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会计学硕士和会计硕士有区别吗

荣辱
玉兰
具体到会计学而言,会计硕士属于专业学位硕士;会计学硕士属于学术型硕士。两者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有所不同,后者以培养具备科研能力的人为主,会计专硕简称MPAcc,培养目的是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会计专业硕士与会计学硕士,各有侧重,其招生办法、教育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需要突出职业要求,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 区别会计学硕士会计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不同: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学制一般为三年。主要以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强调团队合作、注重培养创业型、职业化素质,学制一般为两年。 培养方式不同:从2014年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实行自费,同时辅以合理的奖助金。会计专业硕士主要以自费培养模式为主,设有部分奖学金。 课程设置不同会计学硕士偏重于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如财务理论、会计理论、审计理论、国际会计等会计相关知识。会计硕士偏重于实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考研会计学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区别

方向感
不能出气
具体到会计学而言,会计硕士属于专业学位硕士;会计学硕士属于学术型硕士。两者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有所不同,后者以培养具备科研能力的人为主,会计专硕简称MPAcc,培养目的是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会计专业硕士与会计学硕士,各有侧重,其招生办法、教育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需要突出职业要求,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 区别会计学硕士会计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不同: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学制一般为三年。主要以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强调团队合作、注重培养创业型、职业化素质,学制一般为两年。 培养方式不同:从2014年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实行自费,同时辅以合理的奖助金。会计专业硕士主要以自费培养模式为主,设有部分奖学金。 课程设置不同会计学硕士偏重于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如财务理论、会计理论、审计理论、国际会计等会计相关知识。会计硕士偏重于实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会计硕士与会计学硕士有什么区别

旅行商
巧言
MPAcc是什么?与会计学硕士有什么不同?MPAcc是什么?MPAcc全称是MasterofessionalAccounting,中文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又称专业会计硕士。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系列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一般应具有学士学位)、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且具有两年工作以上经验的大学专科毕业生,自2009年起,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报考全日制MPAcc,入学考试的笔(初)试采取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阅卷;面试由各单位自行组织,各单位结合笔(初)试、面试个人经历和工作业绩组织录取。培养方式学习年限:非全日制(即半脱产和在职学习)会计硕士学习年限为三至四年,其中至少有半年时间在培养单位内学习。全日制会计硕士为脱产学习,学制一般为两至三年。MPAcc与会计学硕上有什么不同?MPAcc(会计硕士)是专业学位,会计学硕士是学硕,其实从培养目的上来看,二者的区别显而易见,会计硕士培养目的是系统握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而会计学硕士主要以培养具备科研能力的人为主。除此之外,会计硕士侧重实务实践,在教学上偏向研讨形式,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学习,课程体系中包含了很多实务研讨课,关于实践工作中的热点问题的解读课程也很多,而会计学硕士侧重理论教学,通过老师授课,主要是个人课后理解并消化知识体系为主。职业认证不同,国际上的一些注册会计师协会会给予会计硕士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被称为国际会计行业的黄金证照ACCA(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给予会计硕士毕业生免考14门课程中的9门的优惠政策,相对比而言,会计学硕士没有相关的社会认证。实力方面不同,会计硕士对实习更加注重。会计硕士的培养方案中特意安排了实习学分作为考核要求,且所占比重颇大。因为会计硕士是两年制,时间相对紧张,很多学生会选择在寒暑假完实习。其中大多数实习机会是由校外导师提供的,另外一部分是学生通过社会招聘方式自己应聘的。实习单位大多是一些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而对于会计学硕士来说,实习虽然也是必要的,但是并没有强制要求,也没有校外导师提供便利的机会,大部分都是自己应聘得到的机会。两者考试科目不同,会计硕士考试科目分别是管理类综合联考和英语二,管理类合联考,又分为三部分,数学、逻辑和写作,分别为75,60,65,满分200分。这门考试的特点是时间紧、题量大、要求准确率高。需要强调的是逻辑这一科目,逻辑题旨在考查学生逻维思维的严谨和周密,题目有信息量大的形式特点,这是新出现的考试形式,值得注意。至于会计学专业,综合考试就是管理学综合,考试内容包括:企业战略管理、营销学、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满分100分,60分合格。

