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专业课什么时候准备好啊

张晶
财用穷匮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这对于习惯了考前突击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要考研,首先要考虑清楚,自己能不能耐住寂寞,忍受痛苦。我当时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真的是孤注一掷了,因为如果考研不成功,我的退路会很有限,这么说吧,考上研,前面就是碧海蓝天,考不上,前面就是万丈深渊,哈哈,其实有些夸张啦。我当时也看了好多介绍考研心态的帖子,也是很受鼓舞的哦,因为是第一次考研,所以对别人说的经验都是半信半疑,毕竟自己没有实践过,但要记住,万事开头难,在我周围,打算考研的人有好几种,一种是随大流型,他们并不努力,只是在大家都埋头苦读的时候也象征性地“学”,其实多数时间是心不在焉的;一种是犹豫不决型,他们想考研,但对于自己的实力深表怀疑,于是只想小试牛刀,以便来年再考;最后一种是坚定不移型,他们下定决心要考研,并愿意为考研付出自己的汗水,这类人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门心思要考研,花上一年的时间只为考研,其他的一概不管,这种人要么考研成功,要么西瓜桃子就全丢了;另一类是其他科目也不丢掉,但以考研为主,这样一旦考研不理想,还不至于竹篮打水一场空。以及:1:身体,什么时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记得锻炼,不要感冒,很费时间。。。2:坚持,其实干什么都是要坚持的,这个坚持可能时间久一点,需要持续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中,你没有什么很放松的时候,因为你玩得时候,对手在学习。。。3:后勤,后勤要跟上,可能你在学校一个人,但也要照顾好自己。。。4:规划,其实现在我很感激当年上的高联考研辅导班,商志石磊他们不管网上怎样怎样说不好,但对我,我认为是很有帮助的,当年他是我的精神支柱,可以这样说。。。5:交流,很多时候,你在牛角尖里转了很久,通过交流,豁然开朗,社会也是这样。。。6:泰然走过,这一年,你坚持走过。。。专业课:专业课你更要下苦工了,根据你报的学校、专业对照相应的教材系统复习。可以放到过年后,从自己最不熟悉的科目开始,先一科一科来,过一遍后,重新的再过一遍,做一遍真题,对应真题结合教材,找出自己复习的重点。九月份开始背诵相应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一般来说是每年3月份开始准备专业课,英语和 数学 都是寒假就开始准备,政治则到内7月份以后.复试时,考容完准备就行,在学校指定的书目基础上如果能更广地看一些最好。像对待初试那样认真,同时加强口语练习,毕竟复试是专业课和英语的面试,英语好的话也会无形中加分的

