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现当代文学考研咋考

审死官
鸡汤不说,干货先上!唔,我的公共课一般般,下面着重讲讲我的专业课复习,也只能分享我自己的一些经验,但不一定适合你。因为每个人的基础都不一样,网上的帖子有很多,但奉劝各位不要尽迷信经验,自己要有整理、分析、调合的过程。(文末最后有交流群链接!)先简单讲讲我考研前的个人情况:我来自普通二本学校,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次性通过大学四六级英语,平时也拿本专业的奖学金。报考暨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初试成绩401,政治71,英语66,文学基础128,阅读与写作136。【初试经验】英语:英语学习方法有很多,但不是每一种都适合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以为自己的英语基础还算不错,但不得不说,我被考研英语虐得挺惨的。因为没有及时转换方法,前期太轻视英语,以为自己可以轻松搞定。转入正题,单词!单词!单词真的很重要。不要太相信过多的技巧,其实如果文章读懂了,根本不用担心做题的问题,细心一点就可以避免那些雷区。我用的是红宝书,认认真真过了三遍以上,但到最后就是看着英文想中文,比较马虎,因为真的没什么时间了。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很多,但效率没有想象中好。因为重复做阅读,那些长难句有时还是读不准。从16、17年的命题趋势看,新题型、翻译、完型都比早年简单了很多,但是阅读的难度还是不变的。所以,阅读还是拉分的关键部分。我用的是黄皮书,从1997到2016刷了两三遍吧。之前我也以为第二遍刷的时候会记得答案,其实并!不!是!甚至第二次刷的时候,同一篇阅读我还错了四个,真的是心好累啊!!在前期可以多看英语文章(唔,手头上还有一本全新的2018何凯文时文精选,需要的可私聊),培养英语阅读思维和语感,到暑假的时候开始做真题。我是从五月份开始从1997的真题开始做,其实效果不大好。第一次做完之后第二次再做的时候,该错的还是会错!!那时候感觉心都碎了!觉得自己前期做了很多无用功。政治:从八月中旬开始,前期还是每天精讲精练+1000题,越到后面觉得越难背。尤其从十一月份开始,基本上每天在政治花四个小时。早上先背两个小时(前期是风中劲草,后期就是肖八肖四20天20题,反反复复融会贯通),背累了就动笔写写。晚上两个小时做一套选择题(包括做题和订正),当然订正这个步骤很重要,要学会把知识点总结,还要把一些相似的容易混淆的区分开来。后期这个时间段还要加入“时事与政策”。今年政治考题,肖老押中了很多大题。其实押题也是一年年运气的,16年就是蒋中挺押中的比较多。所以大家还是不要太过迷信押题,还是要全面撒网吧。但不得不说,肖老真的是一位良心老师,尤其是在复试备考阶段,他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有答疑的帖子,也很认真回复每一条评论。专业课我考的是现当代,3月-4月,过了第一遍的三十年,真的只是看而已,不过也是按着横向和纵向的脉络复习。刚开始看书,就是你充满活力但同时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这样看书对不对。前期跟着书本做了笔记,其实没什么用。最后背的还是习题册的练习题!(我用的是北师大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基础与实战练习》)比我自己总结的好多了。但实际上,从17年各学校的命题趋势来看,不再像以前那样,从练习册中抽出几道可以背诵的题,更注重学生理解的能力。比如暨大今年的简答题“从文学史的角度评述柳青《创业史》”,16年的题目“从文学史的角度评述胡适《尝试集》”。不仅仅是要求你知道这部作品的内容、主题、艺术特征,还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看到题目的时候其实是一脸懵逼的,差点就想选语言学的题目做了,起码我知道那几个会话原则的内容。后来我再静下来分析,《创业史》是十七年文学的经典,“十七年文学的成就和不足”我是关注过的,那把这些共性放到《创业史》中也同样适合。于是就列出了三个点:从主题上、从艺术手法上(还有一个忘了),注意的是,“评述题”最好也点一下弊端——塑造的农民形象过于理想化。所以说,背书的时候不要拘泥于一两部作品,一定要有时代背景的意识,从共性中找出个性。古代文学是我花时间复习最多的科目,因为暨大写作必考一道古代文论,多背古代文学可以有充实例子。虽然到最后简答和论述题我都没有选择古代文学的答。因为考的点我都没有仔细背过,一是“欧阳修的文学革新主张”,二是“明代中期的复古”。暨大往年的论述题都是出唐代的东西,今年明显有反押题趋向。今后,这一趋势应该会更加明显。前期看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书,比如龚鹏程讲文学史(颠覆性思想比较多,有点意思)、蒋勋讲唐诗、叶嘉莹讲唐诗(推荐!)等等,不要以为这些书对考试没用,也不要看完就算,看书的的时候还是适当写一点感想或笔记。复习古代文学主要还是看熟袁行霈那一套书,兼看骆玉明那套。袁行霈那套脉络很清晰,要掌握重点作品。先秦主要是知道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一般考选择题)、汉赋对应的名家名作、往后的唐、宋大家都要很熟,注重时代背景分析。元代比较少考(10年考了个《西厢记》的戏剧冲突),但近年的反押题趋势看,还是要熟悉。明清两代关注重点名著的艺术风格、人物形象、中心思想。到最后背书的时候,基本上是拎出一个关键词,就得扯出一大堆东西来。我是把目录都撕下来了,看着目录,自己复述线索。再是外国文学,按往年来看,每年必考一道思潮的简答。但是17年考的是“莎士比亚悲剧对古希腊悲剧的独创性及对后世戏剧的影响”、“从鲁滨逊划界的行为看早期殖民小说中殖民者如何确立自我主导地位”。鲁滨逊那道题一开始也是一脸懵逼。后来我想起它是18世纪启蒙文学里面的,就把启蒙文学的几个点,着重从“搭建理性王国”这个点铺开。看完这两门课后,已经到暑假了!把文学理论过了一遍,第一遍真的很痛苦,看完一句话也不知道他讲了什么。因为这时候对文学的把握还是很模糊的。建议可以先看看刘安海那本文学理论、陶东风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学习怎样论述问题,有利于阅读与写作)。看完第一遍只是留个印象而已。(文学理论最好放在最后一科复习,)对了,要注意教材每一章节后面的思考题哦。虽然复习的战线是9个月,但是到了10月份才慢慢知道应该怎样学习。前期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了,提醒大家真的要理解了再背诵。背诵的同时,看看练习册的习题是怎么论述的,要养成“讲问题”的思维。我选择的练习册:古代文学是齐鲁书社的《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现当代用的是北师大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基础与实战练习》、外国文学是唐红梅主编的《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册》、文学理论也是崇文书局的《文学理论教程辅导及习题册》最多人感到棘手的大概是“阅读与写作”吧。