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建筑学考研都要准备哪些科目呀?

爱无能
未也
首先是统考的两门,即英语和政治。建筑学不同于其他工科的是,不考数学,而考两门专业课,一门是理论课,一门是手绘、也就是所谓的“快题”。理论课一般考建筑史、城规原理、建筑构造等。拓展资料:同济:① 政治② 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204德语、205法语三门任选一门、220意大利语(培养转英语)③ 312中外建筑史④ 403古代建筑文献 404设计基础 405建筑构造与结构任选一门2. 天大: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27 建筑设计(全天设计7.5小时、中午不休息)④830 建筑理论与技术(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物理) 3. 西建大:①101统考政治②201统考英语或203统考日语③31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④406建筑历史(含中外建筑史)4. 重大: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33建筑历史④478建筑设计及综合知识(8小时)或480建筑设计及构造(8小时)5. 中建院:① 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1专业基础综合(含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与技术)④401建筑设计(连续考试8小时)

建筑学考研考什么科目?

香笺泪
长恨歌
  考建筑学研究生要考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56城市理论或733建筑理论  ④980城市历史或990建筑历史  考研的准备事项:  一、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  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这种获得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1、招生简章。一般在7-8月份出,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上面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有的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有的还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但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也不列出,即使列出,经常列出的书目大多,或太少)。  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而关键的信息,却没有列出。  2、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集。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应付考生不停地打电话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但保送人数、保留学籍人数仍无法公布,因为他们一般要到11月份研究生报名之前左右才能确定。  如果系里能公布最近几年的专业课试卷,那对于考生是莫大的福音了,要是没有看到以前的这些试题,复习准备无异是盲人摸象。但遗憾的是,公布试题的单位相比较还是很少的,如何能找到专业课试题,就看个人的本事了。不过现在有一些考研的网站收集了不少专业课试题,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3、导师。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的一两点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很多研究生反映,越是好的学校,和导师联系的必要性也越小。好的学校一般信息比较透明,黑箱操作比较少,出题也比较规范,很少有偏题、怪题。  4、在读研究生。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实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因此,我建议,如果想考研,尽量找到研究生咨询,你绝不会后悔。  5、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  6、网站。如果能上网,现在有很多考研的网站,能提供很多信息。  二、先期准备  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该踏实看书复习了。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至于具体如何复习,比如:何时开始复习,公共课如何复习,专业课如何复习,是否要上辅导班等等诸多问题,也许要分成若干文章分别予以论述,才能说得大概清楚。

建筑设计专业考研都考哪些科目?

犬神
未信
考研没有建筑设计专业,相近专业应该是建筑学。建筑学考研四个科目: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每科100分。两门专业课:建筑知识,建筑设计表达(也就是俗称的快题)。每科150分。推荐院校:建筑老八校建筑学专业老八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最早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相关专业的八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和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已更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前身东北大学建筑系)。前四所院校学术渊源深厚,师资力量强大,后四校一般都是1952年院系调整合并出来的学校,主要是为了平衡全国各地区的建筑院校布局。八大高校地处东西南北中,均各据一方,各有特色,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专长。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研究方向01 建筑历史与理论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3 建筑技术科学04 建筑遗产保护及其理论05 城市设计及其理论06 室内设计及其理论 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2德语(任选)③355建筑学基础④802建筑理论与历史803建筑设计 805建筑技术(任选)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复试科目:建筑设计+专业外语+专业综合复试参考书:建筑设计快题6小时;大学本科相关教材备注:1、不招收同等学力加试科目;2、上一年招生数171。

建筑学研究生考试都考什么科目?

长发
福轻乎羽
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就业:我研二,目前就业很好,单位多选择多,竞争相对小,进单位容易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另两个是历史和技术报考的话就考老八所的吧否则面对压力会很大

