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计算机行业前景怎么样?

根除者
祖罗
2018年全年中国软件行业分析:运行态势良好,新兴业态成为拉动增长新动能2018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分析2018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收入和效益保持较快增长,吸纳就业人数稳步增加;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步伐加快,结构持续调整优化,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服务和支撑两个强国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正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智慧社会演进的重要驱动力量。一、软件业保持较快增长,为促进稳增长、稳就业发挥重要作用1、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有力拉动了经济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软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8年底,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3.78万家,比上年增加2881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3061亿元,同比增长14.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0.7%,增速居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首,占GDP比重达3.6%,已成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2011-2018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统计及增长情况(备注:2013年增速为23.4%)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显。经初步统计,2018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8079亿元,同比增长9.7%。从重点监测的龙头软件企业看,利润总额增长19.6%,销售利润率9.2%,全行业正在形成具有实力的大企业和充满活力的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3、从业人数平稳增加,为稳定就业做出贡献。2018年末,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为643万人,比上年增加25万人,同比增长4.2%;占我国城镇就业总人数①的1.47%,比2017年末稍有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13.4%,人均工资增长8.8%。2011-2018年中国软件行业从业人数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4、出口保持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出口554.5亿美元,同比增长0.8%,占全行业业务收入的6%左右,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增长5.1%。全行业业务收入中,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比例为31:55:14,结构与上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7.6%,快于行业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2011-2018年中国软件业务出口金额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二、软件业集聚发展效应进一步凸显,布局合理调整1、东部地区稳步发展,中西部地区软件业加快增长。2018年,东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9795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79.0%。中部和西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为3163亿元和7189亿元,分别增长19.2%和16.2%,高于全国增速5.0和2.0个百分点;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5.0%和11.4%,同比均提高0.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914亿元,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4.6%。2018年中国分区域软件业务收入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主要软件大省保持稳中向好,海南及部分中西部省市快速增长。软件业务收入居前5名的广东(增长12.2%)、江苏(10.7%)、北京(16.8%)、山东(15.9%)、浙江(21.1%)共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0192亿元,占全国软件业比重的63.7%。软件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19个,其中海南省同比增长达89.9%,西部的广西、青海、云南和贵州增长分别达77.0%、50.3%、23.7%和23.4%,中部的江西、安徽增长达37.7%和27.7%。2018年中国TOP10分省市软件业务收入主要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3、重点城市在软件业发展中的作用突出。2018年,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中心城市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51237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达81.2%;其中有15个城市软件业务收入超千亿元规模,北京、深圳、上海软件业务收入超过或接近5000亿元规模;软件业务收入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中心城市和直辖市共9个,其中杭州、宁波市增速超过20%。重点城市立足人才、创新、资源等方面优势,形成各自的软件产业发展特色,获得质量效益双提升,并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2018年,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中心城市利润总额占全国软件业比重为86.2%,同比增长1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三、新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培育新动能发挥积极作用1、新兴业态拉动软件业加快发展,已成为新的增长点。我国特有的人口基数庞大、互联网普及程度高、基础数据资源丰富等特点,有力促进了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落地和应用发展。2018年,云计算相关的运营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1.4%,在信息技术服务中占比达30.0%;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1.9%,占比13.9%,两项收入直接拉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4.9个百分点,成为产业增长的最重要动力来源。同时,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也全面影响到传统软件开发领域,使开发、交付和盈利等模式转型,引发计算平台重构并带来新的市场空间,使平台软件、APP软件等快速兴起,软件产品实现收入增长12.1%。2、新兴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加深,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开展广泛应用和模式创新,支撑制造业、农业、金融、能源、物流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传统产业“赋智赋能”,出现越来越多的典型应用案例;特别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加快,2018年工业软件收入增长14.2%,工业互联网正在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焦点;支持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建设,帮助解决社会管理和民生问题的同时,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据对重点龙头软件企业的监测显示,交通、安防领域的信息技术需求增长明显。四、软件业科研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创新体系不断完善1、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发呈现“龙头领先、中小微跟进”的趋势。对重点龙头软件企业的监测显示,2018年企业研发投入增长达20.4%,高于其业务收入增速13.3个百分点,研发强度达10.4%。在持续研发投入的推动下,国内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呈爆发式增长,部分企业国际专利申请量已居于全球前列。2、应用拉动型的创新体系正在形成和完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逐渐成熟和落地,已成为大多数软件企业创新发展和业务应用的主流方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打开了新的创新路径,初步形成多种创新应用成果,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引领发展;开源社区改变传统开发模式,正在成为新的创新原动力;以应用拉动创新的体系,催生出大量新兴业态,吸引了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投资和资源,不断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倾斜。

