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科目的”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是什么意思?

刘向
橙路
如果是全国统考,那么就考普通心理学、实用心、心理统计与测量、和发展心理学。(包括一点心史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如果不参加统考,就看相应学校的招生简章就可以了。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过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Ⅰ. 考 查 目 标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Ⅱ. 考 试 形 式 和 试 卷 结 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三、试卷考查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普通心理学 10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70分实验心理学 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 7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多项选择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综合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Ⅲ.考 查 范 围普 通 心 理 学[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认知过程2. 情绪、情感和意志3. 能力与人格(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2. 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三)心理学的发展简史1. 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近代哲学的影响;生理学的影响。2. 主要的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学派;机能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知学派。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构成1. 神经元2. 突触3.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二)脑的结构与功能1. 脑的结构2. 大脑皮层及其机能3. 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优势(三)脑功能学说1. 定位说2. 整体说3. 机能系统说三、感觉(一)感觉概述1. 感觉的含义2. 感觉的编码3. 感觉的测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费希纳对数定律;史蒂文斯冥定律。(二)视觉1. 视觉刺激2. 视觉的生理机制3. 视觉的基本现象色觉;视觉对比;马赫带;视觉适应;后像;闪光融合。(三)听觉1. 听觉刺激2. 听觉的生理机制3. 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1. 皮肤感觉2. 嗅觉和味觉3. 动觉4. 平衡觉5. 内脏感觉四、知觉(一)知觉概述1. 知觉的含义2. 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二)知觉的特征1. 知觉的选择性2. 知觉的整体性3. 知觉的理解性4. 知觉的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 形状知觉2. 大小知觉3. 深度和距离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 时间知觉2. 运动知觉(五)错觉1. 错觉的含义2. 错觉的种类五、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 意识的含义2. 意识的功能3. 无意识现象4. 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1. 注意的含义2. 注意的种类与特征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认知理论1. 注意的生理机制2. 注意的认知理论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认知资源理论;双加工理论。六、记忆(一)记忆概述1. 记忆的含义2. 记忆的过程3. 记忆的分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4.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感觉记忆1. 感觉记忆的含义2. 感觉记忆的信息编码(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1. 短时记忆的含义2. 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3. 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提取4. .工作记忆(四)长时记忆1. 长时记忆的含义2. 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3. 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遗忘的含义;遗忘的进程;遗忘的原因。(五)内隐记忆1. 内隐记忆的含义2.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七、思维(一)思维概述1. 思维的含义2. 思维的特征3. 思维的种类4. 思维的过程(二)概念1. 概念的含义2. 概念的种类3. 概念的结构4. 概念的形成(三)推理1. 三段论推理2. 条件推理(四)问题解决1. 问题解决的含义与基本过程2. 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式;启发式。3.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五)创造性思维1. 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 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成分3. 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表象和想像1. 表象表象的含义;表象的特征;表象在思维中的左右。2. 想象想像的含义;想像的种类。八、语言与言语(一)语言与言语概述1. 语言与言语的概念及其特征2. 语言的结构3. 言语的种类4. 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二)语言加工的生理机制1. 言语的发音机制2. 语言加工的中枢机制(三)语言的理解1. 语音知觉2. 词汇的理解3. 句子的理解4. 文本的理解5.影响语言理解的因素九、动机与意志(一)动机概述1. 动机的含义2. 动机的功能3. 动机的种类4. 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二)需要1. 需要的含义2. 需要的种类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三)动机理论1. 本能论2. 驱力理论3. 唤醒理论4. 诱因理论5. 认知理论(四)意志行动1.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2. 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3. 意志行动中的挫折挫折的含义;挫折情境的形成;挫折的反应;挫折的承受力。4. 意志的品质十、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概述1. 情绪、情感的含义2. 情绪、情感的功能3. 情绪和维度和两极性4. 情绪、情感的分类(二)情绪的生理机制1.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2. 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三)表情1. 