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学考研的311和312有什么区别?谁帮我一下。谢谢各位师兄师姐啦

方小姐
天倪
研究方向 01.高等教育基本理论02.中国高等教育、国际高等教育及比较高版等教育权03.高等教育管理与高等教育政策研究04.教育研究方法05.高校管理考试科目 复试权重50%。               其中高校管理方向20人,只招收推荐免试及学工保研学生,详见该项目招生简章。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203日、241德任选一门3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研究方向 01.教育经济学原理02.教育投资与效益03.教育财政04.教育管理考试科目 报考本专业的考生还可选考北京大学经济学、管理学两学科专业任一组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203日任选一门3 303数学(三)4 940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基础040110 教育技术学 只招保研的。平时成绩是参考的一个内容,社会活动也是一个方面 311和312不沾边参考资料:三人行考研---三人行教育----师大三人行

教育学考研

不饰于物
武林
1. 专硕就业鞥差些,虽然难度上小些;专硕和学硕的关系有点像三本和一本吧;回2. 做教师的答话,报考华东师大、南京师大等重点师范大学是更好的选择;3. 本科一本我建议你考个211/985大学,不要去二本,师资一般都非常差,他们的硕士含金量特低任何学校研招都无歧视,因为从导师角度看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一个优秀的、有培养前途的考生;如果你有能力,够优秀,果断考,无需任何过虑!! 如果硬说有歧视,那只能说某些人的专业不扎实、知识面狭窄、动手能力低下、高分低能,这样的考生在哪里都会被人看不起的,于是便将自己的身世翻腾出来作为失败的挡箭牌了! 这样的 loser,要怪就怪自己能力不行吧,少点抱怨!有些人啊,一便秘就怪地球没有引力,也不看看自己是否痔疮了!! 必须承认专科、三本、二本因为入学成绩、师资、教育培养环境等差距明显,导致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素质差距较大,所以很多导师更青睐211/985毕业生也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非211/985确实有能力的话,导师照样很喜欢,绝对不会歧视的!! 我们就是地地道道二本,每年都有大把考中科院、中科大和985硕士的~学硕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0346638注重理论,专硕注重实践,做教师来讲一般注重的是学硕。但专硕也不会受歧视,有一些专业甚至专硕更好,比如教育学中的心理学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比较容易考,不用想的太难,我考的时候没有复习,就是从网上下载了100套模拟题,做题,看题,综合考了220多,算是高分了。报考的话还是要好一点的院校,比如东北师大,北师大,总的说来,考试都不难,分数要求也都在330分左右,也不高。现在都归为A类了,考试简单,树立信心,肯定会成功。我考的是东北师大,09年考的,刚刚毕业。对于复习,我没有怎么准备,用了三周时间,因为我没有学过教育学,花了四天看了一遍教育学,走马观花,然后花了三天时间做模拟题,看模拟题,研究教育学的答题方法(这个最重要,教育学考题多为开放性的);政治纯粹是做模拟题,没有看书,英语也是做模拟题(没时间看书)。我属于临阵磨枪,不利也光型的,最后很顺利,英语47分,刚刚过线(45分底线),政治78分,教育学综合223分,总分考了348分,顺利进入A 类,免费三年。希望你也顺利,总的来讲,多练手,多了解,不要读死书,记住一句话,你只为考试通过,不为其他,没必要死啃书本,要作为应试准备,高考怎么来就怎么准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教育学考研

黑氏
忧真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教育学研究生考试是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但是,教育部并没有指定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教材,现在考研市场上有很多教育学考研推荐参考教材,鱼龙混杂,让很多考生很难选择,不知道哪些书是权威的,哪些书是必须看的。博仁教育考研辅导老师根据多年的考研辅导经验,结合教育学考试大纲,以及历年真题命题特点,向广大考生推荐以下教育学考研教材:《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儒德、陈琦《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这些教材和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吻合度高,基本上包括了教育学考研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和考试范围,这是一套最权威的教育学考研参考书。北师大博仁教育学考研辅导班权威师资优质教学。“考研成功系于专业课”,这句话道出了专业课在考研中的重要地位,其一,是因为专业课总分300 分,占考研总分数的60%,专业课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考研的成败;其二,专业课也是提高分数,拉开档次,在复试中占得先机,获得奖学金或者公费名额的关键。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复习。从现在开始备考,强烈建议同学们从教材开始,因为教育学考研强调的就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回到教材中才能达到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水平,尤其是目前命题的趋势越来越强调知识的比较和运用,更需要大家对整个学科的基本内容做全面的了解。在这里简单说一下看书的方法和技巧,第一遍的目标是了解,可以快速浏览;第二遍的目标是理解,需要精读,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勾画,做标记,可以笔记;第三遍的目标是掌握,需要在第二遍精读的基础上,对不理解的内容各个击破;第四遍的目标是运用,需要将各章节知识点进行前牵后联,完善笔记。教育学是全国统考的,把历年的考研题看看吧,买本考试大纲结合专业书先看看专业,政治和英语不难的。好好准备就行了。

