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公安大学警务硕士考试科目有哪些?

施为
蝴蝶谷
警务硕士考公安法制、公安学基础、刑事侦查和治安。参考书没有指定,复习的时候,一定要看考试大纲,把大纲上要求掌握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从书上找到答案就行了。如果找答案的话,你可以自己看看这11本书。当年我考的时候,大纲上很多考点,很难找。你像“侦查实践前沿动态”、“刑侦体制改革”、“诈骗案件的概念和特点”“诈骗案件的侦查要点”等,我直接买的博联的资料,省事。这是参考书:1.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1版(2012年);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主编:孟昭阳、高文英2. 《刑法学》第3版 (2012年);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主编:李文燕、杨忠民3. 《刑事诉讼法学》第2版(2012年);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主编:刘万奇4. 《公安学通论》第1版(2014年);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主编:程琳5. 《公安学基础教程》第1版(2012年);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编写组编著6. 《刑事侦查学》(修订本),孟宪文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7. 《情报主导侦查》马忠红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8. 《中国刑侦体制改革研究》王守宽主编,群众出版社2009年版9. 《治安管理学概论》(修订本),熊一新、李健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版10. 《治安管理学》(修订版),熊一新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1. 《刑事案件侦查》米学军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你这个不对啊!

警务硕士的考试

布卢姆
风水劫
第一部分 公安学基础一、绪论(一)警察与警察学1.警察的概念2.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3.警察与国家4.警察学(二)我国的公安学1.公安学的概念2.公安学的研究对象二、我国公安保卫机关的建立和发展(一)建国前公安保卫机关的创立和发展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公安保卫机关2.抗日战争时期的公安保卫机关3.解放战争时期的公安保卫机关(二)新中国成立后公安机关的建立和发展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公安机关(1949年-1966年)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公安机关(1966年-1976年)3.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安机关(1976年-至今)三、公安机关的性质与职能(一)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1.公安机关的性质2.公安机关的宗旨(二)公安机关的职能1.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2.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关系四、公安机关的任务与公安工作(一)公安机关的任务1.公安机关的任务2.实现公安机关任务要抓好的事项(二)公安工作1.公安工作的概念2.公安工作内容(三)公安工作的特点五、公安机关的职责与权力(一)公安机关的职责1.公安机关职责的概念2.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二)公安机关的权力1.公安机关权力的概念、特点2.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3.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六、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与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一)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1.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涵义2.公安工作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必要性(二) 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1.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2.公安机关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七、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与基本方针(一)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1.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2.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内涵3.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二)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1.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概念2.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内涵(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内容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要求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工作范围八、公安队伍建设(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素质和职业道德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素质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道德(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义务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纪律(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人事管理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录用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晋升、辞退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务序列与警衔制度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惩制度(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管理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的含义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任务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五)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1.