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流程及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及相关资料获取

敦也
手之所触
每个人的学习和记忆的方法不一样,效果也会不一样,可以自个制定一个计划进行,【皮特收集者】中有考研资料,同学们度在那吓的。

2021教育学考研复习要着重哪些方面?

吸者
文质
1,清楚自己报考学硕还是专硕2,确定自己报考院校所在地区3,明确自己的报考院校4、主备好自己的复习资料,如教材5、一定一定要给自己做好详细的复习规划,否则学习易被拖延。基础薄弱的话,也可以适当借助外力,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要是还有哪些地方不懂的话发私信也可

重师611教育学基础综合和333教育综合以及复习计划

情采
谜中秘
本人考研的方向是教育硕士(化学),其中最重要的一门科目就是333教育综合,内容多,知识点复杂,于是我按照大纲总结了一份大概90多页笔记,A4纸,然后照着背,感觉效果很好。其中有一部分借鉴了别人的,后来自己增添了很多内容,整合成一份完整的。我一开始想要直接拿着大纲解析背,但是发现内容太多,分不清重点,后来才觉得总算找对了一条路。想这个样子整理笔记然后背笔记很好的!!更多追答然后特别搞不懂的就是333到底是300分还是150呀,。。。816、817到底是复试考还是初试考呢,~望学长说一下,感激不尽哇!下周就开始复习了。那我该怎么去整这333教育综合呢?谢谢了哇!~816学前教育心理与理论,817特殊教育学追答333是150分的,另外你说的那两门我不是学心理的所以不清楚,但是333我懂的蛮多的,资料也很多,加1059042379恩呢!

考研中的333教育综合应该如何复习啊?

往见盗跖
夫春与秋
备考333教育学考研专业课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可以作为参考。准备阶段:搜集考研相关信息,确定自己可以报考全日制教育硕士,如果可能,最好能够准确地确定考研院校和专业,要全面了解所要报考专业和院校,做到信息通畅,如获取信息有难度,可以多和考研的前辈进行沟通,确定学校会更加方便每位同学有针对性进行复习。基础阶段3-6月:第一轮学习,了解学科的基本学科体系和框架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将教育学基本知识串联起来,务必在6月之前对教育学有总体的理解,树立整体框架。与此同时,坚持英语的学习,从单词到阅读的训练必须坚持不懈;另外,如果是已经确定了学校的同学,务必要将学科专业课也一起学习起来,尤其是选择的学校所指定的专业课教材等内容和自己原本学习的内容不同的考生,更是要抓住这个时间按照学校的要求学习学科专业课;所以说,这个阶段是英语和教育综合333要同时准备着手复习的阶段。 强化阶段 7-8月 :第二轮学习,这是教育综合333复习的黄金学习时间,可以安排大块的时间进行集中学习,因此可以在对于教育学有了一个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加强对于重点和难点的识记工作,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背的时间。教育综合333最终的考试形式是以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题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必然要求大家牢记大量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英语在这时可以启用真题的学习,做到三科齐努力,三科同进退。 提高阶段9-10月: 第三轮学习,此时要密切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对于目标院校的今年招生情况了如指掌,如果之前您所确定的学校今年缩小或者扩大的招生比重,或者更换了参考教材,这些信息都要及时关注。充分利用黄金周的学习时间,对于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有一个总结和梳理,此时学习可能会遇到一个高原期,务必要克服这个教育学学习特有的高原期。此阶段开始,学科专业课务必要正式确定起来,我们知道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学生所考的专业课一般都是之前本科阶段有所接触的,但是,考研是选拔性的,在大家都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这个优势就自动消失了,所以,在学科专业课这方面切不可丢分。 考前冲刺阶段11-考前 :政治、英语、教育综合333和学科专业课完全进行冲刺复习阶段,因为教育综合333的特殊性,此时期学生会感觉到之前已经记忆的东西很多又出现了忘记的情况,或者之前记忆的内容如何用在卷面上,这是一个很大的困扰,那么这个时候多做模考,对于学习中的查缺补漏是最好的办法,寻找你学习中的盲点。

19年考教育学的研究生,谁能说一下学习规划吗?

