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材料专业考研怎么样

李斯
圣人无名
材料专业考研还行。材料学考研要考哪些专业课取决于报考哪个招生单位,因为不同招生单位的专业课可能不一样,即使相同往往要求也不同。不少招生单位是提供若干门课程自己选考。建议去招生单位官网查看专业目录,毕竟专业课是招生单位自主命题。材料类专业属于工科,包括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专业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扩展资料:考研注意事项:考研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高数、外语、政治是国家卷,专业课是所报考的大学出题,学校试卷上交后也和外语数学等一起考,不是到所报大学考试。在当年10月左右网上报名,一月中旬左右参加考试,考点一般在报名所在城市的大学或者中学,和高考一样,单座,上下午各一科目,考两天,然后到3月初可以出成绩和录取线,和高考一样分为国家线(最低要求)和院校线,过了线就可以参加学校的复试和面试,通过了就考上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材料专业

报考材料学的研究生

绿茵下
有亲
以下是吉林大学的材料学考试相关内容,供你参考!080502材料学专业方向01薄膜功能材料及纳米材料制备技术02纳米材料相变03汽车工程材料及摩擦磨损04燃料电池材料05复合材料的变形和断裂理论06高分子材料07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08功能材料的组织与性能09无机功能材料10药用矿物学考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01材料科学基础复试科目:专业综合(物理化学)同等学力加试:普通物理(工科)、普通化学(工科)参考书目: 《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 蔡珣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William D.Callister编著。影印版。《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祝你成功!有事再留言!

学化工可以考材料研究生么

不知味
上征武士
第一,可以考。第二,考虑自己的兴趣所在,如果对材料学感觉兴趣那是必须的,呵呵。如果没兴趣就是为了上个研究生,不建议报考。可以的,很多人都是跨专业报考,但是最好不要跨度太大。不然自己很吃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能考什么专业的研究生

开放日
孰能辞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初试科目为统考科目:英语、政治、数学二及专业课;复试为专业综合【各校侧重点不尽相同】。举例如下。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3日语(选一)③302数学二④833材料科学基础、834物理光学、835高分子化学、836材料成型原理(选一)

材料硕士可考公务员

法顺
聿归
1.以体制内为最终归宿和目标的,例如题主说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银行系统以及政策性国有的金融机构(比如国有证券国开行之类)建议先上岸,选择公务员,公务员的优先级大于研究生。2.以非学术研究为发展方向,以最后找工作为目标的,建议先上岸,公务员的优先级大于研究生。3.以学术发展为最终归宿和目标的,建议念研究生,研究生的优先级大于公务员。一、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在于,毕业后三年是在学校里念研究生的三年对于你提升更大,还是当公务员在社会上打拼对于你提升更大?我不否认,念研究生很重要,能够提升平台,提升自身价值。但那对于的是少数人。是那些对于自己由明确规划,清晰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肯为之始终努力的人,无论是选择公务员还是研究生早都有了自己的规划,选择什么都会很不错。而对于提出这个问题,对于两者之间选择犹豫不绝,缺乏主见,容易随波逐流的大多数人来说,现在中国高校的环境,并不能锻炼和提升你的决断力和执行力。反而是社会这个大熔炉,把你扔进去之后,你哪怕或许仍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相信我,三年时间,你一定会知道自己不想做什么,不想要哪种生活!残酷的现实会倒逼你的成长。在基层繁杂的工作会让你认清这个残酷的世界,在大机关,各种机关生活会不断刷新你的三观!同时学历贬值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在我毕业的时候,公考还很少有要求研究生的岗位,而现在市一级的很多岗位都是研究生起步了。三年后的情况谁也无法预料,基层服务年限会不会增加?很多岗位会不会要求博士?甚至三年后你所在的地区会不会像现在某省一样连续三年干脆就不进行省公务员考试,不招录新人?这些都是不确定性因素。对于一个在学校里,读书、受教育快二十年的人,我倒是不太担心他的学习能力、心底善良之类,让我担忧的却是是否会太过单纯,不明白世恶道险。毕竟再复杂的学校环境,对比社会,对比机关还是太小儿科了。你念再多的书,遇到下面的这样事情作为刚出校门的人就一定有办法么?知乎用户:公务员做了错事,现在四面楚歌,压得透不过气来,该辞职吗?还有就是,领导真的可以这样查匿名投票吗?二、现在的公务员不比八项规定之前的,更像一个围城了,很多人不进来部甘心,进来后又后悔。其实对于三无青年(没钱、没背景、没资源,仅有些个人能力)并不友好。在基层工作几年之后离职的年轻人并不少。可是对于所有梦想,有机会能够进入体制内,却没有选择体制的人来说,无论ta以后干的多好,ta也一定会不断懊悔当年的选择。因为ta会不断的去想,我当年如果进入体制内,凭我的能力,说不定现在早就当上XXX。目前的中国,仍然是ZF主导各项资源配置和制定规则。你越能接触到高层的领导,你就越会认为,如果我在那个位置上,说不定能干的更好.(当然这大多数时候是一种幻觉乃至幻想。)但你现在大学毕业才23岁左右,工作三年(有的基层服务年限需要5年),五年后,你才28岁,这个时候你可能还没结婚、还没有孩子,你完全具备离开体制的能力,甚至因为在财政局工作积累了一些自己的资本。在财政局的工作经历,对于你以后在国企财会、证卷、金融行业都会有所助益。但如果你是研究生毕业26岁进入体制内,在工作三五年,三十多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可能已经结婚了,有了孩子,根据绝大多数人的经历来说,你就很难在离开体制了,即便工作的再不如意,别人也会劝你,别走了,就在这混吧。三、中国现在的高校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学用脱节。从高校毕业的新兵蛋子来到体制内,如果没有官员家庭背景的长期熏陶,都会遇到各种不适应。那些理论学术知识更是在很多时候,很长时间内都用不上。但如果你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你在基层、在机关看到真实的中国之后,你再去念研究生,你再去学习理论知识,这次你不会像学生一样,而是你自己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在实际工作当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各种不如意在理论中试图去寻找答案。你再也不会被各种貌似精妙和高深的理论所蒙蔽,因为有些理论你只要结合你自身的工作实际去简单思考一下,就会自己得出答案,有些象牙塔里的人是多么“何不食肉糜”!