面部表情2. 体态表情3. 语调表情(四)情绪理论1. 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2. 坎农—巴德学说3. 认知理论(五)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十一、能力(一)能力概述1. 能力的含义2.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3. 能力、才能与天才(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 能力的种类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2. 能力的结构(三)能力的理论1. 能力的因素说2. 能力的结构理论3.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个体差异1.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3. 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十二、人格(一)人格概述1. 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二)气质与性格1.气质概述气质的含义;气质的类型;气质理论。2. 性格概述性格的含义;性格特征。(三)认知风格1.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2. 冲动型—沉思型3. 同时性—继时性(四)人格理论1. 特质理论2. 类型理论(五)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发 展 与 教 育 心 理 学[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2、理解和掌握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其经典实验研究。3、能够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则,认识和分析个体发展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发展心理学一、发展心理学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 横断研究2. 纵向研究3. 聚合交叉研究4. 双生子研究(四)发展心理学的历史1. 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2. 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业发展研究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3. 精神分析理论和心理发展观4.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1. 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2.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 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一)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1. 染色体、DNA和基因2. 减数分裂和细胞增殖3. 有丝分裂和细胞增殖4. 显性和隐性基因5. 遗传疾病(二)胎儿的发展与先天素质1. 胎儿的发育过程2. 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四、婴儿心理发展(一)婴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二)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 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 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三)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1. 动作发展的规律2. 动作发展的阶段3. 动作发展的训练(四)婴儿言语的发展(五)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1. 婴儿感觉的发展2. 婴儿知觉的发展(六)婴儿气质的发展1. 婴儿气质类型学说2. 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七)婴儿社会性的发展1. 婴儿的情绪发展2. 婴儿的依恋3. 早期同伴交往五、幼儿心理发展(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二)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 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 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三)幼儿的游戏1. 游戏理论2. 游戏种类及其发展(四)幼儿语言的发展1. 词汇的发展2. 句子的发展3.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五)幼儿认知的发展1. 记忆的发展2. 思维的发展(六)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 心理理论2. 幼儿道德认知发展3. 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4.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5. 同伴关系六、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一)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二)童年期儿童的学习(三)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1. 书面言语的发展2. 内部言语的发展(四)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1. 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2. 元认知及其发展(五)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1. 自我意识发展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3. 品德发展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二)生理发育1. 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2. 第二性特征与性成熟(三)认知发展1. 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2. 辩证思维的发展(四)自我发展1. 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2.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五)社会性发展1.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 反社会行为(六)情绪1. 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2. 常见情绪困扰3. 情绪调节的ABC理论八、成年期心理发展(一)成年期发展任务理论(二)认知发展1. 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2. 认知老化的代表性观点感觉功能理论;加工速度理论;抑制理论;工作记忆理论;(三)人格发展1. 自我发展理论2. 稳定性与可变性(四)生命的终结1. 死亡的意义2. 死亡焦虑3. 临终心理4. 死亡应对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二、学习及其类型(一)学习的实质与作用(二)学习的作用(三)学习的分类1. 学习主体分类2. 加涅的学习分类3. 奥苏伯尔的学习性质分类4. 