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心理学考研课程有哪些,如何复习

导引
趣取无用
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多、复习量,需要认真复习,才能够复习得好。1、把握时间。只有你自己坚定了,那我们这些人,才可以为你所用,才会有机会帮助你。2、不怕多看。早早就把社会、实验、测量的书看完,先不说效果到底如何,但是咱们就是看过了,有些印象了,对于后面的复习,一定是有帮助的。

现在有没有打算2018年心理学考研的呢

蝙蝠人
健顺
力比多学院有很多2018年心理学考研公开课,导学阶段可以先学习下

2018考研应用心理学属于热门专业吗?

故其杀者
惠能
  心理学考研属于热门的专业,现在许多学生更倾向于报考专业实践性研究生,专硕的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专硕考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然后现在应用心理学考研自命题考试成为大趋势,而自命题考研和统考的最大区别在于:考生的备考信息不对称,统考的题型、命题风格、备考重点等都有章可循,且备考资料较容易得到,但自命题考试却风格不一,不同的学校,在题型、命题风格、备考重点上都有所差异,考生在备考时难以把握备考策略。如果在备考时候遇到问题,来找勤小思!您好,对应用心理学不了解,到百度相关网页查询下相关信息吧,咨询MBA、MPA、MEM、MPAcc管理类专业硕士相关信息,欢迎向华是学院在线知道提问。

2018考研有哪些常识?

出气筒
太阳花
2018考研的不少同学都开始复习了,关于考研大家是否都已了解,一些常识都清楚么?下面给大家介绍下2018考研有哪些常识?1、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一般为四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西医、中医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2、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一般为四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3、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联考科目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西医综合、中医综合。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其中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由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全国统考和全国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全国统考科目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全国联考科目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关机构组织编制。4、复试:由各院校自行安排。一般占30-50%比重,考查方式为英语能力测试(口语、听力),专业课、综合面试。希望决定考研的你可以认真阅读上面的文章,并且根据不同的时间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让自己的考研之路可以很顺利,赶紧抓紧时间抢先别人一步,就是你考研成功的关键。

清华大学心理学考研好考吗?

富之
叶燮
清华大学考研难度一定是有的,我分享一下清华的一些相关信息吧,你可以了解一下!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47 心理学专业综合招生条件:仅招收原单位定向生(在职培养),本科毕业后须有两年工作经验。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在学期间不转档案和户口,不提供住宿,周末或集中上课。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基础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统计学。同等学力要: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 2020 年我校研究生新生入学前)或 2 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a.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过文章;b.辅修过所报专业本科的全部主干课程;c.本人英语水平证明。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 去年录取情况:专硕:60/60/180/390 进复试25人,最高421分,最低392分,录取20人,录取最低分393郑老师 勤思校长在线咨询郭老师北师教育学教授在线咨询王老师勤思统计王在线咨询田老师原北语人文院长在线咨询查看更多官方服务官方网站勤思课程在线咨询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

2018考研时间是什么时候?

是谓天门
火蜥蜴
于2017年12月23日至24日举行。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于2017年12月23日至24日举行。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23门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如下:一、12月23日1、考试时间:8︰30-11︰30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2、考试时间:14︰00-17︰00考试科目:英语(一)、英语(二)、日语、俄语。二、12月24日1、考试时间:8︰30-11︰30考试科目: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专业基础课、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联考专业基础课、农学门类联考数学、农学门类联考化学。2、考试时间:14︰00-17︰00考试科目: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课、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课、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扩展资料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教育考试网-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时间安排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教育考试网-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考研学硕进复试的分数线多少啊

雏苺
兵娃
330,教育学是310更多追答追答不高二三十分报了也可能马上被刷你考了么追答没考这个学校报了四川大学四川大学今年学硕划线多少分啊追答345哇 四川大学统考是自主命题么追答学术统考,专硕自命题。。。四川大学比交大还难啊追答四川大学,精神分析全国第一而且交大心理学是最近几年弄的没有四川大学的时间长哦哦,好吧。那总的来说交大心理专业很弱吧。。。追答是的,就是去拿学历考名校的。看你是想要学校还是专业了专业学校都不错的上海有华东专业全国前五= =可怕交大居然也能沦落到成为混学历的存在华东太难 我心里还是有逼数的。。谢谢同学详细回答了,很感谢你追答没事,冲学校的话,武大,北京的多所大学都不错好的追答你可以直接去问问心理学考研机构的,就咨询会非常热情,不买课就行。😂😂😂。。。这个感觉不大好 浪费别人时间哈哈追答本来他们就是这样,你问了,别人才有介绍的机会课程比较贵我买的课程现在是一万多。。。。豪。。。帮助很明显吧追答没考上。。。。。卖我课的咨询老师考上了北航,我是本专业,所以有用但是中等有用吧,我被英语拉死了。。。。。。。北航对英语要求太高了是不是追答不太清楚,北京学校英语要求都高哦哦

