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有哪些偏向经济或上层的刊物?

祖辛
义兄弟
  有些刊物是内部要参,一般人看不到;有些是需要专门订购,不对外发行(例如决策要参);公开发行的核心刊物如下: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简明目录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  第二编 经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七编 工业技术  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  中信所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最后一项指的是各单位在《引证报告》收编的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引证报告》以14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统计源,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目前,有些大学评定职称就是按照这个标准认定的核心期刊。  《要目总览》每4年出版一期,1996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年出了第三版。2004年是第三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2000年版本收录核心期刊1500余种,2004年版本收录1798种(总计在12000种刊物中筛选而来)。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 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北京社会科学 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学术论坛 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广东社会科学 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山东社会科学 62探索 63学术交流 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 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宁夏社会科学 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云南社会科学 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江淮论坛 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4河南社会科学 85内蒙古社会科学 86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7甘肃社会科学 88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9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0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1晋阳学刊 92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4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5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6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7贵州社会科学 98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9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B(除B9)哲学类核心期刊表  1哲学研究 2心理科学 3心理学报 4哲学动态 5自然辩证法研究 6孔子研究 7自然辩证法通讯 8心理学动态(改名为:心理科学进展)9中国哲学史 10道德与文明 11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2现代哲学 13心理发展与教育14心理学探新 15周易研究  B9宗教类核心期刊表  1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法音 4敦煌研究 5中国宗教 6佛教文化 7中国穆斯林 8世界宗教文化  C8统计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统计 2统计研究 3统计与决策 4数理统计与管理  C91社会学类核心期刊表  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妇女研究论丛 4中国社会保障  C92人口学类核心期刊表  1人口研究 2中国人口科学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学刊 5人口与计划生育  C93管理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行政管理 2管理世界 3领导科学 4中外管理 5管理科学学报  C96人才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人才  C95民族学类核心期刊表  1民族研究 2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贵州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研究 5黑龙江民族丛刊 6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回族研究 8世界民族 9中国民族 10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云南社会科学 12青海民族研究 13西北民族研究 14满族研究15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6内蒙古社会科学  17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D1,3,5国际政治类核心期刊表  1世界经济与政治 2现代国际关系 3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4欧洲(改名为:欧洲研究)5国际问题研究 6当代亚太 7国外理论动态 8美国研究 9当代世界 10西亚非洲 11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2国际展望 13国际论坛 14国际观察 15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6和平与发展 17拉丁美洲研究 18日本学刊 19东南亚研究 20国外社会科学  D2,4,6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表  1政治学研究 2求是 3中国行政管理 4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了望 6社会主义研究 7教学与研究(北京)8毛泽东思想研究 9党的文献 10马克思主义研究 11青年研究 12中国青年研究 13探索 14党建研究(北京) 15中共党史研究 16学习与探索 17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8社会科学研究 19理论前沿 20理论探讨 21新视野 22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3求实24理论与改革 25科学社会主义 26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8工会理论与实践 29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30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31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32理论学刊 3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34妇女研究论丛 35党政论坛 36理论导刊 37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8理论探索 39半月谈 40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41中国青年 42公安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D9法律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法学 2法学研究 3法学 4法学评论 5中外法学 6现代法学 7法商研究 8法律科学 9法学家 10政法论坛11人民检察 12河北法学 13法制与社会发展 14政治与法律 15环球法律评论 16比较法研究 17法学杂志 18当代法学 19人民司法 20法律适用 21法学论坛  E军事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军事科学 2军事经济研究 3国防大学学报 4政工导刊 5军事史林 6军事历史研究 7世界军事 8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9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第二编 经济  F综合性经济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经济研究 2管理世界 3经济学动态 4改革 5经济学家 6世界经济 7财贸经济 8财经研究 9经济科学 10宏观经济研究 11财经问题研究 12经济评论 13当代财经 14当代经济科学 15经济管理 16当代经济研究 17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8南开经济研究 19经济问题 20经济问题探索 21现代财经 22上海经济研究 23财经科学 24国际经济评论 25外国经济与管理 26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7经济纵横 28中国经济问题 29经济与管理研究 30中国经济史研究 31经济经纬 32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33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34生产力研究  Fll世界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1世界经济 2世界经济与政治 3世界经济研究 4国际经济评论 5外国经济与管理 6国际贸易问题 7国际贸易 8当代亚太 9亚太经济 10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1现代国际关系 12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3世界经济文汇  F12,2(除F23,27)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类核心期刊表  1改革 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上海经济研究 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5经济体制改革 6中国经济问题 7特区经济 8开放导报 9南方经济 10宏观经济管理 11中国改革 12中国劳动 13城市发展研究 14城市问题 15国际经济合作 16改革与战略 17中国流通经济 18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  F23会计类核心期刊表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财会月刊 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 6审计与经济研究 7中国审计 8中国农业会计 9广西会计 10中国会计电算化 11财会研究(兰州)12事业财会 13财经理论与实践 14会计之友  F3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农业现代化研究 5农业技术经济 6林业经济 7中国土地科学 8林业经济问题 9生态经济 10农业经济 11调研世界 12乡镇企业研究 13中国农垦经济 14农村经济 15乡镇经济 16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7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18世界农业 19农村经济导刊  F4/6(含F27)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工业经济 2管理世界 3经济管理 4经济研究 5改革 6外国经济与管理 7经济问题探索 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9企业管理 10企业经济(南昌) 11汽车与配件 12中国建材 13煤炭经济研究 14中国电业 15建筑经济 16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7企业活力 18上海企业 19集团经济研究 20管理现代化 21经营与管理 22国有资产管理 23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24工业技术经济 25电力需求侧管理 26铁道经济研究 27交通企业管理 28旅游学刊 29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  F7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1国际贸易问题 2商业研究 3国际贸易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财贸经济 6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消费经济 8国际经贸探索 9商业时代 10国际经济合作 11国际商务研究 12价格理论与实践 13中国商贸 14商场现代化 15江苏商论 16销售与市场 17商业经济文荟 18中国物价 19中国市场 20财贸研究 21价格月刊  F81财政类核心期刊表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税务与经济 4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5财贸经济 6中国财政 7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8财经问题研究 9涉外税务 10财经论丛 11财经研究 12中国税务 13当代财经 14财经科学 15江西财税与会计 16财会研究(兰州)  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类核心期刊表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证券市场导报 4证券研究 5金融论坛 6保险研究 7金融理论与实践 8上海金融 9财经理论与实践 10金融与经济 11浙江金融 12武汉金融 13中国金融 14西南金融 15南方金融 16现代金融 17农村金融研究 18国际金融 19银行家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G20 信息与传播类核心期刊表  1 现代传播 2 当代传播  G21 新闻学、新闻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1国际新闻界 2新闻记者 3新闻通讯(改名为:传媒观察)4新闻与传播研究 5中国记者 6新闻战线 7新闻与写作 8新闻界 9新闻爱好者 10新闻大学 11新闻知识 12新闻实践  G22广播、电视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 电视研究  G23 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1编辑学报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中国出版 4编辑之友 5出版发行研究 6编辑学刊 7出版广角 8读书 9中国图书评论 10科技与出版  G25,35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大学图书馆学报 4情报学报 5图书馆杂志 6情报科学 7图书馆建设 8图书馆 9情报杂志 10图书馆论坛 11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12情报资料工作 13情报理论与实践 14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5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6图书情报知识 17现代情报  G27 档案学类核心期刊表  1档案学通讯 2中国档案 3档案学研究 4档案与建设 5浙江档案 6档案管理 7兰台世界 8山西档案 9档案 10北京档案 11上海档案 12四川档案 13湖南档案(该名为:档案时空)  G3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表  1自然辨证法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研究 4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5中国科技论坛 6中国软科学 7自然辨证法通讯 8科学管理研究 9研究与发展管理 10科技进步与对策11科学新闻 12科技管理研究 13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G4综合性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1教育研究 2教育理论与实践 3比较教育研究 4全球教育展望 5教育评论 6中国教育学刊 7外国教育研究 8人民教育 9教学与管理 10教育探索 11教育与经济 12教育科学 13江西教育科研 14辽宁教育研究 15教育导刊 16上海教育科研 17山东教育科研(改名为:当代教育科学)18教育研究与实验 1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1学前教育研究 2幼儿教育 3学前教育 4早期教育  G62/6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1课程、教材、教法 2中小学管理 3语文教学通讯(分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和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4学科教育 5外国中小学教育 6历史教学 7上海教育 8中小学教师培训 9小学语文教学 10小学教学研究 11思想政治课教学 12天津教育 13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14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5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6英语辅导(与疯狂英语合并为:英语辅导、疯狂英语)17中小学外语教学 18数学通报 19中学物理.