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看待会展服务和管理在整个会展经济中的作用

情劫
德无不容
推动会展经济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第一,健全会展促进机制,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必须树立以市场为主体的意识,尊重市场规律,把能够由市场管好的坚决交给市场,能够由企业做好的交给企业,逐渐减少对市场机制乃至企业行为的干预。一是找准政府角色定位。2013年,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加强展会管理服务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暂行规定》,明确了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引导、统筹职责,强化了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二是建立健全会展促进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各方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由成都市博览局牵头,相关部门、区县联动的会展促进机制,在政策支持、产业融合、品牌推广等方面为会展企业和会展项目提供良好服务。三是发挥行业组织作用。依托成都会展协会、成都会展联盟等行业组织,围绕会展产业发展、行业规范管理,制定成都会展服务企业地方标准,加强会展企业行业自律,维护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推动会展业健康有序发展。第二,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培育和引进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主体是会展业市场化的核心所在。会展经济市场化必须首先保证主要参与者都是市场化的主体。一是大力培育本地会展企业。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成都新东方展览公司等本地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另一方面要支持中小会展企业做活做优,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切实提高会展企业的展会策划、组织、执行能力。二是着力引进知名会展企业。以在成都定点举办展会的国内外知名展览公司为重点,支持其在蓉设立分支机构,引进国内外会展知名企业落户成都。三是推动深度合作。与英国励展博览集团、英国博闻集团等国际知名展览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深化展览业务的全方位合作,促进国际性展会项目落户成都。第三,优化会展发展环境,规范会展市场秩序。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就难以催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好的会展发展环境是发展会展业的重要保障。要通过提高会展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会展经济市场化发展。一要加快国际会展设施建设。目前,成都正在加快推进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建设,规划到2016年完成展馆20万平方米、会议中心10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提升优化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现有功能,鼓励在建和新建五星级酒店增加会议会展设施,提高大型国际展会承载能力,确保成都会展设施继续在中西部保持领先优势。二要优化政务服务。坚持“一站式、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提高展会综合协调、交通保障、氛围营造等政务服务水平,降低办展办会成本。三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展会备案登记管理和会展市场监管,引导展会错位错时竞争,努力营造会展经济良性发展环境。第四,加强会展理论研究,提升会展人才素质。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是人才队伍建设。在成都市会展经济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会展经济理论研究,强化会展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会展人力资源在市场化条件下的优化配置。一方面,成都市高度重视会展经济理论研究工作,成立成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院、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成都研究中心等,专门开展会展经济理论研究、会展行业标准和管理制度建设、会展主要指标统计与分析、会展人才培训等。目前,研究机构已完成会展业地方标准制定、专业刊物编撰、会展白皮书编写等重要研究任务,为会展经济市场化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成都市拥有众多高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应结合本行政区域内会展业发展的特点,制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开展会展人才培养的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引进和培养会展专业人才,为会展市场化储备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在条件成熟时,可考虑成立会展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加强对会展职业教育指导,促进会展职业体系建设。

2016年中国会展业政策发展,依然存在哪些问题

皆有以养
玄德
