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教学研究》是假的!!!

春花开
剪贴簿
我只知道《教学与研究》,但没听说过你说的期刊,非法期刊很多,但缺乏鉴别能力的脑残教师也多,所以假期刊的市场非常大!如同现在流行的电子期刊,明明就是电子出版物,却印刷出纸质杂志,这不是赤裸裸地诈骗吗???但就是这样的所谓期刊照样有巨大的市场!长期生活在校园里与那些幼稚的孩子为伴,思维和认知严重脱离社会,除了教书,已经无法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上述言论可能会招致批判攻击,但事实胜于雄辩,我也不想与那些思想单纯的教师们辩论!尤其是那些需要职称论文的老师,以你们蜗牛般的戒备心理,我是无法与你们沟通的!与其不断地重复加好友再拉黑的操作,不如直接拒之门外!无知,无语,无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什么是教学研究

逗阵儿
良能
1、教学研究主要讨论有关学生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如果是讨论某一具体课程,则希望通过讨论,对这一类课乃至更大范围的课程具有借鉴作用。2、《教学研究》创刊于1978年,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燕山大学主办的教育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内容涉教育论坛、学习科学、创新方法研究、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等 。3、据2019年7月《教学研究》官网显示,《教学研究》编委会有主编1人,副主编1人、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44人,编辑部有主任1人、责任编辑3人 。4、据2019年7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教学研究》共出版文献3588篇、总下载586828次、总被引16088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334、(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79  。据2019年7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教学研究》共载文3211篇、基金论文量为1094篇、被引量为11564次、下载量为47518次,影响因子为1.02。5、《教学研究》栏目设置包括教育论坛、学习科学、创新方法研究、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等。该刊主要面向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教育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大中小学教师。扩展资料:1、《教学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A刊扩展版来源库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来源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库,收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2、《教学研究》获中国高教学会高教期刊研究会1998-1999年度优秀期刊二等奖。3、《教学研究》以“繁荣教育学科、指导教学实践、促进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4、1978年,《教学研究》创刊。1997年,《教学研究》建立立卷制。1998年,《教学研究》设置为季刊。2004年,《教学研究》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2014年,《教学研究》入选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学研究

教育教学研究杂志的栏目

惊魂恋
大阴解之
综合论坛、教理教法、教改新论、名师论教、学校管理、自然学科、思品教育、外语教学、远程教育、电化实验、职教幼教、特教艺教、体育美育、阅读写作、课案课例、师资师道、班主任工作等。

《教育教学研究论坛》是中文核心期刊吗?

垃圾人
魔唇劫
  《教育教学研究论坛》不在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内。且cnki未收录,是一般的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河北出版集团主管,河北教育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协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是一本面向教育界、学术界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教育类学术刊物。主要面向教育界、学术界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刊物,国内刊号:CN 13-1399/G4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邮发代号:18-219。经查证, 《教育教学研究论坛》不在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内。且cnki未收录。体名称 教育教学论坛 单位地址 ​刊号 13-1399/G4 联系电话 ​类别 期刊 主管单位 河北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 河北教育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目前在教育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

