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读研怎么样

刘娟
截稿日
现在合肥物质院几乎不收调剂了,调剂过来的一般都是炮灰,19年一志愿上线的就刷了一半。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怎么样?

威士忌
胡绳
简介: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Hef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Scienc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2003年5月,可追溯至2001年11月由原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及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合并而成的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2003年5月,正式批复合并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04年4月,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划归该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主要学科有等离子体物理与磁约束核聚变、强磁场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与纳米技术、大气光学与遥感、环境光学与技术、仿生感知与智能系统、激光材料与技术、超导电工与节能应用、离子束生物工程、智能农业信息技术、太阳能材料与工程等。 截至2014年底,该研究院占地面积2.65平方公里,建有10个直属研究所,1个国家工程中心,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共有在职职工2408人,在学研究生1361人,在站博士后90余人。成立时间:2003-05-08详情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天眼服务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上研究生怎么样?材料专业咋样?

缩手缩脚
卫风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固体所等离子体所安光所智能所(科大学籍),每个所都可能需要材料专业的同学,固体所的纳米搞的还不错,其他所的也看导师!总之院里的研究生还可以的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下属研究所简介

晚唱
老房子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9月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主要核聚变研究基地之一并成为世界实验室在中国设立的核聚变研究中心。先后建成并运行了三代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常规磁体托卡马克HT-6B、HT-6M,我国第一个圆截面超导托卡马克HT-7,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随着EAST辅助加热系统建设和装置升级改造,EAST将在国际聚变界上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为ITER和我国下一代聚变堆奠定必要的科学技术基础。等离子体所高度重视大科学工程项目派生出来的技术应用及其发展,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交叉科学,确立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其中,太阳能材料与工程研究方面,建成大面积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制作实验线,并在安徽省铜陵市建立了“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试生产基地”。等离子体技术应用方面,积极进行技术成果转化,2012年底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签约建设“中科院等离子体应用技术中试基地”。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立于1970年12月,经过30余年艰苦创业已形成了以大气光学、环境光学及环境监测技术和激光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特色优势学科领域,在激光大气传输和激光大气探测、激光光谱学、环境光学和环境监测技术、遥感和辐射定标与修正、新型激光器和晶体材料、医学光电子和激光医疗仪器、光电子学和光电工程等方面承担了大量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环境监测技术、工业和医用激光技术、激光晶体材料等方面开发出了系列高技术产品。固体物理所成立于1982年3月,由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葛庭燧担任第一任所长,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研究领域包括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机械振动吸收能谱学、计算凝聚态物理理论和计算材料科学、氧化物的电子输运等。该所现已拥有国际一流、频谱齐全、温度范围宽的内耗测量装置和一批材料制备及其物性和微结构分析测试设备,其科研人员的论文发表数和被引用数在全国研究机构中位于前列,并成为主持国家九七三项目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的首席科学家单位之一。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建所于1979年10月,其前身为五十年代成立的中科院华东自动化元件及仪表研究所。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智能所现已成为我国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建立起一支既能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又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善于联合攻关的科技队伍。其主要学科方向为传感技术与智能技术,研究领域包括厚膜敏感材料与传感器、化学传感器与智能材料、微传感器与微系统、机器人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以及农业信息技术、物流自动化、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该所是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厚膜专业点和国家863智能机器人技术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强磁场科学中心成立于2008年4月30日,为科学院下属的一个非法人科研单元,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根据国家发改委对于强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的批复,未来将依托该中心建设国家强磁场科学中心。强磁场科学中心的发展目标有三项:一、建设国际先进的强磁场实验条件,满足我国多学科研究对于稳态强磁场实验条件的基本需要;二、开展强磁场下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以及材料等多学科前沿探索;三、发展强磁场相关技术,并在强磁场条件下加强新技术发明创造。在未来五年内,强磁场科学中心主要致力于建设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大科学工程项目,建设比较完善的稳态强磁场实验条件,建成一支精干的强磁场科学技术研究队伍。强磁场科学中心承担的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项目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先进制造所)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合肥研究院)下属的七个研究单位之一,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常州,学科方向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 2007年1月合肥研究院与常州市科教城共建的“常州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成立,2010年1月10日合肥研究院和常州市政府签署协议共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先进制造所是以常州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为基础,与原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智能车辆技术中心和常州现代设计与制造中心合并而成,并注册为常州市事业法人“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 是隶属于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非法人独立机构,前身系等离子体所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研究室,现有中国科学院、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国家发酵技术工程中心,“安徽省院士工作站”。主要学科方向是:植物遗传工程、辐照技术与辐照物理、微生物过程、辐射与环境毒理、材料与环境工程等。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学物理与技术中心 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非法人科研单元,于2010年5月成立,是一个以高端物理技术向医学应用转化研究为主的创新科研机构。中心主要定位是:针对我国防控和诊治重大疾病及常见多发病的实际需求,面向医学物理技术前沿,以精确放疗、质谱检测、核磁成像、等离子体医疗、激光医疗、运动健康等先进医学物理技术研究为先导,探索医学物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诊疗机理,发展相关新型医疗技术,运用新技术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培养专业人 。人才战略人才队伍: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科学研究的骨干力量,科技力量雄厚,先后拥有四名院士,现有职工2404余名,科技人员约1700人,其中研究员297人,副研691人,有博士生导师85名,硕士导师16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获得者2人,引进国外杰出人才以及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4人,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17人。在职人员中,在职职工60.7%具有研究生学历,40.3%具有博士学位。设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点6个,硕士点18个。已为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等输送了1500多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科技人才。现有在学研究生1305人;设有等离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大气科学、核科学与技术5个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59人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于光
马铃薯
我是这里的学生 这里有好几个所 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其中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生归科大管 发科大毕业证 其他三个发 中科院 毕业证 330分基本就可以上了 好的专业有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光学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等离子体物理 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固体物理研究所的固体物理 这几个所中实力最强的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我不知你的专业 我也不好建议你报这个所一般是专业考固体物理。分数2007年在310吧不过建议你选择好城市的研究所,找工作会容易点。如果去合肥,到时候你找工作又要去别的城市,成本和机会都很不划算。选择北京或上海都不错比如北京的半导体所,上海的微系统所等等了记住:上学的城市很重要,甚至可以和学校的重要性媲美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博士研究生每月的补助怎么样?

