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研究生怎么样知乎

不亦外乎
鸨羽
虽然不是211大学 但是据毕业的同学来说 专业很好 就业也不错的 主要还是看个人表现 。金融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经济、金融、保险等基础知识和金融保险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金融保险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基金公司及金融教育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时颁发金融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工程学、保险学、信托与租赁、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投资基金、金融企业会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统计分析、国际结算、金融风险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

江财的MBA研究生怎么样

兰花
浮业镇
虽然不是211大学 但是据毕业的同学来说 专业很好 就业也不错的 主要还是看个人表现 。金融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经济、金融、保险等基础知识和金融保险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金融保险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基金公司及金融教育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时颁发金融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工程学、保险学、信托与租赁、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投资基金、金融企业会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统计分析、国际结算、金融风险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

金融工程专业 西北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哪一个更好?

达道
践形
毫无疑问,金融学、金融工程、会计学等财经类的专业肯定是江西财经大学要好于西北大学;如果你要学习经济学,那西北大学在全国还是很有名气的,特别是在理论经济学这个学科。西大综合实力远在江西财大之上,但要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这些专业,还是选择江西财大为好。以上所言,仅供参考。江西财经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专业大学四年课程表

红手套
尘与雪
东北财大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金融专业是文科专业,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学习物理化学,但是可以作为学生的选修课课程表太多,没办法给你

国际金融研究生

忠也
方将四顾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的整体实力最强,各个分科目实力平均;北京大学侧重金融管理;厦门大学侧重货币银行、金融工程;复旦大学是仅次于人大的金融综合性大学,尤其是国际金融表现突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实力强,十分注重抓英语;南开大学的保险精算全国最好;中央财经大学具有区位优势,有好的学校条件;湖南大学是全国最早引入保险精算的学校;西南财经大学该专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西安交通大学该专业为中国人民银行直属院校重点专业;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科在全国的金融教学和学术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声望和较大的影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证券实力强大,是国内研究方向最齐全,专业最全的学科;清华大学金融工程、微观金融走在我国最前列。中央财经大学有两个院招收国际金融的研究生,一个是金融学院,一个是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其中,金融学院的经济学考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和逄锦聚的《政治经济学》,是国内版本。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考曼昆、罗默的宏观,范里安的微观 、格林的《经济计量分析》,是国外版本 。

说说金融学,有哪些学校可以推荐?

蹉跎行
从其强梁
我推荐你复旦大学优势很抢眼,985全国重点,全国仅次与人大的金融综合性大学,在各方面都比较强,尤其是国际金融,货币银行。接受西方知识比较新,学校氛围也好,有几个好老师(姜波克)。

我国高校的金融学教育水平,那个院校最好?

黄浦江
墨西哥
排名没用的,与真正的学术地位,师资水平,学生出路(深造和就业)都完全不正相关。例如,众所周知,最好的外资投行和基金公司每年只在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招毕业生,每年国际上最顶尖的学术论文也来自为数不多的这几个高校。你相信湖南大学的金融比清华的好?最好的当然是清华北大复旦交大,人大和上财也不错,还有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中国的传统金融偏宏观经济学,其实国外的金融侧重的是金融工程和公司金融,宏观应属于经济学范畴。排名上比较靠前的人大和财经类院校的金融都属于货币银行等传统的宏观经济类,而清华北大上交等综合性大学的金融更侧重与国际接轨。如果你只是看排名的话,完全可以查一下武书连的排行榜,但是真的,意义不大的。