会计学硕士和会计硕士哪个好

夺壶记
理不可睹
两种硕士都是不错的选择,只是选择不同而且。1.招生对象和招生方式不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具有学士学位)、从事会计或相关领域实际工作两年以上者,所有报考者需参加每年10月前后的联考,考试难度较低且录取比例可能会比较高(2004年首届试点可能稍低),而会计学硕士招生对象主要包括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下一年的九月),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各校对专科生考生可能提出其他具体的业务要求),除保送生外,其他报考人员需参加全国每年于元月份前后举行的统考,考试科目包括政治、外语、专业基础(一般为数学三或数学四)以及会计综合(包括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等),难度较高且录取比例相对较低;2.在学费上有较大差距:会计硕士入学门槛底是以其较高学费为前提的,会计学硕士计划内统招生目前一般不收费或者面向在职人员收取一定的费用(据了解,研究生收费尚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而会计硕士,相比而言,可能是一种花费更大的学位硕士。据我们了解,北京多所名牌大学首届会计硕士预计收费可能高达5-6万元(2万元/年),外地院校如湖南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等则预计三年总的学费为3-4万元左右(1-1.5万元/年);3.在学习方式上有很大区别:会计硕士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会计学硕士学历教育。会计学硕士,一般要求全职学习(在职人员当然也可以选择在职学习),学习期间可以转档案、人事、工资、户口关系,学习期间管理较为严格;而会计硕士作为学位教育,全部面向在职人员,学习期间,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学习期间也不转档案、人事、工资、户口关系;4.课程设置上有较大区别:会计学硕士作为学历教育,重点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如财务理论、会计理论、审计理论、国际会计等会计相关知识,会计硕士作为职业教育,则偏重于实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5.毕业证和学位证有区别:会计学硕士既有管理学硕士学位证,也有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而会计硕士则只颁发国务院学位办统一印制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证书》,有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证,没有毕业证。

会计硕士和考会计学的研究生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船家女
虑求
具体到会计学而言,会计硕士属于专业学位硕士;会计学硕士属于学术型硕士。两者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有所不同,后者以培养具备科研能力的人为主,会计专硕简称MPAcc,培养目的是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会计专业硕士与会计学硕士,各有侧重,其招生办法、教育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需要突出职业要求,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 区别会计学硕士会计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不同: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学制一般为三年。主要以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强调团队合作、注重培养创业型、职业化素质,学制一般为两年。 培养方式不同:从2014年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实行自费,同时辅以合理的奖助金。会计专业硕士主要以自费培养模式为主,设有部分奖学金。 课程设置不同会计学硕士偏重于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如财务理论、会计理论、审计理论、国际会计等会计相关知识。会计硕士偏重于实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会计专硕和会计学硕哪种好

顿悟
煤气灯
具体到会计学而言,会计硕士属于专业学位硕士;会计学硕士属于学术型硕士。两者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有所不同,后者以培养具备科研能力的人为主,会计专硕简称MPAcc,培养目的是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会计专业硕士与会计学硕士,各有侧重,其招生办法、教育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需要突出职业要求,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 区别会计学硕士会计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不同: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学制一般为三年。主要以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强调团队合作、注重培养创业型、职业化素质,学制一般为两年。 培养方式不同:从2014年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实行自费,同时辅以合理的奖助金。会计专业硕士主要以自费培养模式为主,设有部分奖学金。 课程设置不同会计学硕士偏重于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如财务理论、会计理论、审计理论、国际会计等会计相关知识。会计硕士偏重于实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考研中的会计学和会计硕士有什么区别?