考研,文科性的,开始背书,大家有什么好的背书方法吗?要背的好多。

同乎无欲
红谷子
在专业课背诵阶段,我们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专业课书太多了,背3433626464不完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我说一点人大社会学考研的情况,或许抱有这种想法的同学便足以自我安慰了。  人大的社会学专业是和人类学、人口学、老年学和民族学在一张卷子上,初试时考任何一个专业都需要把其他专业的书也背了。同时,人大社会学没有官方的指定教材,但过往学长学姐的经验告诉我们,最后考人大社会学要背的专业课的书至少在10+以上,而我当时背过的课本大概在15本左右。  所以,如果要比考研背的专业课书的多少,永远都会有人比咱们背的多,也永远都会有人比咱们背的少。这就好比你站在某一级阶梯上,你往上看总有一拨人在你之上,往下看也总会有一拨人在你之下,唯有平视自己所在的那级阶梯,你才能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  一、理清专业课背诵的几个问题:  1、专业课什么时候背最合适?  在考研过程中,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到两个时间节点:一个是从准备考研开始到结束什么时候背比较合适,另一个是在开始专业课背诵的时候每天大概什么时间背比较合适。  关于第一个时间节点,我建议从九月份开始背专业课。因为我自己用这套背书方法已经很熟练,而且背书速度相对较快,所以我在考研时是从11月份才开始背书,但对于新使用这套背书方法的同学,可能会有一个方法适应,上的磨合期,因此提前一段时间开始更为合适。  关于第二个时间节点,我建议一天中的早上8:00~11:00或晚上7:00~10:30用来背书,其他时间用来复习别的科目。这两个时间段是适用于我们大多数人背书的黄金时间段,不过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也会有所不同,具体根据自己哪个时间段背书效率高就用哪个时间段就好。  2、专业课到底要背哪些内容?  在背诵专业课时,我们一定要学会分清主次,必须要“牵住牛鼻子”。很多专业课的知识点过去十几二十年都没有出过题,今年会考么?我没办法确保命题人百分之百不会出题,但至少有90%的把握去说它今年不会考。那么,专业课到底要背哪些内容呢?  首先,背书的重点是要背过去十年经常出题的章节(注意是重点章节而不是考过的具体知识点,因为一些学校原则上3~5年内是不允许重复命题的,不过凡事总会有一些例外,比如人大的社会学有时候就会重复考一些特别重要的知识点)。  其次,背书的次重点是与今年本学科密切相关的、可能会出题的一些热门考点(每年一些考研机构会在考前专门做专业课模拟试卷,从试卷中便可窥见当年的学科热点),尤其是每年各个学科召开的重要学术会议议题、与学科联系紧密的社会热点事件等。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各个高校出考研专业课试卷的老师们在关注的,所以我们平时也要多去了解、做好积累。  最后,背书的非重点是平时不常考的、但为了保险起见自已必须背诵的知识点(注意这种知识点一本教材最多不要超过10个,太多的话便成了全书背诵,不仅会浪费背诵的黄金时间,而且还会给自已造成极大的背诵压力)。  3、专业课是先理解了再背还是先背了再理解?  专业课之所以叫专业课,主要就在于它的“专业”。自己学科的专有名词、人物思想如果我们没有充分的理解,背书时就不会有很多奇思妙想的idea,也无法形成所谓的“自已的见解”,最后可能真的就是“死记硬背”。当然,如果一部分知识点在查了论文、看了资料、请教老师同学以后还是理解不了,那便不用再浪费时间,直接背下来就好。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最终的建议是:在九月底之前,尽可能采用理解性记忆的方式;而一旦进入十月份,就已经没有时间让我们去纠结这个知识点自己“到底有没有理解”了,直接记在脑子里,考场上只要能写出来便好。  4、专业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真正理解?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应该很少有人给出标准答案,因为“理解”的边界问题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不过,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说,倒是有两条可能的标准:  一个是从看书来说,当你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知识点时,便立刻能够举出论证该知识点的要点或实例;  另一个是从做题而言,当你拿到一个题目(不管是试题还是模拟题、简答题抑或论述题),立刻就能想到这道题的考点所在并能在脑海中快速形成答案(这个答案至少要接近于标准答案的要点),那么至少可以说明你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足以用来应付考试。  二、培养专业课背诵的几个意识:  1、“命题人的出题意识’  我们的老祖宗说过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连命题人可能会从哪些角度出题都不知道就去一股脑儿的瞎背,最后只会事倍功半。无论是在看书还是背书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去想,“如果我是出题的人,我会怎么考这个知识点?怎么去给学生挖坑让他们跳进去?”当这种站在命题人的“出题意识”培养起来以后,在答题时如何组织出命题人想要的答案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馆“背熟而非背会的意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也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一句话。在考研专业课的背诵中,把书背一两遍就敢上考场的大有人在,而把书背七八遍才上考场的也大有人在,关键就在于你自已想做哪一类人。我始终相信,同样的一本书,背一遍和背五遍在试卷上写出来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背的次数多了,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同时,当你真的走上了考研的考场,留给你去回忆知识点的时间并不多,所以与其走上考场慌张,不如平时多下功夫加强。  2、“勤于动笔的意识”  关于这一点,也有两句老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平时的考研过程中,无论是看书还是在背书状态,都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笔墨。在看书时,有一些好的idea、好的文献一定要及时补充,形成超越标准答案之上的答案,我一般在考试中会同时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以向老师证明自已掌握的东西确比别人一点(应试作答一定要心机一点打动老师你才能拿高分)。