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学校

其动也天
若不知之
学校很多,基本上都有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可参考以下意见:1、报考学校的选择主要考虑层次差异(985、211和一般学校)和地域不同(沿海与内地、大小城市、1区与2区等),因为竞争程度不同。2、一般先选地方然后再选学校。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然后打开上方的“硕士专业目录”,选择省份、类别和学科即可了解该省市有哪些学校招生以及初试科目和要求。3、研究生录取主要还是看初、复试的分数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关键是分数要上去。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汉语言文学考研要考什么,可以报什么学校??

咯咯咯
花烛泪
文学史,现代文秘,现当代中国文学,古代汉语,古典文献,比较文学看你的兴趣爱好了.学校有很多都招这个专业,比如北大,北师大,中国传媒大学要考政治英语 还有文学》???您好,(转)050101文艺学 01 文学基本原理 02 中国文论 03 西方文论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部分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 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 文艺学基础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01 汉语语法史 02 词汇学(含训诂学) 03 文字学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7语言学理论 ④834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复试笔试科目: 汉语言文字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01 传统语言学典籍整理与研究 02 古籍整理研究理论与方法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8古代汉语 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中国古典文献知识与中国文化史知识) 复试笔试科目: 古文献专题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1 先秦两汉文学 02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03 宋元文学 04 明清文学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部分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 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050122国学与汉学 01 国学及其对外教学 02 域外汉学研究 03 古典语文学与人文计算 04 出土文献研究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8古代汉语 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中国古典文献知识与中国文化史知识) 复试笔试科目: 四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想考汉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该以哪些高校为目标?

乒乓
姑奶奶
选学校。可根据地域来选,也可以按照“9吧5”、“贰依依”等分类来选; 进入选定学校的研究生院(研究生部)中国站,查看招生专业,确定报考专业(可跨学科报考)。如果不跨专业报考,就查询本专业的学科设置。一级学科为中国语言文学,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现主要包括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吧个二级学科。并非所有学校都开设了以上吧个学科。 看参考书目,认真备考专业课。如果学校提供了参考书目,一定按照所提供的参考书目进行备考,如果不提供参考书目,可以根据专业考试科目来选定参考书目。如考试科目为“中国文学”,那就得复习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 联系导师。如果仅是报考硕士研究生,联不联系导师关系不大,如果是报考博士研究生,必须先联系导师。 备考公共科目:英语、政治。这两个科目硕士研究生是全国联考,底子差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报一些辅导班。 关注报考院校招生信息,关注全国研究生招考信息。那时报名确认。 做好长期作战和就业的准备。考研最短也得准备一年,其过程很辛苦,要有心理准备。如果临近毕业,该找工作的还是投点简历,给自己点后路,依依、依贰月也是招聘高峰期

中国汉语言文学考研大学排名

理迹
酷学院
截至目前,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共计489所,在这些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有: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2年 公立 师范 教育部1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1962年。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北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中文、外语及相关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已成为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培养涉外高级人才的摇篮。2014年,学校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奋斗目标和构筑四大学术方阵的战略构想。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62年 公立 语言 教育部2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布局在中国西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896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3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2006年学校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51年 公立 师范 教育部4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又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2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5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建院时定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改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5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6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北京市“省部共建大学”。建校61年来,共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十余万名,是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54年 公立 师范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7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八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24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8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898年 公立 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9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南开大学占地448.97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2.5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学院占地6.72万平方米。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19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10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我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前身为1907年由清朝帝师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7年 公立 综合 福建省人民政府11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是市重点建设的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已进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的高校行列。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上海行知艺术师范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并入或划归我校管理。学校下设17个二级学院、134个研究机构。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54年 公立 综合 上海市人民政府12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简称“武大”,位于湖北武汉,是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同时是“111计划”、“珠峰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重点建设的综合研究型大学,是与法国高校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是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武汉大学办学源头可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1913年改名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名为武汉大学。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893年 公立 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3暨南大学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是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办领导。现任校长为胡军教授,校党委书记为林如鹏教授。“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6年 公立 综合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14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之最。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1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15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其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二个门类。学校设有7个学部,36个学院(系)。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9月,我校1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居全国高校第二;7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0位,4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897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16吉林大学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合并前的六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原吉林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46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17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44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18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弘扬了革命文化教育的传统,形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优秀人才。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3年 公立 师范 教育部19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2年 公立 综合 江苏省人民政府

汉语言文学考研哪个学校好考啊

回不愿仕
死生存亡
报喜欢的学校,认真的复习,没问题的。当然,考研分A、B、C类地区,主要是分数线不同,C类地区分数最低,基本是从沿海向内陆递减那种。有34所学校自主划线,跟国家线无关。如果你想考好考的学校的话,基本没意义,呵呵,一本的重点学校都是有些竞争力的。一般来说,理科学校的文科专业稍好考些。

我只是想考个研究生,想知道哪些学校的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研究生比较好考

见湿灰焉
大赌豪
看你想考哪一层次的吧。如果单纯地只想拿个研究生文凭,那么考B区西南或者东北地区的二本学校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考稍微好一点的,各省(个别西南省市除外)省属师范院校一般来说汉语言文学这方面比较好。如果想了解,可以给我站内信。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可以报考哪些专业?谢谢各位帮忙!

