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准确的找到考研院校的历年录取比例?

虽问道者
架构
以院校在研究生院官网发布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66338的文件为准。每个学校的录取比例都会有所不同。建议同学可以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每年不同的学校下报考以及招生人数的具体情况。查询过程如下:一、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入首页。二、在首页最左侧,有一个研究生不同院校招生查询,点击选择自己想要查询的学校以及系别。三、或者是直接在首页搜索里输入想要查询的学校的名称,进入到这所学校里,也可以查询当年的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录取情况。扩展资料:从全国范围来看,研究生的录取率在逐年增加,今年按照计划招生,可以达到每3个考生中就会有一个能够成功被录取,这在外人眼中会感觉十分轻松,研究生也没有说的那么难考。985/211大学扎推式报考。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这却增加了那些报考985大学考生的难度。根据统计,我国985/211大学每年招收研究生计划不到30万人,但是全国报考985大学的考生远远高于这个数目,具体的人数我不清楚,但是就按照150万的人数来计算。这些学霸如果想要考上985/211大学,每个人需要打败4-5个人,才有希望。最重要的一点,现在的考研主体是以一本、二本为主,但是在这些学校里大部分院校是没有保研的资格的,这也就是说大部分的考研人要去竞争推免生多出来的名额,所以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考研越来越难。整体上来看,研究生的录取率在逐年增加,会让人感觉研究生已经变的好考,但是对于顶尖院校,不缺招生来源,考研的难度反而增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考研

考研报录比10几比1是什么概念?

别怕我
是狸德也
报录比为10:1说明要么这个学校是非常不错的学校,要么这个专业非常热门,这两种情况不管哪一个难度肯定是比较大的,比如西南大学教育学的报录比基本上每年都在10:1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西南大学是部署师范学校,教育学实力非常强!1.今年报录比10:1,但是明年却不一定哦!考研其实有非常明显的大小年之分,这主要是因为各个考生扎堆造成的,今年看着这个学校复试分数线低,比较好考都跑着报考了,结果今年报录比一下暴增超过了10:1,难度也一下提升起来了!今年复试分数线特别高,但是明年却不一定这样哦,因为这高分数肯定会吓退不少的人,说不定明年报考的一志愿都要了呢!今年哈工大计算机改考408,吓退了不少人导致今年复录比基本上是1:1,基本参加了就录取,这岂不是美滋滋,但是我很担心明年会出现扎堆的情况!因此可以通过看报录比来查看这所院校这个专业的考研难度但是也不能只看报录比,也要综合初试题目难度、录取人数多少、自身实力水平等各方面来判断,否则的话一年的努力就会成为炮灰!2.考研越来越难,报录比越来越高是一定的!以前考研还可以找到一些容易上岸的实力还不错的高校,但是现在却非常难了,因为考研人数太多了,这造成了各个学校都不缺生源,这样高校就不满足以前只招到研究生而是想要招到本科学校好、考研初试成绩高的考生,这也导致不保护一志愿的学校越来越多!小编总结:考研报录比高不仅反映了这所院校这个专业热门,也反映出考研热度持续增长,不管怎么样,结合自身水平来选择、早点上岸才是明智之举

如何查询考研真题和报录比

兼怀万物
松松散散
1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各大高校的研究生院官网下载3各高校贴吧可以上目标院校的学校官网上去查

什么是考研报录比?

幸矣
蓝骨
报录比,简单来说来就是报考人数自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一般来讲,如果报录比大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多。同理,如果报录比小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少。考试前的报录比是指报考的人数和拟录取人数的比例,因此报录比可以小于1。考试后的报录比是指实际报考的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近年来,整体上的报录比大概是3:1左右,但是2020年院校的个别专业报录比达到了10:1,甚至更多。遇到这类就需要仔细分析一下,看是什么原因,然后结合自身情况看是否适合报考。

考研择校:哪些985,211比较好考

溪公
避席反走
你是想考抄一个非985,211的学校,然后袭学习中文系吧?如果你从现在开始复习,你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性考上。我不知道你现在的学习状态,但是如果从现在开始就算是很弱的基础,保证每天六小时以上有效率的学习,考上的几率还是很大的。我认为考研期间最好不要考虑就业问题,因为你已经选择了考这个方面的研究生,不是吗?我就是当初抱着功利心去考研,没有考上。希望你成功!

怎样查大学的研究生报录比?