高中版 20生物学教学  G64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中国高教研究 6江苏高教 7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改名为:教师教育研究)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9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现代大学教育 12高校理论战线 13高教探索 1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G71/79各类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成人教育 2教育与职业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4中国电化教育 5中国远程教育 6电化教育研究 7成人教育 8中国特殊教育 9北京成人教育(改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0父母必读 11继续教育  G8 体育类核心期刊表  1体育科学 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4体育与科学 5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6体育学刊 7中国体育科技 8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9体育文化导刊 10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1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H0/2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语文 2语言教学与研究 3民族语文 4语言文字应用 5汉语学习 6语言研究 7中国翻译 8世界汉语教学 9古汉语研究 10方言 11当代语言学 12语文研究 13语文建设 14修辞学习 15语言与翻译 16上海科技翻译 17中国科技翻译  H3/9外国语类核心期刊表  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外语与外语教学 4外语界 5现代外语 6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7外语学刊 8外语教学 9外语研究 10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1中国俄语教学  I1,I3/7世界文学类核心期刊表  1 外国文学评论 2外国文学研究 3国外文学 4外国文学 5俄罗斯文艺 6当代外国文学 7世界文学 8译林  I20文学理论类核心期刊表  1文学评论 2文艺研究 3文学遗产 4文艺理论研究 5鲁迅研究月刊 6当代作家评论 7文艺争鸣 8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9小说评论 10新文学史料 11中国比较文学 12明清小说研究 13文艺理论与批评 14文艺评论 15红楼梦学刊 16南方文坛 17中国文学研究 18名作欣赏  I21/29文学作品类核心期刊表  1人民文学 2收获 3十月 4当代 5上海文学 6中国作家 7钟山 8清明 9山花 10北京文学 11解放军文艺 12时代文学 13青年文学 14长江文艺 15长城 16天涯 17大家 18作家杂志 19散文 20民族文学 21山东文学 22诗刊 23花城  J综合性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文艺研究 2艺术百家 3民族艺术  J2,3,5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类核心期刊表  1美术研究 2美术 3美术观察 4装饰 5书法研究 6美术&设计 7世界美术 8中国书法  J4摄影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大众摄影 2中国摄影  J6音乐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音乐学 2音乐研究 3中国音乐 4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5人民音乐 6黄钟 7音乐艺术  J7舞蹈类核心期刊表  1舞蹈 2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J8戏剧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戏剧艺术 2中国戏剧 3戏剧 4剧本 5戏曲艺术 6戏剧文学 7中国京剧 8四川戏剧 9上海戏剧  J9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电影艺术 2当代电影 3世界电影 4中国电视 5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6电影文学 7电影 8电影评介 9电影新作 10当代电视  K(除K85)历史类核心期刊表  1历史研究 2世界历史 3史学月刊 4中国史研究 5近代史研究 6中共党史研究 7史学理论研究 8中国文化研究 9文史哲 10清史研究 11当代中国史研究 12抗日战争研究 13史学集刊 14中国史研究动态 15中华文化论坛 16民国档案 17安徽史学 18历史档案 19史学史研究 20史林 21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2西域研究 23中国农史 24文献  K85文物考古类核心期刊表  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学报 4考古与文物 5东南文化 6农业考古 7中原文物 8北方文物 9华夏考古 10江汉考古 11敦煌研究 12故宫博物院院刊  第四编 自然科学  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表  1科学通报 2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分成:中国科学.A辑,数学和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天文学) 3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9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0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11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12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3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4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 16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改名为:天津大学学报)17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2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3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4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6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8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9自然科学进展 30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31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33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34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5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37高技术通讯 3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39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0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4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2应用科学学报 43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4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5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46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47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8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9北京化工大学学报(改名为: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0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1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52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3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54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5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6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57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8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9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0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61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2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3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64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5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6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67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68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9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70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1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2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7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4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5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76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7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8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9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0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1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82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83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4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85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86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7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88桂林工学院学报  N自然科学总论类核心期刊表  1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系统工程 3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4系统工程学报 5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6自然辨证法研究 7科学 8管理科学学报 9自然科学史研究 10自然杂志 11科学技术与辨证法 12中国科学基金 13中国科技史料  O1数学类核心期刊表  1数学学报 2数学年刊.A辑 3应用数学学报 4计算数学 5数学进展 6数学研究与评论 7系统科学与数学 8数学物理学报 9应用概率统计 10工程数学学报 11应用数学 12数学杂志 13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14模糊系统与数学 15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16数学季刊 17工科数学(改名为:大学数学)18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9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20运筹学学报 21数学教育学报  O3力学类核心期刊表  1力学学报 2应用数学和力学 3计算力学学报 4力学进展 5固体力学学报 6力学与实践 7应用力学学报 8工程力学 9爆炸与冲击 10空气动力学学报 11实验力学 12工程热物理学报 13振动工程学报 14力学季刊 15振动与冲击 16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17航空学报 18机械强度  O4物理类核心期刊表  1物理学报 2光学学报 3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4光子学报 5中国激光 6物理 7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8半导体学报 9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0强激光与粒子束 11量子电子学报 12物理学进展 13声学学报 14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5发光学报 16核技术 17大学物理 18金属学报 19低温物理学报 20无机材料学报 21高压物理学报 22材料研究学报 23波谱学研究 24量子光学学报 25化学物理学报 26计算物理 27人工晶体学报 28光学技术 29原子核物理评论  O6化学类  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分析化学 3化学学报 4化学通报 5中国科学.B辑,化学 6物理化学学报 7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8催化学报 9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0应用化学 11高分子学报 12有机化学 13无机化学学报 14分析试验室 15色谱 16冶金分析 17分子催化 18分析测试学报 19化学物理学报 20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1化学试剂22结构化学 23化学研究与应用 24化学进展  P1天文学类  1天文学报 2天文学进展 3云南天文台台刊  P2测绘学类  1测绘学报 2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3测绘通报 4地图 5遥感学报 6地壳形变与地震(改名为: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7测绘科学 8测绘学院学报  P3地球物理学类  1地球物理学报 2地震学报 3地震 4地震地质 5中国地震 6空间科学学报 7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8西北地震学报 9地震研究 10地球物理学进展 11水文  P4大气科学(气象学)类  1气象学报 2大气科学 3高原气象 4气象 5应用气象学报 6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7热带气象学报 8气候与环境研究 9气象科学  P5地质学类  1地质论评 2地质学报 3地球科学 4地学前缘 5岩石学报 6沉积学报 7地球化学 8矿床地质 9地质科学 10第四纪研究 11地球学报 12矿物学报 13地质地球化学 14地质科技情报 15地质与勘探 16现代地质 17成都理工学院学报(改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8地球科学进展 19中国区域地质(并入:中国地质)20高校地质学报 21长春科技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2地层学杂志 23古生物学报 24矿物岩石 25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6岩石矿物学杂志 27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8中国岩溶  P7海洋学类  1海洋学报 2海洋与湖沼 3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5热带海洋学报 6海洋通报 7海洋工程 8海洋科学 9台湾海峡 10黄渤海海洋(改名为:海洋科学进展)11东海海洋 12海洋湖沼通报  K9,P9地理学类  1地理学报 2经济地理 3地理研究 4地理科学 5人文地理 6中国沙漠 7干旱区地理 8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9地域研究与开发 10冰川冻土 11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2自然资源学报 13地理学与国土研究(改名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4资源科学 15山地学报 16湖泊科学 17地理科学进展 18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干旱区研究  Q综合性生物类  1生态学报 2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3遗传学报 4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5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6微生物学报 7生物物理学报 8遗传 9生物工程学报 10应用生态学报 11生理学报 12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3古生物学报 14微生物学通报 15水生生物学报 16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17生物多样性 18生物工程进展(改名为: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实验生物学报 20生命的化学 21古脊椎动物学报 22微体古生物学报 23生态学杂志 24生物数学学报  Q94植物学类  1植物生理学报(改名为: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 2植物生理学通讯 3云南植物研究 4植物分类学报 5西北植物学报 6武汉植物学研究 7植物生态学报 8植物学通报 9广西植我也是学计算机的,偏软,我现在学的课程有C++,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Java和C#还有编译原理。我觉的最重要的是你得精通至少一门编程语言。希望采纳

