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收养昆弟
玉兰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有:英语:100分, 数学:150分, 政治:100分 ,专业课:150分。(1).计算机考研初试考试要求以及考试科目主要有: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试卷内容结构: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操作系统35分,计算机网络25分。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综合题,70分。(2).计算机专业考研复习资料:数据结构:《数据结构C语言版》《数据结构精讲和习题讲解》严蔚敏。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学习指导与题解》 汤小丹,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第7版)》《计算机网络释疑与习题解答》 谢希仁。扩展资料: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公共课程: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数值分析)、政治(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英语、体育。专业基础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微机原理、汇编语言、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面向对象方法、C语言/c++语言等。专业方向课程:计算机数据库原理、Java语言、图形学、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网络安全、人机交互、无线互联网技术、软件开发方法、高性能技术、系统仿真和虚拟现实等。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据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2、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4、了解学科的知识结构、典型技术、核心概念和基本工作流程;5、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编程和应用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获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读该专业外文书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专业课考什么

敖德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为全国统考,专业课考试科目为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操作系统35分和计算机网络25分等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科目如下: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一、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卷面分值为:100、100、150、150。从2010年开始,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试卷分为了英语(一)和英语(二)。英语(一)即原统考“英语”。英语(二)主要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考科目。扩展资料考研报考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网上报名时需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验证,没有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考研统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要考什么科目

菅野
伊甸园
公共课部分是政治,英语一(二),数学一(二)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主要考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复习初级阶段可以先看课本,都有对应的课本可以去看一下,其次就是要多找真题练习,必要的话可以报个专业课一对一的辅导班。《数据结构》严蔚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或《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 科学出版社《计算机操作系统(修订版)》汤子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 版社《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 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专业的专业硕士考研科目有哪些

剪刀男
生死决
初试科目分为统考科目和专业课,考研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一,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去报考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就可以查询该专业最新的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拓展资料计算机研究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研究生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专业【二级学科】,而各专业下设若干个方向;考研专业大于或者包括研究方向。计算机专业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计算机学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理论性强,实践性强。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专硕学习特点: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习特点:教学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统一管理。在职专业硕士学习特点:有的班是利用每周六和周日全天时间,有的是两周一次,利用周五晚上及周六、周日时间安排课程教学;有的班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有的班每隔一段时间集中若干天授课(主要是异地办的班);有的班既利用假日又占用一定的工作日。但一个班只有一种方式。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进行选择。

计算机考研有哪些考试科目?

三鼎
太坏了
  计算机专业考研的科目: 统考课程分为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还有数学,英语、政治。  计算机考研可以选择专业: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位)计算机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计算机专业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子技术、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通讯原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网络计算、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应用密码学基础、信息对抗、移动计算、数论与有限域基础、人机界面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必考的科目有哪些,要具体的

卡拉鹰
梅花
专业课、公共课,公共课有英语 政治 数学,至于考数一还是数二还是数三要看报名的是什么院,专业课的内容也分学校,差一点的学校只考数据结构,好一点的学校一共有四门课,非常难。想要考研请先把编程语言学扎实。思想政治 外国语 数学一 专业课外国语是指英语吗,还有专业课是哪几门?追答外国语 是英语 专业课考试范围 你要依据你目标院校来确定!可以到你目标院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去了解下具体的专业课!最准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属于什么学科

伏于岩穴
其动止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身就是工学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812。可授工学、理学学位。其下三个二级学科为: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1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2计算机应用技术 08120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属于理工类专业,细分下去的话计算机专业内部分为理科方向和工科方向。理科方向也叫计算机科学,主要研究算法复杂度、程序设计语言原理、数据挖掘、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计算机体系结构。工科方向也叫计算机技术,主要研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等。扩展资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有关的信息表示、收发、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硬软件的基本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非常广泛的专业,比如你打开某购物网买东西,在浏览器输入网址,就会有很多商品供你选择。这就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器、数据库技术等,都能在计算机专业中学习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学百度百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考研一般要考哪些科目?

绿茶妹
本然
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同学需要准备哪些考试科目?考研初试复试都考什么?

北邮计算机考研需要哪些专业课教材和资料?

偶而应之
分水岭
1、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2、复试科目:(六门选四门)《编译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 《软件工程》、《通信原理》、《人工智能》【扩展资料】北邮和其他院校一样,计算机专业也是全国统考,不是自主命题。因此计算机专业是要考4门公共课。考研前要按照考纲把书上考点浏览、理解一遍;拿出网上或书上的5-6套试卷,做客观题部分,对答案,看完课本或解答不懂的就来知道上问,或到相关考研网上问,还是不懂的到最后的考研冲刺班问老师;背可能出主观题部分的知识点;做那些考卷的主观题部分,看答案,但有出入的以课本上为主。【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报名查询系统--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