传其常情
功利
教研员是教学研究的先行者,是教学实践的参与者,更是教师成长的促进者。教研员的主要职能就是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 我们要成为学科教师身边看得见的研究员,引领学科教师走科研之路,为他们专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做教师专业成长的见证者。 教研员的听课评课,要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要根据课标的要求,在借助个人的教育智慧,通过与教师一同对课堂教学问题的探讨,让授课教师得到既知道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又学会如何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双重收获。 对教师而言,他们最想要的不是压力,是动力,是我们教研员对他们的激励和切实的指导。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多多走进学校、走进科学课堂、走近学科教师,是去服务,而非去检查。让每位科学教师都感觉到教研员离他们很近,能了解他们所需,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作为科学教研员我很自豪,同时也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为在老师们的眼中,我们是经验丰富的专家,我们不仅要能指导如何说课、上课和评课,我们还应该懂得如何命题、如何评价,我们也应该懂得实验创新等等。实际上,新课程把我们和教师抛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了不辜负学科教师对我们的期待,我们能做的唯有认真学习,多看、多思、多想。 对于读书,我的体会是博览群书,应做到“文者理之,理者文之”,不仅要看一些教学论、教材教法等方面的书籍,还应该阅读一些教育经典名著,提高自身的底蕴。读书可以明智,读书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回看经行处,点点淡墨痕。我们将与新课程一起,伴随着我们的老师,彼此热爱,彼此扶持,共同成长。我们要成为学科教师身边看得见的研究员,引领学科教师走科研之路,为他们专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做教师专业成长的见证者。教研员的听课评课,要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要根据课标的要求,在借助个人的教育智慧,通过与教师一同对课堂教学问题的探讨,让授课教师得到既知道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又学会如何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双重收获。 对教师而言,他们最想要的不是压力,是动力,是我们教研员对他们的激励和切实的指导。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多多走进学校、走进科学课堂、走近学科教师,是去服务,而非去检查。让每位科学教师都感觉到教研员离他们很近,能了解他们所需,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作为科学教研员我很自豪,同时也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为在老师们的眼中,我们是经验丰富的专家,我们不仅要能指导如何说课、上课和评课,我们还应该懂得如何命题、如何评价,我们也应该懂得实验创新等等。实际上,新课程把我们和教师抛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了不辜负学科教师对我们的期待,我们能做的唯有认真学习,多看、多思、多想。 对于读书,我的体会是博览群书,应做到“文者理之,理者文之”,不仅要看一些教学论、教材教法等方面的书籍,还应该阅读一些教育经典名著,提高自身的底蕴。读书可以明智,读书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回看经行处,点点淡墨痕。我们将与新课程一起,伴随着我们的老师,彼此热爱,彼此扶持,共同成长。

请问: (1) 中小学教师需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吗?

黄金周
短片版
中小学教师需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嘛,我觉得当然也需要可以在生活实际中总结一定的经验,对教学有好处。

目前在教育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

逛山
目前在教育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好的做法,就是要继续参加继续教育学习,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手段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

什么叫教学研究案例分析

禁猎区
灵长类
一、 什么是“案例”?什么是“教学案例”?什么是“教学案例分析”?一般认为,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教育教学案例是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教学某些内在的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和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困惑的真实记录。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形成新的研究课题。这就是教学案例分析。二、 教学案例分析的目的教学案例分析能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形成工作,教学与研究一体化,它着眼于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真实问题,强调实践与反思,强调合作与份学量的最终目标是调整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增强教师的实践智能。三、 教学案例分析的意义教学案例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时代性等特征。开展教学案例分析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教学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之中。2、 教学案例分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3、 教学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互相交流研讨,提高其听课、评课教研活动的实效。4、 教学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四、 教学案例分析的方法 教学案例分析是教师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教师有描述案例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深入反思。课堂教学案例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课堂观察。2、访谈与调查。3、教学回顾。五、 教学案例分析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教学案例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教学事件和处理的经过如实记录下来,写成“案例过程”;或就他人提供的已有“案例”,围绕案例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或集体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值得探讨的问题。分析者应当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教改的大方向,通过相关的调查,初步确定案例的研究目标、研究任务,初步确定案例的体例、类型、结构等。在此,研究者要熟悉相关的《教学课程标准》和有针对性地作一些理论准备。进行教学案例分析时,可以围绕案例材料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可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可以教师自己进行课后反思;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理念进行研讨;也可以围绕教学理论进行阐释。教学案例分析可以采用集体讨论的方法,发挥教研组等集体的作用,集体攻关,分工合作,共同研究。必要时还要进行文献分析,文献分析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从而找到课堂教学现象的理论依据,增强案例分析的说服力。同时,通过有关教学理论文献的查阅,进一步解读课堂教学活动,挖掘案例中的教育思想。