而一旦进入背书状态,也一定要保证手头随时有空白稿纸或A4纸,我在考研二战的冲刺阶段时,每天默写用过的稿纸至少都在15张以上。  3、“重复记忆的意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还是我们老祖宗说过的话。什么叫“温故”呢?简单来说,就是复习复习再复习。我承认,的确会有很多过目不忘的“神人”,但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记忆最有效的途径依旧是不断的重复,当一个点我们背了十次八次的时候,我相信再想忘记就很难了。  三、避免专业课背诵的几个误区:  1、“一字不落的全背’  在大部分学科阅卷的评分细则中,都会写有“答对要点即可给分”这么一条,我们平时所谓的“踩点给分”其实本质上也是踩要点,所以全书一字不落的背诵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记忆力超强的除外)。当然,像法学这一类学科在答题过程中必须会用到法条,自然另当别论。  2、“过于追求完美’  试想一下,我们把专业课的书或笔记背的再完美,你在考试试卷中能写出标准答案么?正是因为我们做不到完美的写出标准答案,只能努力去接近标准答案,所以阅卷评分细则才会加上“言之有理即可”这一条。因此,背书不要想着把所有东西都背的很全面、很完美,有时候要适当给自己留下一点缺口,把时间节省出来争取去记忆的知识点。  3、“背书计划死板  当我们在长时间重复性地做同一件事情时,就会产生“疲惫感”,这是基于人的生理机能所决定的。很多同学在背书时都会制定背书计划,我并不反对,因为我在用我的背书方法背诵时也会给自己每天规定任务,但我必须指出的是,我们所制定的背书计划一定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今天上午我背诵默写了两个章节的内容,原本下午要再次重复复习的,但是大脑却有些迷糊,这时便可以做出灵活调整,要么给自已放个小假让大脑休息一下,要么换其他科目进行学习,总之要确保自己在背书时始终大脑清醒、高效专注。  四、本门专业课背诵方法的基本步骤:  1、通读全书,勾画三级式重点  过去,我在看很多学长学姐的经验贴时,他们都很强调一本书的目录。为什么一本书的目录很重要呢?因为它囊括了我们全书的框架,而且一般目录将会把全书的内容呈现到三级标题中。但一个相应的问题是,书中正文部分会存在三级式标题么?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所有教材的编写者都必须考虑到正文中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勾画三级式重点时,一定一定一定不要全书挨着挨着画,必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自己勾画出的地方要尽可能简短(尽可能的勾画名词、动词或短句),并且同一段中勾画出的相同颜色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另一个则是勾画出的东西一定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怎么方便自己记忆就怎么画,不必拘泥于原有的知识点,最后看到自己画的地方能很快的串联起来即可。  2、通读试题,做好考频统计图  考研试题的作用,不是为了给我们制造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我们通过一套试题去把握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和出题重点。做考频统计图最大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掌握哪些章节是出题的重点,二是能够辅助我们后期制定科学详尽的背诵任务。做考频统计图有两个最主要的步骤:  第一,将历年试题中的考点归纳总结到课本或笔记中相应章节的前面,如果书中位置较小而相应考点太多,可以以贴纸粘贴在书上。  第二,在将全部试题的考点都整理到全书的相应章节后,在Excel表格中绘制历年试题考频统计图(如果不知道如何做柱状图的话可以自行百度)。  3、细看全书,归纳背诵考点  这是使用本背诵方法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以社会研究方法为例,全书613页,但到最后阶段我将其量化为13个考点,而且这13个考点让我将全书的知识点都串联了起来,我们可以先看图,然后再做分解。  在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详细说明:首先,一本书无论多厚,我们归纳出来的点最好不要超过25个,量化考点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记忆负担,而是为了减小背诵的心理压力。其次,归纳总结一本书的点是一个从繁到简的过程,有时候并不是一次归纳出20个点就万事大吉,后期背诵过程中一些很熟练的知识点可能需要合并,这样你总结的点会越来越少,但记住的东西会越来越多。最后,归纳这些考点的过程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而做题则是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所以我们从大点去抓小点的做法是符合我们平时的学习规律和记忆特点的,所谓思维导图的作用实际上也不外如此。  4、根据考点,背诵默写关键词  在完成以上三个步骤后,我们对于一本书可能的出题方向、出题重点等方面都有了清晰的了解,这时便可以进入我们最后阶段的默写背诵了。事实上,我在这一阶段是将关键词记忆法和位置记忆法结合到了一起,因为我们勾画的三级式重点大部分都是关键词,而用不同颜色的笔所标注的地方恰好能在我们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记忆位置。  这里也有几个点需要强调:  [1]字丑点没关系,自己认识就好,但默写速度一定要快(可训练自已对知识点的敏感度和反应度)  [2]默写不要全段默写,只默写关键词(因为在默写关键词时很多段落内容已经呈现在了大脑之中);  [3]默写完一个知识点就在其上方打勾,默写不熟练的知识点在其下方划线,下次再背时要重点背诵,这样慢慢就会对所有知识点都很熟悉;  [4)严格规定任务,控制时间,量化的目的便在于将背诵任务细化。一般来说,在一轮背诵时一个完整的半天(4小时)至少要完成5~10个点的背诵任务,这样一本书最多三四个半天就可以背完,而到了二轮背诵可能最多就用两个半天,再到四轮、五轮背诵时便可达到1~2小时默写完一本书的效果。  五、本门专业课背诵方法的注意事项:  1、同一本书的背诵战线不宜拉的太长,以3~7天为宜。  2、你不是背完两遍就放松警惕,而是要持续性的重复推进,前期背完至少保证5~7天对同一知识点重复默写一次,后期背诵默写周期可以适当延长。  3、背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答题思路的训练,背书的过程实际也就是答题的过程。  4、背书时手头务必放有空白稿纸或A4纸,务必要动手默写而非简单背诵。

