会的或者不熟悉的单词意思写在行间,忘了再查,几遍下来单词量大了不少。我不喜欢拿单词书背单词,一天能背下来100个单词睡一觉起来能忘101个,接受不了。考研词汇90%会在十年真题中出现至少一次,所以真题吃透了,但是也就不是问题了。我第一次48第二次60,对于我这种货色有这分我已经很满足了 。专业课,我帮不上忙。 关于补课班,反正我是没上过,也不知道怎么样。我大四的时候看很多同学在网上下载的视频教程看,他们说效果不错。想想也是,就是去现场老师也不会单独指导,也就是远远低看一个人影在那讲而已。 对于已经辞职的同学会涉及到档案,户口,保险等等一大堆额外的麻烦事,说说我的经验。把单位的集体户口想迁回自己家,需要到集体户口所在地的区民政局办一个单身证明,再拿着这个证明和集体户口的户口本、你自己的身份证、你自己家的户口本和你父母的身份证到你家所在的派出所去开一个准迁证明,你再拿这些东西去集体户口所属派出所把户口迁出来,会回到自己家落户 ,很麻烦但是没办法。医保一般都是市属的,所以你换城市了就要重新投保,只是要把之前的账户里的钱弄出来。住房公积金和医保一样,想着把钱提出来,以后有新单位了重新交。社保,到你要转的单位开接收证明,再到单位把关系转过来,过程类似转户口。档案,到时候拿着学校的提档函直接到档案所在地(一般是单位、人才市场或当地人事局)把档案带到学校就行了。 一年多的考研,磨平了我很多性格上的棱角。很多以前不甘心的事情现在也甘心了,做事的时候也不再那么情绪化多了一份谨慎,比之前更能耐得住寂寞了,更能听进去别人的劝告了,也能坦然接受以前不愿承认的事实了,更加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了。吃了很多亏,也该长点记性了。 人的学习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通过沉思,这是最高贵的;第二种是通过模仿,这是最容易的;第三种则是通过经历,这是最痛苦的,也是最宝贵的。我没有二战过,但是我有些同学二战了,我们学校的宿舍允许外人住有一栋楼里都内是已经毕业的要么是找工作的容或者在本市工作的,要么就是“二战”的所以很多二战的都继续在学校住,每天图书馆不建议留在家里,那样的话很多都不方便。追逐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梦想的人呢也不多见了,加油!

我已经是考研二战了,成绩依然不理想,我还能做些什么?

荷尔蒙
附赘悬疣
我也是二战考上的,但当我第一次失败后我很坚定二战的信心,因为内研究生是我人生规划的一部容分,所以我会选择破釜沉舟。现阶段的你我认为要静下心来,沉思一下什么是你想要的,或者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方向以及所要企及的高度。当你能大致考虑好这些问题后,你现在的决定就很容易去做了。PS:如果你有可以忽视外部环境的能力或者背景以自身的真实想法去思考,否则也要向现实做出让步。

现在每年参加考研二战的人多不多?

乖乖女
达文西
呵呵,大把多,现在毕业生成堆就业情况不好,逃避就业的大有人在,别说二战三战大有人在。现在每年参加考研二战的人不是很多了。

考研要不要二战,考研二战有必要吗?有什么专门的二战考研机构?

子在
天钧败之
考研二战有必要的,但是,前提是能管住自己,如果自己没有约束力,就别瞎耽误功夫了!家里的支持要有回报的,你下定决心要回报吗?那么,请努力!

现在每年考研二战的人多吗?

且得游乎
力牧
是的,2018年参加即将到来的12月份的笔试人数将达238万人,而且准确数据专将只会比这个数据多而不会少,年增属幅高达19%,2019年考试人数叨叨290万,增加了50多万。据2019考研调查数据,超过70%的考生是第一次考研,第二次考研占比约20%,三次及以上占比各约3%左右。考研二战或以上的考生占了30%左右。二战考研的成功率大大增加,这部分考生将是大家的劲敌。随着推免比例的增加,考研难度更大了。希望2020考研学子能够认识到当前严峻的形式,认真备考哦。考研资讯,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