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选哪个学校好

请益
河广
2017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排名1、南京大学2、北京外国语大学3、中山大学4、中国政法大学5、华中科技大学6、吉林大学7、西南财经大学8、湖南大学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上海大学11、中国海洋大学12、中南大学1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4、天津大学1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6、山东大学威海分校17、天津财经大学18、中央民族大学19、安徽大学20、浙江工商大学21、兰州大学22、江南大学23、西南交通大学24、郑州大学25、湖南师范大学26、华侨大学27、汕头大学28、湖北大学29、海南大学30、浙江理工大学31、中南民族大学32、广西大学33、贵州大学34、湘潭大学35、上海政法学院36、华南农业大学37、石河子大学38、长沙理工大学39、燕山大学40、天津外国语大学41、长春理工大学42、宁夏大学43、延边大学44、石家庄铁道大学45 北京语言大学46 大连外国语大学47 西安外国语大学48 浙江师范大学49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50 广东财经大学51 福建师范大学52 济南大学53 浙江科技学院54 山西大学55 西安财经学院56 浙江传媒学院57 西南科技大学58 江西师范大学59 北华大学60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61 湖北师范学院62 重庆师范大学63 安徽师范大学64 大连大学65 洛阳理工学院66 兰州交通大学67 湖南工业大学68 南通大学69 江西农业大学70 嘉兴学院71 潍坊学院72 长春大学73 成都师范学院74 广东海洋大学75 贵州财经大学76 丽水学院77 宿州学院78 西南民族大学79 湖南科技大学80 南华大学81 重庆文理学院82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83 哈尔滨学院84 山西大同大学85 浙江农林大学86 忻州师范学院87 烟台大学88 辽宁师范大学89 西北师范大学90 湖南科技学院91 四川文理学院92 邵阳学院93 哈尔滨师范大学94 长治学院95 天水师范学院96 内蒙古民族大学97 长江大学98 武汉轻工大学99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100 唐山师范学院101 绵阳师范学院102 三峡大学103 河南科技大学104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105 鞍山师范学院106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107 安徽农业大学108 淮南师范学院109 海南师范大学110 泉州师范学院111 大理学院112 河北工程大学113 苏州科技学院114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115 西华师范大学116 三明学院117 湛江师范学院118 山东工商学院119 吉首大学120 陕西中医学院121 湖北文理学院123 华北科技学院124 青海师范大学125 沧州师范学院126 玉溪师范学院127 湖南文理学院128 天津师范大学129 闽江学院130 呼伦贝尔学院131 长沙学院

燕山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排名

草木怒生
生于陵屯
这个排名到不了前面,汉语国际教育并不是品牌专业,燕山大学的而理工科厉害

中大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专业?为何要与文学分开单独划分?

神农之世
出而见客
中大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不是接受调剂了吗?他已经出了通知了呀 我早就看到了 如果不清楚你就打电话到研招办去问 自己把问明白了 据说国家线明天就出 那么老师就大概知道你名次了 这样调剂的时候也比较有底如果硕士对你来说是专业重过学校的话(或者说注重文凭的话) 那就调剂差一些的学校的语言学 不过语言学很多学校都爆满 我所知道的西南民族大学还没招满 你可以联系一下如果愿意的话想做外汉教学这一行的话 先就业再在职考 再读博也OK的 其实怎么选择都可以 关键自己把握定位好 然后全力以赴 祝你成功

谁能告诉我我国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大学该专业的排名,是属于A类呢还是B等。

乐斗
道心
北京语言大学在国内这方面是第一的,是A类其次北大,北师大,北外上外,华东师大,暨大川大,吉大,黑大都不错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有什么建议的专业吗?

见栎社树
提到汉语国际教育,可能很多人都只是听过,但是没有深入了解过。即使是一些已经入坑的小学弟小学妹们,也只是一些新手小白,可能根本不明白这个专业开设的意义,更不要说以后考研的具体方向了。我作为一个有着多年学龄的汉语国际教育老学姐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可以考的专业。1   本专业继续考研首先第一个肯定是本专业继续考研。这就不用多解释了。任何人都明白专业对口对于考研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因为本科时学习过,有基础,考研复习起来就会容易很多,心态也会比较放松,最后的成功率也会比较高。推荐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学校的话可以考虑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或者是华中师范大学还有山东大学,他们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全国排名都很靠前。2     汉语言文学考研第二个可以考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这些内容和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的教育有重合的部分。因为汉语国际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教外国人汉语和中国文化,所以在本科时是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水平的,像汉语言文学这方面的专业课程也会学的比较多。所以汉语言文学也是很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选择比较多的一个方向。而且不瞒大家,去年我的一位师姐就成功上岸了。所以今年的我也是有这个计划的了。希望愿望能成真吧。 3    英语专业考研第三个可以考英语方面的专业,比如英语笔译或口译。因为我们专业以后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外国人,所以必要的英语交流能力是不可缺的。在本科上我们就有专门的英语课来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而且大家业余时间也可以选择考取一些英语方面的证书,比如托福,雅思,口译笔译证。这些也能为以后考研打下基础。我认识的很多学长学姐就有考英语翻译的。其实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是真的很不喜欢汉语国际教育这一个专业,那可以继续考这一专业的研究生。因为现在其实这方面的市场空缺很大,只要你的能力比较强,就业几乎不成问题。我有很多师哥师姐现在的收入都很高。当然,如果你有其他想要实现的梦想,也可以通过考研来实现。总之,考研选择专业主要是看你自己的兴趣,只要有兴趣,什么专业都可以学好。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伊甸园
归休乎君
北京方面,北大、北师大、北语、北外、北二外、人大、首师大都有这个专业,其他学校你可以到研招网搜一下,限定地区、学校和专业范围后,一搜即可得知所有学校。这个专业做的最好的学校当然是北大、北师大和北语了,北大不必多说,全国第一的学习,北师大在文科方面也是有名的,师范类排名第一,而语用学可以说是北语的顶梁柱。这三所学校做的好,同时也代表了考这个学校可能要比其他学校难,毕竟专业课还是各个学校自己出题的。在复试录取方面,北大和北师大是34所自划线院校,而北语的分数线是根据国家线规定的。北大北师大人大不接受校外调剂,北语不接受校外调剂,北外好像也不接受校外调剂,北二外接受校外调剂。默默的说一句,除非你有极大把握,否则不是很建议首师大,因为首师大接受校外调剂,并且对于北大北师大这种好学校的调剂生的接受程度,有时会高于一志愿考生。关于资料和参考书,你可以到相关学校的考研论坛(例如北语的“爱北语”)上看看,都有前辈们发的【经验贴】,最近几年学校都不提供【参考书目】,但其实还都是那几本书,但具体书目不同学校是不一样的,这主要是看你考的学校。考研论坛挺重要,除了书目和经验,你还可以找到往年的【真题】,大多可能都是前辈们的回忆版,但有助于你在复习时参考。还有就是【笔记】问题,每年都有考过的前辈们卖笔记,这个买不买就看你自己了,虽然可能更方便,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东西,如果很着急的话,也可以作为参考。除了语用学,还有一个汉语言文字学,两个专业略相似,都是学硕,你也可以考虑一下。同时,它们对应的专硕汉语国际教育,是近几年的新兴学科,开的学校不多,但相对语用好考,坏处在于它现在很热门,也接受语用和其他相关专业调剂。

