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河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

合同
间宫
河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点该博士点设中国近现代小说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向、当代女性文学研究方向,由刘增杰、刘思谦、解志熙、关爱和、吴福辉教授等担任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该硕士点设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近代文学等研究方向。由刘增杰、王文金、解志熙、关爱和、沈卫威、张俊山教授, 孙先科副教授担任导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该硕士点设先秦文学、汉魏六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等 专业方向。由孙克强、王立群、陈江风、李贤臣、张大新教授、华锋副 教授等担任导师。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点该硕士点设古典文献和唐诗整理与研究方向,由佟培基教授、齐文榜副教授担任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该硕士点设圣经文学和现当代英语文学研究方向,由梁工教授、袁若娟副教授担任导师。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点该硕士点设现代汉语语法、汉语词汇史、汉语语言史等研究方向,由张生汉教授、李一平教授,李兴亚、魏清源、杨永龙副教授担任导师。新闻学硕士点该硕士点设编辑学理论、书报刊编辑应用、电子传播媒介编辑应用等研究方向,由王振铎、张仲良、李明山教授担任导师。

河南大学考研(文学院)

颛顼
迪克西
先说说中国古典文献学:我同学考的就是北京师范这个专业,很难就业的,你想想有几个学校招这个方向的老师。其实中国古代文学也是一样的,毕业后想教高中人家不要古代文学专业的,一般都会要语文学科教学论的,一样很难就业,上了相当于没上。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还可以,属于这几个比较好就业的,我同学考的山东师范大学的这个专业,虽然不是什么好学校,但他考了430多分呢,只不过学校报的低。嘻嘻好好加油啦祝你好运

我是河南大学文学院的研究生,学习国学,想找一个这方面的网站和高人交流学习!请你帮我推荐一个!很谢谢

忏情记
唐鉴
呵呵,我也是文学院的,对国学比较感兴趣。据我观察,网上现在国学交流网站还不多,而且良莠不齐。看你热情也挺高的,给你介绍个“如果网”(国学精粹板块),是以大学生为主要力量的综合性文学网站,很适合我们发展,希望能在如果网跟你交流。希望能帮到你~~你好 关注武汉大学国学院 我也是河大的 今年考来武大研究生

河南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怎么走?

相川
帛和
在河南大学老校区东门老校区在开封市东北角到开封走北外环 到最东头 南拐 就看见河南大学仁和公寓再往前走300米就看见河南大学东门 即古城墙挖的一个洞门进去200米左拐 就是文学院从开封汽车站,怎么坐车过去?开封中心站-10路到河南大学东门站开封金明站-33路到河南大学东门站开封相国寺站-随便一路车到鼓楼广场转10路开封西站-随便一路车到鼓楼广场转10路开封一共就这4个站东门进去一直西走到第一个路口往左拐

2012河南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的导师都有谁?

