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问,中国什么时候恢复的高考,什么时候恢复的研究生考试?谢谢…

砂器
彗星日
1977年10月21号,中国各大媒介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 恢复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与过去的惯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的,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取消的考研报名可以恢复吗

滩纯
雨中曲
不能恢复,只能重新报名。若考生取消已交费的报考信息或因网上支付操作不当、网络故障等原因造成同一个报名号重复交费,由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结算后进行退费处理。退费一律返回考生交费时所用的支付账户。请不要急于在交完报名费后立即注销支付账户,否则将给退费造成麻烦。退费到账通常需1至7天,特殊情况可能延至半个月左右,请考生随时关注支付账户的到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客服联系。扩展资料: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费网上支付实施步骤较为复杂,涉及部门和工作环节较多,因此以下情形不予退费。考生未按规定时间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的,不退报考费。已报名考生未参加考试的,不退报考费。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

大家考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复通为一
居于窈冥
一般情况下,大四考研,大三就开始复习,差不多是一年半的时间,很多人说大一来了就开始复习,我就不太赞同这大一复习。首先考研是一件很严肃的问题,刚刚脱离高考的艰辛,没必要急着立马进入战斗模式,尤其是在大一的时候,学校活动非常多,体验一把大学生活更有意义,以后十年二十年回顾往昔,你会发现最美好的时光都在大学。第二点就是考研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一旦开始复习,中途就不要有停顿,如果你大一开始复习,在一个没有压力没有研友陪伴的环境下,想要一直坚持到大四,诉我直言,很难。与其大一边学边玩,最后没玩好也没学好不如等到大三在开始复习。考研是需要下决心的,你为什么要考研,如果失败了怎么办,明年还要不要考,这些问题在考研之前都要想清楚了。今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238万,相当于又要参加一次“高考”了,既然难度压力都这么大,那决定了要考就好好复习,不然就干脆别考,抱着试试的念头你肯定会沦为陪衬,平白伤了自信心。所以我认为大三开始复习,用一年半的时间考上心仪的高校。也不要在网上问能不能三个月考上研,我身边就有,但是那是他考了三次,第三次的时候才复习了一个半月跨专业考上复旦大学的。这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才能不走弯路,两个月考上。所以,还是大三的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好,认认真真准备一段时间,开始考研,大家抓紧复习吧。

已经工作了,怎么安排考研时间?

陆贾
汝故惧也
下半年辞掉工作吧,否则考上的概率很小利用好平时琐碎时间看看单词,背些需记忆方面的资料,晚上下班或周末最好去附近的大学、图书馆去看书,不要在家里看,这样效率会很高。复习时间还要看个人每个科目的具体情况,如果英语、数学比较差些,目前就多花些时间在这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提高成绩的科目上。关键是要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晾网的,只要决心考了,就要排除一切杂念,坚持考完最后一门。祝你顺利!

考研结束后该做些什么?

小狐仙