制定会展业的产业政策都离不开以下这四要点:一、【是制定限制性政策还是鼓励性政策】这是一个最根本的政策导向问题。政策是严肃的,不能朝令夕改。企业的失误只能导致局部的损失,不影响大局,而政策失误将关系到整个会展业的生死存亡。因而政策必须是有高度的,要高屋建瓴,这种高度从哪里来?主要是基于对会展业运行规律的深刻理解。同其它许多行业相似,会展业也首先面临一个要制定鼓励性政策还是限制性政策的问题。截止到2015年,各项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会展业发展依然过热,而有些专家则从产业的带动效应上评判,认为会展业远未达到理想状态,更谈不上过热。为了拿出高水平的政策,目前最关键的是加强对会展业的研究,真正弄清楚为什么要发展会展业?会展业给现实经济解决了哪些问题?对经济增长、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哪些好处?从目前已有的成果看,会展业的研究虽然重视上得以缓解,但是较国外相比,我国所处仍然很薄弱在这方面上,如何能够使会展政策达到会展产业平衡发展的效果,既有所限制又有所鼓励,还需要业内认真思索与研究。 二、【是遍地开花还是某些区域优先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地区布局问题。会展业的发展要有一定的基础条件,如自然地理条件、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会展场馆、产业基础、政策环境等。并不是所有的城市、所有的地区都具备这些条件,因而会展业不可能遍地开花,只能根据这些条件,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那么,优先发展哪些区域呢?首先是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具有重量级的中心城市,因为这些城市已经基本具备了发展会展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基础,无论是组展商、参展商还是一般观众,都能够在这些城市找到参展与参会的理由。其次是特色级会展城市,如大连、青岛、深圳、成都、珠海、济南、厦门、重庆、杭州等,这些地区要么在城市风光方面具有垄断性,要么是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容易找出自己发展会展业的特色和“卖点”。 三、【是展会与大型活动同步发展还是分类区别优先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产品布局问题。从国外的有关研究看,不少学者把展览、会议与大型活动捆绑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会展业”。其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这三类活动都是那种长时期策划、短时期聚集、对餐饮、住宿、旅游等具有较大带动性的活动。二是因为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已经表明这三类活动之间的界限在逐渐模糊,通常的情况是展中有会、会中有展、大型活动中既有展又有会。但是,从活动目的和具体运作方式来说,三者又有很大不同。一般说来,展览尤其是商贸展览,其直接目的是促成交易,是商品买家和卖家的聚会,其寻找交易伙伴的目的性非常明确。而大多数会议的目的在于交流信息,或者是单向的宣传,如培训、产品说明会等,或者是双向的交流,如研讨会等,能否达到沟通的目的是评价会议成败的关键之一。相比而言,大型活动如奥运会、世博会以及各地的节庆活动等,其目的性比较复杂,可能是为了政治宣传、也可能是为了活跃居民生活,抑或是为了树立政府形象,从这一角度看,大型活动的市场化程度低,大多数大型活动需要政府出面,需要财政补贴。鉴于这三类活动的不同特点,在制定政策时,我认为不能同步发展。具体说,由于贸易展览是一种交易成本较低的贸易方式,要采取鼓励政策,大力发展;会议市场比较复杂,虽具有促进经济技术发展的积极意义,但过多、过滥的会议同样有“文山会海、浪费资源”之嫌,所以经贸类、技术类与学术类会议可以优先发展,其它会议要区分情况,加以限制;大型活动一般是由政府投资的,虽然在宣传政府形象、活跃居民生活氛围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政策上要加以限制,以防止各级政府好大喜功,误入歧途,浪费国民财富。 四、【如何处理保护民族产业和对外开放的关系】这是一个中国会展业如何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寻求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国会展业目前还是一个“幼稚产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1)会展业改革相对滞后,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利益格局尚未解除,会展业中的政企关系尚未理顺;(2)会展行业的开放滞后,国外展览公司的办展资格仍有限制,同WTO所倡导的开放、竞争与国民待遇精神尚有差距;(3)政策供给严重滞后,导致会展业无规可循,办展办会主体鱼龙混杂,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行业形象;(4)行业自律组织发展滞后,全国性行业协会尚未形成,各地方协会不少流于形式,形同虚设,职能残缺。这些问题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不可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彻底解决,中国对国外会展业开放市场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而协调民族会展业与国际会展业之间的关系,同样是政策制订中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南京会展业发展如何?

大喷发
帝曰
去年,会展经济为南京经济增长贡献了120亿元,今年要力争200亿元。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在日前南京召开的首次会展经济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南京会展经济发展纲要》、《南京市政府关于加快南京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六大配套政策的颁布实施。因此,从南京会展业现在的发展来看,整体大环境已经具备,而应该从弥补劣势的方面出发去解决问题。 优势: 市场需求旺盛 会展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的“晴雨表”,现代服务业的“新引擎”。去年,南京市规模以上展会超过5400多个,平均每天15场,这在南京发展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据介绍,今年南京确定下来的大小展览有200多个,仅9月份就排了第九届江苏国际服装节、第四届世界猪肉大会、第17届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第六届南京国际汽车展四个大型展会。 据介绍,3月、4月、5月、9月、10月、11月是会展的“黄金6个月”,在这几个月,南京15天就有一个大型展会。旺季里不提前预订,根本找不到档期。2008年秋,位于河西的南京会展中心将竣工,该场馆将拥有6000个摊位。如果配套设施及时跟上,这个场馆将缓解南京“黄金6个月”订不到展馆的局面。 政府调控意识强 《市政府关于加快南京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力争把南京建设成为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的会展名城。为营造良好的会展业发展环境,南京市设立会展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和奖励引进或新办、连办大型展览成绩突出的企业和个人,同时用于会展业宣传、会展信息网络建设、会展人才培训等。 过去南京每年都要拿出上千万资金用于举办和支持展览,今后,市财政将每年再拿出500万~800万元设立会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南京会展环境宣传、品牌展会的培育、大中型展会的招徕引进以及规模以上展览摊位的补贴。