管理类的核心期刊都有什么

足兵
神化
  有些刊物是内部要参,一般人看不到;有些是需要专门订购,不对外发行(例如决策要参);公开发行的核心刊物如下: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简明目录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  第二编 经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七编 工业技术  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  中信所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最后一项指的是各单位在《引证报告》收编的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引证报告》以14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统计源,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目前,有些大学评定职称就是按照这个标准认定的核心期刊。  《要目总览》每4年出版一期,1996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年出了第三版。2004年是第三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2000年版本收录核心期刊1500余种,2004年版本收录1798种(总计在12000种刊物中筛选而来)。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 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北京社会科学 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学术论坛 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广东社会科学 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山东社会科学 62探索 63学术交流 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 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宁夏社会科学 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云南社会科学 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江淮论坛 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4河南社会科学 85内蒙古社会科学 86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7甘肃社会科学 88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9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0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1晋阳学刊 92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4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5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6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7贵州社会科学 98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9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B(除B9)哲学类核心期刊表  1哲学研究 2心理科学 3心理学报 4哲学动态 5自然辩证法研究 6孔子研究 7自然辩证法通讯 8心理学动态(改名为:心理科学进展)9中国哲学史 10道德与文明 11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2现代哲学 13心理发展与教育14心理学探新 15周易研究  B9宗教类核心期刊表  1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法音 4敦煌研究 5中国宗教 6佛教文化 7中国穆斯林 8世界宗教文化  C8统计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统计 2统计研究 3统计与决策 4数理统计与管理  C91社会学类核心期刊表  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妇女研究论丛 4中国社会保障  C92人口学类核心期刊表  1人口研究 2中国人口科学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学刊 5人口与计划生育  C93管理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行政管理 2管理世界 3领导科学 4中外管理 5管理科学学报  C96人才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人才  C95民族学类核心期刊表  1民族研究 2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贵州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研究 5黑龙江民族丛刊 6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回族研究 8世界民族 9中国民族 10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云南社会科学 12青海民族研究 13西北民族研究 14满族研究15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6内蒙古社会科学  17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D1,3,5国际政治类核心期刊表  1世界经济与政治 2现代国际关系 3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4欧洲(改名为:欧洲研究)5国际问题研究 6当代亚太 7国外理论动态 8美国研究 9当代世界 10西亚非洲 11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2国际展望 13国际论坛 14国际观察 15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6和平与发展 17拉丁美洲研究 18日本学刊 19东南亚研究 20国外社会科学  D2,4,6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表  1政治学研究 2求是 3中国行政管理 4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了望 6社会主义研究 7教学与研究(北京)8毛泽东思想研究 9党的文献 10马克思主义研究 11青年研究 12中国青年研究 13探索 14党建研究(北京) 15中共党史研究 16学习与探索 17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8社会科学研究 19理论前沿 20理论探讨 21新视野 22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3求实24理论与改革 25科学社会主义 26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8工会理论与实践 29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30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31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32理论学刊 3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34妇女研究论丛 35党政论坛 36理论导刊 37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8理论探索 39半月谈 40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41中国青年 42公安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D9法律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法学 2法学研究 3法学 4法学评论 5中外法学 6现代法学 7法商研究 8法律科学 9法学家 10政法论坛11人民检察 12河北法学 13法制与社会发展 14政治与法律 15环球法律评论 16比较法研究 17法学杂志 18当代法学 19人民司法 20法律适用 21法学论坛  E军事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军事科学 2军事经济研究 3国防大学学报 4政工导刊 5军事史林 6军事历史研究 7世界军事 8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9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第二编 经济  F综合性经济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经济研究 2管理世界 3经济学动态 4改革 5经济学家 6世界经济 7财贸经济 8财经研究 9经济科学 10宏观经济研究 11财经问题研究 12经济评论 13当代财经 14当代经济科学 15经济管理 16当代经济研究 17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8南开经济研究 19经济问题 20经济问题探索 21现代财经 22上海经济研究 23财经科学 24国际经济评论 25外国经济与管理 26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7经济纵横 28中国经济问题 29经济与管理研究 30中国经济史研究 31经济经纬 32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33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34生产力研究  Fll世界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1世界经济 2世界经济与政治 3世界经济研究 4国际经济评论 5外国经济与管理 6国际贸易问题 7国际贸易 8当代亚太 9亚太经济 10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1现代国际关系 12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3世界经济文汇  F12,2(除F23,27)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类核心期刊表  1改革 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上海经济研究 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5经济体制改革 6中国经济问题 7特区经济 8开放导报 9南方经济 10宏观经济管理 11中国改革 12中国劳动 13城市发展研究 14城市问题 15国际经济合作 16改革与战略 17中国流通经济 18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  F23会计类核心期刊表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财会月刊 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 6审计与经济研究 7中国审计 8中国农业会计 9广西会计 10中国会计电算化 11财会研究(兰州)12事业财会 13财经理论与实践 14会计之友  F3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农业现代化研究 5农业技术经济 6林业经济 7中国土地科学 8林业经济问题 9生态经济 10农业经济 11调研世界 12乡镇企业研究 13中国农垦经济 14农村经济 15乡镇经济 16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7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18世界农业 19农村经济导刊  F4/6(含F27)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工业经济 2管理世界 3经济管理 4经济研究 5改革 6外国经济与管理 7经济问题探索 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9企业管理 10企业经济(南昌) 11汽车与配件 12中国建材 13煤炭经济研究 14中国电业 15建筑经济 16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7企业活力 18上海企业 19集团经济研究 20管理现代化 21经营与管理 22国有资产管理 23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24工业技术经济 25电力需求侧管理 26铁道经济研究 27交通企业管理 28旅游学刊 29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  F7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1国际贸易问题 2商业研究 3国际贸易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财贸经济 6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消费经济 8国际经贸探索 9商业时代 10国际经济合作 11国际商务研究 12价格理论与实践 13中国商贸 14商场现代化 15江苏商论 16销售与市场 17商业经济文荟 18中国物价 19中国市场 20财贸研究 21价格月刊  F81财政类核心期刊表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税务与经济 4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5财贸经济 6中国财政 7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8财经问题研究 9涉外税务 10财经论丛 11财经研究 12中国税务 13当代财经 14财经科学 15江西财税与会计 16财会研究(兰州)  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类核心期刊表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证券市场导报 4证券研究 5金融论坛 6保险研究 7金融理论与实践 8上海金融 9财经理论与实践 10金融与经济 11浙江金融 12武汉金融 13中国金融 14西南金融 15南方金融 16现代金融 17农村金融研究 18国际金融 19银行家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G20 信息与传播类核心期刊表  1 现代传播 2 当代传播  G21 新闻学、新闻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1国际新闻界 2新闻记者 3新闻通讯(改名为:传媒观察)4新闻与传播研究 5中国记者 6新闻战线 7新闻与写作 8新闻界 9新闻爱好者 10新闻大学 11新闻知识 12新闻实践  G22广播、电视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 电视研究  G23 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1编辑学报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中国出版 4编辑之友 5出版发行研究 6编辑学刊 7出版广角 8读书 9中国图书评论 10科技与出版  G25,35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大学图书馆学报 4情报学报 5图书馆杂志 6情报科学 7图书馆建设 8图书馆 9情报杂志 10图书馆论坛 11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12情报资料工作 13情报理论与实践 14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5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6图书情报知识 17现代情报  G27 档案学类核心期刊表  1档案学通讯 2中国档案 3档案学研究 4档案与建设 5浙江档案 6档案管理 7兰台世界 8山西档案 9档案 10北京档案 11上海档案 12四川档案 13湖南档案(该名为:档案时空)  G3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表  1自然辨证法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研究 4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5中国科技论坛 6中国软科学 7自然辨证法通讯 8科学管理研究 9研究与发展管理 10科技进步与对策11科学新闻 12科技管理研究 13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G4综合性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1教育研究 2教育理论与实践 3比较教育研究 4全球教育展望 5教育评论 6中国教育学刊 7外国教育研究 8人民教育 9教学与管理 10教育探索 11教育与经济 12教育科学 13江西教育科研 14辽宁教育研究 15教育导刊 16上海教育科研 17山东教育科研(改名为:当代教育科学)18教育研究与实验 1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1学前教育研究 2幼儿教育 3学前教育 4早期教育  G62/6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1课程、教材、教法 2中小学管理 3语文教学通讯(分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和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4学科教育 5外国中小学教育 6历史教学 7上海教育 8中小学教师培训 9小学语文教学 10小学教学研究 11思想政治课教学 12天津教育 13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14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5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6英语辅导(与疯狂英语合并为:英语辅导、疯狂英语)17中小学外语教学 18数学通报 19中学物理.