1.预估成绩。考验结束后,不要抱着万事大吉的心态,而是要根据各大考验网站提供的答案,来预估自己的政治和英语成绩。通过向老师和研究生学长请教,来预估自己专业课的成绩。2.做好预案。根据自己的预估成绩,提前做好面试的等各项准备工作。考试过后,因为马上就是春节,所以留给大家的时间并不多。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成绩,做好各项预案。3.本校考生。本校考生在考研中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如果自己估分较高,把握较大的话,建议提前和导师联系,要记住好导师是很抢手的,联系晚了,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因为考本校的研究生,所以和本校研究生沟通也很方便,可以去和本校的研究生聊聊,聊聊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4.外校考研。选择考外校的学生,大多是平时学习成绩好,而对自己的学校又不满意的人。由于信息不对称,考外校研究生有一定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考外校的学生更要积极主动的和外校的导师和研究生联系,了解面试及专业设置等方面的情况。可能有的人会说不认识导师,不认识外校研究生。但是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你去努力总会找到办法的。现在各个学校的研究生网站上都有导师的办公室电话和邮箱,同学、朋友、亲戚可能会在那个学习上学或工作,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渠道。5.成绩不理想。如果考试成绩不很理想,但是能过线的话,那就要更加小心。二次调剂就是能否考验成功的关键。一定要提前了解本专业的哪些学校名气不大,但实力很强。要通过网站、论坛等方式来搜索可以调剂学校的信息,给自己列一张备用清单,以免到调剂的时候病急乱投医,有效提高二次调剂的成功率。6.做好其它准备。如果自己的成绩确实很糟糕,那么也不要心灰意冷。以后还有机会,可以重新准备,来年再考。考研也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就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利用寒假这段时间来寻找工作,或者准备公务员考试。反正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自己努力,都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考研,不知道怎么办

激光师
体认
第二个基本原理:人生中普遍存在的二八原理 这个原理本来是市场营销里面的一个基本原理,意思就是80%的利润来源于20%的客户。2003年的时候,连线杂志主编出版了一本所谓的《长尾经济学》,试图用长尾原理挑战二八法则,本人简单的看了一下这本书,长尾原理在部分领域和部分条件下是适用的,比如亚马逊等销售模式,但是在普遍的情况下,仍然无法挑战二八法则。 在考研的复习中,其实这个原理最简单的体现就是:你用你20%的时间,复习了考研中最后考到的80%的知识点,你80%的时间复习的知识点最后都是没有考到的。在考研中如何去区分这20%和80%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在考研中,80%的考点是非常固定的,特别是数学、政治和专业课。但是往考纲给的范围非常宽泛,这80%的考点只是他所给范围的20%里面。我们的目标就是在短时间内,抓住这80%的考点,努力击破,基本上考研就没有特别大的问题。要想抓住这20%的考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仔细把最近5年的真题研究3遍以上。对这些考点,我们需要花80%的时间去掌握。而其他剩余的总考点的80%,往往只占据我们考研分数中的20%,对这些80%的考点所对应的20%分数,根据自己研究本专业考研真题的经验,几乎不会考难题,都是考基础,所以我们只需要花时间掌握最基本的东西。这个在数学上特别明显。在下篇中本人会重点论述。一、考研中的时间规划不支持那种挑灯夜战的疲劳战术,学习这东西是非常讲究效率和方法的。考研阶段基本上早上6:30起床,晚上11:00睡觉,认真学习时间从早上8:00到晚上10点,除掉吃饭之外,学习的10个小时时间都是非常高效的。整体来说,这个科目的复习基本模式是:0——50天专门攻数学和英语。第50天以后4科一起复习。就是政治千万不能复习得太早。至于各个时段学习什么,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安排。对于各科选择什么资料,下面将分别论述。二、英语90天详细复习计划:第一个阶段:前面20天的时间这个阶段安排20天,主要的任务是熟悉英语考研的核心词汇,先简单做几篇阅读练练手。在这20天里,你每天必须花2个小时的时间在熟悉考研词汇上,争取通过这20天,考研的词汇掌握75%以上。然后在这20天,每天保证做1——2篇阅读,了解考研阅读的难度。我觉得这个阶段用王长喜那一本或者类似的资料比较好,它的编排就是选择了25篇考研真题阅读,并且附上核心词汇。每一篇里面都有精准的翻译,加上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个阶段,因为这些核心词汇的重现率基本上都是70%,这些基本语法知识也是以后常用到的。在这个阶段20天的学习中,要达到以下目标:熟悉考研词汇,对大概1000个核心词汇熟练掌握;熟悉阅读中常碰到的长难句语法结构;大概知道考研阅读的难度;要保证对做过的每一篇文章都能精准的翻译。第二个阶段:第20——30天这10天里面,你基本的任务就大概做完5份真题,一份一份的做,认真做。