此外,扶持会展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也正在研究制订当中。 为了让南京的会展业更加健康地发展,南京“一口气”颁布实施了《南京会展经济发展纲要》《市政府关于加快南京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南京市展览业管理办法》《南京市专业性展览会等级划分评定实施意见》《南京市会展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大型展会协调保障机制》等6个配套政策,对展会设门槛、定标准。 劣势: 展馆设施不适应需求 南京会展行业最大的一个“软肋”是展览场馆。 按照国际惯例,大型展览一般都需要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馆,发达的会展城市的展览中心一般在20万平方米以上。目前在长三角会展经济带,上海已经拥有5大展馆,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杭州几大现代化专业展馆可用面积也达20万平方米;省内苏州市新建的国际博览中心室内可用面积也有12万平方米;而南京目前最大的国际展览中心室内有效面积仅4.5万平方米,且地理位置不当,交通易拥堵、展馆有效面积不足、缺少展馆物业支撑等。 会展企业整体规模弱小 会展企业整体“弱小”、良莠不齐是阻碍南京会展业发展的另一“软肋”。 北京现在已经有890家专业展览公司,而在南京138家涉及展览的企业中,专业从事展览业务的仅30多家,其中2/3注册资本不足50万元,大部分在10万~30万之间,处于雏形阶段。由于多数会展企业实力不强,在选题、策划、运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导致展会的规模不大、主题重复、缺乏连续性。 品牌展会匮乏 此外,南京缺少品牌展会,更没有像上海的“汽车展”、广州的“广交会”、深圳“高交会”和杭州“西博会”那样上档次、上规模,并且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品牌展会。目前,中国经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的国际性品牌展览会已达58个,被国际展览联盟接纳为会员的展览会总数已达22个,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 展览业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高端产业,更是需要一批具有创新理念,懂得管理经营,善于策划包装的专业人才。而这方面,南京与上海、北京、广州等会展强市比,差距更为明显。据介绍,南京会展业从业人员虽然比较多,但大部分是半路出家,缺乏专业培训,专业素质不高,真正掌握外语、熟悉展览业务、了解国际惯例、富有操作经验的会展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因此,面对国内其他城市的激烈竞争,没有一批展览业精英,不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队伍,南京会展业要得到更快发展将十分困难

会展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啊????谢谢

大眼睛
异故
会展行业是由展览,会议.节庆.奖励旅游等几个基本组成部分形成的

未来十年中国会展人才的需求

慧思
毁绝钩绳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会展业,主要包括会议业、展览业、奖励旅游业以及各类节庆活动等,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也是一门系统工程、综合经济,是世界上十分巨大的产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中国加入WTO,会展业在我国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起来,已成为中国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创造的就业机会促进进出口贸易、技术引进和中外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会展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由此应运而生的会展经济也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现代会展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总结出一些先进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但是在理论上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反观国内,会展业仍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产业现状喜忧参半,对会展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只处于初级阶段,基本没有直接和完整的专业研究著作,已发表的研究论文也大多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与分析,缺乏系统性、广泛性、专业性和深刻性,有些专题的研究甚至是空白。1、国际会展业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目前,会展业在欧洲、北美、澳洲以及亚洲的香港、新加坡等地,已发展为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进入商业化运行阶段。根据国际会议协会(ICCA)统计,每年国际会议的产值约为2800亿美元。同时,根据国际展览业权威人士估算,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全世界各国GDP总和的1%。此外,会展业还是一个产业链相当长的行业,包含旅游、运输、广告、餐饮、交通、建筑、城规、娱乐等众多部门,根据国际经验,一次展会带来的相关产业的产值与展会本身的收入之比达9:1,甚至,而加上相关行业从展览中的获益,展览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则达到8%的水平。目前,国际会展行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的主要特点:1) 国际行业协会影响力大,协调各国会展业健康发展2) 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已成为国际会展业发展的主流3) 欧洲市场领先,国际市场增长迅速,中国市场被看好4) 会展业配套服务日渐重要2、国际会展业人才供求特点在欧洲,现代会展的诞生和发展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因此,无论会展的基础设施,还是会展品牌都已相当成熟,同时,德国、美国等会展发达国家地会展行业之所以能够健康快速发展,与其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会展组织管理人才是分不开的,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总裁M.R.Zitzweitz先生宣称:从业人员素质已经成为影响未来会展业发展的三要素之一。