汉语言文学考研哪些学校比较好

勾魂手
螽斯
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其实,就那几所重点师范大学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都不错的,另,考研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难,尽量选些名牌大学,北京大学也可以考虑。2008年大学文学排名:1、北大 2、南京大学 3、北师大 4、复旦 5、中国人民大学 6、川大 7、清华 8、浙大 9、南京师大 10、暨南大学 看你愿意去哪个城市!!!

求对外汉语考研学校及排名!!!

伊甸园
蒙古人
  外汉语考研学校排名: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对外汉语系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黑龙江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吉林大学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现代、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与礼仪、国外汉学研究;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相近专业: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 对外汉语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古典文献 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 华文教育 文秘

我想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哪个学校就业好,又比较容易考的吗?

得之也生
老牛仔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院校实力排名以及学校介绍1、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汉语国际教育和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又是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大学,经过49年的发展,北京语言大学已成为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基地和培养涉外高级人才的摇篮。北京语言大学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新中国从事对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历史最长的学校,1952年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2002年6月29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成立,北大的对外汉语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下设汉语精读教研室、汉语视听说教研室、选修课教研室、预科教研室、研究生教研室等5个汉语教学机构。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具有跨学科教育背景和国际化视野的教师队伍,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和科研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9人,包括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0人。另外,学院还建设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已达50人。3、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是在原“对外汉语教学中心”1965-1996 )和“对外汉语教育学院”(1996-2000 )的基础上建立的。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方面,我们已经有了近40年的经验。4、暨南大学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全国招收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5、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大是我国最早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高校。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为全国最早设立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的四所高校之一。1992年开始招收对外汉语专业硕士研究生。1994年成立对外汉语系。2002年成立对外汉语学院。2004年设立全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点。6、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是厦门大学专门从事对外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中国最早开展对外教育的机构之一。学院创建于1956年,曾使用华侨函授部、海外函授部、海外函授学院等名称,1991年经教育部批准定名为海外教育学院,主要承担厦门大学面向海外学生的汉语、中医的教学。学院现设有华文系、海外学生部、远程教育部、海外汉语言文化教育研究所、日本研究所等机构,是国家汉办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院校之一。7、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最早设立的对外汉语教学机构之一。自1981年成立以来,我院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个,出版专著辞典等10余部,汉语教材20多种、40多册,发表论文300多篇,共培养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逾万名留学生。目前每年在校学习的长期留学生(进修生和本科生)约1000人、在读研究生约100人。8、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早在1954年,南开大学就已经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是新中国最早接受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1985年,南开大学建立起对外汉语教学中心。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正式成立。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国对外汉语教学8大基地之一,也是国家汉语水平考试(HSK)及国家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的主要考点之一。目前,新HSK考试已在学院启动,今后每年将举办十次新HSK考试。9、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后,从1952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20世纪80年代后,来复旦大学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长。为适应留学生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于1987年5月正式组建国际文化交流学院。10、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是南京大学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单位,是中国国家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和国家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考点之一。海外教育学院负责外国留学生的汉语与文化教学、汉语言本科专业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博士专业教学、短期进修和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培训教学,以及全校外国留学生的招生、日常管理、生活服务等工作。11、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开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已有50多年的历史,累计接收了来自约100个国家的各类留学人员,具有面向来华留学生和国外汉语学习者的丰富教学经验和完备的教学体系。近年来,在新型汉语师资培养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研究方面成果显著,承担了多项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重大项目。本专业拥有一支学科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丰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经验及国外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聘请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厚并具有丰富的汉语教学与推广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师资力量雄厚。12、四川大学文学院历任院长有向楚、朱光潜等学术名家,曾任中文系主任的有刘大杰、潘重规、杨明照等著名学者。50年代院系调整,撤销文学院建制,分为中文、外文、历史等系。1994年恢复文学院,包括中文、历史等系。1998年又进行调整,将原四川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与原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合并,组建成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3、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设在文学院,首师大文学院现有教师100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35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55人,其中聘为博士生导师 22 人,硕士生导师43人,特聘教授 3人,讲座教授1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北京市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跨世纪人才4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