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幼儿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不比之又
独脚龙
—3433653434—  以下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学前教育是指学前公共教育,一般指教养机构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身心特点,对入学前的幼儿(一般指从出生到6岁)进行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教育,因此,学前教育也常被称为幼儿教育或早期教育。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在国家经济、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快速发展。政策社会多因素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思路是,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形成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主体身份的肯定,民办幼儿园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近年来,部分地方公办幼儿园比例过低,民办幼儿园收费较高,出现了“入园贵”“入园难”等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多方动力驱动下,我国学前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逐渐推进,办园主体多元格局初步形成。在后期,政策呈现收紧的趋势,整体上以完善配置、加强监管为重心。除政策规范和促进外,多因素推动我国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具体看主要受益于学前教育学校数量以及在园幼儿人数的增加,核心驱动因素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1)消费观念转变一直以来,中国社会观念对子女的教育都十分重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文教消费支出仅为1988元,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10.75%;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文教消费支出达3328元,占比达11.87%。2013-2019年,我国家庭人均文教消费支出保持着稳定增长,占人均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始终保持在10%-12%之间,成为占比仅次于衣食住等方面的支出。年轻的80、90后一代父母更将教育的年龄不断提前,且更加重视婴幼儿的培养和教育,并更舍得投入。由此催生学前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婴幼儿早教市场的消费潜力已经不亚于婴幼儿产品市场。不过,中国的婴幼儿市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学前教育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但在华东整个区域特别是浙江、江苏等省市的发展也特别迅速。(2)二胎政策利好2016年实施全面二胎政策,中国出生人口有所突破;2017年上升至1723万人,二孩及以上出生数量约为900万人;2019年出生率有所下降,出生人口为1465万人,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预计在今后几年,学前教育需求将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在学校数量上,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0-2019年,我国学前教育学校数量逐年增长。截至2019年末,全国共有幼儿园28.1万所,比2018年增加1.45万所,同比增长5.27%;与2010年相比,增加13.1万所,增长87.33%。在学前教育学生规模上,2010-2019年,全国幼儿园在园儿童人数持续增长。截止到2019年,我国幼儿园在园人数4714万人,比2018年增加58万人,同比增长1.25%;与2010年相比,增加1737万人,增长58.35%。2010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仅为56.6%,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同时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学前教育因此成为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2019年,我国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83.4%,比2018年提高1.7个百分点。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也不断上升。总体来说,近年来我国在园幼儿数和学前教育学校数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学前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民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增长,占比持续下降据国家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9年,我国民办幼儿园数量逐年上升。具体来看,截至2019年末,我国民办幼儿园共17.32万所,占幼儿园总数的61.61%,为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幼儿提供了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办园格局是以公办园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补充。但是在九十年代以后,民办园数量迅速增加,并逐渐超过其他类型园所,原有的办园格局开始瓦解。为了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发挥多元办园体制的正向效益,应对“入园贵”问题,大力发展普惠园成为2010年后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自《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尤其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集体和企事业单位办园,各地也都在积极探索和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和管理办法,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根据国家教育部数据统计,2010-2019年,我国公办幼儿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而民办幼儿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教师学历结构不断优化,数量、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以来,我国幼儿教师逐渐增多,学历层次逐年提高。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总数为306.68万人,比2018年增加19.33万人,其中,研究生毕业的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8519人,本科毕业人数为78.11万人,研究生和本科毕业园长和专任教师人数占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总数的25.75%。2010-2019年,我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逐年增多。2010年,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数量为81.96万,占比71.63%;2011年,教师数量有所上升,但占比下降为63.71%;2012-2019年,占比逐年增长,其中,2019年学前专业毕业的教师已达197.09万人,占比达71.33%,较2010年增加115.13万人。从总体上看,我国学前教育的专任教师受过专业的学前教育培养的数量与占比逐年增多,教师专业度不断提升。从2010年、2018年、2019年我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的学历情况上看,我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学历主要以专科为主,但各个学历占比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我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专科学历占比48.32%,其次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为39.70%;2018年,专科学历教师占比58.25%,占比较2010年提高了9.93个百分点,其次为本科学历,占比22.53%,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下降为19.03%;2019年,我国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占比58.49%,较2018年提高0.24个百分点,其次为本科学历,占比24.04%,高中及以下学历下降为17.27%。从总体上看,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高学历专任教师的占比逐渐增大,教师水平与质量逐渐提高。