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河曲马
大婶
计算机专业近些年来一直是全国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发展迅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形势,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将会短缺的非常严重,虽然每年的报考人数很多,但是高学历、高能力的计算机人才依旧稀缺。在国内,IT人才、电子商务人才、网络存储人才、游戏技术人才的严重短缺情况下在软件人才层次结构上,水平较高的系统分析员和有行业背景项目的策划人员偏少。一、计算机专业就业趋势(1)目前社会对计算机人才总需求量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分析和岗位层次更加广泛,需求的主题由政府机关、金融单位、国有企业转向教育系统、非公有制经济实体等中小型用人单位。因为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会增加,就业率与供求比例相对走低。(2)教师职业备受欢迎。2002年的时候我国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就已经上升到3.6,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教学技术的普及,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3)各大企业也是吸纳人才的主力。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加大,当然会对高新技术人才、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需求迅速增长。企业发展迅速与这一行业的职工能力强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吸收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主要企业单位。二、计算机专业就业方向(1)技术支持与销售:工作内容主要是跟客户沟通,打交道。技术也会有,工作压力相对较大,但是保证业绩的情况下,收入也非常可观。本科生原则上就可以应对,这几年招收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2)产品开发:工作内容是译码。电信行业、金融行业什么都有。产品开发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国企对于产品开发的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很大。收入稳定,工作压力比销售小很多。(3)研究:研究方面的工作至少得是研究生毕业。既可以留校当教师,也可以去微软研究院等单位做研究。总体需求量比较少。三、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1)目前国内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专业人员并不是非常多,但伴随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工业与科学、国防和教育事业都需要大批的高能力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2)我们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作为基础,还要积极了解计算机方面的新信息,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实践经验不可缺少,也可以有目的的参加见习培训,学校安排的实习工作等。软件工程师一般从事软件开发,程序开发。根据智联招聘网的统计数据显示,软件工程师的年薪在10万元左右。据了解,目前在软件行业内部,能够进行软件整体开发设计的软件设计人员比较稀缺,也因此造成了软件开发就业好前景。在中国,国内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每年高达80万人,而高校计算机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的极度短缺。未来几年,国内外高层次软件人才将供不应求。有数据表明,我国软件出口规模达到215亿元,软件从业人员达到72万人,在中国十大IT职场人气职位中,软件工程师位列第一位,软件开发的就业的就业前景十分乐观。2网络安全与管理工程师学生毕业后可以在计算机网络公司、软件公司、科研部门、教育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及现代化企业,从事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IT领域从事网络日常管理与维护、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络数据库的应用与维护工作或信息安全产品销售与服务等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网络的安全建设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现代人的生活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安全与管理工程师可以使网站对黑客攻击进行防御,避免因此带来的损失,网络安全技术已成为信息技术中突现的重点,尤其是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年代,网络安全就显得至关重要。从而导致了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长,并且薪资待遇也是可观的。3编程语言工程师根据IDC的统计数字,在所有软件开发类人才的需求中,对Java工程师的需求达到全部需求量的60%——70%。Java工程师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职业,其他软件技术当是只有C++可以比得上,像VB、VC等编程语言前景都不如Java,C++。特别是Java学好了以后,可以很轻松地学会JSP,JSP网络编程在国外很流行。Java工程师的比window类编程的程序员薪水相对较高,通常来说,具有2——4年开发经验的工程师,拥有年薪10万元是很正常的一个薪酬水平。4游戏与动漫设计师中国有广阔的游戏动漫市场,各地动漫产业发展计划的制定更是如火如荼,纷纷打造自己的“动漫之都”。深圳开始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动漫产业中心;上海、广州、福州已初步形成以网络游戏、动画、手机游戏、单机游戏和与游戏相关的产业链。学生学成后可以在动漫游戏公司、玩具公司、网络公司、手机游戏公司、动漫培训机构等动漫相关企业,担任游戏策划师、动漫原画设计师、动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计算机行业,现在的就业形势如何?

