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研究首先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格拉德
六逆
教育研究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伦理原则,首先必须遵循的是伦理原则

简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己独曲全
绘美
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加入收藏:客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备下列条件:①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②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测量的。 (二)发展性原则:人的心理的发展是矛盾运动的结果。研究者应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在发展中研究心理活动时,不仅要求阐明人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求阐明那些刚刚产生、处于形成状态的新的心理品质。后者对研究学生的个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新的心理品质的出现展示了进一步发展的前景,预示着未来可能出现的心理特点。 (三)系统性原则: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能把心理现象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内容去研究。 (四)教育性原则: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当被试是儿童时,由于他们的身心正处在发展阶段,认识能力较差,而且善于模仿,研究者更要注意这个问题。所以以人为对象进行心理研究时,在选择方法和程序时不能只考虑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利,还要考虑所用的方法对被试的身心是否产生不良的影响。

举例论证教育研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冬之死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4)伦理性原则

教育研究方法简答题

广告帮
倒数日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syx054教育研究方法简答题1、简述教育研究方法的类型并举例说明(至少三个例子)(1)按照研究对象: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按照研究目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按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高考改革的成效属于价值研究;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属于应用研究;研究课程与教学理论属于定性研究。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区别(1)从认识论角度看,两者属于不同的范例。定性研究强调在自然情境中进行,而定量研究根源于实证主义。定性研究注重过程,而定量研究注重结果。(2)研究路径不同。定性研究的采用归纳法,而定量研究具有演绎性的特性。(3)研究设计存在差异。定性研究不强调程序的严格,方法更灵活,而定量研究要求有标准的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4)目的存在差异。定性研究旨在解释社会现象,而定量研究在于确定关系、影响、原因。(5)表现形式不同。定性研究主要是叙述,而定量研究通过数据的展现说明研究结果。3、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要从客观的教育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教育问题;(2)创新性原则:体现在选题、研究方法和角度和研究结论等方面;(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实际情况为出发点;(915202427②实验组和控制组((3640

简述教育研究方法的四种水平

次矣
觉照
内容分析法就是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作客观而系统的分析,并加以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分析”包括定质分析和定量分析。可作趋势分析、意向分析、比较分析。内容的定质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区别在于:1.在选择样本上,定量分析是以频率分配的状况为基础;注重类目的统计。定质分析虽然也做粗简的数量分析,但通常侧重于性质方面的分析。2.在方法上,定量分析注重比较机械的系统的方法,可靠性较高;定质分析是一种叙述性的研究,方法有较大的伸缩性,但其有效性较高。3.在内容上,定量分析比较注重于纯粹传播内容本身的分析;定质分析则是把传播内容当作分析的工具,其重点不一定在内容本身,也许在传播者的动机,或传播的效果上。定量分析确定类目后,每一字句或段落就形成独立的单位,给予量化的意义;定质分析注重整个内容系统结构的分析,注重字里行间的意义。

教育机智的四个原则

是谓能移
玉蒲团
教育机智应该把握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教师应遵循因势利导,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为达到正确教育效果的指导原则.第二,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和长处,蕴藏着等待诱发的积极因素.教育学相关原则大整理1、赞科夫的五性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2、终身教育的基本原则(1)终生的原则又叫个性化原则(2)普通教育原则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原则(4)人人受教育与人人办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原则3、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无歧视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认为儿童具有的四大权利是:生存权利、发展权利、保护权利、参与权利。4、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1)保证实现教育目的与任务,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2)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处理好课程系统内部范畴的几个基本关系,体现基础性和多样性。(3)以教学为主,安排;精简课程,加强基础和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知识体系相对完整,保证学科间的合理关系;统一性与灵活性、稳定与变革相结合。5、教科书的编写原则(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6、课程表的安排原则(1)整体性原则。在安排课程表的过程中,学校要从全局着眼,统筹安排好课程计划所规定的每一门课程,使每一门课程都处在能发挥最佳效果的恰当位置,从而实现各门课程功能的协调化、整体化,产生最好的教育效果。(2)迁移性原则。在安排课程表时要充分考虑到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的性质和特点,利用心理学上的迁移规律,促使课程之间产生正迁移,防止负迁移现象的发生。(3)生理适宜原则。课程表的安排,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使学生的大脑功能和体能处于高度优化状态。7、教学原则(冯巩找阴凉,寻思理直发)启发性、巩固性、因材施教、量力性(可接受性)、循序渐进(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科学性与教育性8、程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1)积极反应原则(2)小步子原则(3)及时反馈原则(4)自定步调原则(5)低错误率原则9、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则(1)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2)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的原则。(3)暗示相互作用的原则。10、教学评价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指导性原则。11、德育原则(向导至尊,正因机智平)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严慈相济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结合原则、平行教育原则12、班级组织构建的原则(1)首要原则——有利于教育(2)目标一致(3)有利于身心发展原则13、班级管理的原则首要原则——有利于教育科学性、自觉性、民主性、整体性14、班主任工作的原则(1)学生主体原则;(2)因材施教原则;(3)集体教育原则;(4)民主公正原则;(5)严慈相济原则;(6)以身作则的原则15、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有客官叫李可)(1)教育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有效性原则;(4)可接受原则;(5)冷处理原则。16、操行评定原则(1)体现素质教育思想;(2)公平客观;(3)促进学生发展17、教育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以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依据,根据受教育者的社会生活条件和身心发展研究教育现象与规律,反对主观臆测,妄自论断。它是研究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2)创新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应该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产生新认识。(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从教育的实践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形成和发展教育理论,并努力运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以推动教育理论和实践向前发展。(4)伦理原则(最重要)。要求教育研究应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对其造成身心伤害。

教育研究的伦理性规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余祭
二对一
教育研究的伦理性规范具体表现在(A.客观性原则 B.价值性原则 C.诚实性原则)方面。供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合家欢
施雠
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研究法

贝莱
遽伯玉曰
1、简述教育研究方法的四种水平。(1)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 (2)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 ):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探索的是现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属于探究因果关系水平的研究。: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将发生同样的现象吗?” (3)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 )(4)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