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今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比以前增加了不少,今年的考研试卷会不会因此而变难?

多于之赢
历物之意
2010年政治大改第一年,题目比较简单,预计今年政治会难度加大根据5年一大改,3年一小改,英语今年会比去年简单,去年英语太难了,NND,我们出考场,就想把出题的老头老太太做了,就“火锅”这个单词,难住了一大片的考生呀,想想都心疼、现在都后怕呀综上所述,2011年考研题目难度会有所加大,但是,会控制在适度范围之内(具体的可单聊)这个不一定

今年考研成绩这么高,明年考研还会再提高吗

人极
况尊我乎
按一般常规来说,不会降低就是了,现在考研似乎成了一种所谓的“时尚”,不管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不管是学生,还是在职人员,不管是工作顺利的还是工作不顺心的,现在有事没事都喜欢考考研,考研的人数不会减少,而现在国家的趋势是考研的名额减少,保研的名额增多,多以分数肯定不会减少就是了!那天我在邮电学府的咨询会上听说,明年是小年,应该不会有大的提高。

研究生扩招是真的吗?

领跑人
迷与狂
是真的,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相关政策有关情况。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32.2万人。翁铁慧介绍,教育部将科学确定分校招生方案。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财政支持情况、高校办学条件等情况,经测算,目前全国有44万左右研究生导师,1.2万个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近年新增2000多个硕士点。在此基础上,确定分校招生规模,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倾斜,预计扩大同比增加18.9万人。同时,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争取同比增加32.2万人。翁铁慧表示,扩招将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倾斜。其中,硕士研究生扩招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专升本计划增量向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倾斜,包括预防医学、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倾斜。

为什么今年研究生少招了好多人,有的学校竟然招的人数是去年的一半啊,那明年会怎么样呢

湮扼
金木讯之
这两年开始各大高校学术型研究生都在缩招,同时专业型研究生扩招,相比之下专业型硕士分数较低,跨考的话成功率会比较高。这是目前的大趋势,过几年专业型硕士真正推广后也会变的非常热门,难度也会相应增加。所以,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考虑专硕,提高考研成功率。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1考研报考人数增加了多少?

境界
撒穆
近几天高校陆续公布21考研报考人数,整体来看,每所院校报考人数较去年都有所增长!今年考研人数突极有可能突破去年的341万大关!01.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达26443人,增幅11%人大公布了截止到10月31日的报考数据统计,报考人数增加了6580人,已经达到了26443人,突破历史新高!人数增加最多的学院是商学院,其次是公共管理学院和法学院。总体相比2020年硕士报考总数23800余人,今年报考人大增加2643人,增幅11%。0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截止10月30日下午5:00,共16269人报考北航研招办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截止2020年10月30日下午5:00,报考北航的统考生共16269人。2021年,北航拟招收各类学历硕士研究生约5000名,与2020年拟招人数相比有明显缩招,其中2021年拟招全日制学习方式约3600名(含拟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约1800名),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约1400名(非全日制学习方式仅招收定向就业类别考生)。03.西北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达13575人,增幅12%报考西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人数达13575人,比2020年的12159人增加1416人,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其中:报考生源中,统招(含联考)考生13329人,推免生246人;全日制考生11098人,非全日制考生2477人;学术学位研究生5197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人数8378人;应届毕业生5183人,占报考总人数的40%;女生9394人,占报考人数总数的69.2%;热门专业: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报考1135人,应用心理(专硕)专业报考971人,法律(非法学)专业报考507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报考354人。04.首都师范大学截止10月25日报考人数达13551人首师大于26日公布截至到25日的报名数据统计,截至25日共有13551人报考首都师范大学。报考人数突破1000人的学院有:心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文学院、初等教育学院。首师大2021年9个门类的200余个专业(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2400人左右(含拟接收推免生937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生2330人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生70人左右,招生计划中列有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6人、单独考试计划5人。另外,首师大今年新增人工智能学硕、教育管理专硕两个专业。10月26日,首师大研招网官网公布了2021年推免生拟录取名单,推免生共拟录取318人。05.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10376人,增幅14.45%首经贸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万人,一志愿报名人数为10376人,较去年增加1310人,增幅为14.45%,创历史新高!今年该校我校考点报名人数为4479人,较去年增加39.93%。2021年我校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284人,较去年增加83人,增幅为41.29%。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92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92人。06.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9243人,增幅15.8%截止10月31日,共有9243人报考北京林业大学,比去年同期增加15.8%。考生来自31个省市,考生来源主要以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居多,占总报考人数54.6%,考生报考的考试方式以全国统一考试为主。07.西南石油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确认前近8000人,增幅42%西南石油大学11月3日召开网上确认培训会,会议提到了该校报考点的人数及报考该校的人数,其中报考该校考生确认前近8000人,增幅42%,创历史新高!0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6179名,增幅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为2400人,全国共6179名考生报考,报考人数比去年增长8%,其中:按考试方式统计:参加全国统考6023人,单独考试156人;按学习方式统计:报考全日制4786人,非全日制1393人;按报考专业统计: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为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土木水利、会计(专业学位)、工商管理、资源与环境(安全方向)、会计学、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09.陕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为4559人,增幅20%截止10月31日报名结束,报考陕西中医药大学的考生人数为4559人,较去年增加727人,增幅20%。该校考点考生人数为5184人,超出去年461人,增幅10%。10.西南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4388人,增幅14.6%截至10月31日,共有4388名考生报考西南医科大学,比2020年增加14.60%,其中报考人数居前三的专业分别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医学学术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报考人数分别为1673人、575人、569人。西南医科大学推免生最终录取11人,录取人数比2020年增加37.5%。11.成都大学预报名期间已有1620人报考,增幅已达到71.2%根据成都大学学校官网消息:截止9月27日预报名期间,成都大学已有1620人报考,比去年增长71.2%。报名人数超过200人的学院有:商学院(473人),美术与设计学院(331人),影视与动画学院(208人)。

