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交互设计入手方法

明鉴
魔法粉
个人看法: 1,做交互设计和UE的人大概分三类,一类是从平面设计视觉设计的端点延伸至交互设计的端点,属于“视觉发展路线”;再一类是从软件工程等工程项目的方向发展转化而来,属于“工程发展路线”;前两类都可看做是计算机专业的人群,当然也有边界模糊的背景如工业设计,这个可能还是算作平面设计多一些吧。还一类是从非CS专业发展而来,比如:心理学、生物科技等等,这一类算作是“交叉发展路线”。 由于这三类设计人的学习背景、知识结构以及思维方式有着显著差异,所以在做交互设计和UE等工作时,第一出发点,包括潜意识里的倾向性也都会显著不同。这样就会给设计作品赋予不同的风格和方式,虽然都有设计规范做边界要求,但这些不同还是能够通过设计作品使得用户体验得到。 2,交互设计的本源在于工业设计和应用心理学,同时融合了多学科的交叉影响,如计算机科学,图形学,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学,社会学,统计学等等。这样的领域,势必要求从业者有着广泛的眼界和涉猎,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及广泛的多学科知识。换句话说,做交互设计,本质是与人打交道,多学科知识是工具,有了这个工具,才能搭建合乎人性的作品,通向人(用户)的心里去。 所以,多培养自己的兴趣,多看多听,博览群书,这是必要的一个素质。 3,由于交互领域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相关的知识和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所以想要有所成就的设计者必须同时具备一定厚度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程度的实践能力。 这一领域属于“HCI人机交互”科学的应用分支,所以理论体系和研究著作主要集中在HCI这一词条覆盖区域。 主要类型大致有:用户研究 -- 包括用户心理研究,用户习惯研究,用户的社会学研究,语言-文化背景的研究,用户行为及统计分析的研究等等; 交互设计及用户体验设计 -- 工业设计、设计心理学、美学、逻辑学、平面设计、图形学、软件工程、人工智能、信息架构(IA)、生物工程、统计分析等。 以上各类型的知识系统,并不需要深刻学习和挖掘,只需要理解其核心原则和理论精髓,同时能够对知识交叉的部分理解和举一反三式的延伸运用即可。 4,做交互设计和UE需要有对人类心理的理解和分析,也需要有大范围的关于社会和生活的理解与感受。这样的角度看,交互领域是个需要积累相当程度的经验才能做好的行当,这些经验既有专业知识的,也有实践运用的,也有结合技术去面向社会的理解。所以,增加广泛阅历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一方面要靠时间,一方面要靠自己规划生活和管理时间,结合广泛的兴趣和知识,亲身体验多种多样的生活内容,从而在各个方面增长自己的功力,再通过实践转化为实际的作品。 4,怎样衡量一个交互设计从业者的水平,这是个大问题,见仁见智。 据我所知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得到广泛认可的评价方法体系,不过依然存在一个成熟体系的前身--公认的一些评判原则。在这些原则的维度下,看一个人做得如何,大致可以得出一个定性化的结论。 可能的评判原则: ·经过广泛认可的设计作品。这个“广泛认可”应该不仅有用户的直观感受,还得有统计分析的数据来支持。 ·成熟的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体系。话说,“理论体系”不是只有所谓科学家才能有,每个劳动者的心里都有自己的理论,这既有世界观人生观这样抽象的哲学理论,也有指导具体实践的方法论。这里仅指经过实践验证的适用的关于交互设计的理论指导。 ·实用的实践技术技巧。 ·对于数据和现象的归纳分析能力 有了以上四点的综合考量,一个设计从业者才能在抽象的评价体系里面形成一个由模糊到较为清楚的轮廓形象。在没有量化的体系里(有人说工资水准也可算作量化标准,我以为这个只可参考,因为决定这个维度的其他体系并不稳定统一),定性的评价已是极致了。 5,实用的建议:关于谈到的几个主要领域的书籍、杂志、论文、网文可以多看多学习,在设计领域,人人皆可为师,但集中众多智慧形成自己的结晶和亮点的人只能是自己。多看多学肯定没错。 达到“皆有涉猎,凡举可论”的地步就差不多了,这标志着形成了自己的设计理论体系。 在丰富理论支持的基础上,还要多实践,有几个能拿出来经得起别人分析研究的成果(往往也是认可度很好的作品),那就很不容易了。 以上两点刚好是“理论-实践”的结构,自己也是从N多人和作品的实例总结出来的,这样简单明白的道理非常真实易用。 啰嗦了不少,欢迎大家多多指教,与同道共勉。