谁能找到教育学的这些问题:1教育研究发展趋势2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4了解国外教育改革背景和趋势

卢格
取人妇女
(二)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职业的性质,使不同职业的从业人员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所谓“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履行一定社会职责的行为模式。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职业角色主要有:1.“传道者”角色。教师具有传授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进入现代社会后,作为一个社会集合体的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居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并用这种观念引导年轻一代2.“授业解惑者”角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唐代韩愈《师说》中关于教师职能的一句名言。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积累的社会实践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依据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其精心选择、加工、整理,帮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人类经过千百年积累的知识,。并在他们遇到困惑时,启发他们的智慧,帮助他们解除困惑。3.管理者角色。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包括确定教育教学目标、建立和培养学生班集体、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要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与评价。4.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向师生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学生往往把教师视为自己的父母与朋友。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把教师看作父母的化身,对教师的态度类似于对父母的态度。高年级的学生常常把教师视为自己的朋友,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表现出对自己的喜爱、友好、理解、宽容,并能够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分享自己的快乐与痛苦、幸福与忧愁。6.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的对象具有独特品质,充满生命活力,并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教师传授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发展变革中,教学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态度与方式对待自己的工作,而应以一种发展变化的观点,研究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工作情境,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与经验,开拓创新,以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不断变革的新情境。总之,教师职业是集道德的化身、知识的使者、学生的榜样、班级活动的领导、孩子的朋友与父母、教育活动的研究人员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职业,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性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责任(四)了解国外教育改革背景和趋势当代国外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1.分组教学。(1)分组教学的含义。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指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若干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改革和完善,但分组的依据不再是年龄,而是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2)分组教学的类型。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内部分组是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组教学。外部分组是彻底打破传统的年龄编组,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差别进行分组教学。(3)分组教学的优缺点。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授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缺点在于:一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的学生容易骄傲,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2.特朗普制。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创立。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1)大班上课,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班结合在一起上课,讲课时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2)小班讨论,每个班20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研究、讨论大班的授课材料;(3)个人独立研究,主要由学生独立作业,部分作业指定,部分作业自选,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把大班课、小班课和个人独立研究穿插在一起,各自所占的教学时间为:大班上课占40%,小班讨论占20%,个人独立研究占40%。采用特朗普制进行教学,上大班课的教师必须充分备课,负责小班的教师也须随时指导,教师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于学生有一定时间的自学、讨论和独立钻研,因而有利于培养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独立研究的能力,并有利于学生获得多种渠道的信息。3.小队教学。(1)小队教学的含义。小队教学又称“协同教学",是对教师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的一项尝试,旨在发掘教师个人的特殊才能,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其具体做法是:采取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合作施教,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长组成“互补性”的结构,通过分工协作,在教学工作中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共同负责一个班或几个平行班的教学工作。(2)小队教学的特点。①教学组可以分为大组和小组两种,大教学组由5~6名教师组成,小教学组由3名教师组成;②“小组组长”和“高级教师"主持教学组的工作并负责上大课,其他教师则负责小班或小组教学、讨论及个别辅导等;③在教学组中,教师按课业需要和个人专长轮流进行教学。(3)小队教学的优点。它是一种合理而有效地利用教师的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方式,可以使每个教师的兴趣和特长得到有效的发挥,还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与提高。4.合作学习。(1)合作学习的基本观点。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群体的组织形式有三种,即合作的、竞争的和不相干的。他们通过实验研究指出,群体合作分组结构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只有这种结构才能起到学生群体间积极相互作用的效果,从而改善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2)小组合作学习的特征。①组内异质,组间同质,②任务分割,结果整合。③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④公平竞赛,合理比较。⑤分配角色,分享领导。参考资料:教育学(一)1教育研究的内涵: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与经济学、哲学物理学等一样属于一级学科;二、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学”是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也往往称为“教育学原理”、“教育概论”等等;三、指一种教材的名称,这种教材也就是“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学”所使用的教材,其名称也随着课程名称的不同称谓而有所不同。有一本《教育研究》的书,可以解答你这些所有问题!

