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提高国土资源工作水平

藏马
能乎
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环境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资源环境工作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在生态文明新时代,要以资源环境的理论创新推动资源环境管理的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以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人类社会进入生态文明时代(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新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从专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建设,进步到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生态文明时代。文明是人类这一智能生物主体以自然资源环境为对象,在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过程中发展和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从认识自然、依从自然的蒙昧状态,逐步发展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自主创造状态,再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状态的不断发展进步的进程。以生产力水平为标志,人类文明进程迄今已经历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时期。尽管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明进程不同,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趋势出现,人类文明开始逐渐融合、趋同。人类文明的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这使得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共同面临着环境问题的巨大压力,共同面临着生态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因而转变发展方式、缓和人地矛盾成为人类共同的诉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一词,到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上《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标志着人类文明一个新时代一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生态文明时代提出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需要从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提出新的阐释。(二)生态文明的时代特征文明的发生发展是以人地关系的变化为主线。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是用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解决人与自然的伦理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两极化。由于人类具有智能这一特性,使其具备了缔造文明的能力,也使其在人地关系中成为主宰,而将自然作为被动的客体。自然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石,却失去其自身存在与发展的独立性、自我性。自然家园毁灭,人类文明焉附?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更加尊重自然本身固有的存在与发展规律,视自然万物与人平等、共生、共同发展,改变以人类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把自然视作在生态系统中与人类平等的主体,而不仅仅是劳动对象。因而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方式,是建立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平等、共生、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文明形态不仅表现在人类社会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上,也表现在自然资源环境的存在与发展状态上。这种把生态持续发展视作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同等重要,并在人类文明建设中推动生态持续发展的文明,称之为生态文明。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以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在以自然资源环境为对象创造和享受社会财富的同时,促进自然资源环境的循环、更新、稳定、持续发展,形成共生、包容、协调、统一的人地关系。这不仅仅是认识上的进步,更意味着行为方式的全面改变,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必然。二、生态文明时代资源环境价值问题(一)生态文明时代对传统资源环境价值理论的挑战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是指自然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即使用价值,是物的自然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劳动,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产品的社会联系的反映,是为解决商品交换标准而提出的概念和界定的计量工具。劳动价值论以生产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格,而效用价值论则以补偿消耗等量资源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格。无论劳动价值论抑或效用价值论,都基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性,都是以人类社会活动为出发点,以人类的主观视角来探讨和判断人类生产活动的对象或产物有没有价值、价值的大小,而对资源环境的价值也出于资源环境是否参与到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是否经过人类劳动,是否对人类有用来判断。在生态文明时代,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传统理论提出两个挑战,其一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劳动和劳动创造价值的范畴及其作用问题的修正和质疑;其二是对于有些自然物质以及环境,因为没有参与社会劳动,没有在商品交换中体现出实体性,导致部分价值(使用价值,未进入计价、交换)的缺失,造成的恶果是对资源环境的无节制使用却没有相应补偿,导致资源环境的恶化与破坏。理论的缺陷和实践的需求需要资源环境价值理论的创新。劳动价值论以劳动决定价值立论,效用价值论以物质满足人类需求的程度决定价值立论。生态文明时代的资源环境价值理论应是以人地和谐为出发点,以资源环境对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具有使用价值为立论基础,通过寻求发展与保护的价值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二)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物质、能量及其所处环境,有些需要通过人类劳动,有些根本不需要经过人类劳动,都能够被人类利用,只要能够被人类利用,就具有使用价值。资源环境不仅对于人类具有使用价值,对于自然生态系统也具有使用价值,这是创新资源环境价值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脚点。生态文明时代,资源环境价值不再仅仅体现为人类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计量工具,还体现为人类健康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保证,以及维持自然生态系统自身平衡与发展的功能。按其保障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功效不同,资源环境价值可以区分为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1.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生态是自然系统存在的形式和运动的状态。