卜筮
景曰
初期阶段:搜集教育学考研信息,关注教育学考研,论坛、贴吧。很多学生会进入这样一个误区,起先没有确定下来院校和专业就迟迟没有行动,建议同学们要先开始看,慢慢地了解,适当地调整,最后做出决定,要知道正确的决定是依靠信息一点一点明朗化决定的。基础阶段(现在—明年5月份):总的来说,这个阶段的复习是针对知识的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到熟悉,由熟悉到理解的过程,主要的参考书要过一两遍,对每门学科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第一轮复习要全面,同时要端正复习态度本着认真的态度看书、思考。强化阶段(5月—8月份):总的来说这段时间是教育学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段,9月份各个院校开始推出最新的招生简章。同学们可以关注下倾慕的院校信息,掌握最新的院校考试动态。同时这个阶段需要强调的是在理解知识点的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点的背诵,开始着手习题结合课本讲义结合视频课程学习的学习模式。提高阶段(9月-10月份):在经过一轮和二轮的知识积累后就进入了进入提高阶段。因为10月份面临着院校报考,很多同学的心态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复习也会出现“高原反应”。同学们要做出适当的调整,这个阶段的紧张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同学们需要做的就是结合实际的复习情况确定最适合的院校最为第一报考志愿。冲刺阶段:(11月份-12月底):冲刺阶段是考研的最重要阶段,同学们要记住坚持就是胜利,考试不需要得满分,只需要超过对手即可。要避免自己陷入到担忧沮丧的恶性循环过程中。打起精神将“革命”进行到底。注:考试科目:774教育学基础综合。即: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普通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虽然首师大774教育基础综合没有指定参考书,但是它和311统考的复习内容和方法基本相同。首先,重视教材,认真看,至少3遍。其他参考书籍尽量多看,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其次,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再次,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多背多记,然后做题。平时善于总结。注意:做题或做笔记总结时最好从记忆中提取,然后对照书本查漏补缺,防止抄书现象,要知道两者产生的效果差别很大。最后,多做真题和模拟题。认真分析参考答案,总结答题技巧和规律,形成答题模板。冲刺阶段可适当背诵一些好题。

教育学考研要怎么复习

此谓上皇
昏昏默默
你好呀,我是今年刚录取的准研一学姐,有些经验可以分享给你哦!专业课:不能确定院校的话可以先按照统考311的书目复习,据说有10本书…反正我是没看完啦,也没必要看那么多。311的参考书《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这六本参考书足够了(话说真能老老实实看3遍这六本书已经非常非常非常厉害了!)这六本书我一共看了3遍,结合讲义和视频课把里面的所有内容都理解了才开始背诵的。背书8月之前最好老老实实的看书理解,扩展知识面。相信我,看教材的同学跟直接背的同学真的不一样。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就要开始复述章节内容了,不用很全面细致每个点都有,但是逻辑框架一定要心中有数。(比如英国的近现代教育制度,你这个时候不用把所有里面的点都说出来,但是你要能按照不同时期把不同的法案和国家教育领导权说清楚)中外教育史知识点很多,读教材的时候要分模块多角度整理,这样才不会乱掉。划重点!!!背诵的遍数和考试的分数没关系!背诵的质量才跟考试的分数有关系,楼主教材读了3遍,高质量背诵3遍就足以让我参加复试了(复试被刷的问题另说…吐血三升)另外背诵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叫复述,背诵不是真的让你逐字逐句背!你要能把整个章节的逻辑吃透,给你一个章节的名称,能把整个章节讲出来才叫真正的记住!备考时老师帮我找了个研友,每天晚上10点半雷打不动互相复述今天学习的内容,不许看书的哦!从10月开始一直到考专业课前一天晚上,一天都没间断。敲黑板!!!专业课做题很重要!!!文科真的不是都背过了就能拿分的,你也要能写出来,有时间写出来而且要写的有条理有逻辑!所以练题还是很重要的!我一开始是一天练1~2大题,后来每周用一次完整的3个小时练一套真题,批阅并反思不足。比较啰嗦,有细节没说到的可以再问我哦~。