教育研究选题的途径有哪些

半生緣
鼬鸣
教育研究选题的途径:(1)从有关理论中演绎研究问题:从教育理论发展方面提出课题,要揭示原有理论同经验事实的矛盾,还要揭示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不仅包括学科系统规划建设中的若干未知的研究课题,还包括已有教育理论传统观念和结论的批评怀疑以及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题。(2)从教育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社会实践的紧迫需要。这是一种直接性来源。例如:《北京古树神韵》图书就是献给第29届北京绿色奥运的一份特殊礼物。(3)从过去研究中发现问题:从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研究领域最新的成果和有关学科发展的趋势及前沿中挖掘课题。这是一种间接性来源。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即从前人的理论总结基础上派生、外延与升华出来,从而选出具有更高价值的能充实、完善甚至能填补其空白的课题。如“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系列著作”出版工程,是“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等系列研究的成果集成。(4)从与专业人员接触中发现问题:研究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仅要寻找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与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还要从争论中发现问题,提高对教育问题的敏感性,自觉培养教育智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在实践中发现,关注问题。扩展资料科研选题的原则:(1)需要性原则需要性原则是指选题要面向实际,着眼于社会的需要,讲求社会效益,这是选题的首要和基本原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目的性,即目的原则。这里所谓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尤其是工农业生产的需要,这是它的社会意义;二是根据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这是它的学术意义。或者二者兼有。(2)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在选题时要考虑现实可能性。可行性原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条件原则”。一个课题的选择,必须从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出发,选择有利于展开的题目。如果一个课题不具备必要的条件,无论社会如何需要,如何先进,如何科学,没有实现的可能,课题也是徒劳,选题等于零。(3)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是指选题不但要考虑是否满足社会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具有实用价值;确实可行;而且还要看课题本身是否合理。所谓合理性原则,也称科学原则。如永动机、水变油的研究永远都是徒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研选题百度百科-选题来源百度百科-课题

请从教育和教育学发展沿革探讨教育和教育学的关系

法也
画心师
众所周知,一门学科刚刚兴起之时往往总是以划清学科边界、开疆拓土作为争取学科合法性的基础。但随着这种合法性在制度上得到了实质性的承认,一门学科要求摆脱其他学科的分离主义的压力也就明显减小[5](P66)。事实上,人类诸多学科的产生虽有知识分化的客观规律,但更多的还是人为建构的结果。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更是如此。在制度化的压力下,学科与学科之间总是壁垒森严,这在无形中给予了所有学科一种“错觉”,即认为学科与研究主题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换言之,教育学研究教育,经济学研究经济。教育学不能研究经济,经济学也不应研究教育。应该说,这种观点的产生是学科制度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历史上也曾长期存在,今天仍然弥漫于部分学科研究者的潜意识当中。笔者以为,在学科发展的早期,这种观念如果说还有一些积极意义,比如确保学科研究者对于学科的忠诚与认同,那么在今天如果仍持这种观念那只能是学科发展落后的象征。因为在今天,这种观念已经成为一种地地道道的“错觉”。如今学科与研究对象之间早已不是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教育可能还是教育学唯一的研究主题,但这绝不意味着只有教育学可以研究教育,其他学科不能研究教育。教育学已经获得了制度上的合法性,已经“没有必要再保留那种出于自卫而采取的孤立态度”。除此之外,跨学科研究也已经“变成了一种不证自明的社会准则”[5](P72)。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学的发展必须摆脱对于教育与教育学之间线性关系的误区,不能再为了学科而学科,为了立场而立场。必须有更开阔的胸怀,勇于承认教育绝不是某一学科的专有领域,教育学只是一个专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而已,其他学科同样有权利对于教育展开自己的研究。时机成熟之时,教育学也应该有走出去的自信,应该对其他问题阐明本学科可能的看法。甚言之,就教育学的发展而言,走出去,不仅必要而且必须。事实上,教育学既便仅仅研究教育问题,也不能就教育论教育。“为了研究教育,我们必须经常回过头来研究社会;只有在这里,教育学家才能够发现他的思考原则”[1](P362)。 回到前面的论题,作为学科制度化的伴生物,在今天“学科封建主义”依然有着普遍的影响,绝对不独教育学一家,其他学科领域也有类似争论。对此,默顿曾经从社会学的角度以“局内外与局外人的视角”为题进行过精彩论述。如他所言:“局外人的角色并不能保证某人一定能够摆脱某个集体的神话,同样,局内人的角色也不能保证某人对其社会生活和信仰体系有可靠的洞见。”[5](P175)“局内人和局外人是合为一体的。你失去的只是你的主张,而你将赢得的是整个理解的世界”[5](P190)。在我国教育学研究中对于教育学学科立场的过分强调,表面看来是出于对教育学地位的维护,是对于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关注,在于加强教育学学科建设。但实质上却反映了教育学学科发展中一贯的保守主义、排外主义以及教育是教育学专有研究领域的学科封建主义情结,是一种典型的“局内人”视角。这种情形的出现深刻体现了整个教育学学科意识的僵化。因此,教育学的发展必须适应学科制度发展的大趋势,必须重新审视学科研究对象与学科本身之间的关系,必须对于“教育与教育学的关系”做出新的回答,树立新的教育学观,即教育学只是人类理解教育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相反,如果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只是就教育学谈教育学,为教育学而教育学,无视教育与教育学关系的变化,其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 与其他学科相比,教育学尚不成熟是一个客观事实,教育学需要加强学科建设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教育学的重建绝不是通过对于“学科立场”的“宣示”就可以实现,也不是盲目排外就可以确保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不仅需要教育学研究者的参与,同样需要局外人的加入。西方有一句格言:“要理解凯撒,你并不一定非得成为凯撒。”同样“要研究教育问题,你也并不一定非得成为教育学者”。教育学的重建绝对不可能通过强化学科立场,加强学科壁垒,抬高学科门槛就能实现;教育与教育学之间早已不是唯一对应的关系,教育学早已不是(也许从来就不曾是)人类理解教育的唯一方式。因此,对于教育学的发展而言,比较务实的学科建设要求是:首先,必须恰当地进行学科的自我定位。其次,要主动淡化主观的学科立场,模糊人为的学科边界,以开放的姿态,多学科的方法,加强学科自主性的建设。在开放社会科学的大背景下,我们已经无须再问:“局内人或局外人是否垄断了社会知识或者能够优先获取它;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开始考虑他们在探索真理过程中所扮演的不同的和互动的角色。”[5](P179)只要教育学积累了足够的知识,拥有了成熟的范式、有解释力的理论,教育学的学科立场自然而然会得到突显。相反,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教育学绝不会因为本学科曾经提出了“教育学的学科立场”问题而具有真正的“学科立场”。因为,学科立场绝不是可以人为建构的人类社会中存在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即凡是强调的必是缺少的。我国大学将国外比较通行的“教育学院”坚持称之为“教育科学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天“教育学学科立场”问题的提出可能是又一例证。其他学科的发展史上,还鲜有看到人为建构学科立场,并获得成功的案例。。

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慎守其真
暗恋
怎样运用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去研究教育问题? 常用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②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调查法:就是通过调查了解教育情况、研究教育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育调查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调查法工作步骤:①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纲④计划好调查步骤和方法. 经常采用的调查的方法:观察、谈话、问卷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可以叫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实验法一般分为以下三种: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教育上的实验,在实验前应进行周密地考虑,精心设计,作出周详的方案,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假定,要把假定建立在对历史、现状的周密调查研究上,假定实验后效果一定比之前效果有显著优点,否则将对实验者发生难以弥补的损失.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及时记录并长期保存.实验结束后应写出详细报告.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几个问题