反因
海公子
一些学校公布,一些学校不公布报录比。 公布的高校,在网上搜索学校名称+报录比版可能就搜索得到权。 还有就是向这些学校的论坛求助。但知道所有大学报录比的人绝少。 没有报录比的话,你可以查询比较其近三年复试线,分数线高低大题可以推断其报考难度。

西安交大会计学历年的考研报录比怎么样

奖学金
清而容物
西安交大会计学历年的考研报录比,可询问学校研究生院。只要努力付出过,就会有收获。西安交大会计学历年的考研报录比分别为09年4%,10年9%,11年5%,更多详细信息你可以到浩学西交大考研网西交大研讯看看。

中农机械考研报录比怎么样

夫子相亲
生死斗
三十比一甚至更高点吧

2017考研,想问问大家是怎么选考研学校的,正面临考研择校这个难题,希望大家能给点建议!

阿萨德
通于万物
  考研择校就好比过独木桥,一个不小心就会失足,3339653739所以考生要慎之又慎,读研之路能否顺利,就业大门是否大开就看你如何去选了。下面关于择校,有以下建议,希望同学不要在纠结,勇敢的选择学校吧!  1、全国所有的研招机构档次一般有如下的几大类:  第一类,就是所谓的名校,例如清华、北大、复旦、南大、浙大、中科大、上交、西交和哈工大等。名校的概念大家都比较清楚,这里就不再详说了,近年,名校热已成为研究生报考的另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考生希望通过考研这条途径,实现自己的名校追求,同期也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就业去向选择的几率。  第二类,就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自主定线的除了以上10个科研院校的学校,即所谓的重点。这些学校的名字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像北京的人大、北航、北师大、北理工,天津的天大、南开,上海的同济、华师,南京的东南、南航,武汉的华工、武大,成都的川大、成电,西安的西工大、西电,广州的中山、华工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类,就是“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属的一些高校(除去上面所提到的学校)。具体信息,大家可以通过相关网站上查找。  2、要理性  对于专业和院校的选择一定要理性,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近年实际情况确是考生“扎堆”的现象仍然让业内人士忧心忡忡。  例如,去年报京61所研招单位的考生中,报考“人、北、清、师”这四所传统名校的约占了全部人数的1/3,这种现象越来越激化,学生只是有增无减,我们建议考生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来迎接考研大军的人数上的竞争压力。  考生报考的专业和院校层次须与考研实力相符。最好选择既具有挑战性又力所能及的专业和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报考分数要求高一点、质量好一点的学校。这样才会使你更加努力地复习。  考生在衡量选择报考院校时,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比较。尽量获取招生单位真实有效的信息并对其几项指标进行综合对比:  一是看招生单位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第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此外还要看复习资源。考生应该尽力收集目标单位的复习资源。  确定院校及报考方向时,考生要注意如下问题:  1、收集和分析所要报考院校和专业的情况。包括招生情况,即报考和录取的人数。每年有部分考生单追求名校、热专业,不考虑院校录取的实际比例及竞争情况,盲目跟风,最后由于报考院校及专业不符合个人能力,败下阵来,甚是可惜。所以,提醒考生尽量准确定位院校和专业,量力而行。  2、历年推免生所占的比例:推免生比例过高的学校,由于可供考取的名额过少,无形中提高了考取难度,一般不应选报。  3、历年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的比率:应尽量选择比率大的学校报考,考取率较高;招生人数:招生人数过少的高校,考取率较低,一般不应选报。  另外,我国教育部批准的开办研究生院的单位不过100所。其科研实力、校园环境、师资力量、学校声誉、专业设置等无疑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在院校定位上,除了网络信息和外界的书面信息以外,校友资源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每年有不少考生在回忆当初确定院校时表示,自己曾借力于曾经的校友,得到了最准凿的报考院校信息。  3、忌盲目  如果确定自己要报考,那就下定决心争取胜利吧。不过,考生应参照以下因素:该院校专业的报考情况、未来发展及就业情况、该校研究生培养侧重及专业水准、并结合个人综合实力与经济能力做出理性的决策。  考生要考虑个人的综合实力和经济能力。读研时的花费不是一笔小数目。同时,如果不具备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不妨仔细研究一下国家西部计划、强军计划,师资计划以及热门城市院校以外的研招院校和科研院所,还有一些新增的硕士点。  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一般地说,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总之,一方面要完全清楚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完全了解对方学校。  