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航天二院怎么样

有头有尾
虚极
  航天二院和三院是航天领域做导弹的两大龙头,军工色彩比较重,待遇在北京和其他航天单位一样,最多算是中等水平吧,详细材料如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简称“中国航天二院”)创建于1957年11月16日,其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历经50年的建设,二院已从飞行器系统控制系统专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成为集开发、研制、生产、试验和服务为一体,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综合性研究院。研究院下设10个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专业技术研究所和3个总装厂、1个综合加工厂以及8个保障服务单位、一个民用产业集团公司,现有在职职工15000余人。  经过50年的发展,二院培养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现有工程技术人员8000余人,其中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000余人,拥有“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在内的两院院士7人和一大批国家突出贡献的专家;1979年以来,二院共获得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2000多项。  作为国家唯一的全空域防御技术研究院,二院不仅承担多种类型飞行器系统的总体、控制、制导、探测、跟踪、动力及地面系统的设计与生产,还承担空间高科技产品的研制。二院以系统总体技术、体系研究和系统集成技术为主导,以微电子、光电子、机电技术为基础,在飞行器总体、精确制导、雷达探测、目标特性及目标识别、仿真技术、计算机、地面设备与发射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二院现已建成导弹控制系统仿真、目标与环境电磁散射辐射特性、目标与环境光学特征、毫米波亚毫米波制导、计量与校准技术等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及攻防对抗、引战配合、电磁兼容等一大批航天系统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柔性设计制造数字一体化集成环境及完善的计量测试、电磁兼容、元器件可靠性试验检测、软件评测等基础保障条件,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  中国航天二院研究生院成立于2001年10月12日,这标志着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高层次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招生、统一授课、统一管理、统一授学位”的办学原则指导下,坚持“厚基础”的指导思想,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办学道路,贯彻“奉献、博学、严谨、创新”的校训,走出了一条科研单位办学的特色之路。  二院的研究生教育是国内科研单位培养研究生最早的单位之一。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可在16个学科、专业上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博士或硕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161名。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招生以来,已培养出上千名博士、硕士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成长为二院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有集团公司、院、所(部)各级领导,有型号研制战线的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等,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我院还负责科工集团一院、四院、九院和南京8511所等单位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我院地处北京西郊海淀区永定路,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交通十分方便,各种后勤保障辅助设施齐全,是一个理想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单位。

中国航天第二研究院地址

是何言也
上神乘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简称“中国航天二院”)创建于1957年11月16日,其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历经50年的建设,二院已从飞行器系统控制系统专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成为集开发、研制、生产、试验和服务为一体,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综合性研究院。研究院下设10个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专业技术研究所和3个总装厂、1个综合加工厂以及8个保障服务单位、一个民用产业集团公司,现有在职职工15000余人。 经过50年的发展,二院培养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现有工程技术人员8000余人,其中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000余人,拥有“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在内的两院院士7人和一大批国家突出贡献的专家;1979年以来,二院共获得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2000多项。 作为国家唯一的全空域防御技术研究院,二院不仅承担多种类型飞行器系统的总体、控制、制导、探测、跟踪、动力及地面系统的设计与生产,还承担空间高科技产品的研制。二院以系统总体技术、体系研究和系统集成技术为主导,以微电子、光电子、机电技术为基础,在飞行器总体、精确制导、雷达探测、目标特性及目标识别、仿真技术、计算机、地面设备与发射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二院现已建成导弹控制系统仿真、目标与环境电磁散射辐射特性、目标与环境光学特征、毫米波亚毫米波制导、计量与校准技术等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及攻防对抗、引战配合、电磁兼容等一大批航天系统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柔性设计制造数字一体化集成环境及完善的计量测试、电磁兼容、元器件可靠性试验检测、软件评测等基础保障条件,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 中国航天二院研究生院成立于2001年10月12日,这标志着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高层次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招生、统一授课、统一管理、统一授学位”的办学原则指导下,坚持“厚基础”的指导思想,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办学道路,贯彻“奉献、博学、严谨、创新”的校训,走出了一条科研单位办学的特色之路。 二院的研究生教育是国内科研单位培养研究生最早的单位之一。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可在16个学科、专业上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博士或硕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161名。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招生以来,已培养出上千名博士、硕士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成长为二院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有集团公司、院、所(部)各级领导,有型号研制战线的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等,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我院还负责科工集团一院、四院、九院和南京8511所等单位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我院地处北京西郊海淀区永定路,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交通十分方便,各种后勤保障辅助设施齐全,是一个理想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单位。