非命
第一博
教育与人的发3365666237展的关系,即:一方面,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教育必须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贯穿和主导人类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因。教育中存在两大基本矛盾关系,即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其中,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决定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关于人的身心发展问题,一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从人类起源、进化以及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考察;二是从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考察。历史唯物主义主要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发展,教育学主要是从个体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发展。从古至今,人们都承认个体发展的内容包括身、心两个方面。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心灵之与身体可分为之二,心灵又可再分为两部——理性的与非理性的,以及相应的两种状况——理性与嗜欲”。这种分类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因此,从个体发展的内容上来看,毋庸置疑,个体的发展即个体的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其中,身体的发展指身体的各种组织系统及其机能的生长和发育、成熟、退化等变化,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主要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

如何看待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

贪得忘亲
不差米
当前就业面临怎样的形势 首先,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今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这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并有可能全年的 GDP增长不超过10%,这必然会不利于就业需求的增长。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仍然保持着GDP的高增长水平,就业需求增长的基本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关键问题在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的结构有很大影响。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劳动力市场管制增加了劳动力成本,短期内会减少劳动力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权益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并引发了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劳动事件。自2008年起,我国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相继实施,为劳动就业权利保护提供了更好的法律环境。与此同时,作为劳动力市场管制措施的就业保护法规的集中出台,必然会导致劳动力成本在短期内迅速增加。不管增加的是合法的管理成本,还是劳动法专家所说的“主要是违法成本”,其结果都会带来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由于我国的就业立法并没有雇员规模的限定,特别是中小企业与个体经济组织受到立法的影响最大,导致了国际通行的中小企业“管制豁免”优势的丧失,不利于创业激励。 国内重大自然与社会事件对就业的影响是喜忧参半。年初的雪灾与年中的地震在短期内对就业是不利的,但是国家与地方对灾后重建的投入必然会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与此相反,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开幕之前由于场馆建设等方面的原因,对就业实际上是利好的。奥运会之后,与奥运相关的领域就业自然会下降。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 毫无疑问,这些事件不仅影响到总体就业状况,也必然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然而,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构性的”。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为25%-30%,因此,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不能仅仅以大学生暂时的就业困难就去否定高等教育政策,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严格地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为的青年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仅促进了教育公平,改进了个人职业发展潜力,还从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 虽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而产生大量需求,但由于欠发达地区所能支付的价格(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不足以补偿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结合。在我国,由于人才流动的单向性特点导致的流动成本过高进一步恶化了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不足。尽管国家也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政策措施,但是无论从需求量扩大还是人力资本补偿来说,都难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 与此相反,由于大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很大,而且这些中心大都居于高端的产业结构而对大学生有着强劲的需求,但是一些地方性的需求抑制(显性的指标限制与隐性的行政限制)与对中小企业或非正规部门的需求抑制(户口、社会保障、流动等),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为分割,其结果要么是直接人为地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有效需求,要么是“促进”灵活就业,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与风险。 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例如,IBM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有:第一个方面是服务意识,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去想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方面是沟通的能力;第四个方面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 然而,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任职资格模型”。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与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个人环境与劳动力市场环境)。由于大学生是作为一个“产品”在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被制造出来的,因此就业能力不足主要是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这既与传统上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不足相联系。 长期以来,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等。 大学生就业的前景如何 尽管大学生就业当前还面临着不少困难,有些困难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整,但是,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前景总体上是非常乐观的,虽然我们不能指望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过程总是一帆风顺的。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广阔的空间。