交互设计过程中的步骤有哪些

真红
色难
一、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针对可能使用你的产品的人,可以是问卷、访谈……二、确定人物角色(Persona):即产品的典型用户,可以有一种或几种。例如知乎可以有一个人物角色叫CEO。三、写问题脚本(Problem Scenario):罗列人物角色在使用产品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可以整理成一个故事便于别人理解。四、写动作脚本(Action Scenario):像写故事一样,写人物角色在使用你设计好的产品时,发生的细节。注意,这个时候你的交互方案的概念模型已经基本成型了,这个概念模型是通过解决问题脚本里的问题而得出的。五、画线框图(Framework):这个线框图是通过把动作脚本里的概念模型转化成视觉模型得到的。六、制作原型(Prototype):做出来好像可以用的东西,有很多原型工具可以利用。七、专家评测(Expert Evaluation):至少两名设计师或对交互设计比较了解的人通过反复测试原型。找到问题后修改线框图并更新原型。八、用户评测(User Evaluation):让用户使用原型,可以给他们一些任务去完成。根据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进一步修改。

交互设计做什么

火王
弗知内矣
交互设计(英文Interaction Design, 缩写IXD),是定义、设计人造系统的行为的设计领域,它定义了两个或多个互动的个体之间交流的内容和结构,使之互相配合,共同达成某种目的。交互设计努力去创造和建立的是人与产品及服务之间有意义的关系,以“在充满社会复杂性的物质世界中嵌入信息技术”为中心。交互系统设计的目标可以从“可用性”和”用户体验“两个层面上进行分析,关注以人为本的用户需求 。交互设计的思维方法建构于工业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同时加以发展,地面向行为和过程,把产品看作一个事件,强调过程性思考的能力,流程图与状态转换图和故事板等成为重要设计表现手段,更重要的是掌握软件和硬件的原型实现的技巧方法和评估技术。交互设计在于定义人造物的行为方式(the "interaction",即人工制品在特定场景下的反应方式)相关的界面。交互设计作为一门关注交互体验的新学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了,它由IDEO的一位创始人比尔·摩格理吉(Bill Moggridge)在1984年一次设计会议上提出,他一开始给它命名为“软面(Soft Face)”,由于这个名字容易让人想起和当时流行的玩具“椰菜娃娃(Cabbage Patch doll)”,他后来把它更名为“Interaction Design”,即交互设计。