丝丝入扣
发明家
本人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加合办)专业的学生,从亲身经历来讲,我想说计算机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并且也是永不过时的一个专业。当然,正因为是主流,所以竞争会很激烈。不过,负责任的讲,在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的情况下,学计算机还是很明智的。毕竟,它的就业前景十分光明,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就更加广泛了。周围有很多别的专业的同学,都说自己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化学专业有可能到制药厂当工人,自动化的可能去车间当工人,管理的也有说可能去酒店当服务员的,总之,他们都很羡慕我这个学计算机的。因为我所学的所有东西都有很大的伸缩性和潜力。我会PS,3Dmax等,未来可以当美工,房屋设计,平面设计等工作,会AE,非编的可以做视频,为企业,大型活动等做广告,收入也很丰厚,学网络开发的可以当网络工程师,学软件的,可以当软件工程师,未来收入至少8k/月,并且也可以自己靠技术在网上做自由职业者。一句话,“有技术,都是路。”但有一点需要提及的就是,我指的情况是针对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的人的。如果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确实还是要遵循自己的意愿。强扭的瓜不甜,我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的时候不是很适应。尤其是对于软件编程之类的课程,觉得十分枯燥乏味;相对于很多之前就接触过计算机的人感觉有很大差距。不过,在之后的努力和不断学习中,渐渐清楚了计算机的重要性和趣味性,逐渐觉得上手了。也追回了跟其他较早接触计算机同学的差距,甚至超过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不过,计算机也是一条很大,很长,很湍急的河流,并不是每个人都合适。我现在结合自己的经验,说明一下具备哪些素质的人,较适合学习此专业:1.有较强自控力的人(计算机的世界诱惑无比多,没有自控力,也就没有前途可言了)

计算机行业背景分析

邢邵
朝彻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熊熊734内容提要  行业发展特征:  ·2002年上半年中国计算机市场处于相对平缓的增长期  ·全球IT市场在2002年四季度会有较大的反弹  ·强大的社会内需将拉动中国IT市场的快速稳定增长  ·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将继续保持30%左右的增长率  公司前景分析:  ·计算机类上市公司的行业代表性不够  ·硬件类的上市公司利润率还将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但还有发展空间  ·软件和信息服务类公司前景较好  行业投资策略:  ·随着国际IT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和中国加入世贸后对国际市场的开拓,目前在行业中排名靠前的、有良好品牌形象的公司,在将来有稳定成长的潜力,如清华同方(相关,行情)、方正科技(相关,行情)、实达电脑(相关,行情)、长城电脑(相关,行情)、清华紫光(相关,行情)等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考虑到未来软件市场的高速成长性,建议关注上市后未进行过大比例送配的公司,如中软股份(相关,行情)、用友软件(相关,行情)、亿阳信通(相关,行情)和宏智科技(相关,行情)。同时,从公司经营的稳健性和发展方向角度考虑,建议关注东软股份(相关,行情)和浙大网新(相关,行情)。  ·IT行业上市公司同样面临着重组和整合的可能,既有来自国内行业内外的公司,也包括国外的大型IT公司,可关注新太科技  虽然全球经济不景气,但是国家  而中国整个国民经济在出口高速增长和国债项目带动的强劲内需增长下,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微型机生产为主体,在主机、外设

计算机行业研究员有前途吗

则殆
生生
首先,你要明确你的目标,10年,20年,30年后你想成为怎么的人?你想有怎要的生活?如果要实现,现在需要做什么?这样的话你就可以不用问别人了,因为你潜意识会告诉你怎么做。其次,选定了以后就要一直坚持了。祝你成功!

