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逻辑题,一道

固不爱己
在众多的考研科目中,没有哪门学科像“逻辑”一样神奇——学员本科没有接触,考研却要考。那为什么要考,到底考什么? 管理类与经济类联考中逻辑试题通过选择题来体现,研涂宝小编认为其不同于大学课堂上逻辑基础课或专业课的逻辑考试的特点在于,所测试的并不是考生的逻辑专业知识,而是考生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对各种信息的理解、提炼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对推理或论证的运用及分析、比较、评价和反驳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一个人的逻辑思维素养,称为批判性思维能力。 20世纪70年代起,北美出现了一场“批判性思维”运动,这场运动深刻影响了西方高等教育与理念。作为这一运动的结果,美国出现了一种标准化综合能力型考试模式并逐渐成熟。这种考试模式的目标不是测试考生的专业知识,而是测试考生的综合能力,其中主要是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即批判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理念要点如下: 第一,批判性思维能力决定一个人的思维素养。人与人之间思维素养的差异,主要不在于掌握知识的差异,而在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第二,批判性思维能力先天有差异,后天可训练。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的不是记忆,而是训练。第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质性提高一般不是短期突击行为的结果。第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可测试,包括可通过标准化考试加以测试。管理类与经济类联考中逻辑测试的目的,就是选拔批判性思维能力强的考生。要考的就是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强记硬背、走捷径、找窍门、压考题,这类应对一般考试常用的途径和方法,对于逻辑测试,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但这门考试的核心理念是要把此种途径和方法对于成功应试所能起到的作用,降到最低限度。因此,这门考试真正到位的考前准备,包括应试辅导的实质性内容,是考生思维能力的强化训练。尽管测试的是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逻辑专业知识,但有一部分试题涉及逻辑知识,虽然不熟悉这些知识,只要有足够强的思维能力,仍然可以答题,但理解并恰当运用这些知识,明显有利于准确迅速地答题,但并不是所有逻辑专业知识具有此种相关性。总之,管理类经济类联考中逻辑部分测试的是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传统的逻辑课堂学习并不适用此种考试,考生要结合考试有针对性的做思维能力的强化训练。

考研的逻辑推理题是所有学生必考吗?

惚漠无形
不可为象
可以说是必考的因为英语阅读理解考的就是逻辑推理能力不是所有学生必考,只是个别专业的人需要考。

考研中的逻辑推理和写作

极限王
桑柔
逻辑推理和写作,实际上上就是论述题,但是要求不论述题要高,也就是你必须根据所学的经济理论,阐述观点,之后结合案例、事例、数据为自己的论点进行充分的阐述,议论文啊!!逻辑推理,估计和MBA联考的逻辑类似,这个比较难的

2016考研管综逻辑真题分析——分析推理题部分

精气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跨考考研2016考研管综逻辑真题分析——分析推理题部分2016考研管理类联考已拉下帷幕,跨考教育逻辑教研室任子途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管综逻辑的详细分析。今年的题型相比2015年有较大变化。演绎推理题目量变小,论证题目增多。具体题型分布见下表:演绎|分析|削弱|加强|解释|结构|比较|争论|焦点|论证|缺陷|6|6|7|3|3|1|1|1|从上述题目分布观察可知:演绎推理类题目占的题量减小,这就符合了大纲不考查专业逻辑知识的要求。同时论证类型的题目增多,更加注重考生对论证结构的分析理解能力。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在近几年考试中一直没有出现的争论焦点题目,在今年再次出现,但考查的比较简单。分析推理题难度与去年持平,以下是具体真题解析。29.古人以干支纪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也称天干。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也称地支。顺次以天干配地支,如甲子、乙丑、丙寅、……,癸酉、甲戌、乙亥、丙子等,六十年重复一次,俗称六十花甲子。根据干支纪年,公元2014年为甲午年,公元2015年为乙未年。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现代人已不用干支纪年。(B)21世纪会有甲丑年。(C)干支纪年有利于农事。(D)根据干支纪年,公元(

考研为什么考逻辑推理

阿米尔
影影绰绰
考察你的智商是不是处于平均以及平均以上,然后在从这里面挑研究生,因为MBA mpacc是需要和人沟通的职业,所以智商正常是基本,然后才有以后的事

