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河南科技学院招研究生吗

理统
子曰
部分专业招研究生,至于具体哪些专业招生,哪些不招生,可等待专业人士回答。谢谢

河南科技学院硕士点情况?

专诸
大报复
学校目前有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详情请访问研究生处网站:[http://yjsc.hist.e.cn]详情

河南科技学院机电学院就业好吗?请详细说一下。

夫妻哨
声优
机电专业还行吧!我就学机到一体化的,说实话学精了很好就业,就怕你学的不好!应该没问题,就现在就业形势看,各个专业都有困难

河南科技学院对于考上研究生的学生的奖励

上善
无待
奖励貌似不多,学校的奖励没听说过,倒是听说个别院奖励了几百块钱吧,好像是生科吧,具体是什么院系记不清了。既然你问这个问题那说明你已经考上了,如果你果真已经考上研究生了,就那么点奖励不要又如何,以后大把大把的钱有你挣的时候,不要在意眼前的那么一丁点小利,考研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不是为了学校奖励的那点钱,好吧,祝福你!

河南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考研需要多少分?都考什么科目?满分是多少?

常卒乎阴
具体多少分数不太清楚,考试科目如下:英语1政治数学1计算机专业综合基础——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专业课是全国统考,考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网络,:河南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考研需要多少分?需要三百多分。都考什么科目?考数学,英语,政治和计算机综合。满分是多少?500分

河南科技学院是什么时候成的二本?