调研数据显示,美国有75%的从业人员拥有大学本科学历,11%的从业人员拥有硕士学位;而且从业人员的年龄也相对年轻,30-40岁的从业人员占调查总数的10%,40-50岁之间的占23.1%。在德国,科隆大学的展览商贸学院和德国瑞文斯堡会展管理系已经成为最著名地会展教育培训基地。总起来国际会展人才供求有以下特点:1) 职业化观念深入人心,会展经理人市场比较成熟完善2) 会展从业人员流动性小,工作经验丰富3) 会展从业人员应用高新技术观念与能力较强4) 会展人才学历较高,薪资待遇相对优厚5) 与高校和研究机构联系紧密,建立了完善的会展人才培育体系,并接受企业委托培训6) 会展专业人才认证制度完善,美国展览管理协会向国外输出培训方式,进行跨国认证。3、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特点我国现代会展业的起步晚, 90年代以来才打破行政垄断,真正蓬勃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办展的格局,发展成为亚洲的展览大国,并正逐渐成为亚洲区域性的“展览中心”。据国家权威经济研究部门披露,会展业已经成为未来十年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产业。目前,我国会展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1) 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外部环境良好2) 产业发展迅速,会展数量、层次以及场馆面积大幅提高3) 国际会展公司长驱直入,海外会展经济输入4) 发达城市优势明显,上海会展收入占中国半壁江山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会展运营管理、产业学术研究等软件建设方面矛盾仍较突出。4、中国会展业人才供求特点据《上海会展人才需求预测与对策分析》的分析,目前中国国内会展从业人员不下100万人,但是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会展业的市场化运作程度较低,从而导致从业人员乃至企业准入方式不够科学。在目前的从业人员中,相当多的是“半路出家”,新入行的人员素质并不令人满意,行业内又无有效的培训手段,所以他们水平的提高也主要是靠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这也是会展企业急于从高校毕业生中吸纳高素质人才的原因之一。在未来几年内会展业还能创造多少就业岗位,专家分析,目前这100万从业人员在数量上是否能够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目前的从业人员中有相当多的是不称职的,真正的人才还是远远不够。所以说,现在会展业的人才不是数量上的“瘦身”或“增肥”的问题,而是要提高质量是“健身”。目前,我国会展业人才供求状况呈现如下特点:1)与会展规模的迅速扩张相比,会展专业人才规模增长较慢2)国内会展发达城市的会展人才集聚效应较好,但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相当差距3)国际会展公司的人力资本输入明显小于经济资本输入4)高校专业会展教育方兴未艾5)业内会展在职培训层次不高,深度不够因此,加强对会展业的发展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上,都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会展业作为一门涉及到包括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信息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现代物流等学科的前沿性的综合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对会展业进行研究,甚至开辟独立的“会展学”,必将有助于重新认识新形势下会展业涵盖的内容与所发挥的作用;有助于建立一个中国会展业的科学指标系统,进行科学的定量和定性研究,进行中长期预测;有助于探索和掌握会展业在我国的经营、管理的市场规律,提高整个业界的理论水平;有助于填补国内外相关学术课题研究的空白,加强与国际会展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缩短与国际研究水平的差距。同时,对中国会展人才进行需求预测和对策分析,有助于中国会展业的健康发展,并为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会展人才培育对策,特别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有理由相信,中国学者对会展业的研究与贡献将成为全球会展界关注的热点,并为全球会展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如何理解会展业和城市的协同发展

毒气室
莫为
  一、会展业核心专业体系  所谓核心专业体系,就是回归会展概念的本身,从会展业的专业构成来评估城市会展业的发展,这一体系可以说是城市会展业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每个城市会展业最独一无二的实力体现。这其中的三大要素可以概括为:  (一)品牌展会的数量、规模。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巡回展所带来的仅仅是一时的丰腴,而品牌展才是长久不衰的活力源泉。这主要源于品牌展的基本特征:一是知名度较高。在一定区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可信度,得到业界和消费者的认同。二是示范性较强。品牌展会对生产和消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表现性,能够基本展示某行业的信息,能代表该行业的发展方向。三是聚集性强。展期可以吸引行业中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生产商与营销商参加,具有专业的号召力。四是连续性较强。一个品牌会展应该是一个长期、连续的展示。一个展会如果只办一次,或偶尔办一次,通常是很难盈利的,它必须是一届一届办下去,创出品牌,才能盈利。  城市会展业一旦拥有一定数量的品牌展,无疑将确保本地会展业发展拥有牢固的根基,既带动了本地相关产业经济,又为其他同类展会的延展和提升提供了可能。因此,评估一个城市的会展业,其品牌展的数量和规模必须是首要的考量标准,它是最能反映城市会展业实力及发展潜力的一大标杆。  (二)办展主体的构成、实力。  说到办展,目前国内二线城市基本以政府办展、协会办展、公司办展三大形式构成,但其中实力却大相径庭。政府办展具有资源整合的巨大优势,但后劲儿不足;协会办展可谓方兴未艾,尚处在探索阶段;至于公司办展是最符合市场规律,也是最具发展潜力。  作为国内会展业领军城市上海,就2011年发展报告显示,其本土注册的主承办企业发展最为迅速,占到了总展出面积的80%左右,其中,本土注册办展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展览主办企业举办的国际展览会就有55个,城市会展实力可见一斑。