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教育学考研需要哪些参考书什么版本?

博弈论
其名为风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教育学基础》,全回国十二所重点答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教育学考研,311考试需要准备哪些参考书

武瑠
百材皆度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考试科目: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参考书目如下:1、《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作者: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2、《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作者:王道俊、郭文安3、《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儒德、陈琦4、《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孙培青5、《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作者:吴式颖6、《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作者:裴娣娜311教育学属于教育学学硕 ,由教育部统一命题,比较好的院校有华东师大、华南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相比较来说分数线是比国家线高一些的,但是师范类院校里面除了北师大之外,其他所有的院校都是参照国家线,然后不同的专业每个学校的分数线也是不一样的!扩展资料1、考试性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2、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参考资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教育学专业考研全面解析

教育学考研311统考参考书有哪些

秦失吊之
成也
311参考书(统考):《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教育学》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权 王道俊、郭文安《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儒德、陈琦《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教育学考研,311考试需要准备哪些参考书?

此上德也
灯灯灯
以下参考书可以供参考: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专、《教属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儒德、陈琦中外教育史:《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推荐)、《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推荐)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拓展资料:    教育学考研专业课考核特点:1.涉及面广,考察细致,但是难度并不大。备考的同学要熟记、掌握每个知识点,做到理解和最基本的应用,认真复习,脚踏实地的看书,达到自己目标;2.跨考教育学的同学要对自己有信心,在暑假结束前把教育学考研专业课教材,“地毯式”的学习一遍教材(后面会提到对“一遍”的要求)就可以赶上进度。3.教育学本专业考研的同学,也要在暑假结束前,“地毯式”的学习一遍心理学教材,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多看几遍。参考资料:百家号博仁考研

考教学与课程论研究生需要看哪些书?

第三部
鲸鱼座
不同的学校对其专业课的要求不一样,下面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学与专课程论研究生需要看的书属目为例:“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属于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教育学”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3个一级学科。其中一级学科“教育学(0401)”又包含“教育学原理”(040101),“课程与教学论(040102)”、“教育史(040103)”、“比较教育学(040104)”、“学前教育学(040105)”、“高等教育学(040106)”、“成人教育学(040107)”、“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8)”、“特殊教育学(040109)”,“教育技术学(040110)”等十个下位学科。因而,“课程与教学论”属于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教育学统考今年是第四年,很多考生不知道到底该用哪些参考书,各个网站上的说回法出入答很大。专业课考研辅导专家们在此向2012年得考研同学们推荐一下各个科目的参考书目。教育学原理: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 推荐指数:★★★ 中外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孙培青编著的《中国教育史》推荐指数:★★★北京师范大学吴式颖编蓍的《外国教育史教程》 推荐指数:★★★ 教育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教育心理学》 推荐指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裴娣娜编的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白皮的,安徽教育出版社)推荐指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西北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都有哪些

混搭帮
刘向
  西抄北大学教育学考研为袭统考,考试科目为政治(100分)、外国语(100分)、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其中,311教育学基础综合涵盖:教育学原理、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博仁考研根据历年考研大纲以及真题,推荐以下参考书: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儒德、陈琦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推荐)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推荐)  《简明中国教育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炳照(补充)  《外国教育史》 教育科学出版社 张斌贤 (补充)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关于备课,建议考生要熟记、掌握个知识点,做到理解和最基本的应用,认真复习,脚踏实地的看书,结合博仁的课程,达到自己目标,还是比较容易的。