论则不至
必取其绪
河南科技学院 前身可以追溯到1939年12月 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生物系,之后经过多次变迁。1951年升格为平原农学院;期间再次经过多次拆分、合并,1958年9月,改称 百泉农学院;1959年,百泉农学院更名为新乡专区农学院,9月,新乡专区农学院改建百泉农业专科学校;1987年2月,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升格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当年河南省为数不多的本科院校)。2004年5月,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不考虑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农学院,到1987年2月已经是现在所说的二本院校了,由于当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以国家对该校的定位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师资。     虽然河南科技学院是河南省15所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之一,但是作为三十多年的老本科院校,总体而言发展相对缓慢,需要奋起直追。 河南科技学院学科建设截至2019年7月,学校拥有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A类特色学科,1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个):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畜牧学。省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数学。省A类特色学科(1个):作物学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作物学、兽医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畜牧学、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化学、系统科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兽医、风景园林、艺术、体育、教育、机械工程、农业推广 。河南科技学院___百度百科师资力量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638人,其中专任教师1211人,教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2人,副教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24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20余人,双聘院士、中原学者7人,河南省特聘教授、校级特聘教授24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98人。聘请70余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有省级教学团队6个。 [1] 双聘院士(6人):张新友(中国工程院院士) [7]  、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 [8]  、陈焕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中国工程院院士) [9]  、吴孔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10]  、喻树迅(中国工程院院士) [11] 中原学者(1人):茹振钢 [12]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李成伟 [13] 全国模范教师(1人):茹振钢 [14] 全国优秀教师(2人):胡建和 [15]  、王清连 [16] 省级教学名师(3人):李敬玺、郭运瑞、吴国梁 [17] 省级教学团队(6个):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团队(2007年) [18]  、动物疫病防控教学团队(2009年) [19]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教学团队(2011年) [20]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2012年) [21]  、农科基础化学教学团队(2013年) [22]  、饲料科学教学团队(2015年) [23]  河南科技学院学科建设截至2019年7月,学校拥有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A类特色学科,1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24]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个):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25] 省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数学 [25] 省A类特色学科(1个):作物学 [26]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作物学、兽医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畜牧学、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化学、系统科学 [24]   [27]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兽医、风景园林、艺术、体育、教育、机械工程、农业推广 [24]   [28]  河南科技学院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省级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3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个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6个省级精品课程。 [17]   [26] 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河南中原中农良种有限责任公司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市场营销学科教学法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省级特色专业(13个):农学、园艺、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市场营销、机电技术教育、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植物保护 、园林、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质量与安全、国际经济与贸易 [17]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生物学、食品科学、动物医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园林学、经济管理 [17]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生物与发酵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29]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高等数学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个):数学欣赏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个):基因工程 、肉品工艺学、动物微生物学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个):中学生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现代教育技术、数学学科教学法、动物医学学科教学法、化学教学法省级精品课程(16个):遗传学、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高等数学、管理学、植物化学保护、动物病理学、生物化学、生态学、公共关系学、基因工程、肉品加工工艺学、蔬菜栽培学、动物免疫学、心理学、微生物学 [17] 教学成果截至2019年7月,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9项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9项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1项河南省教学成果鉴定。 [30] 获奖等级获奖项目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双岗实习:职教师资双技能培养新模式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才能力资本与高校发展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教学观念问题研究地方高等学校定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涉农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教学载体培养创新型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优化与方式创新研究信息技术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河南省中小学为例高等学校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地方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与实践种植类专业基础课试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理论与实践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研究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专升本教育中专科与本科教育衔接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实践园林专业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服装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阳光教育运动下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高中新课改下普通高校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新课程背景下地方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教育类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研究与对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安全监护一体化建设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资源嵌入式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职教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EAP教学法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制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基于“双导师制”的中学英语教师教育力职前和职后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新时期师范生师德教育探索与实践河南省教学成果鉴定地方性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及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研究与实践当代大学生职业辅导体系的实证研究大众教育环境下的综合性本科院校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班级活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与实践应用写作思维教学“四步法”研究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新型校企合作:动物生产类专业生产实习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网络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学分制管理模式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地方本科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教育创新背景下高校种植类专业实验课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机械类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新形势下农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果蔬食品工艺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成人高等数学实例教学法的研究动物医学专业融教学、科研、科技服务一体化团队建设的创新与实践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模式的构建及培训体系研究农学学科硕土研究生培养联盟的构建与实践电子信息类人才订单培养模式研究高等院校“两翼四驱”生产实习组织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能力导向”的园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电子信息类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校产“双向互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现代农业背景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构建“本科工程教育卓越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30] 河南科技学院学校荣誉2014年12月,河南科技学院获“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31] 洛阳校友捐赠2018年4月,河南科技学院获“改革开放40周年具有国内影响力河南高校”。 [32] 2019年4月,河南科技学院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高等教育十大杰出贡献单位”。 [33] 2020年1月,河南科技学院新媒体工作室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2019年度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34] 河南科技学院学术研究编辑河南科技学院科研机构据2019年7月河南科技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建有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1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4个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7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1个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院士工作站,2个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1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8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2个厅级科研创新团队。 [35]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1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蜜蜂)新乡综合试验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现代生物育种河南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河南省棉麦分子生态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河南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畜禽智能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物基因组编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河南省棉花功能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工程实验室(7个):畜禽智能化清洁生产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棉花基因工程育种与有害生物防控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粮食资源深度利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起重设备安全运行监控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农业物联网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功能吸附分离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农作物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园艺植物资源利用与种质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院士工作站(2个):河南省动物病毒病防控与免疫检测院士工作站、河南省棉花遗传改良与害虫防治院士工作站 [35] 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个):作物栽培生理实验室、作物分子育种实验室 [36] 省级科研创新团队(8个):河南省棉花育种与分子生物学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动物病毒病防控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精密加工与特种制造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农产品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小麦高光效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功能性吸附分离材料研究及产业化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优异园艺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农业数学模型分析与应用创新型科技团队 [37]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8个):动物病毒致病及免疫机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作物分子遗传育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南瓜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农产品深加工及质量控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动物病源和新兽药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食品质量与安全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昆虫分类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畜禽疫病防控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教育与区域经济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新乡市创新型科技团队(3个):百农207小麦育种研发团队、智能农业与生产过程控制团队、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创新团队 [38] 河南科技学院科研成果据2019年7月河南科技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完成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攻关、转基因生物重大科技专项支撑计划等科研课题3629项,获科技成果奖1546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39]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1]   [40]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情况项目名称奖项名称奖项等级获奖年份矮抗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矮抗58选育及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2013年 [39]      生猪主要违禁药物残留免疫试纸快速检测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008年 [40]      小麦品种“百农3217”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1985年 [1]      优质蜂产品安全生产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2017年 [41]      2018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成果名称申报人获奖等级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旧词新义研究    宋培杰    特等奖    知识经济时代美国中小学生经济素养教育研究    高佳    一等奖    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程建锋    一等奖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背后逻辑的历史探寻    冯丽    二等奖    河南长篇小说(1949—1999)研究    张东旭    二等奖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微课视频设计与应用研究    冯小燕    三等奖    中国与比利时合办企业的创新研究:秦皇岛耀华玻璃公司(1921-1936)    方强    三等奖 [42]      2018年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成果奖名单获奖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获奖等级畜禽健康养殖环境智能化监控平台构建及应用    刘艳昌,左现刚,张志霞,李国厚,蔡磊,侯志松,赵明富,余周,杨献峰,李琳芳,赵欣    河南科技学院    一等奖    发酵面制品复合抗老化剂及其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曾洁,高海燕,孙俊良,何承云,李光磊,李云波,河鸿举,苏同超,娄文娟,贾甜,张瑞瑶,宋孟迪,曹蒙,姜继凯,孟可心    河南科技学院    一等奖    锂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关键性技术及其应用    许光日,杨理,李元超,赵二庆,马晶晶,李晓波,范淑敏    河南科技学院    一等奖    食用菌凝胶食品开发及加工废液综合利用技术    李波,芦菲,杨伟,聂远洋,何承云,李云波,张兆沛,徐贵华,周浩宇,高海燕,屈晓清,周海旭,苏晓,刘英伟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新乡市赟丰菌业有限公司    一等奖    高效健康环保型猪杂粕饲料产业化关键技术    刘长忠,姜金庆,贺永惠,刘本国,陈金永,崔艳红,刘兴友,梁晓晓,王泽政,陈福水,韩庆功,何云,王元元,王永强,吴世秀    河南科技学院,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广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好运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市酵守康饲料有限公司    一等奖    鸡内源性限制因子对雏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调控及应用    余燕,马金友,张艳红,孙瑞,段佩玲,徐之勇,王秋霞,欧长波,刘婷宇    河南科技学院    一等奖    高产稳产早熟广适国审棉花新品种百棉1号、百棉985选育及应用    王清连,张志勇,张金宝,李成奇,张新,刘孝峰,余学科,刘桂珍,晁毛妮,张宝红,董娜,孙润润,胡根海,付远志,薛惠云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种子管理站    一等奖    高益生活性蝙蝠蛾拟青霉胞外多糖发酵关键技术及应用特性研究    武忠伟,黄玲,王正荣,张朝辉,宋琳琳,李志刚,李林波,王宝石    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市大明饮品有限公司,新乡市天界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二等奖    葡萄耐寒性鉴定与杂交授粉技术    李桂荣,朱自果,余义和,张少伟,赵瑞芳,扈岩松,李红波,刘遵春    河南科技学院    二等奖    鸡场主要病原微生物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徐彦召,张守平,杭柏林,王青,朱惠丽,李春艳,柳东阳,刘保国,秦保亮,王永强,张慧辉,杨雪峰,胡建和,董海广,高冬冬    河南科技学院    二等奖    鸟苷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监测工艺优化    杨天佑,田静,单长卷,常景玲,张志宏,李林波,王宝石,张蕾,付庆云    河南科技学院    二等奖 [43]      2019年度河南省社科调研课题联获奖清单调研题目获奖编号主持人获奖等级智能网络冲击下个人信息传播安全性问题研究    SKL-2018-687    徐涛    一等奖    健全河南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问题研究    SKL -2018-3830    董亚辉    一等奖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研究    SKL-2018-297    陈佳    二等奖 [44]      河南科技学院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至2018年11月,学校图书馆有中外文藏书总量约371万册(种),其中纸质图书143万余册,电子图书约228万种;纸质报刊1577种;中外文数据库48个。 [45] 图书馆正门 [45]学术期刊《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科技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截至2012年6月,有《河南科技学院学报》和《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两刊。《河南科技学院学报》分别出版社会科学版和职业教育版。社会科学版主要刊登政治、哲学、经济、法律、德育、文学、艺术等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职业教育版主要刊登职业教育理论研究、高等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教育与经济、农村职教、成人教育与培训、思想道德建设、职教史研究、比较职教、职业指导、课程研究、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文章,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维普网、万方数据库收录,被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馆藏,系Caj-cd规范获奖期刊。 [46]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主要刊登农学、植保、食品、园艺、畜牧、兽医、机械、电子、通信、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方面未曾发表过的论文,被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收录,被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馆藏,系Caj-cd规范获奖期刊。 [47-48] 河南科技学院合作交流编辑截至2018年12月,河南科技学院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荷兰、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乌克兰等国家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人才,学校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学生赴外交流等模式。学校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合作举办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工程、教育学等3个本科课程合作项目。2018年,学校申报了人力资源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环境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旅游管理、物联网工程、生物技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前教育等中外本科课程合作项目。学校与乌克兰苏梅国立农业大学开展了研究生联合培养,成立了“中乌国河南科技学院-乌克兰苏梅国立农业大学国际联合研究生院”,截至2018年12月,已有74名师生赴乌克兰苏梅国立农业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2018年6月,学校依托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合作举办的本科课程合作项目,选派了3个合作专业20名学生赴南澳大学参加了体验周活动;学校与马拉西亚博特拉大学开展了1学期的交换生项目,截至2018年12月,派出35名学生;2018年6月,学校依托与印度尼西亚泗水大学合作的“中国-印尼跨文化科研合作项目”,派出12名学生赴泗水大学交流。 [49] 2019年8月8日,教育部批准河南科技学院与乌克兰苏梅国立农业大学合作举办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50] 