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主体,依靠自身的组织机制,通过空气、水、阳光、土壤、生物等生态要素的运动,完成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过程,维持其平衡发展。这一过程无需人类劳动的参与,依靠自然本身的机制实现,创造价值的“劳动者”是自然生态系统本身。这种自然物质生产没有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价值,但却有着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发展的生态价值。生态价值的实现是保证人类拥有充足的资源、良好的环境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基础,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与生存需要的“维生价值”。2.资源环境的生产力价值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资源环境的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资源环境进入社会生态系统,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经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加工,最终形成人类社会文明的物质财富基础,其效用或价值体现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资源基础与环境条件。资源环境这种相对于社会系统、相对于人类生产劳动的使用价值,称之为生产力价值。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程度,促进了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的实现,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实现的过程正是文明进步的过程。(三)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对立统一资源环境具有相对于自然和人类的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首先具有生态价值,生态价值对于自然和人类都有意义。其次是对人类具有生产力价值,生产力价值依附于生态价值存在,二者对立统一于资源环境。在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观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资源环境价值观。文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诉求不同,资源环境价值的实现存在差异。文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限,自然为中心的人地观使人们对自然充满敬畏,以被动依赖为主,生产力水平最为低下,只能靠石器、动物骨角、树枝等简易工具,直接利用自然物质为生活资料,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微弱,生态价值得以保全。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不断加深。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人类开始从被动依赖到主动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社会物质生产表现为利用畜力、水力发展农业、畜牧业,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逐渐形成。在这个阶段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与生产价值此消彼长,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以蒸汽机、电动机、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三次技术革命,把人类带入工业文明时代,在不到二百年的时间内,社会物质财富迅速积累,人口迅速膨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使得人类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资源环境的生产力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而伴随出现的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森林锐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价值严重损毁。资源环境的双重价值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互为消长。人类中心的人地观导致了资源环境价值实现的逆转,生产力价值逐渐扩大,而生态价值日渐被侵蚀和忽略。生产力的进步实现了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最大化,却使得生态价值大大降低,自然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发展将不可持续。要形成协调可持续的人地关系、发展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需要合理处置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矛盾。只有在合理平衡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要在生态价值实现的过程中生存,更要在生产力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寻求发展,发展是为了人类生存得更好。若生态受到破坏,生存质量无从谈起,发展亦无从谈起。因此文明发展在实现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的同时,更要确保生态价值的实现,这是生态文明时代资源环境价值理论的实质。三、资源环境价值理论在国土资源工作中的应用(一)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目标定位在生态文明时代,国土资源工作关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国土资源工作要实现保障和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服务于以人为本,统筹兼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服务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经济、人口与资源相协调,使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在时代进程推动与我国现实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目标定位,通过科学配置资源,实现保护生态与保障发展的平衡,以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二)以生态价值和生产力价值平衡理论协调双保矛盾要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但同时也不能因保护而制约发展。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是一对矛盾,矛盾的解决要通过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平衡来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是有限的,其循环更新也是有其自身规律和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完成的,因此其能维持发展的总量也是有限度的,发展的速度必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更新周期吻合。不合理的规模与速度,必然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必然反馈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连锁反应。可能某一地区、某一时期内这种反应并不明显,但是从全球、从长远来看,其累加效应则是巨大的。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连带大气环流、海洋水温的异常,近年来一系列异常现象所带给人类的损失与发展的制约是灾难性的。传统文明尤其工业文明时代,对资源环境的生产力价值已经实现了最大化,相应使生态价值大大受损。生态文明时代,生产力价值实现以不破坏自然生产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即不破坏生态价值为底线。要在两种价值实现中寻找一个合适的“价值平衡点”,确定合理的生产力发展速度、生态保护的约束强度,达到两种价值实现最优化。