大学的财经金融具体的有哪些专业 想了解西南财经

王韬
爱跳舞
财经类专业定义1、财经类专业的定义。在教育部颁布的本科生专业标准目录中并没有“财经类专业”,人们常说的“财经类专业”是大家约定俗成对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各专业的统称。具体的专业主要涉及到经济学类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管理学类的工商管理。这里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并不是具体的专业,而是一级学科。我国几家主要的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都已经取得了这三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在该学科的实力。2、本科阶段理论经济学主要专业包括经济学,还可以加上经济学基地班,其他的则很少。应用经济学则包括大量的专业: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国外称为公共经济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包括的本科专业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所以将财经类专业这么一划分就可以清楚地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专业。而不会像有些高中毕业生说自己适合财经类专业那样笼统了,毕竟财经类专业在理论与实践上有不同的侧重。 倍受家长关注的财经类院校知多少下面从历史渊源(院校隶属)、学科实力、地理位置三方面点评倍受家长关注的财经类院校。将众多的财经类院校根据院校隶属关系为主线分类点评院校实力,一共分成5类,这样的分类会方便于家长快速挑选孩子合适的院校。第一类:原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财经类院校(突出特点:出高管)这类院校有: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学院 (2000年并入外经济贸易大学,成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湖南财经学院 (2000年并入湖南大学,成为湖南大学的金融学院)、陕西财经学院 (2000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的经济与金融学院),还有一大批原来的金融专科学校,相当一部分已经并入其它院校。中国的金融业很长一段时间完全是由银行业所替代,所以原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直辖的高校自然拥有了先天的优势,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无论是学生的就业还是金融学科的交流都与银行有着天然的割不断的联系,目前中国各大银行的主要负责人大多是这几所学校毕业的,在中国这种重人际关系的地方,作为其中一个学生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代表院校:1.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算得上是西部最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财经院校,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家和西部地区金融、经济、管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学校原属中国人民银行主管,划归教育部后,依然保持着和银行系统的特殊关系,其毕业生很大一部分进入了各大银行系统,一些学生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花旗银行集团、美林证券、高盛等国外著名机构担任要职。所以,这也成为吸引那些立志进入银行系统工作的考生重点关注的原因。学校的金融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金融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评审中列全国之首,政治经济学是全国财经类院校该学科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保险学院是国内第一个的保险专业学院,与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共建的金融学是国家重点学科。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三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设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三个博士后流动站。2.中国金融学院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原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交通银行、光大金融公司等九家金融机构共同集资创办的一所以金融学科为主体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3.湖南财经学院是直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综合性高等财经院校,创建于1960年。4.陕西财经学院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的以金融类专业为主体,财经类、管理类、法学类专业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高等财经院校。第二类:原隶属于财政部的财经类院校(突出特点:出高官)这类院校有: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0年由中南财经大学与中南政法学院合并而成)、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财政学院。按照原来的分工,财政部的院校主要是培养财政管理干部的。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这些院校的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在大力扶持下得到快速稳健的发展,不过在这些专业还是以财政学、会计学、经济学等实力最雄厚,比如上海财经大学的会计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财政学。代表院校:1.上海财经大学资源功底厚实的上海财经大学,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财经学府。其历史要追溯到1917年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学校历经了上海商科大学、中央大学商学院、国立上海商学院等多个时期。上海财经大学比较有优势的专业突出在经济学上,尤其以会计、金融、财政等专业为全国同类专业之翘楚。上海财经大学现有博士后流动站三个,博士点32个,硕士点47个,本科专业点31个。