不得其真
九三年
 一、关于会计学与会计硕士的区别 1、关于初试区别  (1)会计学是学硕。 考试科目初试为:数三、英一、政治、学校规定的专业课(比如:管理学、会计、财务管理等),总分500分。 学制三年,能读博士,学费偏低,也就是传统意义的研究生。学硕的期间需要帮助老师完成论文,做研究的比较多。学硕的导师在复试的时候就要确定了。  (2)会计专硕,分为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两种。 考试科目初试为:英语二、管理类联考综合(包括:初数、逻辑、写作三部分),总分300分。 学制一般为2年,个别院校为2年半,学费偏贵,一年10000以上,甚至3万以上。专硕有实习要求,实习机会比较多。专硕实行双导师制度,校内校外各一个,并且一般是到校报到后才会统一组织选导师。  会计专硕在2012年进行了考试改革,与MBA考试科目类似。改革后考试内容为:  一、初式考试科目初试为:  上午:管理类联考综合(200分,180分钟)(包括:初数、逻辑、写作三部分)。  下午:英语二(100分,150分钟)  (1)英语二,相对英一来说比较简单,题型和英一相似,但题目整体难度较小。    (2)初试199类管理类联考综合考试介绍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是招收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比如MBA、MPACC、MPA、MAUD)而设定的全国性联考科目,其科目编号为199。与之对应的是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科目编号为396。  1、考试时间:3小时,180分钟(上午考试)。  2、总分:200分(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  3、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4、考试科目:数学、逻辑、写作三部分。  数学, 题目内容为高中和初中数学,不包括大学高数,和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的数学题目相似,25题,75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  逻辑,也和公务员行测考试的逻辑部分题目相似但是难度大些,30题,60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以及相应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试题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写作,有两篇,论证有效性分析(600字,30分)和论说文(800字,35分),其中论说文。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若干要点,评论该论证的有效性。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每次考试为其中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命题或材料所给观点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6、考试试卷结构和题型。 (1)数学基础,75分,有以下两种题型:  1. 问题求解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 条件充分性判断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逻辑推理,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3)、写作,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  2、关于复试区别  最近几年会计学硕逐渐缩招,难度加大。会计专硕考试科目简单,学制短,目标培养实用性人才,并且招收名额很多,一般财经院校都在50人以上,很多本专业的考生选择此考研。由于初试不考专业课,同时越来越受到跨考考生青睐,每年报考人数激增。  (1)初试、复试所占比重  1、会计学硕一般的比例为60%:40%。  2、会计专硕的初试和复试比例为50%:50%,有的学校甚至40%:60%,复试比例占的比重很高。 3、 复试刷人比率每个学校的情况都不同,好的学校很高,差的学校低点或者没有。具体可以自己百度查找心仪院校的比率和情况。  (2)复试内容 1、会计学硕一般为综合面试(回答专业课问题、小组讨论、自我介绍、英语面试等),个别好的财经院校会有专业课加试且相当严格。具体面试内容可以自己搜索心仪院校2015年复试公告。 2、会计专硕为专业课笔试、政治笔试、综合面试(回答专业课问题、小组讨论、自我介绍、英语面试等)。具体面试内容可以自己搜索心仪院校2015年复试公告。二、关于考研时会计学分数比会计专硕高的原因相信看了上边关于会计学硕和专硕的区别介绍,你会明白,会计学(总分 500分)比会计专硕(总分 300分)考研分数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总分相差很多。

会计专业主要学什么?

伦勃朗
战记
会计专业主修课程有管理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会计电算化、高级财务会计、管理统计学。会计专业是研究企业在一定的营业周期内如何确认收入和资产的学问。会计师除了准备财务报表以及记录企业交易行为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参与企业间的合并、质量管理、信息技术在财务方面的应用、税务战略以及很多企业的管理决策活动。会计专业领域涉及面广:鉴证,审计,税收,公司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破产清算,法务会计,预算制定,商业咨询等等都是会计专业将要涉及的领域。专业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谁知道会计专业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和各自侧重点吗?力求详细直白