一个完整的交互设计包括哪些流程

发型秀
电影圈
完整的交互设计流程主要分为八个方面:定性研究、确定人物角色、写问题脚本、写动作脚本、画线框图、制作原型、专家评测、用户评测。  如果你想要知道具体怎么做,请继续看。  一、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无论你用何种形式做调查,你的目的是了解用户的五个方面:  1、行为(Activities):例如UI设计者用户多久用一次、一次用多久?  2、态度(Attitudes):例如UI设计者用户怎样看待产品的?  3、资质(Aptitudes):例如UI设计者用户的学历怎样?  4、动力(Motivation):例如UI设计者用户为什么用?  5、技能(Skills):例如UI设计者用户对使用相关产品是否熟悉?  二、确定人物角色(Persona):  如果你的定性研究有所成功,这时你应该对你的用户有所了解了。根据上文中的五个方面,你需要挑拣出最典型的一个或几个形象。例如UI设计者的人物角色可能有: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想要提升自己的上班职工、想要转型的平面设计师……  你不但要确定这些人物角色(Persona)的主要特点,还要确定他们的需求和目的。为了增加真实性,可以给人物角色(Persona)取名字,选一张照片,细化他们的背景资料。  三、写问题脚本(Problem Scenario):  基于你对人物角色(Persona)的理解,你应该已经可以设想出他们在使用产品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了。你可以为每一个人物角色(Persona)列一个问题单,也可以把它们整理到一个简短的故事里。  四、写动作脚本(Action Scenario):  首先你要为已列出的问题想好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把这些解决方案囊括进去。写成故事的好处是代入感较强,对别人来说容易理解。国内比较推崇故事版,但是把所有情景画出来的效率是非常低的。  五、画线框图(Framework):  此时你的交互方案已经有了抽象的想法,现在只要把它具象化就可以了。  六、制作原型(Prototype):  就算没有程序员帮忙,可以使用的原型工具还是很多的。例如Axure RP和Pencil Project都比较有名,国内也有不少。不过我只用过InVision,感觉还可以。不论用什么手法,哪怕是PPT或者PDF,只要做出一个可以交互的东西就行了。  一个原型是不可能实现所有功能的,所以你要确定几个可以走通的任务。例如能够成功在知乎里发布一个问题等。  七、专家评测(Expert Evaluation):  原型完成后召集至少两三个设计师或者对交互比较了解的人,使用并评测原型。你可以将原型所关注的几个任务列出来,以免专家不知道原型哪部分可交互哪部分不可交互。  比较常用的评测方法是启发式评估法(Heuristic Evaluation),而这种方法比较常见的标准是尼尔森交互设计法则(Nielsen Heuristic)。以下是十条尼尔森交互设计法则(Nielsen Heuristic):  1、系统状态是否可见(Visibility of system status)  2、系统是否符合现实世界的习惯(Match between system and the real world)  3、用户是否能自由地控制系统(User control and freedom)  4、统一与标准(Consistency and standards)  5、错误防范(Error prevention)  6、减轻低用户的记忆负担(Recognition rather than recall)  7、灵活性和效率(Flexi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use)  8、美观简洁(Aesthetic and minimalist design)  9、帮助用户认知、了解错误,并从错误中恢复(Help users recognize, diagnose, and recover from errors)  10、帮助文档(Help and documentation)

交互设计原则有哪些

半段情
势用
1 尽量使用单列而不是多列布局单列布局能够让对全局有更好的掌控。同时用户也可以一目了然内容。而多列而已则会有分散用户注意力的风险使你的主旨无法很好表达。最好的做法是用一个有逻辑的叙述来引导用户并且在文末给出你的操作按钮。2 放出礼品往往更具诱惑力给用户一份精美小礼品这样的友好举动再好不过了。具体来讲,送出礼品也是之有效的获得客户忠诚度的战术,这是建立在人们互惠准则上的。而这样做所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会让你在往后的活动进展(不管是推销,产品更新还是再次搞活动)中更加顺利。3 合并重复的功能而使界面简洁在整个产品开发期间我们会有意无意地创建很多模块,版面或者元素,而它们的功能可能有些是重叠的。此种情况表明界面已经过度设计了。时刻警惕这些冗余的功能模块,它无用且降低了电脑性能。此外,界面上模块越多,用户的学习成本就越大。所以请考虑重构你的界面使它足够精简。4 客户的评价好过自吹自擂在获得项目机会或提高项目转化率时客户的好评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当潜在客户看到其他人对你的服务给予好评时,项目机会会大增。所以试着提供一些含金量高的证据证明这些好评是真实可信的。5 频繁展示你的主旨来加深印象多次重复主旨口号这种方法适用于界面很长或者分页的情况。首先你肯定不想满屏刷出相同的信息,这样会让人生厌。但当页面足够长的时候这些重复就显示自然多了并且也不显得拥挤。所在在页面顶部放一个按钮然后在页面底部再适当放个突出的按钮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妥。这样当用户到达页面底部在思考接下来该做什么的时候,你提供的按钮就可以获得一个潜在的合同或者即使用户不需要你的服务这个按钮也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6 将选项与按钮区分开来诸如颜色,层次及模块间的对比这些视觉上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帮助用户使用产品:他时刻知道当前所处的页面以及可以转到哪些页面。要传达这样一个好的界面,你就需要将可点击的元素(比如连接,按钮),可选择的元素(比如单选多选框)以及普通的文字明显区分开来。在下图的例子中,我将点击操作的元素设置为蓝色,选中的当前元素为黑色。这样适当的设计可以让用户很方面地在产品的各模块间切换。但千万不要把这三种元素设计得混乱不堪。7 给出推荐而不是让用户来选择当展示许多项服务时,给出一个重磅的推荐项是个不错的做法,尽管推荐的设置无法满足所有用户。这么做是有理论依据的,一些研究已经揭示了这么一种现象:当面临的选择越多时,用户就越难做出决定。所以你可以高亮某个选项来帮助用户做出选择。