尽管一线城市坐拥强大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但其会展业主体构成对于二线城市依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因此,衡量一个城市会展业的发展,必须对其城市办展主体进行评估细分,主体构成越趋于市场化,其发展潜力也就越大。反之若单纯仅以引进展作为生存之本,过多地依赖于外来展,尽管短期之内城市会展业会呈现兴荣之貌,但久而久之,一旦巡回展骤减,城市会展业必将遭遇滑铁卢。从这个层面来看,办展主体的构成和实力应该说是评估城市会展业发展程度的核心要素。  (三)展商观众的数量、质量。  展商和观众是所有展览会最重要的内容,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于一线展览城市而言,例如广州的“广交会”,上海北京巡回的“汽车展”,其展商和观众的组织工作难度小,风险低。而对于处于第二梯队的二线会展城市而言,谁能够掌握招展、招商的“命门”,谁才能够脱颖而出,真正培育出属于自己的成熟展。我们评估一个展览会是否成功的最大指标就是参展参观的数量和质量,那么我们评估一个城市会展业是否成熟,展商和观众更是重要指标。  那么如何评估显然是当下各城市都关注的重点,这里面笔者认为重点需要着力于对专业展的考评分析。对于消费类展会而言,亲民性保证了其观众的数量,参展的质量则由组织者全权把关。专业类展会是否拥有高质量的展商和观众则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真正的办展水平。  二、会展业配套支撑体系  “如果在一个城市举办一次会展活动,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的上空撒钱”,这是业内一句广为传送的经典行话,它形象地描述了会展业对于城市经济1:9的拉动作用。如果会展业本身效益收入为“1”的话,那么它所带动的交通、旅游、商业、餐饮乃至创造的就业机会、社会效益收入将达到“9-10”。会展业对于城市经济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反过来讲,如果一个城市本身没有支撑会展业发展的坚实体系,那么会展业对城市而言,反而会成为巨大的包袱。因此,我们在评价一个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时,必须综合考量其配套支撑体系,也即区位辐射力、城市承载力和产业驱动力。  (一)区位辐射力  区位辐射力,顾名思义包含了“区位”和“辐射”两个重要概念。若单独来讲,所谓区位即指城市所处的地域位置和交通便利程度,而辐射则重要体现为城市影响力、带动面的大小。放眼国内会展城市,除了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代表性区域外,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均成为了会展业发展的前沿阵地,究其原因,无非是城市强大的枢纽功能在起作用。一个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个展会成功的基础保障。城市间互动交通是否发达、城市内公共交通是否完善都是考核城市会展业的一大要素。  另一方面,如果说展览会成功得益于区位优势,那么城市辐射力对于展览会而言更是锦上添花。城市辐射范围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展览会影响力的广泛性和带动性,尤其是与产业基础密切相关的专业类展览会。城市辐射力强,展览会在业内的知名度就会随之提升,进而带动周边产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这种连锁效应让我们必须正视城市区位辐射力在会展业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二)城市承载力  在这一评估要素中,国内大型巡回展的莅临就是给国内二线会展城市带来的一次大型承载力测试。短时间之内,大量的客商、观众从国内外汇聚到一个城市,并在这个城市中滞留2-3天,甚至。势必给整个城市的交通、酒店、餐饮、旅游、商务等配套服务体系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在评估一个城市会展业的发展阶段或成熟度时,必须将城市承载力这一要素具体量化成城市餐饮设施的数量、城市不同级别酒店与客房的数量、城市旅游景点的数量等等,以突出所评价城市的综合配套实力。  (三)产业驱动力  这两年来,国内会展业在经历展馆建设的高潮之后,开始逐渐冷静下来重点思考展馆、会展业的经营之路,尤其是在区位和资源上并不占优势的二线会展城市,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探索一条新路已经迫在眉睫。而“产业驱动力”这一要素的抛出,便会让研究者们豁然开朗:强大的产业驱动力,能够吸引正在寻求转型的巡回展另辟蹊径;强大的产业驱动力,能够为城市现有的专业展提供升级的可能;强大的产业驱动力,能够为本地会展业培育新题材、新主体。  诚然,产业驱动力的来源必须是强有力的产业基础,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拥有的资源,但它确实是衡量一个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动力因素,谁能够将产业驱动力与会展拉动力有机结合,以会展促产业,以产业谋会展,谁就能在下一波的高速发展中占得先机。  三、会展业城市环境体系  影响一个城市会展业发展的最后一个重要体系就是城市环境体系,只有在经济、管理、研究环境三大要素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才能确保城市会展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经济环境  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会展业比较发达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都是一个国家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中心城市。会展经济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强烈的正相关关系,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总量的扩大必然会对会展业产生强大的需求,促进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衡量一个城市会展业发展程度,经济环境是考量的首要因素。这其中,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城市的人均GDP水平、城市的进出口总额、城市所拥有的金融机构数量等指标都是经济环境的重要构成。再结合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块,将基本理清城市会展业发展的经济脉络。  (二)管理环境  城市会展业发展要想实现超越,管理环境至关重要。这一要素应该包括政府的综合管理与协调能力、会展专门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政策、制度的建设情况、政府及会展行业协会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等方方面面。这其中政府的重视及政策的引导对于营造和谐的会展发展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点上,国内二线城市会展政府机构已经基本完善,所不同的主要集中在会展鼓励政策的推出和政府带头办展的程度上。