教师应从事怎样的教学研究

可不慎与
红天秤
中小学教师开始着手进行教育研究时,常常会有这样的问题或疑惑:一是研究的主题如何确定。许多老师认为,搞研究就是要选择具有前瞻性、先进性课题,这样的课题才有价值。那么该选什么样的题目才能适合教师研究的要求呢?二是研究方案如何制订。大凡研究,选题之后都要有相应的研究计划,有一套程式,还要有文献资料的积累,这该怎么办?三是研究方法怎样选择。研究需要选用适当的方法,诸如实验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等,但这法那法的似乎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有距离,没有时间做怎么办?四是研究报告怎样撰写。研究最后要写文章,文章要有理有据,有理论色彩,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理论,不会写文章怎么办?说实话,我们所倡导的行动研究就是针对老师们的四个担心的,因为行动研究的特色就是:一边工作,一边研究。一、我们倡导的行动研究1、以探究实际问题、改进实践为目的实例3.1:张老师的课题研究 2002年9月,张老师接了初三年级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在对学生物理学习基础情况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差距大,二是很多学生认为物理难学、没有兴趣学。张老师在对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的情况调查分析后,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和教师教的角度做了认真的思考,并学习了相关理论。之后,张老师将对学生的评价作为改善学生学习物理动机的突破口,有了三个具体的“动作”。在不断精致这些“动作”的过程中,张老师所教两个班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张老师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成就感。 在上面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用心的张老师发现了教学中的问题,在对问题本身做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主动学习,积极探究,试图改进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如果要问,什么是教师的行动研究?毫无疑问,张老师所做的事情,就是教师的行动研究。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教师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特点: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实务。 如果我们对此做一点深层次的理性分析,我们可能发现以上的分析有点就事论事的味道。教师的行动研究,从直接的目的来看,确实是为了改进教学实务,从深层来看其实是提供了教师反省与探究自己教学实务的机会。“行动研究中‘研究’所包含的意义可能是唤醒教师对其工作情境与实践问题的‘专业知觉’,进而透过系统的探究过程予以‘理解’、‘诠释’乃至改进,这便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始末。”[①]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行动研究与理论研究和控制严格的实验研究等是有区别。2、研究与行动相结合实例3.2:不断“有办法”的刘老师 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教龄的语文教师,刘老师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的同时,也有着很多的困惑,尤其是作文教学。一个偶然的机会,刘老师开始了《通过写作档案袋的收集和评估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的研究。刘老师自定的目标是:以写作档案袋的形式,充实学生的写作内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刘老师先上网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又结合自身的经验,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档案袋,档案袋搜集的方法等等。尽管刘老师准备了很久,也似乎摆足了“噱头”,但学生的反应并不强烈。有经验的刘老师没有灰心,也没有强迫,而是让一部分人先动起来。三个多星期后,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了。当刘老师正准备松口气的时候,问题又来了,学生对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档案袋没兴趣了,怎么办?又是调查,引导,又是一部分学生现身说法。渐渐地每个学生的档案袋丰富了,但就在这时,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怎么办呢?“继续想办法做呗!”刘老师说得很轻松。 如果再要问,教师的行动研究是什么?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教师的行动研究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行动,是教师的“行动之旅”。在这样的“旅途”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根据目的,检讨、调整、修正自己的行动,并形成新的行动。从这里,我们又似乎可以得出教师行动研究的第二个特点: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的不断行动的过程。 必须说明的是,教师的行动研究是为了行动而研究,而不是为了研究而行动。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用心的教师会遭遇疑难、困惑,会采取不同的行动改善现状。