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哪些学校的考研社会学专业比较好?分数多少?

红毛衣
变更易常
于社会学专业来说,目前并非显学,社会认可程度还不太高,出路也比较狭窄,主要就业单位为:1.高校、党校、社科院系统;2.政府机关,特别是民政、劳动、计生委、共青团、政策研究室以及各级政府部门附设的研究所;3.各类公司、银行的人事,市场部门、管理咨询公司、文化新闻出版单位;4.出国。其中,1需要博士学位,高校轻松稳定,有时间在外兼职,弄得好的话收入并不少,可与外企比肩(博士毕业两年就是副教授了,年薪4万多,加上兼职收入,一年6-8万是有希望的)。2要考公务员,竞争激烈,成败难料,属可遇而不可求(普通公务员年薪5万左右,处级以上大幅度增加,但提拔很难,除非你朝中有人)。3收入很难讲,一般好的外企员工年薪8万左右,升职后更高,但很辛苦,稳定性差,风险较高。4.考GRE,可以试试。这里面,1,3,4都要名牌大学,2不一定。社会学中最实用的几个方向是:社会心理学(中山杨中芳《心理学系》、南大周晓虹,翟学伟、人大沙莲香、南开乐国安,北大方文,按实力排序,下同)、社会学研究方法(南大风笑天、北大郭志刚、林彬;陈向明《北大教育系》)、经济社会学(北大刘世定、社科院社会学所李培林、武大周长城、南大汪和建,宋林飞、中山丘海雄,王宁、吉大刘少杰)、组织社会学(北大刘世定,丘泽奇、社科院李汉林、人大于显洋、武大刘祖云、上大李友梅)、城市社会学(中山蔡禾、华东师大陈映芳)、社会政策(人大郑杭生、清华李强、南大宋林飞、北大丘则奇、南开关信平)。其余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村社会学(华中师大政治系的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贺雪峰,吴毅,徐勇、社科院社会学所陆学艺、折晓叶、南大宋林飞、清华仝志辉、川大袁亚愚、湖南师大于建嵘、华东理工曹锦清)、政治社会学(北大张静、中国政法应星、华中师大政治系的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人大景跃进《国关院》、厦大胡荣)、法律社会学(北大李猛;朱苏力,强世功,赵晓力,郑戈《北大法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梁治平、中国政法应星)、社会学理论(北大李猛,李康、社科院渠敬东、苏国勋、霍桂桓、中国政法应星、清华孙立平、南大成伯清、山大林聚任、吉大刘少杰)、社会分层(清华李强、人大李潞潞、北大王汉生、社科院)、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北大王思宾、复旦《与香港合作》、华东理工徐永祥、厦大张友琴)、婚姻、家庭与性社会学(社科院李银河、人大潘绥铭、北大杨善华、南大风笑天、上海社科院徐安琪、天津社科院潘允康、上大刘达临)、科学(知识)社会学(南开刘郡郡,赵万里,社科院黄平、北大郑也夫)、中国社会思想史(南开王处辉)、休闲(生活方式)社会学(哈工大王雅林、武大周长成、中山王宁)、发展社会学(清华孙立平、社科院景天魁,李培林)。国内社会学当然是社科院社会学所与北大明显领先(难分高下);接下来传统看法应该是人大,但南大从实力上看并不逊色,只是朝中无人罢了;再往下应该是清华了,势头强劲,唯建系尚短,再有10年,必超南大;南开早已辉煌不再,专业方向老化,偏冷门居多,吃老本矣,名次日后恐怕还要后移;下来是中山,有钱,位置好,方向热,与港台交流方便,后劲很大;其余武大、上大、吉大差不多,皆有若干亮点;最后是华中师大,虽有博士点,但实力比很多无博士点的还差,可见人脉的重要性,不提也罢。无博士点的学校中,看好中国政法,少壮派的大本营;厦大也不错,学校重点支持,渴望下次拿下博士点。其余复旦、浙大,校方视之可有可无,暗无天日;山大有心杀敌,然实力有限,无力回天,倒是华东师大近来搞得颇有声色,值得关注。不过,从找工作的角度看,北大、清华、复旦、人大、中山占有明显优势,绝大部分顶级外企都会去招聘,其余的学校虽然也是中国的一流大学,也有很好的外企来招聘,但数量与质量明显逊色。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社会学考研,最好的学校有哪些。说一说方向更好!