金山软件和航天二院如何选择

伦与物忘
救药你
  航天二院和三院是航天领域做导弹的两大龙头,军工色彩比较重,待遇在北京和其他航天单位一样,最多算是中等水平吧,详细材料如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简称“中国航天二院”)创建于1957年11月16日,其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历经50年的建设,二院已从飞行器系统控制系统专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成为集开发、研制、生产、试验和服务为一体,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综合性研究院。研究院下设10个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专业技术研究所和3个总装厂、1个综合加工厂以及8个保障服务单位、一个民用产业集团公司,现有在职职工15000余人。  经过50年的发展,二院培养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现有工程技术人员8000余人,其中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000余人,拥有“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在内的两院院士7人和一大批国家突出贡献的专家;1979年以来,二院共获得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2000多项。  作为国家唯一的全空域防御技术研究院,二院不仅承担多种类型飞行器系统的总体、控制、制导、探测、跟踪、动力及地面系统的设计与生产,还承担空间高科技产品的研制。二院以系统总体技术、体系研究和系统集成技术为主导,以微电子、光电子、机电技术为基础,在飞行器总体、精确制导、雷达探测、目标特性及目标识别、仿真技术、计算机、地面设备与发射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二院现已建成导弹控制系统仿真、目标与环境电磁散射辐射特性、目标与环境光学特征、毫米波亚毫米波制导、计量与校准技术等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及攻防对抗、引战配合、电磁兼容等一大批航天系统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柔性设计制造数字一体化集成环境及完善的计量测试、电磁兼容、元器件可靠性试验检测、软件评测等基础保障条件,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  中国航天二院研究生院成立于2001年10月12日,这标志着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高层次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招生、统一授课、统一管理、统一授学位”的办学原则指导下,坚持“厚基础”的指导思想,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办学道路,贯彻“奉献、博学、严谨、创新”的校训,走出了一条科研单位办学的特色之路。  二院的研究生教育是国内科研单位培养研究生最早的单位之一。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可在16个学科、专业上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博士或硕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161名。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招生以来,已培养出上千名博士、硕士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成长为二院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有集团公司、院、所(部)各级领导,有型号研制战线的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等,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我院还负责科工集团一院、四院、九院和南京8511所等单位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我院地处北京西郊海淀区永定路,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交通十分方便,各种后勤保障辅助设施齐全,是一个理想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单位。哇,这么牛逼,我个人感觉航天好

航天三院31所网址

飞升
鬼赌鬼
网址: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官网 航天三院官网,点击进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是我国研究、设计、试制和生产飞行器的高技术科研生产基地,先后研制了多种飞行器装备,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成就举世瞩目,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扩展资料:中国航天科工三院概况我院是高科技军工单位,下设门类齐全、专业配套、自成体系的十几个研究所、总装厂及服务单位,拥有科技人员8000多人;我院先后产生过6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现有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部级专家数十人。我院资产雄厚,设备精良,课题先进,经费充足,能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提供优越的条件。我院现有六个专业、7个研究所招收硕士研究生,基本覆盖了飞行器系统的各个专业,现有研究生导师150多名。自1983年开始招生以来,共培养800多名硕士研究生,他们现已成为我院科研生产的主力,许多人还担任了我院各级领导及技术负责人的职务,有的毕业生还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参考资料: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官网

关于 中国航天二院 和 八院

不亦拂乎
爆火线
理想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单位中国航天二院开放分类: 教育、科技、国防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简称“中国航天二院”)创建于1957年11月16日,其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历经50年的建设,二院已从飞行器系统控制系统专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成为集开发、研制、生产、试验和服务为一体,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综合性研究院。研究院下设10个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专业技术研究所和3个总装厂、1个综合加工厂以及8个保障服务单位、一个民用产业集团公司,现有在职职工15000余人。 经过50年的发展,二院培养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现有工程技术人员8000余人,其中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000余人,拥有“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在内的两院院士7人和一大批国家突出贡献的专家;1979年以来,二院共获得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2000多项。 作为国家唯一的全空域防御技术研究院,二院不仅承担多种类型飞行器系统的总体、控制、制导、探测、跟踪、动力及地面系统的设计与生产,还承担空间高科技产品的研制。二院以系统总体技术、体系研究和系统集成技术为主导,以微电子、光电子、机电技术为基础,在飞行器总体、精确制导、雷达探测、目标特性及目标识别、仿真技术、计算机、地面设备与发射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二院现已建成导弹控制系统仿真、目标与环境电磁散射辐射特性、目标与环境光学特征、毫米波亚毫米波制导、计量与校准技术等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及攻防对抗、引战配合、电磁兼容等一大批航天系统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柔性设计制造数字一体化集成环境及完善的计量测试、电磁兼容、元器件可靠性试验检测、软件评测等基础保障条件,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 中国航天二院研究生院成立于2001年10月12日,这标志着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高层次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招生、统一授课、统一管理、统一授学位”的办学原则指导下,坚持“厚基础”的指导思想,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办学道路,贯彻“奉献、博学、严谨、创新”的校训,走出了一条科研单位办学的特色之路。 二院的研究生教育是国内科研单位培养研究生最早的单位之一。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可在16个学科、专业上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博士或硕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161名。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招生以来,已培养出上千名博士、硕士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成长为二院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有集团公司、院、所(部)各级领导,有型号研制战线的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等,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我院还负责科工集团一院、四院、九院和南京8511所等单位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我院地处北京西郊海淀区永定路,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交通十分方便,各种后勤保障辅助设施齐全,是一个理想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单位。

有谁知道航天二院?