如何提高交互设计能力 逻辑思维

动物屋
雌雄片合
有人说交互设计时代来临了,其实只是行业发展造就了的就业机会。但是现实没有那么光鲜,进入新行业之后设计师们面临着诸多问题,遇到发展瓶颈找不到解决途径。1.没有方向,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视觉设计师想转交互,交互又想转产品。2.觉得不被重视,介绍自己时,不忘带上“苦逼”两字。辛苦做的设计方案,不被采纳,经常抱怨被产品经理指使着画图,交互设计师的共同语言肯定有这条。看过各种分析,交互设计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但个人始终专注于探索如何提高专业能力,一是兴趣所在,二是学习知识能得到成就感。写博客可以督促学习,动机非常单纯,没有关注过什么个人品牌和增加名气,博客也不能成为评价设计师的标准,作品才是评价设计师的唯一标准。学习和提高个人工作能力都是以做出优秀作品为目标。设计师各个阶段需要学习不同难度的知识和做不同的事情,正如我将学习资料划为三个梯度,希望设计师能由浅到深的学习。一开始没有项目经验,缺乏基础知识,不宜硬啃高难度的资料。基础篇适合刚入行并开始接触项目的设计师学习 :1.设计的美学知识。2.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一致性、减少输入和减少操作步骤等等,这些原则容易理解,通过学习案例和阅读通俗易懂的书籍迅速地掌握。此阶段适合泛读《交互设计精髓》等书籍,不宜精读,没有项目经验的话,读完之后不知所云。3.平台特性及其设计规范,通过阅读平台的设计规范对设计思维的形成非常有帮助,特别是Microsoft和Apple的文档。4.做交互设计方案的方法,如绘制流程图、原型图和撰写交互设计规范文档,难度不大,只是需要多次的练习。但这种文档很少会对外分享,学生很难学习到这部分内容,这会影响到他们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进阶篇适合有3个月以上项目经验的设计师学习:1.特定控件设计,如标签栏、标签栏、列表界面和弹窗口等,汇总已有设计的优缺点和设计规律。3.独立常用功能设计,如注册登录、刷新和功能引导,需要了解功能背后的技术知识和产品策略,需要绘制流程图,组织线性的操作流。你需要调研已有产品,并试图区分它们的优缺点。与技术人员沟通是学习技术的有效途径,你可以有意为难产品经理,让他们讲解各种产品策略,掌握的信息对于做出正确的设计决策和扩展眼界非常有帮助。中阶篇适合具有一个以上完整项目经验的设计师学习:1.多项功能设计,一个界面融合单独的功能,需要应用到设计方法和架构的思路。设计方法是挖掘用户需求和推动设计优先级的情景故事法、卡片分类、人物角色、访谈和问卷等。这些方法的学习不是必须的,你可能工作两年从来没有使用过它们,但也设计出了不错的产品。这些方法可以作为了解性知识,当有需要时再深入学习,方法只能帮助设计师发现问题和避免问题,但不能对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2.方法和已有的设计风格研究,以总结为主,最好能应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去,千言万语不如动手实践。3.竞品和优秀产品分析。这件事情看起来很普通,如果没有相关的设计知识和分析能力,只能生搬硬套大概念,无法综合多种因素分析,压根找不到切入点。4.最新的系统和产品分析。之前的学习都知识的深向发展,但是这一条需要设计师具备较为广阔的知识面,不仅仅限于自己参与过的产品。如果每两周专注研究一个方向,你将比八成的人更熟悉。通过不定期下载多种同类应用程序,查阅资料,已经研究过输入法、LBS、个性推荐、语音输入和阅读类等产品,虽然从来没有参与过这些项目,但从中可以加深对设计的理解,做好知识积累。5.掌控技术。设计师需要对技术有掌控能力,就像工业设计师掌握各种材料的特性才能游刃有余,这也是尝试弥补自身不足。web端交互设计师要求会写html和 css,一是便于设计,二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而手机交互设计师对技术普遍缺乏了解。早期交互设计师是从程序员中分离出来的职位,用来弥补程序设计的不足。所以我更喜欢听技术讲座。纯粹的技术路线比较难,如果你对社交、搜索和电子商务等领域有深入的理解,这可以增加个人在职场的不可替代性。高阶篇个人还在探索,还是以能做出好产品为目标,主要方向是:1.产品架构,web端已有架构的理念,手机端也会面临这个问题。2.设计趋势研究,比如操作方式,做预测是最难的。