学习结果分类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我国的学习结果分类。三、学习的主要理论(一)学习的联结理论1.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华生对经典条件作用的发展;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教育应用。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3. 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的早期探索;班都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二)学习的认知理论1.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早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3. 奥伯苏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4.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三)学习的建构理论1.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3.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4.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四、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1. 学习动机的含义2. 学习动机的分类3. 学习动机的作用(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1.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2. 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 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 学习动机的培养2. 学习动机的激发五、学习的迁移(一)学习的迁移的实质与作用1. 学习的迁移的实质2. 学习的迁移的分类3. 学习的迁移的作用(二)学习的迁移的主要理论1. 学习的迁移的经典理论2. 学习的迁移的现代理论(三)学习的迁移的条件与促进1. 学习的迁移的条件2. 学习的迁移的促进实 验 心 理 学[考查目标]1、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2、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3、具备实验设计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一、实验心理学概述(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二)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1. 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2. 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3. 实验设计与实施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5. 研究报告的撰写二、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一)心理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二)心理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1. 自变量的种类与控制2. 因变量的种类与控制3. 无关变量及其控制(三)实验设计1. 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2. 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3. 准实验设计4. 真实验设计完全随机单因素设计;完全随即多因素设计;随即区组设计。(四)实验研究的效度1. 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2. 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3. 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三、反应时法(一)反应时概述1. 反应时的研究意义和历史发展2. 反应时实验的种类(二)反应时的影响因素1. 外部因素2. 机体因素(三)反应时技术及其发展1. 反应时技术减法法;加法法;开窗实验。2. 反应时技术的发展四、心理物理学方法(一)阈限的测量1. 极限法极限法的特点;绝对阈限的测定;差别阈限的测定;极限法的变式。2. 平均差误法平均差误法的特点;绝对阈限与差别阈限的测定;误差的控制。3. 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恒定刺激法的特点;绝对阈限的测定;差别阈限的测定;不肯定间距的不稳定性;恒定刺激法的变式。(二)心理量表法1. 量表的类型直接量表和间接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心理量表的评价。2. 感觉比例法与数量估计法感觉比例法;数量估计法;制作等比量表应注意的问题。3. 感觉等距法与差别阈限法差别阈限法;感觉等距法;评价量表。4. 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三)信号检测论1. 信号检测论的由来电子侦查系统中的信号检测问题;人类感知过程的信号检测问题。2. 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统计学原理;最优决策原则。3. 辨别力指数dˊ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4. 信号检测论的应用有无法;评价法;迫选法。五、主要的心理学实验(一)听觉实验1. 听觉现象的测定声音的心理特征;声音的掩蔽;听觉疲劳与适应。2. 声音的空间定位实验声音方向定位线索;听觉空间定位的实验方法。3. 语音知觉实验语音及其声学特点;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和语音知觉的范畴性。(二)视觉实验1. 基本视觉现象的测定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研究;视敏度的测定;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2. 颜色视觉视觉的颜色现象实验;颜色的知觉现象实验。(三)知觉实验1. 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2. 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经验和知觉恒常性实验;大小恒常性实验;形状恒常性实验。3. 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空间知觉实验;运动知觉实验4. 知觉与觉察实验无觉察知觉的测定;盲视的实验。(四)学习实验1. 条件性学习实验2. 认知性学习实验(五)记忆实验1. 感觉记忆的实验2. 短时记忆的实验3. 长时记忆的实验4. 工作记忆的实验5. 内隐记忆的实验(六)情绪实验1. 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2. 面部表情的测量3. 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七)注意实验1. 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分听实验2. 注意资源有限理论及其实验3. 双加工理论及其实验4. 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心 理 统 计 与 测 量[考查目标]1. 正确理解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方法。2. 掌握有关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结果。3. 掌握各种测量理论和各种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测验,并对其结果进行解释。