关于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

不亦迂乎
九经
1、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实时计算机应用、CIMS、计算机图形学、并行计算、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库、情感计算、数据挖掘、分布式计算、知识工程、计算机视觉、自动推理、机器学习、草图理解、网络性能分析与协议设计、网络管理与安全、计算机图形学、信息可视化、基于GPU的高性能计算、复杂系统(应急、物流、海洋)领域工程、基于SOA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语义搜索引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搜索引擎、空中交通信息系统与控制、民航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技术等。专业特点:计算机应用技术是针对社会与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需求,通过对计算机软硬件与网络技术的选择、应用和集成,对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规划和设计,提供与实施技术与解决方案,创建优化的信息系统,并对其运行实行有效的技术维护和管理的学科。培养这方面人才所涉及的知识面包括:数学与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系统平台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与安全、人机交互、集成程序开发、系统架构与集成、Web与数字媒体技术、工程实施、职业操守等。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提供首席信息官及承担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的人才,并提供为IT企业提供系统分析人才。科研状况:本专业是天津市第一个计算机类博士点,主要从事计算机技术在其它领域应用中核心技术问题研究及相关信息系统开发。近年来在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计算机辅助教学、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计算机工业控制、电子商务等方向承担国家863项目及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余项。承担省部级及横向科研课题近百项。为国家和天津市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30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高等计算机网络、计算理论、排队论及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应用组合数学、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方法学、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并行计算、高级计算机图形学、高级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统一建模语言。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在各领域应用的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的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理论和工程方法,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方向:计算理论、算法理论; 软件工程、中间件、智能软件、计算环境;并行计算、网格计算、普及计算;密码学、信息安全、数据理论;图形图象算法、可视化方法;人工智能应用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其他方向。专业特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强调计算、算法、软件、设计等概念,主要的领域包括计算理论、算法与复杂性、程序设计语言、软件设计与理论、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与编译理论、信息安全理论与方法、图形学与可视化计算、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等。科研状况: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是我院重点发展,进步较快的专业。近年来承担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在网络信息安全、中间件技术、并行计算、网格计算、计算机图形学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前沿性成果。 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96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5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计算理论、应用组合数学、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方法学、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并行计算、高级计算机图形学、高级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统一建模语言。 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软件的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的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软件的理论方法,以及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并行计算、普及计算等等的软件系统开发技术,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 3、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方向:分布式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与全球个人计算系统、真实感图形生成与虚拟现实技术专业特点:计算机系统结构(原名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专业全面研究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从单机到网络)的构成、硬件与软件的联系与功能匹配、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与改进等。该专业的研究课题涉及高性能处理机系统结构、多机系统、并行计算与分布式计算系统、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VLSL设计、容错计算技术、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系统与通信系统、移动计算、全球个人计算系统等。科研状况:本专业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及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有多项科研获奖。其中G.T9112计算机解密系统获北京市公安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表面高度复杂实体的CAM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ASIC的真实感图形算法和系统结构的研究”、国家高科技863项目“用于建筑环境仿真设计的分布式多用户虚拟现实系统”、天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布式多用户VR开发系统平台的研究”和一大批为企事业单位开发的横向科研项目。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5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应用数学、外语、高等计算机网络、排队论及在计算机中的应用、计算理论、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综合实验、计算机控制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研究热点问题、计算机系统仿真、量子计算、密码学与信息安全、面向对象方法学、嵌入式系统设计、统一建模语言、图象/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软件体系结构。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的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工程、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等的应用开发技术、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计算机系统结构 02 网络与信息安全04 计算机通信,信息安全,多媒体信号处理 05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07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嵌入式系统 09 计算机网络与图形图像处理 10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处理11 输入输出技术与设备、图像处理与图像理解 12 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嵌入式系统 13 网络安全14 信息安全与编码15 网络安全和网络计算 16 图形图像和外设17 计算机输入输出技术与设备、图形图像处理与理解 考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431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包含离散数学45分;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60分)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2 面向对象技术04 软件安全与编译器体系结构 06 分布计算与互联网技术08 并行与分布计算,生物信息学算法 09 软件工程、信息系统 10 软件理论与应用11 高可信软件技术、互联网计算与互联网软件、可编程芯片支持软件和嵌入式系统12 软件测试与自演化技术 14 程序理解、软件再工程15 计算智能的理论、方法与应用16 高可信软件技术、互联网计算与互联网软件、可编程芯片支持软件和嵌入式系统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阶段有几大研究方向可以选择