古代文论每年必考,推荐王运熙的中国文学史批评教程,平时拿个本子积累一下各种“范畴”的名句。比如“文品与人品”、“文学风格”、“真情”、“创作动机”等等,也可以积累西方讲述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什么重要论题。写作的时候,例子古今中外结合都有,就会丰富很多。这一个步骤很重要,想知道详细的可以私聊。我还看了一本《文学文本解读》(王耀辉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这本书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几个部分,教你怎么分析文本。不过,17年写作题也与往年不同,没怎么用上这些方法。有一道题是讲“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这是两个比较大的点,我把它看做是文学有无社会功用的问题,不知道到最后是否能够切题。下面分复习阶段谈一下各阶段的状态。3-6月:打基础,这段时间大多数人其实都不在状态,无论是学校的课程还是别人的打扰。不过这段时间也是自己摸索学习的过程。你会觉得很迷茫,你在质疑自己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不对,你在比较别人的复习进度怎么样。其实到最后你才发现,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7-8月:查漏补缺,把所有参考书目都过一遍。(我前期看书比较杂,到九月份才完整地过完一遍)这个时间段完全是自己掌握了。能在学校的尽量在学校,能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而且在学校有学习的氛围。一定要明确好自己这阶段要完成什么任务,以便开学后更好进入状态。9-10月 一进入开学,时间飞速啊!可能是因为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但是这个时间是最多人放弃考研的时候。因为秋招、考公什么的开始了。你会看到别人去实习获得多少多少经验感叹不已,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每天只会背书的傻逼。你会看到别人参与秋招很顺利地找到工作了,想到自己没考上又没工作经验的那个忧桑……这时候内心一定要强大!一定要想想自己考研的初衷是啥!如果这时候已经改变目标了,那放弃也未尝不是坏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一样的路。正是因为大家不一样,社会才那么多姿多彩嘛~11-12月 疯狂背书,尤其是背政治的状态。基本上每天4个小时在政治上。早上两个钟背大题:肖八、肖四、20天20题(其实到最后肖四是最牛逼的,不过也是概率和运气问题,16年肖四押中的题就比较少,所以平时多背一点,考试的时候就能多写一点);晚上就是一套选择题,练题感。我做选择题其实比较快,但考试的时候选择题比较难,我大概做了40分钟(平时都是20分钟)。考完之后也没敢对答案,不想面对。英语方面就是重温单词,做阅读以外的题。都是因为前期的单词基础打不好,到后期花费时间太多,做了很多无用功,淡淡的忧桑。专业课重点放阅读与写作(其实这部分应该在暑假中期就开始了,因为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到最后才开窍,颇有点临急抱佛脚,就显得很被动了。)其实这个阶段应该是狂背、各个科目融会贯通的阶段。最后注意,现在考研的题目越来越灵活,所以看书不要只局限于那几本参考书,可以多找几本同类型的文学史比较着来看,在图书馆文学类的书架多转转,常常会发现惊喜。平时也要多看期刊论文,关注目前学界的讨论热点。附上一些我看过的觉得比较好的书:(不一定都要看完,最重要是学会别人“讲问题”、解读文本的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自学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陈思和)《浮出历史地表——中国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丁帆)《中国现代诗歌艺术》(孙玉石)《文学理论基本问题》(陶东风)《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周志雄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暂时先想到这些,待补充)【复试经验】因为我的初试排名还算比较稳,所以成绩一出来,我就着手准备复试了,所以免去了很多调剂的麻烦,这是值得庆幸的。大概用三天搜集了资料、制定了要完成的任务。但是暨大复试的竞争并不小于初试,高分被刷、低分逆袭,一切皆有可能。复试准备期间,我把三十年、当代文学又翻了一遍,还着重看了丁帆的《中国乡土小说史》、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中国现代妇女文学研究》等等。基本上是每一个专题都找一本专著来看,比如十七年文学经典性的问题、先锋小说的问题。这个阶段看得最多就是论文。唔,现在觉得复试面试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你熟悉的作家作品,最好还能和其他相似的作家作品作对比。英语就问了我两个问题:你来自哪里?你喜欢电影吗?附上今年复试笔试题目(回忆版)一、论述题1.评论五四时期“人以群分”的现象及对文学史的影响。2.就具体作家作品谈,评价十七年文学短篇小说?3.谈谈你对“新世纪文学”的认识和评价?4.如果你是编剧,如何从小说过渡到电影?5.评议海外华文研究的热点二、文本赏析题(50分)赏析莫言《马的眼镜》(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莫言重新发的第一条微博内容)最后最后啰嗦几句鸡汤。在你决定考研之前,一定要有一个强大的动力和明确的目标。考研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简单,最难的是处理自己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经历彷徨、迷茫、犹豫、灰心的时刻,但是坚持到最后,总会有所收获。不开心的时候,写写日记,在文字中找点慰藉感。当然,这是作为一个侥幸成功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来讲的。有时候上天很残酷,或许你付出了很多,结果也有可能不尽人意,所以请大家慎重慎重再慎重。我的扣扣是叁叁舞芭艺舞酒艺贰贰,我自己也总结了“文学评论写作”的方法,有具体问题的都可以私聊。但是!我的经验只供参考,不是绝对的。另外,诸如“参考书目有哪些”、“历年真题”这些问题你们可以自己百度,考研的过程要学会搜集信息,这很重要。