高中版 20生物学教学  G64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中国高教研究 6江苏高教 7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改名为:教师教育研究)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9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现代大学教育 12高校理论战线 13高教探索 1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G71/79各类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成人教育 2教育与职业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4中国电化教育 5中国远程教育 6电化教育研究 7成人教育 8中国特殊教育 9北京成人教育(改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0父母必读 11继续教育  G8 体育类核心期刊表  1体育科学 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4体育与科学 5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6体育学刊 7中国体育科技 8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9体育文化导刊 10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1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H0/2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语文 2语言教学与研究 3民族语文 4语言文字应用 5汉语学习 6语言研究 7中国翻译 8世界汉语教学 9古汉语研究 10方言 11当代语言学 12语文研究 13语文建设 14修辞学习 15语言与翻译 16上海科技翻译 17中国科技翻译  H3/9外国语类核心期刊表  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外语与外语教学 4外语界 5现代外语 6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7外语学刊 8外语教学 9外语研究 10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1中国俄语教学  I1,I3/7世界文学类核心期刊表  1 外国文学评论 2外国文学研究 3国外文学 4外国文学 5俄罗斯文艺 6当代外国文学 7世界文学 8译林  I20文学理论类核心期刊表  1文学评论 2文艺研究 3文学遗产 4文艺理论研究 5鲁迅研究月刊 6当代作家评论 7文艺争鸣 8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9小说评论 10新文学史料 11中国比较文学 12明清小说研究 13文艺理论与批评 14文艺评论 15红楼梦学刊 16南方文坛 17中国文学研究 18名作欣赏  I21/29文学作品类核心期刊表  1人民文学 2收获 3十月 4当代 5上海文学 6中国作家 7钟山 8清明 9山花 10北京文学 11解放军文艺 12时代文学 13青年文学 14长江文艺 15长城 16天涯 17大家 18作家杂志 19散文 20民族文学 21山东文学 22诗刊 23花城  J综合性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文艺研究 2艺术百家 3民族艺术  J2,3,5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类核心期刊表  1美术研究 2美术 3美术观察 4装饰 5书法研究 6美术&设计 7世界美术 8中国书法  J4摄影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大众摄影 2中国摄影  J6音乐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音乐学 2音乐研究 3中国音乐 4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5人民音乐 6黄钟 7音乐艺术  J7舞蹈类核心期刊表  1舞蹈 2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J8戏剧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戏剧艺术 2中国戏剧 3戏剧 4剧本 5戏曲艺术 6戏剧文学 7中国京剧 8四川戏剧 9上海戏剧  J9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电影艺术 2当代电影 3世界电影 4中国电视 5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6电影文学 7电影 8电影评介 9电影新作 10当代电视  K(除K85)历史类核心期刊表  1历史研究 2世界历史 3史学月刊 4中国史研究 5近代史研究 6中共党史研究 7史学理论研究 8中国文化研究 9文史哲 10清史研究 11当代中国史研究 12抗日战争研究 13史学集刊 14中国史研究动态 15中华文化论坛 16民国档案 17安徽史学 18历史档案 19史学史研究 20史林 21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2西域研究 23中国农史 24文献  K85文物考古类核心期刊表  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学报 4考古与文物 5东南文化 6农业考古 7中原文物 8北方文物 9华夏考古 10江汉考古 11敦煌研究 12故宫博物院院刊  第四编 自然科学  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表  1科学通报 2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分成:中国科学.A辑,数学和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天文学) 3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9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0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11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12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3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4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 16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改名为:天津大学学报)17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2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3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4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6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8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9自然科学进展 30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31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33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34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5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37高技术通讯 3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39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0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4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2应用科学学报 43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4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5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46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47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8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9北京化工大学学报(改名为: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0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1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52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3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54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5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6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57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8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9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0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61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2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3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64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5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6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67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68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9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70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1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2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7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4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5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76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7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8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9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0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1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82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83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4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85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86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7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88桂林工学院学报  N自然科学总论类核心期刊表  1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系统工程 3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4系统工程学报 5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6自然辨证法研究 7科学 8管理科学学报 9自然科学史研究 10自然杂志 11科学技术与辨证法 12中国科学基金 13中国科技史料  O1数学类核心期刊表  1数学学报 2数学年刊.A辑 3应用数学学报 4计算数学 5数学进展 6数学研究与评论 7系统科学与数学 8数学物理学报 9应用概率统计 10工程数学学报 11应用数学 12数学杂志 13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14模糊系统与数学 15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16数学季刊 17工科数学(改名为:大学数学)18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9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20运筹学学报 21数学教育学报  O3力学类核心期刊表  1力学学报 2应用数学和力学 3计算力学学报 4力学进展 5固体力学学报 6力学与实践 7应用力学学报 8工程力学 9爆炸与冲击 10空气动力学学报 11实验力学 12工程热物理学报 13振动工程学报 14力学季刊 15振动与冲击 16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17航空学报 18机械强度  O4物理类核心期刊表  1物理学报 2光学学报 3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4光子学报 5中国激光 6物理 7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8半导体学报 9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0强激光与粒子束 11量子电子学报 12物理学进展 13声学学报 14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5发光学报 16核技术 17大学物理 18金属学报 19低温物理学报 20无机材料学报 21高压物理学报 22材料研究学报 23波谱学研究 24量子光学学报 25化学物理学报 26计算物理 27人工晶体学报 28光学技术 29原子核物理评论  O6化学类  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分析化学 3化学学报 4化学通报 5中国科学.B辑,化学 6物理化学学报 7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8催化学报 9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0应用化学 11高分子学报 12有机化学 13无机化学学报 14分析试验室 15色谱 16冶金分析 17分子催化 18分析测试学报 19化学物理学报 20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1化学试剂22结构化学 23化学研究与应用 24化学进展  P1天文学类  1天文学报 2天文学进展 3云南天文台台刊  P2测绘学类  1测绘学报 2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3测绘通报 4地图 5遥感学报 6地壳形变与地震(改名为: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7测绘科学 8测绘学院学报  P3地球物理学类  1地球物理学报 2地震学报 3地震 4地震地质 5中国地震 6空间科学学报 7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8西北地震学报 9地震研究 10地球物理学进展 11水文  P4大气科学(气象学)类  1气象学报 2大气科学 3高原气象 4气象 5应用气象学报 6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7热带气象学报 8气候与环境研究 9气象科学  P5地质学类  1地质论评 2地质学报 3地球科学 4地学前缘 5岩石学报 6沉积学报 7地球化学 8矿床地质 9地质科学 10第四纪研究 11地球学报 12矿物学报 13地质地球化学 14地质科技情报 15地质与勘探 16现代地质 17成都理工学院学报(改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8地球科学进展 19中国区域地质(并入:中国地质)20高校地质学报 21长春科技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2地层学杂志 23古生物学报 24矿物岩石 25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6岩石矿物学杂志 27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8中国岩溶  P7海洋学类  1海洋学报 2海洋与湖沼 3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5热带海洋学报 6海洋通报 7海洋工程 8海洋科学 9台湾海峡 10黄渤海海洋(改名为:海洋科学进展)11东海海洋 12海洋湖沼通报  K9,P9地理学类  1地理学报 2经济地理 3地理研究 4地理科学 5人文地理 6中国沙漠 7干旱区地理 8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9地域研究与开发 10冰川冻土 11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2自然资源学报 13地理学与国土研究(改名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4资源科学 15山地学报 16湖泊科学 17地理科学进展 18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干旱区研究  Q综合性生物类  1生态学报 2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3遗传学报 4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5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6微生物学报 7生物物理学报 8遗传 9生物工程学报 10应用生态学报 11生理学报 12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3古生物学报 14微生物学通报 15水生生物学报 16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17生物多样性 18生物工程进展(改名为: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实验生物学报 20生命的化学 21古脊椎动物学报 22微体古生物学报 23生态学杂志 24生物数学学报  Q94植物学类  1植物生理学报(改名为: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 2植物生理学通讯 3云南植物研究 4植物分类学报 5西北植物学报 6武汉植物学研究 7植物生态学报 8植物学通报 9广西植