听止于耳
警与犬
你的问题太模糊了。。好学校但未必是你要的专业好的专业,但未必是你想去的学校。下边只是给你些建议:人生的路途上往往有几个关键点:就学、择业等。其中一步路走不好,人生的轨迹真是截然不同。考研可以使自己暂时的免于在异常饱和的人才市场中求职的挣扎,是一种可以获得提高自己文化素质的机会的办法。考研是件平常事。其实往往对于国家、民族、团体、个人的非常事件总是在很平常的日子中度过得。当事者是以一种平常心在做事、不偏不倚。按照中国传统可谓是中庸。没有过,因为过犹不及。一、学校的选择 我考研之前的准备:我当时想的是北大。由于时间和自身的知识水平限定了我不可能、也不允许我考北大。对于没考北大,我是庆幸的,考西交大的经历告诉我考北大是多么的难。(在这里我衷心地感激我的劝告)我对有社会学的大学从考研方面进行了分类,分类的指标是专业参考书目的多少。第一类的学校例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北大、人大、中山大学、上海大学、清华大学等。这些学校的社会学的参考书目初试的参考书目很少有少于6本的。社科院招收的是在专业方面出类拔出的研究型人才。(你可以在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网页上下载历年试题看);北大的参考书目以前是没有划定的,只要是北大本科生教学大纲的参考书都是你的参考书目。北大的统计书中有郭志刚的《社会定量研究方法》。中山大学的理论也要求之高也难以形容,中山大学的理论的书有特纳的《社会理论的结构》(不是一遍两遍可以解决的)。这些学校的专业课分理论和方法。方法往往考统计,有些方法考的相当难,如上海大学的方法。上大的试题中有单选、多选、改错,有时候让你设计一份调查问卷或对一课题进行操作化。更重要的是,这些学校的考试范围往往会超出其参考书目。北大要求你应当看《社会学研究》和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在我的眼中,考北大、社科院、中山大学不是一年冲刺可以达到的。北大的书如此多,一年的时间你能看到滚瓜烂熟的境界?中山的统计的要求高度也相当高,跨专业的只能是望洋兴叹。 考北大的学生的态度是从长计议。考北大的学生必须要有理论功底。我记得一位师范学院的大学生是从上大一就抱定考北大的信念,一本一本的看北大的书,最后榜上提名。去年,一位第二次考北大的学生亲口告诉我:像我这考北大的要三年才能考中,这考交大也得两年。另一方面,考这些学校的学生初试时没有通过,这些学校的题太难,分压得很低;往往你得的分很难达到国家复试的要求,调剂的选择上你也很无奈的叹气。例如,我的分数上了360,同样考外校的学生中没有几个上360。不是我比他们强,是因为他们的专业课太难。去年,考上北大的第一名的分数才388。但是,考交大的有几个上400的学生。这就是北大的实力。考这些学校不是意气用事的。 如果你真想考北大、中山,问问你认真看过这些书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郑杭生《中国社会学史概论》和《社会学概论》、卢叔华的《社会统计学》、袁方的《社会研究方法教程》、杨善华的《现代社会学理论》、侯钧生的《当代社会学理论》。假如你对这些内容很熟悉,我建议你可以考北大。只有这样你可以把宝贵时间留给政治和英语。因为考研每门都得达线。社会学的英语要比哲学高一些,英语分数线是60分。在考研中的人会知道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得60分有多难。 第二类的是,参考书目在4-5本左右,数目不是很多。所以普通学生应当首先考虑这一类学校。如华东师范、华中师范、四川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但是这些学校也有难度。专业课有时是会超出参考书目的范围。例如,苏州大学的专业方法,今年考过: 从经验研究角度看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的方法论意义。书不多这是有利的方面,同样也把时间留给了英语和政治。因为到了考研后期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到时候,你对专业课还不非常精通的话,你将非常窘迫。假若在给我一次考研的机会,我绝对不会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因为不是一点难,是相当难。你的英语必须非常好,起码要有65分。政治要有75分,专业课要120。即使是这样,你的分数在参加复试的学生中还靠后。考交大的学生有好几个上400的。参加交大复试的是16个人,但只招11个,你在复试中很可能被刷下来。另一方面,因为专业参考书少,你对书的掌握程度一定要比考北大的精通。你的分数要和别人拉开距离,你优先选择专业课。因为你在英语、政治超越别人的潜力很小,别人得65,你可以得75或者吗? 第三类的是在综合水平上不如山西大学的学校。全国有社会学硕士点的学校和机构好像有40个左右。