冬之死
中科院的待遇应该算不错的,2000元-3000元左右吧。在合肥够养活自己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中科院在合肥有多少所

鲜矣
红河劫
截止2020年有一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Hef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2003年5月,可追溯至2001年11月由原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及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合并而成的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2003年5月,正式批复合并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04年4月,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划归该研究院。扩展资料截至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设有7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和9个学科工程硕士培养点;设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截至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有在学研究生1361人,在站博士后90余人。2014年,该研究院共有26名研究生获中科院院级奖学金,其中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1名,中科院优博论文奖2名,安徽省优博论文奖3名,院长优秀奖9名,朱李月华奖6名,地奥二等奖1名,大恒特别奖1名,优秀奖3名。23名博士生、19名硕士生获“国家奖学金”称号。此外,研究院1名研究生导师获中科院朱李月华奖教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请问:合肥有没有中科院合肥自动化研究院,有没有叫孔会成的教授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谢谢

不监于道
毕业夜
中科院在合肥没有这个单位。 只有一个单位,叫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是一个集合单位,它由5个子单位组成:中科院安徽光机所、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和原中科院合肥分院。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员因何原因“出走”?

此五末者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所90多名科研人员出走的消息,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这90多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科研人员,大部分都拥有博士学历,而且拥有事业编制。而且这些离职的科研人员,大部分都是80后,90后,可以说他们是科研以后的未来,他们的离职着实有些可惜。他们集体辞职是我们的损失。也让无数的网友再次感叹道中国留不住人才。中科院合肥研究所90名科研人员离职,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我国一直存在没有重视科研人员,导致人才容易流失。有很多各个方面都很顶尖的人,最终都选择出国留学,学成之后在外国从事科研工作,咱们中国留不住人才这个主要的问题,是有关部门应该加紧解决的。就像这次的事件,虽然他们一个月有近万的工资,但是面对只要出国就可以年薪上百万的诱惑来说,还是很容易动摇的。这次的事件,让我想到之前有一位中国科学家加入美国国籍,他给出的理由是“科学无国界”。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既无可奈何又感到心痛,所以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一定要做出改变。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增加对科研人员各方面的社会福利,加强科研人员的社会地位。多设立一些奖项,对在某些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进行嘉奖。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给他们一个各方面资源都比较丰富的环境。然后,让他们能够安心地进行科学研究,发展我国的科技。因为如果科学技术一直掌握其他国家手里,那么我们将永远受制于人,永远无法成为真正意义是上的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