北京体育大学非体育类学生多吗?非北京学生多吗?他们的新闻专业有没有什么特别要求?

目如明星
大迁徙
没过一本线想上一本大学只能通过报考一些一本大学里的二本专业来实现,因为有一些大学部分专业是按二本招生的,但学校本身是一本学校。想上一本大学确切说是一本专业必须要过一本线。这里是我找的一些学校资料,你可以参考一下。具体要看这些专业在当地是否有招生,你可以看一下招生手册。第一种可能:用二本分数上“211工程”大学 目前,全国已有107所高校先后步入“211工程”行列。这些高校在全国招生时,大部分都安排在一批(或一批A)录取,个别高校在个别省份安排在一批B录取。但也有少数高校的少数专业安排在二批(或二批A)录取。 西南大学 一本标签 西南大学是2005年7月由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的教育部直属高校。 门槛规则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绝大部分专业安排在一本批次。安排在二本批次招生的专业主要是原来西南农业大学的个别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市场营销、水产养殖学。 另外,学校还在本科三批安排了部分应用技术类专业: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网络开发与维护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工商管理(工业企业管理方向)、会计学、会计学(电算化会计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方向)、新闻学(广告策划方向)、艺术设计(应用技术)等。 资讯链接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一本专业录取的学生在校本部上课;二本专业录取的学生在荣昌校区上课;三本专业录取的学生在渝北区松树桥上课。 江南大学 一本标签 2001年1月,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 门槛规则 学校学科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八大门类,设有18个学院,共有60个本科专业,绝大部分专业都在一本批次录取。安排在二本批次招生的主要是原来属于无锡教育学院的个别专业:小学教育(师范)、教育技术学(师范)以及汉语言文学教育(师范)、社会学类等专业。这几个二本专业面向江苏全省招生。 资讯链接 汉语言文学教育(师范)专业学生在该校文学院就读;小学教育(师范)和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学生在教育学院就读;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等专业学生在法学院就读。 上海大学 一本标签 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上海大学。 门槛规则 上海大学现设有23个学院和1个校管系,60多个本科专业绝大部分在一本批次录取,只有房地产学院的几个专业安排在二本批次招生。它们是经济学(房地产经济、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含投资与评估),土地资源管理(含城市管理)。 这几个二本专业主要面向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招生,文理考生均可报考。考生在达到当地二本控制线以后,学校按“语数外三门成绩+综合×75%”计算总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录取。 学生入校后如需转入一本专业学习,一年后须参加学校组织的插班生考试。 资讯链接 房地产学院是由上海大学与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联合组建的专业学院,于2004年5月正式揭牌,同年首次招收计划内全日制本专科生。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会由上海大学、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及投资企业组成。院长受董事会委托全面负责学院的教学与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定期向董事会述职。 2 用二本分数可上19所一本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一本标签 湖南师范大学是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八所师范大学之一。 门槛规则 学校共有71个本科专业,在全国28个省份招生时,绝大部分安排在一批本科录取。在湖南本省招生时,以下专业安排在二批本科录取: 文理兼招专业有:法学(民商法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人民武装方向)。 对口高职类本科专业有:机械制造工艺教育、应用电子技术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璜设计与工艺教育。 资讯链接 法学(民商法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人民武装方向)两个二本专业属于湖南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该学院于1993年成立,前身为湖南省人民武装学校,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校园。学院的招生、就业、教学与学籍管理等工作均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所有文化课程的教学由学校本部教师承担,军事及人民武装专业课程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省军区教导大队和省学生军训教研室军事教员担任。 学生毕业时颁发湖南师范大学本科学历毕业证书,并授予湖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毕业学生由县(市、区)人武部负责推荐,优先录用到乡镇、企业和街道,从事专职武装工作,并纳入乡镇、街道国家公务员录用计划,在取得国家公务员资格证后,确保优先录用。 辽宁大学 一本标签 辽宁大学是由辽宁省政府主管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门槛规则 学校现有60余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类本科专业按二本批次招生。具体要求是:凡是报考辽宁大学广告学等十个艺术类本科的考生,高考成绩(含数学分)达到辽宁省二批本科录取控制线的70%~80%,按专业考试合格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学生入校后在蒲河校区就读。 另外,在辽宁省内的招生计划中,以下专业在二本或一本B招生: 金融学(金融与风险管理方向,文理兼招)、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方向,文理兼招)、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理工类)。这些专业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办,报志愿前须到学校面试,在沈阳蒲河校区就读。 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国防生,在二本线上提档,只招理科生。入校后在沈阳崇山校区就读。 资讯链接 辽宁大学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共有10个:广告学(广告设计)、广告学(视觉传播)、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节目主持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数码影视制作方向)、摄影、表演(影视表演方向)、表演(民间艺术表演方向)、表演(导演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这10个艺术本科专业中,只有广播电视编导(数码影视制作方向)专业需要考生在参加完省级专业统考后,再参加学校另行组织的专业考试。 郑州大学 一本标签 1991年黄河大学并入郑州大学。 2000年,郑州大学与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校本部包括新校区、南校区、工学院、医学院4个校区。目前,该校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 门槛规则 郑州大学设有43个院(系),89个本科专业,在省外的录取工作全部在重点本科批次进行。 在河南省,部分本科专业安排在第二批次录取。这些专业包括:护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工作、图书馆学、档案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公共事业管理等以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3个理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另外,还有2个专业安排在本科三批录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方向。 资讯链接 1.本科二批、三批专业,均由郑州大学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与独立学院无关。 2.郑州大学为了创建全国一流大学,近年来加大了对外省重点本科专业的招生计划,其中对山东、辽宁等生源大省和湖北、陕西等中西部省份给予了适度倾斜。 第二种可能:用二本分数上省重点大学 这里所说的省重点大学有三种情况,或原来是国家重点大学,后来国家调整时没进入“211工程”行列;或原来是中央部委属大学,后来划转到地方管理;或学校办学实力雄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不论哪种情况,这些学校都有自己的品牌专业,长期以来在全国享有一定的声誉,在各地招生时,绝大部分都被安排在一批本科录取,只有少数专业由于种种原因,安排在二批本科录取。 