一、描述统计(一)统计图表1. 统计图2. 统计表(二)集中量数1. 算术平均数2. 中数3. 众数(三)差异量数1. 离差与平均差2. 方差与标准差3. 变异系数(四)相对量数1. 百分位数2. 百分等级3. 标准分数(五)相关量数1. 积差相关2. 等级相关3. 肯德尔等级相关4. 点二列相关与二列相关5. φ相关二、推断统计(一)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1. 概率2. 正态分布3. 二项分布 4. 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5. 抽样分布(二)参数估计1. 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2. 总体平均数的估计3. 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三)假设检验1. 假设检验的原理2. 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3. 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4. 方差齐性检验5.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四)方差分析1. 方程分析的原理与基本过程2. 完全随即设计的方差分析3. 随即区组设计的方程分析4. 两因素方差分析5. 事后检验(五)回归分析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2.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3.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六)卡方检验1. 拟合度检验2. 独立性检验(七)非参数检验1. 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2. 相关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三、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1.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 心理测量的特征分类3. 经典测量理论和真分数理论模型(二)测量的信度与效度1. 测量的信度信度的定义;信度系数的估计;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2. 测量的效度效度的定义;效度的估计;效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3.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四)心理测量的误差1. 测量误差的定义2. 测量的随即误差来源及控制3. 测量的系统误差来源及控制4. 测量误差的估计(五)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1. 题目的难度2. 题目的区分度3. 题目的综合分析和筛选(六)心理测验编制技术1. 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2. 测验目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3. 题目编制技术(七)心理测验的施测1. 测验的设计2. 施测的程序和步骤(八)测验常模1. 常模与常模团体2. 分数转换与合成3. 常模的编制4. 几种常用的常模(九)标准参照测验1. 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与作用2. 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分析3. 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4. 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十)心理测验理论的新发展1. 经典测验理论的局限2. 项目反应理论3. 概化理论4. 测验等值四、心理测验的应用(一)成就测验1. 成就测验的定义2. 成就测验的编制3. 成就测验的标准化(二)智力测验1. 智力测验的定义2. 个体智力测验3. 团体智力测验(三)能力测验1. 能力倾向测验2. 特殊能力测验3. 创造力测验(四)人格测验1. 人格测验的定义2. 自陈测验3. 投射测验4. 情景测验(五)其他常用的心理测验1. 心理健康测验2. 态度测验3. 兴趣测验Ⅳ. 试 题 示 例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试题示例:1.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种感觉现象是A. 对比 B. 适应 C. 后像 D. 感受性2. 标志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儿童心理》一书的作者是A. 鲍德温( J. M. Baldwin ) B. 皮亚杰( J. Piaget ) C. 普莱尔( W. Prdyer ) D. 弗洛伊德( S. Freud )3. 常用来估计测验一致性信度的α 系数是A. 信度的精确估计 B. 信度估计的上限 C. 信度估计的下限 D. 依条件而定二、多项选择题:66~7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试题示例:66. 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有A. 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出现变声 B. 运动员吃兴奋剂提高了成绩 C. 昆虫形成对光收缩身体的条件反射 D.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67. 感觉阈限测量的基本方法有A. 恒定刺激法 B. 调整法 C. 等级法 D. 最小变化法三、简答题: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试题示例:76. 简述需要与动机的关系。77. 简述视崖实验及其意义。四、综合题:81~8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试题示例:81. 论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关系。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u/4b072538010006zf

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籍有哪些

给数以敏
计然
首选需要确定是考专硕还是学硕,然后确定报考院校,因为得按院校书单复习,不确定院校得按统考得312或者专硕347大纲书单复习。312全国版·内部学员精简书单:《普通心理学》(第5版)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杨治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心理与教育测量》(第3版) 郑日昌、吴九君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年《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 张厚粲、徐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发展心理学》(第2版)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 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社会心理学》(第3版) 侯玉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347全国版·内部学员精简书单:《普通心理学》(第5版)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杨治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心理与教育测量》(第3版) 郑日昌、吴九君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年《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 