学长学姐好,请问普通心理学考试都考什么

彼其于世
异教徒
文都比邻为您解答,以下是2018年心理学考研大纲中《普通心理学》的部分:考试以下列内容为重点。统考题型为单选、多选、简答和论述四种。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2.突触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机能模块说三、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种类3.意识的功能4.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功能3.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注意的生理机制2.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品质1.注意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五)注意的认知理论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四、感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2.感觉的种类3.感觉测量4.感觉现象(二)视觉1.视觉的含义2.视觉现象3.视觉的生理基础4.视觉理论(三)听觉1.听觉的含义2.听觉现象3.听觉的生理基础4.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五、知觉(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2.知觉的组织原则(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理解性2.知觉整体性3.知觉选择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4.方位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时间知觉2.运动知觉(五)知觉的信息加工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模式识别理论(六)错觉1.错觉的含义2.错觉的种类3.错觉产生的原因六、记忆(一)记忆概述1.记忆的含义2.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种类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含义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3.感觉记忆的特征(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1.短时记忆的含义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4.短时记忆的特征5.工作记忆(四)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含义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长时记忆的特征(五)遗忘1.遗忘的含义2.遗忘曲线3.遗忘理论4.影响遗忘的因素七、思维(一)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2.思维的特征3.思维的种类4.思维的过程(二)概念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种类3.概念的形成4.概念的掌握(三)推理1.推理的含义2.推理的种类(四)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3.问题解决的策略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五)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表象1.表象的含义2.表象的特征3.表象的种类4.表象理论(七)想象1.想象的含义2.想象的种类3.想象的功能八、言语(一)言语概述1.言语的含义2.言语的功能3.言语的种类(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言语运动中枢2.言语听觉中枢3.言语视觉中枢(三)言语感知和理解1.言语感知2.言语理解3.句子理解4.语篇理解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九、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种类(三)表情1.表情的含义2.表情的种类(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五)情绪理论1.早期的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十、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1.动机的含义2.动机的功能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5.动机的理论(二)需要1.需要的含义2.需要的种类3.需要的层次理论(三)意志1.意志的含义2.意志的特征3.意志行动过程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5.意志的品质十一、能力(一)能力概述1.能力的含义2.能力、才能和天才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2.能力的结构(三)智力理论1.智力因素说2.智力结构理论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智力发展的差异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十二、人格(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理论2.人格类型理论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三)气质1.气质的含义2.气质的类型3.气质的理论(四)性格1.性格的含义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类型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5.认知风格(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2018考研教育学大纲