考研,材料类专业哪个学校好些?

此独无有
道德不废
材料类比较多了,主要还要看什么方向了冶金类——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西工大、北航、哈工大无机非——北京科技大学、哈工大、中南、山东大学高分子——清华、浙大、川大材料科学与工程——上交、清华材料成型——华科、西工大、山东大学、哈工大200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高校综合排名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燕山大学*东华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重庆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湖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东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广西大学西南石油学院中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江苏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云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河南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学院烟台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大学青海大学仅供参考,当然不要局限于高校,有些研究所是很好的,尤其是中科院的,待遇也比较好!

考研:我学材料的,打算考材料科学与基础

遥惠
蝴蝶杯
现在就业都不怎么好了,如果你去清华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名校,以后就有机会去宝钢等大型国企,待遇非常非常好,也有机会出国深造.如果混个好就业的话可以去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学校,读金属材料方面,读研期间去中长沙的联重科或三一重工去做项目,以后毕业了留在那里待遇不错,去年去三一的金属材料研究生待遇6000+800(过6级),再低些等级的学校不推崇,很难找到工作 这些仅做参考 楼主打算学金属还是无机非还是材料物化或高分子啊?? 楼主坚持下,开始都会觉得难,后面就容易了做题做题~还是要用题海战术的不太懂,不过我有一次去海淀图书城,看到关于材料的新书上市,作者和读者见面会,介绍了尖端材料 美国占80多项,日本占20多项,俄罗斯有一项,其他国家没有,作者是中科院的,材料方面属理工科了,应该是清华的最好。