这些学校是在国家分线的基础上招生的。相对来讲比较容易些。如果考第一类的学校对普通学生是一种高难度的、极具冒险性质的、令人心力交瘁的征程的话,第二类学校相对来是挑战自我的、让自我获得自信的活动。但是风险指数不是低一点而是很多。如果你问到底有多少,我只能说你先看看北大的参考书。第三类,并不是亚非拉国家的水准,能考上这些学校说明你是位比较合格的大学生。同时,照样存在英语和政治的诘难。考上任何学校的基础是政治和英语。但是考这些学校也不是囊中探物之容易。你可以考取这些学校的公费。你的分数也的达国家线。 二、学习的一点心得1.贵在坚持 考研如果有精神要支撑的话,那这种精神就是“执著”。梁任公曾引用曾文正的话让大家要坚持不懈:坐一山,望一山者,一事无成。 虽然我在去年3月份已经开始看专业课书了,我真正考研是从暑期开始的。一位考上请华的学生建议每天过着早8晚11的生活,她也是那样做的。我是照那个标准作的,而没有她那么好。为了时间,招聘会我只参加了一次,自己也没抱多大的希望。家里当时让我赶快找工作,说因为年前的工作招聘不仅多而且工作好。为了找工作,我需要做简历,参加招聘会往往一去就是半天时间。但是时不我待,我放弃了找工作。我上自习除了研究生院、哲学系、经管理、教育等,其他的院系我都去过 如:环资、数学、计科、化学、生科、山大主楼。在我身边考上的和保送的学生也是每天争分争秒的生活的。考研考的是毅力。坚持一定不能半途而废。在我进考场之前,我还在看社会学的书。我考试当中有这么一件事,考政治时,我做完了选择题后,作第一道论述题中,我没有找到题的考点(至今我也不知道那道题考什么?)自己感到考场氛围异常的压抑,我险些走出去。但是我想我出去之后,我再也进不来了,所以没出去。还有我在复试的时候在等公交的站台上,我在背英语。图书馆周五闭馆,你可以放松一下,调节一下。2.在考研的花销上不要对自己客气。因为这考研在一定程度是决定你命运的事情。考研不同于高考,你考不上后可以安心的复读。考研复读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如果你再次复读败北的话,你会继续吗?应该买的书一分钱也不要少画。试想你现在考研上的开销达1000元。但是你研究生毕业后,你的月薪又是多少?考研开支在其中能占多少呢?3.最好形成一个考研的团体、考研的氛围。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考研信息、专业课知识。我的社会学、政治、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的同学们。同时我们也经常在茶余饭后交谈社会学的知识。在此我祝贺他们。感谢他们。交流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弥补不足。4.有计划的复习。对于一本书,你计划每天看几章,看完之后在每张的前面用铅笔标上时间、以及次数。这样你就可以规划自己的学习进展。对于社会学的专业书,你精通的程度要达到这种境界:在晚上熄灯之后,在脑海中放电影般,从第一张想到最后一张,知道每一章有那几节。每节的内容有那些. 那些熟悉那些生疏。对于专业课书应当定计划,在什么时间看第一次、第二次等。三、自己的做法: 我想我的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李昌裕老师所提倡的“翻译”。他要求我们要始终搞翻译。当时我自己翻译上了瘾,甚至连新概念中的文章也翻译了。我是始终在做翻译。因为阅读理解的要求不如翻译。你对句子已经能翻译了,还怕没懂它的含义?李老师讲课也是把历年真题中的翻译和阅读理解成篇的翻译着讲了下来。学社会学业余看看社会学的英文原著,对英语有益。如,历年真题中有一个文化人类学的 泰勒对文化的定义的翻译,还有人类学anthropology这个词社会学的学生也应当认识。你可以坚持的翻译句子。做一篇翻译不会、不应当超过30分钟。在政治上,应当把任汝芬的书读得相当细。近似如专业课书的水平。除了看书就是做题。我在考前的一两天看了任汝芬的考前四套题,其中有些是真题。不知道还会有这种事吗?建议看的书:(这些书是我感觉比较好的,但是我自己做得远远不止这些。自己买书差不多花300吧。)1.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适中 你也可以看第四册(当时李昌裕建议从3月份看,书中的生词不多。但是句子结构相当好)2. 石春桢 《英语阅读220篇》难度大一点 可以锻炼英语能力 如果做起来的感觉是游刃有余,那你的能力的确是提到了。我得向你竖大拇指了。3.任汝芬 《200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复习指导“序” 列之一——要点精编与试题分析》(应当把任汝芬的书读得相当细)4.英语十年真题(惟有真题可以测试你真正的水平。做到想当的精通,我是在反反复复的作)5. 什么的5000词 是一个小册子,词汇书,定价8元(要求熟记)记住!!!自己的经历永远是自己的,不是别人。自己只有尝试过后,才有感受。请动手吧。

