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学考研333参考书?考哪些科目啊?

丢手绢
抱火哥
333是参见全国大纲的,各考研院校自主命题。333教育综合参考书目《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教育心理学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只有首都师范大学的专硕比较,自己有自己的大纲,自己出题。首都师范大学333教育参考书目《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二版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研究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宁虹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美]威廉•;威尔斯曼著,袁振国主译

考研333教育学原理的参考书目全国都是一样的吗?

告解室
世必笑之
1、考研333教育学原理的参考书目不是全国一样的。2、专硕初试科目的333教育综合是全国统一大纲,由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150分)。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和教育心理学(约30分)。3、【注意】部分学校的指定书目和大纲规定的范围不一致,复习应以学校提供的参考书为准,因为是学校命题,如河南大学的333教育综合只考教育学、心理学(查看该校硕士专业目录的参考书目)。所以务必以报考学校官网发布的信息为准。

请问333教育综合主要考那几本书啊?谢谢了

富之
人忧其事
主要参考书: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扩展资料:教育的特点:1、职能的专门性 .学校教育职能是专门培养人,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2、组织的严密性 .教育的特点在于对人影响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3、作用的全面性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是全面的。4、内容的系统性 .适应培养造就全面完整社会人的需要,学校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内在连续性和系统性。5、手段的有效性 .学校具有从事教育的完备的教育设施和专门的教学设备,如声像影视等直观教具,实验实习基地等等。6、形式的稳定性 .学校教育形态比较稳定。它有稳定的教育场所、稳定的教育者、稳定的教育对象和稳定的教育内容,以及稳定的教育秩序等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33教育综合大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校教育

教育学考研333教育综合参考书有哪些

造人
春闺怨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博仁教育教育学考研333教育综合参考书有哪些?从教育学考研形势分析中可以得知,目前大部分院校是依旧实行统考,部分院校已经退出统考,实行自主命题,并且其中部分院校指定了参考书,不过从院校指定的参考书来看,主要还是常用的那六本核心书目。所以,针对自主命题院校和统考院校,在参考书的选择上应区别对待,确定考自主命题院校的同学首先应以院校自己指定的参考书为主,其他同类教材以做补充,下面是小可老师为教育学考研的小伙伴整理的333教育综合大纲指定的六本教材,大家可以参考使用。333教育综合大纲指定的六本教材,分别为:教育学原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博仁考研老师建议:教育学原理以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为主,但是333考试大纲指定的部分考试内容《教育学》这本书上并没有,因此需要用十二院校联编《教育学基础》进行补充完善。以上就是

请问现在大三,怎么准备教育学考研,买333的书看的话是买大纲解析还是买整套的具体的书?谢谢!

三皇之知
黑灵官
复习还是先看书吧 教育学研究生(学术型)考试虽然是全国统考,但是教育部并没有指定参考书,北京师范大学尹老师向参加教育学考研的同学推荐以下书籍:  一、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  二、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儒德、陈琦  三、中外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  四、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如果不是打基础的话,大纲解析北师大的作为打底,金圣才的做补充,高教版的做最后补充. 如果要打基础的话,统考分为教育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原理参考书:《教育学基础》教科出版社(12所重点高校教材) 《现代教育论》黄济 王策三编写(1996) 中外教育史参考书:《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师大) 《外国教育史》王天一等编写(北师大)上下册 教育心理学参考书:《教育心理学》冯忠良编写(人教社) 教育研究方法参考书:《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 这些网站上都有,可以去搜搜谢谢

333教育综合需要购买那些书籍?

鼻彻为颤
摩天楼
读思研333《教育综合真题汇编及模拟试卷》第8版 读思研333《教育综合大纲解析》第8版对于历年真题和大纲解析,众多学长都推荐了上面两本书,各个院校真题收录比较全,解析详实精准,可以说是教育硕士必备的复习用书了。2019年大纲经教育部全国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进行全面修订,变化之处多达76处,四个科目变化都很大,修订变化之处为重要考试点,希望考生要重视,切望务必落实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第四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第五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第二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吴式颖编蓍的《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二版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第三版333教育综合考试的内容大体上就是如此,作为考研的专业课,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合理利用好复习时间,最后希望所有的考研人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去到你们想要去到的地方,成为你们想成为的人,所有的努力都能成为现实的助力。b

考研333教育综合和311教育学综合有什么区别?

