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黑龙江省科学院研究生实力相当于哪类学校呢?

将军
决绝之行
貌似省科学院中只有石油化学研究院这一个直属单位有硕士学位授权资格这个单位的实力在东北地区是首屈一指的,但就全国来看,也就是地头蛇的实力咱们省的社科院全国有名,哲学,马列主义科学都是全国前列还有中科院直属的工程力学研究所也不错如果说外省的话,北京,上海,陕西,四川,江苏的研究所综合实力不错全国研究所太多,不便于一个一个细说,楼主自己斟酌吧~~希望能给你帮助~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好考吗?

意见
殆乎殆乎
同等学力只是在复试的时候跟本科生不一样,其他都一样,放心,黑龙江社科院还是很好考的,比较知名度不高,报的人也少,基本过线就行!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怎么样?例如就业情况、学费奖金(是否有公费)、还有住宿条件都怎么样?

阿尼纳
田巴
很一般的学校,我是黑龙江人都没听说过。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历国家承认吗

大谩
绝学捐书
最正规的研究生,好毕业,给研究生部程主管送礼啥都能办

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生有奖学金吗

一朝一夕
天下之水
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生奖学金分配办法(一)新生奖学金: 1、博士研究生奖学金比例按当年入学总人数30%评选; 硕士研究生奖学金比例按当年入学总人数50%评选(含推免生奖学金,调剂生不享有奖学金)。 2、奖励额度为: 博士研究生 10000元; 硕士研究生 8000元。 (二)二、三年级研究生奖学金: 1、凡符合奖学金申请条件的研究生均可获得奖学金。 2、奖学金设为三个等级。其中,一等奖学金比例为获奖总人数的15%,二等奖学金比例为获奖总人数的30%,三等奖学金比例为获奖总人数的55%。 3、奖励额度为: 博士研究生 一等奖学金:15000元; 二等奖学金:12000元; 三等奖学金:8000元; 硕士研究生 一等奖学金:12000元; 二等奖学金:9000元; 三等奖学金:5000元。调剂生没有奖学金吗

黑龙江省科学院研究生实力相当于哪类学校呢?

加林查
清人
不怎么样 肯定不如正经大学的 啊 学中医还是要找个名校

有研究生院和没有研究生院的区别是什么呢?

女人香
陆之鱼
区别:研究生院是一个标准名称。只有研究生才能达到一定规模。经教育部批准,可以称为“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和研究生院都是没有研究生院的机构。他们专门从事研究生工作。实际上,研究生院与研究生院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如果毕业院校达不到这一条件,就不能称其为研究生院。扩展资料:在我国,研究生院是指:1、在承担研究生培训任务的单位中,负责组织实施研究生教育的内部部门;2、专门从事研究生培训任务的独立机构。前者也可以称为“系研究生院”或“非物理研究生院”。其性质与高等教育机构的招生办公室,学术事务办公室和学生办公室的性质相同。后者可以称为“独立”。法律研究生院或“物理研究生院”是从事高等教育的公益机构的法人。3、从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研究生院可以分为研究生院,科研机构和党校研究生院。前者基本上是非物质研究生院,例如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其中一些属于实体研究生院,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研究生院