而无阿私
青春恋
现代汉语教研室教师情况简介 时间:2011-12-25 17:06 作者:管理员 点击: 721次 教研室主任张俐,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与社会语言学。曾获河南大学教学优秀奖,2005年8月至2006年6月赴美国田纳西州访问学者。 蔡玉芝,女,副教授。我国第一期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现任河南大学演讲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普通话口语和交际语言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两次荣获国家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奖项,并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奖。历任河南省普通话测试员培训班主讲教师。主要论著:曾在《河南大学学报》,《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主编或参编由河南大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或教材6部,其中《普通话口语教程》荣获河南省教育科研奖励优秀论著一等奖,并在省统编教材《新编普通话口语教程》一书中担任主编。 段亚广,男,博士,主要从事方言和音韵研究,现为河南省语言学会会员、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担任本科生“现代汉语”、“中国语言学史”等课程的教学。参与省级社科项目两项,出版专著《从方言比较看官话的形成和发展》一部,发表论文《河南方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表假性领属关系的的》等数篇学术论文。闫克,男,河南省语言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担任本科生《现代汉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梁遂,男,1952年10月生,汉族,河南省襄城县人,中共党员,副教授。1978年6月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同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任河南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南大学语委办推普工作领导组组长、文学院工会主席、文学院关工委副主任和文学院逻辑学科负责人等职;曾先后兼任河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研究生辅导员、河南大学演讲学会会长、河南大学演讲与朗诵艺术团团长、开封市模特艺术协会首席顾问、河南省逻辑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等职。留校31年来,他先后承担了逻辑学、演讲学、编辑学和书籍编辑学4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曾9次荣获校系优秀教学奖,一次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2004年7月)。31年来,担任主编、副主编、独著和统稿的论著、教材和辅导书共12部,发表论文和文章30多篇。在以上论文和论著中,其中4项先后获河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特等奖和三等奖;两项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获清华大学等5家联合颁发的优秀科研论著奖;1项获中国教育报征文比赛三等奖;1项获首届“名星杯”全国文学大奖赛金奖。1986年9月,他在河大率先开设了公修课演讲学;1987年11月,他发起创办了河南大学演讲学会;1991年,他又发起创办了河南大学演讲与朗诵艺术团。1991年至2004年的15年间,他利用暑假,带领河南大学演讲与朗诵艺术团,先后赴河南省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监狱和开封市空降师、开封市预备役师、开封市128团等60多个单位,作爱党爱国爱校爱家以及学法、用法、守法的巡回演讲与朗诵。1998年11月,他作为辅导教师之一,对参加全国第二届公务员普通话演讲与朗诵大赛的河南省代表队队员进行培训,河南省代表队荣获全国比赛一等奖。1998年12月、1999年7月和2000年元月,他先后3次担任河南省大学生电视论辩赛的策划、辅导、评判和点评嘉宾。2003年9月,他担任开封市第二届五大宗教爱国主义演讲大赛的总教练和点评嘉宾;2004年8月,他担任开封市10个县区电视论辩大赛的总教练和首席评委;2004年4月,他担任河南省伊斯兰教第四届“吾尔兹”演讲大赛的评委和点评嘉宾;2008年8月,他担任巩义市73支论辩队伍电视论辩大赛的总辅导教师;2008年12月,他担任河南省教育厅和河南省语委联合主办的河南省教育系统“人人都说普通话,我为奥运添光彩”征文大赛的评委会主任。2005年7月,他辅导的河大选手在国家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诚信”征文大赛中,4人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人荣获二等奖、他本人荣获国家级优秀辅导教师奖。2006年4月,他辅导的河大选手在国家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师范院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2人荣获国家级一等奖、3人荣获二等奖、4人荣获三等奖。2008年7月,在国家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青少年“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征文大赛中,他荣获了国家级优秀辅导一等奖。自1986年至今24年来,他面向全校各院先后开设公修课演讲学29届(近7年来每年上下学期各开一届),培养出演讲班学员11099人。结合教学,他先后策划、组织校内外各种演讲、朗诵和辩论活动达800多场次。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和河南大学报等10多种报刊杂志,对他组织策划的上述各种活动作了250多次报道。1989年12月,他被《演讲与口才》杂志誉为“演讲浪花的助澜人”;1998年12月,他被跨世纪文化艺术大百科全书编委会授予“跨世纪贡献突出艺术家”称号;1999年元月,他被河南省教委和河南省语委授予“河南省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9月,他被河南省教育工会授予“河南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1998年至2002年,他连续5次被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教委和河南省团委等5家联合授予“河南省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称号;2008年5月,他被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词赋学会、国际汉语诗歌协会、《见证中国》大系组委会等十几家单位联合授予“中国改革开放文艺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2008年6月,他被河南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河南大学文明教工标兵”称号。此外,他还10多次被评为河南大学优秀工会干部;一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兼职工会干部(2008年8月);6次被中共河南大学党委命名为“河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8年6月,他被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和中共河南省教育厅党组命名为“河南省高等院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河南大学文学院的专业设置

