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报考人数怎么查

银吉
龟长于蛇
一般从外界是搞不到这些东西的,尤其是报考人数之类的,如果你有该校的同学并且和研招办老师关系比较不错,那也许会查到一些数据;2、最多就是有些学校会在整个考研结束后,在网上公布录取名单;3、一般情况下都是由考生输入证件号码获知自己是否被录取,所以从外界的正常程序是查不到一些有价值的讯息的,要从内部着手会好一些,不过这些东西有时候你知道了可能心里会踏实一些,但有时也会增添心理负担啊; 一般从外界是搞不到这些东西的,尤其是报考人数之类的,如果你有该校的同学并且和研招办老师关系比较不错,那也许会查到一些数据;2、最多就是有些学校会在整个考研结束后,在网上公布录取名单;3、一般情况下都是由考生输入证件号码获知自己是否被录取,所以从外界的正常程序是查不到一些有价值的讯息的,要从内部着手会好一些,不过这些东西有时候你知道了可能心里会踏实一些。 查考研报考人数只能在考研结束后通过省教育考试院以及招考院校的官网查询,有的院校不会统计和公布考研报考总人数,考生可以通过录取人数以及报名号等相关信息进行了解。

每年考研人数是预报名统计的还是最终确认的人数?

利维坦
定也
你的问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指的是预报名人数。因为预报名人数是通过网络就可以统计出来的,而现场确认后的人数,由于各个学校、教育机构未实现数据联网,所以无法统计出最终的报名人数。所以只能用预报名数据。第二:正式开考前,公布的报考人数是正式参加考试(参加过确认)的人数,因为这时候各个学校要上报数据,汇总统计需要的统考市卷数量,所以就有一个准确数据了(但其中包括缺考人数)。第三:希望你满意。

2021考研有多少人报名

阿拉亚
惊爆点
2021年考研人数还没有公布,但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人,达到341万人。较上一年度增长约17.59%,是近10年增长率较高的一年。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还未完全公布,但其“火热”程度可从部分院校的公开信息中略窥一斑——截至10月31日,共有9243人报考北京林业大学,比去年同期增加15.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报考人数共6179人,较去年增长8%;西南医科大学共有4388名考生报考,比去年增加14.60%。扩展资料:考研“升温”,乍看是考生个人提升竞争力、学历等意愿的累加,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而细究其背后也与经济发展形势不无关系。《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据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来看,在1999年至2018年间,我国GDP增长率大致在6%至14%之间,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大致在-6%至36%之间。其中,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20年间的最大值,约为14.20%,但我国200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增长率却几乎达到了20年来的最低值,约为-6.4%。“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我国GDP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并在2008年降至最低;“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5年后,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快速上升。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考研,别慌

为什么考研报名人数在逐年增长?

於乎
从近几年的报考数据来看,报名人数呈现出上升的态势。2017年201万人报名,比2016年增加了24万;2018年报考将会持续走热,报名人数预计会有小幅上涨。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国家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依然紧缺;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整体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他观察发现,在职人群深造的需求高涨,并没有将工作与学习完全隔离,由此可推测此次的考研热度不会降温。就业压力增加=考研人数的增加一篇针对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动机调查报道:35%的被调查者选择“本科就业压力大,提升就业竞争力”。因“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而选择考研的人紧随其后,达31%。另外有19%的被调查者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而考研。同时,超六成的被调查者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工作薪酬的影响较大,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工作薪酬没有影响的只占4%。这反映出受大环境影响,就业压力大只有提升自己才有机会离目标更进一步。国内名校的追捧=更好的提升中国教育在线提供的数据显示,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报名人数居高不下,其中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比去年猛增28.8%。南开大学的报考人数比去年增长11.58%。双证的到来=在职研究生报名人数上涨另外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让在在职人员也加入了考研大军,政策调整了,考在职研究生既不影响工作,还能拿‘双证。

2017考研报名人数统计

梦千年
皇帝又问
启道考研老师回答:1、这个问题在每年的研究生报名结束的时候新闻上都会有报道。(1)2011年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报名人数为151.1万人,2011年全国计划招收硕士49.5万人,考录比为3:1(2010年为2.8:1);(2)2012年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报名人数为165.6万人,2012年全国计划招收硕士51.7万人,考录比为3.2:1; (3)2013年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报名人数为176万人,2013年全国计划招收硕士53.9万人,考录比为3.3:1(4)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72万人,2014年全国计划招收硕士57万人,考录比为3.0:1;(5)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2015年全国计划招收硕士计划和招录比还没出来。2、从2014年开始,报名人数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较2014年减少6.5万人。这是继2014年考研报名人数下跌以来,再次明显下降,宣告了持续20多年的考研热画上了句号。 另外,报考专业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考生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报考热度一直未减,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等专业报考热度较高。 启道考研2017考研报名人数有多少不要看总数,要看具体报的学校专业录报比例,即招生人数报名人数。不要看总数,要看具体报的学校专业录报比例,即招生人数报名人数。