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涵义和内容2.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途径九、公安改革与发展(一)公安改革及其意义1.公安改革的涵义2.公安改革的意义(二)改革开放30年公安改革的基本经验和成就1.改革开放30年公安改革的基本经验2.改革开放30年公安改革取得的成就(三)新世纪新阶段及当前的公安改革与发展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的主要内容2.公安机关“三项建设”的背景、内容与意义第二部分 公安法制一、公安法制概述(一)执法规范化建设1.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2.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总体要求3.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内容4.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主要措施(二)新时期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新要求1.执法为民2.严格、公正执法3.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4.以人为本5.尊重和保障人权6.宽严相济7.和谐执法8.提高公安队伍法律素质二、公安行政法学(一)公安行政法的渊源与基本原则1.公安行政法的渊源2.公安行政法的分类3.公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二)公安行政主体1.公安行政主体的概念、特征2.公安行政主体的类型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权限与义务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律责任(三)公安具体行政行为1.公安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与合法要件2.公安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3.公安具体行政行为的种类4.公安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关系(四)公安行政执法程序1.公安行政执法程序的含义及价值2.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五)公安行政执法监督与救济1.公安行政执法监督2.公安行政复议3.公安行政赔偿4.公安行政补偿5.公安行政诉讼三、公安刑事法学(一)刑法学1.刑法学概述(1)刑法的目的和任务(2)刑法的基本原则(3)刑法的适用范围2.犯罪概述(1)犯罪的本质与基本特征(2)犯罪的界定3.犯罪构成(1)犯罪构成的定义与意义(2)犯罪的客体(3)犯罪客观方面(4)犯罪主体(5)犯罪主观方面4.刑法中的正当行为(1)正当防卫(2)紧急避险5.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1)犯罪既遂(2)犯罪未遂(3)犯罪预备(4)犯罪中止6.共同犯罪(1)共同犯罪的含义与构成要件(2)共同犯罪的形式(3)共同犯罪人的分类7.刑罚概述(1)刑罚的目的与种类(2)刑罚裁量的一般原则(3)刑罚裁量情节(4)累犯、自首和立功(5)数罪并罚8.刑法分则(1)危害国家安全罪(2)危害公共安全罪(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5)侵犯财产罪(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二)刑事诉讼法学1.刑事诉讼法概述(1)刑事诉讼的目的(2)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2.管辖分工与回避(1)管辖概念与种类(2)回避的概念与种类(3)回避的适用程序3.刑事辩护(1)辩护的概念与意义(2)辩护的种类(3)辩护人在不同诉讼阶段的权利(4)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参与刑事诉讼4.刑事证据制度(1)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2)刑事证据的种类(3)刑事证据的分类(4)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5)证明标准与证明规则5.刑事强制措施(1)强制措施的性质和意义(2)五种强制措施的适用(3)两种羁押措施的法律后果6.立案与侦查(1)立案的意义与条件(2)立案程序与立案监督(3)侦查行为的法律性质(4)强制性侦查行为的法定程序(5)侦查终结7.审查起诉(1)审查起诉的法律意义与起诉的条件(2)补充侦查与不起诉的适用程序8.审判与执行(1)审判组织与制度(2)普通一审程序(3)二审程序的特殊原则(4)死刑复核程序(5)审判监督程序(6)减刑、假释和监外执行 第 一 部 分 刑事侦查一、刑事侦查概述(一)刑事侦查工作的任务和目的(二)刑事侦查工作的方针与基本原则(三)刑事侦查工作体制与机制二、犯罪现场勘查(一)犯罪现场勘查概述1.犯罪现场勘查的要求2.犯罪现场勘查的组织指挥(二)犯罪现场勘查1.犯罪现场勘查概述2.犯罪现场勘查的要求3.犯罪现场勘查的组织指挥(三)犯罪现场访问1.犯罪现场访问的对象和内容2.犯罪现场访问的基本步骤和具体方法(四)犯罪现场勘验1.犯罪现场勘验的步骤2.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发现、固定、提取和分析(五)犯罪现场勘查记录1.犯罪现场勘查笔录2.犯罪现场勘查照片与录像3.犯罪现场绘图(六)犯罪现场分析1.犯罪现场分析的步骤2.犯罪现场分析的内容三、摸底排队(一)摸底排队的条件(二)摸底排队的范围(三)摸底排队的实施四、调查访问(一)调查访问的对象(二)调查访问的内容(三)调查访问的步骤(四)调查访问的方式(五)调查访问结果的审查判断五、并案侦查(一)并案侦查的条件(二)并案侦查的组织实施六、辨认(一)辨认的本质(二)辨认的分类(三)辨认的规则(四)辨认的组织实施(五)辨认结果的审查判断七、通缉、通报(一)通缉的条件(二)通缉令的发布权限和范围(三)通缉令的内容和制作(四)制作、发布通缉令的要求(五)通报的分类(六)通报的发布权限和范围(七)制作、发布通报的要求八、追缉、堵截(一)追缉、堵截的方法(二)追缉、堵截的组织实施九、侦查实验(一)侦查实验的规则(二)侦查实验的组织实施(三)侦查实验结果的审查判断十、阵地控制(一)阵地控制的基本原则(二)阵地控制的主要行业和场所(三)阵地控制的方法十一、跟踪、守候(一)跟踪的基本原则(二)跟踪的方法(三)跟踪的组织实施(四)守候的方式(五)守候的组织实施十二、搜查、扣押(一)搜查的分类(二)搜查的方法(三)搜查中的注意事项(四)扣押的实施十三、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一)在逃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和潜逃规律(二)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的方式、方法十四、刑事侦查程序(一)立案1.立案的条件2.立案的实施(二)分析判断案情(三)刻画犯罪嫌疑人条件(四)分析、判断侦查范围(五)确定侦查途径(六)制定侦查计划(七)破案1.破案的条件2.破案的组织实施(八)预审(九) 侦查终结1.侦查终结的条件2.侦查终结对案件的处理3.案件材料的整理和装订十五、各类案件侦查(一)杀人案件侦查1.杀人案件的分析和特点2.对可疑死亡事件性质的甄别3.杀人案件的案情分析4.查找杀人犯罪嫌疑人的主要途径5.杀人犯罪嫌疑人的查证(二)盗窃案件侦查1.盗窃案件的分类和特点2.盗窃案件的案情分析3.盗窃案件的侦查要点(1)内盗案件的侦查要点(2)外盗案件的侦查要点(3)扒窃案件的侦查要点(4)盗窃机动车案件的侦查要点(三)抢劫案件侦查1.抢劫案件的分类和特点2.抢劫案件的侦查要点(四)诈骗案件侦查1.诈骗案件的概念和特点2.诈骗案件的侦查要点十六、侦查实践前沿动态(一)情报主导侦查1.情报主导侦查的条件2.情报主导侦查的工作模式3.网上侦查4.情报分析研判(1)情报分析研判的步骤和程序(2)情报分析研判的方法(3)情报分析研判结果的评价(二)刑侦体制改革1.