张厚粲、徐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发展心理学》(第2版)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社会心理学》(第3版) 侯玉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变态心理学》 钱铭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人格心理学》(第8版) 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年《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重排本) 钱铭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管理心理学》(第2版) 刘永芳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年【勤思考研】书目汇总:2021心理学学硕考研重点院校参考书目汇总【勤思考研】备考书单:2021应用心理硕士考研重点院校参考书目汇总郑老师 勤思校长在线咨询郭老师北师教育学教授在线咨询王老师勤思统计王在线咨询田老师原北语人文院长在线咨询查看更多官方服务官方网站勤思课程在线咨询心理学考研教育学考研

北师大考研心理学专业有哪些

了别
  一、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整个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通过考试大纲就可以看出来。普通心理学涉及到了心理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心理学的前提,普通心理学把握扎实了,对其他学科如发展心理,教育心理都有很大的帮助。  普通心理的重点无外乎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的信息加工有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意识和注意。第二部分是行为调节和控制,包括动机、情绪情感。第三部分是人的心理特性包括能力、人格。第一部分相对繁琐,包括了大量的零散知识点及零散的理论,但是每个章节都有统一的模式即:1、概念,分类,功能。2、相应的理论。其中知觉、记忆、思维是历年来命题的热点,记忆一章尤甚(北师大为例),跨考教育专家建议广大考生把第二、第三部分混合起来复习,因为这四章重点无非就是每章的理论学说,将理论学说吃透了,这几章也就搞定了。这四章最好列成一个提纲来复习,其中动机大约8个理论,情绪6个,能力7个,人格两大类型理论。近几年尤其以能力和情绪情感重要,有几年都重复出题。  二、发展心理学  这一门的复习,断不可分开孤立看待,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每个发展的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考生既要将这些阶段连续起来,同时也要看到每个阶段的年龄特征,其中后者一般是考试考察的重点,所以跨考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应该是以一条线连下来。  当然,每条线上的点(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可以将其概况为1、动作,学习,活动的发展2、认知的发展(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3、情绪个性社会性的发展。然后每个下面再细分,把每个阶段的特点用表格的方式列出来加以比较分析是最好的复习方式。跨考教育专家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认为发展心理学中婴儿的语言,幼儿的游戏依恋,青少年的社会性活动为重点。近年来成年晚期的智力退化问题,即认知老化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值得考生们注意。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从今年的统考大纲上看比以前的难度下降了不少,删去了后面的大部分内容,冯忠良的课本足以应付考试,陈琦编的更加深刻一些,更加难一些。教育心理与发展心理一样,所占分值并不多。对于教育心理的复习,考生可以把它分成三部分: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理论2、学习的动机3、学习的迁移。   教育心理学每部分列成一个提纲,主要有相应的1、理论学派,主要观点2、对教学的启示。因为是教育心理学,所以考生在复习时候遇到当今教育教学的启示问题一定要注意,尤其是近年来建构主义理论成了研究的热点。  四、实验心理学  先为考生介绍一下几本实验心理学的参考用书:第一本是杨治良的实验心理学,是所有实验心理学里叙述的最详细的一本,而且也很全面,建议初学者使用。第二本是朱滢的实验心理学,此书编的很不错的,编写的好像和国外的体例差不多,讲的也很透彻。第三本是孟老的试验心理学,这本是所有心理学里最难的一本了,很晦涩,里面有大量的心理数学计算,有点心理数学的味道,建议初学者慎用,当然对于继续深造的还是很有用的。第四本是坎特威茨的实验心理学,就水平而言应该是这些书里最高的,重要的是里面有大量的丰富、生动、有趣的范例,有助于理解,但是不适合考生现在的应试,因为考试时你会无所适从。第五本就是张学民的实验心理学纲要,主要是吸收了以上几本书的精华,而且最有特色的是有大量的心理学的实验,非常适合跨专业的考生看,可以提高对心理学实验的感觉。     实验心理学的大致内容归纳分为如下几部分: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实验设计,反应时,信号检测论,传统心理物理法等几部分,希望考生复习时一定要吃透原理。  五、统计心理学  统计心理学今年大纲看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参照张厚粲老师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统计最好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这样答题时才会找对方向。大体分为两大部分描述性统计(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相关系数),推论性数据的计算包括假设检验、卡方检验、多元回归分析、抽样调查和方差分析。建议考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复习,知道为何运用此种统计方法题。如果是北大心理学的考生最好参考一下甘怡群老师的《心理与行为统计》,因为北大的历年统计题都是他在出。  六、心理测量学  有的院校以前不考心理测量学,可统考后也要看了,因为心理测量和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参考书看暨南大学戴本就足够了。不过如果对测量量表工具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北师《心理测量学》,那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授之以鱼。测量学无非包括基本概念,信度效度的分析,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测验的制作过程。最后,考生还要记住2-3个有代表性的量表。

心理学考研科目

殉难者
辩护词
你好,我是今年刚考完心理学研究生的,不过不是跨专业。1、报考专业的时候我记得没有要求。。。都是可以跨专业考的。2、心理学考研,统考的话大的有三门,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英语、政治,没有数学。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的内容,满分为300分。至于参考书目,我给你网址。全列在这里的话太多了,影响版面。这里有比较全的: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711423/3、国内的大学,我也给你一个我刚找的网址。。。这里列出了一些心理学的一流学校和二流学校。其他的很多师范院校都有这个专业。http://www.52kaoyan.com/Article/tk/xinli/200608/1680.html因为我当初就是冲着上海交大去的,所以对全部有哪些学校不是太了解,只能帮你现找。4、统考的科目我已经告诉你了。。但是和不统考的有什么区别这个没法回答。因为不统考的学校,既然不是统考,出的题当然就不一样,涉及的领域也不一样。有些学校还要求考高等数学。如果你报考不参加统考的学校,就要自己联系导师,或者去该学校的网站上查找参考书目。

心理学研究生都考什么?