2020考研时间公布,为何考研通过率严峻的情况下,考研人数逐年增加?

长恨天
下泉
因为意识到学历重要性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一开始是不知道自己的学历会影响到以后的就业的,就是在工作了之后才开始渐渐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自然就会有很多人开始考研,甚至还有很多已经工作了的人又重新开始考研。目前就业人数的增加,导致就业难度增加,迫使毕业生们通过学历提升来延迟就业,提升竞争力。在今年的两会上,国家统计局宁吉喆局长向媒体透露过一组数据: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首次突破800万大关,达到820万,中职技校毕业生人数也将达到500万,两者相加,共计有约1300多万需就业人口…这个数据无异是巨大的,够得上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数了。并且相对而言,本科生就业优势并不明显,论科研能力,比不了硕士、博士研究生,论动手实践能力,又比不了中职技校,中职技校会开挖掘机、会美容美发,会厨师面点,会机动车维修,显然本科生是做不到这些的。我国现行人才需求呈现橄榄球形状,研发型人才需求旺盛,技术型人才需求旺盛,但处于中间状态的通用型人才需求相对疲软,致使广大本科生就业竞争难度增加,迫使即将毕业的学生通过提升学历和能力来增强就业实力。另外,用人单位对员工学历、素质要求的提升,也是重要原因。综上所述,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很多人不得不选择考研,为了能在未在进入职场的时候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今年研究生持续扩招,考研难度将如何变化

百川灌河
玛丽亚
考研人数大幅增加,而录取人数增幅较小。学硕难度加大,专硕越来越热国家线参考价值在下降。除了34所自划线院校外二战考生越来越多具体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了解一下哦链接