我今年参加高考。黑龙江省的考生,我想知道高考志愿上零表可以填报几个大学。

高桂
杰克说
看了下面就清楚了: 注意: 实际是中国没有权威和客观的大学排名,都是民间组织随意搞的,中国各自的相差巨大,有武书连搞的,有上海交通大学搞的,浙江大学搞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搞的等等。谁搞的谁就靠前,都按有利于自己的指标评比,都不符合实际,很不靠谱。 大学排行榜受质疑背后的喜与忧 2012-05-11 一般认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一流名校还存在一定差距,然而按照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领导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据媒体确认,根本无此机构)公布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国际一流名校却败给了中国高校。加州理工学院得分仅为1.07分,在武书连排行榜单中连前500名都进不了。曾经培养出1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6位菲尔茨奖得主的国际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则勉强进入前500名,和国内咸宁学院、宜春学院的排名大体相当。而曾荣登世界第二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则排在第60名左右,与南昌大学、河南大学排名位置相当。(5月9日《中国科学报》) 在西方国家,大学排行榜由来已久,而中国大学排行榜,相对来说则起步较晚。多年来,这些排行榜无论怎样推陈出新,还是自诞生起就备受质疑。 应该说质疑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武书连课题组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对国内外部分高校进行复演、复算,结果发现这个排名存在大量以“数量”代替“质量”的评价指标与数据处理方法,由此得出的人才培养排名,违背了大学生态圈的实际情况,与人们的实际认知不符。 其实上述质疑并不新鲜。历年来,各方质疑不断。例如排行榜未考虑因为学校规模、学生数量、文理特性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论文发表量、科研成果以及国际交流频率的不同,使得年轻的专业化院校与老牌综合型名校的差距越来越大。综合排名的榜单,通常会掩盖学校的特色,反而有失公允。这样的质疑与上述“数量”代替“质量”的质疑异曲同工。 这其实从侧面透露出近年来大学合并风和扩招风愈演愈烈,大学非有大师,而有大楼。高校合并实现了对教育资源的重组与改进,使许多高校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在侧重数量化考查的榜单助力下,使人误以为越大者越强。掩盖了高校合并后机构愈来愈庞大、人员愈来愈臃肿、责权愈来愈不清、效率愈来愈低下等等问题。 喜忧参半的是,中国的大学排行榜自诞生起就有浓重的民间色彩,乱七八糟,随意排名。完全没有权威性及公信力,不应该被它牵着鼻子走,否则就会走上一条没有实际追求的道路。 如果要报考一个最好的中国高校,选择顺序为:首选“C9”大学联盟,即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并按专业兴趣选择其中的大学)—— “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非重点高校——民办高校。 以下中国著名大学的发展简历也许有帮助: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确定学习苏联先进教育制度的大学(2所)哈尔滨工业大学(1920年5月创建,理工科为主)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成立,文理科为主)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接受苏联的先进经验,并聘请苏联教授,有步骤、有计划第培养新国家的建设干部。” 哈尔滨工业大学从学校制度、学校的教学大纲都是学习苏联的,而且是用俄语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聘请了苏联专家来中国讲学,办讲习班。从1949年到1959年的10年间,共聘请苏联专家861人,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在高等教育部担任顾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国家的首重高校,好的教师都集中到这里了。二、1954年首批全国性重点大学(6所)1954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指定以下6所学校为首批全国性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当时刚刚结束战争,百废待兴,外汇贫乏,物资有限,如果想要尽快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一定要把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到底子最好的几所大学去。这里的重点,指的是工作重点,“重点“还并非学校本身的性质。三、1959年颁布的第二批全国重点高校(16所)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为第二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西安通大学。四、“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 (15所)在资金有限的年代,如果对70多所大学平均用力,大家谁也强不了。“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当中,又在“重点大学”当中特别挑选出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作为重点中的重点。五、1984年正式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22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六、首批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央管理的高校 (14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七、“211工程”首批立项建设高校(15所)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界试图和世界一流大学缩小差距的一次努力。“211工程”诞生于1993年7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决定设置“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211”的意思是,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1995年12月,第一批进入“211”工程的15所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八、列入“211+985”工程建设的高校 (初期,10所)1998年5月4日,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211+985”工程。 15所大学中再选10所大学,高校圈内称“211+985”工程,选出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共10所大学。九、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订的,国家确定的首先重点建设9所世界一流大学,教育部支持并鼓励建设的中国常青藤大学即"C9"。据介绍,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强中强校,重中之重。这9所首批进入“211+985”工程重点建设的著名大学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合称九校联盟(“C9”大学联盟,即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公认为我国最顶尖的大学。在全国高校中,这9所大学虽然其数量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1%,但年度科研经费,两院院士以及国家重点学科拥有量等关键指标却占到30%—40%的比例,而重点实验室却占近50%,年科研经费约占1/3;在校硕士生占20%,博士生占30%。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入选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的19所高校之一。十一、世界具有历史权威的大学排名是2011~2012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名400强(现从500强减为400强),中国大陆只有10所大学榜上有名: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科为主)、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中山大学(文、理科为主)、武汉大学(文、理科为主)。 