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学考研该怎么准备???!!

狂屈似之
禅医
教育学考研考试科目为政治、外语和教育学基础综合。其中,教育学基础综合涉及到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涵毅教育一般建议考生这个阶段应该开始外语和教育学基础综合的学习,准备一本英语的考研词汇,然后备齐教育学所有的基础教材,再获取一份教育学考研大纲,如果没有,你可以直接到涵毅教育免费获取。虽然我们一般建议考生无需过多在这个阶段考虑院校问题,但是,如果你有特别钟爱的学校,我们还是应该认真思考一下,所以,涵毅教育可以帮助你尽可能获取各大院校的信息哦,这样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做到知己知彼了呢?加油!您是以前勤思的姜雪老师吗?以前经常听学长提起您。不知道怎么联系您获取 教育学考研大纲呢?我留不了联系方式和邮箱。麻烦您了。一种方法是你可以直接到涵毅教育,一种方法就是你加我的球秋吧,是27二二和一五98领三,不知道你能不能收到哦。

教育学考研如何准备

法象
目擊者
(一)教育学原理《现代教育论》 黄济 王策三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教育学基础》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建议复习前期先以十二所院校编写的《教育学基础》为主,这一书,脉络清晰、结构比较分明,使用面非常广,各高校的本科师范类专业和教育学专业基本都使用这本书。北师大推荐的2008年版的是最新版本。《教育学基础》这本书基础性强,在理解上没有太大难度,适合跨考生在刚开始的复习中使用,知识点密集,个别章节不够通俗。跟《教育学基础》相比,《现代教育论》的内容范围总体上和之相似,但是更有理论高度,论述更为深刻,比如第一编《现代教育的基础》;此外是增加了《现代德育》和《现代教育管理》,随后也增加了《现代教育的研究方法》。《现代教育论》是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主要教育学专家的编写的,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阶段的教材,非常有参考价值,大家应予以重视,尤其是增加的章节一定要补充到原有知识体系中。(二)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教育心理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教育心理学以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为主,这本书知识体系全面,和研究生考试结合紧密,书中举例精当,新增许多图片、图解和表格,较为通俗易懂,是北师大研究生的主要教材。(三)中外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外国教育史》王天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外国教育史和中国教育史都属于史论类学科,变化不会太大,总体来说,中外教育史部分建议以最新版的孙培青老师的《中国教育史》和吴式颖老师的《外国教育史教程》为主,其他两本作为补充。孙培青老师的《中国教育史》知识体系更为明朗,而且论述较为详细,特别适合跨专业的考生。《简明中国教育史》是由北师大专家团队编写的,参考价值很大。在知识体系上也是较为明朗的,内容相对精简,适合第二遍复习时使用。最新版的《简明中国教育史》(第四版,2008)在每章后增加了“思考题”,复习完相应相应章节可以回想一下答案,增强复习效果。吴式颖老师的《外国教育史教程》知识体系完整,线索明细而且内容相对来说是很详实的,在第一轮复习中非常适合,通俗易懂,即使是跨专业学生看起来也不难。王天一老师的《中国教育史》作为补充。(四)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初探》叶澜,上海教育出版社。裴娣娜老师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是经典教材,使用面广,权威性强。叶澜老师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初探》是“教育学科元研究”丛书中的一本,是叶澜老师的专著。叶澜老师从元研究的角度对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进行了“反思”与“综合”。可以帮助大家理解我国教育研究中关于方法论的认识和实际状态,是非常值得一看的著作,不少学校的导师都将其指定为研究生必看的书目。不过叶澜老师的这本书但是从出题角度来看,裴娣娜老师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更为容易出题,也相对好理解。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可以以裴老师的为基础;同时叶澜老师的作为补充,以帮助咱们理解教育研究方法,也拓展自己的思维。满意请采纳。

教育学考研怎麽准备

爱未移
龙之寿
关键在于专业课,对于课本一定要十分熟,对着目录必须可以复述主要内容,多多做习题,特别是你考的大学的真题,吃透

教育学考研怎么准备

志保
选好学校专业,然后仔细看研究生部招生简章。一般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要求,考试用课本也不相同祝你成功

请问考研过来人,你们当初复习的时候对最狠要的时候到什么程度?教育学每天看多长时间书?