大几可以考研,需要准备什么

三皇之知
救生员
上到大三就可以具备资格考研了。如果想通过的话可以报名一些培训班,自己当然要努力, 数学英语是比较重要的!

考研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故行有求
目之与形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这对于习惯了考前突击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要考研,首先要考虑清楚,自己能不能耐住寂寞,忍受痛苦。我当时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真的是孤注一掷了,因为如果考研不成功,我的退路会很有限,这么说吧,考上研,前面就是碧海蓝天,考不上,前面就是万丈深渊,哈哈,其实有些夸张啦。我当时也看了好多介绍考研心态的帖子,也是很受鼓舞的哦,因为是第一次考研,所以对别人说的经验都是半信半疑,毕竟自己没有实践过,但要记住,万事开头难,在我周围,打算考研的人有好几种,一种是随大流型,他们并不努力,只是在大家都埋头苦读的时候也象征性地“学”,其实多数时间是心不在焉的;一种是犹豫不决型,他们想考研,但对于自己的实力深表怀疑,于是只想小试牛刀,以便来年再考;最后一种是坚定不移型,他们下定决心要考研,并愿意为考研付出自己的汗水,这类人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门心思要考研,花上一年的时间只为考研,其他的一概不管,这种人要么考研成功,要么西瓜桃子就全丢了;另一类是其他科目也不丢掉,但以考研为主,这样一旦考研不理想,还不至于竹篮打水一场空。以及:1:身体,什么时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记得锻炼,不要感冒,很费时间。。。2:坚持,其实干什么都是要坚持的,这个坚持可能时间久一点,需要持续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中,你没有什么很放松的时候,因为你玩得时候,对手在学习。。。3:后勤,后勤要跟上,可能你在学校一个人,但也要照顾好自己。。。4:规划,其实现在我很感激当年上的高联考研辅导班,商志石磊他们不管网上怎样怎样说不好,但对我,我认为是很有帮助的,当年他是我的精神支柱,可以这样说。。。5:交流,很多时候,你在牛角尖里转了很久,通过交流,豁然开朗,社会也是这样。。。6:泰然走过,这一年,你坚持走过。。。个人观点:考研考的不是智力,而是耐力!!英语则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来不得半点虚的!从现在起开始着手英语的复习,从基础词汇开始,温故知新,(即使你通过了英语专业六级)。5月份左右开始做真题,结合真题处理相应的问题。10月份背诵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短文、格言、名言。政治:政治呢可以考前一两个月突击;平时多关注时事新闻,尤其是每晚的新闻联播,到十一月份开始系统复习政治,背诵相应的习题。专业课:专业课你更要下苦工了,根据你报的学校、专业对照相应的教材系统复习。可以放到过年后,从自己最不熟悉的科目开始,先一科一科来,过一遍后,重新的再过一遍,做一遍真题,对应真题结合教材,找出自己复习的重点。九月份开始背诵相应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加油!