你不用掌控时间,反正整张试卷全部做完就行了。其实这个阶段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测你的水平,而是为了实际的了解历年考研真题的出题思路和难度。你完全可以不管自己做得多少分,通过这个训练,你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认识真题、了解真题。第三个阶段:第30——60天这个阶段你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进入各个专题复习了,从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作文各个击破。这个阶段建议大家买一本系统的讲解各个部门解决方法和知识点的资料,资料的话本人还是推荐王长喜的《80天英语过关》,因为这本资料的确很不错。他对每个部分的解决非常透彻,特别是出题的规律和思路。这本书上把这部分内容编排为45天搞定,显然太长了,一定要30天搞定。在完型部分,基本上这个部分是很难提高的,大家的目标保证5分就足够了。这个部分在复习的时候注意掌握一些常考的体型还有固定搭配。在复习中,对真题里面的词汇重点掌握就足够了。切忌花太多时间。第二个部分是阅读。其实个人觉得阅读时最容易搞定的,因为历年来的阅读部分的规律是最稳定的。你一定要在这个阶段的差不多15天集中训练中,大概达到以下目标:熟练掌握考研中经常考的6中文章结构,就是所谓的观点论述型、信息传播型、信息匹配型等,每一种文章结构它的文章构思都是完全一致的。而且脉络非常清楚,在后面的题目中,至少有2个题诗需要你来理解文章的构思和脉络的。第二个目标就是掌握考研中经常出题目的9个地方,比如什么文章首尾、举例子处、转折处等。基本上来说,这几个地方考研的时候是100%会出题,而且每年出题的思路都是一样的。对应的比如有以下几种题型:1、请问第一段或者某段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请问第一段或者某段的作者行文的逻辑是什么?3、请问某段为什么举某个例子?举例的逻辑是什么?4、根据倒数第一段或倒数第二段的内容推断作者的潜意思、5、解释文章中某个生僻词语的意思?6、下面的哪一个选项不和题目中的问题构成因果关系?7、作者或者文中某人的观点态度?8、就文章中的某一个细节处出题,比如说是考察因果关系、包含关系。9、文章的标题基本上考研阅读中就这几类题目。如果你熟练掌握了文章的脉络,就算文章很多单词读不懂,大部分题目都是可以做出来的。很多时候做错题目不是对文章不理解,是对选项理解不透彻。所以请大家在这个阶段复习的时候高度重视文章的结构,重视总结真题中的出题规律。基本上照这样做了,只要你英语基础不错,题目别变态,80%的目标不难实现,70%的目标可以保底。针对新题型,因为新题型阅读量特别大,而且阅读难度往往不小,所以做起来时间很紧张,我给大家的意见就是不要拘泥于文章的内容,而是从文章的结构去把握,只要把握了文章的结构,特别是句句之间的关系,新题型对60%完全没有问题。我在复习的时候基本上忽略点文章内容的,但是我的成活率一直很高,这个有点像四级中的快速阅读,方法胜过一切。而对于翻译,这个的确没有什么好方法,慢慢去积累各种语法知识和词汇量吧,然后配上适当的阅读。对于作文,作文大家应该高度重视,千万不能准备得太晚,如果大家抱着临考前准备模板的心态,那作文必挂无疑。我的观点是,在这个阶段,就是一开始就大致阅读以下考研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大概知道考研作文时怎么回事。然后在这30天里面,每天花30分终的时间读上2篇范文。这阶段只要照我说的做完了,你的英语基本上已经复习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了。第四个阶段:60——80天这个阶段20天的时间主要做以下几件事:1、把未做完的5分真题认真做完,然后把之前已经做过的5份真题再理一遍,你一定要保证你的真题至少做了2遍以上,不然没有效果。2、开始有选择对作文进行突击。选择几个比较好的热点问题,每个问题大概练笔1篇。切忌,考研作文考前一定要训练。不训练一定会死得很惨,除非你英语本身很好。这个阶段的任务是一个巩固提高的过程。通过这个阶段,你的英语水平已经有质的提升。第五个阶段:第80到90天这个阶段是一个收获的过程,经过这个训练之后,在这临考前的10天,你基本上可以很轻松的做上5分模拟试卷,不用太多,所谓的押题都是彻底的假话。基本上就是一天做一份的速度吧,剩下的时间理一下作文,还有回到前面的各个章节,把之前的一些做错的题目在理一遍。通过这个过程,你会发现你基本上可以保证做模拟题除作文之外得分在45分以上。考研英语的复习本人认为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吧。当然由于考研的英语时间比较紧,解题技巧非常关键。一般所谓的大师是这样给我们规划时间的:完型:20分钟,阅读:65分钟,新题型:20分钟;翻译:30分钟,作文:45分钟说实话,如果你按照这个去安排你的考研,基本上你必挂无疑。这个时间安排完全是建立在不了解考生实际水平的情况下。