1997-2009年考研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比例统计

夫为剑者
骷髅头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liu9200451141997-2009年考研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比例统计2010年考研报名开始,特别整理了1997-2009年考研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比例,供各位考生参考。年份|报名数(万)|报名人数增长率|录取数(万)|报录比例|2009|124.6|3.8%|47.5|3.3:1|2008|120|--|39|3.0:1|2007|128.2|0.8%|36.4|3.5:1|2006|127.12|8.4%|40.28|3.2:1|2005|117.2|24.0%|32.494|3.6:1|2004|94.5|18.3%|33|2.9:1|2003|79.7|28.0%|27|2.9:1|2002|62.4|35.7%|19.5|3.2:1|2001|46|17.3%|11.05|4.2:1|2000|39.2|22.9%|8.5|4.6:1|1999|31.9|16.4%|6.5|4.9:1|1998|27.4|13.2%|5.8|4.7:1|1997|24.2|18.6%|5.1|4.7:1|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分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两个类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全面开通,这是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提升研究生的就业能力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根据两类研究生的不同特点,今年分别确定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报考学科门类(专业)|A类考生*|B类考生*|C类考生*|备 注|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哲学[01]|270↓|36↓|54↓|260↓|3

考研结果录取统计表中,报名人数包不包括没上线人数?再次谢谢各位了

僧肇
美则美矣
当然算,凡是报名的都算,即使是报名了却没有参加考试的或者没有参加完考试的都算。包括的,凡是报名的都算,即使是报名了却没有参加考试的或者没有参加完考试的都算。

2016年全国考研计划录取人数有多少

稳稳当当
不择善否
2016年全国总的考研报名人数还没有最后公布,但从不同地区公布的考研人数来看,2016年考研报名人数可能会有所增加。1、目前硕士研究生报名刚刚结束,最后的报名人数还没有统计出来,湖南作为生源大省,由于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这样的“985工程”高校,同时还有大量优质的省属高校,这些年的研究生招生一直属于流入省份。近几年来,湖南每年的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都维持在6万多人的水平。预计湖南2016年的研究生报名人数还会是6万多人。2、虽然湖南属于生源流入省份,但很多省内高校也面临优质生源流失的问题。2014年,教育部调整了研究生推免政策,从2014年起,教育部下达推免名额时不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不再设置留校限额;推荐高校也不得对本校推免名额限制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报考类型,不得自行设置留校限额或名额。

关于考研录取比例 下面几个学校的专业研究生往年录取比例 近3或4年的

木笔
面包师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能有个官方统计数据可以参考下,如果没有,建议大可不必如此迷茫。本人是中国农业大学论坛/天地农大BBS管理员,以下是给农大考生就这个问题的答疑,你也看看,都是一样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关于农大所谓的“录报比”》 大家衡量一个专业考取难易的标准是录报比,其实这个数据参考意义不是很大,这个比例是录取人数/报名人数。考研招生不是按照比例录取,招生有计划,学校的师资、硬件资源都是固定的,每个导师带几个研究生都是固定的。录取人数是固定的,变数是报名人数。 第一,报考人数:完整考下来的人数 <考试人数<报考人数。考过研的同学的清楚,考场里会有很多空位,因为研究生录取不仅要求总分还有单科成绩最低限制,如果某一门没考好,过不了资格线,继续考就没有意义了,所以随着考试的进行,空位越来越多,完整考下来的仅仅是一个比例(陪太子读书的得有10-15%的比例,与下面数字相加,再对照录取人数/复试人数=5/6至2/3(复试人数按招生计划的1.2-1.5倍参加复试),其实考上的机会是很大的。 第二,对于自主划线院校,每年都有复试资格线,达到资格线才可进入复试,才有机会录取。这个复试资格线线会参考考生总体绩、往年复试线以及国家线等划定,即使报考人数低于招生计划,学校也不会自降身价不管成绩多低也录取,多数学院接受调剂,也就是说录取的不完全是报考本校的考生,还有其他学校调剂的高分考生,不少学院的部分专业也接受学科相近专业的校内和院内调剂,尤其是对于普通院校,大多是接受调剂的。所以这个报名人数就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了。 第三、本人主张参考历年复试资格线,合理安排各学科考试成绩目标。这个数据本人一向没什么兴趣,仅仅做个参考还可以。哦 谢谢都不是211.。建议考个211.。要不然就像中医本科跑保险去了。。我觉得那种会比较难考 是不是这样? 表示我是菜鸟 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