建筑学考研都考什么

避席反走
断弦琴
考建筑学研究生要考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56城市理论或733建筑理论 ④980城市历史或990建筑历史一、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 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这种获得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1、招生简章。一般在7-8月份出,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上面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有的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有的还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但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也不列出,即使列出,经常列出的书目大多,或太少)。 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而关键的信息,却没有列出。 2、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集。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应付考生不停地打电话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但保送人数、保留学籍人数仍无法公布,因为他们一般要到11月份研究生报名之前左右才能确定。 如果系里能公布最近几年的专业课试卷,那对于考生是莫大的福音了,要是没有看到以前的这些试题,复习准备无异是盲人摸象。但遗憾的是,公布试题的单位相比较还是很少的,如何能找到专业课试题,就看个人的本事了。不过现在有一些考研的网站收集了不少专业课试题,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3、导师。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的一两点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很多研究生反映,越是好的学校,和导师联系的必要性也越小。好的学校一般信息比较透明,黑箱操作比较少,出题也比较规范,很少有偏题、怪题。 4、在读研究生。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实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因此,我建议,如果想考研,尽量找到研究生咨询,你绝不会后悔。 5、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 6、网站。如果能上网,现在有很多考研的网站,能提供很多信息。 二、先期准备 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该踏实看书复习了。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至于具体如何复习,比如:何时开始复习,公共课如何复习,专业课如何复习,是否要上辅导班等等诸多问题,也许要分成若干文章分别予以论述,才能说得大概清楚。 三、报名 报名时间一般在11月,这几年都是10-14号。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在职人员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考的学校,可以异地报名,即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报名和参加考试。 报名时填报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可以填两个: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课试题是各个招生单位自己命题,你要按报第一志愿的试题来考试。 在职人员报考时经常遇到的两个问题是:1,非常多的在职人员报名时单位不同意报考而不给开介绍信。他们很多在招你工作时就说明必须为单位服务N年,在此期间不得调动或者考研究生。 如果档案所在单位不同意开介绍信,如何解决是一个很让人费脑筋的事情。很多同学找了一个别的有熟人的单位开,有的人甚至到街上找刻公章的偷偷刻一个也报上名。但是这么做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因为初试通过后,学校要发函到档案所在单位调档案,这时候如果单位一生气不给,将很难办。而且学校一般都规定,凡是报考时出具介绍信的单位和档案所在单位不一致的话,将取消考生的录取资格。 2,另一个在职人员中很多人遇到的问题是同等学力问题,即大专生和大专生以下的考生如何报考的问题。按照规定,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在入校读研究生时必须有两年工作经历。比如一位大专学生2001年7月毕业,它可以在2003年9月人校读研究生,这样的话,他在2003年1月可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002年11月就可以报名。他应该在此前很长时间,甚至一毕业就开始准备复习。 还有一个问题,很多学校对同等学力的考生还有一些另外的规定,比如要求有四级英语证书,或者要发表过相关领域的论文等等。考生在确定报考哪一个学校时,一定要事先看看最新的招生简章,以免白花功夫。

建筑系考研都是那几科课程?