奥菲斯
夜玫瑰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简称“中国航天二院”)创建于1957年11月16日,其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历经50年的建设,二院已从飞行器系统控制系统专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成为集开发、研制、生产、试验和服务为一体,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综合性研究院。研究院下设10个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专业技术研究所和3个总装厂、1个综合加工厂以及8个保障服务单位、一个民用产业集团公司,现有在职职工15000余人。  经过50年的发展,二院培养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现有工程技术人员8000余人,其中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000余人,拥有“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在内的两院院士7人和一大批国家突出贡献的专家;1979年以来,二院共获得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2000多项。  作为国家唯一的全空域防御技术研究院,二院不仅承担多种类型飞行器系统的总体、控制、制导、探测、跟踪、动力及地面系统的设计与生产,还承担空间高科技产品的研制。二院以系统总体技术、体系研究和系统集成技术为主导,以微电子、光电子、机电技术为基础,在飞行器总体、精确制导、雷达探测、目标特性及目标识别、仿真技术、计算机、地面设备与发射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二院现已建成导弹控制系统仿真、目标与环境电磁散射辐射特性、目标与环境光学特征、毫米波亚毫米波制导、计量与校准技术等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及攻防对抗、引战配合、电磁兼容等一大批航天系统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柔性设计制造数字一体化集成环境及完善的计量测试、电磁兼容、元器件可靠性试验检测、软件评测等基础保障条件,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  中国航天二院研究生院成立于2001年10月12日,这标志着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高层次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招生、统一授课、统一管理、统一授学位”的办学原则指导下,坚持“厚基础”的指导思想,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办学道路,贯彻“奉献、博学、严谨、创新”的校训,走出了一条科研单位办学的特色之路。  二院的研究生教育是国内科研单位培养研究生最早的单位之一。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可在16个学科、专业上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博士或硕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161名。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招生以来,已培养出上千名博士、硕士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成长为二院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有集团公司、院、所(部)各级领导,有型号研制战线的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等,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我院还负责科工集团一院、四院、九院和南京8511所等单位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我院地处北京西郊海淀区永定路,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交通十分方便,各种后勤保障辅助设施齐全,是一个理想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单位。

航天二院东院主要是做什么的

可谓忧矣
独奏者
  中国航天二院”)创建于1957年11月16日,其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历经50年的建设,二院已从飞行器系统控制系统专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成为集开发、研制、生产、试验和服务为一体,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综合性研究院。研究院下设10个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专业技术研究所和3个总装厂、1个综合加工厂以及8个保障服务单位、一个民用产业集团公司,现有在职职工15000余人。  目录  师资力量  现况  理念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经过50年的发展,二院培养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现有工程技术人员8000余人,其中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000余人,拥有“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在内的两院院士7人和一大批国家突出贡献的专家;1979年以来,二院共获得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2000多项。   作为国家唯一的全空域防御技术研究院,二院不仅承担多种类型飞行器系统的总体、控制、制导、探测、跟踪、动力及地面系统的设计与生产,还承担空间高科技产品的研制。二院以系统总体技术、体系研究和系统集成技术为主导,以微电子、光电子、机电技术为基础,在飞行器总体、精确制导、雷达探测、目标特性及目标识别、仿真技术、计算机、地面设备与发射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二院的研究生教育是国内科研单位培养研究生最早的单位之一。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可在16个学科、专业上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博士或硕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161名。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招生以来,已培养出上千名博士、硕士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成长为二院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有集团公司、院、所(部)各级领导,有型号研制战线的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等,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编辑本段现况  二院现已建成导弹控制系统仿真、目标与环境电磁散射辐射特性、目标与环境光学特征、毫米波亚毫米波制导、计量与校准技术等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及攻防对抗、引战配合、电磁兼容等一大批航天系统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柔性设计制造数字一体化集成环境及完善的计量测试、电磁兼容、元器件可靠性试验检测、软件评测等基础保障条件,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   中国航天二院研究生院成立于2001年10月12日,这标志着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高层次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招生、统一授课、统一管理、统一授学位”的办学原则指导下,坚持“厚基础”的指导思想,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办学道路,贯彻“奉献、博学、严谨、创新”的校训,走出了一条科研单位办学的特色之路。  编辑本段理念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我院还负责科工集团一院、四院、九院和南京8511所等单位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我院地处北京西郊海淀区永定路,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交通十分方便,各种后勤保障辅助设施齐全,是一个理想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单位。