大篷车
父母情
本科层次:文学院现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分师范、非师范两类。其中非师范类含秘书学、戏剧影视文学两个专业方向。非师范类自2001年起招收实验班学生。硕士研究生层次:文学院现有以下八个硕士学位点:1.文艺学研究方向:中国文论与比较诗学、西方文论与美学、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语言学理论与应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及应用3.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章学4.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方向:唐诗文献、小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书学文献5.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先秦文学、汉魏六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6.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近代文学研究7.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方向:圣经文学、比较文学、近现代欧美文学近现代欧美文学8.民俗学研究方向:民间文学与民俗、民俗研究、文化人类学博士研究生层次:文学院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古典文献学两个博士点。1.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新文学渊源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现代文学思潮与流派研究、中国新文学与外来文化2.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方向:唐诗文献、汉魏六朝文学文献、词学文献、出土文献

河南大学文学院的院系概况

松树
复归于朴
河南大学文学院设立于1923年,是河南大学设置较早的院系之一。1930年,学校成立文学院,将中国文学系改为国文学系,隶属文学院。1952年起易名为中文系。1996年 11月,学校决定成立文学院。建院80余年来,文学院严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在一代代学人的精心铸造下,逐渐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学风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兼容并包、严谨朴实的精神风貌,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振兴的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在以郭绍虞、段凌辰、高亭、肖一山、缪钺、姜亮夫、刘盼遂、嵇文甫、朱芳圃、张长弓、李嘉言、万曼、孙海波、孙作云、任访秋、于安澜、华钟彦、高文等一大批专家学者为代表的名师执教下,文学院培育学生逾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文学院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措施,在提高办学层次、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扩大办学空间、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文学院下设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教材教法、秘书学、大学语文、戏剧影视文学11个教研室。学院现有教职工13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60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者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1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1人。省管专家4人,省特聘教授2人,省学科技术带头人5人,省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人,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2人,省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3人。