社会学的研究生那个学校好啊?望高人指点~小弟不胜感谢!

拘于虚也
不跟随
一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社会学在中国人民大学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伊始,恰逢全国高校学科调整。在社会学专业被取消之际,许多著名社会学家来到人大工作,为其在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和发展社会学奠定了重要基础。 ` 1984年,郑杭生教授创建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并担任第一任所长。1987年,建立社会学系。1999年6月,建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2003年,与人口学系合并成立社会与人口学院。   社会学系本科设有社会学、社会工作2个专业。硕士设有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工作等。拥有社会学、人类学2个博士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还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享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二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北京大学素有优良的社会学传统,也是我国开设社会学课程最早的高等学校之一。1910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设置的课程中即有社会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高校中的社会学系被取消。1979年费孝通教授和雷洁琼教授积极为筹建社会学系而努力。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于1980年筹建,附设在国际政治系。1982年4月正式恢复重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0年6月,北京大学正式宣布社会学系和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进行合并,使社会学系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社会学系下设有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方法教研室、应用社会学教研室和社会工作教研室。还设有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生活口述研究中心和未来研究所等。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教师队伍学术功底扎实,以著名学者费孝通教授和雷洁琼教授为首的教师队伍治学严谨,思想活跃,特别是在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理论和应用社会学的研究中独具特色。承担着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和省部级项目。   社会学系拥有社会学和社会工作2个本科专业,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和社会保障4个硕士点,社会学、人口学和人类学3个博士点。  三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社会学系始建于1926年,作为中国第一个社会学教学和研究机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曾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并造就了一批著名的社会学家。1999年,社会学系重建。   社会学系本科生设置社会保障、城市社区管理、社会调查3个专业,研究生设有应用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社会保障、社会政策、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等专业方向。   四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1981年初,南开大学开办了国内第一个本科层次的社会学专业班,由费孝通先生主持,从国内若干重点大学抽调4年级优秀学生集中学习社会学。该班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我国和国际社会学界的知名学者。   1997年,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建立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并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1998年,南开大学获得社会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正式招收社会学专业的博士生。2000年,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建立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并开始招收本科生。2001年,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获得人口学硕士点,2002年开始招收人口学硕士生。   五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历史悠久,其前身源于国立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它的学术渊源可以追溯到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大学社会学系,以及1930年成立的金陵大学社会学系。1983年,南京大学成立了社会学研究室,随后于1986年被批准建立社会学硕士点,成为国内第一批恢复社会学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南京大学成立社会学系,设立社会学专业(原为经济社会学)。1996年在国内继北大和中国人民大学之后成为高等学校中第3个拥有社会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现设有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应用社会学、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及人类学4个教研室,另设有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城市科学研究中心、国际市场调查所及组织文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六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1981年,华中师范大学恢复社会学教学,并在哲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一些本科专业中设立社会学课程。1988年建立华中师大社会学研究室,1992年更名为社会学研究中心,并开始招收社会学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1993年建立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与行政学系,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社会学本科专业,并于1994年开始在全国招收社会学本科生。1997年初,独立建制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人大的社会学是最好的,华东师大比较好(许纪霖你知道吧),再次就是武汉大学

北大哪些文科专业对考研的来说是可以选择的

狐裘
所以穷年
建议换个学校,因为北大的保送比例比较过高,如果实在很喜欢北大,那么政府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学院、 心理学系、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国家发展研究院、 历史学系、 教育学院、考古文博院、人口研究所、哲学系、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国际关系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法学院、社会学系都可以考虑