中国航天二院怎么样

慧琳
尸佼
  航天二院和三院是航天领域做导弹的两大龙头,军工色彩比较重,待遇在北京和其他航天单位一样,最多算是中等水平吧,详细材料如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简称“中国航天二院”)创建于1957年11月16日,其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历经50年的建设,二院已从飞行器系统控制系统专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成为集开发、研制、生产、试验和服务为一体,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综合性研究院。研究院下设10个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专业技术研究所和3个总装厂、1个综合加工厂以及8个保障服务单位、一个民用产业集团公司,现有在职职工15000余人。  经过50年的发展,二院培养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现有工程技术人员8000余人,其中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000余人,拥有“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在内的两院院士7人和一大批国家突出贡献的专家;1979年以来,二院共获得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2000多项。  作为国家唯一的全空域防御技术研究院,二院不仅承担多种类型飞行器系统的总体、控制、制导、探测、跟踪、动力及地面系统的设计与生产,还承担空间高科技产品的研制。二院以系统总体技术、体系研究和系统集成技术为主导,以微电子、光电子、机电技术为基础,在飞行器总体、精确制导、雷达探测、目标特性及目标识别、仿真技术、计算机、地面设备与发射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二院现已建成导弹控制系统仿真、目标与环境电磁散射辐射特性、目标与环境光学特征、毫米波亚毫米波制导、计量与校准技术等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及攻防对抗、引战配合、电磁兼容等一大批航天系统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柔性设计制造数字一体化集成环境及完善的计量测试、电磁兼容、元器件可靠性试验检测、软件评测等基础保障条件,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  中国航天二院研究生院成立于2001年10月12日,这标志着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高层次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招生、统一授课、统一管理、统一授学位”的办学原则指导下,坚持“厚基础”的指导思想,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办学道路,贯彻“奉献、博学、严谨、创新”的校训,走出了一条科研单位办学的特色之路。  二院的研究生教育是国内科研单位培养研究生最早的单位之一。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可在16个学科、专业上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博士或硕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161名。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招生以来,已培养出上千名博士、硕士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成长为二院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有集团公司、院、所(部)各级领导,有型号研制战线的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等,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我院还负责科工集团一院、四院、九院和南京8511所等单位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我院地处北京西郊海淀区永定路,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交通十分方便,各种后勤保障辅助设施齐全,是一个理想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单位。

中国航天第二研究院地址

乐生活
爱人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简称“中国航天二院”)创建于1957年11月16日,其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历经50年的建设,二院已从飞行器系统控制系统专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成为集开发、研制、生产、试验和服务为一体,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综合性研究院。研究院下设10个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专业技术研究所和3个总装厂、1个综合加工厂以及8个保障服务单位、一个民用产业集团公司,现有在职职工15000余人。 经过50年的发展,二院培养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现有工程技术人员8000余人,其中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000余人,拥有“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在内的两院院士7人和一大批国家突出贡献的专家;1979年以来,二院共获得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2000多项。 作为国家唯一的全空域防御技术研究院,二院不仅承担多种类型飞行器系统的总体、控制、制导、探测、跟踪、动力及地面系统的设计与生产,还承担空间高科技产品的研制。二院以系统总体技术、体系研究和系统集成技术为主导,以微电子、光电子、机电技术为基础,在飞行器总体、精确制导、雷达探测、目标特性及目标识别、仿真技术、计算机、地面设备与发射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二院现已建成导弹控制系统仿真、目标与环境电磁散射辐射特性、目标与环境光学特征、毫米波亚毫米波制导、计量与校准技术等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及攻防对抗、引战配合、电磁兼容等一大批航天系统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柔性设计制造数字一体化集成环境及完善的计量测试、电磁兼容、元器件可靠性试验检测、软件评测等基础保障条件,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 中国航天二院研究生院成立于2001年10月12日,这标志着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高层次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招生、统一授课、统一管理、统一授学位”的办学原则指导下,坚持“厚基础”的指导思想,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办学道路,贯彻“奉献、博学、严谨、创新”的校训,走出了一条科研单位办学的特色之路。 二院的研究生教育是国内科研单位培养研究生最早的单位之一。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可在16个学科、专业上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博士或硕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161名。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招生以来,已培养出上千名博士、硕士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成长为二院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有集团公司、院、所(部)各级领导,有型号研制战线的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等,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我院还负责科工集团一院、四院、九院和南京8511所等单位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我院地处北京西郊海淀区永定路,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交通十分方便,各种后勤保障辅助设施齐全,是一个理想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