西南政法大学 一本标签 西南政法大学原名南政法学院,1995年,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 学校是西部地区最早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目前仍然是西部地区唯一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早在1978年就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由司法部直属划转重庆市人民政府管理。 门槛规则 学校设有17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招生。绝大部分本科专业在本科一批录取;特殊专业在提前批录取;应用技术本科(即高职本科)在二本批次录取,其专业有2个:法学(律师方向)和法学(公安法制方向),文理兼收。 资讯链接 1.提前批录取专业包含国防生(含侦查学、治安学和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和刑事侦查学院的侦查学、治安学、经济犯罪侦查专业。 2.所有专业原则上要求外语、语文单科成绩均及格;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原则上要求数学单科成绩及格。 华东政法大学 一本标签 华东政法大学原名华东政法学院,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 2007年3月,学院正式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校设有法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国际法学和法制史是司法部重点学科。 门槛规则 学校招生范围逐年扩大,2007年在全国24个省份招生,大部分地区安排在本科一批录取,北京和广东两个地区则安排在本科二批录取。侦查学、治安学、边防管理等特殊专业安排在提前批录取。 22个本科专业中,知识产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只招收理科生,新文学、汉语文学一般招收文科生,其余专业大多文理兼招。 学校录取时,按招生计划数的1:1.2申请投档。对投档线上的考生,根据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同分考生,根据学校招生计划与考生的综合情况予以录取。 资讯链接 学校自2004年起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招收法学专业(国际经济法方向),三年半在上海读书,一学期在香港读书(以香港学期为准)。毕业时获得华东政法大学颁发的本科学历证书及法学学士学位证书,同时获得香港城市大学的英美法证书。学费每人每年19500元人民币,四年总计每人78000元人民币(含香港城市大学四门课程的注册费),住宿费1400元/年。 东北财经大学 一本标签 东北财经大学原名东北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 在现有各学科中,产业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会计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门槛规则 学校32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绝大部分安排在一批本科录取;上海、广东安排在二批本科录取。 在辽宁招生的本科既有一本,也有二本。二本专业包括: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统计学、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其中后2个专业只招理科,工商管理(国际商学院专业)学费为25000元/年。 资讯链接 1.所有本科专业的调档比例:招生计划在50人(含50人)以下按120%调档;招生计划在50人以上100人以下(含100人)按110%调档;超过100人按105%调档。具体调档比例根据各省份生源情况进行调整,最高调档比例不超过120%。 2.学校与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多所国外一流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外双校园模式合作办学项目,招生采取二次招生方式,在当年各普通本科专业录取新生中选拔。学生在结束国内阶段学习后,可申请赴国外学习。 山西大学 一本标签 建国后,山西师范学院、山西体育学院、山西艺术学院等先后并入山西大学,成为山西省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山西大学建有光学与科学技术哲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5个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5月,山西大学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 门槛规则 山西大学现有67个本科专业,在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列有招生计划,其中在河北、河南、吉林、内蒙、湖南、江苏、山西等7个省市自治区实行第一批录取。 实行第二批录取的11个省市是:北京、福建、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西、辽宁、山东、陕西、天津、浙江。 另外,在省委党校办学的4个专业和校本部的软件工程专业在本省招生时安排在第二批A类录取。 资讯链接 1.部分学院实施按大类招生,学生在第一、二年级学习基础课程,然后根据学生申报志愿及在校成绩进行专业划分,原则上每个专业选报人数不少于30人,少于30人的专业原则上不开班。 2.山西省艺术类考生若艺文考生文化成绩达到文史类第二批本科录取线、艺理考生文化成绩达到理工类第二批本科录取线且专业成绩达山西省普通本科录取最低线,第一志愿报考山西大学艺术类专业,可不参加专业成绩排队优先录取。 3.学校对有关专业的男女考生比例有一定规定,其中体育类专业男女生比例为4:1;舞蹈编导专业男生不少于30%。国防生只招收应届男生。 沈阳农业大学 一本标签 学校自创建之初,就是一所高水平的农业大学。 早在1979年即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2000年学校由农业部所属划转为辽宁省主管。学校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门槛规则 学校现有47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作为一所“老牌的重点农业院校”,自恢复高考以来,招生计划一直列在各省市的一批本科之中。但是近年来,由于学校带有“农业”二字,在各地招生时,常有在一批本科线之下录取的现象发生。对此,学校在《招生章程》中这样解释:“在外省如果第一志愿考生人数不足招生计划人数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政策,并结合生源地招生政策确定录取办法。” 在本省招生时,学校则明确规定:“我校在辽宁省参加一批B段录取,但按第二批院校录取分数线实行第一志愿考生一次投档,按分数择优录取;投档比例为招生计划人数的105%。” 资讯链接 1.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只招收英语考生外,其他专业招收学习英语、日语、俄语的考生。 2.学校建议报考园林专业考生应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报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生应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报考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考生应体貌端正、发音标准、口齿清晰。 第三种可能:用二本分数上重点军校 军校招生一般分为两大类,即技术类和指挥类。技术类专业为部队、军队科研单位、军队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其毕业学员主要到部队的各个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指挥类专业是为基层部队培养排长以上职务的人才,学员不仅要懂得武器装备的操作和使用,而且要学会如何带兵、如何管理。一般来说,技术类专业录取分数比较高,多在一本控制线以上;指挥类专业录取分数比较低,多在二本控制线以上。 下面所列的几所军校,不论技术类专业还是指挥类专业,在全军高校中都属于品牌专业,有的甚至还是军队系统中独一无二的专业。可是由于它们在录取时对考生的身体和政审等方面有特殊要求,所以在各地招生时,都安排在二批本科控制线投档。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一本标签 坐落在南京的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为全国全军重点高等院校之一。 学校隶属总参谋部,是一所指挥与技术合一,以外语为基础,多专业、多层次、多规格的综合性军事外交学院,是军队培养国际关系、国防外事、军事外交、国际战略研究、外语师资、部队侦察、技术侦察、航天侦察、特种作战指挥等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门槛规则 学院现设有24个专业,开设英、俄、日、法、德、越、缅、泰以及老挝语、印地语10种外语课程,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 该校绝大部分专业要求在一批本科线以上投档,但个别专业如侦察与特种兵指挥专业,投档时分数线一般在二批本科线以上。 