北大社会学考研

红舞鞋
难度不小,报考和录取的比例大概是10:1到20:1之间,每年略有波动,在本校区和去深圳研究生院之间也略有区别。我认识清华社会学系一学生考北大研没有过初试……可见其难度(当然也有可能是教学思路之间的区别,但想来你的基础应该不如专业学的)。当然,也不要就此退却,看起来你是跨专业跨校报考,最好能到北大听社会学的基础课,并且找考上北大社会学的过来人帮你准备。如果能在听课期间,和你感兴趣的导师有很好的沟通,那么即使从兴趣来讲也会受益。退一步,如果不能到北大,也建议去听能够听到的相关课程,社会学思维并不像想象中的好培养。当然,如果你对自己的兴趣强度、耐心和智慧有信心,自学也是完全可以的。PS:其实你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兼学下社会学,本科毕业的时候选个感兴趣的方向申请出国,不好么?毕竟你学英语,出国的话语言完全不是问题,并且有很多学校可以选择。考研和高考差不多,申请出国和奖学金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能力和运气。

北大社会学系考研书目都有哪些呢?求大侠多提供复习建议啊!我2012考北大社会学,二本,成功的机会有多大

妇女节
第三波
只要努力,定能有收获。不过好的学习方法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最重要。我当年就是这么复习的,供你参考。我的北大社会学系考研经验全攻略 很喜欢一首歌的歌词“是谁把月缺变成了月圆”,这首歌的歌词总让我想起那段披星戴月的考研日子。大学以来,每次去北京,我都必去北大转转。很喜欢校园的那种氛围,多希望自己也是这里的一份子,在北大留下我的身影,不在乎永远,只在乎曾经拥有。所以每去一次也必定坚定了我的梦想。我想趁着年轻,为梦想拼一把!自从确立了这个目标之后,我就没有打算放弃过。 从一个普通的二流院校考入中国高等学府北大,这一路走来,我可以扪心自问,我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过来的。所以在这里我很想说,每一个普通的人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一个像我一样曾经自卑曾经灰暗的人也能通过不断的拼搏成为一名北大学子。爱拼才会赢!相信我们都会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地!政治&英语:为了能梦圆北大,我很早就全面投入考研的复习。当时参加了一个辅导班,主要是考虑到公共课的复习。要想考入北大,不仅要专业课有优势,公共课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都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辅导班的老师在公共课给了很大的帮助,答题技巧以及内部资料,我认为还是比较有用的。政治最主要的就是读透《大纲解析》,同时《红宝书》必备。英语的话,就是反复做真题,把真题吃透,总之一句话,要做真题。当然不能为了做而做,必须要学会分析。当时的凯程考研班老师在对我的真题学习成果作了分析并恰当的提出合理建议,使我能够有效地吃透真题,在考试的时候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老师的学习效果跟踪辅导有促进作用,毕竟有一些东西是那些考研专家们研究了很久搞出来的,还是有价值的。而且能够大大的节省我们的时间提高我们的效率。但还要靠我们自己。要知道不是老师去考,是我们自己去上考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练习才是王道啊。专业课复习:在确定了考北大社会学系之后,我开始准备各个方面的参考书,着手开始专业课复习。由于社会学考的范围相当大,很花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在准备考试的最后半年之内,了解参考书目的重点和非考点还是很重要的。当时招参考书目也是比较曲折的,去图书馆查去网上购去找前辈借,总之使出浑身解数。差不多找齐了之后,我开始看书。这里特别向大家推荐框架学习法(这个也是凯程给我的最大法宝)。我把每一章的知识都理出一个框架出来,以便于后来的复习。每复习完一章我都会合上书在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回忆一下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临睡前我也会抽空梳理一下知识点,在第二天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我都会把前一天复习的内容再看一遍,这样看上去好像很麻烦,其实不会耽误很多的时间,而且记忆的东西也非常深刻。要知道我的记忆曲线是需要通过反复加强才能取得效果的,总之这就是我个人的考试经验。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每位命题老师和他们近期的研究课题——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社会学理论的出题老师有好几位(基本上是每一位老师在自己的研究方向出题),所以他们出题一般是和他们当时所研究的课题有关的——这一点要到考试之前也要关注。杂志、近十年的考研试卷: 《社会学研究》和《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卷,从92年到现在北大教授发表的文章最好多看一些。这两本杂志近两年的文章可以经常看看,不限于北大老师。好文章应该复印下来,以便考试之前重点复习。社会学专业方向的必读书目,在网上也能查到分别包括:杨善华、谢立中主编的《西方社会学理论》、王思斌的《社会学教程》、杨善华主编的《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贾春增主编的《外国社会学史》、巴比主编的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袁方、王汉生主编的《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卢淑华编著《社会统计学》、刘爱玉的《劳动社会学》、佟新的《人口社会学》、杨善华的《家庭社会学》、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费孝通的《江村经济》。除了这些必读书目之外我还参考了当时的很多选读教材。在专业课的复习进度上,我觉得可以采用“压缩法”。最开始的时候读的书相对多一些,范围也广一些,但到了10月份下旬的时候就可以按照重点书目、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来复习了,因为到后来时间越来越紧,政治和英语不可能不看。合理的时间分配才能保证我们做到万无一失,否则就会顾此失彼,捉襟见肘。建议你多看考研视频,一定会事半功倍!百度搜:考立捷 视频课程很好的啊,里面有包含新东方,文登,文都,海天,启航,恩波等好多辅导班的最新视频,是包含基础到强化一直到冲刺全程课程的,课程都是随当年辅导班同步更新.最新的考研视频课程已经全面更新上线了.视频班,课时更加全面系统,而且没有干扰,最重要的是,可以反复听,自己静下心来学,效果当然很好。老师讲的很到位,板书也很清晰,可以免费下载电子讲义。加油, 你一定会考上的 !!!

