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报考在职研究生?发展前景怎么样?

红云岗
梦露版
  我们不难发现报考在职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除了考研热持续升温带来的影响之外3433623739,当然还离不开考研政策对在职考研的支持!在职研究生的发展前景怎么样呢?  一、国家对它更加的重视  国家一直都很重视教育的发展,之前由于需要发展的教育模式比较多,可能在职研究生教育分到的关注就不会很多,这样就导致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很缓慢。而且由于各种政策制度还没有完善,使得人们对其并不是很放心,因此报考的人数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现在不同了,国家已经开始重点发展在职研究生教育了,从2016年进行的改革中就可以看出来,国家对其更加重视,可以说是给报考在职考研人群吃了一颗“定心丸”,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不用再担心在职研究生的真实性了。  二、灵活的教学方式让人欣喜  在职研究生教育之所以会叫做“在职”,主要就是因为可以让我们边工作边学习。很多人想读研,多数是因为想通过读研来帮助自己的工作,而半工半读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将所学合理运用到工作中,使得工作能力可以有不错的增长。  在职研究生的教学方式区别于全日制研究生,其不占用正常工作日,一般都是在周末或者假期进行授课,对于大多数在职人群来说,多一种方式就会让我们的选择更为灵活。  三、为低学历者带来了希望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专科、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专、本科学历的优势也是越来越小,这时候提升学历就是很重要的事情。  以往想获得研究生学历,只能报考全日制研究生,但是就不能正常工作了。而随着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这种情况就有所改善了。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有一字之差,此差别主要就是在教学方式上,其他方面是一样的。我们要是报考非全日制,顺利毕业后也是可以获得硕士学位和学历证书的,而且是受国家承认的。  四、人脉资源是不可多得的  行走“江湖”,人脉资源不能少。通过报考在职研究生,大家通过在一起进行学习,相互之间可以交流彼此的工作、学习经验,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还有就是,大家通过长时间的学习,还可以结为朋友,即使在毕业之后也可以进行联系,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当中,彼此之间也可以进行友善的互助。

2021考研开考377万人报名,为何这么多人选择深造去考研究生?

猫街
常武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在12月26日、12月27日进行。根据教育部发布3436316236的数据,本次考试报名人数达到377万,创下历史新高。近年来,考研大军规模不断扩充,根据往年统计数据,2016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77万人,2017年报考人数首破200万大关,达到210万人。到2018年,人数升至238万人,增幅达到18.4%。而到了2019年,考研人数规模达到290万人,比2018年再增52万人,增幅升至21%。从2016年到2020年,短短5年时间,报名人数翻番。多元原因造就“考研热”外因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就业压力剧增。在就业压力增加的同时,各公司的人才招聘的学历门槛都有所提高。特别是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学生急需提升自身学历以增强竞争力。虽然学历高低和职业能力并无关联,但用人单位市场的侧重,使得学历在招聘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就业压力的增大,岗位的减少,考研,也是一种缓解就业压力的方式。因疫情影响,出国留学人数变少,进而部分学生转向国内考研。各大高校纷纷扩充招生人数。内因生活条件的改善,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自我要求也随之提高。同时身边亲朋好友的带动性,也促使学生不甘落后,对于继续进行个人深造的追求就逐渐加大。学生希望通过考研,获得更好的未来发展前景。目前就业市场上的学历和薪酬挂钩,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对于“双一流”高校、985、211高校的毕业生有很大的侧重性,考研,也是提升学校层次的一种方法。

考研报录比是指报考人数比录取人数,为什么还多了个上线人数?