个人觉得这样比较合理:先做4篇阅读部分,这个决定了你的分数,分值最大,这个部分保证时间,差不多保证70分——80分钟来完成,保证30分。这个部分一定不能丢分太多。然后是新题型,新题型差不多20分终,保证得6分。再做翻译,翻译差不多25分终时间,这个部分保证5分吧;然后是作文,作文保证45分钟。最后来做完型。切忌切忌,一定要把完型放到最后来做。用10分钟完成。请你相信,就算你非常牛逼,完型最多得7分,就算你很差,完型也可以保证4分,这个基本上没有差距,一定不能为完型浪费时间。在英语阅读的答案设计里面,本人发现一个很简单的规律,就是5个选项,ABCD肯定一样有一个,另外某一个选项有两个。所以基本上,只要有2个题的答案你能拿得准,对这种博弈掌握了方法精髓。基本上,这篇阅读你能对100%。本人每次做的时候都是这样,我经常80%的成活率,一般是有三篇成活率100%,有一篇是20%,或者有两篇成活率是100%,某两篇成活率低一点,最终折中也能保证成活率。但是这种方法的弊端就是一个错其他的相关的全部错了。举个例子:比如你已经确定1.2两题的答案是BC。另外三题的答案分别是这样的组合第3题在AD中选,你4题在BD中,第5题在CB中,基本你可以确定第三题正确答案一定是A。第4题一定是D,第五题在C\B中来选,成活率肯定很高。不同的问题答案的分布不一样,你只要经常摸索题感可以非常强的!英语的复习方法就这么多!相信我,英语攻破65分绝对不是问题,我那个同学73分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前提是你必须得努力,必须早点准备作文!三、数学90天120分复习规划(以数学三为例,但是方法大同小异)数学应该是很多人非常头疼的一门,特别是一些女生,大家都觉得英语只要努力肯定可以攻克,但是数学不行,我认识的很多人不敢考研竟然是觉得自己搞不定数学!我觉得好玩又好笑,其实在所有的科目里面,数学史规律性最强的!因为原因很简单,数学是一个工具,在考试的时候,考察的只是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计算能力,每年考点和题型都是比较稳定的!非常稳定!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规律,一定可以!我们先设定一个目标:总分: 120分这里我们用减分法规划分数:确保选择题和填空题只错3个,加起来损失12分;然后高数里面一个关于中值定理的证明一般都很难,往往只能做一部分,假设扣掉8分;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的大题都很简单,一般都会做,假设因为步骤问题扣掉10分!这样你的数学还有120分!复习时间:90天的计划,每天保证3——4个小时左右复习时间复习资料的选择:几乎所有人的共识都是数学最好的复习资料都是真题,不管是考研的人还是辅导机构。本人的观点是,最好的资料是课本和真题!如果你是一个数学基础本来就比较好的人,那你有课本、一本李永乐的真题、再买一套模拟题,大概10份左右,这个题量完全够了!如果你是一个数学基础差的人,那除此之外,你在买一本比较薄的复习全书,有选择性的做一下!在数学复习中几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数学因为是考研里面需要准备时间最长、而且分值最大,也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科目,所以大家在复习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最前面提到的几个原理在这里表现得非常突出!首先是2/8法则,你必须得首先承认一点,在考研数学中,对大部分人来说,起码有10%的题诗不管你如何努力,最终你都还是不会做的!这些题目就算在复习中你就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考试的时候也要把它留在最后来做!我们必须开拓自己的蓝海,使用差异化和聚焦战略重点拿下基础题,保证120分的高分!而且在数学中量变质变原理很突出,有时我们感觉自己复习很好了,如果没有足够的做题量,肯定不能实现质变,但是可能我们只要稍微的有一些练题经验,可能数学一下子就突飞猛进!第一阶段:0——30天这个阶段每天安排3——4个小时的时间,基本上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就是保证用20天的时间把高数、线性代数的课本大概理一遍,理的时候同时做一下课本上面的例题,保证对每一个知识点都熟练掌握!然后在回头用10天的时间重新理一遍,把部分课后习题做一遍!一定不要嫌弃这些题目比较简单,每一类题目都要认真做!其实根据本人的经验,所有的考研真题都来自于课本习题,只是说部分真题比课本习题难,部分和课本习题一个难度!在这30天里,你必须保证把课本看3遍,大致的习题会做!第二阶段:第30——45天这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去研究最近5年的真题,一套一套的做,不需要给自己限制时间,认真去专研考研真题的出题思路、题型和难度。