干室
其自视也
各学校的建筑学考研的科目不一样。政治、英语、建筑设计基础理论(含建筑构造、当代建筑思潮、建筑设计(做图)复试笔试科目:中外建筑史下面列举一些学校的考研科目。同济大学:① 政治② 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204德语、205法语 任选一门220意大利语(培养转英语)③ 312中外建筑史④ 403古代建筑文献 404设计基础 405建筑构造与结构 任选复试:综合+建筑设计快题(快题 8小时;大学本科相关教材)天津大学: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③327 建筑设计(全天设计7.5小时、中午不休息)④8 30 建筑理论与技术(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物理) 复试科目:5060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①101统考政治②201统考英语或203统考日语③31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④406建筑历史(含中外建筑史)复试考八小时快题重庆大学: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33建筑历史④478建筑设计及综合知识(8小时)或480建筑设计及构造(8小时)复试科目:外语口语、专业综合知识口试、专业设计(3小时)。中建院:① 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1专业基础综合(含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与技术)④401建筑设计(连续考试8小时)武汉大学: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302数学二或363建筑设计理论及历史(1)④840建筑设计(8小时快题)或841建筑设计理论及历史(2)363 建筑设计理论及历史(1) 《建筑的永恒之道》,知识产权出版社,《模式语言》,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建筑史》,建工出版社;《外国古代建筑史》,建工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建工出版社。364 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编写小组编,高等院校教学参考书。建工版,三版,四版均可。365 设计理论及历史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杨正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新世纪出版社,1995。841 建筑设计理论及历史(2) 《建筑的永恒之道》,知识产权出版社;《模式语言》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建筑史》,建工出版社;《外国古代建筑史》,建工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建工出版社。842 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陈志华编著,建工版;《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大学等四校合编,高等院校教学参考书,建工版;《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琬英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203日语 213德语 ③318建筑历史 ④458建筑设计(一)(201、203、213选一)深圳大学:① 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30建筑历史或331城市规划原理④453 建筑设计复试笔试科目:建筑语言及其表达浙江大学:①101政治②201英或202俄或203 日或204德或205法③348建筑学基础④502建筑设计与规划(6小时)或455建筑技术面试:本专业综合知识笔试科目:现代建筑理论报考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的必须考建筑设计与规划。建筑设计与规划考试时间6小时(不包括中间吃饭和休息时间,不准离开考场),自备制图工具和1#不透明绘图纸一张。“建筑学基础”包括:建筑历史(中、外建筑史)60分、规划原理30分、建筑构造40分、建筑物理20分。《中国建筑史》第4版,东南大学潘谷西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著,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陈志华编,建工版;《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清华、南京工学院、天津大学合编,建工版;《城市规划原理》新3版,李德华主编,建工版;《建筑构造》上册,李必瑜编,《建筑构造》下册,刘建荣编,建工出版社;《建筑物理》柳孝图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哈尔滨工业大学:① 101政治②201英或202俄或203日③333建筑构造与结构选型④488中外建筑史湖南大学:①政治101②英语201③建筑知识综合(建筑历史与建筑构造)313④建筑设计410复试专业课: 设计理论及规范515参考书目:《外国建筑史》,陈志华编;《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清华大学编;《中国建筑史》,潘谷西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编;《建筑构造(一、二)》,刘建荣编;《外国城市建设史》, 沈玉麟编;《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编;有关设计规范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天津大学编;《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等编;《城市道路与交通》,同济大学等编;(以上参考书均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本);《快速干道与城镇体系的区域整合研究》,侯学钢编,湖南大学出版社;《变革中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周安伟著,中国铁道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203日语、202俄语选一 ③ 324建筑设计理论综合④ 839建筑设计(8小时)华侨:考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22建筑理论④422建筑设计(含建筑构造)华南理工: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22建筑设计基础理论(含建筑构造、当代建筑思潮)④501建筑设计(做图)复试笔试科目:908中外建筑史东南:① 101政 ②201英或202俄或203日或214德(单)④413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史⑤502建筑设计基础(快题,考一天)复试科目:建筑设计(快题)初试:《中国建筑史》(第四版),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19世纪以前),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清华、东大、天大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基础。

浙江大学建筑学研究生考哪些科目

曹端
德拉姆
浙江大学建筑学考研科目:101 思想政治理论、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302 数学二 或 713 建筑学综合、503 建筑设计基础或 902 建筑物理 或 918 传热学 或 925 结构力学 或 935 计算机专业基础。浙江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在浙江大学12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秉承“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逐步形成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浙大人共同价值观和“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扩展资料:文化传统:1、校标:通过广泛征求师生员工和校友的意见,较为一致地倾向于方案一,即以传统的求是鹰为主体所构成的校标设计稿,保留二三十年代浙江大学校徽中求是鹰的基本形状,体现历史的继承性。2、校训——求是创新“求是创新”的渊源可以追溯至浙大的前身求是书院。求是书院自创建之日起,就提倡“务求实学,存是去非”。并在师生中逐渐形成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以尽一已职责”的“求是”校风,这种校风一直延续到以后的浙江大学。3、浙大精神——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4、共同价值观核心词——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浙江大学

我是学土木工程的,打算报考建筑学的研究生。不知道建筑学考研都有哪些方向?都有哪些科目呢?