现当代文学考研的这个排名可靠吗?请问这个难度系数是怎么得到的?

实诚
莫不入焉
http://..com/question/250477335.html这个比较可靠。您这个应该是跨考网的排名吧,是按照热度排的,复旦和兰州没那么差,内华东师范是容A+,全国第三。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哪个学校比较好?

大失踪
老铃铛
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民间文学 新闻与媒体研究 文学创作与研究这都是现当代文内学史里面的一些研容究方向,具体的学校考试的范围不一样,不过大的趋势是文学类的考研慢慢开始实行大综合,即中文4年必修课基本上都考试。文学类的研究生就业基本上是老师,记者,编辑,公务员等,不是很乐观,因此还是去些好的学校吧。北大,复旦,北师大,人大,南开,中山,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都好,毕竟各个学校的考试范围的参考书目都是这几所大学教授出的书,象钱理群,洪子诚,陈思和,於可训,王庆生等。要说学校好,又好考的,应该是适合你考的和你希望去的,比如古代汉语不好,可以找个不考古代汉语的学校等等。民间文学 新闻与媒体研究这些考试的时候基本上不会涉及,都是你考上后的研究方向。个人综合推荐兰州大学。

现当代文学考研及就业。

笑笑笑
魔童村
1、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推荐院校:本专业实力较3363373137强院校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吉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在以上院校里边,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就业率还是挺高的,并且相对于北京大学要好考,所以推荐考北京师范大学。2、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就业方向:毕业生适于教学、科研、出版、传播媒体、文化机构、公共事务、企业文化等部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需求,也有从事创作、评论、策划等创造性工作的自由空间。以目前的状况,为了能更好就业,建议先考研,有能力的情况下再考博。考研可以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非全日制类研究生,非全日制类研究生的上课方式一般是在职的,这样能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学习,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也能对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增加竞争实力。北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全日制考试科目为:北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非全日制考试科目为:如果毕业后能在大学授课,那在研究生毕业后还需要考博,现在大学所招收的大多是博士生作为教师。