2013教育学考研统考答案与真题解析

布兰琪
撒妙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付建 一、单项选择题:l~3433646430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  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  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D。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  参考答案:C  考点分析:凯洛夫的《教育学》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授予学生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通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2.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觉按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这体现了教育的()  A。个体社会化功能  B。个体个性化功能  C。个体谋生性功能  D。个体享用功能  参考答案:A  考点分析:教育具有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它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人们通过教育实践,把年幼无知的儿童培养成为能够担负一定社会职责的成人。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想找一份教育学考研试题模拟考试练练手,不知道用真题(真题我已经看过了一套了)好还是用模拟题好,

是果类乎
世必笑之
你可以看看这个,不知道你做过没······· 2011教育学专业考研综合测试题2010年09月03日 09:22 来源:人民网教育 一、选择题 1.确切可考的学校萌芽形式是( ) A.序和成均 B.成均和庠 C.序和庠 D.辟雍和成均 2.古代西方提出的"三艺"是辩证法、文法和( ) A.代数 B.天文 C.修辞 D.音乐 3.提出"化性起伪"的是( ) A.荀子 B.孟子 C.孔子 D.老子 4.在《劝学篇》中阐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是( ) A.梁启超 B.郑观应 C.容闳 D.张之洞 5.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将一些著名大学西迁并进行合并.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 A,浙江大学 B.复旦大学 C.天津大学 D南开大学 6.下列不属于北欧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 A.伊拉斯漠 B.卡斯蒂格朗 C.莫尔 D.拉伯雷 7.《理想国》是( )的代表作。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8.基佐法案是法国( )时期著名的教育法案。 A.大革命 B.七月王朝 C.第二共和 D.第二帝国 9. 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 A、黄炎培 B、晏阳初 C、梁漱溟 D、陈鹤琴 10.1821年美国( )市率先创办公立中学。 A.波特兰 B.波士顿 C.亚特兰大 D.纽约 11.在教育工作中,应恰当把握儿童语言、思维、人格发展的关键期,积极促进儿童身心发展,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 12.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代表是( ) A.多尔 B.泰勒 C.杜威 D.布拉梅尔德 13.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勒图尔诺 B. 沛西?能 C.孟禄 D.斯普朗格 14.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这说的是( ) A.教学目的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15.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也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16.( )把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A. 桑代克 B.罗杰斯 C.维果斯基 D.皮亚杰 17.多元智力理论是( )提出的。 A.卡特尔 B.加德纳 C.斯皮尔曼 D.斯腾伯格 18.以下不属于行为主义倡导者的是( ) A. 桑代克 B.斯金纳 C.巴甫洛夫 D.布鲁纳 19.教育研究中涉及到的变量有自变量、因变量和( ) A. 相关变量 B.他变量 C.无关变量 D.无(只有自变量和因变量) 20.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 A. 对调查对象的群体资料必须有明确的了解,这样才能确定群体的基本单位; B. 遗失被试的资料可能会造成取样的偏差。 C. 访问者及介绍人的被信任程度,可能使被试的反应失真,使调查资料产生较大误差。 D. 访谈调查常常是个人之间进行的,样本的代表性不会影响访谈调查的资料价值 二、简答题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2.简述赫尔巴特关于道德训练的观点。 3.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4.简述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 5.简述“教育先行”的理论依据。 三、论述题 1.十八世纪末德国的泛爱主义运动述评。 2.论述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的关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D 5、D 6、B 7、A 8、B 9、D 10、B 11、C 12、A 13、C 14、B 15、B 16、D 17、B 18、D 19、C 20、D 二、简答题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答:(1)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它分内、外两篇,内篇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气”。从而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2)张之洞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从而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的系统引进开辟了道路,但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本质就是如此。(3)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得到清统治当局及社会政界和思想界多数人士的认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 2.简述赫尔巴特关于道德训练的观点 答:赫尔巴特认为,训练是培养道德品质不可缺少的过程,依据赫尔巴特的看法,管理是造成学生遵守秩序的精神,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是通过提供观念塑造儿童的心灵,培养道德观念。而训练则直接在儿童情感上发生作用,使道德愿望变为行动,道德力量更加持久、顽强和坚定。实施训练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以及儿童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善良的感情和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训练的方法与儿童管理和教学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其特点。具体有: (1)陶冶。所谓陶冶,即逐渐地对儿童的心灵和感情施加影响,而不是采取压制手段。 (2)赞许和谴责。当儿童遵守行为规则时,教育者给予他应得的赞许,使之产生快乐的情感。赫尔巴特认为,这是“训练的优美艺术”,应多加运用。相反,当儿童不听训话时,则要进行谴责。(3)良好的健康状况,能使训练产生充分的效果,而在“健康不良的情形下,就不能有什么训练”。此外,教师的人格对训练也具有重大意义。赫尔巴特要求教师在实施训练时,要态度冷静,谆谆善诱,气氛愉快,从而影响学生形成善良的性格。 3.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答:⑴客观因素:①学习材料的性质。