资讯链接 学校主要本科专业介绍: 国际调研专业,培养目标是军事调研业务干部,毕业学员适于在高级军事机关从事调研工作;军事外交专业,培养目标是军事外交工作干部,毕业学员适于从事军事外交工作;国防外事专业,培养目标是英语(俄语、日语)国防外事干部,毕业学员适于在总部、军区机关从事涉外工作的翻译和我国军事外交官员的随从翻译工作;边防情报专业,培养目标是边防情报干部,毕业学员适于从事边防情报工作;国际战略研究专业,培养目标是军事情报整编干部,毕业学员适于在总部、军区机关及驻外武官处从事情报资料翻译、整编工作。 侦察与特种兵作战指挥专业属于指挥类非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全军侦察与特种部(分)队的排长职位,学员毕业后分到全军特种部(分)队。该专业只招男生。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一本标签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直属于总政治部,是一所编制等级为军级的中级指挥院校,也是一所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政治院校,还是全军研究生培养单位17所重点建设院校之一。 1999年原空军政治学院并入该校。它面向全国招生,为全军部队培养新闻军官和图书档案管理干部,为全军院校和科研单位输送政治教官和研究人才。 门槛规则 学校开设的主要专业有哲学、军事新闻学、政治经济学、军事历史、图书情报学、档案学等。其中军事新闻学、政治经济学等专业在全军院校中属于独一无二的品牌专业。 学校各专业均在提前批录取,在各省招生时,提档线控制在二批本科以上,并且招收少部分女生。 资讯链接 自1999年上海空军政治学院并入南京政治学院后,该校由院本部和上海分院两部分组成,分为南京、上海、江浦三个园区。院本部坐落在南京市区,分东西两院,位于市区主干道两侧,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学院等地方高校形成了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圈;上海分院地处上海市五角场地区,毗邻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著名高校,同样有着良好的人文地理环境;江浦园区作为军事基地,位于南京市江浦县,依山而立,桃林环抱,风景宜人。 学院不仅招收应届高中生,同时也是全军师、旅、团政治部(处)主任轮训单位。 用二本分数上部委属大学 这里说的部委属大学,指的是除教育部以外其他直属于中央的各部委大学。 2000年以前,全国有数十所高校直属于中央各部委管理,后来经过国务院大调整后,大部分院校划转到地方管理,但仍保留了部分比较特殊的院校。在这部分特殊院校中,有几所院校虽然不是“211工程”建设系列,但是由于直属中央各部委领导,所以各方面办学条件一点儿也不比教育部直属院校差。尤其是当你大学毕业时,许多用人单位公布的录用条件是“本科生须毕业于国家重点高校或中央部委属院校”。就连北京接受非北京生源本科毕业生就业时,也把这一点作为刚性的条件之一。 这些部委属大学招生时,有一些专业是在二本线上投档。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一本标签 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 学校虽然属于二本院校,但由于在提前批招生,加上校名有“中国”二字,所以每年都有许多高分考生报考,使该校成为“事实上的一本院校”。 门槛规则 学校设有13个本科专业,每年面向全国招收近千名学生。 学校在招生简章上公开声明:“我校面向全国招生,实行考生自由报考,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综合考核,按当地一般院校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提前单独录取的招生办法。未被录取者,不影响其他院校录取。” 请注意“当地一般院校最低控制分数线”,也就是说,按照各地提档分数的标准划定,学校属于二本院校,亦即所有上了当地二本分数控制线的考生都可以报考该校。至于最后能否录取,那就看你当年的运气如何了。 资讯链接 1.“学校据说是全国最小的13所大学之一,规模像高中,学生只有四千多人,与理想中大学的概念有不小差距,向往校园亭台楼榭、湖山花树的那种大学的同学,本院暂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这是一名在校生对广大考生的忠告。 2.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从该校毕业后都能到团中央工作,那早已是“老皇历”了。如今的毕业生,与其他普通高校一样,完全是“自主选择,学校推荐”。如果你在毕业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学校就会把你的档案和户口都打回到你原来的籍贯参加所谓的“二次分配”。2007年该校本科毕业880人,其中只有85人进入各级机关工作,“灵活就业”和回原籍参加“二分”的毕业生上升到231人。 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自成立之日起,就与中央团校一直是两块牌子,一套机构,同时承担普通高等教育和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双重职能。 华侨大学 一本标签 华侨大学是于1960年由国家创办的综合性高等学府。 学校位于中国著名侨乡福建省泉州市,已在厦门市建立新校区。学校隶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是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 门槛规则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在外省招生时,除了在广西自治区是本科一批外,其他各省均是本科二批录取或提前批(按二本线投档)录取。 在本省招生时,有少部分专业在一本批次录取,其他专业在二本录取。具体情况如下: 面向全省招生的专业:文科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英语、日语等近20个专业;理科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等30多个专业。 面向泉州招生的专业:文科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等10多个专业;理科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等近30个专业。 面向厦门招生的专业:文科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等10多个专业;理科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等20多个专业。 资讯链接 1.泉州校区(校本部)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厦门校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华文学院位于福建省厦门市。 2.学校虽然名为华侨大学,但是由于生源所限,华侨生实际上只占在校生的10%左右。每年招生时,“三侨一台”考生(即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青年)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中南民族大学 一本标签 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高校,学校前身为中南民族学院,2002年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 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门槛规则 学校设有56个本科专业,每年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近五千人。其中少数民族考生约占65%。预科只招少数民族考生。 招生批次除了在湖北、广西、河南、内蒙古等少数几个省、自治区按一本录取外,其余都安排在二本批次录取。 资讯链接 1.少数民族学生在录取时可适当降分录取,降分幅度由各省、市、自治区确定。 2.与其他院校相比,该校学费比较低,其中民族学专业免收学费。 西南民族大学 一本标签 学校创建于1951年,原名西南民族学院,是一所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高校。 2003年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校有学士、硕士、博士等系列授予权。 门槛规则 学校设有本科专业59个,面向全国招生。其中普通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收汉族在内的各民族考生。学校除艺体类专业外,少数民族考生约占招生总数的65%。预科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 除了在新疆、广西、西藏(藏文专业除外)的普通招生专业是第一批本科院校外,其余各省份的招生批次都安排在二本批次录取。 资讯链接 对于进档考生,实行根据考生投档成绩按分数级差确定录取专业的办法,专业级差一般在5分以内,同时参考相关科目成绩,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同等条件下,少数民族考生优先录取。学生入校后按专业分别在老校区、新校区、太平园校区三个校区就读。 大连民族学院 一本标签 大连民族学院是一所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高校,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的民族高校,也是全国唯一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的民族高校。 学校建有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2004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项,位居全国民族院校第一位。 门槛规则 学校面向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所有省区市招生,每年招收本科生3000人左右,

