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海洋科学 物理海洋 研究生有这方面的吧友吗

散而成章
如果是青岛海大的海科毕业,那么优势是物理海洋学,但是看你的知道历史,猜测你是大连海专洋大学的,可能海属洋生物和水产方面基础多一些。厦门大学和海洋局三所的海洋生物代表了国内的最高水平,如果你成绩不错,那么可以向这个方面努力。物理海洋方面是青岛海大和一所最强,海洋地质是海洋局二所和青岛海地所、广州海地所最强。化学方面很多老牌理工院校都不错,这个不细说。理科和工科的研究生一般还是应该继续读自己本科的专业,加入你本科是生物方向为主的,只不过学过一点浅薄的海洋物理和化学、地质基础知识,然后你研究生去考国内最顶尖的海洋地质、物理专业的研究生,那么首先你很可能考不上或者复试时被刷掉,其次就是你即使考上了也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在专业研究上赶上同班的本硕连读生。楼下那位把海洋学和海洋生物给混淆了,范畴不一样。都进中科院系统或者985高校了

在地大学的海洋科学研究生毕业,到厦门海洋三所找工作好不好找?

瞻卬
姬神
如果是青岛海大的海科毕业,那么优势是物理海洋学,但是看你的知道历内史,猜测你容是大连海洋大学的,可能海洋生物和水产方面基础多一些。厦门大学和海洋局三所的海洋生物代表了国内的最高水平,如果你成绩不错,那么可以向这个方面努力。物理海洋方面是青岛海大和一所最强,海洋地质是海洋局二所和青岛海地所、广州海地所最强。化学方面很多老牌理工院校都不错,这个不细说。理科和工科的研究生一般还是应该继续读自己本科的专业,加入你本科是生物方向为主的,只不过学过一点浅薄的海洋物理和化学、地质基础知识,然后你研究生去考国内最顶尖的海洋地质、物理专业的研究生,那么首先你很可能考不上或者复试时被刷掉,其次就是你即使考上了也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在专业研究上赶上同班的本硕连读生。可以考交叉学科(生物和化学的),同时厦门大学也有海洋化学专业,也很不错。具体的你还是去查询下厦大的院系设置。会不会被刷掉还是取决于你的成绩和关系,甚至你的形象和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应该去拼一把!不过考的时候应该写上同意调配。

海洋一所工作 硕士 福利待遇怎么样啊?

戴震
葛覃
不好进,2000,几乎没有奖金专业方面的硕士应该很难进,除非有关系。机关方面的应该要考公务员吧?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待遇怎么样

风回路
马提尼
硕士生去了以后是否要求自己一定要专业对口,如果自己没有一技之长,或是专业不对口是不是不容易进啊。

广州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生就业怎么样?

几维鸟
短柄斧
好。考上就好。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物理海洋研究生好吗,考研究生是去研究所好还是学校好??

三年不出
不厌其天
名头很响。去研究院吧,就业可以直接在那!还能混个事业编制!