刑侦体制改革的背景2.刑侦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任务3.刑侦破案机制改革4.刑侦协作机制改革5.刑侦保障机制改革第 二 部 分 治安一、治安管理概述(一)治安与治安管理的含义有关古代治安内容;现代治安含义;治安管理的含义及其特征。(二)治安管理的任务与原则1.治安管理的任务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发现和控制犯罪活动;预防、查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预防、处置治安事件;预防、查处治安灾害事故;为民排忧解难;协助其他行政管理。2.治安管理的原则服从、服务原则;依法行政原则;预防为主、保障安全原则;公开、公正原则等。(三)治安管理机构与治安防范组织1.治安管理机构(1)按照行政层级划分,分为中央治安管理机构,省级治安管理机构,地、市级治安管理机构,县、市级治安管理机构和公安派出所。(2)按照具体业务划分,分为公共治安秩序管理部门;特种行业管理部门;枪支、危险物品管理部门;户口和居民身份证管理部门;社会安全防范指导部门;治安行动队等。2.治安防范组织(1)治安防范组织的种类单位内部保卫组织;辅警组织;自治性安全防范组织(群防群治组织);治安保卫委员会;治安联防组织;职业化安全防范组织(保安服务公司)(2)公安机关对治安防范组织的指导(四)治安管理的法律规范1.适用于治安管理的法律(1)《人民警察法》;(2)《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3)《突发事件应对法》、《禁毒法》等;(4)《治安管理处罚法》、《居民身份证法》、《枪支管理法》等。2.适用于治安管理的行政法规(1)《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2)《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3)《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等。3.适用于治安管理的部门规章(1)《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等;(2)《临时居民身份证管理办法》、《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办法》、《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典当管理办法》等;(3)《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公安机关行政许可工作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程序规定》等。二、治安管理手段、措施与勤务(一)治安行政手段治安行政确认;治安行政命令;治安行政许可;治安行政教育;治安监督检查等。(二)治安防控措施治安防范教育;治安调查;安全检查;治理整顿等。(三)治安强制措施强行遣送;扣留人员;查验、扣留、收缴居民身份证;限期整改等。(四)治安管理处罚(及其相关措施)(详见“第五章治安案件查处”的内容)(五)巡逻与盘查1.巡逻巡逻的方式;巡逻的作用;巡逻的职责;巡逻的权限;巡逻制度等。2.盘查盘查的法律依据;盘查的方式;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盘查规范等。三、治安基层基础(一)治安基层基础概述1.治安基层基础的含义2.“三基”工程建设“三基”工程建设的基本内涵;“三基”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三基”工程建设的实施途径。(二)社区警务1.我国社区警务的基础公安工作的方针;综合治理方针。2.社区警务工作的内容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等。3.社区警务工作的方法走访调查;宣传发动;巡逻守护;警情通报等。(三)公安派出所1.公安派出所的性质与任务2.公安派出所的设置原则3.公安派出所的职责与权限4.公安派出所的基本制度(四)户政与人口管理1.户口登记与户口调查户口登记的内容;户口调查的内容;户口调查的基本制度;户口调查的工作要点。2.居民身份证管理居民身份证的申领、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的签发;居民身份证的使用、查验;临时身份证。3.实有人口管理(1)常住人口管理的主要工作(2)暂住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工作(3)境外居留人口管理的主要工作(4)特殊人口管理的主要工作四、治安管理的主要工作(一)公共场所治安管理1.公共场所的特点2.公共场所的种类3.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娱乐场所概念与范围;娱乐场所的治安问题;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措施。(二)特种行业治安管理1.特种行业的特点与种类2.旅馆业治安管理旅馆业的范围;旅馆业治安管理制度(措施)。3.印章业治安管理印章业的范围;印章业治安管理制度(措施)。4.典当业治安管理典当业的范围;典当业治安管理制度(措施)。(三)危险物品治安管理1.危险物品的范围2.危险物品治安管理的主要手段3.公安机关在危险物品管理中的职责(四)大型活动安全管理1.大型活动的种类2.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的依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的预案;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的基本措施。3.公安机关在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五)单位内部治安保卫1.单位内部治安保卫的方针2.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要求3.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制度4.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的分类5.公安机关在单位内部治安保卫中的监督检查(六)突发事件处置1.突发事件的类型2.突发事件的发展阶段3.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4.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五、治安案件查处(一)治安案件查处概述治安案件与刑事案件的区别;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与种类;治安案件查处的法律依据;治安案件查处的基本原则。(二)治安管理处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与治安管理处罚相关的法律措施;治安管理处罚自由裁量权。(三)治安案件查处程序1.治安案件的受案2.治安案件的调查传唤;勘验、检查;扣押、登记;鉴定、检测;抽样取证;证据保全;辨认等。3.治安管理处罚的告知、听取与听证4.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处罚决定;依法作出不予处罚决定。5.治安管理处罚的执行警告的执行;罚款的执行;行政拘留的执行;其他法律措施的执行。6.简易程序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简易程序的操作规范。7.治安调解治安调解的适用条件;一般调解;现场调解;治安调解的操作规范。(四)治安管理处罚的监督与法律救济1.治安管理处罚的监督2.治安行政复议3.治安行政诉讼4.治安行政赔偿六、治安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一)治安管理的创新治安管理的理念创新;治安管理的体制创新;治安管理的机制创新等。(二)治安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三)社区警务的改革与发展(四)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五)其他治安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警务硕士好考吗,求大神指教