北大研究生都有哪些专业?

故无天灾
彭蒙
001 数学科学学院 004 物理学院 010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011 生命科学学院 012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013 环境学院 016 心理学系 017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048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086 工学院 182 分子医学研究所 018 新闻与传播学院 020 中国语言文学系 021 历史学系 022 考古文博院 023 哲学系 024 国际关系学院 025 经济学院 028 光华管理学院 029 法学院 030 信息管理系 031 社会学系(含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032 政府管理学院 039 外国语学院 040 马克思主义学院 041 体育教研部 043 艺术学院 044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047 深圳研究生院 062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067 教育学院 068 人口研究所 891 基础医学院 892 药学院 893 公共卫生学院 894 护理学院 895 公共教学部 910 第一临床医学院 920 第二临床医学院 930 第三临床医学院 931 第四临床医学院(积水潭医院) 940 口腔医学院 950 精神卫生研究所 960 临床肿瘤学院 971 卫生部北京医院 972 中日友好医院 973 北京世纪坛医院 974 航天中心医院 975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976 民航总医院 977 深圳临床医学院 978 首钢总医院978

求助:我想考2013年北大人类学研究生,有三个问题想问一下

手足胼骶
古之有也
自己来谈谈对今年(2005)人类学考试后的感想吧: 1 看过了北大从01年-04年的试卷(缺04年的理论试卷),北大的人类学考试由三科降为两科,取消了一门综合课考试,因此,余下的两门考试中含有的综合性成分,包含具有理实性意义的内容。01年北大的考试还有几个极为容易的填空题,现在这种送分题已经取消,也说明了人类学本身越来越受关注,考试也越来越规范。 2 今年的题目总体来说还可以,但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把“人类学方法”考试中的七本民族志拿到了上午的“人类学理论”中考,而且比较大为下降,只考了一道15分的题(而04年考了4本民族志)。在下午进行的方法考试中,着重考了人类学方法应用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问题,而且增加了许多与民族学有关的知识点,这点在历年的考试中也许是第一次。 3 北大的考试有一些知识点几乎不可能复习到,比如“理论”中的“ 简述布朗的单系血统。”就非常偏,往年也出现过这样的试题,不过一般只会有一道。 4 中大和北大的试题从来没有如此接近过,中大今年考的“请论述民族志方法在复杂社会和简单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就同北大的“说明海外民族志和家乡民族志在知识论上各有什么优点?”和“试述民族志方法应用于中国研究时遇到的问题?”有很多的共同点,而且民族学中的“试论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多元一体概念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答案就在麻国庆老师《走进他者的世界》最后两页。 5 整体说来,人类学的考试趋向同质性,北大不仅仅注重国外人类学理论的考察,也更加注重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应用问题,与民族学关系更加紧密。而中大也开始关注用人类学的方法来解决国内外普遍存在文化冲突和文明对话等问题,更加重视理论应用的广度。 6 总的感觉,现在考人类学更加强调是对这门学科总体的把握程度以及对现时问题的关注,更着重考察一个学生的知识面和思考能力。而以往那种只背一两本书就可以拿到一个令人恐怖的分数的日子恐怕一去不复返了。 北大的话7本民族志是要读的,除了《尼加拉:19世纪巴厘剧场国家》比较难找外,其它的都比较好找,不过如果想走点捷径的话,可以读《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包括了其中的5本外文人类学名著。如《尼加拉:19世纪巴厘剧场国家》,即使拿到原书想要读懂也很困难,不如读别人的介绍。 此外,找几本很好的传统人类学词典,挑出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词条,这不仅对名词解释有用,如果看多了,对做大题也有作用,尤其是“人类学方法”的考试。 夏建中的《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必须精读,外加黄淑聘老师的书。总之,要在精读的基础上广泛阅读,才有可能应付这种考试。 其实早准备也没有太多必要,半年的时间就很多了,如果你在此期间很努力的话。最后专业看到我审美超级疲劳了。现在如果真的对这门学科有兴趣,就多花些时间看些课外书,尤其是综合性的。毕竟国内已经可看的书不是太多。 至于试卷嘛,北大的我基本上有。中大的很容易在系图弄到的。我手里还有人大的。你应该看看你具体考哪个学校,其实每个学校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其他学校的试卷只能做参考,作用相对有限。 而且就考中大、人大和我自己的感觉来说,这三个学校今年的变化也是比较大的,所以最为重要的还是全面、有重点的掌握专业知识,并勤于思考,这样,你对付任何人类学的考试都不会有问题的。 我把我们这届两个女生去北大清华面试题也贴出来,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北大人类学的面试题: 1.请结合一本民族志来谈谈你对人类学产生\起源\发展以及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看法. 2.请评论5本你读过的民族志. 3.请谈谈你对<努尔人>的看法(LS说没读过,后就改答<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4.请评论一本涂尔干的著作. 清华的面试题: 1.请评论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请谈谈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理论来源及内容. 3.请结合实际谈谈对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看法. 4.请谈谈象征主义中特纳的观点与格尔兹的观点的以及两者的区别. 5.请谈一下波兰尼的经济人类学的观点. 6.谈一下有关哈贝马斯的"公共场域"理论. 7.谈谈"场域论"的基本内容.(补:清华教授张小军提出的理论) 8.谈谈你对城市拆迁中群众运动的看法。 9.谈谈有关都市空间的概念. 10."底层社会碎片化" 注:北大还问了一些问题,比如你为什么会选择人类学?北大和清华都分为笔试和面试,清华的有选做的题目.听两位才女的介绍,实习+心态+一点运气是面试成功的保证. 北大2001年以前指定的参考书目,民族志还是考这7本,但理论用的书应该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理论: 1.<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 周星 王铭铭 (只需读上册). 2.<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 罗伯特-墨菲 (如果你很有空,可以考虑读) 3.<从实求知录> 费孝通 (没读过,这本书只是让你明白考研中费老的地位) 4.<吴文藻社会人类学研究文集> 吴文藻 (几篇与人类学相关的文章可以读一下,作用一般) 5.<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王铭铭 (深化对人类学中国化认识的必读之作) 7本民族志 1.<萨摩亚人的成年> 米德 2.<努尔人> 埃文思-普里查德 3.<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马林诺夫斯基 4.<尼加拉:19世纪巴厘剧场国家> 格尔兹 5.<忧郁的热带> 列维-斯特劳斯 6.<江村经济> 费孝通 7.<金翼> 林耀华 北大人类学面试经验: 今年北大的人类学面试于3月29日下午3:00在法学楼5236教室进行,面试的方式全部是口试。 先是进行抽签,按抽签的先后顺序进去面试,我抽到了中间的签,进去以后,人类学方向的三个导师坐成一排,后面是北大社会学系的教务员,拿着一支笔在记录面试情况,一切都显得非常简单。 蔡老师讲述了一下面试的要求,总共给我了15分钟的时间,让我用5分钟来回答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在大学的实习经验”;第二个问题是“谈谈你考人类学的动机”;第三个问题是“谈一本你读过的人类学经典著作”。其实用5分钟的时间来回答这3个问题是不够的,对第一个问题,我比较简单的谈了一下大学期间的两次社会实践。第二个问题只用一句话就带过,第三个问题则谈得深入一些,我选取的著作是《萨摩亚人的成年》,谈了它的背景、特色、意义以及不足。 之后三位老师分别提了三个问题,高老师先问“米德在田野调查中存在什么不足”,蔡老师接着问“你们大学本科期间开设了什么课”,王老师问“你看过什么经典著作”。 感觉整场面试我讲得比较急,时间也比较短,所以很多东西没有办法展开,不过有一些方面要特别注意,比如北大人类学特别看重你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因此,你至少要对一本经典著作有相当程度的熟悉,这可以说是北大人类学复试中的关键。切记,切记! 据同学说,05年的试题比较开放性,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更大,这可能跟中大人类学系引入的几个教授的学术风格有关吧.本来还想写写感想,但一直静不下心来,其实一路走来一路读,自能悟出一些东西来.应该说多读书,多思考是一条不变的准则. .