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潜在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更关键的是,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这些需求已经被成功启动,首先在大中城市,然后是沿海的小城市与农村地区,随之而来的将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中国同时兼具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 特别重要的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间。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国家创新战略,这将使得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基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政府就业政策的持续优化将会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政府消除对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政策抑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含高职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以及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优化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配置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就业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就业或从事特定的职业,实施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补偿机制是国际惯例。美国的补偿措施就包括联邦政府贷款减免政策、各州贷款减免计划、军队贷款偿还计划(激励毕业生到军队服役)、美国护理教育贷款偿还计划(受益的护士在护士短缺地区合格的机构提供服务)等。我国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就业激励政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政策在2004年以后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国务院规定,政府支持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等重大项目,要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大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力度,扩大由中央财政支持的西部志愿者规模。国家就业激励政策的实施将会更有效地支持国家整体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最终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三赢”结果。 高等教育的持续改革将会逐步改进大学生更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就业能力。第一,高等教育改革使得大学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与全球化使得就业政策与教育政策正在围绕“职业路径”进行重组,整合教育与工作的联结机制,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的目标。大学已经开始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增强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消除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此,我国的大学可能需要创新教学,创新课程,创新专业乃至于创新大学,创新高等教育。 第二,大学正在将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转化为教学创新行动。在教学模式创新行动方面,以强化通识教育为目的的通识型教学、以需求驱动的实践基地建设为标志的实践型教学、以强调研究方法为内容的研究型教学、以拓宽国际视野为目标的国际型教学、以培养就业能力与学习能力为内容的能力型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参与和投入为目标的参与型教学等都在不断尝试,试图通过教学创新,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毕业生。 第三,在职业指导服务方面,大学充分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市场要求,改进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力;大学正在寻求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理解社会需求,并将其转换传递给各个具体的教学和研究部门,然后这些部门再基于社会的需求创新课程,创新专业甚至于创新大学。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市场能力”。

教育改革发展中有哪些重大现实问题

绚香
抱神以静
近年来,我国教育中出现的热点问题不仅是教育大发展中产生3363366230的问题,也是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转型时期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要靠教育的改革创新来破解,还要通过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政策调整和相关社会制度的创新来改善。热点一 如何改革高考招生制度问题我国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突出问题是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体体现在:高考导致中小学教育的唯“分数”现象,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不利于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也不利于杰出人才脱颖而出;高考太重知识基础,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考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僵化,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势在必行。第一,必须坚持统一高考。高考是人才选拔质量、公平选拔人才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关乎着国家的长远发展与社会的持续稳定。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我们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我国的高考,坚持统一高考不动摇,绝不能盲目废止或变动高考。第二,改革高考管理体制,实行“教、考、录”三者相对分离。为了理顺高考与教育的关系,提高高考在选拔人才和造就人才方面的效能,有必要改革高考管理体制,明晰政府、高校、考试机构和中学等各自的责权关系,实现“教、考、录”三者分离、各司其职,从而实现良性互动。第三,高考改革要稳步推进。因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关系到社会和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要避免急风骤雨式的激进改革,否则会造成矛盾、更大混乱。此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到考生、教师的适应性以及多部门的协调性,要避免否定式的改革方式,更不能是推倒重来。热点二 如何解决农村教师问题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教师津贴补贴拖欠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县镇超编和乡村缺编(包括结构性短缺)现象并存,边远地区教师严重短缺且补充困难;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短缺与师范院校毕业生无法入编并存;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职称有待提高;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突出,边远农村地区教师流失更为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缺乏保障,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清退农村代课教师难度大、遗留问题多。解决农村教师问题的目的在于建设一支以解决农村教育症结为出发点、以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队伍。农村教师问题涉及政府、市场、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与教师个体等诸要素的关系。农村教师问题的解决依赖政府、市场、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和教师个体等要素的共同参与,并通过退出规则、吸入规则、价值规则和提高规则四个基本规则维持其运转,达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目标。解决我国农村教师问题可以采取八大举措:一是制定适合农村学校情况的教师编制标准、职称名额。二是设立具有切实奖励作用的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三是中央、省级财政统筹农村教师工资。四是师范院校和地方政府双管齐下,确保农村教师培养质量和入编上岗。五是建立政府教师培训经费支付制度,建立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六是改革农村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方法。七是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和县域内交流制度。