只有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处在一个合理的平衡位置,才可能确保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保持和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三)做好资源环境价值平衡的基础工作国土资源工作要实现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目标,首先要从国土资源调查职能出发,做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为调节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平衡奠定科学基础。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承载体,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资源环境所要承载的对象。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确保生态可恢复与可持续,并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资源环境数量与质量,能够承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资源环境各种要素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阈值,用以指导确定承载对象活动的范围、强度、规模等,通过对人口数量、经济总量、排放总量的控制,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一方面考量资源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另一方面考量社会需求的总量,同时考虑经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文化背景、政策制度及管理体制和法制等因素对人类社会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方式、规模和速度等的影响,最终确定承载力大小。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实际上界定了生产力价值开发的最高上限值和生态价值实现的最低下限值,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调控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与速度,调节资源环境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平衡。(四)发挥国土规划调控功能,解决双保难题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调节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平衡,要通过国土规划来实现。国土规划是最高层次的空间发展规划,主要是通过资源、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配置,来协调不同空间单元的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规划对于保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国土开发和在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的过程中保护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建立科学开发秩序和宏观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公共管理工具。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编制国土规划可以有效调控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和速度,科学统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格局,科学设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合理确定一个地区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类型与规模,确保生态系统自我更新与恢复周期,避免过度开发,从而实现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平衡,确保资源环境的持续列用。四、当前国土资源工作的重点问题1.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资源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资源寓于环境之中。资源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新的时代国土资源工作中必须把资源、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统筹考虑。环境是一个空间概念,空间本身也是一种资源。目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认识层面。由于对环境的资源属性认识不足,环境价值不能全面体现,导致环境资源缺乏明确、清晰的产权。第二是实际操作层面。人们认识到使用者应该支付环境成本,但是往往只考虑正常的环境资源使用成本,而忽略了使用资源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的补偿成本,即只支付了一小部分环境成本而非全部。使用者在消费环境资源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没有相应的补偿,其补偿往往由社会承担,导致环境成本外部化。环境资源成本外部化或低成本使用势必会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及过度使用。因此必须明确界定环境产权,将环境资源成本内部化,形成谁使用谁付费、谁破坏谁治理的补偿机制,充分体现社会公平原则。国土资源工作需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成本计量标准,将资源环境使用成本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成本,纳入GDP核算体系,遏制资源环境的破坏性、掠夺性使用和过度使用。2.以资源环境自然分区统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格局资源环境禀赋条件有着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自然的地域性特征。而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行政区为单元,不同行政区的划分往往导致资源环境自然分区的条块分割,而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分权与财政体制的分灶导致个行政区各自为政,人为的行政分割必然加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行政区之间的资源分配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二是行政区之间产生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均衡;三是区域间产业布局的不协调问题。行政区与资源环境自然分区的不协调,会凸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国土资源开发应以资源环境自然分区为单元,从全国层面上确定区域国土资源开发格局,在此格局下进行各行政区的规划设计,各行政区的规划与资源环境自然分区交叉或者重叠的,需依全国国土规划格局进行区域间协调,避免地方利益驱动或者地方保护的不合理开发行为。划分资源环境自然分区,并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来引导和协调各区域生产力布局,应成为国土资源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先行性和持续性的工作。3.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克服“短板”制约一个区域的发展规模和强度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不仅取决于该区域的优势资源环境条件,还取决于其限制性因素的制约。国土资源工作中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和途径引导各地区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短板”因素制约,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环境自然分区部署国土资源开发格局,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发展道路。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将我国国土资源划分不同区域,确定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与劣势,即确定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主导型因素与限制性因素,通过功能分区对其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进行合理定位,通过适宜性评价确立不同地区适合发展、不适合发展的产业类型,对可发展产业的生产规模以及布局进行总量上和空间上的控制。