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通过5年真题的系统梳理,掌握考研真题的难度、出题思路和大致的考点!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如果做题做碰到某一个知识点不理解的,赶紧回到课本,把课本上相对应的知识点再梳理一遍!通过这个阶段的训练,你一定要把握自己的强项和弱点,知道自己数学的哪一部分比较弱,知道数学的某一个知识点怎么出题!根据本人的总结,数学三中常考的知识点无非以下几个:高书中:1、关于函数的连续性和导数的存在、定义问题,重点掌握函数的左右连续,和单侧导数的概念、求法,这个部分一般是选择填空题,需要对概念的理解很深!每年必考!2、极限的求法。求极限的方法就那么几种,一般就靠罗比达法则和等价无穷小,不管怎么变,换汤不换药!一般考大题,难度中等。3、中值定理的证明。这个大题综合性强、难度大,一般人可以只做第一步,第二部直接放弃!4、定积分的求解和应用。这个部分必考,而且往往需要极坐标化解定积分。题型多变,灵活性较高。可以出现在试题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需要多加练习!5、求解多元复合函数的导数!这个题目的难度从来没有超过课本上面例题的难度!一般是大题!6、求解二重积分。一般是一个难度适中的大题,这个题目要不就是需要用到函数的奇偶对称性化解,或者就是极坐标积分!这个题目千万不能失分!7、求解函数的极值问题:这个部分可以是传统的一元函数求极值;也可以是应用题;也可以考察拉格朗日极值函数;还可以通过极值的一些方法考察不等式的证明!这个部分的题型、难度等很灵活,不是很固定,应多加重视!8、求解微分方程:这个部分的题目一般都是送分的!同样,你也可以对线性代数和概率论部分做如上的总结,线性代数每年的考试题型更加固定和常规,基本上没有考过特别难的题目!第三个阶段:第45——60天这个阶段主要是查缺补漏。我个人的观点是,对很多数学基础好的人来说,复习全书式完全没有必要做的。因为像陈文灯等人编的复习全书题量太大,而且题目很偏,完全没有必要!大家应该买一本体量和难度都始终的全书,根据自己上一阶段的复习情况,对弱的地方做一下全书,对基础好的部分,基本上可以跳过。15天攻破15个弱点,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第四个阶段:第60——75天经过以上几个阶段的训练之后,其实你的数学基础应该很扎实了。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练习,大量的练习,没有其他捷径!这个阶段最好的资料就是李永乐的考验真题,把他的真题按照相关的章节编排,全部做完!第五个阶段:第75——90天这个阶段是一个冲刺阶段!大致做上10分左右的模拟题,严格的控制时间,基本上数学问题就不会太大了!数学的考试技巧也很重要,请大家相信,在数学里面,肯定有一部分题目不管给你多少时间,最终你都是做不出来的!在做题的时候,做完选择提空之后,大题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挑着做。对高数部分的证明题,可以放到最后来做!这个一定要注意。四、政治60天70分规划目标:选择题35——38分,大题:35——38分,总分:70分左右!复习时间:后面60天,每天2小时左右!政治的几个复习关键:不要题量过大,不要故意去看非常偏的知识点!政治的复习不要过早。政治的复习千万不要去背,重在理解。在复习中以多项选择题为重!第一阶段:0——20天这个阶段没有什么好说的,好好的把那个课本理上2遍,不要在乎记住多少,在于要多理解党的精神!第二个阶段:第20——30天买一本600题之类的做一下,不需要做太多的题目,单选和多选各个做600题差不多了,在做的过程中注意一点,如果碰到知识点没有记住的,一定要回去看看课本。第三个阶段:第30到40天集中精力做上15套多选,每一套33题那种,不要管成活率多少,认真做,认真记。同时买一本那种讲解考研政治要点精编的书,每天在垃圾时间看上45分钟左右!第四个阶段:第40到60天每天做一套模拟题,只做前面的选择题!大概做上15套吧!同时花一个片段的时间去攻破时政热点,大概需要一天的时间!同时,买一本那个考前20天记忆手册,大概每天看2——3个知识点,在10天内把它理完一遍!在最后的临考前10天。把之前做过的选择题做错的多看几遍。然后重点攻克几个大题的出题点,一般考5个大题,这5个大题的出题范围肯定能锁定在15个大题范围里面。大家重点攻破这15个范围即可。政治是大家最不用担心的,基本上都能过,而且分数差距不大。五、文科专业课60天复习规划复习时间:后面60天,每天2——3小时左右!考研的专业课,以武大经管为例,有以下几个典型特点:1、题目很傻,基本上都比较基础!2、题型稳定,变化不大;3、考点稳定,题目的重现率比较高;4、有本校保护,本校的专业课分数一般都比较高,而且彼此分差不大!所以大家大可放心专业课。专业课基本上不用什么资料,就做一下最近几年真题即可。如果是理科的专业课,可以稍微买一本习题集。复习规划很简单第一阶段:第0——20天认真理完指定教材,对部分大部头的教材,在看的时候必须加快速度。大概在这个阶段把教材看上2遍。第二阶段:第20——30天研究最近5年真题,掌握考点和规律。