两种学习材料具有相同或相似成分,有利于迁移;学习材料具有良好组织结构,有利于迁移的发生。②学习情境的相似也有利于迁移。如学习的场所、环境的布置等方面的相似,有利于学生利用有关线索促进迁移的发生。③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知识之间或情境之间的共同点,启发学生进行概括,指导学生运用已学到的原理、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这都有利于促进积极迁移的产生。 ⑵主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指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状态等方面的因素。①学生的智力水平。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迁移能力较强。②学生的认知结构的数量和质量。已有知识经验的准确性、稳定性、丰富性和组织性等,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面对新知识、新情境时对已有知识提取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影响到迁移的发生。③学生学习的心理定势。定势即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对学习有一种定向的作用。定势有助于迁移的发生,但它所促成的迁移可能是积极迁移,也可能是消极迁移。 4.简述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 答: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即一项实验所能解释的教育本质规律的有效程度,是实验的结果对实验对象解释的充足程度。 (一)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 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是指实验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对因变量所造成的影响的程度。实验内在效度的高低,取决于无关变量控制的程度。无关变量控制的越好,实验结果就能更大程度上解释为是由实验处理所得。反之,控制越差,实验结果受无关变量的影响的可能性越大,实验结果越不好解释。由此可见,内在效度是实验研究有效性的基本条件。 (二)教育实验研究的外在效度 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概括性和代表性,即实验结果的可推广度。坎贝尔和斯坦利认为,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 (1)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表现为测验的敏感性,即前测提高了被试对后测的敏感性,或者前测干扰了实验处理的作用。 (2)抽样偏差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由于抽样偏差导致样本没有代表性,如在普通学校进行实验的结果,不能推广到特殊教育学校去。 (3)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即霍桑效应)。指实验情景对被试的影响,包括实验者本身的个性特征、动机、情绪等。被试在被观察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自然情境中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实验结论常不能适用于日常教育情境,这就是“霍桑效应”。 (4)多重实验处理的干扰。如果某实验组重复接受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实验处理时,后一实验处理将会受到前一实验处理的干扰,产生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 5.简述“教育先行”的理论依据。 答: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其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质变,即变成了先行者。《学会生存》这个报告说:“多少世纪以来,特别是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这种倾向首先大胆和成功地出现在诸如日本、苏联和美国这些国家。”《学会关心》这个报告也说:“过去,全世界的教育制度总是成为各种趋势的追随者,而不是这些趋势的创造者。现在,教育应当领先于变革,而不只是对变革的反映。”可见,今天,不能担当先行者而继续扮演追随者角色的教育,不能认为是现代教育。 三、论述题 1.十八世纪末德国的泛爱主义运动述评。 答:到18世纪末,德国各邦的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有所发展,加之受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也开始寻求表达国家统一和反对封建的要求的方式。这就是表现在文学、历史、哲学、教育等科学领域的新人文主义运动。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是泛爱主义和洪堡德改革。 泛爱主义是受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尤其是卢梭思想和德国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而产生的。泛爱主义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萨耳士曼、堪比等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增进人类的现世幸福,培养掌握实际知识、具有泛爱思想、健康、乐观的人,因此德育、体育、劳动教育、现代语和自然科学知识受到重视,采用让儿童自由发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实物教学。他们热爱儿童、肯定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对经院主义、古典主义教育,禁绝体罚。 1774年,巴斯多在德梭(Dessou)创办了一所“泛爱学校”,贯彻他的教育观点,得到康德的声援。泛爱主义教育家们还通过他们的著作广泛宣传泛爱主义,巴斯多所著《方法论》成为康德讲授教育学的课本。在他们的影响下,泛爱学校在当时的德国不断涌现,竟形成一种运动。 泛爱主义的许多观点虽然并非巴斯多等人所首创,而且其中也有谬误,但是在当时的德国它起到了反对封建教育、传播资产阶级进步思想的历史作用。 2.论述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的关系。 答:就个人发展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教育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可以归结为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一种是从个人出发,依据内在需要来确定的,另一种是从社会出发,依据外在需要来确定的。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强调从个人自身发展出发来规定教育目的,认为教育应当把促进个人个性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目的。社会本位论强调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规定教育的目的,认为教育应当把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人,使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作为自己的目的。 由于人们总是根据一定的利益和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的,同时由于教育本身又确实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功能,所以教育目的取向不同就必然的。但是,二者共同弊病是它们都把自己的出发点强调到了极端的程度,完全排斥和否定了另一面的合理性,因此二者都是不科学的。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只有把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社会化与个性化、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等等有机地统一起来,我们才能有可能正确地解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在百度文库中输入“教育学考研试题”,就可以得到答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育学 考研