變羊記
儒墨皆起
一、什么是311研究生招生目录上会有专业课代码,如果你考的是教育学,你的专业课代码前写的是311,你就是参加的教育学统考。311是针对教育学硕士的。二、什么是333333是院校自主命题的教育学综合专业课代码。333是针对教育硕士。1、333教育综合的具体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2、333教育综合试题都是主观题,题型结构包括名词解释题(6小题共30分)简答题(4小题共4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共80分)3、由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部分学校有指定参考书目。去学校官网查看。三、统考311和333自主命题的区别统考由国家出题,地区阅卷,参考国家线划线录取。自主命题由所考学校出参考书,所考学校出题,所考学校阅卷,有的学校参考国家线划线录取,有的学校自己划线录取。1、考试对象不同。333教育综合是教育学考研中专业硕士的考试科目,311教育学基础是教育学考研中的学术硕士的考试科目。2、考试内容不同。333教育综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内容涉及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理论性强,比较抽象,总分是150分。311教育学基础考试,内容虽然也是上述4门课的内容,但有相当数量的题目是结合实际的,总分300分。311教育综合是学校自主命题,333教育综合是国家统考,那么311复习参考书目是按学校提供参考书目,其实对比一下五本书一样,就是333多了一本教育研究方法。四、自主命题复习参考有的自主命题学校的参考书和311一样,那么你可以参考311进行复习。有的学校给了有参考书,那么就要以学校的参考书为主。有的学校是没有参考书的,那么最好是参考311复习。附: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 1、教育学原理 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黄济、王策三著:《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1996年重印 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教育史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裴娣娜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袁振国著:《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浙师大研究生333教育综合参考书

假大侠
聚偻之中
这是2011年333教育综合主要参考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60分  中国教育史  约30分  外国教育史  约30分  教育心理学  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五、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六、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七、课程  (一)课程概述  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  (二)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  (三)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八、教学(上)  (一)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  (二)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性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  3、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三)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九、教学(下)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涵义和要求。  (五)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  (六)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  2、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3、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4、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十、德育  (一)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二)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三)德育原则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四)德育途径与方法  1、德育途径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  2、德育方法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涵义和要求。    十一、班主任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二)班集体的培养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与学生群体;集体的发展阶段;培养集体的方法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导学生学好功课;组织班会活动;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组织学生的劳动;通过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评定学生操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十二、教师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1、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2、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  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4、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教师的“角色丛”;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  (二)教师的素养  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十三、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概述  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学校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  (二)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  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三)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  (四)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学校管理法治化;学校管理人性化;学校管理校本化;学校管理信息化。

17年教育学考研333教育综合怎么复习

世俗之人
老兵传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333教育综合的题型分为三大类: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论述题三种题型,包括四门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这是教育硕士考研里面最难攻克的一门课,因为知识点内容多,背的东西多,还特别繁杂。在333教育综合考研的准备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知识的掌握要有轻重之分,抓重点,找主次。各个学科都是紧密联系的,复习的过程中,一定注意跨章节,跨学科之间的联系。稳定的心态:其实我觉得只要做到全力以赴,然后中间不徘徊、不彷徨,认定目标,心态基本上都是稳定的,成功的学生,除了刚开始纠结于考不考得上这个问题紧张心绪不稳定之外,后来都挺稳定的,至少从表面上看上去是这样的,或许内心深处还是不太稳定的,而且偶尔还是会出现抓狂的情况,不过很快就好了。还有就是建议大家不要逢人就说自己要考教育硕士,感觉自己考教育硕士挺牛逼,其实,你要想清楚,考哪里不牛逼,考上哪里才牛逼,你考上后再告诉别人才显得你牛逼。因为总有些人会很善意地规劝你要实际点,不要太不自量力,尤其是你的最好最亲的朋友,而这对你的考研的心态有很严重的影响,到初试结束,都没几个人知道我考教育硕士。效率与时间:要记住效率第一,时间第二,就是说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再去延长复习的时间,不要每天十几个小时,基本都是瞌睡昏昏地过去的,那还不如几小时高效率的复习,大家看高效的学生,每天都是六点半醒,其实这到后面已经是一种习惯,都不给自己设置闹铃,自然醒,不过也不是每天都能这么早醒来,一周两周都会出现一次那种睡到八九点的情况,我想这是身体的需要的,所以从来也不刻意强制自己每天都准时起来,这是我的想法,还有就是当你坐在桌前感觉学不动的时候,出去听听歌或者看看财经新闻啥的放松放松。坚定的意志:考研是个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在这场战争中,你要时刻警醒,不然随时都会有倒下的可能。而且,它不像高考那样,每天都有老师催着,每个月都会有模拟考试检验着。所以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前进还是在退步、自己的综合水平是在提高还是下降。而且,和你一起的研友基本都没有跟你考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你也不知道你的对手是什么水平。很长一段时间,都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可能你某年的真题做了130多分,然后你觉得自己的水平很高了,但你要知道,也有很多人做了135多分,甚至140,所以这是考研期间很大的一个障碍。而且,应该在自己的手机音乐播放器里存一些特别励志的歌曲,休息期间可以听听,让自己疲惫下来的心理瞬间又满血复活。333教育综合参考书:①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②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③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张斌贤、王晨副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④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硕士就业怎么样?教育硕士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就业渠道广阔,就业机会多。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硕士专业正在逐渐成为一门热门专业。就业方向:全国高校、高职、中职、高专、中专里做教师、行政、辅导员;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室里做研究人员;编辑部、报社、期刊社、杂志社做编辑;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人事考试院做工作人员或研究人员;中小学里做管理人员或教师;公司里做项目工作;培训机构做相关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