历来这个评比在国际上具权威性,得到公认。与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即“C9”大学联盟的9所大学基本一致。请看一个报导:中国大学排名之“C9”:首批9所985工程院校,国家重点建设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的9所名校1999年,国务院及国家教育部决定与省市共同投资共建九所国家重点建设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九所名校知名大学,使其在下一个世纪能尽快进入到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大学排名本没有实际意义,但一旦与某些人或机构的利益挂钩就不一样了。据说为了能在大学排行榜上前进几名,有些学校是要给排名机构交些赞助费的。  国内许多排行榜早已臭名昭著,惹的大家一片骂声。这种依靠人数和规模的排名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攒鸡毛,凑掸子”。武书连的理论是100所三流大学可以合并出10所哈佛大学。  国内高校在不断发展,优秀的大学赢得大家的尊敬是不会因为你在排名榜上的名次的。同样,靠“攒鸡毛”凑起来的“掸子大学”即使在排名榜上占据前列,也只能是自娱自乐。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以我在高校多年的体会,对于中国最著名的大学,还是以国家确定的“九校”(或称“九所”)之说最为经典,也最让人信服。所谓“九校”,是指首批进入我国“211+985”工程以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和历史使命的国内最好的9所研究型大学,即:(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科技大学(理科为主)  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  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  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西安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名单上的9所大学代表着中国的最顶尖大学。这个名单一出来,其它各校都没什么好说的了,不得不佩服。中国的事总是前紧后松,什么好事都容易“滥”。后来,“211+985”工程放开了,其它各校你争我抢,先后分两批扩大到三十多所。后进的这几十所“211+985”工程大学应该说是中国的优秀大学。  “211+985”工程首批的“九校”名单一确定,这上榜的9所顶尖大学彼此之间有种“英雄惺惺相惜”之感。基于互相认同,为了互相促进,“九校”组织了自己的“俱乐部”,即中国的“常春藤联盟”。“九校”每年轮流坐庄主办一届“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或称为校长论坛,探讨如何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只有这9所大学的校领导参加,其它高校概莫能入。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在各高校排名闹得鸡犬不宁之际,在高校合并浪潮之后出现的排名榜上的“暴发户”、“新贵”沾沾自喜之时,“九校”俱乐部仍旧年年照开,不管新出现的“暴发户”觉得自己多牛,“九校”俱乐部就是不和你玩!因为: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名校不是合并出的,排名榜是没有用的,“九校”是无法否定的,但是——掸子确实是鸡毛凑起来的!  口碑是优秀大学的通行证,排行榜是“掸子大学”的墓志铭。一所优秀的大学是在长期的历史和发展中逐渐形成并被世人认可的,它不会因为在所谓的大学排行榜上前进或退后几名而或喜或忧,或被吹捧或被诟病,关键是你对国家、社会、历史的贡献!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即“C9”大学联盟王牌(优势)专业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数学、物理学、艺术学、协和医科(合作办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北京大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理论经济学、大气科学、地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口腔医学、药学、哲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类(最悠久,1963年国家唯一确定该校发展航天,国内外著名,自行研究发射有3颗卫星用于教学和科研)、飞行器设计、空间技术、机械、机电、精密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土木工程、建筑、道路桥粱、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能源、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车辆工程(1985年迁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武器类: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信息对抗技术等。工科重点学科,这个数量仅仅排在清华之后,如果从工科来讲清华排在第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在第二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土木建筑系,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科就在国内最早招收物理学研究生班。哈尔滨工业大学在1952年成立政治教研室,开创了我国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先河,在20世纪60年代,关于工程技术辩证法的研究,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理工科院校中最早设立的管理科学点。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我国该专业中办学历史最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方面的专业也相当强大,其中的焊接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焊接专业,1981年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现在我国焊接方面的4位院士中,有3位出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据悉,这4位院士在我国焊接界德高望重,是我国焊接界仅有的4位院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1952年在国内首先创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专业,后组建为金属材料及工艺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中国最早(创建于1956年)的计算机专业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同类学科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机械工程学科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系建于1954年,是我国最早的动力工程学科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是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也是国际宇航大学(ISU)在亚洲地区唯一常设分校的依托单位,表明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科技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力学、地球物理学、化学、科学技术史、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复旦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哲学。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南京大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数学、农业资源利用、园艺学、植物保护。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最新“985”工程高校情况(后扩大的34所):1. 国内一流的“985”工程大学,国家确定首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C9”大学联盟。