毛苌
募左右曰
上线人数是指达到复试线的人数,有的学校会有俩道划线,学校的线和所报考的学院线,学院线要高于学校线,希望对你有帮助

报考研究生的人越来越多了,考研的好处有哪些

红毛衣
习常
一、工作优势研究生学历相对比较容易找工作,且很多岗位的大门只向研究生敞开。学历是块敲门砖,越好的岗位要求越高。公务员(省部级及以上)招录考试,除共青团中央、外交部及一些相对艰苦及冷门岗位外,大多数职位本科生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参公事业单位亦是如此。地方公务员省直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诸如财政厅、组织部、宣传部、发改委以及其它权力较大的职能部门,基本只招收研究生。省会城市和相对发达城市的事业单位(体制内职位)对于应届生的报考要求也提高到了研究生层次,比如一些乙级及以上等级医院目前基本只要博士,重点初中、高中的教师也是非研究生不要。社会对于应届生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一些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大型私营企业也是非研究生不要,非985和211不要,任性的很。最简单的例子,企业研发类岗位基本上只招收研究生,地区及省级设计院(电气、建筑、水利、铁路等)如今只要研究生,而且基本要求双985且本硕专业一致。高校大面积扩招导致如今的研究生遍地开花。如果本科学校再没有一些所谓的985、211牌子支撑,除非个人能力非常突出,否则就业压力山大。一个研究生学历起码在找工作的时候拥有比本科生的选择,进可攻、退可守。当然,并不排除很多同学学校一般,但通过个人辛勤努力开创出大好局面的情形,本答案的探讨始终基于大样本群体。二、学历优势研究生学历可以获得一个相对较高的起点,减少不必要的磨难。中国目前的发展氛围整体是重视学历、重视教育的——研究生考入公务员,一年转正之后即是副科级干部(副主任科员),博士是正科级(主任科员),本科生则至少要五年。国家电网2015年的招聘简章对于博士、硕士、本科生在基层呆满年限做了明确说明,分别要至少呆够一年、三年、五年才能调动;各大银行招收的应届生必须在柜台呆满一定年限,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刚入职都要下基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等亦是如此。同样都要进行基层锻炼,学历高的呆的时间短,学历低的只能硬着头皮熬。没有关系、没有学历、没有个人能力的大爆发,基本定在基层很难挪动,到处都是人才,竞争极为残酷。对于企业来说,一般研究生在基层实习磨练一年即调入研发岗,不会让人一直干体力活,毕竟花大价钱招了人就必须用在刀刃上,否则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浪费。一个相对较高的起点使自己在将来的工作中有较大的机动余地,同时一些相关硬性规定保护了自己不至于被过度压制而导致长期不得翻身,减少了不必要的磨难。三、综合提升读研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扩宽视野、增长见识、积累人脉。读研可以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学校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都是分开的,会针对层次提供不同的教育资源。比如一些学校的博士论坛,可以将行业内的各种前沿领军人物聚在一起互相探讨问题。尤其对于那些考研到更好学校的同学来说,可以听到各种内容的讲座、接触专业领域内的大牛、获取良好的教育资源,而这其中许多以前是接触不到的。研究生同学都是经过考研筛选而聚集到一起的,水涨船高,对于人生交际、动力推进、相互影响各方面都有更加进一步的提升。很多人要么是保送、要么是学习能力突出、要么就是意志力坚韧,在这个相对优秀的群体中可以极大的扩宽视野、增长见识。而当这些同学走上人生岗位,大多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研究生同学关系便形成了一个丰富的人脉网络。四、重新规划未来读研可以转换专业方向,重新规划未来。本科时选择专业大多根据父母意愿、感性理解或机缘巧合,对自身未必有一个全面而清醒的认识,对于部分同学来说,考研可以再一次选择自己喜爱或适合自己的专业,多了一次重要选择的机会,是一次重大的人生方向调整。五、薪酬优势研究生的收入水平普遍比本科生高。从国有企业的角度来讲,刚进单位,硕士只比本科高两级工资。两级工资没多少,一般不超过1000RMB,但如果本科同学不能打破平衡取得超越,这个差距将会持续到死。而且很多单位的奖金系数、安全奖等相关待遇是按照学历和职务高低来计算的,换句话说,读两到三年研究生,单从收入上来讲是绝不浪费的。对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起薪待遇基本成二倍比例。当然,如果本科同学将来工作扎实、混的风生水起、成为企业精英,那就另当别论。拿门槛较高的研发岗位来说,有的本科生入职较早、水平业务能力突出,很快也被调到研发口。路窄了,但没堵死,想要迈过就得表现得更加优异。营销类职位、艺术设计类、自主创业等一些列对学历依赖不强的行业,不在我们讨论的范畴。六、考研能改变什么如果你读研选择去努力,收获一定要比本科时同样的努力要多。知乎上有个问题,大学生挣得没有专科生多,大学教育还有用吗?下面有个回答说的是:拿一个样本群体的较高值和另一个样本群体的平均值比较,是不对的。我觉得很对。大学生没有专科生挣得多,这个现象存在,可以说是广泛存在。但是之所以还有这个制度,是因为社会总要留住一个可能,让那些不甘于屈服命运的人,有努力的可能和条件。而不甘于屈服命运的人,永远是少数。开挖掘机好的有月薪上万的,但是本科生好的有直接进google的,研究生好的直接就出国拿绿卡年薪六位数的,dollar。如果你读研选择去努力,收获一定要比本科时同样的努力要多。但是如果不知道读研为了什么,就想混个文凭,图个清闲,那还真不如开三年挖掘机。三年挖掘机开完说不定都付首付了,如果消磨时间,三年后还是一样的迷茫,进入社会后被社会无情碾压。But,学历不是万 能的狗皮膏药,读研不会一劳永逸。考上研究生,只不过多了在更广阔的舞台施展的机会,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丰富精彩的人生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与付出。七、落户优势研究生学历可以带来的落户优势。近段时间,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南京等20余城市纷纷出台人才新政,掀起了一轮“人才争夺战”,人才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很多二线城市出台应届生就业优惠政策,户口、现金、房补、都成了这场强人大战的头等奖。对于北京、上海这种不缺人的城市而言,想要落户其中相对困难的多,而研究生学历可以带来的福利,像上海的积分落户政策,研究生毕业通过满足各种指标,可以相对容易在上海落户。