如何为城市会展业保驾护航,提升会展这一新兴行业的影响力,已经成为业内人士探讨的焦点。  (三)研究环境  研究环境是考量城市会展业自省、提升的又一大要素。这是评估城市会展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城市会展教育及研究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会展培训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会展行业协会的评估、协调所发挥的作用均可以成为考评的要点。此外,由于会展业高速发展需要大批量的人才作为支撑,是否具有足够的会展人才储备,是否拥有高质量的会展人才队伍和会展管理队伍也是评估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其中一环。  总之,评估一个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都提出要打造“会展之城”、“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等概念,但这些都只是一个定位,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加以修正,那么任何评估都会显得无力。因此,尽快成立国内专业的会展评价机构、建立完善的会展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它将是我国会展业追求国际水平的重要标志。

会展行业获得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出后
势辱
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 据权威部门统计,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力是1:10,也就是说,会展收入为1的时候,整个城市的经济提高10,所以说个大城市都在打造有自己特色的会展经济,争相成为一线会展城市,吸引的投资者注目。 作为一线会展城市,必须具备几个条件,首先,必须是区域生产和销售的核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优势,或者说是商家必争之地,比如北京;其次,必须具有很强的国际信息辐射力,换言之是具有全球信息效应的城市,比如上海;再次,就是具有非常活跃的经济因子,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比如广州、深圳;最后,是具有特殊区域意义的城市,比如西部大开发中的程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沈阳等城市。 除去几个典型的一线城市,大部分省会城市都算会展二线城市,笔者所处的城市也算是二线会展城市。从事会展工作多年以来,总结一些会展的营销经验,与同行共勉。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会展行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业,逐渐成为了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中药标准之一。伴随着会展经济的全球扩张,许多国际会展业巨头竞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国际会展业正在出现重心转移之势。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广大以及中国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业中心的潜在发展前景,使得来自国外的专业展市场需求空间较大。中国会展业搭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列车,一路增长走来,已经确定了在世界上会展大国的地位,并正向会展强国挺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会展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显示:我国会展行业将会向全球化、多元化发展。

中国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另一面
取人妇女
  这些年,我国会展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但在轰轰烈烈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理论界和会展业有识之士对此专门做了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和建议。但是,笔者感到当前研究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往往把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问题混为一谈,因此所做出的一些分析、判断和建议也就难免缺乏针对性。   以笔者的研究观察,当前我国会展业发展中的问题,上述三个层面都存在,但最需要首先搞清楚并“对症下药”的,是宏观方面的问题。鉴于会展业或者说会展经济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许多基本的宏观数据和情况都比较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比较困难和比较鲜见的,笔者特提出四个方面的问题并谈些浅见,旨在“抛砖引玉”,与业界人士共同深入探讨。    一、目前全国会展业的经济总量究竟是多少?      全国会展业的经济总量(或者说总产值、总收入)究竟是多少?众说纷纭。  由于国家尚未建立起这方面的统计指标体系,相应地全国各主要会展城市同样缺乏很有说服力的统计数字,社会上也没有类似国外一些市场经济国家的“独立调查机构”能对此做出权威估算,因此,现在的说法很多,且差距很大。比如,仅就2001年的数字,笔者在《中国会展》杂志上就曾看到来自不同“权威”的几种不同的估算,有80亿说、70亿说和40亿元说。    3、如何统计或估算出这样的数字?      我的看法是:      第一,确有必要算出一个大体准确的数字。会展业首先是经济产业,属服务业范畴。既然是经济,是产业,就不能仅仅以“快速增长”、“非常重要”、“对经济发展带动很大”等定性、模糊的语言来描述会展业的规模、发展速度和重要性,而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做出定量的、科学的分析。      第二,统计口径必须统一。还是以出现在《中国会展》有关描述或分析会展经济时的数字为例。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字眼:“我国会展业以20%的速度增长”、“美国展览会的经济效益达38亿美元”,“全市会展业收入达XX亿元”,“XX展给XX市带来XX元收入”,等等。这样的描述以及上面所说的差异很大的数字矛盾,通常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把会展业和展览业的数字混在一起了,“会展”包括会议和展览,口径大了,数字也就高了;      其二,是未能准确确定会展业本业的收入口径,而把其他相关的收入都算入其中。