日夜不休
梅丽莎
1、计算机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实时计算机应用、CIMS、计算机图形学、并行计算、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库、情感计算、数据挖掘、分布式计算、知识工程、计算机视觉、自动推理、机器学习、草图理解、网络性能分析与协议设计、网络管理与安全、计算机图形学、信息可视化、基于GPU的高性能计算、复杂系统(应急、物流、海洋)领域工程、基于SOA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语义搜索引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搜索引擎、空中交通信息系统与控制、民航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技术等。  专业特点:计算机应用技术是针对社会与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需求,通过对计算机软硬件与网络技术的选择、应用和集成,对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规划和设计,提供与实施技术与解决方案,创建优化的信息系统,并对其运行实行有效的技术维护和管理的学科。  培养这方面人才所涉及的知识面包括:数学与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系统平台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与安全、人机交互、集成程序开发、系统架构与集成、Web与数字媒体技术、工程实施、职业操守等。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提供首席信息官及承担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的人才,并提供为IT企业提供系统分析人才。  科研状况:本专业是天津市第一个计算机类博士点,主要从事计算机技术在其它领域应用中核心技术问题研究及相关信息系统开发。近年来在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计算机辅助教学、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计算机工业控制、电子商务等方向承担国家863项目及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余项。承担省部级及横向科研课题近百项。为国家和天津市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30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高等计算机网络、计算理论、排队论及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应用组合数学、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方法学、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并行计算、高级计算机图形学、高级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统一建模语言。  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在各领域应用的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的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理论和工程方法,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  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研究方向:计算理论、算法理论; 软件工程、中间件、智能软件、计算环境;并行计算、网格计算、普及计算;密码学、信息安全、数据理论;图形图象算法、可视化方法;人工智能应用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其他方向。  专业特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强调计算、算法、软件、设计等概念,主要的领域包括计算理论、算法与复杂性、程序设计语言、软件设计与理论、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与编译理论、信息安全理论与方法、图形学与可视化计算、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等。  科研状况: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是我院重点发展,进步较快的专业。近年来承担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在网络信息安全、中间件技术、并行计算、网格计算、计算机图形学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前沿性成果。 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96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5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计算理论、应用组合数学、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方法学、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并行计算、高级计算机图形学、高级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统一建模语言。 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软件的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的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软件的理论方法,以及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并行计算、普及计算等等的软件系统开发技术,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 3、计算机系统结构  研究方向:分布式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与全球个人计算系统、真实感图形生成与虚拟现实技术  专业特点:计算机系统结构(原名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专业全面研究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从单机到网络)的构成、硬件与软件的联系与功能匹配、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与改进等。该专业的研究课题涉及高性能处理机系统结构、多机系统、并行计算与分布式计算系统、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VLSL设计、容错计算技术、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系统与通信系统、移动计算、全球个人计算系统等。  科研状况:本专业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及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有多项科研获奖。其中G.T9112计算机解密系统获北京市公安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表面高度复杂实体的CAM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ASIC的真实感图形算法和系统结构的研究”、国家高科技863项目“用于建筑环境仿真设计的分布式多用户虚拟现实系统”、天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布式多用户VR开发系统平台的研究”和一大批为企事业单位开发的横向科研项目。  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5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应用数学、外语、高等计算机网络、排队论及在计算机中的应用、计算理论、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综合实验、计算机控制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研究热点问题、计算机系统仿真、量子计算、密码学与信息安全、面向对象方法学、嵌入式系统设计、统一建模语言、图象/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软件体系结构。   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的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工程、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等的应用开发技术、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  计算机系统结构 02 网络与信息安全  04 计算机通信,信息安全,多媒体信号处理 05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07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嵌入式系统 09 计算机网络与图形图像处理 10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处理  11 输入输出技术与设备、图像处理与图像理解 12 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嵌入式系统 13 网络安全  14 信息安全与编码  15 网络安全和网络计算 16 图形图像和外设  17 计算机输入输出技术与设备、图形图像处理与理解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431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包含离散数学45分;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60分)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2 面向对象技术  04 软件安全与编译器体系结构 06 分布计算与互联网技术  08 并行与分布计算,生物信息学算法 09 软件工程、信息系统 10 软件理论与应用  11 高可信软件技术、互联网计算与互联网软件、可编程芯片支持软件和嵌入式系统  12 软件测试与自演化技术 14 程序理解、软件再工程  15 计算智能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16 高可信软件技术、互联网计算与互联网软件、可编程芯片支持软件和嵌入式系统

计算机都有哪些专业呢?