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补偿方案,成为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科学依据,既能保障适度发展,改善民生,也能有效控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不会使“短板”更短。4.改革资源环境产权制度,完善经济调节政策,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建立环境产权制度,形成生态补偿和环境有偿使用机制,建立反映市场关系、资源环境稀缺程度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并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及相关政策。改革完善有关资源环境配置相关利益分配政策,协调中央、地方和企业的利益关系。当前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在矿产资源配置方面,协调、处理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与中央、地方财政分灶吃饭这样一对矛盾。界定矿产资源集中统一管理与分类分级管理的事权,明确中央、地方、企业和当地民众在资源保护与开发中的责权利。在土地资源配置方面,建立城乡土地统一市场,严格区分公益性的用地征收和经营性的用地征购,解决土地收益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合理分配。5.推进科技创新,开发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停靠科技进步改善生态环境,改变自然旧有的平衡,建立一种螺旋式发展的自然的动态平衡,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依据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有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建立开发与补偿双向机制,形成科学的、合理的良性资源开发方式是建立平等、共生、和谐发展的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依靠科技进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通过制定推进科技创新的新政策,加大激励与约束机制。改进社会物质生产过程,推行清洁生产,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产业,鼓励支持节能、减排、降耗项目,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政策鼓励和技术创新,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发现新用途。同时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科技进步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相对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6.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政策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平衡是动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区是不同的,既决定于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禀赋,又与区域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面对生态问题全球化,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应采取有差别的共同行动,我国应以中等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处理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平衡,始终把发展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我国地域广阔,资源环境禀赋差异很大,不同区域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因其资源环境禀赋特征而不同,适宜不同资源环境承载力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才可持续。在当前盲目追求GDP的热潮下,过度追求生产力价值的实现而忽视生态价值实现。必须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思维轨迹回归理性,客观地、冷静地分析国家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制定合理的、差别化的经济发展政策。在国家规划的不同功能区,在农村和城市分别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应地分别确定资源开发程度和资源环境保护、补偿指标。利用资源环境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平衡理论调节以生态保护为主和以资源环境开发为主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与强度。建立生态保护激励与补偿机制,对以生态价值实现为主的区域进行生产力价值补偿,对以生产力价值实现为主的区域进行生态价值补偿,通过区域差别政策调节国家整体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平衡,通过区域资源环境开发利用规划调节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实现。(原载《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专家建议》2011年11月4日)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基础理论研究

长期以来地球化学、环境化学、土壤化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生物学、毒理学、污染生态学、环境医学等理论学科的大量研究成果,不仅指明了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的指标因子,而且也为农业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理论和方法依据。1.有毒有害物质存在形态、转化及其生物效应研究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具有多种存在形态,包括价态、化合态、结构态、络合态等,而采用适当实验技术手段得到的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态、铁锰结合态、残留态污染物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不同形态的污染物在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化学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环境效应。研究表明,土壤质地、(粘土)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阳离子交换量、水分含量等理化性状对土壤重金属、营养有益元素、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具有重要制约作用。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在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影响下,污染物可以由一种形态转变成另一种形态,由一种物质转变成另一种物质。通过蒸发、渗滤、凝聚、吸附以及放射性蜕变等进行物理转化,经过氧化还原、水解、络合、光化学等反应进行化学转化,通过生物吸收与代谢导致形态转变。形态转化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使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物质或易降解物质,另一种是增加污染物的生物毒性、生物可利用性或转变成难降解产物。元素存在的形态不同,生物毒性、环境效应差异甚大。例如,6价铬有强烈毒性,而3价铬毒性较弱;3价砷的毒性远大于5价砷;甲基汞等有机汞毒性远大于无机汞;7种六六六异构体中以γ型杀虫力最强;多环芳烃的致癌活性与其化学结构有关等。环境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后,有的可被代谢成无毒物质排出体外,有的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对生物产生不利影响,这种影响可在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不同水平上体现出来。