考研能跨专业吗?

金丝雀
解脱
当然可以.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如何看待跨专业考研 “没有考不了的,只有想不到的”,近几年,跨专业考研的队伍愈发壮大,许多考生不仅跨考相关专业,甚至还有人进行文理科间的“大转行”。众所周知,“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的难度系数在考研中是最大的,“剑走偏锋”,既有“满盘皆输”的危险,也可能会带来出奇制胜的效果。 那么,对跨专业专研的情势进行冷静的分析,并根据自身情况“对症下药”就显得特别重要。一般情况下,跨专业考研应遵循以下规律: 第一,跨专业占有优势的学科一般是数学和外语,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首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便宜”。而且,理工类各门专业基础课都与数学相关,学好了数学,转经济、自动化、计算机就具有“比较优势”,基础也比较扎实。第二,相对而言,考生比较认同的规则是“理转文易,文转理难”。纯文科如历史、中文等专业更侧重于感性认识,所有专业都可尝试报考。但是文转理就不同了,高等数学就是第一个大门槛。所以,文科转理工科要慎行。第三,转专业的方向最好遵守“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跨考。最安全的方法还是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果自身实力不是特别雄厚,切忌跨度太大。第四,跨专业考研也要“投石问路”,就是说在备考时找准相关院系和导师。有的学校和院系欢迎鼓励跨专业报考。 从近几年的考研情况来看,跨专业考研的所跨专业主要有以下几个: 经济类专业要考数学,对于理工科学生选择该类专业要考虑以下两点: 一、该专业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可能对理科生有利,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系的金融与证券专业。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的会计学等要考数学(一);二、考的专业课科目比较少,这样理改文考生成功的可能性也许会更大一些。 社会学是一门领域广阔的学科,根据历年的招生情况看,应届考生居多,社会科学专业出身的比例也较大,带着其他学科背景进入社会学,都有其独具的优势。社会学相对于其他专业性更强的学科而言,比较容易入门,只要准备充分,复习得法,考取希望还是很大的。 法学院在读研究生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非科班出身,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了专业的鸿沟并非是不可跨越的。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往往能融专业素质于法律学习中,他们视野广阔,看问题的角度新颖而独特,要是再加上复习得更加充分,成功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理科之间跨专业报考,选择专业时,最好选择与自己本专业相近的专业,隔行如隔山,文科、社会科学之间还稍好一点,理工科之间差别更大,报考其他专业就要另起炉灶,从头开始学习,自然要付出的辛苦。当然,这座山也不是翻不过去的。 总之,决定是否跨专业报考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慎重选择,不可追逐一时的热门、潮流,要尽可能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报考。 如何准备跨专业考研跨专业考研的初衷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形:一、进入大学时成绩不理想,被调剂到非己初衷的专业,几年的本科学习下来,依然不甘心;二、当初年少无知,随便填的一个专业,以为自己会喜欢,却发现全然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样,至少不是最爱;三、几年下来(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已工作若干年),仔细思考,觉得自己若坚持本专业或现工作定然无前途无钱途,需要投身到人们公认的热门专业中去,才觉得踏实、前路光明;四、并非不喜欢本专业,而是求知欲强烈,真正希望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不管初衷究竟如何,想要跨专业的考研人绝对都是不失梦想,充满挑战意识的人们。 然而,跨专业,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做出的选择,它可能让你浪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而最后只能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也有可能让你振翅一飞,从此找到正确的方向,扶摇直上快意翱翔。所以,从一开始,这就必须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决定。也惟有如此,无论最终是成是败,才能无怨无悔。 一、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 不断地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是所有有求知欲的人们的美好愿望,然而,这同样会成为朝三暮四的借口。 其实,很多考研人本来就存有逃避现实社会的压力,而选择继续呆在学校的心理;而在跨专业考研的人中,更有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好好学过原来的专业,甚至从没认真考虑过是否自己适合它,只为了逃避,才选个看起来容易的专业去考。 如果是这样,请先停下来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再说。因为一颗对待生活从不认真的心,是不会因为换了个专业就能有起色的。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也请三思。就因为一直认真,这次更要谨慎。 首先,考研复习将是艰巨的历程。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谚将贯穿之后的整个求学过程。 自己原来的专业,再不济也学了三四年,耳濡目染,基础知识一定比没学过的扎实,细节也许没钻研,但大的格局和概念、思维方式是存在于脑海中的,即使是每次考前一个月的突击,突击了四年,也不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本专业对于外专业的一大优势。反过来,即是跨专业者相对于本专业者的劣势。 复习的时候,要花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使得基础课很容易就被搁置了,而任何一科的掉队,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 其次,备考中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会莫名其妙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通过了,复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使跨专业者总是难以拥有“尽在掌握”的自信,而它确实也是难以“尽在掌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上之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 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心力去克服的问题。 所以,是否要转变方向,换一个专业,需要尖锐严格地审视自身,而不是盲目跟风,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是否真正热爱将要为之付出心血的新专业? 长远来看,这个新领域是否有自己的天赋和性格发挥的空间? 是否可以肯定学习三年之后真能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剃头担子两头塌? 最后也是最基本最当前的问题:基础课是否有自身优势?没有优势怎么拨得出的时间给专业课的复习? 二、审时度势:了解自己,踏实去做 经过了自我的拷问,还坚定地要跨专业考研的朋友——相信你一定是个头脑清醒、梦想坚定的人。 在此,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跨专业考研的理由和标准:第一,热爱;第二,基于对自身才智和优势短处进行全面评估而做出的决定;第三,要自信,更要不怕苦不怕累。 可以举个例子。一个在学校并非不认真对待自己学业的考研人,在经过四年的学习之后,发现仍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数学专业,而爱好文史哲。如果基础课英语政治还不错,那么他就具备了考虑跨专业考研的最低要求。那么,接下来怎么确定专业呢?首先,看爱好。对新闻传播、考古、文学皆有兴趣,怎么办?一个一个排除。对于新闻,多搜集资料,看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比如,敏锐的新闻感、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健康的身体。