理势
初夏
Ⅰ.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Ⅱ.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 心理学导论 约100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约70分 实验心理学 约60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 约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干货,复旦大学心理学考研知多少

其视下也
义利
复旦大学心理学学硕属于312统考,上海地区心理学学硕都是统考。以下是在勤思官网上找到的,有需要的小伙伴也可以去看看。 一,心理学的考研科目有:  政治(100分),英语(100分),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包含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统计、心理学测量6门)其中普心能占到100分,实验占60分,发展和教育占70分(发展多于教育),统计和测量占70分。  基础科目  1.普通心理学是整个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它涉及到心理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心理学的基础。具体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意识和注意力等;第二部分是行为调节和控制,包括动机、情绪情感;第三部分是人的心理性,包括能力、心理等。近几年,能力、情绪情感曾重复出题,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格外注意。  2.发展心理学复习过程中应将其看作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断不可分开孤立的复习此门课程,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除将这些阶段联系起来之外,同时还要看到每个阶段的年龄特征,而后者一般也是考试的重点。  3.教育心理学所占分数不多,对于其复习,考生可将其分为三个部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学习理论,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迁移。同时每一部分又可以分列出一个提纲,主要有理论学派、主要观点和对教学的启示。  4.实验心理学的大致内容可以归纳为:实验变量、实验设计、反应时、信号检测论、传统心理物理法等。  5.统计心理学需要广大考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描述统计和推论性数据的计算,建设考生在复习些门课时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复习。  6.心理测量学以前考的学校不多,但现在统考会考,因此还是要认真复习,心理测量学主要包括基本概念,信度效度的分析,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测验的制作过程。此外,考生最好记几个有代表性的量表。  二、推荐心理学参考书目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戴海崎等主编:《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  心理统计学--张厚粲主编:《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跨专业考研初学者想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该如何下手

波之塔
净化
考试内容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11年考研大纲新增了社会心理学的内容。虽然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并给出了考试大纲,但是,教育部并没有指定参考教材。因此,目前很多人都是根据一些著名辅导班推荐的参考书目来复习的。下面是我把自己曾经用过的书目推荐给你:普通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要是没有看这本就别考了,绝对的主要复习参考资料! (2)普通心理学 叶奕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也挺重要,有些内容跟彭本不同,可以作为参考 (3)心理学与生活 Gerrig Jimbardo 这本好玩是挺好玩,但对考试帮助不大 (4)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和体系 叶浩生 主要了解一下重要的那些流派如结构心理学,机能心理学,格式塔,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 实验心理学 (1)实验心理学 杨治良 浙江教育出版社 (2)实验心理学 朱滢 北京大学出版社 (3)实验心理学 孟庆茂 (4)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实心绝不能只看一本,上面四本都挺重要,另外还有 (5)实验心理学纲要 张学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这本书超级有意思,里面有很多著名实验,看着又有趣又了解了著名实验 心理统计 (1)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其实这一本就够了,其它的爱看不看,内容差不多 (2)教育与心理统计学 张敏强 (3)教育统计学 王孝玲 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 这本是主要的,因为考题是北师出的啊,和大纲也比较吻合 (2)教育心理学 皮连生 个人认为这本虽然体系不好,但是有年那题奥苏伯尔就考的里面的题目,所以不能轻视 (3)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这本据说很重要,但我没看 发展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精) 林崇德 (2)发展心理学(简) 林崇德 这两本虽然是一个人写的,但内容有很多不同,对比来学 (3)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 这本随便看看 心理测量学 (1)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崎 这本是我主要的复习材料,内容和大纲比较吻合 (2)心理测量学 郑日昌 参考书目说明(不记得在哪个网站上搜来的,我感觉说得很实在)北师版本的彭老师的普心可视为权威;其中所有章节基本上都能与大纲相吻合;北大的孟召兰老师的可以作为辅助版本,其中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尤其是情绪一章;《心理学与生活》则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加以应用。这本书可以培养你将应用心理学知识于生活中的思维。发展心理学主要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林崇德老师的书为主,这本书是发展心理学中的经典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朱智贤老师的儿童心理学以及华东师范出版社的刘金华老师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可以作为辅助教材,加深对发展心理学的了解。教育心理学以北师大版本的陈琦、刘儒德老师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为主,虽然这本书只覆盖了大纲90%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都讲的很详细。