教育学考研专业课666需要做笔记吗

小毖
生或死
作者:[已重置]来源:知3365653935乎一、框架很重要不论你多么理解你的知识,整体的框架性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备考的最后2周,尤其是最后一周,你需要几小时回忆出一门课的内容,那么,框架极其重要。下面以【中国教育史】-古代史为例,展示我当时准备的框架框架能解决的问题:1.看过书后,不知道都说了些什么2.背诵的时候,记了前面忘后面,不成体系3.为什么别人背书越背越快,而我总是停滞不前4.看到题目的时候 ,如何提取知识点,我怎么知道它要考我什么5.对于自主命题的院校,我如何能将题目答的深入有逻辑,且思维角度新颖众多彼此联系二、难以理解的问题如何处理——画图下面以赫尔巴特的“统觉”为例在课本中,你看到的统觉的解释是这样的:统觉理论的基本含义是:⑴当新的刺激发生作用时,表象就会通过感观的大门进入到意识阀中;⑵①如果它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唤醒意识阀下已有的相似观念的活动,并与之结合,②那么,由此获得的力量就将驱逐此前在意识中在统治地位的观念,成为意识的中心,③新的感觉表现与已有观念的结合,形成统觉团。(即认识活动的结果)(类似于顺应,就是改组了原来的图式)⑶如果与新的表象相似的观念已经在意识阀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地位。此刻,你应该离崩溃不远了,那么,如果用图像的形式表示出来,一目了然三、表格是万能的,多用多受益教育学背诵的东西繁多,如果没有表格的梳理,归类、再进行记忆,那么,是十分困难的,况且,对于自主命题的院校,记忆是你的基本功,如何答好题,才是真正的得分利器下面以部分科难背的内容为例1.教育学原理:课程部分:课程流派教学中要处理好的五对关系德育模式2.中国教育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及其思想3.外国教育史19世纪的教育思潮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论4.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四、背诵时逻辑尽量简单背诵的时候,不要一个部分用一个逻辑去记,你会疯掉。大逻辑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具体到各科,尽量几章或者至少一章只用一个逻辑去记。因涉及内容砸碎且多,需要的可以提问五、三遍都没记住,请及时返回书本在我自己背诵的时候,如果背了三遍,我依然记不住,(三遍的时间域是一周内),我就会放弃因为,不是自己记忆力出了问题,是理解出了问题!然后,请你回到书本进行理解,一本书理解不了,两本,两本不行三本,超过三本以上,请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者老师以上是我备考的时候, 浏览过的书,并没有都看,我会一个科目以一本书为主,然后碰到实在无法理解的,才会再看第二本。所以,实际上,很多书,我只看了部分内容,并没有全看。ps.考教师教育学院的同学,如果时间充裕, 同样建议你们去看教育看教育科学学院推荐的书目。具体,请手动登录到南京师范大学的招生简章中,里面有具体的书目,请自行购买与参考。六、如何答的有新意得高分毋庸置疑,自主命题,题目不一定出的很偏,但需要在答题的时候更加深入,那么如何做到深入呢?需要你多思考。那如何思考呢?下面以几个教育学原理中常常出现的题目作为例子,供大家参考,当然,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例1:师生观师生观的整个的答题思路一、师生观历史的嬗变 (4)是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1.以教师为中心。①知识;②学生从属、统治、服从;③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均丧失。2.以学生为中心。①学生;②教师从属;③从一种不平等滑向另一种不平等。3.教师主导学生主体。①what;②没有跳出“主体与客体”的思维模式。4.双主体。①教师是“教”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②都以完整的人格参与到教学互动中从而实现教育意义的共享共创。总之,师生观,由过去的“我与他”的关系,向“我与你”的关系转变,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二、具体来说一学生观二教师观(教师的职业特点:5)三师生观良好师生观的关键就是——民主、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公正、宽容、友善、鼓励、帮助的关系。1.特点 ⑴在人格上:平等 ⑵在教学上: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主体。 ⑶在社会层面上:相互影响2.标准 ⑴社会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基本要求 ⑵人际关系: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⑶教育关系:教学相长、共享共创; ⑷心理关系:宽容理解。3.途径方法:(3)包括了课堂、课外、校外活动 ⑴转变观念(转变传统的角色心理):①正确的学生观;②平等的师生观;③正确的人才观。 ⑵尊重与理解是创新性师生关系的关键 ①主动接近学生,研究学生;②尊重和理解学生,主动沟通学生,做到“移情体验”;③充分了解学生;④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⑤以自身形象影响学生。⑶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4.意义:建立新型师生观,对于当今的教学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意义。⑴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⑵教师作为教育要素中的施教者,承担着多种社会作用和教育作用。⑶只有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素质的人,才能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总之,新型的师生观,就是要去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公正、宽容、友善、鼓励、帮助的关系。2.终身教育1.人物&书籍终身教育是由法国保尔朗格朗提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行,《学会生存》、《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为其代表作,提出学习型社会的的一种教育思潮,2.思潮&观点终身教育不是某一个理论而是一种思潮,他横向上包含人的一生,纵向上横跨了多个领域。包括了各种形式的E。谋求正规E与非正规E、学校E与社会E等各种E之间的联系和统一。主要观点为: ①从小到老一直学②穿越学校围墙学③无所不包都要学(类似于通识教育)④学习方法是自学⑤追求完善与和谐3.特点终身教育的特点是: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实用性。4.意义: ①在时间上贯穿了人的一生。改变了人们的E的观念。②在空间上不在局限于学校。滋生了一种新的E环境。促进了E社会化、学习型社会③E体制:从小学到老年大学建立起来了一条E的体系。促进了E体制方面的改革④E目的:原先,我们主张全面发展的人,而全面发展的人,是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在⑤E内容:更为广泛,引发了E内容的变化,不能再单纯的传递知识,也要去传递学习的方法,让人们主动的去学习知识。⑥在方法途径上:更加多元、也借助于科技手段的发展。⑦同时也革新了师生观:民主平等、相互转化、共享共创。⑧评价上是多元化的。促进了人们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学习方式的变化⑨更重要的是,它是必将实现教育平等的基础。5.how终身教育是当今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指导思想,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则是各国学制改革的共同目标,正因如此,所以我们要:宏观-⑴国家要:①立法、②环境、③体系微观-⑵个人要:①观念、②内容&师生观、③方法-自学、④运用各种科技手段而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型社会和回归教育,以及各种培训机构就是最好的体现。首先要说的是,16年专业课的分数飘高,可以登录官网进行查看。学校初试和复试的分数都会公布在官网上