为什么现在的研究生,越来越不吃香

利维坦
接力棒
1、读研无用?什么叫“有用”?如果是指读研就能找份好工作就能一夜暴富迎娶白富美,那是做梦……读研只能提供再学习的机会和更高的平台,接触更上层次的人,开阔视野,至于最后学得好不好那看自己了,而学得好和能不能发家致富也不是必然的联系,学得好,会做人,只能增加发家致富的几率而已,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其实,很多人之所以纠结读不读研的根本原因是把金钱和学历划等号了,事实上这两者没有必然联系,研究生的本质目的是为了人类的知识水平提升而努力的,商人才是为了财富水平而努力,所以,衡量硕博士的最重要标准应该是他们有什么研究成果,他们应该干的就是这个,至于更高的收入水平,只是附带品而已,所幸知识型经济是大趋势,社会不会亏待那些懂得有效学习的孩子们的。没能力读书做研究的人当然不能读研,最好就直接去工作,研究生本来就是教育金字塔的上层建筑部分,不是人人都能达到这个位置的。自己不适合走到上层,就反过来攻击它…………可以理解这种想法,知识和眼界让人更宽容,缺乏这两者,自然不能那么宽容。2、文化水平低的人赚得照样比研究生多?不懂统计学且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的朋友挺喜欢持有这种观点。文化水平低的群体,例如本科以下,收入往往呈现右偏态分布的势态,众数在最左侧,均值水平也明显低于硕士及以上群体(不信的话去看看低收入群体大都什么文化水平吧,也有相关统计数据,当然得考虑代际因素,不要拿老一辈的人和现在新毕业的硕博士相比),认为文化水平低收入却高于硕士博士群体的人,都是拿前者的极端高值和后者的均值相比,这些极端值根本没有代表性。当然,没读过那么多书的人是想不到这些的,他们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和他们说了也白搭。新闻里总喜欢说谁谁做个贴膜都月收入上万,为什么这种事能成为新闻?就是因为大部分做这种小生意的都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出个奇葩就成新闻了。为什么没人去报道硕士毕业几年就月薪上万呢?因为压根儿就不是回事。少数低学历高收入的朋友也喜欢炫耀自己的收入高过某一些硕博士,其实这是心虚的表现,这种想法事先就认定了高学历的平均收入高于低学历群体,于是拿自身个案来进行反驳和夸耀。况且,真要比的话很容易就能找到同辈中学历高收入更高的人。3、读研能给你带来什么?首先,我说的是正儿八经地读研,纯混学历或者只知道应付考试的就一边凉快去吧,读不读差别不大,一纸文凭帮不了你什么,别混了文凭毕业后一无是处于是转身责怪自己被大学上了。其次,读研能提升你的学识、人际圈层次,开拓眼界,并能让你学到一些必要的分析技能。有人觉得这些很虚,那什么最实在呢?钱嘛。但是钱是怎么来的呢,天上掉下来的?显然不是。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了,那会儿胆子大,当一个二道贩子就能一夜暴富。靠头脑赚钱事半功倍,你没黑没夜地开店卖货,生意有幸做大了,最后还是要面对资本市场那帮玩头脑的,他们就靠一颗颗脑袋和一张张嘴就能坐享你的未来收益,最后你会发现其实是在给他们打工而已。不要认为知识虚,真的出到社会走一圈,只要有真本事,没人会说读研没用,当然那些源自嫉妒和无知的责难又是另一回事了。4、当你在读书的时候,别人打工的都在赚钱了……不怪他们,没读过书嘛,所以总喜欢这么想。有效的学习能提升你的未来现金流的整体水平,别人搬砖一个月5000,不考虑通胀的话,搬十年也涨不到多少,三年搬砖预计收入才180000,硕士(非特别冷门专业)毕业,刚开始倒霉,就算4000吧,第二年5000,第三年6000……这种上涨空间是无限的,因为你的工作有技术含量,能提升你的能力水平,并且能够带来的机会,因此收入会不断上涨,很快搬砖的同学就会发现他已经被你甩在身后了。知识让我们更有远见。5、需要注意的问题不能回避的是,部分理论性太强的专业的确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尤其是人文学科,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学应用型的知识和技能,”道“和”术“都要掌握好才能游刃有余。6、研究生教育烂,所以没必要读研?国内研究生教育的确烂,但你都这么大的人儿了,自己不能学?图书馆总有吧?没人拦着你学习吧?懂得自主学习才叫真学习,你的努力其实就是对研究生教育水平提升的一大贡献。

是研究生新增专业了吗?

阮元
其声挥绰
对的,新增硕士点。撤销“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增列“中国语言文学”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撤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中的“项目管理”授权工程领域,同时增列“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也就是说撤销了载运这个专业,就是这个专业没有硕士点了,增加了中国语言文学这个一级学科,也就是说燕山大学这个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都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了~而且还增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专硕授予权。项目管理这个专业方向撤销了,也就是说报考工程硕士的不能修项目管理这个方向了~谢谢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