什么是交互设计?

劳动节
啊海军
简单的说,交互设计是人工制品、环境和系统的行为,以及传达这种行为的外形元素的设计与定义。不像传统的设计学科主要关注形式,最近则是关注内容和内涵,而交互设计首先旨在规划和描述事物的行为方式,然后描述传达这种行为的最有效形式。交互设计借鉴了传统设计、可用性及工程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它是一个具有独特方法和实践的综合体,而不只是部分的叠加。它也是一门工程学科,具有不同于其它科学和工程学科的方法。交互设计是一门特别关注以下内容的学科:1、定义与产品的行为和使用密切相关的产品形式。2、预测产品的使用如何影响产品与用户的关系,以及用户对产品的理解。3、探索产品、人和物质、文化、历史之间的对话。交互设计从“目标导向”的角度解决产品设计:1、要形成对人们希望的产品使用方式,以及人们为什么想用那个这种产品等问题的见解。2、尊重用户及其目标。3、对于产品特征与使用属性,要有一个完全的形态,而不能太简单。4、展望未来,要看到产品可能的样子,它们并不必然就像当前这样。

交互设计和服务设计的区别

困肿中颡
三一
交互设计(英文Interaction Design, 缩写IXD),是定义、设计人造系统的行为的设计领域,它定义了两个或多个互动的个体之间交流的内容和结构,使之互相配合,共同达成某种目的。交互设计努力去创造和建立的是人与产品及服务之间有意义的关系,以“在充满社会复杂性的物质世界中嵌入信息技术”为中心。交互系统设计的目标可以从“可用性”和”用户体验“两个层面上进行分析,关注以人为本的用户需求[1]。中文名交互设计外文名Interaction Design又称互动设计定义设计人造系统的行为的设计领域专业技能丨交互设计专业解析453播放快速导航起源创作流程主要内容相关信息界面设计设计原则混乱因素行业发展人机交互设计原则与准则设计流程设计规范相关学者概述交互设计的思维方法建构于工业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同时加以发展,地面向行为和过程,把产品看作一个事件,强调过程性思考的能力,流程图与状态转换图和故事板等成为重要设计表现手段,更重要的是掌握软件和硬件的原型实现的技巧方法和评估技术[1]。交互设计在于定义人造物的行为方式(the "interaction",即人工制品在特定场景下的反应方式)相关的界面。交互设计作为一门关注交互体验的新学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了,它由IDEO的一位创始人比尔·摩格理吉(Bill Moggridge)在1984年一次设计会议上提出,他一开始给它命名为“软面(Soft Face)”,由于这个名字容易让人想起和当时流行的玩具“椰菜娃娃(Cabbage Patch doll)”,他后来把它更名为“Interaction Design”,即交互设计。

想考交互设计研究生,有哪些学

文素臣
不言则齐
首先你肯定有自己想去的地方那么把这里的学校都找出来然后找到他们的招生目录就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