啊海军
太阳族
警务硕士属于专硕,是针对在职民警才可以考的,警硕教育是专门针对在职民警的一种教育体制,不是普通大学生就可以考的。如果你是普通大学生毕业,只能考公安院校里面的学硕,也就是公安学和公安技术!希望可以帮到你!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考研专业:公安学和警务硕士的区别?

卡米诺
梅耶林
公安学硕士和警务硕士的主要区别是:公安学硕士属于学术型硕士,最终获得的是学术型硕士学位;警务硕士是专业型硕士,最终获得的是专业型硕士学位。中国实行的学位教育主要分为:学术型学位(学术理论研究)和专业型学位(注重操作实际能力)两种教育并轨。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区别:1、培养方向不同: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2、招生条件不同:学术型硕士则不需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国家09年新增的一月份统考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并不要求工作经验,招生条件跟原来的学术型硕士一样,应届生可以报考。3、学习方式不同学术型硕士: 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专业硕士:脱产全日制学习,学制2-3年。扩展资料:一、警务学硕士课程:1、充分反映警务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研讨、现场研究、专业实训等方法。2、警务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警务实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3、警务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警务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4、学位论文须与警务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警务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警务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警务学硕士的学位:1、修满规定学分、完成警务训练与实践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警务硕士专业学位。2、积极推进警务硕士专业学位与警务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3、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4、警务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三、公安学知识的分类:1、公安社会学科。主要是研究有关公安工作的社会关系及运用公安对策对社会关系进行有效调整的知识体系。2、公安技术学科。主要是研究应用于公安专业的科学技术形成的知识体系。公安专业特点决定了这个学科中有两类内容:(1)公安实验技术学科,即依赖实验设施进行科学研究的公安科学技术知识,如法医学、刑事物证检验、侦察技术学等。(2)公安技能学科,即需要通过人体反复训练,形成人身操作行为“动力定型”的知识体系,需要一定的体力基础,具有技巧性,如警用武器与与警械使用技能,警用车辆驾驶技术等。(3)公安综合应用学科,这类学科是公安社会学科、公安技术学科或其他学科的交叉结合形成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这类学科在公安学中有很强的应用性。3、公安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有关公安工作的带普遍性的规律和基础知识,为公安专业学科提供基础理论、基本对策、基本方法以及综合性基础知识。4、公安专业学科。主要是分别研究那些体现公安机关专门职能工作的特殊规律的学科。它们提供专业理论、专业对策、专业技术、专业技能以及综合性专业知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警务硕士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安学

警务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哪个好考?

无尤无怨
养心
我刚决定考警务了,单位领导一句公共管理跟我们局有什么关系?给我怼到南天门,想想也对。

警务硕士考研如何准备

面具侠
祸亦不至
专业课满分300,公共课满分200,总分500

你好,我想考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研究生,我从网上看你比较了解,我想问问他的研究生都是警务硕士吗?

任曰
吃鸟瘾
哪有都是警务硕士啊,警务硕士是专门给在职警察考的,还要学士毕业满两年工作满两年才可以考,一般人也没机会考啊。其他的硕士研究生就是和普通的研究生一样的了,国家统招的。不过刑院的研究生都是专业性很强的,你确定你以后会当警察么,警校的出来当不了警察基本上你就是失业的了

普通二本文科女生想考中国刑警学院研究生,考什么专业好,难不难?求师哥师姐指教

常绿树
市南子曰
主要看你的努力不努力了。建议报考公安学专业下面的方向,相对来说,你可以容易些。请问有哪些我可以考的,现在学的是广告专业。悲催了。。。追答公安学,你都能报考,你去看招生简章,上面有详细说明。。。。

应届警务硕士考公安大的博士 要考政治吗?

必授之职
夏礼
应届毕业生是指在应该毕业的年份毕业的毕业生。如果你是应届生,就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