第三阶段:第30——50天根据真题情况,回头认真理一遍课本上面的重点知识点。对部分重要的知识点,理科要加强做题量。文科不必。如果你是文科的专业课,一定要整理知识点,详细的整理,在这个阶段里面。第四阶段:第50——60天大概的做一下真题,随便做几分模拟题。考研专业课的时间肯定是够的,而且题目基础,不需要练很多题目,重在掌握基础.其实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的专业课,复习的时候复习思路都是大同小异,重在课本和基础,要跳出题目的本身,高屋建瓴的来看知识点,掌握知识点。经过以上的规划和分析,相信你对考研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本人所列的方法可能比较适合于相对来说学习效率比较高、智商也还不错的同学。这不是绝对正确的方法,只能说提供给大家参考。大家在看的时候学习精华即可。方法其实没有好坏之分,主要是要适合于自己的情况。大家重点在掌握前面列出的那些定理和法则在我们生活中 的真实含义。六、心态与锻炼心态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的个人建议是找一个伴,能时常交流一下复习心得、不怨得怨失的、会安抚人的、时常说些激人奋进的话得、不沾沾自喜的人一起复习,这样会事半功倍。还有,后期心理因素很重要,千万不要面对困难轻言放弃,比如说遇到脖子不舒服、背部疲劳、头晕脑胀,这些困难都是可以通过合适的锻炼来恢复的!(感谢百度文库和网友提供原始初稿)参考资料: http://wenku..com/view/de11054a852458fb770b56cf.html

在家准备考研期间怎样安排一天的时间才健康?

吉祥止止
风起北方
每天早上5:30起床,跑步30-40分钟,然后回家洗刷,之后背背考研英语单词和文章。 白天主要是复习专业课。 7:30早餐,饭后要稍微休息一下,8:30—12:00学习,以一个半小时为一节,中间休息半小时。 13:00—14:00午休恢复精力,14:30—18:00学习,同样以一个半小时为一节,中间休息半小时。 晚饭后19:30—22:30复习政治。 保证每天晚上高质量的6个小时睡眠就可以了。 我也是在家准备考研的一份子,我的计划可是需要毅力去实现的哦,希望我们共勉!加油!劳逸结合,减少外界刺激!一直认为在家复习的效果是最差的,也可能是因人而异吧,你喜欢在家复习肯定有你的想法。自己把握规律吧

考研疲劳期的正确应对方法

殆而已矣
发型秀
可以这样做:安排好作息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注重提高效率。不但要有贯穿整个复习过程的长期计划,还应该有灵活机动的短期计划,并且随时根据自己的复习状态不断进行改进性调整。在复习疲劳期这一特殊时期,延续以前的复习时间并不科学,特殊时期就应该用特殊的方法对待。如果一味追求学习时间长,不仅使人精疲力竭,影响第二天的复习质量,而且疲劳烦躁的心情更会使人信心减弱。何况疲劳期的表现也反映了身体本身想得到休息的意愿,继续疲劳不但效率会降低,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一旦病倒,耽误的时间会,得不偿失。在疲劳期应该这样,学习是不能放弃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是关键。但是疲劳期的学习决不能贪多冒进,要尽量做到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比如可以在保证每天的单词记忆和阅读练习之外,把精力用在专业课的复习上。在复习疲劳期不能一味地自怨自艾,更不能有放弃的想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分配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尽量缩短疲劳期,消除个人疲劳的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状态。疲劳就意味着需要休息,适当的娱乐和放松反倒有利于学习状态的快速恢复。提前进入疲劳期的考生最容易出现松懈情况。如果疲劳期过早出现,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会出现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从而放松学习,甚至放弃考研。此类考生更要及时地调整计划,坚定自己的信念。进入疲劳期后,压力加大,情绪容易陷入低谷,尤其是女生,比较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可能经常会因为考研而心情郁闷。生活不顺,要学会自行调节。想办法让自己快点度过疲劳期的想法是好的,但如果自己不能很快调整,要懂得向他人求助。对于考生来说,家人、身边的朋友、恋人还有老师的积极支持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也可以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进行专业的解答和疏导。