三理
谷风
分享【总结】建筑学考研方向及以后就业方向来源: 邱元惠的日志一、建筑圈1.建筑历史与理论 作为建筑院校必开设的专业,建筑历史与理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堪称“长老级”专业。这是一个要求比较高的综合型专业,学生不但要掌握建筑知识,还需要掌握许多中外历史知识。考试科目一般包括中外建筑史、中国古代史、建筑设计等。 以清华大学该专业每年入学试题为例,建筑历史与理论分为“建筑历史”与“建筑理论”两部分,各占75分。历史部分分为单选(20分)、作图(10分)、填空(15分)、简答(30分),其中单选题各高校要求都差不多,只要考生对建筑史比较了解,再多看看参考书,一般问题不大。作图题的要求则比较高,一般是画1~2个世界著名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图,这要求考生不但要有丰富的世界建筑物知识,还要有很好的记忆力和徒手画功底(绘画工具要自备)。填空题的特点是内容覆盖面较广,知识点多。简答题考的是硬功夫,一般可在参考书上找到相关的论述或通过资料总结出答案。理论部分一般题目不多,但每道题的分值都很大,建议考生对“思想”、“风格”、“精神”、“主义”、“影响”、“方向”等关键点多理解多记忆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作为最能体现建筑技术含量的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不但具有普遍性,而且也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该专业毕业生是建筑设计专门人才,也是考建筑师、设计师的主力军。该专业入学考试偏重于设计,而构造、原理、法规,大量的理性数据及设计规则则是该专业的基础。考试科目主要包括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设计(连续考试6~8小时)等。建议考生多查阅《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外国近代建筑史》、《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论》、《建筑构造》、《房屋建筑构造》等参考书目。 该专业的毕业生以其深厚的设计功底赢得大多数设计单位、地产单位的青睐,就业情况是建筑专业里最好的。2007年,一些设计院和地产公司到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招聘,建筑设计专业的需求率达到了100%,需求量占建筑专业需求人数的70%左右。正因如此,大多数建筑高校招收该专业的考生相对比例高。 开设院校:几乎所有设有建筑硕士专业的院校。3.城市规划与设计 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该专业的硕士点,但需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学校其名称也各不相同。在清华大学,它叫“城市规划”专业;在浙江大学,它叫“建筑规划与设计”专业。浙大的建筑设计规划对象范围较小,可能不是城市,而是一个社区、小区、组团,甚至只是一栋楼。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工程技术设计素质与技能,能胜任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同时具有地理科学理论基础和区域科学、城市科学学术素养,能从事城市发展研究;还能应用人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具有广泛的知识基础。 但是,各大学对于该专业的招生人数却比较保守,多数高校每年只招几个。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招收11人,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只招收8人。该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城市总体及详细规划、城市各类公共中心规划、居住区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及旅游风景区规划设计、城市生态环境及生态建筑学、城市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景观规划与设计、城市保护与更新等。除了城市规划设计等部门、建筑地产公司、设计院外,去高校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也是毕业生不错的选择。 开设院校:浙江大学、天津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72所高校。4.建筑技术科学 建筑房地产开发是一项相当消耗能源的工作,有人将其建设过程形容为“烧钱”,这是因为目前的建筑技术大多停留在较为原始的水平。建筑技术科学主要研究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属于一门新兴专业。它以较高的社会科技发展水平为依托,一般包括生态建筑、人居环境保障、建筑节能、智能建筑、特种建造、绿色建筑等热门的高科技建筑技术的研究。尽管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住上高科技的建筑,但这却是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人类未来居住环境的发展趋势。由于开设时间并不长,该专业的就业优势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目前就业情况相当于一般建筑类专业),但潜在的政策引导和现代人对建筑越来越高的要求使得整个社会越来越关注该专业的发展,因此该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开设院校: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建筑工程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深圳大学等。5.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建筑学) 理论上讲,一个成熟的房地产消费者不会把择房的重点放在小区的景观上,大部分的购房者更关注房子的硬件;但实际上,很多开发商会把景观作为楼盘广告的主要亮点,这是因为开发商认为很多楼盘的硬件区别不大,若想让自己的楼盘更出彩,必须在区位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景观独树一帜。所以从近期来看,景观专业的毕业生显然更受企业的青睐。从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开发商的广告引导,景观必然会成为购房者关注的焦点。 景观专业在美国大学开设得比较普遍,哈佛大学就走在了前列。国内开设建筑硕士专业的院校也开设了此专业,主要研究景观资源保护利用、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工程技术、风景园林规划和风景建筑设计、城市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与理论、游憩环境规划与设计等,其中同济大学还作旅游规划方向的研究。东南大学2007年的考试科目包括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史以及建筑设计基础“快题”(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筑设计从文字的要求到图形的表达。一般包括方案规划及绘图,由于题量特别大,所以要求做题速度相当快,故称“快题”)需要6个小时完成;复试为建筑环境设计(快题);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考试科目包括园林规划原理、园林规划设计(作图);复试为园林历史与理论。 开设院校:北京大学(艺术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6.设计艺术学(美术学、室内设计) 随着国外的各种关于室内设计装修的思潮、主义等涌入国内,家居艺术成为许多买房人的需求:“家,是一个用来居住、充满个人行为的场所。”如何把握一个空间环境,向参观者直接或间接地传递某种气质,让使用者对环境产生归属感,是一个专业室内设计师的使命。 