对动物个体的影响表现为死亡、行为改变、繁殖力下降、生长发育抑制、抗病力下降、代谢率变化等;对植物个体的影响表现为生长减慢、发育受阻、失绿黄化、早衰等。这为污染程度、污染危害生物效应诊断评价提供了表征依据。2.物质来源、迁移循环研究土壤元素及化合物主要有自然地质体和人为污染输入两大来源。岩石风化侵蚀,金属、非金属、煤炭和油气等矿产资源的开采运输、冶炼加工、产品使用,使埋藏于地壳深处的大量物质进入地表环境。同时,现代石油工业、农药、化肥的发展,交通运输、能源利用、垃圾焚烧、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如旧电器拆解)等各种人类活动,产生多种有机污染物,现登记在册的化学品已达近千万种。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不同污染源具有特定的污染元素组成(表1-1),因此,污染元素组合特征为污染源追踪与判别提供了方法技术途径。表1-1 工业生产门类与有害金属的排放引自Siegel,2002。工业污染物主要通过“三废”排放进入环境,农业生产多以非点源污染方式影响农业生态环境,高强度人为扰动使城市等人口密集区形成大范围的污染。环境污染物通过土壤侵蚀、地下水渗滤、大气运移与沉降、水体迁移、生物吸收与搬运等机械、物理、化学、生物方式,在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不断迁移、扩散、循环,并伴随着存在形态的转变。污染物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环境介质特性与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是影响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因素。原子的电负性、离子半径、电价、离子电位和化合物键性、溶解度等属性是决定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络合物类型、离子稳定性、水解能力、胶体吸附性,影响元素迁移机制的内部因素。环境酸碱度、氧化还原条件、胶体种类与数量、络合配位体性质与数量是影响污染物迁移的外部环境条件。如大多数重金属在强酸性环境中能形成易溶性化合物,有较高的迁移能力,而在碱性环境中则难以迁移;铬、硫等元素在氧化环境中迁移能力较强,而铁、铵则在还原环境中易迁移;当环境中存在Cl-、 等大量无机或有机配位体时,汞、锌、镉、铅的迁移能力大大增加;当环境中有大量胶体,特别是有大量蒙脱石和难溶性胡敏酸时,汞、铅、镉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3.生物吸收累积性及联合生物作用研究生物吸收累积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与生物吸收方式、体内转运机制密切有关,相同环境条件下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累积量(以生物吸收富集系数BAC表示)有很大差异,根据吸收富集系数可以将植物分为低、中、高、超富集型植物,这对于筛选抗污染农作物以及超累积植物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污染物经食物链的生物积累与放大现象也十分普遍,尤其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PCBs),因此,采集分析食物链顶级生物(如肉食性鱼类、动物、禽蛋、奶制品等)能更好地反映PCBs污染,从而评价其污染累积及其危害性。生物体不同器官中污染物分配一般也呈规律性变化,由被动方式经根系吸收进入植物体的有毒有害重金属浓度一般表现为根>茎>叶>籽实,而动物体内元素浓度分布与组织器官的亲和性有关,如钼聚集于脑组织,锌和铬主要分布于脑垂体中,碘主要在甲状腺中,铁多在红细胞中,氟、铅、锶聚集于骨中,铜大部分累积于肝脏,因此,选择合适的污染诊断器官极为重要。环境中多种污染物共存的现象十分普遍,其综合生物效应往往不同于任何单一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可归结为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4种类型。如Cu⁃Mo、Se⁃Hg、Cu⁃Zn、Tl⁃Se、Cu⁃Cd、Zn⁃Cd、W⁃Mo、Cd⁃Ca、V⁃Mn、Ni⁃Cu、Mn⁃Mg的拮抗作用,Cu⁃Fe等的协同作用(杨志强等,1998)。例如,研究表明硒在人和动物体内能与砷、汞、镉等有毒元素结合,降低有毒元素的危害性,保护组织免受有毒物质的损害。无疑,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使复合污染评价变得异常困难。综上所述,地球化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毒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取得了不同浓度、不同形态污染物的地球化学行为、生物可利用性、生物毒性及其临界值、生态效应的大量基础理论成果,这是农业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的重要理论依据。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如何加强理论学习

后备箱
夫奸
有以下五点方法:1、课堂是学习的主要阵地,应该学会有效地倾听。(1)课前要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找出问题,把知识点和问题带到课堂上听,会有解疑释惑的快乐,更容易理解和掌握;(2)参与交流和互动,不仅把自己置身于“听”的旁观者,更是“听”的参与者,积极思考老师所说或提出的问题,在你能回答的时候积极地回答(回答)问题。2、学习整合知识点,提高知识理解和记忆能力。将要学习的信息和要掌握的知识分为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使大脑和思维清晰,便于记忆、复习和掌握。同时,我们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不断地混合和完善知识体系。这可以促进理解和加深记忆。3、提高记忆力。为了提高记忆力,可以专门训练它。4、有效地回顾并吸取过去的教训。(1)制定定期的复习目标,合理规划每天的学习和复习任务。什么时候复习什么科目,什么时候做练习,什么时候看书背诵,什么时候检查不足,弥补遗漏等等。(2)复习时,不要长时间只复习一个科目,也不要频繁更换复习科目。每一阶段的复习都要保证题目的完整性,按照计划复习一个题目,然后再复习另一个题目。(3)在每个小阶段的复习之后,检查掌握情况。可以自己做:合上书本,回忆一下这一阶段学过和复习过的知识,掌握过的知识,没有掌握的知识,有疑问的知识,趁热,回头快速复习巩固。5、正确用大脑,避免事倍功半。所谓合理,一是交替学习、复习文理交叉、历史地理等不同性质的课程,使大脑皮层不同部位交替兴奋和抑制,有利于记忆能力的增强和发展。其次,在最好的记忆时间,一般应该安排在早上,晚上睡觉前,根据自己的记忆高峰来选择。要做到劳逸结合,不熬夜,注意午休等,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扩展资料:理论学习的重要性1、思想贫困往往源自理论贫困,而理论贫困往往是不学习的结果,现在似乎已是通病,现在有的领导干部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有文化,不愿意学习;有的忙于应酬,没有心思学习,工作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片面追求政绩,干群关系时有恶化。2、就其原因在于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理论贫困,必然导致思想贫困,而解决理论贫困的途径首先是学习。有的同志天天高喊“革命”,但没有从理论上弄明白什么叫“革命”,怎么去“建设”。 3、学习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思想,更加让我们体会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带动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思想修养,能促进良好风范的养成。作为党的一分子,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理论学习非常重要。4、学习是提高理论水平的基层,是提升自身能力的内在要求。作为农村工作人员,更要把学习作为修身养德的重要途径,贯穿到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始终保持勤于学习、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习

加强煤层气基础理论研究

毋意
三咲
在借鉴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在常规天然气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启发下,通过典型煤层气藏的详细解剖,研究煤层气藏的形成过程与非均质性,总结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完善煤层气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关于煤层气藏“工业指标”等问题,建立煤层气藏描述的方法和参数体系。从而构建起较完备的煤层气藏理论,为预测煤层气高渗富集区、指导勘探开发和煤矿瓦斯抽放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如何加强理论学习?