材料学的专业考研适合考哪些学校

后世之乱
出外人
材料学专业14强1、东北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 工程专业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最早的金属材料学科之一,国家级重点学科。专业课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新材料研究开发能力、材料领域技术咨询和管理能 力,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工程技术和使用近代仪器分析材料显微组织的能力,具有现有材料质量的控制和改进、材料的合理应用和工艺开发的能力。拥有教育部材料电磁过程研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新材料与功能材料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以及辽宁省金属防护专业技术服务中心。【毕业生去向】该校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包括:计算机、金融、教育和科技咨询等领域。很多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华南理工大学【专 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包括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3个本科专 业。主干学科“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新型高性能与功能材料”是国家“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攀登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0多项。重点建设的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实验室、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实验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毕业生去向】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大多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高分子材料合成、信息材料、医用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贸易等工作或到研究院所、高等学校和海关、商检等政府部门,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3、浙江大学【专 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建于1952年。大学初期不分专业方向,学生可根据特长、爱好和个人发展目标选修课程,4年级采用“双向选择”方法,确定毕 业论文指导教师和研究课题。大部分本科生课程由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教授担任主讲。从一年级开始就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并选派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担任 导师。本科生培养目标以继续攻读研究生为主,教学内容、毕业论文研究课题以高新技术材料为特色。拥有大量现代分析测试仪器、材料实验装置和专业教 学实验基地。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所有材料二级学科上都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建有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国家重点实验 室,在“九五”和“十五”期间都是“211工程”和“985计划”重点建设的学科。【毕业生去向】近年来三分之二左右的毕业生免试或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其余毕业生主要应聘于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历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为100%。4、山东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入学前期按“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模式培养,在第7学期,根据社会需求、本人兴趣确定主修专业方向。该专业设高性能结构材料设计方向、光电信息功能材料方向、材料加工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智能化控制方向,分别隶属于材料科学系、信息功能材料系和材料工程系。【毕业生去向】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开发、设计与制造工作,或在海关、商检、外贸、科技等部门从事质量检测、技术监督、生产管理等工作。5、北京科技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两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毕业生去向】本科部分优秀毕业生被推荐到国外继续深造,如德国亚琛工大、丹麦南丹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每年有40-50名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可在机械、电子信息、冶金、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材料的生产、质量检验、工艺与设备设计、材料的再生与利用、材料化学失效和控制技术研究、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经营管理工作。6、天津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材料领域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学院之一。目前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材料化学等3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毕业生去向】多年来,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为100%,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军工、机械、化工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北京工业大学【专业特色】北工大材料学科设立于1960年,1995年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材料学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二、三年级开始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可在国家和北京市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上市公司中就业,可以出国留学,推荐或考取研究生、双学位、软件工程硕士等。8、北京化工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料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学院教学与科研的传统强项。碳及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防护学科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本科生在三年级后按专业方向培养。学院现已覆盖了高分子材料、生物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碳材料、信息记录材料、金属及表面保护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等领域。学院建有“可控化学反应的科学与技术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近5年来,学院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80余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20项。【毕业生去向】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5%,主要以科研院所居多。学生25%以上考研。9、哈尔滨工业大学【专 业特色】哈工大材料学院紧密围绕国防尖端技术发展需要的新型材料、新型材料的精密和特种加工技术设置课程和内容,培养国防尖端技术发展所需的优秀工程技术 及管理人员。现有材料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学院建有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精密热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毕业生去向】每年有40%的毕业生进入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的科研、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及高校就业。每年考研率达40%左右。10、吉林大学【专 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6个系和4个研究所,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一级学科。各专业结合材料与材料加工基本理论围绕汽车工业急需及未来发展所涉及的 材料与材料加工领域组织教学。在超塑性与塑性精密加工、汽车用铸造合金新材料及其精密成型、汽车关键件精密塑性成型工艺与设备、汽车现代焊接成型与控制、 材料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层次上的各种测试、分析、表征方法研究等方面优势突出。近5年来,承担国家科委、总装备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6项。建有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矿物应用基础与物化性能检测方法国土资源部开放实验室、吉林省汽车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毕业生去向】近5年来保送、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36%,到中国一汽、海尔等国有企业的占32%,到上海大众、上海汇众等合资企业的占13%,到高校、科研单位及部队的占10%。11、上海交通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为上海交通大学冶金系。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有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高温材料及高温测试开放实验室、国家轻合金工程中心。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委、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外大公司的科研项目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约1500万元。3年来科研成果20项,7项达到国际水平。【毕业生去向】该专业近3年来本科生就业的供需比连续保持在1∶2.5左右。本科生学习成绩优秀者可成为本校或其他院校、科研机构硕士研究生,或被选拔出国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2、清华大学【专业特色】本科生在用3年左右时间系统完成基础理论、人文科学、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实践后,分别按材料物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电子材料5个方向侧重培养。目前建有“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材料分室等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承担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任务,973、863高科技新材料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各部委、省市科技开发项目近200项。取得过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毕业生去向】既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工程技术工作,又可独立承担相关专业领域教学、管理工作。13、西安交通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设有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工程、腐蚀与防护及表面工程等专业方向。学生入学后可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学院拥有材料制备、评价和产品开发实验大楼。曾获省部级以上奖70余项。年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至5项、国家攻关、863项目10余项,年均发表论文150余篇。【毕业生去向】可在高校、科研单位工作,也可在机械、冶金、化工、能源、电子、交通、轻纺、军工等企业从事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14、西北工业大学【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覆盖了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塑性加工、铸造及复合材料4个博士点。其中铸造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又首批被批准为按照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生的单位。学院建有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磨擦焊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磨擦焊重点实验室。目前承担国家“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数十项。已有1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9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毕业生去向】该专业毕业生供需比例为1∶4.3。全校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6.8%。注:以上数字不代表排名,仅为序号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

而民朴鄙
解其桎梏
排名及考试专业科目(政治、英语、数学是一样的)1 清华大学,④818金属学及热处理 或 819电工电子学 2 北京科技大学,④804 物理化学A 或 808 统计物理 或 814 材料科学基础3 哈尔滨工业大学,④822材料结构与力学性能或825金属学与热处理4 西北工业大学,④826量子力学或862高分子物理或876普通物理或855高分子化学5 上海交通大学,④827材料科学基础或837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