此外,要多跟人交流,除了生活中的朋友,考研论坛经常聚集着一群志向相同的研友,还可以向有过考研经历的人咨询,从他人身上获得支持和精神力量。这样就能很快卸下包袱,重整旗鼓。考研复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心态平和,压力适度才能走到最后。如果总是情绪低落,每天愁容满面,不仅复习效率低下,也很难坚持到底。复习疲劳期对那些始终保持乐观情绪的考生影响并不大,这就是积极心态的有利影响。考研不仅是对个人智力、体力、毅力的考验,更是对个人心力的考验,尤其在复习疲劳期,大多考生都疲惫不堪,谁在最“艰苦”的时期打好这一场心理战役,谁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这才是考研成败的关键。

离考研还有几天了 应该休息些什么

面包师
兴象
一、科学用餐,及时到校考生要有充足的用餐时间,最好在考试前一个半小时用餐完毕,否则会导致过多的血液用于消化系统,使大脑相对缺血,影响大脑功能的发挥。饭菜要清淡卫生,可选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一般在考前20分钟到达考场所在学校为宜,太早了,遇到偶发事件的可能性增大,极易破坏良好的心态;太迟了,来不及安心定神,进入考试角色的心理准备时间太短,有可能导致整个考试在慌乱中度过,造成不必要的失误。二.调整心态,沉着应考当考生来到考场后,往往会造成考生感到有些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可进行简单的放松训练,如做几次深呼吸,然后暗示自己:“我的状态不错,应该取得好成绩。”在考前几分钟应该自己安静独处,不要再和别人讨论知识上的问题,以免破坏自己胸有成竹的感觉。1、强化自信不管你现在是成绩拔尖,还是跟别人有一定差距,千万别忘了每天都带着信心起床。不论个人情况怎样,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同学基础扎实根底深,不论考试如何变,都能游刃有余;有的同学思维灵活敏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理解能力强,对考创新的活题尤为适应;有的同学阅读面广,视野开拓,心理素质好,抗挫能力强,善于超水平发挥。不管怎样,在高考前夕,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多自我责备,要多看、多想、多忆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激发自信心。每一个有杰出成就的人,在其生活和事业的旅途中,无不以坚强的自信为先导。希尔顿是世界酒店大王,现在他的酒店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但他起家时仅有200美金。是什么使他获得成功呢?希尔顿回答说: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自信”。 可见,信心孕育着成功,信心能使你创造奇迹。拿破仑说:“在我的学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一字眼。”正是这种自信激发了他无比的智慧与潜能,使他成为横扫欧洲的一代名将。在现实中,自信不一定能让你成功的话,那么丢失信心就一定会导致失败。很多成绩优秀在同学在重要考试中失利,他们不是输在知识能力上,而是败在信心上。2、优化情绪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生活中,情绪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象染色剂,使人的学习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老婆婆非常疼爱她的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均为小贩,一个卖雨伞,一个卖布鞋,这个婆婆晴天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整天哭泣,雨天又担心小女儿的布鞋卖不出去,又整天泪流。街邻叫她哭婆婆。后来一位先生开启她说:“我为你感到高兴。晴天您的大女儿的伞卖得好,雨天小女儿的鞋卖得俏。”婆婆听后,脸色马上转阴为晴,由哭到笑,街邻又叫她笑婆婆。哭婆婆变为笑婆婆的故事说明:同一件事,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情绪就不同,结果就两样。变换角度看问题,情绪自然调整过来了。在迎考复习和高考中,要学会转移情绪,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在情绪紧张的时候,听听轻音乐,哼哼小调,或伸伸手,弯弯腰,摇摇脖子,扭扭屁股;或漫步户外,看看云霞,听听蛙声;或与同学聊聊天,讲讲趣事,幽默幽默。考场上可做做深呼吸、望望窗外。