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建筑学考研

王昭君
而成于天
1 首先你要确定你要考哪个学校2 每个学校的专业课都是自主命名的,我本身就是一名建筑设计的学生,才考研了的,可以告诉你,你要考哪个学校就去那个学校先买到他们历年的考题,每个学校都不一样的相差很大的,特别建筑史本来内容就很多,每个学校考察的范围都不一样,如果不复习好,那么就如同大海捞针了3 建筑考研最重要的两门自然是建筑史和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主要考察快速设计,一般6个小时要求完成一个设计,可能好点的8大高校对这个考察,会有某些表达上的要求和偏向,比如天津大学是纯黑色线条表达,你不能上色的;还有哈尔工大要求纯手绘不用尺规等等,还有些学校建筑快题会考察一些结构设计之类的4 所以我建议你确定好考的学校,赶紧买那学校历年真题先看,最好能找到上届考试学生的笔记,这样建筑史复习将会很高效,建筑快题要多练习和思考5 当然不要忘记英语,政治的复习 特别英语很重要 我可以说如果你英语能在50以上 那么你考研就是成功了一半6 祝你成功 抓紧时间 有什么需要帮助我可以后续补充1,针对想考的具体学校准备2,真题比练习书重要3,参加相应的辅导班练快题

重大附近的建筑学考研培训班?

鼻烟壶
定慧
可以去学校附近找找,有的时候也会有传单塞进寝室,专业性特别强的好像有两家,一个叫元树,一个叫风暴,建议去试听一下,选择性还是因人而异

我想跨专业考建筑学的研究生,求指导!!

色法
作为一个大型建筑系校友,都挣扎在无限循环改变地图和赶图,也将面临毕业和工作的选择。我有一些比较敏锐的意识,当然,有研究生院或工作经验的同学,略有不同,请见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可能会打击你的激情,但这是你必须面对的现实。首先,你真的知道建筑学的专业吗?你真的喜欢这个专业吗?许多人可能认为建筑师听起来很邪恶,随意画画,玩得开心,赚钱,房地产行业前景可观,毕业生会找到新工作。我不得不说,这些观点确实是片面的。毕业于建筑学,并不能算是建筑师,这是通过两个音符,一个考证,前提是你有几年的工作经验才能参加考试(我们大学本科老师有很多还没拿到笔记)。此外,无论是在设计院还是房地产,一个绿色的手建筑,不做设计资格,甚至不是浴室设计的机会(当然,关系或背景不会说,或你的能力,以摆脱他们的同龄人在几个年级可能)。毕业后,建筑业学生的加班率仅次于IT行业。每一天,机械地画一些其他人的计划和想法,甚至画楼梯、门窗等,加班。当你工作十年,你会有自己的项目,如果你想到它。如果你在第二天开始工作,你仍然可以在前一天晚上改变这张照片。此时,你并不是在为自己做一个项目。你这样做是为了甲方,你需要迎合他们的口味和口味。在很多人眼里,建筑设计太艺术化了。与室内设计、艺术设计和装饰设计不同,建筑设计在各种规格中更为重要,都是由内心所需要的,这是一个受各种艺术束缚的框架。其次,它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初步测试能不能通过。有很多每一个色调的研究生班,类问题,也许几个月,硬在内部,你可以借鉴,很快大家几乎水平,然后回头看三对建筑史,六或七的建筑规范,但也不能勉强通过初步测试。理论?经过五年的辛勤工作(一年加上三年的课程设计+一年的实习和毕业设计),他们如何填补这些月?我们的课程设计,每一个都是至少两个月完成反复推敲,时间差距足以说明一切。所以,你需要完成四年的学前课程建设,如果你2岁,完成专业后,同时勉强来,第三就足够了。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去建筑系,或者找一位愿意帮助你找出地图的建筑老师。客观的分析尽管大量的冷水被泼了出来。能在这里看到,你真的对这个专业感兴趣,那么我仍然希望你能进入坑在一起。如果你有相关专业的本科专业,如艺术、建筑、室内设计等,有一些基本的建筑或画的,所以很难准备,仍有希望获得在老八校学生。但如果你的专业与建筑或艺术无关,那你最好选择一所要求相对较低的好学校。学校的选择也很重要。