拥有会计学、经济思想史、财政学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统计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等七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中央财经大学创办于1949年,先后经历了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办的第一所财经院校,是我国高级财经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被社会誉为“中国财经专家的摇篮”、“中国财经黄埔”。由于学校原来属于财政部主管,很多毕业生都进入了国家的财政系统工作,尤其是该领域的很多知名人士都出自于中央财经大学,这点是很多同学选择中央财经大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央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和管理学科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等一级学科下设有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等专业学位授权点。另外,财政、金融、会计这几个专业是自打学校成立就有的,是三大主打专业,很多考生比较热衷于这些专业,而这些专业的分数线相对也比其他专业高一些。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由原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于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其前身是1948年中共中央中原局,后经历中原大学、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干校、湖北财经学院等时期。如今,双向发展的中南财经大学不仅在财经类院校中排名靠前,在政法类高校中也能跻身三甲。多数家长和考生正是看中了它这方面的特色,才踊跃报考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财经和法律领域有交叉的学科和专业顺理成章地成为学校的热门,如经济法、金融法等。另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四个学科拥有博士点。4.东北财经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其前身是东北财经学院,1959年与辽宁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0年,东北财经大学由财政部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曾经简称“辽财”,现通常简称“东财”。东北财经大学在统计、金融、审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及会计理论方面深有研究。其产业经济学和会计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理论经济学有博士点。此外,东北财经大学的会计学院是我国第一家财经高校下属的会计学院。5.江西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简称江财,创建于1923年,为国家财政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点大学,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类高等学府之一。江西财大除了在会计、财政、金融方面有较强的毕业生口碑度以外,信息学科也非常有名气。该校拥有运筹学、审计学、数据库系统及应用3门国家精品课程。此外,江西财大成立了以校友企业为名称的“用友”软件学院,其信息类学科在经济方面的应用很有建树。5.山东财政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始建于 1986 年,是由财政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该校的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其中,财政学、企业管理为省级重点强化建设学科;拥有财政学学科和金融学学科两个泰山学者岗位。第三类:原隶属于其他部委的财经类院校(突出特点:行业化)这类院校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外经贸部直属)、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商学院,与北京轻工业学院、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兰州商学院、天津商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原重庆商学院与渝州大学合并)、浙江工商大学(原杭州商学院)(以上属于原内贸部直属)、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原安徽财贸学院)(以上属于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直属)等。这些院校多为商业性质的财经类院校,他们主要以商业为服务对象,包含了制造、销售、贸易、财务等更广泛的含义。开设的专业中也有很多以制造业为主的工科专业,比如食品、计算机、制药等。理工类学生报考商学院,不仅可以学到相关技术,还可以在管理、经济方面知识进行涉猎,为以后往管理人才发展打下基础。代表院校: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专门培养对外贸易人才的高等学府,她以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和“外经贸金融”综合学科的资源优势而闻名,被海内外誉为 “中国的哈佛”、“外经贸黄埔”、“CEO的摇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虽然主体只包含经、管、法、文四大门类,但却是一所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学科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大学。其中,带上“国际”标签的国际法学专业(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三个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国内可谓数一数二。由于“国际化”的鲜明特征决定了她对外语的要求非常高,国际贸易与贸易、国际金融等专业在本科招生时在各省都要加试英语。2.北京工商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商学院,主要以轻工、机械、经济管理为特色。热门报考专业是计算机、会计、材料、自动化等。该校计算机学院开发的全国黄金周假日旅游预报系统,在北京地区已运行了十多个黄金周。会计学院先后为国内几十家企业集团提供咨询与服务。该校流通基地研究团队的成果直接运用于北京西单、王府井、翠微路等商业街的发展规划。3.浙江工商大学的前身是杭州商学院。浙江省唯一的全球金融保险业教育考试中心就设在这里。财务与会计学院是国家级“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该实验区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财经类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4.山西财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在本省各个地市的银行系统中,山西财大的校友占绝对优势。以晋商研究为特色,该校的经济史学科水平较高,全国知名。5.安徽财经大学的会计学整体实力很强。