直面自己的优缺点,如果有敏锐的新闻感,却没有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甚至都无法面对需要长时间的工作强度,那么放弃。对于考古,作同样评估;另外,如果这时你的父母亲反对你的考古梦想,请把他们的忧虑考虑进去,一意孤行并不可取,要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并且,父母也是了解你的人,他们对你的性格、天分其实很了解。那么如果你认为父母意见的可接受性大过你对于考古的热忱,考古这一项,也被划去。最后剩下文学,如果经过一系列评估,觉得可行,那么它之下还有很多专业细分,是中国文学还是世界、比较文学,是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要根据自己平时看书的偏好、积累的多少、考试试题能否应付等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来决定。这些将和下一部分联系起来谈。 这只是一个例子,跨专业的方向转变五花八门,几页纸不可能描述详尽,我们只能通过这个例子,了解一下需要考虑和平衡的各方面因素。 当然,请牢记,内心的热爱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在选择中最为重要。有了这两点,相信你的选择会是对你而言最好的选择。这将是一个美丽的决定,决定之后,一定有云开见日的感觉。方向确定了,就朝着那儿毫不回头地走吧。 三、报考准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让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第一,细分专业和学校,确定报考目标。一定要看自己喜欢哪个城市,既然想借助这次的考研改变现状开始一段新的求学历程,一直想去哪个(或哪些)城市念书就不要将就。圈出大致范围,再找到那里学校的招生简章、专业招生表——网上查找或动用一切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你有意向的专业是否拒绝跨专业考生。在进行认真细致的对比之下确定两到三个你想去的名校和你喜欢的专业。这一步可以和前面确定城市同时进行,每个人情况不同,自行制定每一步适合自己的计划是必要的,而且能从中得到极大的充实感,总之,它让我们感到: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然后,尽可能地多找一些这几个可选学校可选专业的历年试题,仔细研究,看看哪一类的试题自己更有把握。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步不可省略也不可推后,它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考试发挥。经过这一步,学校和细分专业几乎都能定下来了。 这一阶段什么时候进行呢?越早越好。我们不提倡把战线拉得太长,真正有效的复习从4月到次年1月足矣;然而跨专业不同,需要“酝酿”。可以不用过早开始真正的复习,但至少要比别人早两个月到半年开始寻找学校、涉猎与新专业相关的期刊、书籍、寻找对于新专业的亲近感和对于新学校新未来的向往感——这是真正复习开始的前站,用这段时间弥补跨专业的不足,在真正的战役打响时,我们将更加坚定更有信心。 第二,专业课教材到位。前面把工作真正做到细致,4月份到5月份一定要定下最终要考的学校和专业。定下之后,就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犹疑,快去买专业课教材!按照学校列出的书目买全专业课教材,还要找出一两个能帮上忙师兄师姐、找同学、找亲戚,甚至找网友去打听没有列出的那些。 这里有两个问题:买书和找师兄师姐——自己能买到的书,尽量自己去买,有学校可以邮购,有书店可以搜寻,再不行,去图书馆系统或网上找出这本书的出版社,找到出版社电话,打电话、汇款去邮购。不要一开始就事事麻烦别人,自己能解决的自己找渠道解决。后面有更重要的事去麻烦他们。实在不行了,去找师兄师姐,最重要的是问题要明确。随便说:“我要考你们学校某专业,请帮助我”是没用的。要明确说出你的具体问题,要考哪些书,重点看哪些泛读看哪些,打听到哪里能买到自己却没办法,请他们帮忙——听到这么明确的问题,人人都会乐意帮忙。6月底之前,主要的专业课教材一定要到位。 第三,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基础课不能偏废。前面说了,基础课要有一定把握,才可能跨专业考研,否则到关键时刻就会感到分身乏术。在主攻专业课时,基础课一天都不能停。可以用早晨、吃午饭前、吃晚饭前以及睡觉前的时间去复习英语:阅读、单词、听力,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每天坚持,就是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都足够英语的复习准备。政治也一样,最好报一个秋季班,几个月上下来,有老师领着复习,比自己摸索更有效率,大致的知识脉络也会清晰起来了。请相信自己,从初中就开始学的这门课,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也要在心里培养对它的兴趣,一讨厌它、搁置一段日子,一切都晚了;反过来,每天花两个小时,只要坚持,就会既轻松又有成就感。 跨专业考生往往把一腔热情放在专业课上,有意无意地就偏废了基础课,等发觉时间紧迫的时候,回头一看基础课落下一大截,这会大大影响后面冲刺和考试的信心。 其次,专业课复习。11月份报名之前一定要把专业书踏踏实实至少细读一遍。这一遍不要欺骗自己,质量至上,一定要全部弄通弄懂。这样在后面的两个月才会更有底。 笔记一定要做。当11月报名时间来临时,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讨论起复习进度。那时候本专业考生和别的跨专业考生所做的准备和进度会让你大惊失色——有那么多人准备得那么好!本来就对不熟悉的专业容易产生的“心虚”这个时候会更加强烈,那么回过头总结一下自己的成果,只有实实在在密密麻麻的几本笔记会成为自己的强心剂,数数看,几本笔记,七八万字是少不了的。加上政治英语,你会为自己所做的上10万字的笔记而惊讶的。这是积聚信心、抬头挺胸的重要来源。 四、全力复习:坚持到底,毫不畏惧 首先,研究历年试题,自己划重点。历年试题非常非常重要,报名之前即11月初,一定要把学校相关专业的历年试题弄到手。这需要积极调动网络资源,自己能下载的下载,能买到的去买,最后一招:求助师兄师姐。这时提出的请求也一样要尽可能明确。有一个女生,考某大学某专业,通过同学的同学的姐姐,找到一位师姐,打电话给她:“我知道你们学校图书馆五楼的阅览室有历年试题的专柜,可以借出来复印。请帮忙复印某年到某年某专业的……”该师姐大惊:“我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你怎么知道的?”这个女生慢慢说来,怎么从网上找到该学校专栏讨论、怎么了解到的,师姐大开眼界,兴趣高涨,帮她把相关专业能找到的试题全都复印一通寄去。 接下来就是更仔细地研究试题。只需要一个晚上时间,把历年试题全都摆在桌面,总结规律和重点难点,老师出题的习惯等等。借此可以划出下一步复习的重点(甚至是考试的重点),不再一律通读,而是有头脑的、有目标的复习。不要怕系内老师改朝换代,再改也有一脉相承的科研风格,掌握了大体,以不变应万变。 划完重点,一股“运筹帷幄”的气势油然而生,趁着这股气势,投入到更深入的复习中去,一定事半功倍。 其次,为考试做准备,掌握专业答题习惯。在剩下的两个月当中,一定要找点时间去学校的自己要考的专业宿舍混混,目的是了解专业答题有什么惯例、有什么特殊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随便哪个学校都行,自己方便找的、正规的大学就可以;当然,方便的话,最佳选择就是所考学校研一同专业学生宿舍,这样就不仅了解试题情况,还可以挖掘这两个月应该注意的问题。 考试的时候,和复习中所强调的一样——一定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经过了周密的计划、万全的准备。拿到试卷的时候,要像热爱专业书籍一样热爱它们,冷静的头脑,热情的心灵,一定战无不胜。 最后,就是复试了。关于导师是否要找,各有各的说法,能找到最好,没找过的也不用惴惴不安。相信自己最重要。 其实接到复试通知书的时候,一般都没有时间去扩展知识面了,这些是最初就应该做的。这时候跨专业考生常常担心自己的基础不够,再次心虚。那么与其瞎抓一把,不如把以前看过的书拿出来再翻一遍,总有用得上的,做生不如做熟。对于某些领域的熟悉或精通,比泛泛而谈更能显出自己的特色。用真诚的微笑和哪怕是使劲鼓才能鼓起的信心和勇气,去直面导师。好歹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们也算复合型人才了,怕什么! 说到这里,整个过程看起来完了——其实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是一个开始。 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个更自主、更专业的学习过程,跨专业学生一踏入这片天地,肯定会受到冲击。不熟悉的领域,老师觉得应该是常识自己却闻所未闻的知识,难以找到的新生活定位……这些都要有心理准备。建议在5月到8月这段天堂般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记看看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并非专业课本),继续打基础,进入研究生生活根本没有时间给你去打基础。 总之,对于勇敢的跨专业考研人,继续用韧性和信心,在开学前调养好身心,并不放弃不断学习的好习惯,为进入一个新的求学生涯做好准备,都是必要的。相信这样贯穿始终的准备,一定会迎来新的局面,实现挑战人生充实自己的梦想。对生活认真,生活也会认真地回报你。要相信,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