但为了解决问题,这种行动可能要“复杂”一点,需要一点策略,需要采取明智的、有计划的行动方案,经由不断地内省和内化,审时度势,达致理想的改变。所以,教师的行动研究本身,也是一个科学性的研究过程。3、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实例3.3:“二五班”的工作坊 小杨同学是让二(五)班所有任课老师非常“头痛”的“特殊”生,习惯差,成绩差、不诚实。班主任张老师家访后,发现他家不仅生活环境差,而且父亲曾蹲过两次狱,母亲目不识丁。在张老师对任课老师讲了小杨的家庭情况后,原来对他非常“头痛”的七位老师(语、数、外、体、美、自、音),惊讶之余,有了份同情和责任。他们决定联合起来共同“行动”,把更多的爱给予小杨。 他们针对小杨的特殊情况制定了一个特别的教育方案。之后,七个人一有空就凑在一起,说小杨的变化,说“方案”的好与不好,交流小杨在各自课上的表现。老师们将他们的这种讨论方式称为“二五班的工作坊”。 一年多来,小杨在“二五班工作坊”老师的关心下,除了学习上由于智力的因素还无法和同龄孩子相比外,可以说他已经是一名合格的,而且是一名可爱的、关心集体的小学生了。 从这个实例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出教师行动研究的第三个特点:研究的过程是教师的合作参与的过程。可以这么说,合作参与是教师行动研究的重要精神特质之一,因为教师的行动研究不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而是在实践即行动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需要参与者或相关者分工合作、经验分享,共同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作出决策。 教师的行动研究是基于教师个体独立自主行为的合作研究,重视的是成员间伙伴平等关系。可以说,教师的研究过程是合作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老师们在一个合作的团队中相互支持、相互信任,使实际工作过程变成一个协作研究过程,使研究过程又变成一个理智的工作过程。4、是个不断展开的螺旋过程实例3.4:“我一路辛苦地走过来,但还要继续。这是个美妙的过程。” 有着十几年历史学科教龄的倪老师,对自己十多年历史教学的得意和失意做了细致的回顾,在查询了大量资料和别人研究情况的基础上,将“初中历史‘质疑式’教学法研究”作为研究的课题。 倪老师做研究的第一步是精心设计了一份研究计划。计划中,倪老师对“如何从创设质疑教学情境开始,通过循序渐进、动态优化的教学策略,探索质疑式历史教学法”的过程做了详细的设计。在学校科研顾问的指导下,倪老师对计划做了修正,在课堂中开始了行动。 课堂上,倪老师开始按计划进行她的教学。学校科研顾问和组内的老师观课后发问:应该怎么理解质疑?“质疑式教学”究竟要改变什么?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 倪老师没有想到这些问题,只是对几个星期以来的付出和专注被如此轻易地否定不甘心。倪老师据理力争,但来自教研组同事的困惑和科研顾问的发问,不时让她语塞。 回家后,倪老师对研究计划做了认真的反思,又找来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书籍,“恶补”了其中的相关理论。“把‘质疑’的目标看作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将学生获取‘质疑能力’作为目标,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的‘质疑’是为了搞活课堂气氛而设置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后者的‘质疑’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如此,历史课才能成为一种智慧性的学习活动”,一个星期后,倪老师很有感慨地在修正的研究计划前写上了这样一段文字…… 倪老师还在行动,倪老师的故事也远还没有结束,按倪老师自己的说法是:“我一路辛苦走来,但还要继续。这是个美妙的过程”。 被大家一致公认的行动研究的先驱者心理学家勒温(Lewin,K.)认为:行动研究是由许多回路所形成的反省性螺旋,其中每一回路都包含计划、事实资料探索或侦察以及行动等步骤。每一个“研究-行动”回路会导致另一“研究-行动”回路的进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程。自勒温之后,行动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大都遵循勒温提出的螺旋循环概念,或略有修正,但原则上都认可行动研究的展开过程是“观察—计划—行动—反省”的循环,这在很多文献中都有比较详细的阐述。 事实上,教师的行动研究的过程不可能分割得如此清晰,也不一定都依此顺序直线进行的。真实的行动研究不是很有序,不是很整齐,可能比我们想象的研究还要凌乱,没有正式的开始、中间和结尾。但不管如何,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得出,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的第四个特点:行动研究是个不断展开的螺旋过程。换言之,行动研究不象传统的研究那样,在研究报告的撰写和呈交以后就完成了,它可能包括检验我们的想法、观察、记录我们自己和我们行动的结果,作为过程的继续,我们可能会尝试其它想法并继续行动,就如倪老师所言:“这是一个美妙的过程”。二、教师如何参与行动研究(一)拟定行动研究计划1、为什么要有行动研究计划 一些老师在课题申报书中会写到,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但之后既没有具体的研究设想,也没有具体的计划。问老师原因,得到的回答是:行动研究的特点不是行动与研究相结合吗?我们的工作就是研究,为什么还要有计划呢? 其实,这是对行动研究的误解。行动研究的确是和教师的工作结合在一起的,在展开的过程中,不规定具体的行动步骤和策略,但既然是研究,事先就需要有个初步的假设和计划,这样才能提高研究效率,拓展研究深度。另一方面,有了研究计划也有利于督促研究者在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调节,调节计划,更调节行为。