教育学考研9月该怎么复习

其然
大金鹿
教育学自从2007年实行统考以来,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只在个别知识点的表述上有不同。教育学学科统考的科目不变,仍然是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四大部分。题型仍然包括单项选择题、分析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四种。 1主要科目的分析01(一)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考研中的分值是100分,占到了总分的1/3。从整体来看,包括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德育、教师和学生等。从这几年的考试趋势来看,教育原理部分主要是两个辨析题和简答题、一个论述题,并且论述题侧重于教育制度和教学的考查。教育学原理可谓是重中之重,这部分记忆的东西多。因此在教育原理的复习上,我们应做到大面积撒网,客观题的覆盖面很广,主观题则侧重于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制度、课程、教学与德育等。02(二)中外教育史中外教育史在教育学中也占100分。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住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教育实践史这三条主要的线索。然后,在这三个线索的基础上,进行纵向的历史梳理和横向的中外对比。对于教育思想史的复习,要抓住主要的思想家和主要的思想流派,了解他们的主要著作和主要观点,以及他们思想的传播、影响和历史意义,甚至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共同思想主题的历史发展与演变。教育制度史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制度化的过程,包括机构史、政策史和立法史。中国制度史往往与朝代联系在一起,而外国教育史则与国别联系的比较紧密。教育实践史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现象原生态的发展过程,这部分主要把握各个时期教育的主要特点和教育活动等。从整体上看,中国教育史部分,主观题则会集中于私学的兴起于传统教育思想、近代教育改革、现代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外国教育史部分,重点考察近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改革,中外古代教育出选择题的可能性会大一些。03(三)教育心理学必答题占40分,此外还有一道选答题30分。教育心理学部分,基本每一章都是重点,但是辨析、简答、论述题还是偏重于与“学习”有关的知识点,比如学习及其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从难度上讲,教育心理学的总体难度较大,这反映出科目本身相对较难理解,所以考生更要加大功夫掌握各个知识点,灵活应对考试。04(四)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占30分。教育研究方法部分,侧重于考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的知识点,如教育研究的选题和设计、研究报告的撰写、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教育实验研究等。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应该达到三种水平:理解、运用、评价。总之,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复习,建议采用“提纲法”。在复习每种研究方法时,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哪些?每个方法的具体操作程序如何?每种方法的规范与原则有哪些?每种方法的优点与局限?复习时可以结合一些研究实例来学习和理解。2对考生的建议(一)在复习四个部分的基础上,将这几个部分综合起来,从教育发展的历史(中外教育史)、教育的心理基础(教育心理学)、教育的科学和方法基础(教育研究方法)多个角度来理解教育学、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试图形成一种具有多学科角度的教育观。(二)多关注现实的教育热点问题,尝试使用教育学各学科的理论和观点来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培养自身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有助于在考试中发挥,灵活地回答试题,也有助于研究生入学后学习阶段的努力。(三)多阅读教育学术刊物和著作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的相关文献,开拓自己的视野,从而借助别人的观点更好地理解受多个社会人文学科影响的教育及其理论和问题。最后,考研中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和及时的反思自己,始终充满自信,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并适时地规划好自己的下一步,相信你一定是笑到最后的人!游子吟(孟郊)

打算考研,教育综合应该怎么准备

从军记
此谓诚忘
1、教育学学硕专硕如何选择?如果确定考教育学专业的话 首先需要确定好是考学硕还是专硕 一般选择的标准如下:如果自己是想着研究生毕业之后就去一线中小学当各科(语文、数学、外语等)一线的老师的话,而且自己还有汉语言文学 数学或者外语的本科背景的话 选择专硕是最好的了如果想着通过学习教育学以后继续深造(比如去高校当老师、辅导员甚至读博士的话建议选择学硕)。如果不确定是区高校还是去一线当老师,而且自己也没有学科背景,那就建议你选择学硕,她的就业范围更广,再考一个对应的教师资格证退一步去当老师也是没问题的!学硕311和专硕专业课一333教育学综合推荐参考书如下:311的参考书《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全国333教育学原理十二校连编《教育学基础》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跨专业教育学考研,可以吗?需要报班吗?

敢不敢
赵国
当然可以,教育学还是好考的 我就是会计学跨考到教育学的,首先政治英语要准备好~其次,找到考上自己所想考的教育学专业的师兄师姐们,咨询专业课考试的书目~自己复习就好了,英语政治还是建议报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