建筑学研究生的生活

严复
先回答你的问题:建筑是有旺季、淡季之分的,现在确实是淡季,以后怎样还说不好。至于其他行业也是同样的。我10年进的大学,学校相当于比较水的一本吧。当时最火就是建筑类了,把计算机什么的甩在后头了,结果现在学计软刚毕业一年的同学月入都过万了,学土木的还拿着5、6千的工资,学建筑学稍好,估计也是7、8千吧。其实大部分工科行业里工作环境较好的、入门基础低都差不多饱和了,花几年转行了说不定那行又不火了。人脉?你有多牛你的人脉才有多大作用,工科行业吃技术的,人脉就是入行时方便,将来还是靠自己。电气自动化?哎,这些纯理工专业的专业性你懂的,学校的生活再来两年才能掌握入行资本,没基础就算有外面有好的工作机会你也学不来的。电气考研?高等数学搞你半年,专业课搞你一年,还得有很好的自制力。你说你是三流二本,估计数学合格都很幸苦,考研数学就是逗你玩(我数二被虐的不轻,电气的学硕考数一,数一能把我虐死),对跨专业的学生专业课简直都不带你玩,四年的课业很多的。老八校中的老四校比老八校中的另外四所高一个档次,而老八校又比新八校高一个档次,由于建筑学选择在国内考研的优秀学生少,如果不是这16所学校的话外面的设计院可能会忽略你的研究生学历。建筑学看学历的话主要看本科,研究神学历没本科的重要。跨专业从零开始准备有多大的工作量?我是土木跨的建筑,在本科四年自己去参加商业培训班学习素描、快题,跑到别的专业蹭课。毕业后准备了足足半年考研,半年时间别的事都不理,专心准备考研科目,从准备哪天开始回到高中时代。成功后想想都是泪。建筑学多好玩,要好好珍惜。说点别的:我的学校是水水的一本,但我很喜欢我的学校,大学四年是我人生成长最快最开心的日子,不太理解你为什么厌恶自己的学校。大学生活比较自由,精彩与否靠自己,老实学专业或者找点感兴趣的干干都好。人最怕没目标又空虚了。至于定力不好那没法的,或者说你对建筑没热情吧。你的老师可能水平有限,建筑学不只是那样子的,我读书时从土木的数字堆里爬出来自学建筑时觉得那简直是世外桃源,原来还有这样好玩的工作。建筑学的研究生要是跟老师做商业项目的话是有工资的(大半老师都有做商业项目的,工资是老师发的,与学校的无关,根据情况500-2000rmb每月),做研究项目也是有些许奖金的。

考研建筑学,哪个快题班靠谱

泛爱万物
松松垮垮
建筑行业很辛苦,收入也不算太高,没有兴趣做支撑,很难坚持到最后。其次,学建筑最难的就是“杂”。建筑学被成为“杂学”,学科类型跨度非常大,而且不是仅仅了解就可以,而是有一定深度的研究。和建筑学最为密切的三方面的知识储备要过硬:第一,就是美术。一切关于审美的学科都必须以美术作为基础。本科期间的素描、水彩、水粉等课程非常基础,也非常重要。第二,工程实践知识。贝聿铭曾说“建筑艺术是社会艺术形式,区别于美术、服装等其他设计类型。建筑很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实现”,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与学习的过程,设计经验有些用语言也无法准确表达,必须要亲自“体验"建筑生成的整个过程,才能变为自身的设计能力。第三,就是各类建筑以外的知识积累,内容越广越好,文学、音乐、书法、经济、社会学等接触的越多,对建筑创作益处越大。 如果很有兴趣的话 也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呢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建筑学考研应该都需要准备什么?

中矣
对花枪
建筑学考研考试科目为四门,政治、英语(一或二)、两门专业课。不同的学校专业课可能会有差别,一般是建筑历史和快题设计,分别是3~4个小时的笔试和6个小时的作图。081300 建筑学:01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全日制),02 城市设计与理论(全日制),03 建筑历史与理论(全日制),04 建筑遗产保护(全日制),05 建筑技术科学(全日制)。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③302 数学二 或 713 建筑学综合④503 建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 或 902 建筑物理 或 918 传热学 或 925 结构力学 或 935 计算机专业基础扩展资料学会临场发挥。或许导师还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例如给学校的某一条道路起一个名字,甚至类似于脑筋急转弯的问题。这些都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根据情况,灵活处理。打铁需自身硬:没必要想着投机取巧或是走捷径,最受重视的还是专业能力。事实上,考研笔试的成绩足够好,面试时只要不太“折腾”,被录取是没问题的。毕竟考研成功的关键还是自身实力,没人会因为衣品不好,着装不好看而全盘否定。在复试前好好准备专业知识和英语。参考资料来源:中国考研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06年考研复试科目表

