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习建筑学,该不该考研

带灯
恬愉之安
建筑学国内大都是五年制的吧。再来个三年硕士。一般的本硕博连读也就八、九年。你是问花这么多时间值不值,是吧?这个问题不是单一的问题,要考虑的也绝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你的家庭情况、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有无满意的offer等等。建筑就是规划和设计,建筑师就是工程的总设计师。你的视野是否开阔到足以胜任现任职位,你是否有能力整合包括建造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采暖通风工程师、电力工程师、室内设计师、监理工程师等人员的能力。当然,什么是建筑师你一定比我清楚,往白话里说:做工程的最好了就是个甲方、最差了就是个施工方、最有面的就是个设计方、最轻松的就是个监理方。你画图画的好就去设计、管理能力强就去施工、家里有人就去甲方、啥也不会就去监理吧。当然,如果条件允许,自己还喜欢这行(或者说你有自己的理想),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不一定读本专业的硕士嘛)。如果条件不允许,或者你就是想着赶紧工作,又或者真的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摆在你面前,那你就工作嘛。按照规律办事嘛,你纠结什么呢?

建筑学学生是否适合考研?

黑龙会
贵贱履位
建筑学的能找到好的工作就尽量不要考研。考研几乎没有什么用。除非你留学到美国的那些名校。或者你将来要想留校教书。1,设计公司最重要的是一级注册建筑师。。。。不管你是什么学历。早参加工作,接触实际工程多了,对考注册很有帮助。2,就学习而言,你读了大学就知道的,读研就是给导师当廉价劳动力,打打杂,什么都学不到,还剥削的很厉害。。反过来工作了还有可能接触到一些大的项目。3,真的要读研就出国去哈佛,耶鲁,MIT,那些地方去,很多国内的清华同济的成绩好的都是出去了。这样进入国际大公司再派回国来,前途很好。建筑专业的就业不错,考研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本事,不要小看研究生三年,大学学的是基础根本用不上,研究生毕业的用的都是能力,技术,工资会低吗?

建筑学女生,想稍微转转,考研还是工作~~~~真心请教

介而离山
放松日
以你目前的状况来看,建议还是先工作吧。考研不仅要费钱还费时间和精力,并且也是一种兴趣爱好,个人认为你的本科专业比较适合在实践中去摸索,在职考研也是不错的。先工作吧,读完研究生后如果工作找的不理想,你会感觉压力很大,尤其是女生年龄大了。

一般本科建筑学大龄女,考研与否?

藤浦
君薨
不要在乎自己年龄 只要有理想 就直接去吧 我跟你一样 年龄也一样 我还在二战呢 不过要劝你的是 如果没有很强实力不要去考同济 因为太难心气大是好事 主要看自己实力如何了 你要真觉得自己的成绩排在前面 考考又何妨 人生不要犹犹豫豫 左闪又怕 认定目标直接上就对了 或者就是你现在就趁放假找一个好点的单位去实习 无薪的那种 我觉得比考研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建筑学有必要考研吗?或者在工科中有哪些比较适合女生学的

美人关
整整齐齐
建筑学实践性比较强,如果想进很好的设计院或者当老师什么的当然考研好点,如果想工作,挣钱不想学习了工作也是很好的,考研是很耗费经历的。毕竟建筑学工作很好找。看你个人的意愿了。个人建议女生考研好一点。工程管理对女生还算可以好的,谢谢你!工程造价呢一般都是男生学建筑,你可以从事建筑设计那块嗯,谢谢你!

一建筑学女生在就业和考研之间如何选择

椎名
卡琳顿
根据你的描述“花三年的时间和不可预计的无数白银去读研究生”是因为经济暂时紧张吧,那么你可以选择就业,有了相应的经济基础后再“花三年的时间和不可预计的无数白银去读研究生”呵呵 个人见解考研 现在大学生基本上都没有人招聘

建筑学 考研还是工作

老斗士
太坏了
当然工作啊!!!!经验比学历更重要!!再说你可以边工作边学习!!还有就是人际关系比其他更重要!!!看你想干什么 你要是想在建筑前沿有所探索的话 就去读研 包括去老八校 跟国外有很多交流机会 而且通过接触学校里面一些牛人的话 绝对可以开阔你的视野 进入一个高层次的圈子 包括跟随导师参与一些大型项目的机会 这些是你在普通设计单位无法接触到的。当然 你要是能到大型设计院 或者国内知名建筑师的事务所的话也不错 但是你要知道 大部分到了这些地方都沦为施工图设计人员 你要真的还想从事建筑创作的话 得有一定的实力。讲到资历的话 其实很多研究生并不是3年都是死读书 其实研究生期间帮助导师完成项目是主要的 在这个期间你可以得到很多方案实践的机会 像老八校都有自己的高校设计院 里面干活的很多都是研究生 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性的投标或者竞赛 视野和思维都有很大的拓展

想考昆工建筑学的研究生,应注意什么?