八是与代课教师签订劳动合同,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热点三 如何发展职业教育问题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原因:一是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影响:我国主流文化教育思想是“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求学,求的是圣人之道,讲求的是“大道不器”、雄才大略。“技”、“艺”都属于雕虫小技,这似乎是在教育领域之外的。这从深层心理上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二是社会现实劳动分工中存在的劳动环境、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影响: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劳动者,而我国一线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差、劳动环境差、工资待遇低直接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三是职业教育有关管理与政策的不完善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办学体制、招生政策等所导致的重职前教育轻在职培训、中职与高职的脱节等问题使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到有潜在需求的人群。四是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种种问题所导致的质量不高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工学结合模式推行困难等问题导致一些职业教育质量不高,也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七大政策建议:一是真正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二是切实提高技能岗位的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三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四是提高质量,满足学生与社会的需要。五是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六是改善职业教育的形象,让全社会都了解职业教育。七是满足各类人群尤其是处境不利人群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热点四 如何解决择校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大中城市中择校现象的逐渐显现和扩大,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择校问题进行规范治理。在政策的总体思路上,概括来说经历了一个从禁止择校,到“堵”、“疏”结合,再到以均衡发展破解择校问题的转变过程。最初,择校及其收费问题被认为是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表现,政策上要求学校不得搞“计划外”招生,向学生收取高额费用。从1995年开始,政府强调对择校生高收费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并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和“择校生”问题,不单纯是收费行为不规范的问题,进而提出继续采取措施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逐步缩小学校间办学水平上的差距,是解决“择校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公民个人依法开办民办学校,以满足一些家长的择校要求。然而,在随后出台的政策中,既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和变相“择校生”,又提出在一些大中城市经审批可允许少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近期内招收“择校生”,择校费等收入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使用。政策本身的自相矛盾使得治理择校的初衷无法实现,将社会上择校需求向民办学校引导的设想在现实中也严重走样。21世纪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的呼声日高。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贯彻了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精神,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治理择校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以均衡发展化解择校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识。我们应当对义务教育阶段公众的择校需求与公众对现实中择校的不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应当反思公众究竟是反对择校,还是反对目前失控、无序以及越来越远离教育本义的择校?二者不应混为一谈。治理择校的政策不应以消除择校为目标。注重优质教育的生成而非单纯扩充,提供可选择的优质特色教育,使人人各得其所,各择其校,才是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热点五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校功能的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国外高等教育改革建议的不断引进,以及中国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高校的冲击,传统的高校教学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传统的教学在异化和改变,行政化的问题和政绩观的影响使得高校教学更加关注表面现象,而使受教育者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漠视。对此,需要教育界和全社会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清醒的认识,严重的偏向需要及时加以调整和改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建议:一是应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树立正确的高校质量观,强调“以人为本”,增强教育服务的意识,最核心目标的确立要指向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水平和质量,既有学术学习的维度,又有社会适应性、创造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意识等。二是应关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与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对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三是调整对教师“双肩挑”等要求的政策导向,使高校教师能用心教学,通过高质量的教学发挥重要的作用。四是要从思想转变到制度完善,再到文化建设,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五是改善和优化高校本科教学的质量评价,增加学生、教师、社会和行业的参与,使教学评价工作的服务性、专业性、系统性、参与性、互动性、诊断性、建设性、可信性等均得到保证。六是鼓励高校因校制宜的教学创新探索,加强相关成功案例的研究与推广,特别应在提供经费、政策支持、培训教师、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更新内容、探索教学方法、完善学籍管理、优化实习和就业指导、健全教学组织、改善评价、进行毕业生追踪调查等方面给予导向性的支持,使高校的教学质量提高有更开阔的探索和发展空间。热点六 如何改革教师评价制度问题我国教师评价制度大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确立而不规范到制度化,再从制度化到不断完善的三个历史阶段。现阶段,由于我国存在行政化与应试弊端,教师评价制度不利于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高等教育阶段教师学术腐败现象频出,改革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十分必要。在教师队伍中推行绩效评价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不被业界人士接受。二是评价量化标准难以确定,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人的发展是不能够或者不完全可以量化的。三是绩效工资改革中,教师同工不同酬的问题难以解决。四是难以保证教师最低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并不断提高。五是难以保证绩效评价不以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为依据。六是绩效评价不能减轻教师负担,反倒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对于改善和根治教师职业倦怠无益。七是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对于自身评价制度的设计以及是否应该实施绩效评价往往没有发言权,利益诉求没有表达的途径。这些均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我国推行教师绩效评价,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已成定势。如何使这一评价制度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于教师队伍建设,服务于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改革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我国实施绩效工资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有可为广大一线教师接受并认同的标准。这一标准的产生和实施都要有能够真正代表教师利益的群体组织监督和参与。