萧衍
龟长于蛇
当前影响和制约理论学习的因素,既有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又有联系实际不紧的问题,既有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又有具体措施没跟上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必须在“五个坚持”上下功夫。一、坚持提高思想认识,激发内在动力,解决“自觉学”的问题当前各级干部在理论学习方面思想认识不高,内动力不够,自觉性不强的问题仍比较突出,表现在:一是没有确立学习高标准。有的认为,“对理论作一般了解就行了,没有必要深入下去研究”;有的感到“平时工作很忙,难以抽出时间正儿八经学”,也有的觉得,“学了也不见有多大效果,抓生产经营只要会干就行了”。二是没有确立长期学的思想。有的认为 理论学习是权宜之计,上级强调了就学一学,抓紧了就读一读,检查了计划就补一补。三是任务观点。有的认为学完了就等于完成任务,也就万事大吉了,不去深入钻研。四是有满足感。有的把学过了、读过了看成是弄清了、搞懂了、会用了,自我感觉好,学习浅尝辄止,不愿下苦功。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认识有偏差,缺乏应有的内动力。因此,我们首先着重帮助大家明确搞好铁路施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最重要的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从而提高思想认识,激发内在动力,从国家发展和民族 振兴的高度出发,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深刻认识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二、坚持改进学习方法,注重结合渗透,解决“怎么学”的问题理论学习究竟如何学?很多单位在学习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适应企业特色的新路子,为提高学习质量起到很好作用,但方法不多、结合不紧的问题仍是影响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有的固守过去的老办法、老路子,不注意针对新形势下的特点和规律及时改进学习方法;有的就学习而学习,不注重结合渗透,找不到结合点。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改进和拓展怎么学的渠道。当前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尤其要搞好四个结合:一是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及时学,针对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及时统一思想认识,澄清思想上的模糊点,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二是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及时了解党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三是结合企业和个人的思想实际深入学,动用理论指导,把实际工作经验上升为理性思考,增强科学发展观念,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四是结合企业党政的方针目标自觉学,紧密围绕本单位的方针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及时组织学习动员,用于统一思想,明确思路,为推进企业科学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要注意借助党委中心组、业余党校、培训班、组织生活会、支部书记例会、职工干部学习时间等形式渗透到其中。三、坚持端正学习风气,密切联系实际,解决“怎么用”的问题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解决怎么用的问题,是理论学习的关键性问题,我们要着眼于对马克思理论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一是要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和成就提高学习的质量,汲取理论精华,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铁路施工企业改革发展相适应的观念。二是要联系实际搞调研,提高学习质量,调查研究是理论学习的一种形式,更是对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体现。应要求每个干部结合企业实际和工作实际,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每年有针对性地写出一至两篇有质量的调研文章。三是要联系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提高学习质量。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学习理论就是要学以致用,用于拓宽工作思路,敢于提出既切合本单位发展的实际,又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思路,使学习成果化为战斗力、生产力。四、坚持完善学习制度,采取硬性措施,解决“深不下去”的问题制约理论学习深不下去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制度不坚持、不完善,抓落实缺乏力度,没有硬性措施保证,使理论学习抓抓停停,时紧时松,深不下去,理论学习没有切实可行制度不行,有制度不坚持不行,坚持制度没有力度不行,必须采取如下硬性措施:一是用硬制度规范学。职工、干部、党员理论学习的学习计划制度、轮训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支部书记例会学习制度、读书体会交流制度、学习考勤考查制度和学习情况报告制度,必须认真坚持,不管工作多忙,都必须严格实施,用这些制度规范理论学习。二是用硬办法逼着学,要奖罚分明,把干部学习和使用真正挂钩。对学习和运用理论好的,优先使用;对理论基础薄弱,缺乏政治头脑的,不宜提拔使用,作为一条硬性规定固定下来。三是用硬考核促进学。要制定理论学习严格的考核内容和方法,坚持每年对中层以上干部的理论学习逐个进行考评,以考核查学、以考核导学、以考核促学,考核学习时间、学习内容落实情况,考核对规定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核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推进本单位生产经营的情况。四是用硬任务约束学,把理论学习作为硬任务来完成,克服学多学少、学好学差没有严格衡量标准的问题。五、坚持营造学习空气,优化学习环境,解决“氛围不浓”的问题学习氛围不浓的问题,也是制约和影响理论学习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四靠”上下功夫:一是靠领导带头学持久学。领导干部学得好一些,理解深一些,联系实际的成果多一些,既是对领导干部的更高要求,又是营造浓厚学习空气的重要条件。二是靠不间断的思想发动。要不失时机地大讲理论学习对指导工作和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性,利用各种会议、培训班多层次、多渠道地勤发动、勤检查、勤督促、勤强调,在不间断的思想发动中调动干部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三是靠先进典型的示范引路。没有典型就不可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各个层次的先进典型,表彰理论学习研究的积极分子,带动理论学习。四是靠学习竞赛活动的开展。看谁的理论水平高,看谁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紧,看谁本职工作做得好,并通过广播、闭路电视、板报、演讲、研讨会、知识竞赛等形式总结交流,促进理论学习的深入开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需要加强研究的主要内容

解其长剑
故法言曰