阖户昼瞑
雷维龙
据我所知,在大学里面,计算机真正分专业,在研究生阶段,之前就是本科,只有一个大专业,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至于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设置,现在主要分3种1,计算机系统结构,就是俗话说的硬件。其实不限于硬件。主要搞网络体系结构,网格技术,计算机嵌入式结构,计算机结构,甚至是计算机CPU结构设计。其实这些专业,主要是编程,出来以后,除了搞CPU结构设计的,大多数还是做软件工程师去了。真正的硬件工程师,大多数是学电子的人做的。2,计算机软件理论。这个主要是搞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软件,中间件,数据挖掘什么的,出来以后肯定是软件工程师。3,计算机应用。这个什么都有,肯定是偏软件。还有一些所谓的计算机图象处理,计算机识别,专家系统什么的。现在很多学校还开始了一个叫网络安全的二级学科。其实我告诉你,我是国内一个重点大学计算机本科出来的,本科的时候,你要是用心学,自学比较勤奋,确实能学到东西,甚至很牛。要是很着混,也能毕业,毕业了什么都不会,对计算机狗屁都不是。大多数人是混,反正我们学校是这样,那些不如我们学校的估计也是。比我们学校好的,我不知道。能好些吧。要是研究生,好一些,会点具体的技术。但是也看你学校,看你水平。很大一部分学计算机的人毕业以后,做的是和计算机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活。或者如上面2个老兄说的,做什么修理电脑,或者卖电脑,网管,替人做网页,这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但是如果你真的有本事,学到东西,主要是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编程技巧,还有英语,那么不管你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华为,中兴,大唐,甚至微软,NEC,通用电气这些极其牛的研究型公司就会要你。那就不光是一个工资的问题了,你得到的是一分前途。计算机还是前景很好,就业比其他专业都容易。其实我觉得不一定非要上计算机专业,我个人认为,现在最好的专业是微电子,就是所谓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就是IC。是IT业最赚钱的行业。我觉得计算机本科学东西,编程机会少,所以软件学不到什么,硬件又接触不上,也没有硬件知识。不如学电子信息工程,极其实用。好了,差不多就这样。如果你是一个高考的学生,那么我今天打这么多字就算没有白打,我高考的时候就是什么都不明白。哎。无论学校好坏,只要你大学好好学,都能学出来。关键看你自己。专业很重要,比学校重要,专业决定你一生,而学校只是4年的事情。毕业了还可以考研究生。当年我是太在意学校了。最后学校也垃圾,在学校里面呆的也不开心,学习也没有学好。如果你报志愿,有一个千万不能报,就是生物学科。出来没有工作,即便你是复旦毕业的也一样。如果你学习特别好,且不说清华,你要是能考上浙江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华中科大这些工科学校,我建议你报电子科学与技术,就是微电子。因为这个专业一旦你日后上研究生,出来了前途无量。如果你学习一般,为了以后就业考虑,报电子信息工程就不错,或者计算机也可以。好好学,出来了总有一份1500元以上的工作等你。研究所,高新企业什么的,很多地方需要电子类人才。

计算机行业怎么样?