关于华中师大现当代文学考研的相关情况

风雨
安能化人
这几天有好几个网友问考华3238646335师中文系的经验,如果有同学要考华中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民间文学以及文艺学这6个专业中之一的,看看这帖子也许会有帮助,尤其是那些外校想考华师中文系研究生的同学。8 R6 y* _. x" x. ]5 }6 c: D5 ]" f! o1 坚定考华师中文研究生的决心% E9 f% i! T+ o) C% K3 B 很多外校的考生都认为本校的考生考本校应该很好考,而且可以考很高的分。但事实并非如此,05,06年中文系的最高分并不是本校的应届毕业生。总体上来说华师中文系的研究生还是比较好考的,每年招120多个,本校保送的有14个左右,(基本上是每个方向2,3个),本校考上本校研究生的有十几个。9 X/ v' ~* J# A 华师的应届生考研也有很大的压力,暑假在武汉复习时天气太热,复习效果不好;9月到10月底要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而这段时间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考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中;考试前,老师们也不会透露专业课考试的任何信息。真正留给应届生复习的时间不是很多,3个多月吧。(某些比较强的应届生可能会很早就着手准备复习,他们不在我所讨论的范畴之内,我所说的是大多数本校的应届生考研的复习时间安排。)本校的学生考本校的优势就在于有专业课笔记,有尽可能多的专业课真题(现在在研究生处只能买到近三年的真题),知道出题老师的研究方向,研究热点。如果外校的考生也有这些东东,加之认真复习,想不考高分都难。) S6 u$ @( J" P1 s: D3 l% p1 a7 z5 \8 [% u2 专业选择3 e7 n3 U( `3 g0 c$ |$ ]* n 华师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民间文学以及文艺学这6个专业初试时考的试卷是一样的,即文学理论和中外文学史这两门专业课,淡化专业背景。历年来,华师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学专业很热,另外三个专业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少。初试完了以后,某同学的分数可能在现当代文学专业排第8名,在文艺学专业就排在第5名,如果他报考的是现当代文学专业,那他争取公费就很困难了,如果他报考的是文艺学专业,争取公费就比较容易了。除非你特别想做某一领域的研究,不要太在意热门专业。华师文艺学是个很好的专业,博导,硕导都很多,每年报考的人数都不是很多,06年上线人数不够,从外国文学,古代文学方向调剂了几个。民间文学,古典文献每年的上线人数也不够。$ n6 m5 O/ R+ u/ \1 C5 v. e4 o: e8 i; T" ^3专业课初试1 d% W' [2 G6 [% R 华师中文系的6个专业方向课初试时考两门专业课,文学理论和中外文学史。下面谈谈该怎样复习专业课。1 j* J$ C9 H2 i+ k& Y6 ? x5 v A 文学理论 分值150分1 K1 \4 {) d. X3 o! Y1 C 华师指定的参考书是:, J9 R- A2 M0 B2 s! [ 《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Q. {$ }+ Y v, a+ x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p9 F. W$ u* [ 我个人认为重点是复习孙文宪的书,此书考点密布,每个地方都可能会出题,连注释都不要放过,教材中引用的资料最好能把它们都抄下来,不管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因为每年都会出两个材料题,谈其中包含的文学理论的思想。而这些材料往往一个是外国的,选自教材的某个注释,一个是中国古代的,有时候选自教材的某个注释,有时候选自教材之外(要想做好此类题目,可以看看张少康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文学理论的复习最好根据教材把全书的框架写在白纸上,这样记忆起来比较方便,也牢固些。8 _' }; P* x) m, {( J2 L?? $ [; h @, \0 ]* C; v8 G??B古代文学 :占中外文学史的40%左右 H) A4 }% e% Q; M4 [9 g6 a( J 华师指定参考书是:2 _4 ^. G6 [* g4 \! S, R0 s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e5 x7 B( J$ K4 Z 《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k/ U6 c3 \8 P8 o/ ?! J& b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d3 m; C6 u( u% l8 S个人认为用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比较好,这套书在10年之内都会处在核心教材的地位。但是,大家最好能看看华师老师上课讲的笔记,因为古代文学的内容很多,有老师的笔记,复习时会知道重点是什么。基本上,古代文学的考题都是老师上课讲的重点内容。古代文学的复习重点应该是第1,2,4册。因为教本科生古代文学第1册的有周禾,刘兴林硕导,教第2册的是戴建业博导,教第4册的是谭邦和博导。谭邦和的著作《明清小说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最好能看看。06年考的聊斋的那题就是谭邦和出的答案也在《明清小说史》上。古代文学作品选看华师出版社出的那套就行,朱东润的可以不看。