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接不接收跨专业的?

陈美凤
不离于宗
接受的,不过难度挺大的。就要看你最看重的是一张研究生的文凭还是对自己的挑战。加油吧!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哪些专业接受跨专业报考,考生可以到学校官网查询该校的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或招生目录就可以知道了。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是全国统考吗

十七号
离而腊之
是的呢,华中师范大学是311统考,参考的书单是311的参考书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版二所重点师权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华中师范大学思政学硕考研参考书目?

伟哉
不知深矣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专录333教育属综合: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教育综合科目),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806思想政治课教学论:参考书:1.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中学德育课程与教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考华中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研究生难吗?

竹竿
邱濬
你本科是学神马的,要是学英语的,再考华师的英语就不难,要是非英语专业的话,还是考教育学吧,跨英语专业研究生至少得准备两年才有戏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分数线 各科多少分才可以过

星昴
鉴真
和国家线差不多。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大、华大,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于1903年始建,坐落于湖北省武内汉市,是中国教育容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该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高校,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学专业

柊镜
铳墓
你还是考英语系吧~ 我就是华师英语系的,英语系的研究生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实际点回的说,答英语比较好就业。 而且教育硕士,我自己认为没啥用,除非你想从教或是在教育系统工作,不过不是教育的也行啊,专业性不是很强,就是说不是非你不可。 我有不少学长学姐本科时英语的,考研跨专业都不太成功,走了不少弯路,不过这也不一定。 看你自己的志向了。

华中师范大学有没有学科教学语文收不收跨专业的考研生

武士刀
大乱之本
学科教学复语文是属于制教育学的专硕的,需要你的本科是学中文类的相关专业,你的本科是学工商管理专业,最好不要考,不然复试的和读研的时候都会没有优势。课程与教学论是属于学硕的,这个是没有专业的限制的,你可以考,将来出来做教师也是可以的。你所说的什么A、B、B+类学校是按照什么划分的?你现在的复习程度是什么?如果是考学硕的话,只要不是考华中科技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的,都可以先按照统考的复习,等到十月份报考的时候,那个时候,院校的招生简章已经出来了,自己的复习程度也知道了,想考什么院校就可以确定了。

教育学考研,深圳大学和华中师大哪个更好,哪个更好考些呢?

公则自伤
大追求
教育学本来就归属于师范类的大学。深圳大学肯定没有华师好啊。华师的教育学专业还是很火的。但是相对来说,难度也会增大。肯定抄是华中师大的好了袭,华中师大的教育学排名全国第四,深圳大学确实排不上号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1 89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2 85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3 76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4 75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5 7410001 北京大学 6 7310335 浙江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0 72参考资料:2007-2009年教育部一级学科排名

小学教育专业考研考兰大还是西北师大容易?