客观地说,行动研究的计划是教师研究之旅的一种指南,制定计划的目的并不是以后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而是通过这样一个环节,希望教师们在进行行动研究时,明确“我要进行的研究是什么”,这就是提出行动研究的设想和制订计划的意义和价值之一。2、怎样的行动研究计划是合适的按照我们的经验和认识,一份比较合适的行动研究计划可能应该包括以下内容:①研究的问题。问题是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研究中要解决的问题。行动研究所针对的问题应该比较集中,题目不易过大,关于这一点前面《教师研究的起步》这一章中有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②研究的设想。设想就是关于怎样解决问题的假设,强调的是在展开的过程中,用怎样的方法将行动与研究结合在一起,使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对于我们中小学教师来说,更应该将我们的教学与研究联系起来。③过程的规划。需要规划的是行动的过程,以及伴随在一起不可分离的讨论、反思、调节、资料的搜集积累等等研究过程,行动与研究是融为一体的。④研究的大致时间表。由于行动研究中研究与工作改进是同步的,所以研究的时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适当地缩短或延长。⑤ 怎样进行资料积累、处理等技术性的问题。 读到这里,可能老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行动研究中“研究计划”和“行动计划”是什么关系?从理论上说,一项研究的行动计划和研究计划应该是分开的,但从老师进行行动研究的实际来看,两者却是结合的。一个大家能比较认同的行动研究计划中有行动,包括实践过程的各个环节;计划中也应该有研究,设想、反思、调节、资料积累等等。只是这样的计划并不是研究一开始就有了,而是老师在行动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完善、“建设”起来的。无论是研究还是行动,归根结底要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这里有几个必要的提醒:①当研究的目标和解决实际问题游离时,不是好计划;② 当工作目标完全取代研究目标时,行动研究就没有研究只有行动;③计划有大有小,要根据实施的时间长短来加以考虑。(二)不断澄清研究问题 虽然教师行动研究中,工作与研究是不可分离的,但毕竟教师工作中面临大量的琐碎的问题,研究要从大量琐碎问题中,提炼出有研究价值的(即这个问题的解决没有非常现成的答案),问题解决的本身会对实践产生关键性影响的,同时又有研究可能的问题。这是一个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又不断澄清问题的过程。提炼出来关键问题后,要以此为中心将工作中的其他问题与它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探索的思路或者说框架。 每个教师能找到的问题和能研究的问题是不同的,因为在不同的层面上都存在有价值的问题,在常规化教学下有常规的问题,水平高的教师也善于把“不是问题之处问题化”。任何教师只要处处留心、用心,就会有问题,就能够研究。只是要注意的是,由于教师的行动研究中行动与研究在整个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有时容易混淆行动与研究,因此我们是在思考研究的目标时,还是应该将工作与研究适当地剥离。下面所呈现的是学校里一群教师在进行的一个研究。实例3.6:“差生”产生的原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C中学是区里面需要重点加强的十二所薄弱初中校之一。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生源差,学生的入学成绩低,相当比例的学生来自单亲或贫困家庭,绝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教育条件较差。因此,“差生”问题是困绕C中学发展的首要问题。在对学校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校长决定成立学校教科研小组将“差生产生的原因及转化策略研究”作为研究的问题。 课题开始启动时,老师们只是感觉差生问题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但具体该先研究哪一方面的具体问题,采用怎样的策略并不清晰。后来,学校成为了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的基地学校,在科研人员的建议下,学校倡导教师写教育案例,回顾、分享各自的教育教学经验。在交流、讨论中,老师们发现原来一头乱麻的差生问题,一下子聚焦成了三个问题:学生、家长和老师心目中的“差生”和“好学生”;当学生犯了错以后,老师该做怎样的决策;老师应该怎样关注不同的“差生”。 之后老师们以年级组为单位,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研究问题,并且确定了共同观察的对象,定期组织交流心得、经验、研究的进展。 目前研究还在继续之中,不知将来会发生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不断的研究中,问题被不断地澄清,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清晰,老师们对“差生”的认识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不断澄清研究问题的过程,也是不断清晰问题解决策略的过程。上面的例子可能是一个现实发生的比较典型的例子。如果我们将这个例子详细地解剖下,可以看到在行动研究过程中,老师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有关的多个问题,找出关键问题;②通过一定的方法,在尝试问题解决的问题中,将问题聚焦,在可能的范围内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定位;③从已经解决问题或未解决的问题中引申出新的问题。这是一个深化研究的过程,很多时候也是一个新研究的开始。其实上面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多时候这些过程不是线形的,而是交替进行的。