0 v& d n; A; M3 S E??5 U9 @7 t6 ^% }??C 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一起共占中外文学史的30%左右' S4 m0 M$ V; r* Q 华师指定参考书是:# {. q9 F' ^. V( y: n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n0 g6 U" R$ _/ s r% Y 个人认为用这套教材不足以考高分,还要看周晓明、王又平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学》,华师03级中文系的学生用的就是这个教材。北大的《现代文学史三十年》的脉络很清晰,但知识点也有过于芜杂之弊,这方面大家可以参考北京大学出的两本现代文学的参考书(温儒敏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文学史三十年指导》,温儒敏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文学专题研究》)可以把重点理出来,其课后的习题有些是华师现代文学复试面试时老师问的问题。建议大家对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发生和发展做一遍笔记,有利于整理复习思路。9 s3 W! S |# @% j* o??3 W# s! V& w' l) G D 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一起共占中外文学史的30%左右. G6 Z1 A: n- d9 u& r+ e& I0 } 华师指定参考书是:/ a2 ?! y& X' Q7 B; F D" E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v6 Z; d" H- R2 W 华师出版社出的当代文学条理不是很清楚,但其中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概论部分是复习的重点。最好能看看王庆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的《中国当代文学》,这本当代文学比华师出版社出的那套教材条理要清楚些,2套教材可以结合起来看。7 x: h8 g5 F- p7 X. m& W" N% ]3 O* [+ x% y: G E 外国文学:占中外文学史的30%左右- ], K2 U" v3 P$ m( m, ? 华师指定参考书是:; l8 g; N! n# c2 O1 [1 `- ?) S2 k. x9 n 《外国文学史》(第1-4册)王忠祥、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6 Y3 D* B6 t1 P0 \: M- J 这套书看起来很多,但外国文学每年考试所涉及的考点不多,而且老爱重复出题。今年考了的题目明年还会考。外国文学的出题老师是聂珍钊,他的研究重点是英国文学,哈代,勃朗特姐妹是经常考的重点知识。当然,华师教材上的哈代,勃朗特姐妹讲的不是很深,大家可以看看郑克鲁的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的《外国文学史》里讲的哈代,勃朗特姐妹,丰富答案。我记得华师出版社好像出了一本郑克鲁主编的欧美文学,大家也可以去图书馆借出来看看。) K& f( N% g8 ?" w( ^" [- h% i??' v& c) C) a3 R! | 我发现,很多考研的同学不喜欢阅读文学作品,怕耽误时间。这是很危险的,一方面如果你在考研半年中还有大量文学作品未读,这会对你理解名家名作有微妙的损害,高分不是背书就可以解决的,要多看书,理论书和作品都要看。另一方面,在考研那枯燥的半年中,每天适当地阅读半小时文学作品又是非常快乐的放松方式。大家看看现当代的作品就可以了,古代文学要重点看老师平时讲的诗词,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不用看作品。1 e" K* U9 _6 S& G?? 7 Y5 f* G k2 [/ O$ X4 Z* {! }??4 试题分析: I6 H/ v/ Y& M6 j?? 对于历年试题的分析,大家可以把历年试题(无论名解简答论述)一个个地抄在相关章节,这样你在复习的时候可先把真题做一遍,然后模仿真题的风格给自己出题。久而久之,你复习时会很容易发现“考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复习。文学理论不喜欢重复出问答题,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有一点喜欢重复出题,外国文学非常喜欢重复出题。大家看看历年专业课真题就会知道了解的。. @* k- b/ @% c1 k; F. \3 V2 u' U" ?1 C. L) s: T. ~: {9 ^% }2 y9 Q; c 5公共课的复习/ U/ D+ m% I+ Y 两门公共课的总分如果没有130分,考上华师中文系的机会就很小了,尤其是英语最好在60分以上,很多同学都因为英语不过线而失败,望大家汲取教训。' a; j V" G- A5 I+ G: G/ J7 q0 K5 e9 t 就英语而言,单词是基础,阅读是关键。背单词可以先背厚厚的词汇书,以后就要换小本的词汇书了。因为背厚厚的词汇书,往往是背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背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而小本的词汇书背一个轮回很快,也很有成就感。阅读,完形,翻译可以先随便做点模拟题,打一下基础,10月份以后就不要做模拟题了,认真研究下真题,把真题的每个题目弄懂。近三年的真题做完后要看下英语的考试分析,研究一下自己为什么会做错。新东方的讲座有时间可以去听听,会有收获的。, ]7 S3 A2 s3 p 就政治而言,考纲出来后就可以复习了,高教司的红宝书以及一本历年试题分析是最关键的两本书,前者是一切知识点的来源,后者指出答题的技巧、方法和评分方法。冲刺前,启航的《最后二十天二十题》,陈先奎的30题还不错。) c3 d7 _! f! A' d5 J3 U, V- o% o) O& ?7 i% M$ i 但愿大家能以公共课带动专业课,以专业课促进公共课,走一条初试排名高,复试发挥好,学费可免交的新型和谐考研之路。OK?好长,自己看