叟何人邪
忍岳
2018年全年中国软件行业分析:运行态势良好,新兴业态成为拉动增长新动能2018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分析2018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收入和效益保持较快增长,吸纳就业人数稳步增加;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步伐加快,结构持续调整优化,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服务和支撑两个强国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正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智慧社会演进的重要驱动力量。一、软件业保持较快增长,为促进稳增长、稳就业发挥重要作用1、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有力拉动了经济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软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8年底,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3.78万家,比上年增加2881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3061亿元,同比增长14.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0.7%,增速居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首,占GDP比重达3.6%,已成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2011-2018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统计及增长情况(备注:2013年增速为23.4%)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显。经初步统计,2018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8079亿元,同比增长9.7%。从重点监测的龙头软件企业看,利润总额增长19.6%,销售利润率9.2%,全行业正在形成具有实力的大企业和充满活力的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3、从业人数平稳增加,为稳定就业做出贡献。2018年末,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为643万人,比上年增加25万人,同比增长4.2%;占我国城镇就业总人数①的1.47%,比2017年末稍有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13.4%,人均工资增长8.8%。2011-2018年中国软件行业从业人数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4、出口保持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出口554.5亿美元,同比增长0.8%,占全行业业务收入的6%左右,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增长5.1%。全行业业务收入中,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比例为31:55:14,结构与上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7.6%,快于行业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2011-2018年中国软件业务出口金额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二、软件业集聚发展效应进一步凸显,布局合理调整1、东部地区稳步发展,中西部地区软件业加快增长。2018年,东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9795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79.0%。中部和西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为3163亿元和7189亿元,分别增长19.2%和16.2%,高于全国增速5.0和2.0个百分点;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5.0%和11.4%,同比均提高0.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914亿元,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4.6%。2018年中国分区域软件业务收入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主要软件大省保持稳中向好,海南及部分中西部省市快速增长。软件业务收入居前5名的广东(增长12.2%)、江苏(10.7%)、北京(16.8%)、山东(15.9%)、浙江(21.1%)共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0192亿元,占全国软件业比重的63.7%。软件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19个,其中海南省同比增长达89.9%,西部的广西、青海、云南和贵州增长分别达77.0%、50.3%、23.7%和23.4%,中部的江西、安徽增长达37.7%和27.7%。2018年中国TOP10分省市软件业务收入主要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3、重点城市在软件业发展中的作用突出。2018年,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中心城市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51237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达81.2%;其中有15个城市软件业务收入超千亿元规模,北京、深圳、上海软件业务收入超过或接近5000亿元规模;软件业务收入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中心城市和直辖市共9个,其中杭州、宁波市增速超过20%。重点城市立足人才、创新、资源等方面优势,形成各自的软件产业发展特色,获得质量效益双提升,并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2018年,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中心城市利润总额占全国软件业比重为86.2%,同比增长1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三、新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培育新动能发挥积极作用1、新兴业态拉动软件业加快发展,已成为新的增长点。我国特有的人口基数庞大、互联网普及程度高、基础数据资源丰富等特点,有力促进了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落地和应用发展。2018年,云计算相关的运营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1.4%,在信息技术服务中占比达30.0%;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1.9%,占比13.9%,两项收入直接拉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4.9个百分点,成为产业增长的最重要动力来源。同时,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也全面影响到传统软件开发领域,使开发、交付和盈利等模式转型,引发计算平台重构并带来新的市场空间,使平台软件、APP软件等快速兴起,软件产品实现收入增长12.1%。2、新兴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加深,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开展广泛应用和模式创新,支撑制造业、农业、金融、能源、物流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传统产业“赋智赋能”,出现越来越多的典型应用案例;特别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加快,2018年工业软件收入增长14.2%,工业互联网正在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焦点;支持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建设,帮助解决社会管理和民生问题的同时,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据对重点龙头软件企业的监测显示,交通、安防领域的信息技术需求增长明显。四、软件业科研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创新体系不断完善1、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发呈现“龙头领先、中小微跟进”的趋势。对重点龙头软件企业的监测显示,2018年企业研发投入增长达20.4%,高于其业务收入增速13.3个百分点,研发强度达10.4%。在持续研发投入的推动下,国内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呈爆发式增长,部分企业国际专利申请量已居于全球前列。2、应用拉动型的创新体系正在形成和完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逐渐成熟和落地,已成为大多数软件企业创新发展和业务应用的主流方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打开了新的创新路径,初步形成多种创新应用成果,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引领发展;开源社区改变传统开发模式,正在成为新的创新原动力;以应用拉动创新的体系,催生出大量新兴业态,吸引了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投资和资源,不断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