卡蜜儿
掇而不岐
没基础就别准备了,我就是跨专业的真麻烦光英语可以,但是教育学全国统考300分你能拿多少?进高校必须是研究生以上的我考了3年就这样的今年教育学172坏在英语上了````你考虑你自己的吧我也是跨专业考的,我觉得教育学不是想象中没有基础就学不明白的,加油,你要是有版恒心,找对权属于自己的方法是很容易过的,现在复习一点都不晚,而且绰绰有余,现在把大纲要求的知识框架缕一缕,先知道教育学都在讲一些什么东西,9月份以后再开始背也是很赶趟的。你要是说想进高校当老师,那当然要选择好一点的师范院校了,比如北师大,不过这学校却是需要你下很大功夫的,祝成功~

考研统考311教育学原理,有什么真题吗?推荐下

务农
尝试与来
311教育学原理包括好几个部分:教育学原理: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专》,人民教育出属版社或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史: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裴娣娜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另外,这个科目国家允许学校自己命题,所以一定要仔细阅读专业目录,看一下是不是学校自己命题,那样参考书就以学校公布的为准。是统考,请问这是真题还是参考书?没给我推荐下历年真题吗?谢谢。不好意思,打错字啦,能给我推荐下历年真题吗?

求2012年教育学考研试题

呱呱呱
何谓才全
博仁教育学考研网有啊不懂~~木有去看过

2011教育学考研统考答案与真题解析

万物殊理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付建2011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以教育理论自身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  A.教育学B.比较教育学C.元教育学D.教育哲学  2.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实施了  A.补偿教育B.义务教育C.终身教育D.回归教育  3.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针对这一发展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  A.运算能力的培养B.操作能力的培养  C.具体思维能力的培养D.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4.把教育方针规定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5.某校将全体学生分成两批,一批上午在教室里上课,另一批上午在学校的图书馆、体育馆、工厂、商店等场所进行有组织的活动,下午对调。这种做法属于  A.二部制B.工读制C.复式教学        “把教育看作为将来作预备,错误不在强调为未来的需要作预备,而在把预备将来作为现在努力的主要动力。为不断发展的生活作预备的需要是巨大的,因此,应该把全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