跨专业考研考教育学要考哪些科目,还有哪些学校有招收

慧能
铃音
....vip考研为您解答现在虽然稍微有点晚,但3363383430是只要剩下的几个月时间抓紧每时每分,成功也说不是没可能。相信自己的潜力,给自己最大的动力,从现在开始行动吧!!现在全国各大学除了医学等特殊专业不招收跨专业考研之外,都不再限制,也就是说你可以跨专业报考教育学专业,现在大部分学校教育学都是考 政治英语+教育学综合 其中教育学综合科目的参考书如下所示,可以说教育学要考的书很多,希望你做好准备,也祝你能够顺利考上!!!下面这个网址是华南师大的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教育学改革为统考之后,教育部公布了教育学统考大纲,但并未给出参考书目的指导意见。根据大纲的要求和丰富的辅导经验,资深辅导名师与教育学考试辅导研究组向广大考生推荐以下参考书目,考生务必把握住主要的教材,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选择,带★的为首选教材。 (一)教育学原理: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北师大)(张斌贤,教育学院院长、石中英,研究生院院长)★ 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这本书最早是近年出版的教育学的权威著作,已作为广大师范院校教育类专业的教材。在体系编排上它也与其他同类教材编排差不多,但它每一章的写作都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每一章的写作体例为。这本书是集合了众多师范名校教育学专家的近期研究成果,建议大家要不仅从本书的正文中学习到考研大纲中应该掌握的东西,更要好好利用部分,好好把握其提出本领域内正在研究的热点问题及现状,以达到培养考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能力、拓宽学习视野、深入研究的愿望。建议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就根据本书编排的特点,认真总结,吸取精华。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4,教育、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教育目的;5-12学校教育[制度、课程、教学(上中下)电化教学、德育(上下)美育、体、劳、课外、班主任、教师、学校管理](华中)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华东师大1)★ (4)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华东师大2) (5)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新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这本书在教育学教材编排上体现了立意新、体系新、内容新这三个特点。在立意上它把教育问题的一些理论、思想、方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讨论,掌握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包括教育观念和方法。在体系上该书打破了旧的四大块理论体系,力图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全书分上、下篇,上篇是讨论教育内部的问题,包括教育的各种要素:理论要素、人员要素、信息要素(课程内容)、管理要素。下篇是讨论教育外部的关系问题,包括教育的两大功能,即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由此而引发的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科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在内容上对于每一个问题,不是列出现存的概念和结论,而且介绍当代教育界对这一问题的新观点、新认识、新理论。 说明:以上三本综合起来基本包括了全部大纲上的点,而且是公认的最权威的书目之一。尤其是《当代教育学》,2008年大纲新增的地方很多是取自这本书。但是每本书都不全,而且每本书上都要很多根本用不着看的东西,所以大家要对照大纲,取其精华。 (二)中外教育史: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孙吴的这两本书基本上包括了全部知识点,而且标准答案明显是参考的这两本书,所以有这两本书应该是足够了。如果有时间,以下两本书也可以看看: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天一等主编《外国教育史》(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修订版) (三)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庆麟《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安徽大学教育学考研考什么内容?参考书是?

储泳
莫泊桑
  安徽大学教育学考研为统考,考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201)英语一(100分)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   其中,311教育学基础综合涵盖:教育学原理、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博仁考研根据历年考研大纲以及真题,推荐以下参考书: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儒德、陈琦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推荐)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推荐)  《简明中国教育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炳照(补充)  《外国教育史》 教育科学出版社 张斌贤 (补充)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关于备课,建议考生要熟记、掌握个知识点,做到理解和最基本的应用,认真复习,脚踏实地的看书,达到自己目标,还是比较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