河南科技学院哪个专业比较强

无衣
相入
4月27日,今报走进省内高校新乡采访组走进声名鹊起的河南科技学院,就学院的专业特色、教学优势及今年的招生计划等广大考生关心的焦点问题对河南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陈红卫专访时,他通过本报,特别向广大考生传递最新消息。 陈红卫介绍,河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多科性本科院校,始建于1949年。“目前,学院已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研究生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等多层次、多科性的办学格局。”他介绍,学院设置11个二级学院和3个直属系,有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遗传育种、蔬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预防兽医学等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及信息工程、法学、机电技术教育、服装设计、汉语言文学、英语、音乐、城市规划、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等本科专业38个。 全日制在校生1.3万余人,成人教育学生3000多人河南科技学院是1987年升为本科院校的。这几年省内院校合并,升格一批。现在共有高等院校50多所,本科院校20多所。综合其他排名河南科技学院在河南省高校排名估计在10名左右!好的专业说白了基本上是农学 动物方面 最牛的是农科,搞小麦育种...河南科技学院的农学整体不错,如预防兽医学、果树学、农药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植物学、植物病理学、食品科学、基础兽医学等专业,另分析化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高等教育学也是校级重点学科。

河南科技学院是几本院校,其中的信息工程学院怎么样

大奖赛
钓鱼去
哎 我是这个学校的 在郊区,坐公交车四五十分钟到市区,有直达的车次。学校环境还不错,因为是农林院校,很多树木、草坪,还有湖区,新建的学校东区很不错,我个人很喜欢那里的环境。二本,三本,大专都有。由于我不是信息工程学院的,所以教学的问题也不好说,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学校本身水平就是这样,在河南省也不太靠前,而且学校本身是农林院校,农林专业比其他的都要强一些。欢迎大一新生来到这个学校!有郑州的同学来到这里就说这学校还是很淳朴的,感觉还不错,不会太乱,风景好又安静,学风也还可以。楼上有人说了,到学校报到时会有大二的学长接,我感觉这边的消费水平较低,校外有大学城可以买到日常生活用品。 对了,报到时学校会要学生买校服,被单,脸盆之类的东西,不要买!质量不好还贵,不是必须买的。还有军训服的问题,如果家里有拿上,不用再买,只要和大家的差别不大都可以穿,还有一些学长卖的军训服会比学校便宜些,也可以考虑.军训期间的晚上,会有很多高年级的到宿舍推销东西,像订英语报之类的个人考虑下,但有卖小电器的或稍贵的东西的,一定要考虑清楚,以免上当!(上当的人不在少数)好了,仅一家之言,就这些吧,祝你愉快的开始你的大学生活!

河南科技学院的网站和基本情况

去乐辞显
嘉舞堂
http://www.hist.e.cn/河南科技学院简介河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始建于1949年,前身是渊源于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的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和平原省立农业学校,历经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学校地处中原名城新乡市,占地面积1365亩,校舍面积62万平方米。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总量达153万余册,中外文期刊3600余种。现有8个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有国家级现代蜜蜂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国家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河南省“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基地和农业新技术培训基地。 学校设15个教学院(系),47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农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等8大学科门类。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河南省特色专业和名牌专业。拥有2个河南省重点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个单独招生、联合培养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学校办有成人教育学院和民办独立学院——新科学院。 目前有各类在校生28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4000人,成人教育学生4000多人,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等多层次、多科性的办学格局。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60000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尤其是河南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18人,专任教师871人,其中博士、硕士生导师70余人,教授102人,副教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337人;博士、硕士635人;“双师型”教师20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17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1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96人,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获得者32人。聘请中科院院士赵其国、盖钧镒、成卓敏等6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 学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战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时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性构建了在全国颇具影响的“双师型素质、双基地建设、双技能训练、双证书制度”“四双”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职教师资培养的“双岗实习、置换培训”实习新模式,开展了“专业+专项+专证”和“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2001年以来,完成教育部教改项目8项、河南省教改项目38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3项。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09年为96.09%,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95%以上。 学校大力实施“科技兴校”战略,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完成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攻关、支撑计划、转基因生物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课题1070项,获科技成果奖415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学校培育的小麦高产品种“百农3217”,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创造社会经济效益50亿元;双价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百棉1号”,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获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在全国大面积种植并推广到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累计增产效益超过20亿元,国家批准学校以棉花品种等为主体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 2009年在河南省夏收中增产16亿斤,为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秋播面积超过3 000万亩,成为黄淮麦区第一大小麦品种,累计增产效益达15亿元。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等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与美国布瑞纳大学、韩国江原大学、荷兰农业学生交换及学习访问基金会等开展了合作办学,常年聘有美、英等国的外籍专家任教。 学校的办学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河南省教师培训先进单位、河南省科技创新十佳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等50余项荣誉称号。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将继续秉承“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以更加饱满的进取精神和更加蓬勃的昂扬斗志,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为早日把学校建成职教师资培养特色更加鲜明,农科优势更加突出,在同类院校有重要影响、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