方且治之
介绍信
文学方向除了古代文学,就是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还有文论的,英语好的话可以学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目前比较缺这两科目的。文论相对来说枯燥一些,理论知识比较多。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体能分为1.美学2.语文教学论3.文艺学4.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5.汉语言文字学6.古典文献学7.中国古代文学8.中国现当代文学9.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汉语言文学的主要方向有: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古文字学、文献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世界文学、民间文学等。一般来说像古文字学、文献学、民间文学要好考些,只要你喜欢。中文的各个方向现在没有很明显的好坏之分,你要是阅读量大也爱看书建议你考文学,考上了天天在图书馆看小说就是学习了。但文学的学问是比较虚的,也就是说很容易在社会上混,谁的水平高谁的水平差没有明显之分,需要广泛的认同。语言学的学问是实在的,你学的好赖大伙一眼就看出来。一般对外语要求较高,好学校甚至要求二外,当然这是考上以后。应用语言学是要学习高数的,这你要注意。考中文研究生要提防英语,文学的英语分数线是全国最高的。你现在大二还不用着急,主要先确定目标院校,然后搜集下历年真题,这非常重要。上好学校需要多高水平?像北大北师大复旦南大这样的学校,就不用考虑什么方向了,上述这些都会考到的。回答了这么多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祝你一切顺利~

中文系考研考哪个专业最好呢?

富豪榜
何相孰也
对外汉语考研分了学术型和专业型。专业型就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现在很多学校都有这个专业。学术型的主要学科方向是对外汉语教学。其他相关专业的每个学校设置的不一样,有什么汉语国际教育推广什么的。你可以看你想报考的那所学校有些什么。反正都是属于应用语言学下面的二级学科。如果想报考对外汉语研究生,建议报考沿海地区的学校,有就业优势。我就跟你推荐一些我觉得比较好的学校吧。呵呵。。因为我也是2011才考完研的,考的是应用语言学方向的,当时在选学校上也是了解了一些学校的信息。我就简单的说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啊。A类地区北京:北语(传统王牌学校,留学生很多),还有北大,北师大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而且在北京更有地缘优势。政策啊什么的。你懂的。。。但是北京的竞争是最大的。上海:复旦,华东师大,上外国语,上师大(对外汉语是上师大的王牌专业,有很多名师,如齐沪杨,而且相对于上海其他学校来说,这个学校竞争没那么大)。广州:中山大学(专业课试题很注重分析能力);暨南大学(据说暨大在国外很出名)等。但个人觉得中大比暨大好。O(∩_∩)O~南京:南京大学(录取人数比较少,竞争很大,注重专业课成绩)武汉:武汉大学(渐渐升起的一颗新星,竞争也是很大的)B类地区成都:四川大学(川大属于B类地区,收分相对来说没那么高,而且川大的文学类学科还是很强大的,所以有一门专业课的试题就是写文学评论,如果文学方面不是很好的同学,在这方面比较不容易拿高分)。长春:吉林大学(面向东北亚,985学校,实力也是很不错的)这就是我了解的一些学校。再补充一点哦,A类学校对英语要求都比较高,特别是对外汉语。基本上都是60分以上吧。英语上60分进复试的机会比较大。然后专业课书籍,每个学校都不一样,有的学校只考汉语言方面的知识,有点学校还要考文化,文学方面的知识。例如中山大学,专业课书籍只有三样:黄伯荣、廖旭东的《现代汉语》,王力的《古代汉语》,叶蜚声、徐通锵的《语言学纲要》。《语言学纲要》是重中之重。试题那是相当的灵活。再如四川大学就还要考文学理论,这个写文学评论的时候要用到相关知识。它语言方面的试题比较简单。就是文学评论很考人。不容易拿高分,主观性很强。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压缩学术型硕士的招生人数,专业型硕士现在是热门。所以你可以考虑考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要看的书也很多。具体的要看每个学校的规定。但一定是有语言,文学,文化的。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的问题

莫知其始
金属人
答: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学科教学(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以下是各专业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1:学科教学(语文)此专业为专业硕士。专业硕士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方向各有侧重。专业硕士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2: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的发生和发展与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休戚相关。本专业要求学生在政治上要求能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牢固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思想。在专业方面具备本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成果。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本硕士点的培养方式,决定了学生有较广泛较强的适应性,就业方向也随之拓展。毕业生适于教学、科研、出版、传播媒体、文化机构、公共事务、企业文化等部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需求,也有从事创作、评论、策划等创造性工作的自由空间。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3: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熟悉某一段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情况。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重新焕发活力,此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等方面的工作。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4:汉语言文字学“汉语言文字学”是研究汉民族语言文字的历史、现状及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它的起源,它的兴盛与发展,也就是研究汉民族和汉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未来。1、研究方向 01方言 02汉语史 03现代汉语 04国学与语文传播。  2、培养目标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学理论基础和系统、宽厚的汉语言文字学专门知识,较高的语言文字研究水平和较强的应用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位获得者可以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或在新闻、出版、文化、党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理论宣传、编辑出版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