矿山环境地质(学)是环境地质学中的一门新的应用学科分支,至今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调查、评价和研究方法。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地质学、采矿学、水文学、环境学、农业地质、环境地球化学、环境科学、地质灾害学等多学科,因而具有边缘性和学科交叉性特征。因此,在学科发展中应充分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借鉴各学科理论方法,不断完善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以便科学地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目前亟待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矿产资源开发诱发、产生和加剧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分布、诱发机制和控制因素。由于不同类型矿产资源以不同的开发方式在不同的地质环境分区产生的问题具有差异性,因此建立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模型对于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或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调查研究的结果必然要对矿山地质环境质量优劣或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严重程度给出等级评定,等级评定是矿山地质环境成果图件编制的基础,是政府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管、制定矿山地质环境防治规划的前提,因而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在矿山环境地质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评价系统最为关键的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3)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预测方法。矿山地质环境是一个动态变化系统,研究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就必须掌握其发展变化规律,做出科学的预测,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减轻矿山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开展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形成机理的研究,建立其模型,有助于提高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的预测。(4)矿山环境地质编图理论与方法研究。重点是环境地质图系的内容,图层结构、图式图例及嵌表形式等,以及计算机自动成图等。(5)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查询、可视化等功能,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平台,发挥信息资源共享的最大功效。(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研究。矿业活动是人类的经济活动,矿山环境的好坏受国家法律、产业政策影响较大,因而在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理论技术研究的同时,应加强法律、法规政策研究,依法行政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步入法制化轨道。当前最为重要的是尽快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等。(7)矿山土地复垦技术及工程。这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之一。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基础理论探讨

卷耳
唇如激丹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相互联系是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解格局与过程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深化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关键。景观格局一般指空间格局,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组成单元在空间上的排列与配置。生态过程是景观中生态系统内部和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和迁移转化的总称,强调事件或现象的发生、发展的动态特征。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二者相互作用表现出一定的景观生态功能,并且这种相互作用受尺度的制约。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是不可分割的客观存在。然而为了使问题简化,在具体研究中有的侧重景观格局及其动态的分析,有的则侧重生态过程的深入探讨。实际上,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忽略任何一方,都不能达到对景观特性的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这样一来,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耦合研究显得非常必要。水土流失作为一种生态过程,与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景观格局相互作用,引起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退化、生产力下降、贫困加大等一系列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水土流失的机理、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研究是国内外颇受关注的科学问题。水土流失作为中国的头号生态环境问题,其防控得到了政府与科学界的高度重视。但以往水土流失过程的多尺度和跨尺度研究比较缺乏,与景观格局结合得不够紧密,导致基础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普遍滞后于生态建设的实践,治理模式局限于较小尺度,治理效益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治理成果的可推广性差等问题。格局与过程相互关系的机理在不同尺度上有所不同,景观动态的影响因子组合及重要性排序也依赖于尺度。不同尺度上生态过程的影响因子与作用机理也不同,以水土流失过程为例,在不同尺度下,水土流失的影响机制并不相同。坡面、小流域与流域尺度上土壤侵蚀因子有差别,如降雨侵蚀力和土壤可蚀性在坡面尺度上可视为均一,但在空间分异较大的小流域与流域尺度上是必不可少的土壤侵蚀因子;中、小空间尺度范围内,土壤侵蚀的宏观状态与地形的变化关系密切,而降水因素往往在相当大的空间尺度才表现为主导因子地位;微观尺度上的土壤侵蚀问题与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几乎一致,基于连续介质的力学原理,但当空间尺度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原来的“机理”就模糊到一种几乎无法辨认的程度。随研究尺度的增大,由于拦蓄作用的产生和增加,径流量和泥沙含量一般都有降低的趋势(傅伯杰,2010)。依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手段的有效性,选取适宜的研究尺度或尺度域进行尺度分析,这是解决尺度问题的基础和起点;在多尺度研究和尺度效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尺度转换,则是对研究对象充分理解和准确预测的关键。尺度转换是指利用某一尺度上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他尺度上发生的现象和过程的方法与手段,核心内容是将一种尺度上或局部地区研究得到的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合理拓展到其他尺度上,便于人们了解生态现象的空间变化。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如何强化干部理论学习,促进财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八识