以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我认为现在可以统计或估算的仅是展览业的数字,会议业由于涉及不同领域的千家万户,且交叉很大,是不易准确统计的。而展览业的产值或收入的统计口径,我认为仅应该计算所有展览会(包括博览会、交易会等各类广义展览会)展览组织者(组展商)的直接收入,包括其展位费收入、广告赞助收入、会务费收入和门票收入等。至于与展览会相配套的其他服务单位的收入(实际上往往是展览组织者或参展商、采购商的支出),如展览运输、展览广告、展台搭建、展览设计、展览咨询、会展旅游等收入,则分属不同业态,已在相应的其他行业的统计中体现,不应再纳入展览业的收入统计中。展览场地经营者的收入,主要源于展览组织者承租场地的支出,照理也是不应再重复计算的,但在业态上看,它与其他行业不交叉,因此也还可算是展览业的一个直接组成。      第三,展览业的收入的估算可以有三种方法。由于没有办法建立准确的统计体系,因此目前只能用估算的办法。第一种方法是估算所有组展商(包括各种主承办展览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社团等单位)的收入。第二种方法是根据每个展览会的规模和展位单价估算该展览会的展位收入(即:规模数X单价)再加上展览广告、门票等其他收入。第三种方法是将展馆或会展中心的收入乘以3-4倍的倍数所得乘积即为组展商的收入。这三种方法中,第一种估算需要有税务部门的配合,较麻烦,但最准确;第三种办法最简单,但可能有较大误差;相比较而言,第二种办法是最可行的。      按照上述口径和原则,我认为,2001年全国展览业的总收入不会超过40亿元,如加上会议收入,则远远超过此数。      二、会展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何地位?      我国会展业被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来培植,还是近几年的事。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会展览本身的总收入还很低,即便按2001年40亿元来计算,占当年全国GDP的比重也还不到0.05%。而德国、美国、新加坡等会展业发达国家的会展业总收入一般约占其GDP的0.2%左右。可见,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会展业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对国民经济的总体贡献度非常有限。按总收入的多少排序,会展业在众多服务业中也是居后的,排在金融、保险、电讯、旅游、运输等大多数服务业之后,尽管大家可以看到入世以来,国内会展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普遍看好的、有前途的“朝阳产业”。      因此,我个人认为,如仅从经济总量本身和税收、就业等宏观数据来看,目前会展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是微不足道的。难怪有人认为中央政府部门对于会展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似乎还没有腾出手来进行全面研究的紧迫感,对会展的发展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和政策,无法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系统的解决办法,更谈不上为规划会展行为和管理来制定专门的法规。      但是,在一些会展重点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深圳,会展业的贡献度要高得多,更重要的是,由于会展业的乘数效应对第三产业的巨大带动,对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对招商引资的促进,都有很大作用。对这些城市而言,会展业在城市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正是这样的反差,造成了这么一个奇特的现象:中央政府时至今日未真正明确会展业的主管部门,也从未出台一个有关全国会展业发展的统一政策和规划;而地方(特别是主要城市)政府则高度重视会展业的发展,不但以巨额资金支持直接办会办展,而且纷纷设立专门的会展管理机构,制定鼓励会展发展的鼓励政策。      三、当前全国会展业是否“过热”?      我个人对此的回答是肯定的,不仅“过热”,而且已形成“泡沫”。表现有三:      第一,会展中心的建设过热。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2年底,全国各类会展中心和展馆的总面积已达516万平方米,其中可用于展览的总面积超过去160万平方米。正在建设或规划将在未来三年内建成的各类会展中心的展览面积肯定超过100万平方米。也就是说到2005年底,全国可供展览的总面积将超过260万平方米,超过目前德国的展馆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在目前全国大部分展览中心展馆使用率不足30%的情况下,即便全国展览面积的增长保持目前20%左右的增速,未来展览中心供过于求的惨状仍不难想象。算算投入产出帐则更触目惊心:以各地政府现在的“高标准”、“标志性”建设气魄,仅新展馆每年投入的建设资金大概不低于40亿元,相当于全国展览场地年总收入的3-4倍。      第二,“政府主导型展会”泛滥。全国由各级政府机构主办、承办的各种展会有多少?恐怕谁也说不清。但有两点可以说得清的,一是此类展会除“广交会”等少数几个外,几乎都是低效(效果差、效率低、无效益)“赔钱”的,绝大部分需要由地方财政在后面“买单”;二是新策划的此类展会目前全国平均每周至少还会“产出”一个。更严重的是,过去此类展会一般都属综合性,如投资贸易洽会、经贸洽谈会、博览会等,但现在一些如汽车展、礼品展、电子展等专业展会,政府也大量介入主导。      四、国家对会展业应如何实行宏观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展业虽然发展很快,但多年来一直未被当成一个独立的产业来规划发展,从上到下只是把它当成发展贸易、科技和文化等“主业”的一种促进手段,因此国家对会展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办法,相应的把对会展的宏观管理分散到外经贸、内贸、科技、文化和贸促部门,以致政出多门、交叉扯皮现象严重。在本届政府机构调整改革以前的现状是:境外来华展览和各种涉外经贸类的展览由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管理;国内展览由原国家经贸委、国内贸易局管理,其中展销类展会工商管理部门负责备案登记管理;科技类展会活动由科技部管理;文化类展览活动由文化部管理;出国出境管理主要由中国贸促会负责。前不久,国内展的审批已由原国家经贸委宣布取消,商务部宣布取消了举办来华展单位的资格认证,但项目审批仍保留。另外,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系统还从加强对国内展销会的管理要求出发,对有关活动加强管理。      在此情况下,指望控制“过热”,做好会展的宏观管理促进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是不现实的。因此,笔者认为,当前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必须明确全国会展业发展的主管部门。