莫愁女
莫如弃世
首先考研并不算太难,主要就看意志品质,所以还是建议你调整好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同时还要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在距离考试这段时间调整过来。 还有建议你上午看政治和专业课一,下午看英语和专业课二,晚上再把一天看的内容过一遍,因为什么安排是和你考试时间上的安排是一致的。我学的不是教育类专业,因此专业课上没法给你什么好的建议,主要还是要多跟目标院校的学长和老师接触。公共课到是有些心得,首先政治一定是给你提分的,思修部分和近代史的大部分可先放一放,等到冲刺阶段报个班,老师就会帮你缕知识点的,毛中特和近代史部分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部分要结合看,有助于形成清晰的脉络,哲学部分要多看看,多理解,这部分应该是政治最难的,政经这块也可先放,也等听课再说。 至于英语,我不知道你基础如何,但还是要多下些功夫,每天做一篇真题文章,连做题带分析题目和分析文章,还有就是翻译全文,这对你做翻译和提高语感都有帮助。去年我们班有一位女生也考教育类,报的是北师大,难度相当大,而且听她说她报的学校对英语单科还有要求,据说要考到将近70分才行。她的基础不太好,四级擦边过,但也在坚持。所以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都要坚持,既然自己选择的路就没什么动摇和后悔的。加油。Good Luck

教育学考研怎么复习?

佐纳德
嗟乎
在复习过程中,寻求知识中的要点,抓住要点也就抓住了问题的主干。如复习课文时,就可以把重点词、每段的关键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用醒目的颜色标上记号,使这些词句作为记忆的支撑点,抓住几个关键词句,也就抓住了整篇课文的内容;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统考中最基础的科目,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教育学复习过程中,专题整理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既可以提高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和融会贯通。专题可分为热点专题和基本知识专题,前者要求根据一些重要的原理性知识点,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列举出一系列问题,然后从教材、复习资料及专业杂志中整理出答案,以备日后复习使用;而后者是对各科具体内容的梳理和归纳,是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整合。 希望帮到你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复习(教育学)考研来的及吗?

殆乎殆乎
参验
只要你不是实在太差,都还是来得及的。但是意味着你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多下功夫,凝神聚力,拼搏一把,机会还是很大的,不可盲目悲观或者盲目自信,努力就有可能会有回报,望成功!

跨专业考研需要准备多久?

废丝栋
宋王之猛
我就是跨专业考研的。首先,做吃苦准备。因为跨专业就等于是换了另一种知识和另一种思路,甚至另一种答题方法和格式,很难。我英语政治都不错,所以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专业课上但还是考得不太好,现在是自费的。其次,做思想准备。跨专业的,特别是外校的考,导师不一定信得过你的专业功底。而且初试时分数即使够了,复试时也可能失利。我就是,复试专业课分数特别低。总之如果跨专业,就要很累很努力很聪明很有灵性。跨学校更要这样。最后,考上以后,读研期间学习过程中也会有吃力的和陌生的感觉,别的同学本科学过的理论和看过的书你可能没看过,老师随便提一个术语或人名你都不知道。就要比同学努力。但我是我,每个人不同,你也许很优秀,很多跨专业的考生考得比不跨专业的更好。我们专业的第一名是跨专业的。祝你成功!请问你准备了多久呢?我考研只是单纯对这个专业感兴趣,但是我的确是跨学校,而且学校比较有名,所以我也明白难度很大,不过还是想试一试。大概一年多。

考教育学研究生需要考哪些科目

不足多也
非知失也
教育学研究生需要考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教育学研究生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教育学考研参考书: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 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冯忠良:《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6.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 王天一:《外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一、教育学考研就业前景教育学考研就业前景的不同是各位选择的教育学考研下的科目不同,具体入如下:1.普通高校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的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考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2.中小学校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3.特殊教育机构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毕业后主要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4.政府单位毕业生毕业后也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教育行政单位。5.出版社、报社出版社、报社尤其与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6.新技术教育领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包括去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授教育技术学课程以及去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做教育技术人员及网络教育。这主要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