3、自我减压临考前降低心理预期目标,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就是胜利。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复习与考试,对进入最佳状态关系很大。若把复习与考试看成一种挑战,会激发自己很快进入状态;把它看成一种锻炼,会以平和的心态投入;把它看成一次机会,会以积极的心态迎接。4、自我质辩自我质辩是心态自我调整的良方之一。比如,有“离中考越近,便越担心自己能力”的忧虑的同学,不妨进行如下自我质辩:自问:这种担心必要吗?自答:毫无必要,平时自己一向学习认真,虽不十分优秀,但只要认真做好考前准备,正常发挥,这次考试完全可以考好,根本不必为这无端的担心而苦恼。又问:这种担心有利吗?自答:没有,它有百害无一利,它松懈人的斗志,转移人注意目标,若不及早排除,到考后将悔之晚矣。再问:我该怎么办呢?自答:最要紧的是对考试充满自信,要有条不紊的地组织复习,扎扎实实地做好考前准备。通过这样自我质辩,心中的担忧也就化解了。5、积极暗示积极暗示能强化自己的信心,消除烦恼。消极暗示会降低人的信心,徒增忧心。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积极暗示,自我打气。“我行,我一定行”。“我潜力大”。“我进步大”。“我喜欢挑战”。如遇到自己实在解不出的题难题也不要忧心忡忡。从狐狸吃葡萄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并不是“自欺欺人”,而是 “聪明过人”之处。面对一颗自己确实吃不到的葡萄,与其在架下上窜下跳白费力,还不如说这颗葡萄是酸的,另找甜的——自己熟悉的、力所能及的,以长补短,同样可以成功。通过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驱散忧郁,克服怯懦,恢复自信,激发兴奋点,把自己的心态、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6、潜心每一步集中注意力关注如何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瓦伦达是美国著名的钢索杂技演员,人在离地几十米的高空走钢索,没任何安全保护措施,险象可想而知。但瓦伦达毫不畏惧,每战必胜。有人问他成功的决窍,他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走钢索这一件事,专心致志走好每一步,不管得失。”后来心理学把这种专注于做自己的事,不为其他杂念所动的心理现象称为“瓦伦达心态”。考生要想获得成功,就应有这种瓦伦达心态。不要无端地给自己预设困难,让自己还没开始就先怯场了。7、正常作息考前保证充足睡眠,蓄精养锐去迎接考试是非常必要的。挑灯夜战,以牺牲睡眠时间去进行题海战术是得不偿失时。殊不知题目浩如烟海,你再做一年、两年也做不完。头天睡眠不足,第二天大脑就处于半休眠状态,思维就处于抑制状态,结果复习无效率,考试就发呆。但也不能走另一极端,认为考前要松手大休一周,停止复习,专调心态,这也会适得其反。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如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紧张思维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如果突然停下无事可干,原来的生物钟就会打乱,心理模式就无从所适,考生会产生失落、不安和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所以考生在考前还是按原来正常的作息时间作息。8、笑对考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情与人内心体验是相互促进的。笑与自信的体验是一致的,相互促进的,充满信心使人微笑,微笑使人增强信心。考前与考中微笑,内心就会自然滋长自信的体验。考场遇到同学面带微笑,打打招呼就会相互鼓励,遇到监考老师面带微笑,主动问好,老师也自然向考生问好,这样在不经意中就消失对考场的陌生感、紧张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9、坦对现实既然参加较大的考试都有一点紧张,那就面对现实,坦然面对考场。四川理科状元张力以688分考入北大,他说:“我在考试时有点紧张,但是我想,这样的考试每个人都会紧张,谁在考试时调整得快,谁就能考得更好。结果,我坦然面对紧张,我得到超常发挥。”所以当你进入高考考场感到有些紧张时,不要过分在意,不妨提醒自己,这是完全正常的,高考状元也会紧张,相信紧张很快就会过去。考前睡得着是好事,睡不着是常事,也要坦然对待。因为紧张,夜不能寐的事情是常有的。这时最可怕的不是没睡好,而是因为没睡好而带来的失败心理——这回我完了。二十多岁,正是人生中身体机能最好的时候,即使一夜失眠,对第二天的考试也影响不大,而影响大的倒是自己先乱了方寸,恐惧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