另外,人民教育出版社冯忠良老师的教育心理学也值得一看。实验心理学,目前没有任何一本书是覆盖大纲所有的内容的,而这一部分又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因此建议在复习的时候多看一些书,增进理解。主要推荐的有人民教育出版社郭秀艳老师的实验心理学,以及北大版的朱滢老师的实验心理学。理科基础好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北师大的孟庆茂老师的实验心理学。另外,如果想对实验设计报告多了解一些,可以看北师大的张学民的实验心理学纲要。心理学统计,比较权威的是北师版的张厚粲的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如果逻辑思维能力好的话,推荐北大的甘怡群写的心理与行为统计学。心理测量主要可以看看暨南大学出版社的戴海琦主编的心理与教育测量。人教版的郑日昌写的心理测量学则是对各心理测验介绍的比较详细,有条件也可以买来看看。附上各科比重:普通心理学 100 分 (具体可以分解为复习《普通心理学》和少量《心理学史》内容)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70 分 (具体可以分解为《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60 分 (具体可以分解为《实验心理学》和少量《认知心理学》内容) 心理统计与测量 70 分 (具体可以分解为《心理统计》和《心理测量》) 最后是经验一、复习原则 这轮复习越细越好,边边角角的知识点都要复习到,坚持以下原则: 1、以基础为根本,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考试既是对考生本科阶段所学内容的检验,又是对是否具有从事心理学研究潜能的考查。大纲中明确规定考核目标为大学本科阶段所学的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全面复习,有所侧重。2009年的心理学统考覆盖面广,考察内容有:普通心理学100分,发展和教育心理学70分、实验心理学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70分。而以前的考试中,某些院校,只考察了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考察面积广、范围大这就要求考生要全面复习,使得复习工作量加大了。对跨专业的考生来说,难度又加大了不少。在全面复习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以上四部分内容总分是300分,其中普通心理学就占了1/3,应作为复习的重中之重。 二、各科复习全攻略 具体到心理学专业各个课程的复习攻略,我有如下一些建议: ◆普通心理学 这本书是基础,复习应以细和准为原则,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要放过。每章的基本概念都应该加以注意,历年的考题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都考过。对于各种理论要了解得很清楚,包括代表人物,观点,主张等。推荐彭聃聆老师编的《普通心理学》,看完一章做一下后面的习题,你会受益匪浅的。 大多普心教材只是对各理论的概述,更深入了解某个理论还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看相关的内容。有些理论的名称不止一个,最好能知道的全面一些,如“人格的五因素说”又称为“大五人格”,对此只有听得多,见得多,看的参考资料多,才能了解到。对每章的知识应能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理解了以后能合上书自己对自己讲讲书上说了什么,这样有助于记忆。试着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总之,普通心理学是整个复习的基础,一定要重视。 ◆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 这两门专业课放在一张卷子上考,无论是基本理论,还是实践性很强的问题都是要考察的目标。所以,这些内容时光靠记忆是不行的,理论联系实际显得尤为重要,从实践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复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尤其是学习心理学部分是重中之重; 2、理解和掌握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其经典实验研究,至于各个年龄阶段有什么特征,各年龄段出现的重要心理问题,注意了解其原因与对策; 3、认识和分析个体发展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 另外,推荐朱智贤主编的《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出题有时会涉及这本书的内容。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的主干,重点院校往往很重视这门课。通过实际操作,就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心理学专业素养与从事心理学研究的潜能。对于实验设计题,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只有实践过才知道哪些地方易出现考虑不周的问题。所以,跨专业的有条件最好去上一下实验课,参与一下心理学实验(特别是经典实验)。看书时,要注意别人的实验是怎样设计的。 复习目标: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具备实验设计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 ◆ 心理学统计与测量 心理统计与测量是一本需要多看几遍的书,而且这本书会让你越来越有成就感!这也是比较难的一门,建议跨专业的考生尽早准备,本专业的学生也常常栽在这门课上。而且,这门课涉及到很多数学知识,所以,数学不好的同学要尽早补一补. 复习目标: 1、掌握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记忆公式及其应用范围。 2、掌握有关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记住每个方法的适用条件,比较不同方法的差异,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结果。重点在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非参数检验。 3、掌握各种测量理论和各种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多做练习;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测验,并对其结果进行解释。 三、复习方法 1、融会贯通。这四门课程之间有很多内在联系,复习过程中要联系起来思考,做到融会贯通。 2、做笔记。做笔记很重要,每看完一章,做一章的笔记,加深记忆。最好结合经典教材、专业期刊、专门著作、专业文献等,按照专题整理笔记,而不是简单的抄书。也可以做关系图,比如记忆、感觉等。一章一两页,做完后几本书等于都看过了一遍,书会越读越薄。另外,多总结一些心理学术语及其英语翻译,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的拿过来用,体现你的心理学素养,而且复试口语面试中有可能涉及到。笔记做好后,最好能看着笔记把这一章给自己讲一讲,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实验。 3、搜集资料。复习资料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好的资料比如重要的上课讲义、笔记、习题集等,可以有效的帮助理解消化教材,掌握知识点,完成从课本到应试的过渡。