在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主体不能缺位。第二,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保障教师评价的主体地位。因此,要发展并培养教师行会,赋予其一定的政策空间,使得教师这一教育评价中现实的弱势群体有自己利益诉求的代表。第三,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而不仅仅是教育系统中的权力部门。已有的研究表明,提高教师工资起点,保证客观,不设上限,这些是对教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必要条件。热点七 如何加大政府教育投入问题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较低。这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公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是:政府收入多头管理,支出重经济轻民生;教育财政责任过多下放到基层政府,中央和省级政府负担过低。建立政府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理念和思路是:一是保障教育投入须有法可依。为保障教育投入的稳定来源和增长,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法律法规,使法律责任具体化、规范化,增强可操作性。教育投入有法可依的另一方面是要有标准可依。如制定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标准要遵循保障基本支出的原则、承认地区差别的原则、通用和简便的原则。二是政府行为必须到位。要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根据现行财政体制,按照各级政府财力水平的具体情况,从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出发,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政府履行自身责任,行为必须到位。三是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应依法加强和改善对同级政府教育投入情况的监督。既要对预算进行监督,又要对预算执行过程和决算进行监督。要在明晰教育法律责任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细化教育行政处罚办法,增强可操作性,加大处罚力度。可以考虑通过建立教育法庭等,保证司法尊严,维护教育权益。热点八 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前者主要是:自我认识不足;知识结构单一,实际能力欠缺,人文精神缺失;就业观不科学,就业心理脆弱;创业意愿和意志薄弱,创业准备不足。后者主要包括: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和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促进就业的社会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高校的教育体制不完善和教育体系不合理,存在着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方面;大学生缺乏系统的就业教育。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主要问题:部分高等学校对就业指导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就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善;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就业教育方法手段比较单调;就业教育的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有待提高;就业指导教育的个性化指导不够;就业指导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不够;就业指导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就业指导观念存在误区;创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就业教育对策与措施建议的指导思想,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探讨建立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具体建议有:政府积极引导,加强宏观调控;大胆创新,转变教育思想,完善高校教育体制,培养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完善就业教育;加强宣传,促进用人单位树立良好的用人观;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优化市场结构,协调其与政府、高校的信息沟通;完善创业教育,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热点九 如何发展学前教育问题目前,我国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与城镇地区。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主要问题有: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低,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迄今没有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欠缺,普惠性优质资源少;政府对于农村学前教育的责权不清,管理不力;农村学前教育、教学“小学化”倾向严重;农村学前教师队伍素质低且稳定性差;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评估监控力度不够。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弱势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精神贫困与家长教育消费理念欠缺;政府责任未落实,规划、督导等制度性偏差等。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议对策:第一,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探索建立“县乡结合,以县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发展和管理学前教育的具体责任。健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的管理力度。第二,完善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分担学前教育和托幼服务成本的机制,建立补偿救助制度。合理调整布局,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第三,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制订幼儿教师的资格标准和工资标准,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第四,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推进素质启蒙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督导评估。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与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热点十 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主要有:课业负担、活动负担、心理负担、身心负担、多重负担等。形成这些负担的根本症结在于体制障碍,即由巨大的就业压力造成的一种不良的社会、学校、家庭联动竞争与博弈机制的存在,这种竞争与博弈机制就是人才选拔与考试制度,它成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控制着学校教育的走向,引发恶性竞争。教育系统内的学业负担只是这种不良机制的产物,其发生的机理是竞争与博弈过度;其根本动因是人们想通过竞争与博弈获得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实现向社会上层的流动,而人才选拔与考试制度是实现社会分层的“过滤器”,只要社会分层存在,这种“过滤器”就有存在的可能。这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高考制度不断改革而依然无法改变现状的根本症结所在。减负是一个复杂的教育、社会问题,不是单一的教育系统可以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对社会、学校和家庭进行综合治理。人力资本竞争与博弈、用人制度缺陷、社会评价误导是产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社会历史根源;传统人才观、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取向是产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思想基础;教育质量低是产生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教育内部原因。真正实现减负,要认真研究并处理好减负与就业、减负与升学、减负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负与择校、减负与学生自主发展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具体对策主要有:正确认识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制定完善的减负政策,减小政策代价;继续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提高高中入学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课程改革应积极稳妥地进行;建立现代教育评价体系;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等。

关于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药也