在这一背景下,一个合格的室内设计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系统地掌握应用心理学、社会行为学、基础室内物理学等理论知识;熟悉建筑学以及环境艺术学;不断跟踪世界范围内装饰材料与家具陈设的设计与创新动态;不断地从工地与实际生活中补充实践经验与实际生活体验的不足;对新的生活方式、人与环境的关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由于房地产产业的带动,设计专业并非固定开设在建筑院校,很多美术类院校及高校人文、艺术学院也都开设了此专业。因为设计装修对艺术功底有着很强的依靠,该专业硕士生不但需要具备比较高的艺术能力,还要对建筑学(包括计算机设计、绘图软件应用等)、心理学有较深的研究,而入学考试也需要考查这些方面的内容。 开设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西北大学、河北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东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江西师范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林学院、中山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7.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 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对中国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建筑遗产的威胁是十分严峻的,保护建筑遗产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为改变我国这一领域人才培养方面相对落后的局面,一些走在前列的建筑高校已经开始培养此专业的硕士及博士人才,东南大学是此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院校。东南大学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入学考试只考建筑史和建筑设计,其中建筑设计的快题一般要考一整天。该专业硕士、博士阶段都要对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技术、历史名城史迹及其保护研究、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城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景园历史研究及其保护等方面作不同深度的相关研究。该专业也面向旅游等文科专业考生开放,但不招收同等学历的考生。 开设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二、房地产圈1.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业专业,侧重于研究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等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但由于其多用于现代房地产经营管理中,所以很多高校直接将其纳入建筑、房地产学院。该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研究理论与优化模型、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投融资理论及应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管理预测与决策方法、项目管理、建设工程管理、建设项目投资评价等,入学考试的科目至少包括管理学、运筹学、技术经济学、经济学等。与建筑专业不同的是,房地产专业有很大的开放性,因此大多招收同等学历考生,不过一般要参加加试。毕业生可到企业、政府经管部门、金融与保险业部门工作,也可到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管理、教学科研工作。 开设院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大学等108所高校。2.土地市场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是地产公司的生命,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房地产开发前期,大量复杂的土地管理程序、手续和合同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高效率处理。该专业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所以开设土地管理硕士专业的高校并不多。该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有土地经济与管理、国土资源规划利用、不动产经营管理、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等;其入学考试对于有房地产知识基础的考生来说难度不大,毕业生可以到地产公司、施工单位、旅游公司以及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也比较适合考公务员。 开设院校:重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等。3.房屋验收管理 目前,国内外高校都没有开设这个专业,但市场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却已初显端倪。由于开发商的诚信度下降,人们自身房地产专业知识水平的限制,大部分购房者都希望能得到第三方的专业人士以有偿形式协助其成功接房。这样的房地产消费心理自然躲不过一些行业精英的眼睛,几乎一夜之间,国内很多地方成立了民间“验房师”培训机构,受到了社会的热烈欢迎。但必须注意的是,验房师应该是一个技术含量相当高的职业,目前的培养模式并不能满足房地产市场的长远发展。对于房屋验收管理专业的开设,尽管大多数高校没有官方表态,但建筑地产专业的师生却已经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这个专业开设的必要性。随着“炒房团之乡”浙江一大批验房师的抢先涌现与丰厚工作待遇的诱惑,很多建筑类毕业生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相信,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验房师”的培养工作将慢慢转移到高校,并将在全社会掀起一波“验房”浪潮。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考研科目有哪些

张丽
必变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考研科目:101政治、201英语、203日语、213德语、318建筑历史、458建筑设计(201、203、213选一)。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是以培养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的建筑师为主要目标。设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硕士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点。1999年及2003年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具有建筑学专业学位授予权。 扩展资料: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主要课程:以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为主,包括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物理、视觉艺术、美术以及计算机等课程。还涉及环境心理学、建筑及景观、生态学及建 筑法规、建筑经济、建筑文化等有关知识,还可进行多方面的专业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