春咲
神识
一、建筑学专业到底都有哪些方向啊?建筑学专业(不论学硕或专硕)均包括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建筑技术(三大方向),那么学硕和专硕又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方向的教学设置有什么不同?①学硕、专硕都需要在学校呆满3年;②毕业证不同,学硕颁发工学硕士,专硕颁发建筑学硕士(昆工本硕均已通过评估);③学硕学费8000,,专硕学费12000,奖学金评定公平;④考试科目均一致,学硕历史方向和专硕的考试科目都一样,只是技术方向不考快题考建筑物理,专硕的英语也是考英语一。二、报考情况15年报考昆工的同学较少,调剂生源较多,但是从16年开始,昆工开始变得逐渐热门起来,2016年对外公布的只有四个调剂名额,17年一志愿报考更为火爆,只有学硕有两个调剂名额,专硕全部为一志愿考生,且上线比例高,进复试刷人的比例接近1:1.5,其中有很多同学初试分数不够高(低于300分),复试的快题又不及格,很容易会被直接刷掉。按照这个发展趋势,我个人预计到2018年昆工应该不会再有调剂名额了。昆工建筑学这两年大约有150-200人左右报考。从2017年的拟录取名单来看,学硕录了13人,专硕录了40个人,总共录取了53人(17年扩招,录取名额比往年都要多)。三、关于建筑学基础①建筑历史类:建筑学基础一共有六本指定教材,三本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历史的分值约占到30-40分,某种程度上这三本书废话太多,可读性不强,真正有用的文字少之又少。第一遍要熟悉一遍课本,对中建史和外建史的历史轴线要有一个清晰的把握,然后第二遍可以看中建史和外建史的精编讲义,这个资料网上都有,第三遍就是冲刺阶段背诵重点了。虽然说三本建筑史的内容特别多,但是其实昆工的出题还是很有规律的,重点清晰,历年真题重复出题的频率很高。②建筑技术类:建筑技术类有两本参考书,一本是刘加平编的建筑物理(第四版),一本是重庆大学的建筑构造上册(第五版),是的,构造只用看上册。技术每年约占到建筑学基础总分的30-40分,一般是两个名词解释,一道简答题,一道论述题,物理和构造这两门课最碎了,知识点太多,刚开始复习起来是挺头疼的。这两本书一定要把课本上的重点总结出来,我建议可以直接看往年学长学姐总结的笔记,然后再把历年出现过的真题背下来,基本上就没有多大问题了,这个每年都会有一个特别偏门的名词解释,不用太担心,大部分同学都不会。对于技术的复习,主要还是以真题为主,把往年真题答案背下来就行。我都是离考前1个月才开始看构造,构造就是死记硬背多学多得,一个月的时间足矣。③建筑设计类:从近几年来看,设计类的分值都在80分左右,所以说这一部分是重中之重,昆工的建筑设计原理教材是白旭老师编写的(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二版),里面包括公建和居建,知识覆盖面广,但是深度不够,往往需要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设计部分是比较好拿分的,因为没有标准答案,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回答都是根据个人建筑学素养的积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题的思维一定要发散,从多个维度来回答问题。设计部分历年真题重复出现的频率也很高,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在考前把历年出现过的真题全部背下来。昆工建筑学基础的历年真题的重复出现频率特别高,往往能占到总分的一半左右,所以说,虽然我刚开始看到昆工的参考书目有那么多,非常头疼,但是到后期把重点总结出来后,就感到越来越轻松,只要能把昆工近十年的真题掌握好,基本上就能拿到建筑学基础一半的分数,然后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积累,基本上可以拿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分数,至少可以保证不拖你总分的后腿。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昆工建筑学基础这门课改卷特别压分,今年的最高分也只有107,过百的好像只有3个,大部分同学的得分都是在80-100之间,其实这一门课基本上是拉不开差距的。答题秘诀:一定不要让卷子空着,哪怕是瞎扯也要全部写满,否则空卷是不会给你分的。四、关于快题我上学的时候也没有专门练过,对于快题是很模糊的。黎志涛的《建筑快题设计100例》,这本书比较老了,造型也被大家抄烂了,而且书里面的造型很老,不推荐去抄。但是黎志涛的《建筑快题设计100例》被奉为一直奉为经典,考研过程还有很多人还使用的原因,首先是里面黎志涛所介绍解题思路和里面的平面图都是很不错的,其次是制图规范是很严谨的,不会像大家平时画快题那么随意。另外推荐大家多看下同济的一些手绘机构出的快题书,这些书无限接近昆工的快题风格,大家一定要多抄绘几套方案,因为昆工的效果图同样是要求画轴测图,和同济的风格很相似。