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怎么样?

茴香
四维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是1959-10-28在湖北省武汉市注册成立的,注册地址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九峰狮子峰特1号。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12420000441431041P,企业法人曾祥福。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经营范围是:研究林业理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周边,急用!!!

不如避之
不其
林业科学研究院里面就有招待所,180一天,管早餐。环境一般,但算是干净。林业科学研究院以东是厢红旗,有个路口,路口以北100米,是总参三部的部队宾馆,对外开放,三百多一天,三星级的。厢红旗那个路口再往东200米路南侧,是中国军事科学院招待所,200一天,对面向非北京户口和军人住宿。剩下的,就没了。都是部队的招待所了,不对外。还有一个,就是,林业科学院往东3站地,青龙桥的路口(青龙桥街道办事处东侧),有个宾馆,看着装修的不错,330一天,但没住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学习生活情况

知者
利合
  中国林科院良好的科研条件、大批处于国际学术前沿和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项目、学术造诣深厚的导师队伍、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以及鼓励创新的院所文化,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林科院)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的综合性、多学科、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主要从事林业应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社会重大公益性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和软科学研究,着重解决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综合性、关键性和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问题。  中国林科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开始于1979年,是国家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2002年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研究生院以来,研究生教育在办学条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研究生规模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拥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分布在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4个学科门类,共有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个;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4个;另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形成了以培养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同时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同等学力研究生教育等多种办学形式的培养体系。现有博士生导师138人,硕士生导师22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9人,国家级、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3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20人。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机构简介

草人
小辛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坐落于杭城西部的小和山高教园区,成立于1958年,是一所综合性省级林业科学研究机构,在2005年农业部和科技部的全国农林科研院所综合实力评价中排名第15位。下设林业、林产工业、生态环境、竹类、生物技术、信息与标准化、新材料7个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浙江省竹子资源与加工利用重点中试基地;浙江省竹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浙江省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分析、中试转化机构;浙江林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经济实体。在衢州和安吉设立了经济林和竹子产业化研究所。主要从事森林资源培育、森林生态、森林保护、林产化工、森林食品、园林花卉、技术标准、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浙江省林科院拥有一支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丰富、结构较为合理的研究队伍。在职职工中80%以上为科技人员,其中高级职称占科技人员的30%,有10位科技人员(包括退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2位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三层次人才,3位获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森林培育和森林保护硕导9位;研究人员中,博士后、博士、硕士占40%以上。建院以来,承担和完成了国家重点攻关、省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一大批项目,取得了近200项科技成果奖,其中有国家级奖励、部省级奖励、国家发明专利等。在林木培育、竹木产业化、食用菌栽培技术等方面已形成自身优势;许多科技成果已在林业生产实践中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当前,浙江省林科院正借改革和发展的东风,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创建全国一流的省级林业研究院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开发创业为抓手,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加强集成,把浙江省林科院建成多出成果、快出人才、社会效益与自身效益显著的公益型省级重点研究院所。地 址:杭州市留下小和山路98号