MPAcc大神讲述考研经验:逻辑怎么学

媒人帮
不知答也
MBA逻辑考试特点有四个特点。下面根据这四个特点给题主提供一点思路。(一)阅读量大、解题时间紧MBA逻辑考试的阅读量相当大,30道题的阅读量在7000-8000字左右,个别题目甚至一题就有500-600字的阅读量,逻辑试题在综合能力试卷上一般要占据9-10面之多。而与此同时,考试的时间却极其有限,整个综合能力考试的时间是180分钟,考虑到逻辑考试的60分(30题,每题2分)占综合能力考试总分值200分的30%,那么逻辑考试所分得的时间应该是180分钟乘以30%,即54分钟。而事实上,考虑到考场上其他各种因素所损耗的时间,因此真正能用作读题、解题的时间是更少的。一方面,由于逻辑考试考察的是逻辑思维的严谨程度,常常会在题目中设下一些关键词语和文字陷阱,而这些文字要点又往往比较隐蔽,这使得考生不能采用“略读--精读”的两步走策略来处理题目,而必须一次性的、又快又准的完成题目的阅读。另一方面,即使“又快又准”的完成了阅读过程,解题时间也十分有限。考生必须通过大量练习题目,谙熟题目可能的考点和常见出题套路,提高做题的熟练程度,靠长期积累的“题感”直接解题,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二)非专业化逻辑考试的“非专业化”有两层含义。首先,作为一种“思维能力测试”,逻辑考试不可能要求考生掌握逻辑专业知识,即使没有专门学习过逻辑学,只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其次,虽然试题中的具体事例涉及众多学科和社会现象,天文地理、生物医学无所不包,但也不可能要考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否则就成了“专业能力测试”,同样也起不到“思维能力测试”的作用。归根结底,在逻辑考试中的试题中,如果违背了这两个“非专业化”的出题原则,就会造成同一套试卷,对不同学科背景的考生难度差异明显的事实,从而影响考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三)答案非标准化作为思维能力测试,MBA逻辑考试的又一个特点是,绝大多数试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当然,这并不是说试题在评分时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指光从逻辑试题的问题本身,并没有唯一的答案。这类题目在逻辑考试中比例很大,常见问法有“以下哪项,比较能质疑(支持、解释……)题目中的论证”、“以下哪项,能比较好的作为题目文字的后续”、“以下哪项,与题目的论证方式比较相似”等。答案非标准化要求考生必须坚持“认真读完所有选项方可作答”的解题策略。(四)成熟化近年来,MBA逻辑考试的成熟性,稳定的出题风格,对广大考生开展针对性的复习和准备,提供了良好的依据。早期,试题有不少直接使用美国三大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原题,题目的美式文化背景给我国考生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同时早期试题偏重演绎逻辑推理的成份较大,对数理思维的要求较高,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改进,目前的MBA逻辑试题已经基本有机的融入了中国文化背景,增大了归纳推理和阅读理解的考察分量,考试知识点与考试题型相对稳定。总的来说,就是针对题型多做多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管理学考研题目

峣峣易缺
美洲豹
我国管理类考研属于管理类联考科目,一般包括英语二和管理类综合能力,英语二属于统考科目,而专业课管理类综合能力则是联考科目,只限于管理类7个专业学位。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是中国大陆(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招收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比如MBA)而设定的全国性联考科目,其科目编号为199。与之对应的是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科目编号为396。管理类综合能力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一、数学基础,75分,有以下两种题型:1. 问题求解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2. 条件充分性判断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二、逻辑推理,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三、写作,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考查内容1、数学基础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2、逻辑推理综合能力考试中的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以及相应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试题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3、写作综合能力考试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种形式来测试。(1)论证有效性分析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若干要点,评论该论证的有效性。本类试题的分析要点是:论证中的概念是否明确,判断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密,论证是否充分等。文章要求分析得当,理由充分,结构严谨,语言得体。(2)论说文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每次考试为其中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命题或材料所给观点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文章要求思想健康,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严密,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考研的阅读文章和题目都能看懂,就是他妈选不对,为什么啊!难道我的思维和命题者相反?

阴阳路
溜冰场
怎么现在才问?恐怕再好的方法也没时间实施了!现在你能做的就是稳定心态,找找做错的根本原因!你说你看懂了,你说的看懂我想大概是“翻译”的意思差不多吧!需要说明的是,做阅读可以提高翻译和作文能力!但阅读绝对不等同于翻译,还得“理解”。再者,答题一定要根据文章意思来答,而不要根据自己的常识来答,这很重要!

18考研:为什么数学刷题总是做错

爱璀璨
崔浩
当然,谁都有粗心的时候,但在粗心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每个人易错的原因占的比例也是不一样的。很多人认为,只要多做一些题目,多见识一些不同的题型,完成起来就不会再出现错误了,其实不然。一、易错,可能是因为知识熟练度不够。所谓熟练度,我们作为大学生,做一年级的计算题,当然每一道都会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要求我们必须完成100题,全对的概率就会变得很小。解决方法:把考研数学的基础知识再整体复习一遍,避免自己可能存在的知识弱点,有些时候第一遍基础知识掌握的时候我们肯定会忽视一些细微末节,这是需要我们在之后的巩固环节去检查并修护的。当然考前冲刺还会有查漏补缺这一环节,但是现在残存下问题还会影响之后的做题和提升。每一道考研题目,反复练习至少3次,并且每次都思考总结,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二、易错,因为考生对基本概念不清楚。有些考研题目,考生认为自己会做的。因为平常做对过,这可能存在一些概念模糊的问题,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我们可能从来也没有深究过,仔细了解的时候会发现原来自己的理解和实际的内容之间是有偏差的。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会本能的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解决方法:试着自己去讲解题目,接受知识是一个被动地环节,难免会有选择和疏漏。但是讲解知识则需要你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过硬的概念基础。如果能顺利讲解完题目,则说明确实我们对知识确实是理解到位了。讲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检测和发现我们自身问题的过程。三、易错,可能因为做题习惯有问题。很多考生做考研题目不认真,不检查,不打草稿,不写步骤等等,这些都是让考生易错的不好习惯,有的考生的书写习惯,可能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有的考生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容易错,还有可能计算最终结果错误,导致失掉应有的步骤分。解决方法:做考研数学题目时,先在草稿纸上计算一下,再把答案写在试卷上,其实,在书写步骤的过程中,其实是对你的计算又检查了一遍,增加了正确率。四、易错,可能因为本身的准确率不高。我们大家都有在WORD文档中打字的经历,回想一下,每个词每个字都是一次输入正确还是不断删除修改?这就是正确率问题。如果平时做考研数学题目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这需要用心投入,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解决方法:每次做考研数学题目都要认真对待,提高准确率,争取会做题,建立错题本,也可以给自己制定训练的计划。每次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才能真正提高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