入先
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3365663462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负重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教育面貌日新月异,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到任后,重教行动早,尊教意识浓,兴教措施实,短时间内营造了较好的崇教尚学氛围。教育主管部门励精图治,群策群力,使行业内从教风气和顺,外部环境明显改善。去年全县教育工作大会的召开和《会昌县教育发展五年工作规划》的出台,为我县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可以说会昌教育发展进入了提质进位、跨越发展的黄金期,作为教育人,倍感教育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借此机会,就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谈点个人看法。一、开拓创新,精抓细管,狠抓落实,向科学管理要质量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系统的基本支柱,也是确保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作的体制保障,科学性和创新性是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试验的不断推进,原有的管理体制难于适应新情况和新要求,调整、充实、完善和创新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创新管理制度,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体现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突出人本思想和公平效率。一所好的学校不仅其管理制度健全,更在于这些制度能真正落实到位,教职员工依法依规治校意识强。学校管理层在管理的理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宏观的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规模扩张做强做大向内涵发展做优做精转变,由注重硬件建设向注重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转变;管理的方法上,突出从基础年级抓起,从开学的第一天抓起,从每天一起床抓起,从每一个环节抓起;管理的形式上,分管把口,层层负责,事有人做,人有事做,管理规范,科学发展。二、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提高效率,向课堂教学要质量长期以来,不少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手段单一,教学没有活力;照本宣科满堂灌的现象很普遍,教学没有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求得不到贯彻和落实,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对学习了无情趣。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课堂是师生教学的主战场,45分钟,弹指一挥间,但一节课的效能却可以无限扩大。教无定法,但教有优法,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一般老师都要坚定地唱响向45分钟要质量的战歌,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有效途径。课堂45分钟的精彩和高效来自课前多个45分钟的精心准备,也溶入了前面教学的反思和感悟,只有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倾注汗水,课堂教学才能结出效率之硕果。无论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还是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经验,都是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和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课堂、教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老师的地位由“教”师变为“导”师,课堂由老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备课本由通常所说的“教案”变为“导练案”。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练”三方面交叉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紧张、高效、有序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试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三、统筹安排,全员轮训,梯式培养,向教师发展要质量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大,特别是年轻教师多,教师结构不太合理,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年轻教师干劲足热情高,但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成熟、专业知识不系统,短时间内难于承担重要的教学任务。有些教师高级职称下来后,工作热情减退,责任心下降,知识陈旧,方法老套,缺乏进取的动力和危机感。教师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师资水平好坏直接决定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学校要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实施“五大工程”推动来教师发展。一是实施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工程,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二是实施“青蓝”结对工程,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实施高级教师“五个一”工程(学年内主持或参与一个课题、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辅导一名教师、上一节示范课、作一个专题报告),推动高级教师专业水平上档次。四是实施学科带头人示范工程,发挥学科带头人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五是实施名师梯级培养工程,形成校级名师——县级名师——市级以上名师的梯级培养模式。四、提高认识,学思并进,教研结合,向教学研究要质量目前,教而不学、教而不思、教而不研现象普遍,教学研究风气不浓厚,教师备课往往只有两本书,一本是教材,另一本是参考书,备课质量不高,课后也没有反思和总结。教师写论文搞课题是为了职称晋升和评先评优的需要,搞课题只是重申报轻结题,即使有结题,往往也落人窠臼拾人牙慧,难于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新,更谈不上成果展示和经验推广。学校要上档次、办学要上效益、教学要上质量、教师要上水平,全在一个“研”字,要在研究上大做文章,做好文章。教学研究应与日常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紧紧围绕教学和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以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学生思想教育为课题研究主内容,以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和提升学习效率为课题研究主方向,以课题的优化升级为目标,以课题的实效性为落脚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大力倡导科研兴校,大兴教研之风,力争人人有课题,人人有论文,成果有物化,经验可推广,打造教育品牌,提升教育品位,走内涵发展道路。五、体现特色,注重品位,完善功能,向文化建设要质量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形象,更是内涵。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和时代精神结合、和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结合、和赣南客家传统文化结合,体现时代要求和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丰富校园文化,要不断拓展和丰富办学宗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办学思想。利用网站、橱窗、板报、广播、校报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优秀师生先进事迹,激励师生不断进步。丰富校园文化,要经常举办教师论坛、教学竞赛、专题报告和学术讲座以及其它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读书月活动,打造学习型校园和书香校园。丰富校园文化,要重视校园文化景观建设,通过花草树木、名人塑像、景观石、橱窗、宣传栏等,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校园显眼位置设置文明用语牌、警示牌、办学思想宣传墙,在教室、走廊、楼梯悬挂名人字画、班规班训和励志语录,提高环境文化魅力,增强环境育人功能。为师生创建一个赏心悦目、情趣高雅、特色突出、个性鲜明的校园环境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和谐发展。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未来几年,可能是会昌教育发展最快的时候,也可能是会昌教育甩掉落后帽子迎头赶上的最好机会,作为会昌教育人应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不进则退、负重拼搏的责任心和精神,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为会昌教育提质进位,跨越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