武汉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考研中国现当代文学哪个好考些

好校长
蓝印花
1、从专业来说,武大现当代文学是全国前5的名次,华中师大在这方面远远比不专上;2、从学校来说,属武大的名气当然是比华中师大大多了;3、从参考书目来说,武大和现当代书目一样,但是题目相对灵活许多,你比较历年真题就知道了;4、从师资来说,武大的新诗研究首屈一指,於可训老师樊星老师还有鼎鼎大名的批评大家昌切老师,光是这三就很厉害啦,更别说以前给打基础的那些大师了,很可惜,他们都过世了;5、从招生人数来说,武大和华师的现当代都差不多,武大基本上是10个上下,华师略少一些;so,好考的话,应该是华师好考些……不过,参考书目一样,考试科目也差不多,你可以挑战下武大啦,毕竟学校专业老师都好的,相对也不是特别难,这种学校比较难找。武大

求华中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历年初试分数线。

七仙女
赵国
年份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总分 政治/科目一 外语/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 2016 文学院回 中国答现当代文学 350 53 53 80 80

华中师范大学的中文研究生考试是大综合吗?比如说我考文学类研究生需要考语言类知识吗?

第二人
名亦不成
这个要关注学校研究生网 比较靠谱 华中今年考试范围的确有大变动 要考大综合版也就是说无论你是考权文学还是考语言 都要考文学和语言这两大分类的内容 当然还是有侧重的今年专业分两张试卷:1“中国语言文学基础”:中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2“语言理论与文学理论”: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语言理论每个学校都是不同的,你可以去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生网站上去看看,都会有说明的

2017现当代文学考研哪所211院校好考

给我钱
和而不唱
兰州大学是34所自主划线里面相对好考的学校,不妨试试;一些211非自主划线的学校回,比如安徽答大学、辽宁大学,郑州大学等,但是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学校不是那么好考,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