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什么是教学研究

复于不惑
符箓
1、教学研究主要讨论有关学生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如果是讨论某一具体课程,则希望通过讨论,对这一类课乃至更大范围的课程具有借鉴作用。2、《教学研究》创刊于1978年,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燕山大学主办的教育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内容涉教育论坛、学习科学、创新方法研究、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等 。3、据2019年7月《教学研究》官网显示,《教学研究》编委会有主编1人,副主编1人、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44人,编辑部有主任1人、责任编辑3人 。4、据2019年7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教学研究》共出版文献3588篇、总下载586828次、总被引16088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334、(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79  。据2019年7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教学研究》共载文3211篇、基金论文量为1094篇、被引量为11564次、下载量为47518次,影响因子为1.02。5、《教学研究》栏目设置包括教育论坛、学习科学、创新方法研究、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等。该刊主要面向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教育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大中小学教师。扩展资料:1、《教学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A刊扩展版来源库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来源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库,收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2、《教学研究》获中国高教学会高教期刊研究会1998-1999年度优秀期刊二等奖。3、《教学研究》以“繁荣教育学科、指导教学实践、促进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4、1978年,《教学研究》创刊。1997年,《教学研究》建立立卷制。1998年,《教学研究》设置为季刊。2004年,《教学研究》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2014年,《教学研究》入选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的目的、方法和任务分别是什么?

天野
第三章
教学研究d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方法主要是从教育实践中提出某种设想,然后通过实践去验证(这叫行动研究法,实验法因为难以有效控制自变量和因变量,近年来一般不提倡了)。教学研究的任务主要就是提出设想,检验设想,总结经验,为教学工作提供相关经验。扩展资料:教育理论关系:1、教学专题研究是用科学方法探索教育规律的实践活动,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教学规律.任何脱离教育理论的研究都是没有普遍意义的。2、一般来说,中学教师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是有所了解的,但只凭这些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与理论,掌握教育统计和评价方法,更应掌握与教学研究专题相关的教学理论.如果没有掌握教育理论,就谈不上教学专题研究,最多也只能是教学经验总结。若能以正确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就能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3、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交叉科学的出现,给教学专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教学专题.因此,教师除了要掌握教育科学的一般理论知识和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地学习与教学专题研究相关的各门知识,特别要注意学习新学科,比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为了更好地从事教学专题研究和交流研究成果,还应提高外语水平和微机操作能力。否则,即使研究成果水平再高,交流起来也很不方便,更难进行国际交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学专题研究

杨志玖的研究和教学的主要领域

上法圆天
笼婴
杨志玖教授学术研究和教学的主要领域和方向是:元史(指导博士研究生)、隋唐史(指导博士研究生)、中国回族史、中国土地制度史等。80年代初恢复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时,杨志玖先生是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在两个研究方向上同时带博士研究生的历史学教授。他的研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为学术界所瞩目的成就。

教学的研究范式和教学范式的研究的区别

逃于深蓁
不过一枝
  教学研究范式属于从事教学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范畴,是具体的科研方法的组合,属于教育科研方法论的内容。  教学范式是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教学范式研究就是对教学具体方法的研究,从中提炼出同类的教学方法的共性的东西,形成”教学范式“。它属于教学实践方法的范畴。

如何开展教学研究

大麻烦
马乌甲
教学研究,是为了解决我们在教学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而展开的一些研究,然后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再来指引我们的教学工作。所以,开展教学研究事实上可以说是一个发现问题,此,我想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首先,要从每一天的教学工作发现问题。我们虽然每天都是面对学生,每天都在上课,但是每天讲课的内容不一样,每天学生的状态也不一样。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有些是可以及时解决的,有些却是存在了好久一段时间,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不断去想方设法解决的。那么,这些问题其实就可以最为我们所要进行教学研究的问题。例如我在数学课上开展了几次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发现效果不是很好,拜读了一些相关论文后,还是觉得需个教学研究去开展其次,合理的选择研究方法,切实开展教学研究。在我们找到了所要开展的教学研究问题后,接下来选择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可以先查阅相关的书籍去了解,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比如,如果我想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他们的表现和他们的想法,那就可以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或者问卷调查法,通过这些方法来收集学生方面的信息,从而得出一些原因和找出一些解决的方法。再次,把研究出来的设想或者是成果付诸实践,查看效果。在我们开展教学研究,得出一些想法时,这就需要进行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体验出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果很有成效,那就说明这个研究是比较成功的,有效果的。如果发现问题依然存在,那我们就继续改进,继续研究。最后,把教学研究的结果进行推广。个人认为,我们辛辛苦苦完成研究后,可以与同行们去分享这一成果,也可以与同行们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这样能够互相促进,也不断提升教学的方式方法,最终得益于学生。总之,我认为教学研究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好。