事实上,搜集到这些资料并非易事,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就看自己的能力了。多上上心理学网站,参与讨论也不是错的选择. 如果楼主将来准备考心理学专业研,那么我的建议是最好能去旁听心理学专业的课程,尤其是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统计学的课程,因为这两门课程对于你将来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你考研的成功的重要性当然是毋庸置疑了。还有,电驴网中有历年考研辅导班的培训资料,楼主可以根据培训班老师的指导复习应该会更轻松些。另外,楼主在报考前最好先确认报考院校,因为还有些高校的心理学专业不参加统考,专业课你就得按照目标院校的指定参考书复习了。在院校选择时,楼主还得注意专科生是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要知道不同的高校对于同等学力考生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你得在确认了自己满足目标院校的招生条件之后再报考。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一、心理学导论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章节基本上都能与考试大纲相吻合,是主要参考书;  (2)《社会心理学》章志光 人民教育出版社,介绍社会心理学,包括大纲所有的知识点。二、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第二版)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三、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四、实验心理学  (1)《实验心理学》 杨治良 浙江教育出版社;  (2)《实验心理学》 张学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根据最新心理学考研考试大纲编写。五、心理统计学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六、心理测量学  《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琦 暨南大学出版社你可以每天抽时间定好看书的章节数,认认真真通读课文,这样可以理解知识,为做题作准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允師
画之魂
参加统考。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以下是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 心理学考研,除了一些学校自主命题,其他学校都是全国统考,这对各位考生来说,增加了考试准备过程中的明确性和公平性,但由于国家命题的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没有指定参考书,给考生带来了一些迷茫。心理学教材种类繁多,备考的时间和精力却有限,参考书的选择直接影响备考的质量。如何选择备考教材?博仁教育中心在博仁名师和历届学员的推荐下,总结了一些重点推荐教材,供考生选择。 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 孟昭兰 北京大学出版 1994年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 人民教育出版社★《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伍新春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张学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实验心理学》 杨治良 浙江教育出版社★《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杨治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心理学》 孟庆茂、常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董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多因素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舒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统计与测量★《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徐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 张峰、陈雪枫暨南大学出版社《心理测量学》 郑日昌、蔡永红、周益群 人民出版社注:标记★号书目为首推书,其他书目作为扩充知识面的参考性读物,起辅助作用。另外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学习其他教材。

管理心理学考研那些科目?

忠烈图
劫中劫
考试科目 政治英语 心理学基础综合 普心100 发展+教育70 统计+测量70 实验60 这是全国统考的 西南大学没有这个专业 你现在主要是多看书,增加积累。推荐一些~大都是各大高校考研指定教材和经典教材。 普心(包括心理学史): 《心理学与生活》,(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浦-津巴多著,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88元 《普通心理学》 孟昭兰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认识心理学》王苏、汪安圣 北大 心理学导论 黄希庭 人民教育出版社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叶浩生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格心理学 郑雪 暨南大学 发心 《发展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林崇德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张文新 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心 教育心理学 冯中良、伍新春等著 人民教育 教育心理学 潘菽 人民教育出版社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统计与测量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 北师大出版社 张厚粲 《心理测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郑日昌 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崎 暨南大学出版社 实验 《实验心理学》朱滢2000年北大出版 《实验心理纲要》杨博民1989北大出版 《心理学研究方法》北师大 王重鸣 实验心理学 孟庆茂 常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 浙江教育杨治良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董奇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2 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人教 2004 如果内容一样的,比如普心,只买一本就行,其实内容差不多~ 加油哈~~祝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