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

旧国旧都
鸽哨传
不用联系,初试自己考好就3262356134可以了。自己的经验分享与你(考中科院不用联系 只要不初试那几门搞定就可以了。我当时也与你有相同的顾虑)自己的经验分享:考研并不难,当你真正走过来的时候,考研过程会留给自己的是美好的回忆。当我在大三的时候,对于考研也同样是一无所知的,但坚信:初试前把所要考的科目复习好,争取初试考高分就OK了。至于复试的问题 当时并没有想太多。以下是我给你的复习计划、建议及相关参考书目。仅供你的参考。一:考研整体复习规划:(3月——2011年1月8日)【最低要求】1: 3月——暑假你应该完成的任务:a 考研信息的收集整理并确定自己要考的科目,并根据自己爱好等多方面考虑来选择报考方向 b 确定报考科目后下载历年真题(若网上没有,可以从其他途径获得) c 尽自己最大努力将专业课复习一遍 d 将复习重点放在对英语的复习上(尤其是英语词汇)该阶段若能规划并合理利用好时间,对你以下几个阶段的复习至关重要而且后面的复习会相对轻松些。(注明:报考学校可不具体确定下来,但要根据你确定的考试科目来选择几个目标院校)2:暑假期间:该阶段是考研十分关键的阶段,建议你暑假期间能留在学校 静下心来好好地复习很多同学准备考研时从暑假开始的,该阶段任务 :a进行下一轮(第二轮)的复习(下载目标院校的考试大纲并对照课本目录做相应的标记以及制定暑假期间复习任务和复习计划),该轮的复习一定要做到:复习全面,复习的范围要足够广(该轮复习可以完全不参照考试大纲和指定的参考书目,应为很多好的学习和研究所考的范围要比指定的内容多而且面广些)。b:开始政治开的复习,每天时间可以短些 但要坚持每天都复习。(现在你可以去你们学校地旧书店买本:《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 2010年版》,新书即 2011年版可以在 2011年9月左右买到)c:此阶段英语的复习放在 长难句和英语阅读理解,时间允许可以适当看看作文和真题。(是否先做真题按自己复习计划来,在12月前或考研前 真题你至少应做3遍 并且对阅读理解熟练掌握)(推荐 新东方历年真题 做1992-2006即可)3:暑假结束——2010年10月31日该阶段概括为:巩固前面已经复习的知识,并使自己有大幅度的提高。相关任务:a :关注招生简章和招生计划并确定下来报考的院校(只能报考一所学校或一个研究所),若情况允许可以向 所报学校研1的同学咨询下 2010年该校的招生和录取情况以及对专业课考查、考点等内容(现在应搜集相关人的信息——录取名单)。b:增大政治复习的力度,并购买相关资料(见后面的参考资料附录)c:查缺补漏,尤其是对专业课的复习,多进行几遍 让自己对考点和相关知识点更加的熟悉,考试时候题量一般很大,所以熟练也是必要的。并结合5-6年真题 找到自己复习的漏洞和复习的不足并及时补上。(及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可以结合指定书目以外相关资料来充实自己的漏洞和不足,有些漏洞和不足很可能是指定书目上介绍不详细或不深入的内容,要对这些内容重视点——我今年考研深有体会】d:英语做真题并总结 (注重对写作和阅读理解) 同时还要不断地巩固词汇e:2010年10月左右进行网上报名,谨慎填报志愿,牢记自己报名信息(提交信息前可先将信息保存下来)4:2010年11月1日——2011年12月15日【冲刺阶段,并模拟做真题】a :政治开始做真题,若上轮复习中有没做完的真题可以终止或适当调整下。并归纳真题及考试热点(马哲重在理解,考研第一道大题一般是马哲题,考点一般很集中 认识论,真理与价值,辩证法等)。平时可多关注下新闻如 两会、国家内政外交、大国关系(中美、中日和中俄)、三农问题及国家相关政策等【推荐书目 中宣部《六个为什么》 《理论热点面对面》】b :专业课要经常看,最好不要间断 有些知识过一段时间就忘得差不多了,并且要多做几遍真题归纳考试重点和出题思路,同时进行总结和查缺补漏。C 英语再坚持做真题,归纳出题思路,找感觉 并加大对英语写作复习力度【11月初 研究生考试报名确认工作开始,及时到指定地点进行确认缴费(150左右)并照相】5:2010年12月15——2010年1月8日a :调整心态,迎接考研到来(【该阶段多注意身体 千万别生病 如感冒】)b : 归纳总结做过的真题。每科可以预留1-2年真题在该阶段做测验用。C :该阶段一定要确保自己信心十足,坚信:我一定能考上。(即使自己感觉某些方面复习的不是非常好)以上几个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长期和短期的计划。二:几点建议1:复习的计划一定不可少。包括每天、每周、每月以及每个阶段的复习计划都要详细的制定并认真按计划去学习及时完成相应的任务。因为考研复习的时间非常有限,制定计划不仅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而且还能让你少做无用的劳动。(计划的制定一定要具有可行性及适当的挑战性,否则会挫伤自己的学习积极性)2: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尤其是作息时间安排合理有规律)3:找到自己心理调节方式和放松的方式。过度学习往往会引起自己身心疲惫,使复习效率下降,适当的放松和调节是十分必要的。(放松不要打乱自己先前安排的计划)4:避免自己受外界环境过多的干扰。全心投入到学习中。5:选择合适的学习场所。三:参考书目1:《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 2011年版》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教育部考试中心, 高等教育出版社(又称为“红皮书”)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分析 2011年版》教育部考试中心 高等教育出版社3:命题人终极预测四套卷(肖秀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可能在考前几星期才买到,建议购买】4: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的 1600题 【政治关键是选择题】5:《考研政治理论核心考案》 学苑出版社 王锁明 编著 恩波 审定 关于知识点整理的内容 很好的一本小册子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考研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的努力。你现在尽可能提高初试成绩,此外还应有坚定地信念。先不用担心复试。祝考研成功。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哪找工作好找?

萨里
帝曰
找工作都差不多,研究所学术氛围比较浓,干的活多,累得要死,但是提升会很大学校里相对压力小,象牙塔么就业应该差不多,不过就层次来说,肯定研究所要好!待遇、提升空间神马的当然研究所更难考一些,楼主加油中国海洋大学 根 本 没 有 研究生院!你打哪听得啊。。。没有被骗吧。。。985里唯一一个没有研究生院的 就让你撞上了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招收硕士或者博士研究生吗

劫妖录
孙娟
青岛海洋来地质研究所自己没有源招收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资格,只有招收博士后的资格。但是这个所能够和一些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报考指定院校的研究生,在学校上一年基础课程之后就能够来这个所继续攻读完成毕业论文。指定院校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武汉)、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大学等地质类院校。