教学性,教学研究性和研究性的区别

老来难
保龄球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爱好、需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学习与研究统一。具体地说,这个表述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表明了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一、师生关系的开放研究性学习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需要全方位的开放。学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敢想敢说敢做,教师要予以鼓励和宽容。教师要放弃权威者的姿态,在学生学习中不断进行角色转换,成为学生创造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和问题的共同探求者,教学在师生平等的,研究讨论的氛围中进行。

如何开展教学研究

路人甲
鬼掹脚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泥越教学论文谈新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研究  一位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教师,面临的第一项工作任务就是: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但如何才能教学生学呢?特别是如何才能教学生学得好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研究了。所以,教师的第二个任务就是:教学研究。那么,教师尤其是新走上岗位的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教学研究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和教研实践,谈谈几点看法,供老师们参考。  一、认识教学研究的性质和意义1.教学研究的性质。教学研究,顾名思义就是对教学工作的研究。我们认为,教学研究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科学。作为“工作”,它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科学”,它除了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外,还必须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以及教学管理学、教育统计学等教育基础理论作指导,有很强的理论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就是它最本质的属性。2.教学研究的意义。首先,教学研究是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的需要。教学研究不应只是教研人员和教育专家的专利,我们一线教师也应该而且能够开展教学研究。时代越来越需要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曾指出:“在今天,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趋向一致。”这意味着教学需要具有科研素质的学者型教师,这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经历充分说明,要探索教学规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必须转变3.  4.2.

实训教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有哪些

小毖
朱门怨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说明,向学生传授美术技能知识的方法,它是使用范围较广、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但是单纯的讲授并不能的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对教师的艺术表达语言、知识面等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二、谈话法(问答法)是教师与学生以口头语言相互交流进行教学的 一种方法。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思维。但是问答法中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就会千奇百怪,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语言、问题难度也要相当的考究,否则容易引起课堂的混乱。 三、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班或组为单位、围绕某一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或辩论,获得或巩固美术知识的教学方法。 四、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美术教科书和课外美术资料获取知识;扩大美术视野的教学方法。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一、演示法 二、参观法 三比较法 直接感知的教学方法,能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但是在期间容易发生突发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相当机灵的反应能力,能积极应对各种突发性的问题。 (三)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 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提高绘制实践活动,形成、巩固、完善相应技能知识的教学方法,辅导练习法是以实践为主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它能促进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眼、手协调并用,从而提高与发展美术的创造能力与审美素质。 (四)以陶冶情操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法、情境法 观察比较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研究而直接获得知识、感受、教育的方法。这种方法打破课堂和书本的约束,使教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扩大学生视野,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接受教育。美术教育离不开观察,观察又总是伴随着比较。没有观察,便没有视觉和感知。观察获得感性的认识。没有比较,不可能有正确的感知和准确的判断。比较是进行思维地去认识事物。美术教学的观察比较对象,一是对客观景物、物象世界的观察比较,一是对画面及其表现形象的观察比较。 (五)以指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观察法、发现法 引导学生明确比较的标准。比较是相互对比中进行的思维判断。无论是写生还是临摹,都是在其对象与自己画画之间,不停顿的互相对照比较之中进行观察的。其标准就是写生或临摹的对象。写生画的形象比例的观察,则以物体的自身的长与宽为标准,得出长、宽的比例关系。物体间的比例,则以其中一物(一般多以大物体)为标准得出其间的比例关系。物体的倾斜角度则是以垂直、水平线为标准进行比较、观察……包括品评作业的好差亦应以优秀作业作为比较标准

如何开展教学研究

虏其人民
小罪犯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泥越教学论文谈新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研究  一位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教师,面临的第一项工作任务就是: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但如何才能教学生学呢?特别是如何才能教学生学得好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研究了。所以,教师的第二个任务就是:教学研究。那么,教师尤其是新走上岗位的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教学研究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和教研实践,谈谈几点看法,供老师们参考。  一、认识教学研究的性质和意义1.教学研究的性质。教学研究,顾名思义就是对教学工作的研究。我们认为,教学研究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科学。作为“工作”,它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科学”,它除了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外,还必须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以及教学管理学、教育统计学等教育基础理论作指导,有很强的理论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就是它最本质的属性。2.教学研究的意义。首先,教学研究是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的需要。教学研究不应只是教研人员和教育专家的专利,我们一线教师也应该而且能够开展教学研究。时代越来越需要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曾指出:“在今天,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趋向一致。”这意味着教学需要具有科研素质的学者型教师,这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经历充分说明,要探索教学规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必须转变3.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