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商业服务业,不论是内贸展还是涉外展,不论是经贸展还科技、文化展,不论是境内办展还是境外办展,本届政府新组建的国家商务部作为国务院主管内外贸易和商业服务业的主管部门,都有责任统一管起来。      明确了主管部门之后,第二件要做的事,就是这个主管部门要知道所谓“主管”并不是去管审批,去做具体的会 展活动或本应由中介机构做的事,重要的是要尽快牵头进行系统的统计、规划、调研,并在此基础制定促进会展业发展的宏观政策,例如,拟订一个会展业发展的规划,制定展会、办展企业和展览场馆的税收优惠政策,规范办展主体的行为和办展手续等。      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要抓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非市场行为的控制与管理。会展活动既然是经济活动,就一定要按市场规律和规则办事,否则市场就会处于混乱和无序发展状态,就不会得到真正的健康发展。我国会展业由于政府和国有企业、事业的大量介入而产生了背离市场规则的扭曲行为,通过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就显得尤其必要。当前,会展市场出现的重复办展、低水平办展,“假、大、空”展满天飞,会展设施大量重复建设,既与政府对会展业的管理不力有关,又与政府机构大量直接介入会展业,直接主办、直接组织、直接补贴,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制定的相关法规中应明确规定,政府一律退出直接参与直接举办会展。政府直接拨款建设会展中心也要严格限制。取消对举办会展活动的审批大家都赞成,但我认为取消的应该是对企业等市场运营主体的审批,而对于政府部门直接参与举办会展活动,不加审批管理是不行的。会展中心的建设同样如此,政府直接投资建设会展中心产生的后果就是竞相攀比,盲目建设,造成场馆的大量闲置与浪费。

关于会展业大数据的几点认识

始作
熊田
关于会展业大数据的几点认识会展业与大数据结合的话题常被业内提及,但是大数据如何影响和服务于会展业、两者之间关系目前处于什么状态,至今还没有看到详尽的阐述。我们寄希望于技术人士对大数据之于会展业的话题作详细的解读,因为泛泛而谈总有“忽悠”的感觉。在此,笔者从非技术的角度尝试对会展业的大数据问题谈几点认识,借以抛砖引玉。首先,一个最基本的判断是,会展业仍处在大数据运用的初级阶段。会展业是最重视数据的行业之一,但是在从一般数据向大数据过渡的过程中,会展业仍处在探索的初级阶段。大数据的主要用途之一在于预测,即基于消费者洞察的分析和推断。因此,理想情况下产品的研发、设计应该基于大数据对消费者偏好的“捕捉”和归纳。具体到展览,在“展览立项”分析上,大数据还很少发挥作用。在营销方面,会展业对大数据的利用也乏善可陈。无论在营销渠道的拓展和对营销渠道有效性的评估方面,都没有看到典型的案例。此外,大数据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数据的专业分析。即便从技术手段上可以实现海量数据的收集,没有专业的数据分析人员,对大数据的分析解读也无法完成,实现大数据效应最大化更无从谈起。在这方面,会展业还“任重道远”。在会展大数据方面值得称道的领域主要体现在会展现场的管理方面。通过观众“跟踪”技术(RFID技术或蓝牙NFC技术),优化门禁系统,特别是跟踪观众在会展场馆的活动轨迹和规律,分析人们对产品及企业的关注度,并调整展览的运营管理。这方面已经有一些很好的实践和探索。利用上述技术,一方面,展商和买家(终端)可以在现场利用相关技术实现对彼此位置的准确感知,尝试更高效率的贸易合作;在展后,展商也可以查询哪些客户到过展台,对哪些产品感兴趣,以实现精准营销和产品结构及功能的调整。另一方面,主办方通过大数据了解客户喜好和感兴趣的产品信息,可以更好地对展览项目进行调整,为客户服务。其次,会展业大数据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主要涉及以下几点:一、从数据来看,精准的数据库仍是会展项目主办方的主要工具,原因在于数据量。对比其他诸多行业,会展业支配的数据量并不大。大数据之所以比数据多了个大字,是因为在数据的数量上、获取数据的速度和方式上、包括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上的差异。其中,量是大数据的一个维度。从举办单个展览项目来看,目前主办方处理数据的量是有限的,即使规模达到几万平方米的大型展览项目,通过传统数据库以及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也能从容应对。大数据关于样本=全部、重关联不求因果的理念,的是基于海量数据的现实。笔者个人观点:一旦数据数量可控,人们自然会回到因果分析上来。因果分析是人类探索自身和自然的终极理想,过去是将来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数据库通过因果分析实现精准营销和精细化运营仍然是会展业的主要操作方式。二、大数据需要专业的数据分析能力。笔者曾看过励展对中国部分行业出口目标市场的分析,总体感觉是,即使在对传统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上,很多展览企业做得很不够,需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对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和能力要求更高。业内目前有一种倾向,过度关注数据采集技术和大数据的意义,对于数据分析能力关注极少。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不要好高骛远,即便是踏踏实实地做好对传统数据的分析,也是个挑战。三、在展览场馆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还有令人困惑的地方。一方面,主办方对基础设施要求逐渐提高,最基本的带宽要求在很多场馆都没有达到;另一方面,一旦场馆对IT基础设施进行大幅度升级,学习重庆会展中心的做法,又会造成主办方的矛盾心理,对数据安全的担心增加。当然,这是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中国的场馆经营方对自办展的喜好或者说“情结”,尽人皆知。在中国的诚信环境下,主办方产生疑虑难以避免。四、投入产出问题。不同的企业对于大数据应该有不同的态度和方式。考虑问题的原则应该是投入产出比。总的说来,由于投入巨大,无论场馆方还是组织方只有比较有实力的企业才可以考虑在大数据方面进行投入。小企业即使有在大数据方面探索的雄心,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求与第三方服务商的合作。最后,对会展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目前所做的只是“九牛一毛”,远谈不上穷尽。大数据除了在会展立项、营销、管理和运营等方面将产生积极作用之外,围绕人员流动密集、物流集中的会展活动应该还有其他层面的应用。其中,关键是投入产出比和利润模式问题。在利润模式方面,是有了清晰的利润模式再去收集数据,还是在数据的收集之后再去挖掘数据的其他使用价值和利润模式,是很多行业都会碰到的、令人困惑的问题。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关于会展业大数据的几点认识的相关内容,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