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的CPA专业方向的教学质量评估中,该校位居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重点院校之后,名列第13位,受到评估专家较高评价。第四类:综合性大学的财经类专业(突出特点:出高知)这类院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等。比如,复旦大学依托上海经济中心的位置,在政治经济学、金融学、世界经济方面,北京大学凭借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名家汇聚的优势,在发展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方面,厦门大学在会计学、区域经济学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在国民经济学方面,南开大学在保险学方面,武汉大学在西方经济学方面,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在数理经济方面都有各自独特的建树。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于学科的综合发展,相辅相成,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流成为它们引领学科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看看诺贝尔经济学的获奖者,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学科交叉的结果。部分综合性大学合并了原先的专业行财经类院校后使得其财经类的专业实力迅速增强,教学上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得到有效融合和匹配。第五类:原省属的财经类大学(突出特点:本地化)这类院校有:天津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西安财经学院、新疆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原省属的财经类院校大都成立于建国后,由合并各种财经干部培养机构发展而来,历史渊源相对无从夸耀,但地域性较强,在一方天地范围内很有影响的,毕业生在本省就业不成问题。但就全国而言,它们就没有什么名气了,学科实力上难于和以上几类财经类院校抗衡,影响力只在本省和邻近省份。不过,这些院校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边疆地区的财经院校打出跨国、跨地区的“国际化战略”牌;力求在专业上把“文章”做足。代表院校: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 学校设有工商管理、会计、财政、金融、经济等14 个学院和系,本科教育设有33个全日制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设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企业管理、统计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虽没有对外经贸大学那样咄咄逼人的光焰,但在经贸学科领域也属于重量级“大佬”,捧得一大堆人文社会科学奖项,是地方外贸院校中的佼佼者。2.天津财经大学,始建于1958年,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财经大学之一,是以南开大学经济类专业为基础,并从华北、东北地区高校汇聚一批经济学领域享有盛誉的名师组建起来的。原名为河北财经学院,1969年10月1日划归天津市领导,更名为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5月17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立国际贸易、企业管理、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硕士点和会计学、统计学博士点的院校之一,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统计学为天津市13个重中之重发展学科之一,金融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为天津市重点学科,企业管理学为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14个博士点、24个硕士点和工商管理(MBA)、会计硕士(MPAcc)等专业硕士点是教育部首批确定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之一。3.南京财经大学的特色在于其在粮食方面经济问题的研究。学校出版的《产业经济研究》为全国第一本产业经济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毕业生在粮油公司和各级粮站、食品公司、储运公司都有不错的表现。4.浙江财经学院的财政学、会计学2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产业经济学、财政学2门课程被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财政学和税务学是传统优势专业,特别是以研究中小企业财税政策方面有比较多的成果。该校的毕业生在私企中间有不错的口碑。5.西安财经学院的统计学是传统强势学科,设风险管理与精算方向。该专业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统计学》课程为陕西省精品课程。因为基础知识扎实、数学工夫过硬,该校许多学生以考研继续深造为奋斗目标,目标专业多为金融工程。6.新疆财经大学针对边疆贸易问题,承接了新疆建成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相关问题研究、人民币升值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欧亚大陆桥上海出海口等多个重要研究课题,毕业生广泛分布在与中亚、西亚做贸易的公司。7.内蒙古财经大学的会计学是比较有特色的学科,尤其是在农林类会计方面,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8.云南财经大学突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学科发展特色,重点发展物流专业。通过这五类财经类院校的详细了解,家长和考生就能很快依据自己的实力和能力锁定目标院校和专业。对于在中国这种看关系、重人脉的环境下,就读一所适合自己秉性的,且想在财经领域一展宏图的考生们,好好研究财经类院校的历史渊源(院校隶属)、专业内涵、地理位置就至关重要了。最后用一句话总结财经类院校的5大突出特点:1.央行院校出高管; 2.财政部院校出高-官; 3.综合性院校出高知;4.行业部委院校行业化; 5.省属院校本地化。如果现在你考10年的西财的金融研究生的话 估计不会很容易专业课主要看四本书~~刘诗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另外还有西财自己出的宏观和微观的书~~我都还没搞到~~额另外,西财考研网上有资料卖的~~~专业的难度么,因为我今年准备考,所以具体难度也不清楚。去年有学长考进去的,也不是说的那么容易考吧。因为要看的东西有点多。另外,初试的分数收取的并不算高,一般都是压着线收,但是复试的录取比例就比一般学校多点了,去年是325的线,但最后复试,基本上留下来的都在350左右 但是 只要准备充分了 也可以去试下希望采纳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的合作院校