想考昆工建筑学的研究生 想请问下各学长学姐们

见独
气母
一、建筑学专业到底都有哪些方向啊?建筑学专业(不论学硕或专硕)均包括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建筑技术(三大方向),那么学硕和专硕又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方向的教学设置有什么不同?①学硕、专硕都需要在学校呆满3年;②毕业证不同,学硕颁发工学硕士,专硕颁发建筑学硕士(昆工本硕均已通过评估);③学硕学费8000,,专硕学费12000,奖学金评定公平;④考试科目均一致,学硕历史方向和专硕的考试科目都一样,只是技术方向不考快题考建筑物理,专硕的英语也是考英语一。二、报考情况15年报考昆工的同学较少,调剂生源较多,但是从16年开始,昆工开始变得逐渐热门起来,2016年对外公布的只有四个调剂名额,17年一志愿报考更为火爆,只有学硕有两个调剂名额,专硕全部为一志愿考生,且上线比例高,进复试刷人的比例接近1:1.5,其中有很多同学初试分数不够高(低于300分),复试的快题又不及格,很容易会被直接刷掉。按照这个发展趋势,我个人预计到2018年昆工应该不会再有调剂名额了。昆工建筑学这两年大约有150-200人左右报考。从2017年的拟录取名单来看,学硕录了13人,专硕录了40个人,总共录取了53人(17年扩招,录取名额比往年都要多)。三、关于建筑学基础①建筑历史类:建筑学基础一共有六本指定教材,三本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历史的分值约占到30-40分,某种程度上这三本书废话太多,可读性不强,真正有用的文字少之又少。第一遍要熟悉一遍课本,对中建史和外建史的历史轴线要有一个清晰的把握,然后第二遍可以看中建史和外建史的精编讲义,这个资料网上都有,第三遍就是冲刺阶段背诵重点了。虽然说三本建筑史的内容特别多,但是其实昆工的出题还是很有规律的,重点清晰,历年真题重复出题的频率很高。②建筑技术类:建筑技术类有两本参考书,一本是刘加平编的建筑物理(第四版),一本是重庆大学的建筑构造上册(第五版),是的,构造只用看上册。技术每年约占到建筑学基础总分的30-40分,一般是两个名词解释,一道简答题,一道论述题,物理和构造这两门课最碎了,知识点太多,刚开始复习起来是挺头疼的。这两本书一定要把课本上的重点总结出来,我建议可以直接看往年学长学姐总结的笔记,然后再把历年出现过的真题背下来,基本上就没有多大问题了,这个每年都会有一个特别偏门的名词解释,不用太担心,大部分同学都不会。对于技术的复习,主要还是以真题为主,把往年真题答案背下来就行。我都是离考前1个月才开始看构造,构造就是死记硬背多学多得,一个月的时间足矣。③建筑设计类:从近几年来看,设计类的分值都在80分左右,所以说这一部分是重中之重,昆工的建筑设计原理教材是白旭老师编写的(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二版),里面包括公建和居建,知识覆盖面广,但是深度不够,往往需要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设计部分是比较好拿分的,因为没有标准答案,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回答都是根据个人建筑学素养的积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题的思维一定要发散,从多个维度来回答问题。设计部分历年真题重复出现的频率也很高,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在考前把历年出现过的真题全部背下来。昆工建筑学基础的历年真题的重复出现频率特别高,往往能占到总分的一半左右,所以说,虽然我刚开始看到昆工的参考书目有那么多,非常头疼,但是到后期把重点总结出来后,就感到越来越轻松,只要能把昆工近十年的真题掌握好,基本上就能拿到建筑学基础一半的分数,然后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积累,基本上可以拿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分数,至少可以保证不拖你总分的后腿。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昆工建筑学基础这门课改卷特别压分,今年的最高分也只有107,过百的好像只有3个,大部分同学的得分都是在80-100之间,其实这一门课基本上是拉不开差距的。答题秘诀:一定不要让卷子空着,哪怕是瞎扯也要全部写满,否则空卷是不会给你分的。四、关于快题我上学的时候也没有专门练过,对于快题是很模糊的。黎志涛的《建筑快题设计100例》,这本书比较老了,造型也被大家抄烂了,而且书里面的造型很老,不推荐去抄。但是黎志涛的《建筑快题设计100例》被奉为一直奉为经典,考研过程还有很多人还使用的原因,首先是里面黎志涛所介绍解题思路和里面的平面图都是很不错的,其次是制图规范是很严谨的,不会像大家平时画快题那么随意。另外推荐大家多看下同济的一些手绘机构出的快题书,这些书无限接近昆工的快题风格,大家一定要多抄绘几套方案,因为昆工的效果图同样是要求画轴测图,和同济的风格很相似。每个学校有自己的侧重点,对于昆工而言,老师不会因为不喜欢你的风格就给分很低,昆工的老师更侧重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阅卷过程是比较理性的。所以大家在考昆工的时候,风格上中规中矩不犯错误就好。至于一些技巧,大家就自己练习吧,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喜欢的风格或者你能驾驭的风格。自己喜欢的风格,因为你喜欢它,你就有兴趣往下练。如果是你不喜欢的风格,肯定是练不下去的。至于自己能驾驭的风格更不必说,既然是自己能驾驭的,自己才练习的过程中才能如鱼得水,信心倍增。至于辅导班,我并没有去那些打广告打得满天飞的某些机构学习,而且选择找同学给我介绍了一个学姐辅导我。对于快题中的效果图部分,一定要坚持练习,保持手感,然后总结一个自己的套路,形成自己的快题风格。为什么叫套路,那就是什么考试题目都能套上,昆工的快题方案不会太难。所以,对于很多本专业本科学的不是很好的或者跨专业的同学来说昆工是比较适合的。PS:题目要求画的图必须画到,这是最基本的条件,最后一定要留15分钟左右检查试卷,看有没有漏项的,利用最后的一点时间查漏补缺,最后一条别忘了要把个人信息写清楚,自信地走出考场。五、关于复试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的40%。复试分为两部分,笔试和面试。1.笔试:笔试分为两部分:三小时快题和一小时英语翻译(可带字典)。①快题:复试快题非常重要,很多同学初试总分低于300分,复试快题又不及格(低于60分),大部分就直接被刷掉了。复试快题面积不大,难度不大,时间是3小时,题目一般为茶室、售楼处、住宅等小型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1000平方米。②英语翻译:这个虽然规定说可以带纸质字典,但是实际上是根本没有时间翻字典的,今年一共给了三篇短文,我翻译第一篇的时候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单词就去查字典,结果过了半小时了才发现第一篇都没翻完,后面果断就没有用字典了,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就直接跳过,一阵狂写,结果到最后还是剩了一小段没写完,不过这个倒无关紧要了,因为英语翻译的成绩只占复试成绩的10%。2.面试:面试是在老师的办公室进行,一般有5-6个导师坐在里面,然后我们按照排序一个一个进去,大概每个人有20分钟左右。首先必须要准备自己的个人作品集,进去把作品集分发给各位导师看。大家不用担心英语口试,因为很简单,我当时面试的时候,英语考官就是让我用英文进行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就结束了。然后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就像是和你普通聊天,比如你喜欢哪个建筑师呀,他都有哪些建筑作品呀,写了一些什么书呀等等,然后根据你的作品集体一些相关的问题,甚至会问到你的兴趣特长爱好等等。所以说面试的时候,你要学会主动出击,引导老师往你擅长的方向回答,一定不要冷场,一旦被面试老师引导节奏,这时候问题的难度就比较大了。 六、关于跨专业的问题首先专硕只接受建筑学本专业的学生报考,这一点虽然在招生目录没有写出来,但是专硕的大部分导师和研招办主任已经达成了共识,所以我建议本专业的同学去报专硕,跨专业的同学去报学硕,具体情况的话一定要给建筑学院的研招办的老师打电话咨询一下(0871-65902086,余老师),老师会告诉你怎么报的。歧视多少有那么一点点,但不是歧视,是怀疑。本科建筑学5年,你没有熏陶系统的学习,老师会怀疑你有没有能力来读这个研究生,所以肯定会仔细问问的。跨专业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准备下自己的作品集,哪怕是再差都做一个,一定要用你的诚意去打动老师。