牡丹
当前影响和制约理论学习的因素,既有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又有联系实际不紧的问题,既有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又有具体措施没跟上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必须在“五个坚持”上下功夫。一、坚持提高思想认识,激发内在动力,解决“自觉学”的问题当前各级干部在理论学习方面思想认识不高,内动力不够,自觉性不强的问题仍比较突出,表现在:一是没有确立学习高标准。有的认为,“对理论作一般了解就行了,没有必要深入下去研究”;有的感到“平时工作很忙,难以抽出时间正儿八经学”,也有的觉得,“学了也不见有多大效果,抓生产经营只要会干就行了”。二是没有确立长期学的思想。有的认为 理论学习是权宜之计,上级强调了就学一学,抓紧了就读一读,检查了计划就补一补。三是任务观点。有的认为学完了就等于完成任务,也就万事大吉了,不去深入钻研。四是有满足感。有的把学过了、读过了看成是弄清了、搞懂了、会用了,自我感觉好,学习浅尝辄止,不愿下苦功。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认识有偏差,缺乏应有的内动力。因此,我们首先着重帮助大家明确搞好铁路施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最重要的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从而提高思想认识,激发内在动力,从国家发展和民族 振兴的高度出发,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深刻认识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二、坚持改进学习方法,注重结合渗透,解决“怎么学”的问题理论学习究竟如何学?很多单位在学习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适应企业特色的新路子,为提高学习质量起到很好作用,但方法不多、结合不紧的问题仍是影响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有的固守过去的老办法、老路子,不注意针对新形势下的特点和规律及时改进学习方法;有的就学习而学习,不注重结合渗透,找不到结合点。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改进和拓展怎么学的渠道。当前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尤其要搞好四个结合:一是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及时学,针对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及时统一思想认识,澄清思想上的模糊点,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二是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及时了解党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三是结合企业和个人的思想实际深入学,动用理论指导,把实际工作经验上升为理性思考,增强科学发展观念,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四是结合企业党政的方针目标自觉学,紧密围绕本单位的方针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及时组织学习动员,用于统一思想,明确思路,为推进企业科学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要注意借助党委中心组、业余党校、培训班、组织生活会、支部书记例会、职工干部学习时间等形式渗透到其中。三、坚持端正学习风气,密切联系实际,解决“怎么用”的问题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解决怎么用的问题,是理论学习的关键性问题,我们要着眼于对马克思理论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一是要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和成就提高学习的质量,汲取理论精华,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铁路施工企业改革发展相适应的观念。二是要联系实际搞调研,提高学习质量,调查研究是理论学习的一种形式,更是对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体现。应要求每个干部结合企业实际和工作实际,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每年有针对性地写出一至两篇有质量的调研文章。三是要联系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提高学习质量。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学习理论就是要学以致用,用于拓宽工作思路,敢于提出既切合本单位发展的实际,又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思路,使学习成果化为战斗力、生产力。四、坚持完善学习制度,采取硬性措施,解决“深不下去”的问题制约理论学习深不下去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制度不坚持、不完善,抓落实缺乏力度,没有硬性措施保证,使理论学习抓抓停停,时紧时松,深不下去,理论学习没有切实可行制度不行,有制度不坚持不行,坚持制度没有力度不行,必须采取如下硬性措施:一是用硬制度规范学。职工、干部、党员理论学习的学习计划制度、轮训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支部书记例会学习制度、读书体会交流制度、学习考勤考查制度和学习情况报告制度,必须认真坚持,不管工作多忙,都必须严格实施,用这些制度规范理论学习。二是用硬办法逼着学,要奖罚分明,把干部学习和使用真正挂钩。对学习和运用理论好的,优先使用;对理论基础薄弱,缺乏政治头脑的,不宜提拔使用,作为一条硬性规定固定下来。三是用硬考核促进学。要制定理论学习严格的考核内容和方法,坚持每年对中层以上干部的理论学习逐个进行考评,以考核查学、以考核导学、以考核促学,考核学习时间、学习内容落实情况,考核对规定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核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推进本单位生产经营的情况。四是用硬任务约束学,把理论学习作为硬任务来完成,克服学多学少、学好学差没有严格衡量标准的问题。五、坚持营造学习空气,优化学习环境,解决“氛围不浓”的问题学习氛围不浓的问题,也是制约和影响理论学习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四靠”上下功夫:一是靠领导带头学持久学。领导干部学得好一些,理解深一些,联系实际的成果多一些,既是对领导干部的更高要求,又是营造浓厚学习空气的重要条件。二是靠不间断的思想发动。要不失时机地大讲理论学习对指导工作和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性,利用各种会议、培训班多层次、多渠道地勤发动、勤检查、勤督促、勤强调,在不间断的思想发动中调动干部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三是靠先进典型的示范引路。没有典型就不可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各个层次的先进典型,表彰理论学习研究的积极分子,带动理论学习。四是靠学习竞赛活动的开展。看谁的理论水平高,看谁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紧,看谁本职工作做得好,并通过广播、闭路电视、板报、演讲、研讨会、知识竞赛等形式总结交流,促进理论学习的深入开展。

区别于基础理论,解决实际具体问题时有没有独特的方法?

风暴战
跳出去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大很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具体问题得具体对待。书上的知识是基础,学好了以后才能衍生出更多更广阔的思维,知识才能学活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