经济学考研有哪些学科?

是事之变
克核大至
投资经济学考研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7西方经济学。(注:专业课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需以报考院校为准)。

人文地理考研必读书籍有哪些?

兜圈子
艺术家
课外辅导书目应以人大出版的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指南等系列教材为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以学校指定的书目为主。下面书单主要是供非法学考生参考,法硕(法学)有很多书籍和下面书籍同名,但会注明(法学)字样,请注意。▶法硕大纲《201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201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其它复习书目《全国法律硕士联考考试指南》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法硕联考历年试题及解析》曾宪义主编法律出版社《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法律硕士联考冲刺背诵手册》全国法硕联考大纲配套教材专家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法硕联考专业基础课必备——经典案例分析》刘守芬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法律硕士联考重要法条释解》朱力宇,孟唯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全国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联考标准化题库》陈鹏展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法律硕士联考考前最后5套题》刘守芬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职考研院校给你分析几个院校作为参考:1、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法学专业有明显优势北京大学法学院,属于法学/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中国名校、全国法学输送者北京居多,第二年开始分导师培养、双导师制度、拥有接近10 个方向、毕业者基本到国家机关、名牌律所和知名企业工作。可以说是法律硕士教育和培养的典范,虽然学费较贵,但各项因素考虑是非常值得)2、人大法学院,国内第一所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近年来大量法学知名学者,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9个学科排名第一,法学强校牌子吸引了很多人报考,复试相对北大和中国政法大学容易一些,另外学术奖金相对北大要容易。人大非常着重毕业生就业,而且基本上能进入国家机关。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非传统法律院校,对法律硕士相对重视,结合学校自身能力和校友资源,对法律硕士有复合型的培养计划,特比适合毕业后从事经济贸易方向的法律工作学生。4、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课程进修班授课教师均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骨干教师和国内知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既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资深法学家继续发挥着重要影响,更有一大批学术功底扎实,已在全国法律界和相关学科有影响的中青年法学家成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贴吧福建院校目录排名哪里看

逮捕王
梅兰芳
福建大学排名1. 厦门大学 2. 福州大学3. 福建师范大学4. 华侨大学5. 福建农林大学6. 福建医科大学7. 集美大学8. 福建中医药大学9. 福建工程学院10. 漳州师范学院11. 泉州师范学院12. 厦门理工学院13. 莆田学院14. 仰恩大学15.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16. 闽江学院17. 福建警察学院18. 福建江夏学院19. 三明学院20. 龙岩学院(源自武书连大学排行及校友网综合数据)院校优势学科介绍厦门大学 会计学 管理科学 金融学 化工与制药类 经济学 临床医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新闻传播类 化学 法学 海洋科学类 工商管理 广告学 数学类 化学生物学 统计学福州大学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经济学类 工业设计 土木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市场营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气信息类 法学 建筑学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音乐学 法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经济学类 汉语言文学 历史学 体育学 光学工程 物理学 华侨大学 土木工程 建筑学 音乐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工商管理 车辆工程 城市规划 财务管理 经济学类福建农林大学 茶学 植物保护 农林学类 土地资源管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园艺 食品科学与工程 蜂学 生物科学类福建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麻醉学 药学 医疗影像学 护理学 口腔医学 集美大学 航海技术 轮机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会计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水产养殖学 日语 经济学类福建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 针灸推拿学 中医学 临床医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福建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建筑学 城市规划 工程造价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子电气类 车辆工程 艺术设计 广告学 会计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类漳州师范学院 英语 汉语言文学 应用化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心理学 统计学 日语 法学院校综合介绍厦门大学 无愧于省内老大,坐拥众多重点学科,攘括省内一流生源福州大学 近年发展迅速,在众多学科领域的影响逐渐加强福建师范大学 在中国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类拥有第一话语权,在艺术学和体育学上的造诣也让省内其他院校望而兴叹华侨大学 仍然是在土建等工科领域为福建省龙头高校,但近年来发展缓慢福建农林大学 自然而然是农林类王者,但其他学科发展一般,无力成为综合性大学福建医科大学 省内医学类第一集美大学 在航海、轮机、水产类有极大优势,但无奈研究生教育一般福建工程学院 在土木工程、建筑学,机械学科类于省内有极大影响力,工程造价等管理学科类为省内第一,被评为最有望升格的院校之一漳州师范学院 原味福建第二师范学院,无奈学科限制太多,就业一般,但学术研究仍值得点评一二其他一般院校综述泉州师范学院 有泉州市政府支持,无奈学科限制,发展一般厦门理工学院 学校一般,但身处厦门,前景可观莆田学院 学科众多,但没有明显优势仰恩大学 曾今的民办本科第一,现逐渐没落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部分资源与厦大共享是最大的优势闽江学院 由于学术造假,一味吹嘘浮夸,伪造改名等,在社会风评中下福建警察学院 专门类学院福建江夏学院 省内第一所财经类专门院校,未来前景看好三明学院 地理位置一般,学校一般龙岩学院 地方性一般普通本科院校不好意思,我问的不是这个。这里查看:http://tieba..com/f?ct=536870912&sn=%D0%A3%D4%B0&bs=%B8%A3%BD%A8%D4%BA%D0%A3&rn=200&pn=0&cm=1101&tn=simpleCategory

暨南大学有在职博士吗

麻婆岛
鄙哉
暨南大学有在职博士。暨南大学,简称暨大,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中央部属高校、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被誉为“中国第一侨校”。学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 、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国侨办、广东省三方签约重点共建大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交通等大学,1958年在广州重建,实行董事会制度。截至2018年5月,学校设有37个学院和研究生院,62个系,十余个直属研究院(所),91个本科专业。1958年,在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铸大力扶持下,暨南大学得以重建。陶铸担任了重建后的第一任校长。1966年,"文革"开始,暨南大学停止招生,但学校里还有1000多人。1970年1月,林彪想把第一军医大学搬到广州,取代暨南大学,就口头上称国务院同意将"房子已经空起来"的暨南大学转交给军方。2月,口头通知暨南大学革委会,宣布撤销暨南大学,并在2月12日确定了搬迁计划。5天后,《关于撤销暨南大学的请示报告》才被起草。到3月5日,广东省革委会才正式下发撤销暨南大学的通知。1978年4月1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恢复暨南大学、华侨大学有关问题的请示》。10月,暨南大学再度复办。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11工程)。2007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被评为优秀。2011年4月16日,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三方签订了部部省共建暨大协议;2011年7月6日,研究生院挂牌成立;番禺大学城新校区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获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2年5月19日,番禺新校区正式奠基。

华侨大学新闻传播学

多知为败
或使
一般大三分专业,结合自己的兴趣。

华侨大学的厦门校区和泉州校区分别有哪些专业?

相即
足躩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的学院和学院各自对应的专业如下:1、建筑学院: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2、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 3、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4、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化学(拔尖人才试点班)、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拔尖人才试点班)、功能材料。    5、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物理学(拔尖人才试点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自动化。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安全。7、化工学院: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含精细化工、能源化工方向)、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生物工程、园艺(观赏园艺方向)。    8、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学、社会学。    9、国际关系学院: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10、统计学院:统计学(金融统计方向)。    11、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    12、音乐舞蹈学院:音乐表演、音乐学(师范类)、舞蹈表演、舞蹈学(师范类)。    13、厦航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航空播音方向)。    14、华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入住厦门校区)、华文教育(只招境外生,入住厦门校区)、汉语言(只招境外生)、预科班(只招境外生)。    泉州校区的学院和学院各自对应的专业如下:1、国际学院:经济学类、计算机类、药学、工商管理、国际商务、工商管理类。2、经济与金融学院: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3、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法学院:法学。 5、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 6、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翻译。 7、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8、工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 物联网工程。9、医学院:临床医学、药学。10、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11、旅游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12、美术学院: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13、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师范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