据介绍,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强中强校,重中之重:  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科技大学(理科为主)  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  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  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西安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2. 国内二流的“985”工程大学:中山大学(文、理科为主)武汉大学(文、理科为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科为主)中国人民大学(文、理科为主)北京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同济大学(理、工科为主)天津大学(理、工科为主)南开大学(文、理科为主)中南大学(理、工科为主)东南大学(理、工科为主)华中科技大学(理、工科为主)大连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北京师范大学(文、理科为主)3. 国内三流的“985”工程大学,即其余的“985”工程高校:湖南大学(理、工科为主)华南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走向世界一流大学 1998年5月4日,北大百年校庆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001年4月29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再次提出:“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在全国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流大学的学术水平和数量多少,是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校的几支“精锐部队”在国家和地方的重点扶持下,率先开始了高教管理体制的改革,从人才、学科和物质基础建设等多方面,向世界级的大学发起冲刺,创建世界一流名牌大学。  “985工程”:中国高校的“国家队”  “985工程”,指教育部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主要内容是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先获得国家大力度的支持。随后,教育部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陕西省、中国科学院、安徽省、国防科工委、黑龙江省重点共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据介绍,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在全国高校中,它们的数量仅占1%,而重点实验室却占近50%,年科研经费约占1/3,在校硕士生占20%,博士生占30%。“985工程”的实施,使9所高校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2008”于 2008年10月在杭州召开,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则提议,这9所重点高校建立中国版的“常青藤联盟”。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一流大学应该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注重形成优秀的办学传统,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发展优势学科,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作出贡献。一流大学应该站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紧密结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依托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特别要抓好科技的源头创新,并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流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一流大学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我国著名土木工程专业开设院校一、顶尖院校(拥有土木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6所:而我国土木工程专业前三强大学是:1.同济大学("985”高校):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2.哈尔滨工业大学 (“C9”大学联盟高校):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土木建筑系,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3.清华大学 (“C9”大学联盟高校):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4.浙江大学(“C9”大学联盟高校) 5.湖南大学("985”高校) 6.中南大学("985”高校)二、一流院校(拥有土木工程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所:重庆大学("985”高校):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河海大学(“211”高校)大连理工大学("985”高校)西南交通大学(“211”高校)土木工程的二级学科有6个 分别是考研的专业方向:0814 土木工程 081401 岩土工程 081402 结构工程 081403 市政工程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 土建老八校是指我国土建学科最好的八所高校,是最早开办与建筑有关专业的学校,也是最早毕业后有土木工程和建筑学学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校。被称为"建筑老八校"的建筑强校为: 清华大学(“C9” 大学联盟高校)同济大学 ("985”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C9”大学联盟高校):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土木建筑系。天津大学("985”高校)东南大学("985”高校)重庆大学("985”高校)华南理工大学("985”高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二本高校)国防工业八大重点院校是指1963年的八所国防科工委直属高校。即: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C9大学联盟高校,如要读航天方面的专业,该校首选!最悠久,1963年国家唯一确定该校发展航天,国内外著名,自行研究发射有3颗卫星用于教学和科研。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是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也是国际宇航大学(ISU)在亚洲地区唯一常设分校的依托单位,表明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北京理工大学(导弹、坦克)——985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导弹)——985高校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火车)——C9大学联盟高校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导弹、船舶)——985高校中北大学(兵器)——省属重点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电子)——985高校(现归教育部管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211高校。 现工信部(原国防科工委)属的七所高校排名1.哈尔滨工业大学(C9大学联盟高校):在工信部研究生教学水平评估中达到优秀,总分第一,在工信部党建创优工作评估中达到优秀,总分第一,在工信部高校办学水平提升工程评估中达到优秀,总分第一。2.北京理工大学(985高校)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5高校)4.西北工业大学(985高校)5.哈尔滨工程大学(211高校)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高校)7.南京理工大学(211高校)中国一流研究生院校: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研究生院,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都是填两个大学 也就是俩志愿 每个批次俩志愿 填报要有层次要谨慎