故往见之
良知
 2018考研教育学大纲目前暂未公布,跨考考研预计2018考研教育学大纲8月下旬发布,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跨考考研内容。附2017年大纲:2017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Ⅱ、考查目标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 约100分中外教育史 约100分教育心理学 约40分教育研究方法 约30分(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辨析题 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分析论述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Ⅳ、考查内容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定义的类型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1.教育的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2.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1.生物起源说2.心理起源说3.劳动起源说(五)教育的发展1.古代教育的特征2.近代教育的特征3.现代教育的特征三、教育与社会发展(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三)教育的社会功能l.教育的经济功能2.教育的政治功能3.教育的文化功能4.教育的科技功能5.教育的人口功能(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四、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l.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2.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3.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一)教育目的l.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2.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内在目的论,外在目的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4.我国的教育目的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二)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的概念培养目标的定义;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2.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六、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概念(二)学校教育制度1.学制的概念与要素2.学制确立的依据3.各级学校系统4.各类学校系统5.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1951年的学制;1958年的学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七、课程(一)课程与课程理论1.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定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2.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二)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三)课程编制1.泰勒原理2.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3.课程日标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的来源;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4.课程的范围与结构5.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6.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四)课程改革1.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囚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2.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八、教学(一)教学概述l.教学的概念教学的定义;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2.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二)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1.教学理论概述学习理论及其与教学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三)教学过程1.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2.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3.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的模式。(四)教学模式1.教学模式概述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模式的结构。2.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3.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五)教学原则1.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2.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六)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2.班级授课制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评。(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1.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其功能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3.学业成就评价4.教学评价的改革九、德育(一)德育概述1.德育概念2.德育任务(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1.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2.《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三)德育过程1.德育过程的要素2.德育过程的规律(四)德育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知行统一;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教育影响的连续性。(五)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品德评价。(六)德育途径直接的道德教学;间接的道德教育。(七)德育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集体教育模式。十、教师与学生(一)教师1.教师的概念与类别2.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3.教师的地位与作用4.教师劳动的特点5.教师的专业素养6.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7.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二)学生1.学生及学生观2.学生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学生群体的作用。3.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三)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学生中心论;教师中心论。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中外教育史【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2.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中国古代教育(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1.学校萌芽的传说2.西周的教育制度"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3."六艺"教育(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1.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2.齐国的稷下学宫3.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4.孟轲的教育思想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5.荀况的教育思想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6.墨家的教育思想"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培养目标;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7.道家的教育思想"法自然"与教育作用;"逍遥"的人格理想;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8.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9.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大学》;《中庸》;《学记》;《乐记》。(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2.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3.察举制度4.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5.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论学习。(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2.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3.科举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5.韩愈的教育思想"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论尊师重道(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苏湖教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2.书院的发展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3.私塾与蒙学教材私塾的发展与种类;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4.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存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论"大学"和"小学"教育;"朱子读书法"。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六)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1.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2.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3.颜元的教育思想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二、中国近代教育(一)近代教育的起步1.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2.洋务学堂的兴办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别和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3.留学教育的起步幼童留美;派遣留欧。4."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二)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创办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论学制: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5.严复的教育思想"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6.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7.清末的留学教育留日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学制;颁布课程标准。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3.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4.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5.1922年"新学制"七项标准;学制体系与特点。三、中国现代教育(-)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2.教育制度改革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3.学校教育发展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4.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中学毕业会考。(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1.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2,干部教育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抗大"。3.群众教育4.普通教育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三)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1.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论教育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5.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6.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育才学校;"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四、外国古代教育(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1.巴比伦的教育巴比伦的学校: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2.古代埃及的教育古代埃及的学校;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3.古代印度的教育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二)古希腊教育1.古风时代的教育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2.古典时代的教育"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教育贡献。3.希腊化时期的教育4.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苏格拉底方法"。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学习即回忆";《理想国》中的教育观。6.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灵魂论与教育;教育作用论。(三)古罗马教育1.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2.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3.古罗马的教育思想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四)西欧中世纪教育1.基督教教育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基督教的教育思想。2.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宫廷学校;骑士教育。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4.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五)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1.拜占廷的教育教育概况;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2.阿拉伯的教育教育概况;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五、外国近代教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1.人文主义教育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2.新教教育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3.天主教教育耶稣会的学校;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1.英国近代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洛克、斯宾塞论教育。2.法国近代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爱尔维修、狄德罗、拉夏洛泰论教育;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3.德国近代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第斯多惠论教育。4.俄国近代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乌申斯基论教育。5.美国近代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贺拉斯?曼论教育。6.日本近代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福泽谕吉论教育。(三)西欧近代教育思想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学原则;论道德教育;教育管理思想。2.卢梭的教育思想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3.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5.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论教育的基本原理;幼儿园教育理论。6.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论教育与社会生产;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六、外国现代教育(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1.新教育运动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新教育运动中的主要理论: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2.进步教育运动进步教育运动始末;进步教育实验: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1.英国教育的发展《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费舍教育法》;《哈多报告》;《斯宾斯报告》;《1944年教育法》;"罗宾斯原则";《雷沃休姆报告》;《1988年教育改革法》。2.法国教育的发展《费里教育法》;统-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中学课程的改革;《阿斯蒂埃法》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教育改革法》;《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富尔法案》);《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哈比改革》);《课程宪章》。3.德国教育的发展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高等学校总纲法》。4.美国教育的发展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八年研究";初级学院运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全国职业教育促进会"、《史密斯一休斯法案》。《国防教育法》和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革:生计教育、"返回基础";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改革:《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5.日本教育的发展20世纪初期至2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敕语》、《大学令》;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育改革。6.苏联教育的发展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及成效;《统一劳动学校规程》。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综合教学大纲"、"劳动教学法";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改革:1958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的教育改革、1977年以后的教育改革。苏联教育思想: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的《教育学》、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