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

水野
分分失失
一、中国文论与比较诗学学术定位与研究特色:力求古今贯通,中西并举,发现传统学术中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精确介绍和研究西方现代批评理论。站在中国学者的立场对西方文学理论做出独特的阐释,企望在对话中形成自身的理论特征。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张云鹏,男,教授,博导,复旦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致力于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主要著作《盛唐气象——中国美学思想与艺术审美规律》、《隋唐美学思想史论》等,翻译出版《图像时代》,参编《现代性读本》(上下册)等。屠友祥,男,教授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博士,以语言问题和批评理论为研究重点。著有《言境释四章》、《修辞的展开和意识形态的实现》,译《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尼采《古修辞学描述》、罗兰·巴特《S/Z》、《文之悦》。孙先科,男,教授, 博导,华东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专注于叙述学的研究,提出象征化和符指化拓宽典型化叙事规范的问题。出版《颂祷与自诉》、《叙述的意味》等专著。萧开愚,男,教授,著名诗人、评论家。参与创办并主编诗刊《九十年代》、《反对》,参编《中国诗歌评论》,出版诗集《肖开愚的诗》。被视为最早提出“中年写作”概念的人。张先飞,男,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其专著《形而上的困惑与》勾勒了现代中国小说的文体谱系,揭发史料的思想意义,对人道主义浸润现代中国的过程做精细的“考古”工作。二、西方文论与美学学术定位与研究特色:以从古到今的西方美学和文论为研究对象,在哲学史、文化史、艺术史的大语境中,对重点人物、思潮、流派展开学术性翻译和研究,形成若干优势研究区域,如解释学、后现代性、新媒介理论;并通过个案解剖的形式,分析西方文论、美学发展的状况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探求四方文化精神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文论、美学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并结合中国文化传统,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当代理论形态。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金惠敏,男,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博士。主要著作有《意志与超越》(国内第一部叔本华美学思想研究专著),《后现代性与辩证解释学》、《媒介的后果》,译《解释学 美学 实践哲学——迦达默尔与杜特对谈录》;主持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与后结构主义批判》、《比较诗学》“阐释与接受”卷、《西方美学史》第4卷,均属学术界和理论界之重大课题。主编《西方思想家研究丛书》获第12届“中国图书奖”。贺淯滨,男,教授,英国爱丁堡大学比较文学博士。著有Towards a Typology of Love Dramas: Chinese Plays and Their Foreign Counterparts在方法论、戏剧形态学概念、对东方戏剧的语义和修辞批评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英文译著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长生殿》)和Classical Chinese Poems through the Ages (《中国古典诗歌选译》)在不少方面有别于西方汉学家的翻译规范和程式,很好地传达了原作的美感和韵味,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和诗剧的非凡魅力,并以充满创见的注解传达了中国诗学观念,具有独立的学术价值。张清民,男,教授,北京大学文艺学博士。以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研究为出发点,以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学科史研究为归宿,力图以新的理论质素激活旧对象的生命因子,寻绎文学理论发展的普遍规律,对文学理论应有的学科品位、发展方向进行科学检测和预设。其专著《艺术解释的向度》、《话语与秩序》及其主持的“比较诗学与中国现代文论发展研究”(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重点学科开放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学科形成机制研究”(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社会语境与文学理论形态生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均围绕上述目的而展开。刘 恪 ,男 ,教授,当代著名先锋作家、评论家。已发表小说与理论专著五百多万字,出版理论著作有《欲望玫瑰》(合著)、《现代小说技巧讲堂》、《先锋小说技巧讲堂》、《耳镜》;出版长篇小说《寡妇船》、《蓝色雨季》、《城与市》、《梦与诗》,中短篇小说《红帆船》、《梦中情人》、《墙上鱼耳朵》等。刘恪以自身多年丰富的先锋写作经验以及对小说理论的高度自觉,在我国小说诗学的道路上进行了具有拓荒意义的探索。三、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学术定位与研究特色:以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将艺术分析与社会学、主题学、文化学批评结合起来,探寻研究对象中富有现代意义的社会、人生、文化蕴涵。研究特点体现在,一是把话语形式与叙事方式的研究与社会心理问题相联系,分析艺术构成的社会学内涵;二是探讨作家创作心理及文学作品的文化蕴含,以及创作心理与文化精神之间的互动关系,总结文学的演进规律;三是把文学批评置于当前文化语境中,发掘文学中对人类具有支撑和提升意义的人文精神以及终极价值。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耿占春,男,教授,耿占春教授在诗学和叙事学两个研究领域都有独到的研究。其诗歌理论研究专著《隐喻》出版后连续印刷5次,在国内学界反响良好。近年又从社会学、文化学诸角度研究叙事文学作品的构成机制及文体演变规律。出版《中魔的镜子》、《叙事美学》、《改变世界与改变语言》等多种著作。2000年以来,在《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读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刊物转载,有关观点被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征引。相关学者如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比博教授、北京评论家白烨、学者余虹、上海张闳博士等对耿占春教授的批评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何向阳,女,教授,何向阳教授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在文学批评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出版专著《自巴颜喀拉》、《12个:1998年的孩子》、《思远道》、《梦与马》、《夏娃备案》等。2000年以来,荣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理论评论奖”、“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冰心文学奖”、“河南省文学奖”、“河南省图书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2004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读书》、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选载摘编,社会效果卓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对她作过专题报道。胡山林,男,教授,胡山林教授长期从事文艺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在接受美学和欣赏心理学方面尤为专长。近五年来,胡山林教授在《当代作家评论》、《写作》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出版《文艺效果论》、《文学欣赏导引》、《心灵感悟:文学与人生》、《文学艺术与终极关怀》、《寻找灵魂的归宿》、《文学与人生》等学术论著多种,主持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文艺效果论》,其专著《文学欣赏心理学》荣获2002年教育部优秀论著奖。高有鹏,男,教授,高有鹏教授专研民俗学和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理论,文献的理论探求和田野调查的实证精神兼具,有《中国民间文学史》等专著;获首届及第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两项,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作家的民间文学观问题”。河南大学文艺学学科伴随着百年学府的历史嬗变,孜孜以求,薪火相传,建构了凝重深厚的学术平台,一代代学人辛勤耕耘,使文艺学学科的研究形成了根柢扎实深厚,学风朴实严谨的鲜明特色。“嵩岳苍苍,河水泱泱”,河南大学文艺学学科将秉承悠远淳厚的中原文化传统,承继先贤学风,开拓新的领域,凝聚学术实力,使人文传统弘扬恢张。

河南大学文学院属于哪个区?

韩婴
三学
河大老区、顺河回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