考研目标院校同专业有多少人报名在哪查看?

而成于天
好诱惑
这个是不会对外公布的,只有学校内部的人才会知道。不过报考人数就算让内你知道了也没有多大意义容,因为很大程度上是虚的,报了的人不代表都会现场确认,现场确认了也不一定都能坚持去考,去考的也有很多是纯粹打酱油的,还会有很多缺考的,所以报考人数很多是虚的,重点是知道招多少人,自己能考多少分差距有多少,怎么缩小差距考出成绩才是王道,加油!

考研哪个专业报考人数最多,竞争最激烈?

心斋
符书
2005年 2006年 专业名称 报考人数 专业名称 报考人数 1 法律硕士 174,200 企业管理 164,200 2 企业管理 153,700 MBA 139,200 3 MBA 144,600 金融专 128,000 4 金融 134,300 英语语言文学属 126,600 5 英语语言文学 130,900 法律硕士 95,500 6 计算机应用技术 104,900 计算机应用技术 81,400 7 会计学 64,100 会计学 76,300 8 设计艺术学 62,200 美术学 75,400 9 管理科学与工程 61,3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72,300 10 信号与信息处理 59,000 设计艺术学 72,100排名前十的专业为:会计硕士金融硕士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会计学信息与通版信工程金融权学设计学英语语言文学艺术设计数据显示,在研究生报考的前10的专业中,经济管理类占比60%,报名最多的前两位均为专业硕士,理工类专业仅占10%。

现在考研不是上了分数线就可以报?还是得看报考人数?既是你上了分数线但是报考的人多还是会被挤下来??

烽火台
阿诗玛
是先考完后出国家线,不过国家线直接淘汰。即使过了国家线如果你在所报考的学校回的初始成绩排名低于招答收名额的1.2或1.5倍也不能参加所报考的学校的复试,这时就选择调剂,即使复试被涮也可以调剂。一般报考人数多的学校或专业,它的复试线也高。是的啊和高考差不多那种那意思就是还是看谁分数高?即是你分数达到他的那个下线分数,但是报考的时候数据会不停地刷,然后又被挤下来?

考研报名人数是参与考试的人数吗?

乃愤吾心
有患
很明显,报名人数不等于考试人数。很多人虽然报了名但考试时没有到场内,比如我考时,我容们一个考场就有3,4个没去的,考完一科就不考的也有。复习时也有同学因为工作有了着落或者其他原因(琐事干扰,男女感情,决心不够)等原因放弃的,这样的比例很小,应该说,决定了考研的,基本都会坚持到最后。所以说,考研不仅仅是一次考试,更是一个过程,一种锻炼,在经历了大学的轻松与风花雪月,需要给自己一个清醒和独守孤独,坚持理想的机会,所以,虽然考研人数在增加,但希望大家都能经历一次!~

2021考研有多少人报名?

红毛衣
八尾猫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定在12月26日至28日举行,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本次考试报名人数高达377万人,这一数字较上一年度的341万人增加了36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其实,近年来,考研大军的规模不断增加,报名人数已是屡创新高。据数据统计,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大关,达201万人,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则升至238万,较上一年增幅达18.4%。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规模达到290万人,比2018年再增52万人,增幅升至21%。到2020年,考研人数则首次突破了300万大关,达341万人。纵观近五年的考研报名数据,从2017年的201万,到2021年的377万,不到五年时间,考研报名人数增加了170多万。扩展资料:2021年研究生考试的新变化需要引起注意根据《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2021年起,全面推进经济类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改革试点,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6个经济类专业学位选用,招生单位要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此外,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将进一步推进科学精准划线。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21考研今日开考:377万人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