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要想被河海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录取,考研分数一般要高出国家线或者河海大学自己的复试分数线多少?

大家伙
虎姑婆
河海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一般跟国家线相差无几,所以每年的录取分数和录取人数也应该根据当年河海大学的发展情况和教育情况综合来确定它的录取人数和录取分数线。具体的录取情况可以根据往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来估计。河海大学2019年岩土工程专业,A类考生的录取分数线是270分,B类考生的录取分数线是260分。2018年岩土工程专业,A类考生的录取分数线是260分,B类考生的录取分数线是250分。2017年岩土工程专业,A类考生的录取分数线是265分,B类考生的录取分数线是255分。2016年岩土工程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是355分(其中单科满分为100分的分数线是36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的分数线是54分)。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硕士好考吗

成人式
河海大学的专业硕士目前比较好考,如果是第一志愿报考,只要达到国家专硕的分数线就可以上的。但是如果先报学术型,再调剂成专业型,则需要非常高的分数。

求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生考试复习方法

报刊亭
灵人
材料力学历年真题可以再淘宝上买 那里还会在快考试的时候有上一年的真题

考研想考南京的河海大学岩土工程专业,怎么样,难考么

豪快者
活地图
来错地方了~~~不过勇气可嘉~~其实考研准备过程都一样的~~想好了赶紧学别犹豫~~本宝宝17年考已经准备好久了河海是211哦[GRINNING FACE WITH SMILING EYES]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考研录取分数线

洒心去欲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考研录取分数线是270分。河海大学研究生录取执行国家线,其土木工程考研录取也是按国家分数线。河海大学位于江苏省会南京市,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河海大学是国家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河海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创建于南京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曾用名“华东水利学院”。1960年被中共中央认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 2017年12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学校水利工程学科获评A+。土木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位列A类。

想考河海大学土木研究生但是据说河海大学很看重本科学校

内省
河海大学土木岩土能严一点,结构工程的话,相对来说弱一点,只要你分数差不多,考完试处分之前联系联系老师,一切都好说。。。其实河海这个学校,相对一般,相信自己,就努力复习就行!没事的!能成功!想考就好好准备,只要你成绩高,复试表现突出,就差不多,区别可能就在于奖学金,不过这些都是浮云

河海大学土木研究生

一板一眼
神之末也
我是河海土木本科09级的,问大概多少分是毫无意义的,去年水涨船高普遍高分,原因众说纷纭,我就不八卦了。即使正常年份,同一所学校也有大小年之分,这与高考录取时的现象是一致的。而且,同样的370分,河海跟同济的概念可不一样,差距就体现在专业课试卷上。在华东区土木名校中河海的确是最好考最亲民的,虽然我不情愿承认,但这是客观现实,是由学校的综合实力决定的。总之,录取分数是变化的也是相对的,研友切不可犯了形而上的错误啊!我敢断言结构今年绝不会达到370,350左右就是正常的了,其实还得看卷子。370分至少,因为结构招的人少,是河海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

岩土工程考研

鲁褒
夫道
天大岩土近年发展不行,不建议可以考虑武汉岩土所、东南、河海,近的话河南的华北水院如果你牛逼,就去考清华、同济不如考河海大学吧 岩土专业的话

哪位高人推荐个河海大学研究生岩土工程导师?急求

播抗战
祖孙情
王思敬阮怀宁陈建生蔡耀军李青云程展林文松霖邬爱清徐卫亚吴继敏 邵建富 施建勇朱 伟刘汉龙朱俊高高玉峰卢廷浩吴宏伟王保田洪宝宁余湘娟邓 安黄文雄王 媛朱珍德孙树林以上是河海大学2011年在岩土工程方向有资格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导师名单;当然也更是硕士研究生导师。看你个人的实力,如果你很强的话,可以直接跟很牛的导师联系,并标明自己打算以后努力硕博连读,他们将非常高兴(王思敬、阮怀宁、陈建生、刘汉龙),当然他们也非常牛!!如果你实力一般的话,甚至担心导师交代的任务完成不了,你应该找个比较缓和、比较随和、比较好说话点的老师(其余都还不错,其中我跟施建勇老师遇到过,江苏如皋人,人很好,没有架子)~~~~~~~~至于联系方式,不便公告,请谅解;你可以打电话到办公室去询问(是学院办公室,不是研究生院);或者你到网上查他们发表的文章,通常都有他们的email联系方式;个人觉得打电话比较突兀,写电邮的方式更可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