迷情记
理不可睹
西南大学全国这个专业排名第三,应该比兰大要难吧。北京师范大学  336434教育学最牛的学校当然首推北师大。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历史悠久,实力强劲,是全国最早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点、最早设立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最早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教育学院拥有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教育史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经济与管理,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教育学报》、《比较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中国教师》4个刊物。北师大教育学师资最为强劲。聚集了一大批教育学大师。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教授,著名中国教育史学家王炳照教授等。同时还有一大批具有实力和创造性的中青年教育学专家,有这帮教育学界重量级的人物坐镇在北师教育学院,使得北师教育类的很多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  最优势的专业:教育史,排名全国第一;比较教育学,排名全国第一;教育技术学,排名全国第一;教育学原理,排名全国第二;课程与教学论,排名全国第二;高等教育学,排名全国第四。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NO.2的学校是华东师大。华东师大教育学院历史悠久。由我国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刘佛年教授倡导创立,是我国高校中第一个教育科学学院。现有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心理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心理学;  两个教育部人文学科重点科学研究基地——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四个全国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教育史、基础心理学;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心理学;一个上海市教育学一级重点学科;十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九个自主设置专业博士点:领导教育学、教育文化与社会、学科教育、教育政策学、教育伦理学、中外教育关系、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心理信息工程学、临床心理学;华师大拥有一批在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和专家,像叶澜、丁纲、倪文锦等,在教育学研究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并享有很高的声誉。  最优势的专业:教育学原理,全国排名第一;课程与教学论,全国排名第一;成人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一;职业技术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一;特殊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一。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尽管成立比较晚,2000年10月刚刚成立,但由于在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比较强劲,再加上本身的名气,教育学的排名也跃居第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主要进行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特别注重对中国及国际教育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并为有关教育决策部门和高等学校提供咨询服务。学院现设有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两个博士点,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  教育技术学三个硕士点,并提供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课程。其中,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点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北大教育学院还是全国高等教育情报网总站和全国高校教育技术信息中心挂靠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高等教育教席的所在单位,并与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季刊)。  北大教育学院的师资比较年轻化、且学科背景多样化。承担多项课题,并和国际学术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世界上多所著名大学的相关研究机构及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福特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保持着合作和交流关系。  所谓的树大枝叶也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尽管教育学不是北大最优势的学科,可作为中国文科类专业最牛的学校,其教育学科的发展也不容小觑,是教育学类专业最难考的几所院校之一。教育学最优势的专业是高等教育学,排名全国第二。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排名第四的学校是南师大。南师大的历史也很悠久,  也曾经名家林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任教育科主任。著名教育家陈鹤琴为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兼幼儿教育系主任。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名誉院长鲁洁教授,院长胡建华教授。  南师大的教育科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以及省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四个重点学科。依托学院的学科力量,还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南京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九五”、“十五”期间,学院教师共主持纵向科研项目326项,获得纵向科研经费近1500万元。并和国外很多的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优势专业:学前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一;教育学原理,全国排名第三;教育技术学,全国排名第三。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的教育学排名位居全国第五,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教育学院是由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育系、四川省立教育系、重庆大学教育系、复旦大学相辉学院教育系、川东教育学院教育系、四川大学教育系和公民训育系、华西协和大学家政系、昆明师范学院教育系、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系等九单位合并而成。师资等各方面的力量大大加强。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博士点、15个硕士点和4个本科专业。现有教授20人,副教授21人。主持或参与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10项。  并与英国女王大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等一批海外名校建立了国际友好合作关系。  优势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全国排名第三。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是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教师教育中心。现拥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1个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1个,  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1个,拥有教育学与心理学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还主办了《小学德育》(教育部委托主办)、《现代教育论丛》、《中小学教材教法》3种杂志。共承担过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20项;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33部、教材102部;教育学方面不论是师资实力还是科研能力都还是比较雄厚的。  优势专业:教育技术学,全国排名第二;课程与教学论,全国排名第四。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的教育学系创建于1929年8月,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机构中设置最早的教育系科之一。教育学系拥有的教育学为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  在该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中,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为浙江省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为浙江省重点扶持学科。现拥有中外教育现代化、教育科学与技术两个研究所,教育部浙江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联系中心和全球大学创新联盟亚太中心秘书处。近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数十项。其中教育史是他们比较优势的专业,排名全国第三。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组建于1994年,其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院下设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农村教育研究所、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教育信息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教育部东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儿童发展研究中心。  现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基础性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九个硕士学位点;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四个博士学位。  优势专业:比较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三;教育学原理,全国排名第四;学前教育学,全国排名第四;课程与教学论,全国排名第八。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拥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授权点1个,  拥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原理等硕士授权点5个,承担40余项国家及部委级的科研项目。出版的《教育文化研究》(内刊)、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合办的《教育学文摘卡片》,向国内公开发行。  优势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全国排名第七  PS:以下是教育学体系内各专业排行  一、教育学一级学科最新排行: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 北京师范大学 2 华东师范大学 3 西南大学 4 南京师范大学 5 华南师范大学 6 华中师范大学 7 东北师范大学 8 浙江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西北师范大学 2 湖南师范大学 3 辽宁师范大学 4 曲阜师范大学 5 厦门大学 6 陕西师范大学 7 福建师范大学 8 上海师范大学 9 四川师范大学 10 山东师范大学 11 云南师范大学 12 首都师范大学 13 河南大学 14 河北大学 15 北京大学 16 安徽师范大学 17 华中科技大学 18 山西师范大学 19 广西师范大学 20 西华师范大学 21 江西师范大学 22 沈阳师范大学 23 浙江师范大学  二、教育学一级学科中的专业排行  教育学原理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 华东师范大学 2 北京师范大学 3 南京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东北师范大学 2 华中师范大学 3 山东师范大学 4 辽宁师范大学 5 西南大学 6 西北师范大学 7 上海师范大学 8 华南师范大学 9 武汉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 北京师范大学 2 华东师范大学 3 西南大学 4 华南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西北师范大学 2 首都师范大学 3 华中师范大学 4 南京师范大学 5 东北师范大学 6 湖南师范大学 7 陕西师范大学 8 哈尔滨师范大学 9 上海师范大学 10 安徽师范大学 11 广西师范大学 12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史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华东师范大学 2 浙江大学 3 西南大学  比较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华东师范大学 2 西南大学 3 华北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北京师范大学 2 南京师范大学 3 西南大学  高等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 厦门大学 2 北京师范大学 3 华中科技大学 4 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北京大学 2 湖南师范大学 3 西南大学 4 苏州大学 5 南京师范大学 6 南京大学 7 浙江大学 8 清华大学 9 武汉理工大学 10 上海交通大学 11 河海大学 12 长江大学  成人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北京师范大学 2 华南师范大学 3 西南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北京师范大学 2 天津大学 3 西南大学 4 南京师范大学  特殊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 华南师范大学 2 北京师范大学 3 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南京师范大学 2 西北师范大学 3 西南大学 4 内蒙古师范大学 5 东南大学 6 山东师范大学 7 四川师范大学 8 吉林大学 9 山西师范大学 10 浙江师范大学 11 华中师范大学   Tips :  1.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 18(478) ,市内排名第 4 ( 48 ),师范类排名第 1 ( 56 );  研招办: 010-58808156  2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 23(478) ,市内排名 3 ( 21 ),师范类排名第 2 ( 56 );  研招办: 021-54344721  3 、 西南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 32(478) ,市内排名 1 ( 11 ),理工类排名第 16 ( 154 );  研招办: 023-65102374  4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 47(478) ,省内排名第 5 ( 28 );  研招办: 025-83598125  5 、华南师范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 66(478) ,省内排名第 4 ( 23 );师范类排名第 8 ( 56 )  研招办: 020-85213863  6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 43(478) ,省内排名第 4 ( 22 );师范类排名第 3 ( 56 )  研招办: 027-67861488  7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 51(478) ,省内排名第 2 ( 15 );师范类排名第 6 ( 56 )  研招办: 0431-85099608  8 、浙江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 3(478) ,省内排名第 1 ( 16 );  研招办: 0571-8795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