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梦想与实际相结合——总之,大家要考虑周全、面面俱到,在走好第一步的基础上,走好第二步、第三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相信大家必定会迎来最后胜利的曙光。01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应该先选专业,再选学校。专业的653335选择,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而学校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院校竞争难度。选择了意向专业之后,我们的选择面就会变小。接下来我们可以再去看全国900多个招生单位,有多少招生单位在招这一专业的研究生,再去判断这些学校里面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只有先选专业再选学校,最终才可能选得出来。02择校择专业要避开哪些误区(1)盲目追热门热门不等于好,冷门不等于差。是否热门,是一个数量标准;而好与不好其实是一个质量标准。(2)混淆兴趣和志趣在审视自己是否真的对一个专业感兴趣时,要思考三点:是不是做好准备在这个专业领域中“奉献终生”;是不是对这个专业熟悉,还是仅仅凭感觉喜欢;是不是真正具备在这个专业领域学习的潜力和资质。(3)拘泥于本科专业选专业的时候不一定要跟自己的本科专业相结合。换句话说,跨专业完全可以跨一个一点关系都没有的。热门专业是跟着整个产业结构走的,什么产业将来有饭吃,什么产业比较好,是你现在判断不了的。建议大家最好学一个稍微宽一些的专业,以便将来在读研的过程中,根据社会产业的变化方向,去积极地调整你的研究重点。03选择考研目标需侧重考虑哪些点首先要搞清专业和未来职业之间的对口关系,而二者是否对口,主要是看你选的是技术性专业还是实践性专业。技术性专业,如一些工科类、机械类专业,将来工作对口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并且从毕业生的意愿来讲,大部分是学这个专业,就在这个圈子里面工作。这类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时需看重专业学科实力。而实践性专业,比如经济类、管理类或语言类专业,本质来讲并不是在学这个知识本身,而是在学这个知识内含的一种思维。读实践性专业的研究生,其意义在于:去一个比较好的平台。这类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时需看重学校名气和实践机会。04选定院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首先分析院校名气大不大。学校是不是双一流、985、211,或者学科领域内的名校。还要看学科实力,查一下学科排名。如果是在工科领域前五十,院校基本不会特别差;如果是在实践性专业的领域,例如管理学、经济学,前三十的院校也都是非常不错的。此外,还要看地理位置。大体可以划分为中国的东部、西部、南边、北边、沿海、内地。比如说互联网相关专业,一定要去互联网土壤最好的几个城市,如北京、杭州、深圳;如果学金融、经济,最好就去中国的华东地区,因为那边是金融中心;而华东地区的南京、苏州、上海,对工科同学来说也是非常好的选择。最后是院校的就业及培养特点。这个必须要深入到学校里面去了解。05选择学校有哪些指标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内部指标,一个外部指标。内部指标其实就是看自己的水平、能力、实力;外部指标就是要去了解跟你报考同一学校的学生,目前到底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竞争力。同学们可以综合四点衡量:自身基础怎么样;目标是否有刺激性;目标学校的报录比;自身的内心有多坚定。06如何确定要不要跨专业首先要看本科的核心课程是什么?将来要考的这个专业,它的专业课考的那个科目,在你的本科阶段是否是核心课程。其次是否跨学科。要看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之间是否存在一些内在的逻辑关联。例如本科学数学,你考经济学、统计学,可能会得到老师的青睐;本科学外语,你考新闻传播学可能有一定优势,你和其他同学相比就有了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最后,考虑你考研是为了学术研究还是就业?由此决定你到底是要考学硕还是要考专硕。此外还要考虑,如果跨专业,你要去跨什么样的专业,是跨那些统考的专业,还是跨那些自主命题的专业?07选定院校有哪些步骤第一步是先定自己准备考什么专业。如果专业定不下来,就要定准备考什么学科门类、准备考什么一级学科。建议小可爱们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一下,全国总共有多少所院校在招这个专业,做一个列表。第二步是把这些学校中你不可能考的学校剔除。剩下的学校按照是不是双一流、985、211,是不是34所,学科实力,全国排名进行排序。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搜索,把信息查出来,做一个综合测评及排序。第三步是对这些院校的性价比进行综合分析,缩小目标范围。第四步看实力,看实力就看复试分数线和招生人数这两项。一个学校的复试分数线会有起伏,比如说一年350、一年340、一年370,大家可以粗略地算出它的平均复试分数线,然后往上提15分作为初试成绩目标,或者就取它的历年最高标准去做准备。招生人数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一个专业招生人数不到四五个,那就属于难度非常大的;如果招生人数比较多,我们考研成功的概率也会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