九月份开始准备考研迟吗?不迟的话,该如何备考?

骜然不顾
纯爱谱
迟了,我也不知道,我们同学说准备至少要一年,看书三个月,但标准是在校内大学生,不是我们已容经出来工作的,我们老师倒是说不迟,他说:说一点我个人的学习体会,供你参考,只是为了让你认清自我,解放自我,以利于你的学习生活。学习是自信的艺术。这种自信,是对努力过程的一种把握,而不是对努力结果的一种苛求。我以为: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努力的过程完全在于个人把握!具体地说,这种自信首先得益于缜密的计划,其次得益于扎实的行动,再次得益于适时的总结。现在距离考试还有两个半月的时间,如每天学习3个小时,尚有220个小时可以利用。其中一半时间可以用来学习英语,一半时间可以用来复习理论。最后,我想说,自信是计划出来的!是行动出来的!是总结出来的!而成功只是它的副产品!计划、行动、总结……,这是一种理性的生命周期和生活轨迹,成功暗含其中!即使你今年没有得到回报,那么也会为你明年打下非常好的基础,即使最终没有得到回报,那么也请坚信,你已经努力过!一种理性规划过的时光,一段忘我拼搏过的激情,其价值高于一切!不管时间是什么时候,你想考就要努力,别让自己后悔,不过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实力选好学校和专业。赶紧开始做数学和英语。过一遍专业课。

九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来得及吗

毕足而止
科罗维
那就看你的知识储备和英语、政治的基础了。如果你的专业基础很好,英语又不错,那只需要把政治好好看看,倒也是没有问题。

9月份开始准备考研,零基础,求一份时间安排表及每天的作息时间

颜元
离道以善
考研复习全程规划:[url]http://kaoyan.koolearn.com/zhuanti/2015kaoyanbk/[/url]每天作息时间表——最健康的  33353331636:30起床(严格执行)  6:40--7:00跑步跑步速度不要太快,呼吸要平稳  7:10--7:30吃饭少油,少糖,有汤,吃七成饱  7:40--8:20背单词空气新鲜的教室  8:30--11:40做训练做练习的速度要越快越好,最好看着手表做  11:50--12:20吃饭有肉,多菜,九成饱  12:20--13:00午睡午睡不可超过一小时(严格执行)  13:00--17:00做练习  17:00--17:30跑步速度越快越好,假如条件答应,做一些力量性(哑铃类)的运动  17:30--18:00吃晚饭要八成饱,多吃青菜少吃肉类  18:00--22:00看书、做练习  22:00--23:00锻炼  23:00--23:30背单词  23:30--6:30睡觉(严格执行)

跨专业考研历史学一般要提前多久准备呀?

桓团
剑兰
学里的学习要看个人的发展方向,如果想年年拿奖学金的话,就要把每一内门都要学容好,这里所谓的学好就是把书上的东西记住老师讲的背到,考试一定能考高分;如果想真的学点实质上的东西,那么在学习上就要有选择性,先确定自己的专业要往哪个方向发展,这个专业方向所涉及的关键性的课程有哪些,主攻这些课程,其他的课程能

考研应该怎么准备呢?

而困祥邪
巴西版
考研的资格并不一定得是当年的本科毕业生,还有其他的身份可以参加考研,不过需要相对应的条件。考研需要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