留学读建筑学研究生学习计划怎么写?求一份详细的模板。。。

大武夷
卡波特
找你的导师或者师兄师姐

我想知道本科是学的建筑学,考研所要选的专业的区别

追魂镖
鹤屋
建筑历史与理论 这个学着没好大用,只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喜欢的话可以学.<中外建筑史学了吗?感兴趣的话就选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我是学这个的,如果你想在这方面深造,考个注册师什么的就选这个吧城市规划与设计 这个很不错,许多大城市都在做新的城市规划,出来找工作容易..建筑技术科学. 这个我感觉是力学、美学、设施的人性化等一类的看你吧,喜欢什么呢??我推荐第2个和第3个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该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公共建筑设计、居住区环境与居住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工业建筑设计理论。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主流知识,了解学科国内外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动态;具有从事中等复杂程度实际工程的建筑设计能力;具有扎实的中文文献基础与外文文献基础;具有从事建筑学研究论文的功底;具有建筑、城市与环境的规划设计能力;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还有什么不懂看看网站吧!!既然是考研的话,每科都很重要,你可以问问你们学校的学长们!!他们肯定比我清楚呀!!!祝你成功!参考资料:http://www.ikepu.com/architectural/architecture_index.htm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是大部分考研同学的选择,感觉与本科阶段相比方向会更窄,深度更深,如医疗建筑方向等.建筑历史与理论主要研究古建筑维护修复什么的,我想会是个很冷门,(考的人少)但很吃香的专业吧.城市规划与设计更适合本科系统学过规划的同学建筑技术科学主要研究新能源\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应该不错,但常常是非建筑学本科专业学生(美术功底稍差如工民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