秋意浓
海之语
奥地利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 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1年交换项目 奥地利维也纳新城应用科技大学 奥地利维也纳新城应用科技大学1年交换项目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 澳大利埃迪斯科文大学 2+2双学位 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 3+1.5双学位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本科交换项目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硕士项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硕士项目澳大利亚南澳大学 澳大利亚南澳大学2+2双学位项目澳大利亚南澳大学3+1本科项目澳大利亚南澳大学4+2硕士项目德国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 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本科交换项目 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科技大学 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科学大学本科交换项目德国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 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 硕士德国法兰克福应用科技大学 德国法兰克福应用科技大学本科交换1年项目德国弗兰贝尔工业大学 德国弗兰贝尔工业大学 MBA项目德国维尔茨堡应用科技大学 德国维尔茨堡应用科技大学交换项目法国法国昂热高商 法国昂热高商硕士项目 法国雷恩高商 法国雷恩高商3+1.5硕士项目芬兰芬兰奥卢大学 芬兰奥卢大学本科交换1年项目 芬兰卡亚尼应用科技大学 芬兰凯亚尼应用科技大学交换项目韩国韩国西江大学 韩国西江大学硕士4+2硕士项目 韩国西江大学硕士交换项目亚洲大学 两校免学费交换生项目,每年2-3名学生亚洲大学金融工程硕士项目荷兰荷兰阿姆斯特丹经济商学院 荷兰阿姆斯特丹商学院1年交换项目加拿大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 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2+2项目 加拿大马拉斯皮拉大学 加拿大马拉斯皮拉大学3+1+1MBA项目加拿大汤姆森河大学 加拿大汤姆森河大学加拿大温莎大学 加拿大温莎大学 2+2加拿大温莎大学 3+1加拿大温莎大学 3+1+1美国美国阿卡迪亚大学 美国阿卡迪亚大学 3+2本硕连读 2+2 1+3 美国底特律大学美国南新罕布什尔大学 美国南新罕布什尔大学2+2双学士学位项目美国南新罕布什尔大学3+1本科双学位美国南新罕布什尔大学硕士项目美国纽约理工大学 美国纽约理工大学1+1双硕士项目美国纽约理工大学3+1+1本硕项目美国纽约理工大学3+1双学位项目纽约理工大学MBA学位瑞典瑞典卡尔斯塔得大学 瑞典卡尔斯塔得大学硕士交换2年项目新西兰新西兰梅西大学 新西兰梅西大学2+2本科项目 新西兰梅西大学3+1本科项目英国卡迪夫大学 卡迪夫大学 2+2双学位 卡迪夫大学 项目3+1单学位英国埃克塞特大学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2+2本科双学位项目英国艾塞克斯大学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2+2本科硕士项目英国艾塞克斯大学3+1交流项目英国格林威治大学 英国格林威治大学2+2本科项目英国格林威治大学3+1本科项目英国考文垂大学 英国考文垂大学2+2项目英国考文垂大学4+1硕士项目英国兰卡斯特大学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2+2/3+1交流项目英国兰卡斯特大学4+1硕士项目英国林肯大学 英国林肯大学1年交换项目英国伦敦城市大学 英国伦敦城市大学1+1双硕士项目英国伦敦城市大学2+2本科双学士项目英国伦敦城市大学3+1双学士学位项目英国伦敦城市大学4+1硕士项目英国伦敦会计商学院 英国伦敦会计商学院2+3 ACCA/CIMA项目英国伦敦会计学院 英国伦敦会计学院 2+1 ACCA项目英国伦敦会计学院 3/4+1.5 ACCA项目英国伦敦会计学院2+2 ACCA项目英国伦敦市政大学 英国伦敦市政大学2/3+1项目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2+2 3+1项目英国斯旺西大学 英国斯旺西大学2+2双学位项目英国斯旺西大学3+1+1本硕项目英国斯旺西大学4+1硕士项目英国索尔福得大学 英国索尔福得大学2+2双学位英国索尔福得大学3+1双学位英国中兰开夏大学 英国中兰开夏大学2+2双学位项目英国中兰开夏大学3+1本科双学位项目英国中兰开夏大学4+1硕士项目中国台湾实践大学 台湾实践大学交换生项目 共计: 13 个国家 44 个合作院校 73 个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