伏于岩穴
红天秤
1. 学硕专硕之分的由来1.1 就业形势决定硕士必须扩招由于本科扩招严重,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每年产生数以万计的毫无实践经历和工作技能的待业毕业生。对政府而言,待业人数的逐年增大,社会不安定系数逐年递增,怎样把莘莘学子入岗就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企业而言,找到优秀人才也相当不易,而中国人有高学历情节,高学历是人才的重要指标。所以,硕士在就业大军中优势明显。于是政府明白了,解决就业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把学生送入学校攻读硕士,既减少待业青年,又能培养企业认可的人才,何乐而不为呢?所以,硕士扩招势不可挡。1.2 科研形势决定硕士必须缩招何谓硕士?硕士是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定科研创新能力之人,甘于放弃功利而坐冷板凳苦心钻研之人。但是,随着硕士的扩招,研究生成为就业的跳板,功利主义四处开花,风气败坏,没有人愿意攀登科学高峰了。同时,导师也不把研究生看成高等人才、中国科学的未来,而是敛财工具。这导致硕士质量严重下降,逐渐连硕士就业也成困难。为继先人之绝技,维持科学和就业的可持续发展,硕士缩招势在必行。1.3 政府解决方案——学硕专硕之分就业形势决定硕士必须扩招,科研形势决定硕士必须缩招,貌似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政府作为老练的和稀泥者,果断使出杀手锏——分硕士为学硕和专硕!政府希望,从一开始,考研者就主动举手示意,究竟是为就业考研还是为科研考研。前者是为专硕,后者是为学硕。传统的硕士都是按照培养科学家的方案来培养学生。事实上,社会不需要这么多科学家,大批量培养科学家也是天方夜谭。按照原有方案培养学生无疑是耗费科研经费,浪费学生青春。所以学硕专硕之分是政府一箭双雕的高招。而且学硕比例必然越来越低,专硕比例必然越来越高。2.专硕之地位专业硕士早已有之。专业硕士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为目的。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之前规定的是应届毕业生不能考,只有工作两年之后的人才可以考。这是由于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专业基础较扎实,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薄弱,哪些知识工作中常用,无论学习规划还是学习目标都更有针对性。导师对专硕的培养自由性较强,只需在关键时候给予必要指导即可。不过09年的时候应届毕业生可以从学术硕士调剂到专业硕士。应届生可以直升专硕是形势所迫的产物,名为硕士,却已经失去硕士培养的初衷。这些专硕应届生既不像学硕那样接受循序渐进的科研能力和思维的培养,也不能像有工作经验者那样自主性针对性较强的汲取知识。导师究竟怎么培养他们呢?既要区分于学硕,又要区分于之前的专硕,不伦不类。何况导师真的有时间仔细推敲培养方案吗,更可能是放养式的给几个项目做做,最后写篇论文毕业罢了。专硕目前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3.学硕专硕之前途学硕专硕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两者是平行的,前者向着学术,后者向着应用,前者是小部分人,后者是大部分人。但是改革后的专硕毕竟是新生事物,就总体而言,在一段时间内其认可度要低于学硕。这段时间是多久呢?我想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二十年。时间长短完全在于培养方案。如果方案得体,即确实能培养出极具应用能力的人才,很快专硕的认可度就会超过学硕。专硕有一个王牌优势——进公司实习。很多企业会留下表现优秀的实习生,毕竟企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可是从目前浮躁的气氛来看,应用型人才更像是一种口号,笔者很难搜索到关于专硕的系统的培养方案。两年时间再除去写论文和上课,究竟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个问题。还有一种说法,两者的教学一样,差别仅在于毕业论文和直博。专硕毕业论文对理论要求低一些,容易过;专硕不能直博。不过从政府的态度看,政府绝对不会偏向学硕,反倒是会偏向专硕。近几年学硕的培养的确差强人意,而解决就业问题是当务之急。所以政策上绝对会大张旗鼓的宣传专硕,并且专硕的待遇也不会比学硕差。只要有政府支持,从长远看,专硕总有一天会超过学硕。而学硕呢?当然保持原来的教学风格,培养着理论和实践有点脱节但认可度较高的所谓学术型人才。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专硕的存在,学硕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或许不久的将来,学硕又会变成精英教育,学硕会越来越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究竟报考学硕还是专硕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的考研目标是搞科研、考博士,那么学硕几乎是你的唯一出路,你要义无反顾的报考学硕;如果你的目标是就业,同时对自己的实力较有把握,安全起见最好报考学硕,实在不行也能调成专硕,万一将来想混个博士学位,直博是条捷径,既省时又省力;如果你就是想混个文凭就业,同时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把握,直接报专硕,专硕也是双证,完全满足企业对学历的虚荣心,不要怕有歧视,即使有也是短暂的。学硕也好,专硕也罢,只是学历的一种形式。人的前途终究不是靠学历来决定的,还要靠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