有没有哪位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研究生师兄师姐肯给我一些指点啊???

独息
孙文
你可以去哈工程研究生院网站: http://yjsy.hrbeu.e.cn/ 下载考试大纲: http://yjsy.hrbeu.e.cn/html/2007-8-30/2007830151738.htm 2008年哈尔滨工程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转自:研究生院 时间:2007年8月30日15:17 请考生点击下面链接进行下载: 船舶工程学院专业课考试大纲 建筑工程学院专业课考试大纲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专业课考试大纲 自动化学院专业课考试大纲 水声工程学院专业课考试大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课考试大纲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课考试大纲 信息与通讯工程学院专业课考试大纲 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课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课考试大纲 外语系专业课考试大纲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课考试大纲 理学院专业课考试大纲 体育军事训练部专业课考试大纲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课考试大纲 ---------------------------------------------------- 点击“自动化学院”下载 写得很详细,参考书都有。 上面是2008年的,你考的应该是2009年的,变动不大,先参考着吧,到时会有2009年的专业考试大纲,再下载吧。 自动化学院简介 --------------------------------------------------------------------------------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是在原“哈军工”时期海军工程系的“海道测量”、“船舶电器自动化”、“武备自动化”和“导弹发射装置”四个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8年7月由原自动控制系、航天工程系导弹控制专业和系统工程研究室组建成立自动化学院,是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的学院。自动化学院位于“军工”大院雄伟壮观的31#教学楼,现有计算机控制、惯性导航与测控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系统、电气工程、机器人与智能控制、舰船组合导航、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系统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生物医学工程等11个教研室,自动控制教学实验中心、惯性技术与导航、船舶控制工程、电气工程、机器人与智能控制、舰船组合导航、深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8个实验室,惯性导航与测控技术、船舶减摇与控制技术、导航技术与设备、自动化工程、北飒海洋装置设备等5个研究所。学院科研、实验用地七千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5000万元,配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为学生的教学实验和创新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 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等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与“导航、制导与控制”两学科被列为国家“211工程”“九五”及“十五”重点建设学科,投资建设经费达3000多万元,“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和国防重点学科。2003年教育部对全国高校“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评估中,我院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名列第13名。 学院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机械电子工程”、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和“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等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控制工程”、“电气工程”、“项目管理”和“仪器仪表工程”等 4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导航、制导与控制” 2个高校教师系列学位授权点。在2005年全国“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评估中,我院被评为第一名。 设有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飞行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2005年自动化专业入选黑龙江省本科重点专业。 学院在岗教师有167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员47人、副教授23人,获得博士学位教师55人。学院一向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曾有40%的教师赴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瑞典、日本等国家学习、进修或合作研究,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现正在与国内外多所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交流关系。 学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科研特色。近三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300项,科研经费到款近2亿元。获国家级科技奖12项、省部级奖100余项,其中舰船减摇控制技术、舰船组合导航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几年来,在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0余部。 学院已为国家培养本科生5000余人,研究生1000余人,其中绝大部分已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骨干。本学年度在院就读的本科生有1764人,硕士研究生734人,博士研究生193人,博士后研究人员20人。工程硕士和高校教师系列在读生100余人。学生学习风气浓厚,每年有近40%的学生保送或考取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我院学生曾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 电子设计大赛、国际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设计大赛、SCILAB程序设计大赛等赛事获得大奖。 学院教师在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惯性技术学会、海洋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液压气动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黑龙江省自动化学会、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黑龙江系统仿真学会等30多个学术团体、协会担任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技术顾问等职务,还有国家级科技奖评审专家、全国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国防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同时拥有自动化系统工程师(ASE)培训和测试中心、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心以及微软系统工程师培训考试中心。 历史沿革 -------------------------------------------------------------------------------- 自动化学院发展的历史可追溯到哈军工时期,五十载风雨沧桑,几代人的奋斗和奉献,建成了今天的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自动化学院。 1953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创建之初,按军兵种设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五个工程系。其中,海军工程系下设五个科20多个专业。自动化学院(原自动控制系)的前身就是哈军工时期海军工程系一科的海道测量与领航设备教研室和五科的舰船电气设备教研室,主要为海军培养电控和导航专业人才,并为海军研制新型装备提供技术支持,初步确立了我院的专业特色和研究方向。 1971年,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学校成立了自动控制系,下设三个专业教研室:舰艇电气设备教研室,舰艇惯性导航教研室,舰炮设计与制造教研室。自动控制系作为今天的自动化学院的雏形,在成立初期,就承袭了为军工服务的理念,凝聚了浓厚的军事气息,拥有一支专业过硬、作风顽强、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师资队伍。无论从专业建设,还是师资队伍,当时在国内同类学科中都处于前列。自动控制系为海军培养了数千名专业技术人才和骨干力量,并承担了许多重大国防科研项目,为我国的船舶工业和海军建设,特别是舰艇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鲜明的专业特色和整齐的师资队伍,确立了自动控制系在培养舰船自动化领域专业人才和舰船装备开发等领域上的优势,为自动控制系的后期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至1992年,自动控制系先后又增设了自动控制理论教研室、控制系统教研室、船舶电气工程教研室、智能控制教研室、舰船组合导航教研室等,形成了学科、专业方向较为齐全、服务面向明确、多学科交叉的发展态势。 1998年,应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及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学校以自动控制系为主体,整合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系统工程研究室,成立了自动化学院。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办学规模和学科发展规模迈向一个新的阶段。成立伊始,自动化学院人秉承了老一代专家学者敢于打硬仗、敢于啃硬骨头、敢于奉献的优良传统,传承历史脉搏、把握时代机遇,深思熟虑、审时度势,根据社会需求,结合自身条件,确立了近期和远期的目标规划,形成了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使学院工作进入了有序和良性发展的轨道。参考资料:http://heuac.hrbeu.e.cn/Type.asp?TypeId=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