每个学校有自己的侧重点,对于昆工而言,老师不会因为不喜欢你的风格就给分很低,昆工的老师更侧重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阅卷过程是比较理性的。所以大家在考昆工的时候,风格上中规中矩不犯错误就好。至于一些技巧,大家就自己练习吧,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喜欢的风格或者你能驾驭的风格。自己喜欢的风格,因为你喜欢它,你就有兴趣往下练。如果是你不喜欢的风格,肯定是练不下去的。至于自己能驾驭的风格更不必说,既然是自己能驾驭的,自己才练习的过程中才能如鱼得水,信心倍增。至于辅导班,我并没有去那些打广告打得满天飞的某些机构学习,而且选择找同学给我介绍了一个学姐辅导我。对于快题中的效果图部分,一定要坚持练习,保持手感,然后总结一个自己的套路,形成自己的快题风格。为什么叫套路,那就是什么考试题目都能套上,昆工的快题方案不会太难。所以,对于很多本专业本科学的不是很好的或者跨专业的同学来说昆工是比较适合的。PS:题目要求画的图必须画到,这是最基本的条件,最后一定要留15分钟左右检查试卷,看有没有漏项的,利用最后的一点时间查漏补缺,最后一条别忘了要把个人信息写清楚,自信地走出考场。五、关于复试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的40%。复试分为两部分,笔试和面试。1.笔试:笔试分为两部分:三小时快题和一小时英语翻译(可带字典)。①快题:复试快题非常重要,很多同学初试总分低于300分,复试快题又不及格(低于60分),大部分就直接被刷掉了。复试快题面积不大,难度不大,时间是3小时,题目一般为茶室、售楼处、住宅等小型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1000平方米。②英语翻译:这个虽然规定说可以带纸质字典,但是实际上是根本没有时间翻字典的,今年一共给了三篇短文,我翻译第一篇的时候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单词就去查字典,结果过了半小时了才发现第一篇都没翻完,后面果断就没有用字典了,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就直接跳过,一阵狂写,结果到最后还是剩了一小段没写完,不过这个倒无关紧要了,因为英语翻译的成绩只占复试成绩的10%。2.面试:面试是在老师的办公室进行,一般有5-6个导师坐在里面,然后我们按照排序一个一个进去,大概每个人有20分钟左右。首先必须要准备自己的个人作品集,进去把作品集分发给各位导师看。大家不用担心英语口试,因为很简单,我当时面试的时候,英语考官就是让我用英文进行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就结束了。然后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就像是和你普通聊天,比如你喜欢哪个建筑师呀,他都有哪些建筑作品呀,写了一些什么书呀等等,然后根据你的作品集体一些相关的问题,甚至会问到你的兴趣特长爱好等等。所以说面试的时候,你要学会主动出击,引导老师往你擅长的方向回答,一定不要冷场,一旦被面试老师引导节奏,这时候问题的难度就比较大了。 六、关于跨专业的问题首先专硕只接受建筑学本专业的学生报考,这一点虽然在招生目录没有写出来,但是专硕的大部分导师和研招办主任已经达成了共识,所以我建议本专业的同学去报专硕,跨专业的同学去报学硕,具体情况的话一定要给建筑学院的研招办的老师打电话咨询一下(0871-65902086,余老师),老师会告诉你怎么报的。歧视多少有那么一点点,但不是歧视,是怀疑。本科建筑学5年,你没有熏陶系统的学习,老师会怀疑你有没有能力来读这个研究生,所以肯定会仔细问问的。跨专业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准备下自己的作品集,哪怕是再差都做一个,一定要用你的诚意去打动老师。

建筑学毕业之后是考研还是工作问题

避世之人
忽然而已
我是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关于这点我有我的看法。楼上的说的都很多了,当然家庭环境是最主要的方面,我就不多说了。建筑学,说句实话,咱们比外国确实差了很多,咱们专业和很多工科的专业不一样,建筑在咱们国家不具备优势。考研,你为了什么考研?你自己要想清楚,建筑学考研,真正做学问的也没几个,说白了,考研也是为了将来能找个更好的工作。如果你现在就能找到一个你自己认为很好的工作,那就没必要考研了。然而去年的经济危机爆发,上海,北京的很多设计院都裁员,导致我很多朋友都考研,有避开这两年再找工作的想法,这也是针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的,在北京,上海,现在很多设计院都要求要有硕士文凭的,这就看你以后是想在全国一类地区工作还是在二类地区了。考上了研,你就要拼命从导师身上学本领了,导师也就把你当他们的手,当然,不会有在设计院这个大社会学东西那么残酷。逼近现实是残酷的,你要直接工作了,面临的竞争就很大了,因为都是同事,很多东西要自己摸索,别人不会教会你好让你与自己竞争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