(三)选择适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行动研究是一种具有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研究方式。从事行动研究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需要兼用多种研究方法,诸如个案研究、教育观察、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实验研究、比较研究、文献研究、教育测量等,凡是能够改进行动的方法都可以运用。 从根本上说,行动研究法是一种研究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对教师而言,方法并无难易之分,有的只是适合或不适合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前面以及后面几章都详细地论述了,这里我想和老师们分享的是,在日常教育实践中,老师们做研究时应该怎样才能不断调整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好地、更有效率地选择方法。实例3.7:我的“发展日” “教师专业发展日”是我校在课改形势下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而实施的一项新举措。作为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和学校的语文教导,我把专业发展日的主题确立为“语文教学中提高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能”,期待通过专题性的研究解决在教学实践中的难题。为此,我制定了为期一个月的“立问题——学方法——寻对策——进课堂”的专业发展计划,并预定以公开教学和自我反思录作为此次发展计划实施的成果汇报。 一个月里,我邀请合作伙伴观察我的课堂教学,记录我的教学过程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和教研组的老师一起观摩新教材的课堂教学实录,总结分析新教材教学与我现有教学之间的不同之处,深入学习新《语文课程标准》,分析新教材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找出影响当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我们针对理论学习与课堂观摩的收获,结合当前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逐个寻求解决的方法,并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和改进,观察其有效性。最后,我以一堂公开教学和反思录总结本次专业发展活动的收获。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能发现老师们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发现、诊断问题和试图解决问题。行动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获得方法的途径也是不同的,但是可能要留心这样几点:①要学习别人的经验,要学习先进的理念;②教师相互之间要切磋与研讨,弥合各自的缺陷,发挥各自的优长;③要将反思贯穿于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将实践的方法、途径等与研究计划、目标追求等不断进行对照,来考虑选择的方法与途径等。(四)详细搜集和积累行动过程中的各方面资料 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教师的行动研究时,我们会发现资料的搜集和积累的重要性。教师的行动研究过程就是一个边总结、边研究、边积累资料,逐步提升的过程。积累资料的过程是注意分析情况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过程,因此搜集和积累资料是行动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积累资料时首先要做有心人,重视时间中的反思,凭事实说话,关注实践中的细节,呈现我们研究中所走过的每一个脚印。积累资料的方法是多样的,这在前面和后面的不同章节中都有介绍,这里不一一赘述了。 (五)撰写研究报告,进行经验分享 撰写研究报告是进行研究的必要历程。行动研究的报告和学术研究报告应该有所不同。行动研究的报告必须依照研究的内容,以别人最清楚易懂的方式呈现,让其他老师看了之后,能够立即明了研究者的方法与结果。教师行动研究的报告不是学术研究报告,它应该有这样几个效能:1、经验分享 老师在进行行动研究之后,有一项重要的目的就是将自己的经验与同事分享。老师群体更是一个合作型的实践共同体,老师们应该在共同实践、经验交流中不断地成长与创新。2、公开 一种称得上研究的活动应该争取公开发表成果,公开的价值在于为批评打开了一扇窗子,使经由批评而得到改进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增加在某个领域里的知识。 行动研究是教师结合教育工作开展研究的过程,也是在行动中不断学习的过程,研究计划的实施常常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和冲击,需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处理好计划性与调节性的关系,长周期与短周期的关系,注意资料积累、反思总结的时效性和具体安排上的灵活性。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会比以前从事单纯的事务性工作时增加一些工作量。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当教师的日常工作增添了研究的成分以后,当研究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一种方式后,教育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就会逐渐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也会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