黄中立的人物生平

忠焉
级大片
1936-1937年 安徽大学农艺系学生.1937-1938年 武汉大学农艺系学生.1941年 毕业于中央大学森林系.1941-1943年 任岷县甘肃水利林牧公司技术员,兼岷县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教员.1943-1947年 任中央农林部林业司科员.1947-1950年 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林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1950-1956年 任中央林垦部、林业部森林经理司经理科科长,调查设计局工程师、研究设计科科长.1956-1971年 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学研究所森林经营、森林经理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员.1972-1977年 在河北省兴隆县林业局任技术员.1977-1983年 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学所森林经理研究室主任,1983年兼任中国林学会理事、森林经理学会副理事长. 黄中立回国后,先在林垦部(后改为林业部)任科长、工程师。1956年调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任森林经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木材需求量猛增,作为木材材积的计量标准——原木材积表的编制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黄中立先从研究祖国遗产着手,于1952年发表了《龙泉码价与杉木材积的关系——武汉市鹦鹉州杉木材积调查报告》,对龙泉码价作了多方考证和通过实际量测数据,揭示了各项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并拟合了码价与眉围、码价与材积的数学关系式,这是研究祖国测树学宝贵遗产的一篇重要文章。同年,他以苏联国家标准《原木材积表》为蓝本,改编成为我国第一个《全国通用原木材积表》,由林业部颁布实施,以解决工作亟需。1957年他编著的《原木材积表制法及原理》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叙述了原木材积表的组成部分,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以及编表公式选择,为进一步研究编制我国原木材积表提供了技术、理论基础。1960年对《全国通用原木材积表》进行全面修订后,1961年由林业部正式定名为LYB108-61《原木材积表》。此表适用于杉原木以外的所有原木材积计量,并且统一了我国木材材积计量标准,有利于木材生产和消费,一直被沿用至1976年。1958 年由他主持,根据杉原木实测材积编制了林标LY104-60 《杉原木材积表》,1960年由林业部颁布实施。上述两表很好地完成了当时亟待解决的原木材积计量标准的任务,也为以后一系列材积表标准编制工作积累了经验,从而奠定了我国木材计量标准化的基础。他在这一时期所写的《森林更新标准》、《西南复层林生长研究报告》等文章,对生产和科研都具有指导作用。他在“文革”下放期间,即使身处逆境,仍未放弃研究工作,研制成功显微测树仪。该仪器能灵敏地测定速生树种短期径向生长量,具有测定方法简单、精度高、成本低的特点。60年代中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受林业部的委托,为即将开发的大兴安岭林区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组织了考察队,黄中立担任副队长,并兼测树组组长。在他指导的一个经营林场森林经理调查工作中,首次作了森林分层抽样调查方法的试点,在清查森林资源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在他所撰写的总结汇报中,对合理利用和恢复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提出了多项建议。他提出的三项研究报告,获1964年国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奖。1965年这些建议被林业部调查规划局“大兴安岭林区(考察区)开发建设规划方案”所采纳。在这一时期,他还肩负多项科研任务,“中国森林资源分析”便是其中之一。他经过深入各主要林区考察,并结合多方收集和多年积累的资料数据,撰写了《中国森林资源分析》的研究报告,对中国森林资源发展及现状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对比作了分析论证,指出了我国森林资源贫乏、可采资源急剧下降的趋势,对中国森林资源枯竭的预兆形势,最早敲响了警钟,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关于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研究。黄中立是反对当时有人提出的“大砍大造”和“大面积皆伐”,而主张森林永续利用的林业专家之一。他极力主张建设好现有林区,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保证更新和提高森林生产力,是森林经营的根本出路。他后来的很多论文、文章如《谈谈林业现代化》、《管窥森林永续经营的新发展》、《森林更新标准》、《森林经理应系统求实》、《森林经理中电算应用》、《林业投资评价小议》等,都体现了这一主导思想。为了提高林业特别是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水平,黄中立早在60年代就对林业技术档案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于1980 年出版了《林业专业档案》一书。他在书中指出,林业的经营必须建立档案制度,并要用动态的观点来对待档案。他认为只有提高各级林业单位特别是林场、林业局的经营管理水平,才能逐步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并很可能为中国林业发展闯出一条路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应是增加森林资源的重要对策。这些观点至今仍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充分体现了他学术思想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书中重点探讨了林场经营档案和森林资源档案的技术内容和管理。对林场经营档案的主体即小班经营卡片的各种类型作了比较,提出了小班卡片的设计原理、检索方法和应用。对森林资源档案卡片也做了精心设计。就技术内容来说,代表了当时中国在林业上推行的技术档案的先进水平。同时,他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指出了森林资源管理现代化的前景,必然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建立数据库,富有远见地为森林经理的课题研究指出了技术方向。黄中立在河北省兴隆县林业局工作期间,主动承担了全县森林资源清查总指挥工作。领导了县一类资源清查和8个国营林场的二类资源清查。为了弄清雾灵山的森林植物群落分布情况和森林经营状况,他完成了横贯雾灵山北坡的考察。通过这次艰苦的考察,初步摸清了这一地区的森林地带性分布规律、林分生长特点。他在报告中作了林木生物学特性、生态、经济效益等各种分析,提出雾灵山阴坡最适宜由云杉更替的结论,为这一地区森林资源的恢复和森林经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木材,中国究竟有多少可供采伐的森林资源?过去没有留下任何数据和资料。针对这一情况,同时考虑到中国大面积的原始森林都分布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等实际情况,黄中立向林业部领导建议,提出采用航空调查森林资源。这一科学方法,效率高,进度快,省人力。他的建议很快被林业部采纳。1953 年6月林业部成立森林航测队,立即在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进行了航测和森林调查试点。黄中立亲自参加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短短几个月内就查清了这个林业局的森林资源,取得了第一手资料,精度符合要求,并编制了像片平面图和林相图。这是中国利用航空测量清查森林资源的成功尝试。以后,他又作为中国林业专家参加了苏联援华重点项目的林业航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早在60年代初,黄中立在我国森林调查数据计算尚处于算盘和手摇计算机的情况下,就指出森林经理处理资料要走机械化和自动化道路;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国情和可能的订货渠道,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推荐订购了一套穿孔卡计算机。这是中国林业上应用电算的开端。1978 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恢复建制,他继续担任森林经理研究室主任,立即成立了林业遥感组,开展了地物光谱特性的研究、遥感在森林调查和林业区划中的应用研究等课题,购置了图象处理设备和电子计算机,增添了有关专业人员,培养了三名硕士研究生,开展了林业遥感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中国开展林业遥感技术研究的开拓者。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中所处的水平和地位

澹而静乎
林肯传
省林科院在国内外林业研究中所处的水平和地位山西省林科院是被省科技厅授牌的林学重点学科,从全国来讲,对55个省级以上林业研究院所综合实力排序中,我院位居第12位。居全国省级研究院所第5位,是科研实力较强的研究院所。在造林、林木育种、经济林、林产化工、森林经营、森林保护的研究以及山西省经济植物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承担着国家、省级科研课题,尤其承担着8项国家六大重点工程的科技支撑项目,这些科研和科技支撑任务,都能够圆满地完成任务。促进了林学重点学科的发展。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怎么样

野芦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1962年在海南建站、1981年迁所广州,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中心任务是解决热带、南亚热带林业建设中综合性、关键性、基础性的科学技术问题。研究领域陆地与湿地生态系统;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珍贵树种及非木质资源;城市林业;林木生物固氮及共生微生物;林木生物技术;林木病虫害等。建所以来,热林所为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林业建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中国的东南沿海速生丰产林工程、珠江及沿海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以及“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工程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热带林业研究所的实力日益增强,已成为学科齐全、专业配套、国内一流的国家级林业科研机构,通过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能力,力争15年内建成国际一流的热带林业研究所。

林业科学研究院是林业大学吗

六府
龙之寿
林业科学研究院一般是各省的林业厅(局)下属的事业单位,与林业勘测设计院的性质类似。现在一般要林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才能进“林科院”工作。不是,是两个不同的单位、机构。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怎么样?

葛洪
空印盒
简介: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是集林业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省级林业科学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林产化工、森林食品、园林花卉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下设院办公室、科研管理办公室、计划财务办公室、产业办公室和森林生态研究所、苗木花卉研究所、林业信息研究所、森林食品研究所等机构。全院现有在职职工72人,其中有副高以上科技人员30人,工程师15人。详情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天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